机械设计学(机械工业出版社)知识小结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精选12篇)忙碌而又充实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相信大家这段时间以来的收获肯定不少吧,不妨把这些记录下来,写一份小结吧。
那么一般小结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精选12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篇1经过两周的奋战我们的课程设计终于完成了,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学到得不仅是专业的知识,还有的是如何进行团队的合作,因为任何一个作品都不可能由单独某一个人来完成,它必然是团队成员的细致分工完成某一小部分,然后在将所有的部分紧密的结合起来,并认真调试它们之间的运动关系之后形成一个完美的作品。
这次课程设计,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
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
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
虽然这个设计做的可能不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课程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也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
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埋怨.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相互理解,增进了解,达到谅解…..也许很多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心态,那种处理和解决分歧的心态,因为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
经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它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次的课程设计不仅仅有汗水和艰辛,更的是苦后的甘甜。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小结范文(三篇)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小结范文(三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小结一、小结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机械设计基本素养的重要环节。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通过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使我们掌握了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
在设计小结中,主要总结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三个重要方面:零件图绘制、装配图绘制、工程图规范。
二、零件图绘制零件图绘制是机械设计的基础,我们首先学习了零件图的绘制方法和基本规范,包括了线条的粗细、线型的选择以及标注的设置等。
通过课堂上的实例操作和作业练习,我们掌握了零件图的基本绘制技能。
对于常见的零件图标注,如公差标注、尺寸标注等,我们也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提高了实际操作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零件图的设计原则和规范,使我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和绘制零件图。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独立完成了几个不同类型的零件图绘制设计,综合应用了所学的绘制技能和规范要求。
三、装配图绘制在实际设计中,我们还学习了装配图设计的一些特殊技巧和实用方法,如轴依赖关系的处理、公差要求的设置等。
这些技能和方法使我们在设计过程中更加熟练和高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
四、工程图规范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我们还学习了工程图的规范要求。
通过学习工程图的相关知识和规范要求,我们清楚了工程图的标准化要求和设计原则。
在课堂作业和实践操作中,我们着重学习了工程图的标准符号、尺寸标注、公差标注等规范要求。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工程图的规范要求,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读性。
通过对工程图规范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做到了合理设置视图、标注尺寸和标注公差,使得设计图纸更加规范和便于操作。
第二篇示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小结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机械设计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技能。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机械设计问题。
机械设计知识点汇总总结

