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数量及利润分析

合集下载

成本数量利润全面分析

成本数量利润全面分析

成本数量利润全面分析引言在商业运营过程中,成本、数量和利润是三个重要的指标。

了解和分析这些指标对于企业的决策和经营策略制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成本、数量和利润进行全面分析,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优化其运营业绩。

成本分析成本是企业生产和运营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和间接费用的总和。

在成本分析中,我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类型。

•固定成本:这些成本与企业的规模和产能相关,与生产数量没有直接关系。

例如,租金、固定工资和折旧费用都是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这些成本随着生产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生产数量的减少而减少。

例如,原材料成本、直接劳动力成本等都是变动成本。

通过分析成本结构和成本组成,企业可以确定其主要花费来源,并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

数量分析数量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或销售的产品或服务的总数量。

数量分析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产品销售数量:通过统计销售数据,企业可以了解产品的市场需求和销售趋势,从而调整产能和销售策略。

•产能利用率:计算产能利用率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其生产资源的利用程度。

通过最大程度地利用产能,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率。

•市场份额:市场份额是指企业在特定市场中所占的比例。

通过了解自身的市场份额,企业可以评估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并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

数量分析为企业提供了从销售角度更全面的了解和评估,可以帮助企业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利润分析利润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与发生的成本之间的差额。

利润分析是对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能力的评估。

利润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表示每一单位销售额中的利润比例。

常用的几种利润率包括毛利润率、净利润率和营运利润率等。

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利润率的变化,可以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绩效。

利润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发现业务上的问题和机会,调整经营策略,提高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分析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成本、数量和利润的关系,下面将通过一个分析实例来说明。

假设一个制造业企业在某一年份的成本结构如下:•固定成本总额:10,000,000元•变动成本总额:20,000,000元•产品销售数量:1,000,000个•产品销售价格:100元/个利润分析如下:•毛利润 = 销售收入 - 变动成本 = 1,000,000 * 100 - 20,000,000 = 80,000,000元•净利润 = 毛利润 - 固定成本 = 80,000,000 - 10,000,000 = 70,000,000元•毛利润率 = 毛利润 / 销售收入 = (1,000,000 * 100 - 20,000,000) / (1,000,000 * 100) = 80%•净利润率 = 净利润 / 销售收入 = (1,000,000 * 100 - 20,000,000 - 10,000,000) / (1,000,000 * 100) = 70%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该企业在该年份取得了较高的利润率。

项目成本及利润核算分析明细表

项目成本及利润核算分析明细表

项目成本及利润核算分析明细表无误
1、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100万元;
(1)自有资金:60万元
(2)贷款资金:20万元
(3)投资者资金:20万元
二、项目成本分析
1、直接成本分析:
(1)原材料费:40万元
(2)劳务费:15万元
(3)税金:6万元
(4)设备折旧:3万元
(5)水电费:2万元
(6)其它直接成本:4万元
2、间接成本分析:
(1)管理费用:10万元
(2)商品运输费:6万元
(3)技术开发费:5万元
(4)宣传费:3万元
(5)其他间接成本:4万元
三、项目利润分析
1、直接利润:
项目总投资为100万元,直接成本为60万元,项目的直接利润(营业收入-直接成本)为40万元。

2、间接利润:
项目总投资为100万元,间接成本为28万元,项目的间接利润(营业收入-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为72万元。

3、项目合计利润:
项目的合计利润(直接利润-间接利润)为32万元。

四、项目成本及利润报表
项目总投资(元)100万
┃┃直接成本┃60万。

管理会计学的本量利分析总结

管理会计学的本量利分析总结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相关范围假设(“期间假设”和“业务量假设”);模型线性假设(固定成本不变假设,变动成本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假设,销售收入与销售数量呈完全线性假);产销平衡假设,品种结构不变假设,盈亏临界点是指企业的经营规模(销售量)刚好使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

