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
南京雨花台陵园观后感

南京雨花台陵园观后感去南京雨花台陵园之前,我只知道那是个充满历史意义的地方,但真的走进去,才明白那沉甸甸的份量是无法用言语简单概括的。
一进陵园,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像一张大网,“唰”地一下把我罩住了。
周围的绿树像是一群沉默的守护者,静静地站在那里,见证着这里发生过的一切。
我沿着小路慢慢走,看到了那一座座墓碑。
每一块墓碑下,都藏着一个英勇的故事。
我就在想啊,这些英雄们,曾经也是像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人,有自己的小脾气,可能也会为了一顿美食而开心,为了一点烦恼而皱眉。
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们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
这就好比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他们直接选择了最高难度的关卡,而且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闯的,这得多勇敢啊!走着走着,我来到了纪念馆。
里面陈列的那些文物和史料,就像是一把把钥匙,打开了通往过去的大门。
我看到了烈士们曾经用过的简陋的武器,那些东西在现在看来可能就像小孩的玩具一样粗糙,但在当时,却是他们对抗敌人的有力武器。
我突然觉得自己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是多么幸运,我们有高科技的东西,有舒适的生活环境,而这一切,都是这些烈士们用命换来的。
这就好比他们辛辛苦苦打下了江山,我们在这江山里享受美好的生活。
我们要是还不珍惜,那可真就是太不懂事了,就像一个被宠坏的孩子,不知道感恩。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墙上那些烈士的照片,他们的眼神坚定得像燃烧的火焰。
我站在那里,感觉他们的目光像是在穿透我的灵魂,好像在问我:“年轻人,你们有没有好好守护这片土地啊?”我当时就有点心虚,想着自己有时候还会为了一点小事而抱怨,和他们的奉献相比,我那点小烦恼算得了什么呢?从雨花台陵园出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觉得这次参观就像是给自己的灵魂来了一次大扫除。
我以后可不能再那么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了,要像那些烈士们一样,有点信念,有点担当。
虽然我们现在不用上战场,但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小战役”要打啊,比如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对家人和朋友好。
参观雨花台有感(精选多篇)

参观雨花台有感(精选多篇)第一篇:参观雨花台有感那天,南京一直下着小雨,已是深秋。
雨花台风景区很大,很寂静,很阴深。
宛如外国的大坟场,庄严,肃穆。
的确,它本身也是坟场,只是这片沉重的土地里溶解的是伟人的身躯和不朽的灵魂。
兜兜转转,反反复复地经过大大小小的湿石道,上面铺满的是法国梧桐的落叶,默默,也如当年的悲壮。
两边是大大小小的墓碑,没有人的名字,或许里面的人也不想留下。
轻轻地在辛亥革命墓冢前放下一支黄菊花,带着激动和敬仰向他们鞠了三个躬。
然后默默地离开,不是带者哀愁,而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走了好远的路,鞠了好多个躬,也想了很多。
最终脚下的大路还是把我引到了纪念馆的门前,顿时一股寒气在我的全身蔓延。
我不是第一次来这,记忆中里面是乌云密布的。
我畏惧里面那沉重忧伤的背景音乐。
昏暗的灯光下,一张张无声的黑白照片的背后是一段段冤屈和惨淡。
但是这一次我决心不再走马观花。
22年,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阴霾;10万,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的烈士。
至今只留下1500个名字和144张暗暗的黑白照片。
年轻导游小姐的讲解很深情,声音也很动人,或许这更是因为故事的本身。
别人都说母爱是伟大的,母亲为了孩子什么都可以割舍,什么都可以付出。
那已有了三个月身孕的白丁香在牢狱中为什么如此坚决?投降,为了孩子?不屈,为了革命!当内心那作为母亲的内疚和革命的信念在交锋时,要作出抉择,远远比死的本身更为艰难。
历史的那一天,一朵丁香花飘落在屠场,却带着勇敢和自信。
此时导游小姐的声音嘶哑了,我想她并不是第一次。
文人,给人的感觉总是手无缚鸡之力的。
眼前椭圆的像框上镶着一个文弱书生的头像。
鼻梁上大大的黑眼镜架让双颊显得更加单薄。
但是陈子涛,作为《文卒》的主编,从来不是弱者。
或文笔或灵魂,比谁都有力量。
身份的暴露在当时就意味着投降或是死亡。
在黑暗的牢狱中,除了饥饿和寒冷,每一天还有三四次严刑拷打等着他。
每一次回来,伤痕累累的他,没有半声呻吟,却总会说:“要活得像一个人。
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精选33篇)

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精选33篇)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精选3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篇1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华门南约500米。
陵园以自然山林与名胜古迹为依托,绵延数里。
这里山丘叠绕,松柏高耸。
沿路灌木成林,绿茵如毡。
自1927~1949年,约有10万革命志士殉难于此。
2010年5月1日,我们《今日家教》小记者下江南采访团来到这里,缅怀用热血和生命造就美好河山的烈士英雄。
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像。
一个共产党人,年轻而英俊,强健而魁梧。
身上却衣衫褴褛,伤痕累累,双腕还带着被挣断的沉重铁链。
那紧握的双拳,那紧闭的双唇,那愤怒的眼神,仿佛正怒视着凶恶的刽子手。
巴金在散文《日》中写道:为了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的死。