机械设计知识点汇总总结一、机械设计基础知识1.1 机械设计概念机械设计是利用机械工程原理和技术来设计和制造机械产品的过程。
机械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材料、力学、动力学、液压学、传感器等相关知识,同时需要掌握CAD、CAM等设计工具,以及相关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1.2 机械设计原理机械设计原理包括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等内容。
静力学是研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力学的科学。
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学和受力学的基本理论。
材料力学是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及其变形特性的研究。
1.3 机械构件设计机械构件设计是以机械装置为研究对象,按照设计任务的要求,通过正确选择材料、形状、尺寸和工艺等方面,对构件的外型、尺寸、材料和工艺进行设计。
1.4 机械设计要求机械设计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功能性、可靠性、安全性、易制造性、经济性、维修性等。
1.5 机械设计流程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概念设计、初步设计、细化设计、计算与分析、制造图纸设计、实验验证、改进与优化等。
二、机械设计基础知识2.1 机械零件设计机械零件设计是机械设计的基础,它包括轴、轴承、齿轮、蜗杆、传动轮等零部件的设计。
2.2 机械传动设计传动是机械装置中的重要部分,包括传动链、齿轮传动、带传动、联轴器、减速机等,所以机械传动设计非常重要。
2.3 机械密封设计机械密封是机械装置上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于液压系统、润滑系统等都有密封,所以机械密封设计也是机械设计的重要内容。
2.4 机械强度设计在机械设计中强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涉及零部件的疲劳强度、许用应力、断裂强度等。
2.5 机械刚度设计在机械设计中,刚度是关键因素,包括零部件的刚度分析、设计刚度等。
2.6 机械动力学设计机械设计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动力学设计,包括力、力矩、加速度、速度等动力学分析。
2.7 机械热力学设计在某些机械装置中,还需要做热力学设计,例如热传导、热膨胀、燃烧等。
三、机械制造工艺3.1 机械设计制造工艺机械制造工艺是指设计好的机械零部件如何生产出来的过程,包括车床加工、磨床加工、铣床加工、冲压成型、焊接等。
机械设计小结

机械设计小结一、引言机械设计是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涉及到各种机械产品和设备的设计、分析和制造。
机械设计的目标是根据需求,实现设备的预定功能,同时保证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如力学、材料学、热力学、电子学等,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制造(CAM)技术。
本小结将对机械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和探讨。
二、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1. 满足使用需求:机械设计应充分了解和满足用户的需求,确保设备能够实现预定的功能,提高工作效率。
2. 安全可靠:在设计中,应保证设备在正常和异常情况下都能安全运行,避免发生事故。
3. 经济性:在满足使用需求和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力求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易于维护:设计应考虑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维护。
5. 环保节能:在设计过程中,应关注设备的能耗和环境影响,选用环保材料和工艺,降低能源消耗。
三、机械设计的步骤1. 调研和分析:了解用户需求,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可行性分析。
2. 概念设计:根据需求,提出设计方案,进行初步的形状和结构设计。
3. 详细设计:对概念设计进行细化,完成零部件的尺寸、形状和材料等方面的设计。
4. 分析计算:对设备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热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计算和分析。
5. 绘制图纸:根据设计结果,绘制设备的零件图、装配图和说明书等。
6. 试制和调试:制作样机,进行试验和调试,验证设备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7. 优化和改进:根据试验结果,对设备进行优化和改进,完善设计。
四、机械设计中的注意事项1. 材料选择:根据设备的工作条件和环境,选用合适的材料,考虑材料的性能、成本和加工性。
2. 热力学设计:关注设备的散热和冷却,避免因温度过高而影响设备性能。
3. 电子控制系统:对于复杂的设备,应考虑采用电子控制系统,实现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4. 人机工程学:考虑操作人员的使用习惯和舒适度,进行人机工程学设计。
机械设计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一、概述机械设计学是机械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研究机械产品的设计方法、原理、理论和实践技术的学科。
机械设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机械产品的结构、动力、运动、传动等方面的设计。
