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师大 中文本科——《唐宋诗词研究》作业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唐宋诗词研究试题

唐宋诗词研究试题

唐宋诗词研究试题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首开论诗绝句这一新形式的是杜甫的《__________》。

2.__________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帝京篇》,是用旧题写的乐府新曲。

3.韩愈《调张籍》诗称:“__________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4.晚唐__________的绝句与盛唐的王昌龄、李白并称三大家。

5.《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__________.6.“文章四友”指崔融、李峤、苏味道和__________.7.盛唐之后,能继承边塞诗派传统的,大约只有大历时期的__________了。

他的代表作是《夜上受降城闻笛》。

8.被韩愈称为“横空盘硬语”的诗人是__________.9.诗风瑰诡,被后人称为“长吉体”。

其中“长吉”是诗人__________的字。

10.《唐诗别裁集》的编者是清人__________.11.佛教对唐诗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可以区别为三种情况:一是以禅语入诗,二是以__________入诗,三是以禅法入诗。

12.进士所试的诗作,无一例外,都是__________的形式,限定十二句。

13.初唐诗人__________的论诗之说,主要是《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1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出自王维的《__________》诗。

15.“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出自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5分)1.《河岳英灵集》的编者是()。

A.韦穀B.殷璠王昌龄D.韦庄2.《直斋书录解题》的编者是()。

A.晁公武B.宋祁C.陈振孙D.欧阳修3.清代人注杜甫诗,名著颇多,其中《读杜心解》的编注者是()。

A.仇兆鳌B.杨伦C.钱谦益D.浦起龙4.“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出自()。

A.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B.卢照邻《长安古意》C.骆宾王《在狱咏蝉》D.王绩《野望》5.唐代被称为“诗佛”的诗人是()。

(0084)《唐宋词研究》网上作业题答案

(0084)《唐宋词研究》网上作业题答案

(0084)《唐宋词研究》网上作业题答案1:第一批次2:第二批次3:第三批次4:第四批次5:第五批次6:第六批次1:[单选题]词是随着隋唐_______兴盛而起的一种音乐文艺。

()A:雅乐B:清乐C:南曲D:燕乐参考答案:D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2:[单选题]词大都分为数片,其中最常见的是( )。

A:单调B:双调C:双拽头D:三叠参考答案:B首先,实践为人类认识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其次,实践促进了人脑的发展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形成。

最后,实践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从认识与实践、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对象的多重矛盾关系的统―中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本质,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单选题]词体确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

A:选词以配乐B:以近体诗入乐C:依曲拍为句D:扮演戏弄参考答案:C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4:[单选题]下列词调中,属于三叠的是()A: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B: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C:姜夔《暗香》(旧时月色)D: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参考答案:D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5:[单选题]开宋词豪放词风先声的边塞词是()A:范仲淹《渔家傲》B:苏轼《定风波》C:王安石《桂枝香》D:贺铸《六州歌头》参考答案:A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6:[单选题]下列词集中属于周邦彦创作的是()A:《乐章集》B:《漱玉词》C:《片玉集》D:《珠玉词》参考答案:C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7:[单选题]柳永长调善于铺叙,其铺叙的主要表现手法是()A:多用博喻B:多用赋体C:以文为词D:多用比兴参考答案:B1-5) B B D D D 6-10) A A D C C 11-15) C C C C C8:[单选题]为《花间集》作序的词人是()A:温庭筠B:欧阳炯C:孙光宪D:孟昶参考答案:B一、默写1、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汉语言文学本科真题《唐宋词研究5》附答案解析

汉语言文学本科真题《唐宋词研究5》附答案解析

汉语言文学本科真题《唐宋词研究》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词为艳科”是()提出的一个概念。

(1分)A:王国维B:缪钺C:况周颐D:胡云翼2、下列不是词的别称的术语是()(1分)A:曲子B:长短句C:南曲D:倚声3、最早将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的是()(1分)A:顾从敬B:陈耀文C:邹祗谟D:王士祯4、正式将婉约与豪放两种词风并举的是()(1分)A:胡仔B:张耒C:王士祯D:张綖5、号为白石道人的词人是()(1分)A:姜夔B:王沂孙C:蒋捷D:史达祖6、辛弃庆的籍贯是()(1分)A:太原B:合肥C:济南D:临川7、陆游所作()一词的词牌名是《卜算子》(1分)A:红酥手B:当年万里觅封侯C:驿外断桥边D:雪晓清笳乱起8、()的《栩庄漫记》评价皇甫松之词如“初日芙蓉春月柳“。