传统式盈亏临界图是基本方式。

利量式盈亏临界图可用于多品种分析。

固定成本的减少会导致盈亏临界点的降低,亏损区域变小盈利区域扩大。

单位变动成本下降,总成本线斜率减小,盈亏点左移,亏损区减小,利润区增大。

销售价格的上升会导致盈亏临界点的降低,利润区增大。

单价的敏感系数一般应该是最大的。

也就是说涨价是企业提高盈利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而价格下跌则是企业最大的威胁。

基本公式:利润=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为0是得到临界点值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现有销售量或预计=(正常销售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现有销售量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率=(售价-变动成本)/售价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目标利润+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税后利润/ (1-所得税税率)+固定成本]/单位产品贡献毛益敏感系数=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因素值变动百分比某企业生产销售一商品,售价50,单位变动成本30,固定成本50 000,则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为?预计正常销售4 000件。

1)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50 000/(50-30)=2 5002)计算安全边际指标:安全边际量=4000-2500=1500 安全边际率=1500/4000=37.5%说明只有在比预计销售量降低37.5%以上时才会亏损。

售价60,单位变动成本40,固定成本600 000,则盈亏临界点销售量=600 000/(60-40)=30 0001)固定成本下降到500 000:则盈亏临界点销售量=500 000/(60-40)=25 0002)单位变动成本下降到35:则盈亏临界点销售量=600 000/(60-35)=24 0003)销售价格提高到70:则盈亏临界点销售量=600 000/(70-35)=20 000设某企业的固定成本总额为62000元,该企业生产和销售A,B,C三种产品(假定各种产品的产销完全一致),有关资料如表所示:项目/产品 A B C产销量5600 4200 2800单位价格25 20 20单位变动成本20 14 8根据表3-2中的数据资料所计算的A,B,C三种产品的品种构成及各自的贡献毛利率如表:产品/项目销售量(件)①单价(元)②单位变动成本(元)③销售收入(元)④=①*②占总收入的百分比(%)⑤=④/∑④贡献毛益(元)⑥=①*(②-③)贡献毛益率(%)⑦=⑥/④A 5600 25 20 140000 50 28000 20B 4200 20 14 84000 30 25200 30C 2800 20 8 56000 20 33600 60 合计280000 100 86800以各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即产品的品种构成)为权数,计算该企业产品的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如下: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50%*20%+30%*30%+20%*60%=31%根据加权平均的贡献毛益率可以计算出该企业全部产品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即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62000/31%=200000(元)设A生产X件,BC按品种构成比例销售时,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状态:5X+6×(4200÷5600X)+12×(2800÷5600X)=62 000 X=4000,B=3000 C=2000时达到不赢不亏状态。

CPA财务管理第十三章成本-数量-利润分析

CPA财务管理第十三章成本-数量-利润分析




(2)这个方程式含有相互联系的5 个变量,给定其中4个变量值,就能 够求出另一个变量的值。 (3)包含期间成本的损益方程式 税前利润=单价×销量-(单 位变动产品成本+单位变动销售和 管理费)×销量-(固定产品成本 +固定销售和管理费) (4)计算税后利润的损益方程式 税后利润=(单价×销量-单 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1-所得税税率)
第十三章 成本—数量—利润分析

本章主要讲述成本性态分析、 混合成本分解、本量利分析、 盈亏临界分析、影响利润各因 素变动分析以及变动成本计算 等内容。与2006年教材相比, 增加了成本性态分析、混合成 本分解以及变动成本计算等内 容,从而使成本—数量—利润 分析的内容更加充实和完整。 本章考试的题型主要是客观题, 也可能出现计算题,历年平均 考分为3分左右。

高低点法公式:
固定成本=产量最高期总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最高产量

或固定成本=产量最低期总成 本-单位变动成本×最低产量 【提示】注意高低点数据的选 择,这是极易出现错误的地方。 高低点法的主要优点是简便, 其明显的缺点是只利用了历史 资料的两组数据,而未考虑其 他数据的影响,因而,代表性 差。