机械设计学是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和主干学科,对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机械设计、制造、运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设计学基础知识点包括机械制图、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传动、机械设计基础等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的总结。
二、机械制图1.基本图形机械制图的基本图形包括直线、圆、圆弧、椭圆、曲线等。
这些基本图形通过不同的手法和形式可以组合成各种机械零件的图样。
2.投影法机械制图中的投影法是指通过正投影、平行投影和斜投影等方式将三维物体的形状和尺寸用二维图形表示出来。
在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投影法有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等。
3.尺寸标注在机械制图中,对机械零件的尺寸和形状需要进行标注,以便制造和使用。
尺寸标注包括线性尺寸、角度尺寸、圆量尺寸、形状尺寸等。
4.常用图纸规格在机械设计中,常用的图纸规格包括A0、A1、A2、A3、A4等。
其中,A0纸尺寸为1189×841mm,A1纸尺寸为841×594mm,A2纸尺寸为594×420mm,A3纸尺寸为420×297mm,A4纸尺寸为297×210mm。
三、材料力学1.应力、应变、弹性模量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受力和变形规律的学科。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对材料的应力、应变、弹性模量等力学特性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正确选择和应用材料。
2.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材料在受力时会产生拉伸、压缩、弯曲、剪切等不同的应力状态和变形形式。
机械设计中需要对这些材料的力学特性有所了解,以保证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断裂、疲劳在机械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材料的断裂强度和疲劳特性。
断裂是材料受力时产生的破裂破坏现象,疲劳是材料在长时间受到交变应力加载时产生的疲劳破坏现象。
机械设计设计小结5篇

机械设计设计小结5篇; 机械课程设计设计小结这次的课程设计对于我来说有着深刻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光是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了设计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内使自己深刻感受到设计工作的那份艰难。
而这份艰难又体现在设计内容与过程中为了精益求精所付出的艰辛,和背负恶劣的天气所付出的决心与毅力!开始的时候感觉设计对我们这些刚刚入门的人来说,无非就是按照条条框框依葫芦画瓢的过程,有的时候感觉挺无聊的,反正按照步骤一定可以完成设计任务。
其实不然,设计过程中有许多内容必须靠我们自己去理解,去分析,去取舍。
就拿电动机型号选择来说,可以分别比较几种型号电动机总传动比,以结构紧凑为依据来选择;也可以考虑性价比来选择。
前者是结构选择,后者确实经济价格选择。
如何将两者最优化选择才是值得我们好好深思的。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当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次课程设计时间仅有三周,但是通过本次每天都过得很充实的课程设计,收获颇多。
在设计过程中培养了我的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及其他课程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在此期间我我们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面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当中遇到的困难,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
在这些过程当中我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在知识理解和接受应用方面的不足,特别是自己的系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欠缺,将来要进一步加强,今后的学习还要更加努力。
本次课程设计充满困难和挑战,但是无论如何已经完成了,其中可能还有许多地方有不足之处,希望老师点评指出,以便我加以改正。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次课程设计时间一周略显得仓促一些。
但是通过本次很充实的课程设计,从中得到的收获还是非常多的。
这次的课程设计对于我来说有着深刻的意义。
这种意义不光是我们组能够完成设计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内使我们深刻感受到设计工作的那份艰难。
而这份艰难不仅仅体现在设计内容与过程中为了精益求精所付出的艰辛,更重要的是为每一个精细数字的付出!这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设计一个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由于我们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很迷茫。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总结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它涉及到机械结构的设计、材料的选择、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等方面。