(1分)A:李冰若B:温庭筠C:韦庄D:白居易9、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歌咏的是()西湖四季景物。

(1分) A:颍州B:杭州C:惠州D:苏州10、李清照《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的下一句是()(1分)A:人比黄花瘦B:才下眉头,却上心头C:应是绿肥红瘦D:从今又添,一段新愁11、易安体得名于()(1分)A:朱敦儒B:朱易安C:李清照D:朱淑真12、《龙洲词》的作者是()(1分)A:陈亮B:辛弃疾C:刘过D:刘克庄13、下列属于岳飞所作的词是()(1分)A:《贺新郎》(梦绕神州路)B:《满江红》(怒发冲冠)C:《减字木兰花》(独行独坐)D:《诉衷情》(当年万里)14、辛弃疾《水龙吟》“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中的“刘郎”指()(1分) A:刘过B:刘备C:刘邦D:刘克庄15、晏殊和晏几道是()关系(1分)B:父子C:师生D:朋友16、”家白石而户玉田”中的“玉田”指的是()(1分)A:王沂孙B:姜夔C:张炎D:吴文英17、"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一词是以()为抒情线索(1分)A:黄河B:长江C:珠江D:淮河18、“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被王国维借用比喻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第()种境界(1分) A:一B:二C:三D:四19、()王士祯依据词风的不同,将词分为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

201931唐诗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作业及答案

201931唐诗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作业及答案

《唐诗研究》作业一、单选题1、《箧中集》的编者是( )A 殷璠B 元结C令狐楚 D 韦庄答案:用最流行的聊天软件加:ylitw20082、《唐诗类选》的编者是( )A 姚合B芮廷章 C 顾陶D崔融3、《才调集》的编者是( )A 姚合B 白居易C 韦縠D 韦庄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自______的《凉州词》。

( )A 王翰B 刘长卿C 王维D 孟浩然5、“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出自王维的( )A 《山居秋暝》B 《鸟鸣涧》C 《终南山》D 《使至塞上》6、《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的作者是( )A 陈子昂B李白C杜甫 D 白居易7、“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出自( )A李商隐《锦瑟》 B 李贺《李凭箜篌引》C 韩愈《听颖师弹琴》D李白《听蜀僧浚弹琴》8、《本事诗》的作者是( )A 孟棨B 张为C 李洞D 计有功9、白居易的《秦中吟》、《新乐府》属于( )A 杂律诗B 讽谕诗C 感伤诗D田园诗10、“雁声还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出自温庭筠的______诗。

( )A 《蜀相》B 《过五丈原》C 《苏武庙》D 《瑶瑟怨》11、《唐诗品汇》的编者是( )A 高棅B 辛文房C 胡应麟D 计有功12、《极玄集》的作者是( )A姚合 B 白居易 C 高仲武 D 韦庄13、“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出自__的《登澧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 )A 韩愈B 刘长卿C 刘禹锡D柳宗元14、晚清______在《石遗室诗话》中提出了诗盛于“三元”的说法。

( )A 王国维B 陈三C 陈衍D 梁启超1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王维的《______》。

( )A 登岳阳楼B宿建德江C送元二使安西 D 山居秋暝16、《杜诗镜铨》的编者是( )A 仇兆鳌B 杨伦C 浦起龙D 钱谦益17、殷璠的论诗主张主要体现在他的( )A《箧中集序》 B《极玄集序》 C《中兴间气集序》 D《河岳英灵集序》18、《瀛奎律髓》的编者是宋末元初的( )A 陈振孙B 姚铉C方回 D 晁公武19、《唐音统签》的编者是( )A胡应麟B胡震亨 C 胡三省 D 季震宜20、《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是“______退士”。

《唐诗研究》作业参考答案

《唐诗研究》作业参考答案

《唐诗研究》作业参考答案一. 将下列各对仗句连接起来1. (1) ——h (2)——d (3)——g (4)——j (5)——i(6)——b (7)——c (8)——a (9)——e (10)——f2. (1)——e (2)——i (3)——g (4)——j (5)——a(6)——h (7)——c (8)——f (9)——b (10)——d3. (1)——d (2)——h (3)——g (4)——a (5)——j(6)——i (7)——c (8)——b (9)——f (10)——e二. 翻译下列诗句这一道题考察的是诗句中主要字词. 与现代汉语语义不同的字以及典故的翻译,所以不要求每个人翻译得都完全一样。