四、总成本性态模型 Y=a+bx
【例1】将全部成本分为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 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 标志是( ) A.成本的目标 B.成本的可辨认性 C.成本的经济用途 D.成本的性态
【答案】D 【例2】在不改变企业生产经营 能力的前提下,采取降低固定 成本总额的措施通常是指降低 ( )。 A.约束性固定成本 B.酌量性固定成本 C.半固定成本 D.单位固定成本


四、账户分析法 账户分析法,是根据各个 账户(包括明细账户)的本期 发生额,通过直接判断或比例 分配,对成本进行分解的一种 方法。 由于每个账户所记录的成 本内容不同,或者成本分解要 求的准确性不同,分别采用近 似分类和比例分配两种具体做 法:

汽车维修的成本与利润分析

汽车维修的成本与利润分析

汽车维修的成本与利润分析1. 引言汽车维修是一个重要的行业,涉及到成本和利润的估计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汽车维修的成本和利润进行分析,以帮助理解这个行业的经济特点。

2. 成本分析汽车维修的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劳动力成本:包括技术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 维修设备和工具:购买和维护各种维修设备和工具所需要的费用。

- 零部件成本:购买汽车零部件所需的费用。

- 场地租赁费用:租用维修场地所需要支付的租金。

- 运营费用:包括办公开支、维修日常消耗品等。

3. 利润分析汽车维修的利润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维修项目种类与数量:不同类型的维修项目有不同的利润水平。

同时,维修项目的数量也会对利润产生影响。

- 服务质量与声誉:提供高质量的维修服务可以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加利润。

良好的声誉也会吸引更多顾客。

- 竞争态势:市场上的竞争对利润产生影响。

竞争激烈的地区可能会降低维修利润。

- 运营成本控制:有效控制运营成本可以提高利润。

4. 汽车维修行业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汽车数量的增加,汽车维修行业也在不断发展。

以下是一些当前汽车维修行业的趋势:- 电动汽车维修的兴起: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对电动汽车维修技术的需求也在增加。

- 数据驱动维修:利用数据分析来提高维修效率和准确性的趋势正在兴起。

- 新技术的应用:汽车维修行业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如自动驾驶维修和车联网维修等。

5. 结论汽车维修的成本与利润分析对于理解这个行业的经济特点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各项成本和利润的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维修业务,提高利润水平。

同时,关注行业的趋势和新技术的应用,也可以为汽车维修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指导。

以上是关于汽车维修的成本与利润分析的文档。

产品销售利润与成本分析

产品销售利润与成本分析

产品销售利润与成本分析
产品销售利润与成本分析是对企业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利润
和成本进行评估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的内容:
1. 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是指销售产品所获得的货币收入,
是企业销售活动的主要产出,通常由销售数量与销售单价
相乘计算得出。

2. 成本结构:成本结构是指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产品时所发
生的各项成本。

主要包括直接成本(如原材料成本、人工
成本、制造成本等)、间接成本(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等)和固定成本(如房租、折旧等)。

3. 毛利润:毛利润是指销售收入减去直接成本所得到的利润。

毛利润可以衡量企业的销售能力和产品利润水平,是
评估产品销售效益的重要指标。

4. 销售成本率:销售成本率是指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销售成本率可以用来评估企业销售活动的效率和盈利能力,通常较低的销售成本率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强。

5. 毛利率:毛利率是指毛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毛利率可以衡量企业产品的利润水平,通常较高的毛利率说明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高。

通过对产品销售利润与成本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产品销售的盈利能力和成本结构,为企业的销售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以达到盈利最大化的目标。

成本、数量和利润分析--注册会计师辅导《财务成本管理》第十八章讲义2

成本、数量和利润分析--注册会计师辅导《财务成本管理》第十八章讲义2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财务成本管理》第十八章讲义2成本、数量和利润分析一、成本、数量和利润的关系(一)损益方程式1.基本方程式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注意】在上述损益方程式中:1)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主要包括:产品成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等期间成本;2)省略了营业税金及附加、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3)利润主要是指“税前利润”,税前利润=税后利润÷(1-所得税率)2.基本方程式的变形本量利基本方程式共涉及5个变量(利润、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已知4个变量,求最后1个,特别是计算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二)边际贡献1.边际贡献的含义: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以后的差额。