下面将对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进行总结。
一、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1.安全性:机械设计必须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2.可靠性:机械设计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能够正常工作并满足使用要求。
3.经济性:机械设计应尽量节约成本,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及制造成本,同时提高性能和效率。
4.美观性:机械设计应考虑外观美观,符合人机工程学原则,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可维修性:机械设计应考虑易于维修,方便进行保养和维修工作。
二、机械设计的基本步骤1.定义设计目标和需求:明确设计的目标和需求,包括产品的功能、性能要求、使用环境等。
2.进行初步设计:根据设计目标和需求,进行初步的设计概念提出,并进行初步的尺寸和材料选择。
3.进行详细设计: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各部件的尺寸确定、结构设计、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等。
4.进行仿真和分析: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仿真和分析,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性能。
5.制作工程图纸:根据详细设计结果制作工程图纸,包括装配图、零件图和工艺图等。
6.样机制作和测试:根据工程图纸制作样机,并进行测试和验证,检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7.进行设计修改和优化:根据样机测试结果和用户反馈,进行设计修改和优化,改进不足之处,以使设计方案更加完善。
三、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结构设计原理:机械设计中的结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受力分析、刚度和强度计算等。
在设计过程中,要保证机械结构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能够承受所需要的受力。
2.动力学原理:机械设计中的动力学原理主要包括速度、加速度、动量和能量等方面的计算。
通过动力学分析,可以了解机械系统在运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因素,为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3.材料选择原理:机械设计中的材料选择原理主要包括强度、刚度、耐磨性、耐腐蚀性和可加工性等方面的考虑。
机械设计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机械设计学是工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机械工程领域中的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
在机械设计学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一系列基础知识点,本文将对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提供相应的实例分析,以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材料力学基础材料力学是机械设计的基础,涉及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两个方面。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质,包括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载荷下的应力和应变关系。
此外,还需要了解材料的疲劳性能、断裂力学等,以避免机械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力学失效。
例如,当设计一根机械零件时,需要首先确定所使用材料的强度和刚度等力学性质,然后根据零件的工作条件和加载方式,计算材料在工作过程中可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和位移,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尺寸和形状。
二、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是机械设计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它涉及到机械系统中动力的传递和控制。
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有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传动等。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考虑传动的效率、负载承载能力、噪声和寿命等因素。
作为一个实例,当设计一台机械设备时,需要确定所使用的传动方式,根据设计要求计算所需的传动比和扭矩传递能力,然后选择合适的传动装置,如正确选取齿轮的模数、齿数和模数系数等参数,以满足设计要求。
三、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结构设计是实现机械装置功能的重要环节。