1. 城阙,指长安。

辅三秦,以三秦为辅。

辅,可以理解为辅助、辅翼、辅赞等。

五津,蜀中长江自湔堰至犍为一段,有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合称五津。

诗句的意思是,长安城位居三秦大地的中枢(也可翻译成长安城以三秦大地为辅助),从这里遥想蜀中五津的景象(也可翻译成遥望蜀中五津一片风烟)。

2. 铁衣,即铁甲。

玉箸,指思妇的眼泪。

诗句的意思是,那些征夫们辛苦地戍守边防已经很久了,而那些后方的思妇们则由于别离和思念泪流满面。

3. 沉船的侧畔千帆竞过,病树的前头万木更新(这里的“春”,翻译成“争春”. “葱笼”. “春机盎然”等等皆可)。

4. 玄鬓影,指蝉。

鬓发梳得薄如蝉翼,看上去像蝉翼的影子,故玄鬓影即指蝉。

白头吟,语意双关。

《白头吟》本为古乐府《楚调》曲名,曲调哀怨,可用来表示诗人自己清直而遭谗的感情。

诗句的意思是,那里能够承受秋蝉对着满头白发的自己哀吟。

5. 垂钓碧溪,用姜尚垂钓磻溪以待周文王的传说。

乘舟梦日,用伊尹见汤以前,梦乘舟过日月之边的传说。

诗句的意思是,想要像姜太公那样垂钓碧溪之上,隐居以待时,却忽然又像伊尹遇汤之际梦见乘舟过日月之边,用世之心终不能平静。

此句如果把两个典故说清楚,却解释为“表示人生遭遇,变幻莫测”,或者“有些人功名事业的成就,是出于偶然的”,也算正确。

21-01唐宋词研究成人自考试题含答案

21-01唐宋词研究成人自考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词最初的名称是(八)A.曲子B.长短句C.诗馀D.乐谱2.因擅长作词而被称为"曲子相公"的是(C)A.韦庄B.李隆基C.和凝D.宋祁3.就《全宋词》的使用频率而言,使用最多的词调是(B)A.《水调歌头》B.《浣溪沙》C.《鹏鸽天》D.《菩萨蛮》4.《阳春集》是(B)的词集。

A.李璟B.冯延巳C.欧阳炯D.韦庄5.词牌《鹊踏枝》,又名(D)A.《山亭柳》B.《点绛唇》C.《采桑子》D.《蝶恋花》6.词句"细雨梦回鸡塞远。

小楼吹彻玉笙寒”的作者是(A)A.李璟B.李煜C.晏殊D.晏几道7.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下一句是(B)A.渐霜风凄紧B.一番洗清秋C.苒苒物华休D.惟有长江水8.”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中的“元夜"是指(C)A.除夕B.春节C.元宵D.七夕9.况周颐称颂(A)的词作为词中“无上上乘"。

A.李煜B.温庭筠C.李清照D.苏轼10.《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作者是(D)A.李清照B.辛弃疾C.陆游D.苏轼11.《鹊桥仙》(纤云弄巧)"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中的"金风玉露”指的季节是(C)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12.《漱玉词》是(B)的词集。

A.晏殊B.李清照C.李煜D.周邦彦13.《碧鸡漫志》中称(C)的词是"学东坡韵制得七八”。

A.黄庭坚B.秦观C.晁补之D.张耒14.《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的作者是(B)A.苏轼B.李清照C.辛弃疾D.周邦彦15.词集《芦川词》的作者是(C)A.张孝祥B.吴文英C.张元干D.史达祖16.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中的"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是化用了(C)的诗句。

A.韦庄B.白居易C.杜牧D.李商隐17.朱彝尊的词学著作是(B)A.《词曲通义》B.《词综》C.《古今词话》D.《词品》18.下列词句出自词牌《破阵子》的是(八)A.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201821宋词研究作业及答案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升本

