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第三册第三课龙师火帝19页PPT
第3课远古的传说课件

河 姆
约七 千年
长江流 骨耜耕地
域浙江 余姚河
种植水稻
饲养水牛、干栏式房屋 猪和狗 制造陶器、
渡
姆渡村
玉器和骨哨
半 坡
约六
黄河流 磨制石器 域陕西饲养猪 等家畜、千年 西安半 种植粟
坡
半地穴式房 屋、制造彩 陶、纺织、
制衣。
贤德之人。 尧: 鼓励人们开垦农田,适时耕种。 舜: 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 禹: 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尧 帝 像
山西临汾的尧庙
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舜
(位于湖南宁远县的九嶷山)
帝
像
舜帝陵 舜帝,黄河流域著名的部 落联盟首领,后传位于禹。
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谦让的品德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禹 帝 像
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 同甘共苦,在外10多年,三次 路过家门而不入。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大禹治水
采用疏导的方法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思考问题: 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 看到什么样的精神?
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 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 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等。
炎帝和黄帝 的传说
1.炎帝、黄帝及蚩尤部落 2.传说炎帝、黄帝对人类
生活的贡献 3.华夏族的祖先
禅让的传说 1.尧、舜、禹的“禅让” 2.“禅让”的实质
议一议:远古传说与真实历史 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远古传说: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 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 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这里有神 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含着某些 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炎帝、黄帝时代的 传说,不仅在《史记》中的《五帝本纪》 有记载,而且已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 的考古发掘所证实。 历史事实: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第3课《远古的传说》PPT教学课件

角似鹿,头似驼,嘴似驴,眼似龟,耳似牛, 鳞似鱼,须似虾,腹似蛇,足似鹰。
龙有“九似”
尧舜禹的传说
什么是禅让制?
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它有什么特点?
1、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
2、首领没有特权
它的实质是什么?
禅让制
---原始的民主的制度
这些远古传说时代部落和部落联盟的首领 是如何产生的?
4. 传说中古代通过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
法叫( A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选举制
5. 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 ( D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惟有我先!”—孙中山
1.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谁?黄帝
教学内容
一、炎黄联盟 --------------炎黄子孙由来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炎帝、黄帝对中华的贡献
三、尧舜禹的传说 -----------原始的民主的制度
请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传说 你怎样看这些传说?
古老的传说
盘古开天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神农尝草
地 这些传说其中虽有不少夸张,但有的传说也生动反映
禅让制 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探究与分享
洪水滔滔,天下沉渍(zì,浸泡在水里),九州阏 (yān,阻碍)塞,四渎(dú,今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大禹治水 )壅闭(yōnɡ bì,堵塞)” ——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1)材料中的炎黄之后的黄河流域部落遇到了什么危机?
黄河水患
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先名们对上古洪 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共25张PPT)

禹是怎样的一个人?
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 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 而不入。
大禹治水像
“禅让”是怎么回事?读教材进行说明。
“禅让”的实质——原始社会时期的 一种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
“禅让”表现为: 1、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 2、首领没有特权。
部落,因此新的图腾就包括了马脸、鹿角、鹰爪、蛇
身等,因此龙图腾诞生了。
中国龙的特征 Features of Loong
蛇身
猪 鹿征 头 角龙 牛 耳的
羊须
鹰 爪特
鱼鳞
一、炎黄联盟
阪泉之战
黄炎联盟 炎帝和黄帝原来都生活在黄河上 游一带,后来两大部落又都向中原发 展。为争夺土地和财富,黄帝部落和
炎帝部落产生尖锐矛盾,终于爆发阪
探究活动
活动主题:如何看待远古传说
活动背景:原始社会末期,由于文字尚未成熟,人们纪 录历史事件只能通过口耳相传的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们往往会对历史故事加以主观的改造。这样就形成了远古 传说。过去,人们认为传说不足为信。后来,随着考古发掘 的进展,人们发现这些传说都有一定的历史根据。于是人们 开始重视对传说的研究了。
舜
中国历史上传说的古帝王之一。 受尧识拔,摄行政务,终至膺受历 数为天子,最后又南巡而身死,葬 于苍梧之野。
禹
夏代开国的君主。颛顼之孙,姓姒氏, 号禹。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禅让为天子, 世称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传位于子启, 而开君主世袭之制。亦称为夏后氏。
禹是中国人所知的一位治水英雄,他 为治水三过家门不入。贵为天子,保持本 色,亲近百姓,为民谋利。是帝国君主制 度下的君主典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3课远古的传说(共19张PPT)

湖南炎陵县的炎帝陵庙
河南新郑轩辕故里
动脑筋:
说一说,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对 中华文明做出了哪些贡献?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农业: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 和蔬菜
炎 帝
手工业: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制作乐 器琴瑟。
商业: 教人们通商交换。
文化: 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嫘祖 仓颉 伶伦 隶首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黄帝: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 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嫘祖: 养蚕缫丝。
伶伦: 创造文字。
隶首: 发明算盘。
甘肃出土的中国最早的铜刀 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
3.华夏族的形成
战役 地点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阪泉 之战
阪泉
黄帝和炎帝
炎帝大败, 归顺黄帝
结成炎黄联盟
涿鹿 之战
涿鹿
炎黄联盟 打败蚩尤, 华夏族逐渐形成,炎黄 与蚩尤 黄帝成为部 两帝被尊为人文始祖,
落联盟首领 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2.基本情况:黄帝、炎帝、蚩尤三大部落 3.华夏族的形成:阪泉之战、涿鹿之战
尧舜禅位图
“禅让”的含义— 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 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
“禅让”制的特点: 1、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 推选出来。 2、首领没有特权。
公元前2070年元前21世纪
原始人群: 元谋人、北京人
原
早期: 山顶洞人
始
母系氏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 远古的传说(共19张PPT)