2.边际贡献的意义1)形成利润的基础,边际贡献弥补固定成本之后形成企业的利润;2)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边际贡献代表销量变动引起的利润变动额。

3.边际贡献的形式1)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2)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3)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变动成本率4.边际贡献的类型1)制造边际贡献=销售收入-产品变动成本已销商品的变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2)产品边际贡献=制造边际贡献-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注意】“边际贡献”通常指产品边际贡献5.边际贡献(率)方程式1)利润=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销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2)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利润该公式表明边际贡献的用途,首先用于回收固定成本,剩余部分形成企业利润。

6.多种产品的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的计算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各产品的销售收入比重。

第3章 成本-数量利润分析

第3章 成本-数量利润分析

变动成本率+贡献边际率 =1
见教材例3-1
【例3-2】
单价
单位变 动成本
单位边 际贡献
销售 量
固定 成本
税前 利润
边际贡 变动成 献率 本率 (%) (%)
A B C
10 () 40
6 () ()
() 4 2
1000 2000 ()
2500 () () () -100 300 100 () ()
() 80 ()
【例3-3】
解答:(1)A产品占销售额的比重=20% B产品占销售额的比重=80%
AB产品的加权边际贡献率=24% ①盈亏临界点销售额=50000/24%=208333元。 ②A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208333×20%÷5=8333件 B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208333×80%÷10=16667件 ③安全边际=500000-208333=291667元 这 ④预计利润=500000×24%-50000=70000元 合 (2)增加促销后的综合边际贡献率=30% 算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50000+10000)/30%=200000元 么? 安全边际=400000-200000=200000元 利润=400000×30%-(50000+10000)=60000元
1.3盈亏平衡分析的图示法和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盈亏平衡分析的图示法(见教材P44-45,即前图3-1)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盈亏临界作业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正常销售量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正常销售额
盈亏平衡分析的图示法
金额 盈亏临界点 亏损区间
销售收入
成本总额
固定成本
盈利区间 销售量
1.4安全边际指标
1)基本本量利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可明確劃分為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二部分。 固定成本之總數在攸關範圍內不隨數量之增減 而變動。 變動成本總數隨數量之變動而呈等比例變動, 亦即每單位產品之變動成本皆相同。 總收入隨數量之變動而呈等比例變動,亦即單 位售價固定,不受數量之影響而變動。
2.產銷多種產品之銷貨組合不變
成本利量分析中係假設產品之單位邊際 貢獻固定,亦即每單位產品之平均邊際 貢獻固定。
=$1,000,000-$600,000-$400,000
=0
損益兩平圖
收入、成本(單位:萬元)
總收入線(3) 潤


平 點
總成本線(2)
變 動
10 0



40 損

固 定 成 本 線( 1 )


