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总结【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单元总结(含解析)沪科版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总结思维导图运动的世界知识要点知识要点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测量物体长度过程中要正确使用刻度尺,应该做到:(1)会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2)会放: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能歪斜,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3)会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
(4)会读:在读数时,除读出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会记:除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出的数值外,还要注上单位。
(2018。
海淀期末)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答案】3.20【解析】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 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3。
2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
20cm。
(2019.嘉峪关校级模拟)如图中的物体的长度应为________cm【答案】2。
70【解析】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铅笔左侧与4。
00对齐,右侧与6。
70cm 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 6.70cm-4.00cm= 2。
70cm。
故答案为: 2.70。
测量物体长度时,测量结果应记录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即测量值=准确值十估读值。
知识要点二:参照物的选取。
一切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但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判断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结论就可能不同,但是只要选择了参照物,且判断正确,不同的结论都是正确的,我们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择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我们平时所说的运动和静止一般是相对于地面而言的。
但必须明确,要先选定参照物,否则对任何物体的运动状态都无法做出肯定的回答。
(2019.s内江)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句描述的运动物体和后一句的参照物分别是( )A.青山青山B。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第2章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B卷基础篇)【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B卷(基础巩固卷)班级:姓名:学号: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面卷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其中10题为多选题)1.(2018秋•襄城县期中)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2.2mm的细颗粒物B.目前为止,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快可达到约40km/hC.正常情况下,用停表测量,人的脉搏每跳动10次所用的时间约为4.5sD.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6.5dm【答案】B【解析】A、“PM2.5”指大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μm的可吸入细颗粒物,故A不符合实际;B、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奔跑速度大于v===10m/s=36km/h,接近40km/h,故B符合实际;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10次的时间接近10s,故C不符合实际;D、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普通教室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30d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2.(2018•锦江区模拟)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看到乙车向西运动。
由此可判断()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B.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D.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答案】C【解析】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说明甲车是向西运动的,又因为是两车交汇,所以乙向西,所以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我们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方法一:比较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方法二: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方法三:比较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在百米赛跑中采用是哪一种方法()A.方法一B.方法二C.方法三D.都不是【答案】B【解析】百米赛跑路程相同,通过比赛者所用时间多少比较其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是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
故选:B。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综合复习讲义(沪科版).ppt

16
8.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 正确的是_____B_____ (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 ____1_.4_0____cm.
第 8 题图
17
◎考点四 运动图像的分析 【例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 做直线运动,其 s-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C )
40
8. (2017·吉林)如图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机“微 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如果小明此次步行时间 是 3000 s,步长是 0.5 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 ___1_____m/s;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是_静__止__的.
41
9. (2016·北京)如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 滴通过 AB 和 BC 所用时间均为 0.1 s.水滴由 A 位置下落 到 C 位置运动的距离是__2_0_.0____c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 落 的 平 均 速 度 是 _____1_____m/s. 该 水 滴 下 落 过 程 是 变__速__直__线____运动.(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
42
◎对位置变化的理解不到位导致错解 1. 如图所示,O 为圆形跑道的圆心,晓华沿跑道绕圆 心 O 跑了一圈,以圆心 O 为参照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43
A.晓华在任何位置与圆心 O 的距离不变,所以晓华 是静止的
B.晓华相对于圆心 O 位置不变,所以晓华是静止的 C.晓华离圆心 O 距离不变,但位置是变化的,所以 晓华是运动的 D.晓华在不停地跑,所以不论以哪个物体为对照标 准,晓华都是运动的
3
【解析】根据甲图,虽然可以判断两车间的位置发生 了变化,但由于没有其他物体作参照物,因此不能确定哪 辆车是运动的,A、B 都错误;根据乙图,以路桩为参照物, 可以判断小汽车的位置没有变化,而货车的位置发生了变 化,因此以路桩为参照物,小汽车是静止的,货车是运动 的,C 错误,D 正确.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总结(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总结【知识详解】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1)国际单位:米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2)单位符号及换算: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纳米(nm)3333110110110110km mm mmmm mm nmμμ====110110110m dmdm cm cm mm === 2.测量工具: (1)刻度尺(最常用);(2)精密仪器: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看:看清刻度尺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看清测量范围(量程);看清分度值(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
(2)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3)放: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的长度且与被测长度平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被测长度起始端对齐;(4)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记:记录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一个正确的测量结果包括三部分,准确数、估计数和单位。
要点诠释:1.特殊方法测量长度: (1)化曲为直法(棉线法):测量曲线长度时,可让无伸缩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好两端的记号,然后把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度,就等于曲线的长度。
从地图上估测两地间公路或铁路的里程:取一根细金属丝(也可用棉线),把它放在地图上,使它的弯曲情况和地图上两地间公路线的弯曲情况吻合,然后截取这段金属丝,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度。
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算出两地间公路的里程。
(2)累积法: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的长度,可以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叠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可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
如测细铜丝的直径:取一段细铜丝,将它在一根粗细均匀的铅笔上密绕n匝,用刻度尺测出绕有铜丝的那一段铅笔的长度L,则此细铜丝的直径为L/n。
(3)滚轮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则被测路段的长度等于圈数乘以周长,例如测量池塘的周长,某段道路的长度等。
(最新整理)2019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试卷(含解析)精品教育.doc