这些伟大的革命先烈,正是怀着这样一种信念,为了新中国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用血肉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作为和平年代的新一代,我们应当了解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并继承革命前辈遗志,努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美好!在庄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在革命烈士的注视下,我们庄严的宣誓:“……缅怀先烈,牢记传统;不畏艰苦,努力拼搏,踏实做人;为青春的理想而努力拼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努力奋斗!”当我走出陵园,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下再次拥入在祖国的怀抱之中,我感觉我的心已移植入这块神圣的净土,接受这场灵魂的洗礼!我爱我的祖国!祖国在我心中!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篇2一天,我来到了南京的雨花台烈士陵园,这里安静、肃穆。
一入园,一眼望见高高的烈士纪念碑,上面雕刻着很多的革命烈士像,有男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小的、有农民、有学生,有的握紧拳头,有的向正前方凝望着,一群群白鸽在这里飞来飞去。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导读: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台丘陵中岗,是新中国规模最大的纪念性陵园,国家首批4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一)我们五(6)班的6位同学组织起了“雏鹰假日小队”准备出发前往“雨花台烈士陵园”参观。
说到雨花台,我们自然会不约而同的想到那些曾经在战场上披淋弹雨中壮烈牺牲的战士们。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为争取名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依靠和发动工农群众,与合作,掀起了反帝封建的大革命。
而在这同时也有许多的战士们为此牺牲了,如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邓中夏、东北抗联的创始人罗登贤、陈景星、史砚芬……但最令我难忘的还是中国青年热最热爱的领袖:恽代英。
恽代英出生于湖北武昌,1930年5月在上海被捕,1931年2月来南京,4月牺牲,而那时他年仅36岁。
虽然只有36年,但他的36年是不平凡的,是伟大的,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中央委员,1929年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长,1930年任中共沪中、沪东区委书记。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恽代英曾今写过的一段话,而这段话任然让我记忆由心,他是这样写的:“国不可不救,他人不去救,则为靠我自己。
他人不能不救,则为靠我自己。
他人不靠真心救,则为靠我自己。
自己要不是真心救,就是亡国奴的本性了!”看完这段话后,让我深有感悟。
而从这段话中,也可以看出恽代英是一位爱国爱民的烈士,而这种难而可贵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心在沸,心在烧,在这恐怖的夜里,他死了!他死了!在这白色恐怖的夜里,我们的小同志,枪杀的,子弹丢进他的胸膛,躺下了——小小的'身子,草地上,留着一片鲜红的血!”多好的诗呀!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能反映出一个个烈士们的生活环境,和死亡对他们的不公平。
每个烈士们都走在死亡的边缘,但他们却抱着一颗很好的心态。
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观后感

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观后感走进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就像踏入了一条历史长河,每一步都充满着沉重与庄严。
一进入馆内,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扑面而来,我的脚步不自觉地变得很轻很慢,仿佛稍微重一点就会惊扰到那些沉睡的英雄们。
看到墙上一幕幕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我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揪住了。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那些烈士们的照片,年轻的脸庞上写满了坚毅和无畏,他们中有许多人都是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就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在展柜里看到烈士们的遗物时,我当时就想到这些看似简单普通的物品背后,却是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一把破旧的钢笔可能曾经写下过对未来新中国的期许与希望;一件带血的衣物见证着烈士不屈的抗争。
当时看着这些物品,我能感受到每一件遗物都在诉说着过去的伤痛和热血。
令我震撼的一个场景是模拟烈士就义的画面。
烈士们被用各种残酷的方式对待,可他们脸上没有丝毫的畏惧,眼神中充满着对信仰的坚定。
那个场景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在那样的白色恐怖下,面临生死抉择,他们依然没有放弃自己心中的理想。
我不禁问自己,如果我处在那个年代会有这样的勇气吗?我不确定,但我明白正是有他们这样顶天立地的人物,我们如今才能够享受这样的和平与繁荣。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烈士群体,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背景,却因为同一个理想——为了新中国而凝聚在了一起。
看完后我明白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真的是来之不易,这是无数的雨花台烈士用生命换来的。
这不仅仅是一座纪念馆,更是一座沉甸甸的历史纪念碑,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现在,也要努力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这样,才不辜负那些逝去英灵的牺牲。
2024年烈士陵园观后感_15