在机械结构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机械装置的功能要求、结构强度、合理性和可制造性等因素。
举个例子,当设计一台机械设备时,需要首先确定装置的功能要求,如所需实现的运动方式、工作速度和精度等。
然后根据功能要求,设计合适的机构结构,使其能够满足功能要求,并确保结构强度足够,同时尽量降低机构的质量和成本。
四、机械零件设计机械零件是构成机械装置的基本单位,它们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机械装置的性能和质量。
在机械零件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零件的功能、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加工制造工艺等。
举个例子,当设计一台发动机时,需要设计合适的活塞、连杆、曲轴等关键零部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学(机械工业出版社)知识小结第一节设计与文明劳动→劳动能力、思维能力→制造性设计的能力设计:通过制作使产品得以实现思维能力具有制造性制作技能〔建筑物的基础工程,桥梁、建筑等大型基础工程,挖掘机与汽车的行走系统〕第二节设计与国家竞争力英、德、美、苏、日第三节改善设计工作对我国的重要性制造大国与制造强国第四节设计与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求知欲与好奇心——发觉自然规律设计:需求——发明新产品第五节近代设计科学的重大进展一、〝设计学〞从古代到现代的三个进展时期时期1:为〝功能〞目标而发明某种器械时期2:以经典力学为基础进展的机械设计体系,包括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
运动学——动力学。
时期3:回来〝功能〞二、近代〝设计学〞的重大进展1、〝功能〞(Function)思想的提出和进展2、〝人机学〞(Ergonomics,Human Factor)思想的形成和进展3、〝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学科体系的进展相成熟以上三项是近代设计学进展的核心内容。
同时:CAD/CAM技术、可靠性技术、有限元、优化、并行工程等。
三、〝机械设计学〞的学科组成机械设计学学科体系包括以下三方面:(1)功能原理设计(2)有用化设计(3)商品化设计船用抽水机功能原理构思〔图略〕第六节机械设计概述1、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统称。
2、〝设计〞是把各种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它是从合理的目标参数动身,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制造出一个所需的优化系统或结构的过程。
3、由方法到产品的过程机械产品设计的一样过程:认识需求→目标界定→问题求解→分析选优→评判决策→表达→实现机械设计特点:(1)多解性;(2)系统性;(3)创新性。
第七节机械设计的类型适应性设计、变型性设计、创新性设计第八节概念设计第九节〝设计过程〞研究及其新进展设计过程、并行工程、协同设计、集成设计第十节质量功能配置(QFD)和质量屋(House of Quality)质量屋〞是质量功能配置〔QFD〕的核心QFD是一个专门结构化的、矩阵驱动的过程,其运行包括4个时期:〔1〕将顾客需求转化产品特性〔2〕将产品特性转化成零件特性〔3〕将零件特性转化成关键工艺操作〔4〕将关键工艺操作转化成生产要求第二章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1.机器的定义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配合的构件所组成的联合体,通过其中某些构件的限定的相对运动,能将某种原动力和运动转变,以执行人们预期的工作,在人或其他智能体的操作或操纵下,实现位置设计的某种或几种功能。
2.机器的组成2.1原有观点 2.2从不同的角度看从机构学的角度看:各种差不多机构,自由度=原动机数 从结构学的角度看:各种差不多零件 从专业的角度看:各种要紧部件 2.3从功能的观点看3.机器的分类按行业 按轻重 按功能机器〔总功能〕分功能系统 1分功能系统 i分功能系统n工作机传动机 工作头执行机构原动机操纵器…………4.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之一——家用缝纫机〔略〕5.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之二——点钞机〔略〕机器工艺类机器加工机床 通用机械食品机械 动力机械医疗机械 起重运输机械 隐秘机械…… ……非工艺类机器纺织机械印刷机械第三章机械产品的功能原理设计功能原理设计:针对要紧功能的原理性设计。
功能原理设计重点:尽量使思维尽量〝发散〞,力求多解,便于选优。
什么缘故要突出功能原理设计:功能原理设计对产品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
任何一种机器的更新换代都存在三个途径:一是改革工作原理;二是通过改进工艺、结构和材料提高技术性能;三是加强辅助功能使其更适应使用者的心理。
第一节功能原理设计的工作特点和工作内容用一种新的物理效应来代替旧的物理效应,使机器的工作原理发生全然的变化的设计。
手动变速箱〔图略〕液力变矩器原理〔图略〕转矩传递过程:〔1〕泵轮转动,涡轮不动。
〔2〕泵轮与涡轮转速差较大时,形成涡流。
〔3〕泵轮与涡轮转速接近时,形成环流。
磁带机〔图略〕无人驾驶小车〔图略〕构思新原理的步骤:1、明确功能目标:装设导向系统的费用要小;承诺扩充和调整设备,变动运输路线;在拥挤的工作环境中小车能灵活运行。
2、提出的原理性设想:应用惯性导航技术,利用所设参考点用于制程序给出理论轨迹并作轨迹误差的修正;应用传感器引导绕过障碍物;在共建转接战上用超声波定向,使小车实现准确定位。
第二节功能、功能单元和功能结构什么是功能:某一机器(或装置)所具有的转化能量、运动或其它物理量的特性。
系统工程学的观点:一个技术系统在以实现某种任务为目标时,其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的相互转换的关系。