2019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试卷(含解析)精品教育.doc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试卷(含解析)精品教育.doc)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试卷(含解析)精品教育.doc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试卷一、选择题1.在测量学生用课桌高度时,下列各种刻度尺中应该优先选择 ( )A。
3米长的厘米皮卷尺B。
20厘米长的毫米直尺C.1米长的毫米钢卷尺D.10厘米长的0.1毫米的游标卡尺【答案】C【解析】在测量学生用课桌高度时,根据测量的精度和要求,选用1米长的毫米钢卷尺即可.所以C是正确的.故答案为:C【分析】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2.下列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A。
百米赛跑中正在进行冲刺的运动员B。
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D。
小孩从滑梯上沿直线匀速下滑【答案】D【解析】【解答】解:A、百米赛跑中正在进行冲刺的运动员,其运动速度逐渐加大,因此运动状态是变化的;B、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足球的速度逐渐减小,因此运动状态是变化的;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尽管速度不变,但是运动方向不断变化,因此运动状态也是变化的;D、小孩从滑梯上沿直线匀速下滑,小孩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不变化,因此运动状态是不变的.故答案为:D.【分析】运动状态的改变,不仅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还包括运动方向的改变.3。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中考知识点总结(全面)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测量(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其他工具是:。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常用的国际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1m= mm= μm= nm。
2.长度单位换算 1km m dm cm mm μm nm面积单位换算体积单位换算3.光年4.正确使用刻度尺的规则:(1)"选"刻度尺的选择。
根据不同测量对象的精度要求,选择不同分度值的刻度尺。
(2)"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
(3)"放"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尽量靠近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4)"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5)"记"测量值是由和组成,测量结果的记录形式为:、、;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是值,最末一位是值,包括估计值在内的测量值称为有效数字。
5.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用累积法测微小长度,如细铜丝直径、纸张厚度;用平移法测量硬币、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化曲为直法测量地图上的铁路长度、园的周长;用滚轮法测量曲线的长度。
L=nC6.长度的估测:了解周围常见物体的长度,增加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
目测法手测法步测法(二)时间的测量1.时间测量的基本工具:__________。
时间的国际单位是:,常用的国际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h=________min=__________s,1s=__________ms=_________μs2.时间的估测(1)借助于太阳的东升西落(2)借助于脉搏的跳动次数等(三)误差与错误1.误差与错误:叫做误差,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能绝对的,选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运用合理的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或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消除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2章运动的世界章末整理与小结教学课件(新版)沪科版

◆思维(sīwéi)导图 算)
◆考点精析 ◆中考突破(选择 填空 实验 论述计
第二十九页,共30页。
◆思维导图 ◆考点精析 ◆中考突破(选择 填空 实验 论述(lùnshù)计算)
第三十页,共30页。
第四页,共30页。
◆思维导图 论述计算)
◆考点精析 ◆中考突破(选择 填空(tiánkòng) 实验
第五页,共30页。
◆思维导图 ◆考点精析 ◆中考突破(选择 填空 实验(shíyàn) 论述计算)
第六页,共30页。
◆思维导图 述计算)
◆考点精析 ◆中考(zhōnɡ kǎo)突破(选择 填空 实验 论
第二十二页,共30页。
◆思维(sīwéi)导图 述计算)
◆考点精析 ◆中考突破(选择 填空 实验 论
第二十三页,共30页。
◆思维导图 论述计算)
二十四页,共30页。
◆思维导图 论述计算)
◆考点精析 ◆中考突破(选择 填空(tiánkòng) 实验
第十页,共30页。
◆思维导图 ◆考点精析 ◆中考突破(选择 填空(tiánkòng) 实验 论述计算)
第十一页,共30页。
◆思维导图 计算)
◆考点精析 ◆中考突破(选择 填空 实验(shíyàn) 论述
第十二页,共30页。
◆思维(sīwéi)导图 ◆考点精析 ◆中考突破(选择 填空 实验 论述计算)
第十三页,共30页。
◆思维导图 计算)
◆考点精析 ◆中考突破(选择 填空 实验 论述(lùnshù)
第十四页,共30页。
◆思维导图 ◆考点精析 ◆中考(zhōnɡ kǎo)突破(选择 填空 实验 论述计算)
第十五页,共30页。
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2、我们说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必须指出他在某段时间内, 或在某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否则就没有意义了。在公式中, s、、和t之间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
A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1、运动的世界: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 在的。
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当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简称运动)
3、参照物: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4、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 是静止的。
5、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即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 ,结论常常不一样。因此,我们描述物体“运动”或“静止”时都要特 别说明是以什么为参照物。
m/s Km/h
路程的单位 时间的单位
读作:米每秒
读作:千米每时
基本单位:m/s
常用单位:Km/h
使用公式时应注意的事项:
1、解答时要有已知、求、解、答。
2、应用公式是应注意两点
a、速度、路程、时间要对同一物体而言。 b、带入数据时,v、s和t一一对应,不能张冠 李戴
公式
3、计算结果不能漏单位,切不能写成分数的形式,只能是整数或 小数。除不尽的可保留2~3位小数。
3.误差不是错误: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 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 免的
1.27cm
3
37.30
32.05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的时间,比较运动的路程
2、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
物理意义
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 概念 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
二、请根据速度公式计算下面这只天鹅在三段路程上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