2024年烈士陵园观后感2024年烈士陵园观后感1今年清明节,学校组织我们到雨花台烈士陵园春游,通过烈士们的英雄事迹,使我明白了:没有革命先烈的抛头颅洒热血,哪来今天的幸福生活啊?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中华门南约500米,陵园以自然山林与名胜古迹为依托,绵延数里.这里山丘叠绕,松柏高耸,沿路灌木成林,绿茵如毡.山上红土遍布,卵石尽显.因为从1927年到1949年期间,国军反动派在此屠杀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各界爱国人士,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缅怀先烈,启迪后人,于1950年修建了烈士陵园.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雄伟的烈士群雕.抬头望去,那视死如归的眼神,宁死不屈的气概,实在是泣鬼神憾天地,魂盖苍穹啊!进到烈士纪念馆内,墙壁上挂满了烈士的照片以及他们的英雄事迹.玻璃柜里陈列着他们的遗物.我一边看,一边想象着他们英勇就义时的情景:一个腥风血雨的清晨,空旷的中华门外大街上传来沉重脚链的撞击声.全副武装的敌人露出狰狞的面容,押着一列共产党人,他们衣裳褴褛,伤痕累累.他们的脚下流淌着斑斑鲜血:“带镣长街行,告别众乡亲.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这悲壮的歌声响彻黎明前的夜空.我的心发出阵阵痛楚,泪水模糊了双眼.这些年轻的共产党人面对死亡,长啸当歌,一身正气,威压敌顽.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出了烈士纪念馆,沿着被烈士鲜血染红的山路,爬上高高的山岗.仰望着蓝天白云,俯瞰着葱葱山林,我思绪万千!一位伟人说过: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会牢牢记住。
2024年烈士陵园观后感2十二月初的一天,作为其中的一员,我随着“两课”实践活动的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上海龙华烈士陵园拜祭了长眠于此的英魂。
这里还有上海革命纪念馆,在解说员小姐的带领下,我们受到了一次难忘的爱国主义教育。
从大门进来,是整齐的松柏,天空有些阴霾,使得这里的气氛变得严肃,往里走就可以看到一块纪念碑,上面是95年时江爷爷同志的题词:丹心碧血为人民。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观后感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观后感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是一座庄严肃穆、令人感慨的场所。
这里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重要地点,也是为保卫南京不让其落入外国侵略者之手而英勇献身的无数烈士的最终安息之地。
参观者可以在这里感受到烈士们鲜血染红的这片土地所蕴含的历史与情感。
纪念馆内设有多个展厅,涵盖了南京保卫战历史、各个烈士的英勇事迹、国家抗战胜利后对烈士的追悼与纪念等主题。
展品丰富多样、图文并茂、令人印象深刻。
比如,我得到了一幅画的图片,画面中的烈士们身着统一的战袍及军帽,举着手中的步枪,表情凝重,步伐坚决,这些画面让人不由地感受到了烈士们的坚定决心以及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
除此之外,纪念馆还设立了烈士墓园,馆内游客可以参观烈士陵墓,向他们表示敬意。
这里每年还会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前来参加,表达对烈士们的崇敬之情。
总的来说,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让人感慨万千,真正见证了历史的沉浸与感恩,更让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
国企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

国企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去雨花台烈士陵园之前,它在我心里就是一个充满庄严肃穆气息的地方。
作为国企员工,有这样一次参观学习的机会,真的感觉很不一样。
一走进陵园,那种沉重的氛围就像一张大网,“唰”的一下就把我罩住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大片大片郁郁葱葱的松柏,就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英灵。
我心里想,这些松柏肯定也是有灵性的,它们陪伴着英雄们度过了这么多年的风雨岁月。
沿着小路慢慢往前走,看到那些烈士的雕像,一个个都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会从基座上走下来,跟我讲述他们当年的英勇事迹。
有一个雕像,眼睛坚定地望着远方,那眼神里透着一种视死如归的劲儿,我站在那儿看了半天,越看越觉得自己渺小。
在国企里工作,虽然也会面临各种挑战,但跟烈士们所经历的比起来,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到了纪念馆里面,就更让人震撼了。
那墙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啊。
我在想,他们当时是怀着怎样的信念,才能够毫不犹豫地为了革命牺牲自己呢?在国企,我们也常说要有信念,要有使命感,可跟这些烈士比起来,我们的信念还得再加把劲儿啊。
我看到展示的那些烈士遗物,有的只是一个破旧的本子,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革命的口号,有的是带着血迹的衣服碎片。
这些东西在现在看来很简陋,但在当时却是他们战斗的旗帜,是他们不屈的象征。
我突然就觉得自己平时在国企里对一些办公用品还挑三拣四的,真是不应该。
人家烈士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勇往直前,我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走着走着,我看到一个关于小烈士的介绍,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儿。
那么小的孩子,本应该在父母的怀里撒娇,却因为战争,因为革命,过早地承担了不该承担的苦难,甚至献出了自己幼小的生命。
我就想啊,我们现在生活在这么好的时代,在国企里享受着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待遇,这都是烈士们用命换来的啊。