201821宋词研究作业及答案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升本

《宋词研究》作业一、单选题1、谈论词的起源,必须从()入手。

A 词体B 词调C 词派D 词乐答案:(1)、ylitw2008(2)用最流行的聊天工具加:ylitw2008(3)智金宝资料库2、唐代最有名的法曲,是唐玄宗于开元年间创作的()A 《霓裳羽衣曲》B 《苏幕遮》C 《荔枝香》D 《水调歌头》3、词调的长短、分段,主要取决于()A 曲调B 词意C 句法D 声律4、下列词调属于词人自度曲的是()A 《沁园春》B 《酒泉子》C 《扬州慢》D 《水调歌头》5、下列词调属于三叠的是()A 《满江红》B 《兰陵王》C 《念奴娇》D 《莺啼序》6、词人一般喜欢用()作为领字A 平声字B 上声字C 去声字D 入声字7、风格富艳精工,词法缜密,能示人以作词门径的是()A 姜夔词B 周邦彦词C 苏轼词D 柳永词8、《宋四家词选》的编者是()A 张惠言B 王奕清C 程明善D 周济9、《苕溪渔隐丛话》的作者是()A 胡仔B 欧阳修C 况周颐D 王国维10、王灼的词话著作是()A 《古今词话》 B《词源》 C 《乐府指迷》 D 《碧鸡漫志》11、下列说法中,表明词体确立的最重要标志是( )A 选词以配乐B 依曲拍为句C 泛声转为实字D 和声的消失12、双调词前后段首句不同,后段的首句或首韵一般称为( )A 叠头B 拽头C 换头D 过头13、将词调在音乐上节短乐句或简化节奏,在歌辞上减少字句,从而推出新调,这种做法一般称为( )A 摊声B 添声C 转调D 偷声14、被称为“《花间》鼻祖”的词人是( )A 欧阳炯B 温庭筠C 孙光宪D 韦庄15、下列题材中,由苏轼新开辟的领域是( )A 咏物词B 怀古词C 登临词D 农村词16、现今可考的第一首南渡词是( )A 张元干《贺新郎》B 赵鼎《满江红》C 朱敦儒《水龙吟》D 向子諲《点绛唇》17、姜夔词向来被评价为( )A 缠绵悱恻B 清空骚雅C 雅俗并陈D 刚柔相济18、下列词集中,被看作是南宋遗民词人咏物词专集的是( )A 《乐府补题》 B《绝妙好词》 C 《中州乐府》 D 《阳春白雪》19、下列词中,主要抒发思乡之情的是( )A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B 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C 姜夔《点绛唇》(燕雁无心)D 刘辰翁《柳梢青》(铁马蒙毡)20、下列词作中,有涉及刘备典故的是( )A 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B 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C 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D 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21、诗歌数量最多的朝代是()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22、下列诗人中,哪一位不是北宋时期的()A 苏舜钦B 梅尧臣C 欧阳修D 范成大23、宋代最伟大的爱国诗人是()A 杨万里B 陆游C 范成大D 文天祥24、宋代第一个写慢词的是()A 苏轼B 陆游C 欧阳修D 柳永25、主张“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的作家是()A 王安石B 欧阳修C 苏轼D 曾巩26、《读<孟尝君传>》是谁的作品()A 王安石B 欧阳修C 苏轼D 苏洵27、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宋代话本()A 《碾玉观音》B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C 《错斩崔宁》D 《倩女离魂》28、下列词人中哪一位不是婉约派的()A 柳永B 张元斡C 秦观D 李清照29、关于《扬州慢(淮左名都)》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是姜夔的作品B 通篇用白描和反衬手法C 作于扬州繁华时D 抒发了家国沦丧的悲痛30、下列属于四灵诗派诗人是()A 钱惟演B 刘筠C 杨亿D 徐玑31、宋代文学的主要标志是()A 诗B 词C 散文D 话本32、下列作家中,哪一位不是西昆派的()A 杨亿B 钱惟演C 刘筠D 林逋33、“诚斋体”指谁的作品风格()A 杨万里B 范成大C 陆游D 苏舜钦34、字鹏举,谥武穆,南宋抗金名将,有《岳武穆遗书》的是()A 岳飞B 辛弃疾C 陆游D 文天祥35、下列哪位作家不是豪放派的()A 苏轼B 李纲C 陈与义D 柳永36、《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是谁的作品()A 范仲淹B 苏轼C 张元斡D 苏轼37、“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出自哪首作品()A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B 《扬州慢(淮左名都)》C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D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38、有关《声声慢(寻寻觅觅)》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是李清照的作品B 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西大2017版】[0084]《唐宋词研究》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西大2017版】[0084]《唐宋词研究》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0084]《唐宋词研究》第一批次[单选题]为《花间集》作序的词人是()A:温庭筠B:欧阳炯C:孙光宪D:孟昶参考答案:B[单选题]下列词集中属于周邦彦创作的是()A:《乐章集》B:《漱玉词》C:《片玉集》D:《珠玉词》参考答案:C[单选题]词体确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