4,00 0
12,000 20 ,0 00
8,00 0
16 ,0 00
本 產銷量
縱軸代表利潤
係以縱軸代表利潤,於圖上直接繪出利潤與 數量之關係。
單位售價之提高將使損益兩平圖中之收 入線斜率加大,每單位邊際貢獻增加, 為彌補固定成本所需銷售之單位減少, 損益兩平點將可降低。
【釋例五】強恩公司產品之單位售價$50, 單位變動成本$30,每年固定成本總數 $400,000,所得稅稅率為25%,假設強 恩公司產品之單位售價(1)因需求增加而可 調漲為$55,(2)因競爭激烈而必須降為 $45,試分別計算損益兩平點之銷售量, 及欲達稅後淨利$120,000應銷售之數量。
$40,000及降低售價$5後,應可使銷售 量增加20%,若目前該公司之銷售量為 28,000單位,稅後淨利為$120,000,試 問強恩公司採取促銷活動後之銷貨收入與
稅後淨利各為若干?該公司之促銷行動是
否適當?
【解析】 (1)採取促銷行動後之銷貨收入
新售價=$50-$5=$45 新銷售量=28,000×(1+20%)=33,600 (2)採取促銷行動後之稅後淨利
($45×Q-$30×Q-$400,000)x(1-25%)=$120,000
$15Q=$120,000/75%+$400,000 $15Q=$560,000
Q=37,333(單位)
二、單位變動成本變動之影響
單位變動成本降低將使變動成本線之斜 率將變小,單位邊際貢獻提高,彌補固 定成本所需銷售之數量降低。
若企業產銷多種產品,則當產銷量變動 時,各產品之銷量佔總銷量之比例(銷貨 組合)不變。
3.存貨固定
在作成本─數量─利潤分析時係假設產、 銷一致,亦即期末存貨與期初存貨之數 量相等。
4.短期分析
成本利量分析係以一個會計期間為分析 或規劃之基礎,隱含下列假設:
一般物價水準無明顯變動。 生產因素之價格維持不變。 生產方法、生產效率與管理政策均不變。
評估固定成本增加之影響
成本利量分析可協助管理當局估計欲使增加之利潤 足夠彌補增加之固定成本,所需提高之銷售量,並 評估其達成之可能性。
二、成本-數量-利潤分析之假設
1.利潤為收入、成本與數量之直線函數 2.產銷多種產品之銷貨組合不變 3.存貨固定 4.短期分析
1.利潤為收入、成本與數量之直線函數
【解析】
設欲獲得稅前利潤$120,000其銷售量為Q
($50×Q-$30×Q-$400,000)x(1-0%)=$120,000
$20Q=$120,000+$400,000
Q=26,000(單位)
【釋例三】強恩公司產品之單位售價$50,單位
變動成本$30,每年固定成本總數$400,000, 若強恩公司希望賺得相當於銷貨收入20%之稅前 利潤,應有銷貨收入若干?應銷售若干單位?
淨利不變,銷售量至少應增加若干?
【解析】
目前之稅後淨利為$120,000,採行促銷後欲達稅後淨利 $120,000應有之銷售量為Q
(45xQ-30xQ-400,000-40,000)x(1-25%)=120,000 15Q= 120,000/75%+440,000 Q=40,000(單位)
亦即銷售量至少應增加12,000單位(40,000- 28,000)稅後淨利始不致降低。強恩公司應評 估銷售量增加12,000單位(或更多)之可能性, 俾作出正確之決策。
=(45x33,600-30x33,600-400,000-40,000)x(1-25%)
=$48,000
(3)促銷行動之適當性
由於採取促銷行動後,銷貨收入雖由 $1,400,000(28,000x50)增加至 $1,512,000(33,600x45),但稅後淨利 反而降低,故如銷貨量確實僅能增加 20%,則該項促銷活動並不值得採行。
【釋例八】強恩公司產品之單位售價$50, 單位變動成本$30,每年固定成本總數 $400,000,所得稅稅率為25%,假設強恩 公司欲以增加廣告費及降低售價之方式促
銷產品。該公司估計增加廣告費$40,000 及降低售價$5後,若目前該公司之銷售量 為28,000單位,稅後淨利為$120,000,若 強恩公司採取促銷行動,則欲維持其稅後
產品單位售價 銷貨收入 單位變動成本 所得稅費用 稅後淨利
Q: 產品銷售數量 TFC: 固定成本總數 TVC: 變動成本總數 TR: 所得稅稅率 BE: 損益兩平點
【釋例一】強恩公司生產某單一產品,每單 位售價$50,每單位變動成本$30,每年 固定成本總數為$400,000,試求強恩公 司損益兩平點之銷貨收入與銷售數量。
三、固定成本變動之影響
固定成本之增減,單位邊際貢獻雖然不 變,但損益兩平點之銷售量卻將隨固定 成本之變動而呈正比且為等比例變動。
【釋例六】強恩公司產品之單位售價$50,單位 變動成本$30,每年固定成本總數$400,000, 所得稅稅率為25%,假設強恩公司之產品銷售 競爭激烈,為維持其售價$50,必須發生廣告 費$40,000,試計算廣告費發生後之新損益兩 平點,並証明其變動與固定成本之變動呈正等 比例。
貳、損益兩平點分析與利潤規劃
一、損益兩平點之定義 二、稅前利潤之規劃 三、稅後利潤之規劃
一、損益兩平點之定義
所謂損益兩平點,係指企業之銷貨收入 恰等於其製銷總成本,既無利潤亦無損 失時之銷售量(或銷貨收入)。 損益兩平分析可加以延伸,分析預期利 潤下應有之銷貨,俾作為產銷規劃之努 力目標。
方程式法
銷售量之變動對損益兩平圖中之收入 線、成本線或利潤線均無影響,但若 銷售量未如預期,則可能使預期利潤 無法達成。
【釋例七】強恩公司產品之單位售價$50, 單位變動成本$30,每年固定成本總數 $400,000,所得稅稅率為25%,假設強 恩公司欲以增加廣告費及降低售價之方式
促銷產品。該公司估計增加廣告費
損益兩平圖
利 潤(單 位 : 萬 元)
40