我们要是不努力工作,不把企业发展好,怎么对得起他们呢?从陵园出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就像是被上了一堂超级深刻的思想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8周年,为了缅怀用热血和生命造就祖国美好河山的烈士英魂,我来到了雨花台烈士陵园去参观。
到了雨花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烈士纪念碑了,纪念碑坐落在主峰峰顶,正面镌刻邓小平手书“雨花台烈士纪念碑”8个金字,碑前还立有烈士铜像,题为“宁死不屈”。
从陵园北大门步入园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型烈士雕塑群像。
这组群像共塑造了9位烈士的光辉形象。
雕像周围松柏常青,象征着革命烈士的忠魂永垂不朽。
这之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烈士纪念馆参观正门上有邓小平亲笔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横额的上方用花岗岩雕凿出日月同辉的图案,象征烈士精神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在纪念馆,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听取了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并观看了馆内陈列的烈士遗物、珍贵图片和文献资料,心灵经受着巨大的震撼。
这些伟大的革命先烈们,就义的时候还是那么的年轻,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却能够义无反顾地英勇前行。
在奉献自己的生命时,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危,而是恪守共产党人的气节,一心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鞠躬尽瘁。
照片上他们的稚嫩却又充满坚毅的神情,一直烙印在我们的心底。
底层平台两侧也立有向革命先烈肃立致敬的群众石刻雕像。
往后看,那就是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了。
这里陈列着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叛变革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被国民党迫害致死的十万英烈的部分遗像、遗物和生平简介。
还有项英、袁国平、周子昆、邓中夏的雕相,都是由黑色的石头雕刻而成的。
烈士们为祖国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们应该永远的把他们的名字铭刻在心中。
在二楼我们看到了国民党是用了各种残忍的手段来对付我们这些共
产党的勇士们:电椅,火盆,五指夹……让我们在心情沉痛的同时,对烈士们大义凛然和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更是敬重。
作为一名党员就是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履行党的义务,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就是要不图个人名利,自觉地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革命先烈中有许多出身名门家庭,才华横溢,却抛弃优厚的生活,选择了艰苦的道路。
千百万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幸福。
如果没有他们的牺牲,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今天稳定的社会建设。
通过这次学习,我更深刻的领会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的四化建设,才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高瞻远瞩,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祖国的建设才有这么大的变化。
我更加坚信党的领导,更加坚定跟党走的信念,也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党员的神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观完后,我们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
纪念馆外,是优雅的烈士陵园风景区。
也许风景秀丽,也许气候宜人,但在这块埋葬着无数先烈的土地上,我们始终步履蹒跚,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黑暗统治的腥风血雨中,先烈们表现出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弘扬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他们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献身精神和不屈意志,正是我们始终要树立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顶住各种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正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革命遗志和远大理想。
烈士们的鲜血不能白流,生命不能白失。
新中国新时期的我们要永远记得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做到勤奋学习、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用这些来对逝去的烈士寄托哀思,对祖国做应有的贡献!
我们要记住我们的历史不能忘记我们民族的荣辱感和耻辱感一个不知道自己历史的民族后代是一个无比羞耻的后代,一个不能担负起自己历史责任的民族后代是愚昧的后代,扫墓是挖掘,扫墓是追忆,扫墓是心和心的交流,扫墓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扫墓这种形式必须进行到底。
光辉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鲜血是不能白流的,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无比灿烂的精神光芒,继承、发扬、广大,是我们中华民族永不丢弃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