A:选词以配乐B:以近体诗入乐C:依曲拍为句D:扮演戏弄参考答案:C[单选题]词是随着隋唐_______兴盛而起的一种音乐文艺。

()A:雅乐B:清乐C:南曲D:燕乐参考答案:D[单选题]提出词"自是一家”之说的词人是( )。

A:苏轼B:秦观C:周邦彦D:李清照参考答案:A[单选题]柳永长调善于铺叙,其铺叙的主要表现手法是()A:多用博喻B:多用赋体C:以文为词D:多用比兴参考答案:B[单选题]开宋词豪放词风先声的边塞词是()A:范仲淹《渔家傲》B:苏轼《定风波》C:王安石《桂枝香》D:贺铸《六州歌头》参考答案:A[单选题]下列词调中,属于三叠的是()A: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B: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C:姜夔《暗香》(旧时月色)D: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参考答案:D[单选题]词大都分为数片,其中最常见的是( )。

A:单调B:双调C:双拽头D:三叠参考答案:B[单选题]下列词人中,对周邦彦起直接影响的是( )。

A:欧阳修B:苏轼C:晏殊D:秦观参考答案:D第二批次[单选题]作为词体确立标志的是九世纪初白居易、刘禹锡依曲拍为句作( )。

A:《浣溪沙》B:《浪淘沙》C:《忆江南》D:《忆秦娥》参考答案:C[单选题]倡导"清空”理论的词学著作是()。

A:杨绘《本事曲》B:沈义父《乐府指迷》C:杨缵《作词五要》D:张炎《词源》参考答案:D[单选题]花间词人中与温庭筠齐名的是( )。

A:韦庄B:欧阳炯C:孙光宪D:毛文锡参考答案:A[单选题]由花间词奠定并成为词的传统风格的是( )。

A:明朗刚健B:清新秀逸C:婉丽绮靡D:真率自然参考答案:C[单选题]苏轼的下列词作中,反映了作者旷达乐观心态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师大中文本科——《唐宋诗词研究》作业题及答案一、分析:1.骆宾王《在狱咏蝉》:此诗作于患难之中: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意双关。

全篇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以托诗人遭受谗陷之忧,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意双关2.孟浩然《过故人庄》:《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

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高适《燕歌行》:这首诗热烈地颂扬了士兵们的英勇爱国精神,同时严厉地抨击了将领们享乐腐败和视士兵生命为儿戏的轻敌冒进,使苦与乐、庄严与无耻形成了鲜明的对此。

结句借古喻今,点出朝廷因用人不当所造成的恶果,比一般因靖边而思名将的含义更为深刻。

全诗形象鲜明,气势奔放,四句一韵,流转自然。

4.李白《行路难》:《行路难》是乐府旧题。

很多诗人均用过此题,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行路难》三首。

这三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

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人广为称颂的千古名篇。

5.杜甫《兵车行》这首诗是讽世伤时之作,也是杜诗中的名篇,为历代所推崇。

诗旨在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充满非战色彩。

6.白居易《长恨歌》:《长恨歌》是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其代表作之一。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诗的主题是“长恨”。

7.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这首《无题》描写了爱情的珍贵难得和对爱情的贤贞不渝,真实地反映了封建文人对爱情生活的挚着追求和特有的恋爱心态,可看作一首爱情诗。

此诗构思新巧,想象丰富。

语言精美,丰富多彩。

深情绵邈,典丽精工,是此诗的风格特色,也是李商隐《无题》诗的总体风格特色。

8.柳永《雨霖铃》:这首词以秋景写离情,情景交融;在表现上,以时间发展为序,虚实相生,层层递进,一气呵成;语言自然明畅,不尚雕琢,以白描取胜,确实表现了一种“清和朗畅”,“意致绵密”(黄蓼园语)和“秀淡幽绝”(周济语)的风格特色。