20


4,000
12,000
20,000
8,000
16,000
-20 損 失
- 40
利潤線
潤 利
產銷量
【釋例二】強恩公司產品之單位售價$50,
單位變動成本$30,每年固定成本總數 $400,000,若強恩公司欲獲得稅前利潤 $120,000,則應銷售產品若干單位?
設損益兩平點之銷量為Q
($50×Q-$30×Q-$400,000-$40,000)x(1-0%)=0
$20Q=$440,000 Q=22,000(單位)
固定成本增加率=$40,000/$400,000=10%
損益兩平點銷售量增加率
=(22,000-20,000)/20,00Biblioteka =10%四、銷售量變動之影響
收入、成本與利潤間之關係可以下列方 程式表示之: TS-TVC-TFC-T=NI , 進一步解析TS及TVC可得出: P×Q-VC×Q-TFC-T=NI
P×Q-VC×Q-TFC-(P×Q-VC×Q-TFC)x TR=NI
(P×Q-VC×Q-TFC)(1-TR)=NI
損益兩平分析之相關符號及其意義
P: TS: VC: T: NI:
變動成本$30,每年固定成本總數$400,000, 若強恩公司期望獲得稅後淨利$120,000,稅率 為25%,則應銷售產品若干單位?
【解析】
設欲獲得稅後利潤$120,000其銷售量為Q
($50×Q-$30×Q-$400,000)x(1-25%)=$120,000
$20Q=$120,000/75%+$400,000
【解析】 設損益兩平點之銷量為Q
($50×Q-$30×Q-$400,000)x(1-0%)=0 $20Q=$400,000 Q=20,000(單位),又
TS=P×Q=$50×20,000=$1,000,000 即當銷售20,000單位,銷貨收入為 $1,000,000時,總收入恰等於總成本,強 恩公司將達無利潤亦無虧損之狀態。 以上結果可驗証如下: NI=$50×20,000-$30×20,000-$400,000
【解析】
設Q為達成稅前目標應有之銷貨量,則:
($50×Q-$30×Q-$400,000)x(1-0%)=($50xQ)x20%
$20Q -$400,000 =$10Q
$10Q=$400,000
Q=40,000(單位) TS=40,000x$50=$2,000,000
【釋例四】強恩公司產品之單位售價$50,單位
成本-數量-利潤分析
本章大綱
壹、成本-數量-利潤分析之基本觀念 貳、損益兩平點分析與利潤規劃 參、成本利量分析相關各因素之變動對利潤之影響 肆、多種產品的成本-數量-利潤分析 伍、固定成本總數變動之損益兩平分析 陸、成本-數量-利潤分析之重要指標
壹、成本-數量-利潤分析之基本觀念
一、成本-數量-利潤分析之用途 二、成本-數量-利潤分析之假設
$20Q=$56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