系统工程学:用〝黑箱〞描述技术系统的功能设计者的任务:使〝黑箱〞变成〝白箱〞:获得一个完美的机械产品,实现预定的功能。
任何技术系统都能够视为三种流的处理系统:能量流、物料流、信息流。
硬币计数包卷机外形图〔图略〕功能单元:将总功能分解成较为简单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能够直截了当求解〝功能单元〞,也称〝功能元〞。
直截了当实现总功能的各分功能称为一阶分功能;实现一阶分功能的分功能称为二阶分功能,并以此类推。
分解到末端的为功能元。
硬币计数包卷机功能分解图〔图略〕 功能结构输入(IN)输出(OUT)信息S能量E 物料MS’E’M’〔黑箱〕〔BLACK BOX)机器〔总功能〕分功能系统 1分功能系统 i分功能系统 n工作机传动机 原动机 操纵器…… ……功能结构图:用来表示各分功能之间关系的框图。
功能分析:由总功能分解为分功能,最后作出功能结构图。
也可称为〝系统分析〞。
用功能树法进行露天矿开采挖掘机的方案设计〔略〕 功能元组合:相容矩阵法露天矿开采挖掘机黑箱示意图〔图略〕第三节功能原理的进展历史及差不多类型功能原理设计的两个工作特点:1、功能原理设计是一种综合,无定法可循。
2、功能原理设计所要求解的问题是有多解的问题,即既不是只有唯独解,也不是绝对无解,而且也专门难得到绝对理想的解。
功能原理分类:动作功能、工艺功能依照功能的技术特点分类:综合技术功能:综合运用机、光、电、磁、热、化……各种〝广义物理效应〞〔非纯机械〕去实现各种动作功能和工艺功能。
〝关键技术〞〔〝Know How 〞〕:某个企业或部门独有的技术,临时还没有被别人把握。
磁记录的记录方式示意图〔图略〕 功能类型总结:第四节两种动作功能及其对应的求解思路类型:简单动作:一次性动作复杂动作功能类型动作类工艺类简单动作功能复杂动作功能工艺功能综合技术功能〔纯机械〕〔广义物理效应〕第五节工艺功能及其对应的求解思路工艺功能:工件头和工作对象相互配合,实现一种功能。
两个重要因素:〔1〕采纳哪种工艺方法〔2〕工作头采纳什么形状和动作工艺功能的特点:工作头的形状、运动方式和作用场是完成工艺功能的三个要紧因素。
犁的工作曲面,绞肉机,水刀切割工艺,家用切碎机,电火花加工原理图,电火花线切割原理图〔图略〕物一场分析法:S:对象或物体(Substance)。
主体(S1),客体(S2)F:场,这不单指某种物理场,而是广义地指S1向S2作用时发出的力、运动、电磁、热、光……一切作用场。
〝最小技术系统〞:在任何一个最小技术系统中,至少有一个主体(S1),一个客体(S2)和一个场(F)。
缺一即不可能发生技术作用。
用S—Field模式探求工艺功能原理的解法:寻求合理的F和S例:为了完成修剪草地的任务,如何构思剪草机的工作原理?在那个问题里,S2是草地上的草。
剩下的问题是查找合适的F和S1了。
第一要查找各种可能被利用的F并加以分析和比较:拉力——能够拉断草,但无法操纵被拉断的草的高度,无法使草地整齐。
割断力——像农夫割麦一样,需要握住草的上部才能割断。
剪断力——利用剪刀刃合拢,能够剪断。
明显,人们常常选择剪断力作为理想的F,因此S1就只能是剪刀能够通过〝完善〞、〝增加’’和〝‘变换〞的方法来寻求新的解法。
1.完善:原设计中有时显现缺少F或S1的情形并因此而造成功能不良的后果。
应该通过补全F或S1的措施来使S—Field模式完善化。
2.增加:一个最小技术系统至少应具有S1、S2和F,但有时还应辅以S’1和F’,才能更好地完成期望实现的功能。
3.变换:对已有工艺功能解法中的S1和F进行分析后,常常能够发觉它们并非是不可替换的。
有时通过变换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好成效。
焊接:气焊、电焊、摩擦搅拌焊、超声波焊〔图略〕第六节关键技术功能、综合技术功能及其求解思路一、关键技术功能〔1〕材料:例如高强度、高耐磨性、专门的润滑油、专门轻质材料(例如复合材料)、专门物理性能要求等。
〔2〕制造工艺:高精度、小的表面粗糙度、高的热处理要求……。
〔3〕设计:通过设计实现专门的功能原理,专门是实现往常从未有人实现过的功能或是比别人差不多实现的功能更好的功能水平。
储备技术:穿孔纸带、磁盘、磁带机、闪存、硬盘、微硬盘、光盘〔图略〕关键技术的求解思路:〝技术矛盾分析法〞机电操纵人工假手〔图略〕解决思路:在传动路线上再串接一套减速比i2=10的减速装置,然后通过两个联动的切换开关来操作。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技术矛盾,那么能够得到不同的分析结果,并可导出另一些解法。
解决关键技术功能的特点:用常规技术或已有技术难以达到的技术难点,或是别人目前尚难以实现的技术高度、总的来说它的技术要求高,而解决的方法也往往是出奇制胜。
二、综合技术功能1、动作功能高速平面电机式自动绘图机〔略〕2、工艺功能:非机械的工作头连杆头的爆炸切断工艺〔图略〕综合技术功能的特点: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采纳广义物理效应。
综合技术功能的求解思路:物理效应引入法。
在人工脏器的设计中,需要一种微型液体泵来关心体液循环。
往常这种泵差不多上用微型电动机带动微型机械泵来工作的。
由于存在磨损等机械问题,成效不理想。
有一位生物医学专家想出了用金属的热膨胀效应来做体液泵,成效专门理想。
用石英晶体振荡器操纵的电磁摆来代替机械游丝摆制成的石英电子钟表,也是运用物理效应引入法的专门典型的例子。
在润滑油中添加某些成分,就有可能使这种油在高压或电场中产生专门的性能(如粘性变大等)。
在机械传动中差不多在利用这些新效应。
近年显现的〝机电一体化〞或〝机械电子学〞,确实是引入微电子技术和运算机技术的产物,它是物理效应引入法中一个较突出的成功的例子。
第七节功能原理设计的工作要点1.明确所要设计的任务的功能目标,提出具体问题肌电假手:①手指应能实现0.5rad/s的抓握运动速度,以仿照人手的真实运动。
②手指触物后,应能产生50N左右的捏紧力,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③所用微型电动机需在假手掌心中放置,故其外径应不大于¢20mm。
④传动机械的效率应足够高,以保证充电电池至少能工作1天。
2.调查、分析已有的解法原理,供设计时参考手的结构,牵引式假手,大脑操纵假手,德国OTTO BOCK公司产品3.进行创新构思、寻求更合理的解法原理设计者应该有一个信念:现有的产品决不是顶峰,确信还会有更好的设计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