9.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明显受到了李白的影响,好像是抄袭,没有什么新意。

但苏轼的整个命意与李白有所不同。

李白的主题是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相比是短暂的,但是,虽然短暂,仍然要潇洒地欢度,而苏轼的却不是。

李白笔下的月亮是没有具体时间的,而苏轼面对的月亮是中秋的月亮。

李白的月亮固然引起了戍客的乡愁和思妇的怀远,但并不是指向具体的个人,而是一般概括,富于哲理性,而苏轼的月亮却很有个人色彩,充满对亲人的怀念。

10.李清照《声声慢》:李清照这首《声声慢》,脍炙人口数百年,就其内容而言,简直是一篇悲秋赋。

亦惟有以赋体读之,乃得其旨。

李清照的这首词在作法上是有创造性的。

原来的《声声慢》的曲调,韵脚押平声字,调子相应地也比较徐缓。

而这首词却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惋为凄厉。

此词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既不委婉,也不隐约,不能列入婉约体。

11.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这是辛弃疾词的压卷之作,怀古伤今,苍凉悲壮。

虽作用典颇多,但能关合时事,用得极为贴切。

12.姜夔《扬州慢》: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作了交待。

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二、论述:1.唐诗繁荣原因之我见唐诗,至今流传下来的就有上万首,大部分都是从清朝编写的《全唐诗》中被重新发现。

唐朝共分为初唐、中唐、晚唐三个主要阶段。

初唐,两个盛世接连而至,国力强盛,此时的唐诗风格清新明快,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思想;中唐,经历了安史之乱,国力开始衰弱,此时的诗歌,开始变得平实深沉;晚唐,宦官专权,社会动荡不安,此时的诗歌的文字中仿佛渲染出悲观感伤的气氛。

唐诗繁荣与其之后的衰落,说到底,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诗在唐朝的盛行,就如汉赋、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样,是政治大一统的皇朝文化大一统的具体表现,是适应其的产物。

有不少诗人本身就是官僚出身,他们的作品或多或少受其曾身处官场的影响,直接就跟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唐诗繁荣,同时也是一种人们渴望精神寄托的社会现象,当时人们需要一个精神家园,来表明自己心中不同的世界观,抒发自己对自身、对社会乃至对国家的所感所慨。

唐诗,扬抑着多少人的激情,愤怒,是文化人思想的化身。

唐诗繁荣,人们利用了这种文学形式,加强了思想的交流,韩愈柳宗元借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古文运动,他们写仿古体散文,也写诗,将唐诗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成为古代为数不多成功的文化运动之一。

历史成过眼云烟,唐诗却永不泯灭!2.简述初唐诗歌发展演变的线索初唐诗歌是唐代诗歌走向兴盛的准备阶段,初唐前期诗歌受南朝齐梁诗风的影响较大。

贞观时期聚集在唐太宗周围的宫廷诗人虞世南、李百药等,他们的创作日趋宫廷化、贵族化,多是奉和应制之作,琢磨技巧,雕饰辞藻,齐梁积习犹存。

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成为当时宫廷诗人创作的典范。

初唐后期诗歌虽没有完全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但出现了新的转机。

“四杰”的创作开创了不同于宫廷诗人的新诗风,在内容题材、审美追求和风格上都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

“文章四友”、“沈宋”虽也都是宫廷诗人,但对律诗的定型和成熟作出了贡献。

陈子昂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转变唐代诗风的重要人物,他力反齐梁诗风,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和风雅的兴寄传统,并且实践了这个主张。

总而言之,初唐诗歌显示了过渡和创新的特点。

3.试论王维山水田园诗歌的主要特征他创作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他山水田园诗艺术结晶.试中表现丰富色彩.晚年思想接近南宗禅,以禅入定,由定生慧.将禅的静默与山水审美体验合而为一4.试比较高、岑边塞诗风的异同一.高适反映现实问题要超过岑参,有一种感慨悲壮的美。

二.描写边塞风光,民域风情上,岑参超过高适。

艺术上的不同:一.高适将自己的个人边塞见闻,观察思考和功名志向糅为遗一体,苍凉悲慨中带有理智的冷静,但基调是慷慨昂扬的。

二.岑参的诗歌中带有感性的色彩,讲究感觉印象,浪漫的想象,飘逸的描写,寓情于景。

三.高适的七言歌行多用律句骈语,但并不繁于文采华丽,而是以纵横顿宕,气质深雄和浑厚的骨力取胜。

岑参七言歌行纵横顿宕、舒卷自如体势十分灵活。

5.试比较李、杜诗歌在创作方法、艺术风格、抒情方式、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同李白属于浪漫主义杜甫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影响最为深远的诗人。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虽然学界还存在着李杜优劣论,但人们更喜探讨李杜之间的交谊、李杜诗歌思想和艺术之异同。