涿鹿之战(炎黄战蚩尤):
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运用能 辨明方向的指南车,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 蚩尤,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 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 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 孙”自称。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 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 和蔬菜;制作陶器,发 明纺织,学会煮盐,教 人们通商交换;还制作 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 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首领的制度。
相传,尧年老时, 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 见,推举舜做他的继 承人。舜年老时,采 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 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这种通过民主推举部 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历史上叫做
思考: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禅让图
德才兼备, 以身作则, 没有特权, 是社会的公仆。
生产发展
剩余产 品出现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 炎黄联盟
• 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 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 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 的部落,如炎帝、黄帝、 蚩尤等部落。部落之间展 开攻伐,又不断合并,进 而结成部落联盟,并推出 部落联盟首领。
• 阪泉之战(炎黄联盟):
• 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 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 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成功人民治理水 患。
说明尧生活俭朴, 克己爱民
尧帝像
山西临汾的尧庙
舜宽厚待人, 以身作则,谦让的品 德对周围人产生好的 影响
禹采用“疏”与“堵”相 结合的方法,领导人民治 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 而不入。
大禹治水像
从禹的故事中我们概括下尧舜禹身上有 哪些优秀品质?
七年级上册课件第3课《远古的传说》(共19张PPT)

通过传说内容,可以窥见远古时期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宗教信 仰、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情况。
02 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与故事
伏羲氏和女娲氏
伏羲氏
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 亦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
楚帛书记载其为创世神,是中国 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
女娲氏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是华 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
创新形式,让传说故事焕发新活力
01
多媒体呈现
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远古的传说》制作成动画、漫画、音频
等形式,使其更加生动有趣,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传承。
02
创意产品开发
结合传说故事元素,开发具有创意和文化内涵的产品,如文创产品、手
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让传说故事以新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
03
七年级上册课件第3课《远古的传 说》
目录
• 传说背景与概述 • 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与故事 • 传说所反映的远古文化特征 • 传说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体现 • 当代社会对《远古的传说》传承与发展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传说背景与概述
远古时期的社会环境
生产力水平低下
氏族社会形态
远古时期,人们使用石器作为主要生 产工具,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生活 主要依赖自然资源的采集和狩猎。
远古时期的人类社会以氏族为单位, 氏族成员之间具有紧密的血缘关系, 共同生活和劳动。
原始宗教信仰
在远古时期,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神秘 力量充满敬畏,形成了原始的宗教信 仰和神话传说。
传说产生与传播途径
口耳相传
01
在远古时期,由于缺乏文字记录,传说主要依靠人们口耳相传
的方式流传下来。
图腾崇拜与祭祀活动
国学第三第四课教学设计

“国学”《千字文》教学设计第3课《龙师火帝》教学目标:1、识记《龙师火帝》中生僻的字。
2、找出韵律,熟读《龙师火帝》并尝试背诵。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解析句子。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有了仓颉,开始创造了文字,有了嫘祖,人们才穿起了遮身盖体的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唐尧、虞舜英明无私,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安抚百姓,讨伐暴君,有周武王姬发和商君成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贤君身坐朝廷,探讨治国之道,垂衣拱手,和大臣共商国是。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他们爱抚、体恤老百姓,四方各族人都归附向往。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远远近近都统一在一起,全都心甘情愿归服贤君。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凤凰在竹林中欢鸣,白马在草场上觅食,国泰民安,处处吉祥。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贤君的教化覆盖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恩泽遍及天下百姓。
4、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拓展活动:神奇汉字六、课外延伸:《击壤歌》“国学”《千字文》教学设计第4课《盖此身发》教学目标:1、识记《盖此身发水》中生僻的字。
第3课华夏之祖课件共24张PPT

约前2070年,进入奴隶社会
本课的知识要点
• 1、被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他生活在距今约 年前。 • 2、华夏族最早形成于 部落联合 部落,通过涿鹿之战,打 败 ,组成部落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 3、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还 有 、 、 。他们都采用相同的办法把位置让给后者,这种 办法历史上叫做 。 • 4、约公元前 年, 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原始社会结束, 社会开始。
后人为什么称黄帝 是人文初祖?
二、黄帝—“人文初祖”
尝百草创医术
仓颉造字
制造指南车
养蚕缫丝 观察出天文星座
传说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造船
建造宫室
嫘祖
口耳相传
仓颉造字
“人文初祖”—黄帝
动脑筋
你对上述这些神话中的黄帝时期的发明怎么看?你认为哪些 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到底怎样看才更科学?
说黄帝时期已能造宫室、制衣、挖水井、造舟车出现文字, 编出乐谱等有可信的一面。但说是黄帝,嫘祖等个人的发明,就 带有神话色彩了。实际上其中任何一件发明都不会是一两个人 的功劳,而是经过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因此,历史上 的这些记载,反映的是黄帝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但 由于黄帝是公认的华夏始祖,所以人们也就把这些发明归功于 他和他的妻子及其部属了。
发祥于陕西北部,后向 东迁徙。
黄帝为什么叫“黄”帝呢?
《淮南子》一书说,因为黄帝是管理四 方的中央的首领,他专管土地,而土是 黄色,故名“黄帝”。
黄帝为何又名“轩辕”呢?
根据史料记载,黄帝在战争中发明一 种车战法,古人把有布幕的车叫做 “轩”,两车中间空当称为“辕”,所 以后人便又把黄帝叫做轩辕氏。
炎帝姓姜,号神农氏。他教民农 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同时 还是医药之神,“尝百草之滋味, 一日而遇七十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