八十年代以前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就有学者对李杜的思想和诗歌艺术进行了比较。

如胡小石的《李杜诗之比较》就对李杜诗歌艺术和成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比较。

再如,汪静之在《李杜研究》中也就思想、性格、艺术、境遇、行为、嗜好、身体等方面对李杜进行了比较。

五十年代,苏仲翔在《李杜诗选·导言》中首先探讨了李杜思想方面的异同。

他认为,在对于祖国的爱慕、对于人民的热爱、对于侵略战争的憎恨等三方面,李杜是共同的;至于二人不尽相同而且在诗中比较突出的,则为李多人民自豪感与反抗精神,杜富人道主义与悲天悯人之怀。

接着从在诗歌史的地位上说,李杜"都是继往开来、沾溉百世的人物。

李白是第一个吸取民族优良传统和外来形式,奄有陶谢庾鲍沈宋各家之长,把中国诗歌推向全面发展的\'先驱\';杜甫则是随着时代进展又把诗歌创作提到现实主义空前未有的高度,因而赢得\'诗史\'、\'诗圣\'称号的集大成者。

"八十年代以后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对李杜各方面进行比较的成果就越来越多了。

在这些成果中,首先值得一提的罗宗强的《李杜论略》。

该书从政治思想、生活理想、文学思想、创作方法、艺术风格、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对李杜二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比较,而且精见迭出。

在罗宗强著作同时或之后,学界还出现了一些李杜比较的专题论文,如金启华的《李杜诗论的比较》、袁行霈的《论李杜诗歌的风格和意象》、裴斐的《唐代转折时期的李、杜及其诗歌》、萧瑞锋的《李杜异同论》、苏为群的《李杜山水诗的特色及其异同》、吴光兴的《李杜独尊与八世纪诗歌的价值重估》等。

其中金启华文认为李杜诗论的共同之处在于都主张吸收风雅骚赋,建安以前各家之作,取精用宏,成就他们的伟大;不同之点主要在于对声律的看法,分道扬镳,各行其是,成就他们各自不同的特色。

袁行霈文认为,在建立自己独特的意象群方面,李白和杜甫都是能手。

飘逸与沉郁这两种不同的风格,突出地表现在不同的意象群上。

李白所创造的富于个性特点的意象中最突出的就是飞翔的大鹏,还有奔腾咆哮的黄河、长江,高出天外的山峰、飞泻直下的瀑布,这些"都具有超凡的气概,曲折地表现了李白冲决束缚、追求自由的热情,可以见出他飘逸不群的风格";而杜甫伤时忧国的情怀借着客观物象表现出来,形成带有浓厚忧郁色彩的意象,如瘦马、病桔等,"在这些被损害与被遗弃的生物身上,杜甫表现了多种深沉而忧郁的情思。

"作者指出,李杜风格的不同还体现在意象的组合上。

李白诗中意象的组合比较疏朗,好象疏体的写意画,三两传神之笔可能胜过满纸的勾画;杜甫诗中意象的组合比较紧密,往往把几个意象压缩在依据诗中,显得凝重、老成、深沉。

李杜意象疏密的不同还表现在诗的章法上:李白的诗章法疏宕,跳跃性强,诗的节律也比较急迫,有一股不断向前冲击的力量;杜诗意象之间的脉络相当分明,章法十分严密,节律回旋舒缓,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渗透力。

裴斐文则认为,李杜都有很大的政治抱负,其个性差异表现在各自选择的从政道路不同:杜甫是标准的正统派,立志作贤臣,采取的入仕方式亦与一般士子无异;李白则梦想当策士,献奇策立奇功,一举而致卿相。

但他们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之均以悲剧告终。

吴光兴认为,李杜生前不受重视,李杜齐名当以其文集行世为限,约在八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或八十年代,"李杜独尊"的构想最初很可能出于"新古文派"。

作者还认为,八、九世纪之交至北宋王安石之前,李杜被视为一种共同的审美理想――壮大奇丽;从王安石开始,李杜不同,李为豪放,杜为沉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