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服饰欣赏复习题汇总
《民俗宗教》期末考试复习题

《民俗宗教》期末考试复习题1、民族的概念:广义:1)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各种共同体(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近代民族和现代民族)。
2)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如:中华民族、欧洲民族、阿拉伯民族等。
)2、服饰民俗概述(一)服饰、作用、构成服饰——有关人体外部装饰的总称;服饰的作用——一是保护身体,二是装饰;服饰构成五要素——质、形、饰、色、画3、服饰民俗的产生和发展第一阶段:以遮身蔽体、防寒御暑为主要目的;第二阶段:以适应生产需要为主要目的;牧民——长袍——便于骑马,保护腰腿不受风寒;渔民——短衣裤——便于撒网捕鱼第三阶段:社会角色和等级身份的标志;皇帝——黄色;达官贵人——紫色;平民——灰色、蓝色第四阶段:反映社会观念、政治观念礼仪伦常、求吉心理、民族自我意识4、(一)饮食民俗、成因、形成阶段a、饮食民俗指有关饮料和食物在加工、制作和食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习俗。
(一)饮食民俗、成因、形成阶段b、成因(1)经济原因——东种西牧;北方面食、杂粮,南方稻米为主(2)自然条件——东南待客重水鲜,西北迎宾多羊馔(3)民族原因(4)宗教信仰——民俗是退化的宗教(一)饮食民俗、成因、形成阶段c、形成阶段追溯历史,人类饮食民俗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生食——生食、演变(腌制生鱼、生肉)熟食——烤食、煮食(炒食)烹调——主食和副食的不同配制(主食:稻米、小麦、玉米、高梁、小米等,副食:蔬菜、禽蛋、肉类等)5、科学使用调味“四君子”、、、6、居住民俗: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域的广大民众在居住活动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独特的民俗习惯模式。
7、宅基选址基本步骤:觅龙(龙:祖山,即总山脉)、观砂(砂:祖山分支绵延而下)、察水(水:从山上下来与本宅及砂山最靠近的溪、河、泉水等)、点穴(穴:有吉凶之分)8、建房——五个步骤:择地(风水宝地)、开工:(黄道吉日,奠基)、上梁:(择吉辰,放鞭炮)、立门(招财进宝,文运兴旺)、落成(设酒招待)9、交通民俗:在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创造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与交通有关的民间习俗与惯制。
民族舞蹈服饰考核试卷

D. 女装常常配有披肩
18. 满族舞蹈服饰中,以下哪些是女性服装特有的头饰?()
A. 钗
B. 簪
C. 扁方
D. 面纱
19. 以下哪些民族舞蹈服饰中,女性服装的袖子常常设计得非常宽松?()
A. 回族
B. 朝鲜族
C. 汉族
D. 土家族
20. 土家族舞蹈服饰中,以下哪些是男女共同喜爱的配饰?()
( )
9. 满族舞蹈服饰中,女性头饰_______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点之一。
( )
10. 土家族舞蹈服饰中,男女共同喜爱的配饰是_______。
( )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 藏族舞蹈服饰中,男女装差异较小。( )
2. 苗族舞蹈服饰中,男性服装也喜欢使用大量的银饰。( )
14. A
15. D
16. A
17. D
18. C
19. B
20. D
二、多选题
1. ABCD
2. ABC
3. ABC
4. ABC
5. ABC
6. ABC
7. ABC
8. AB
9. ABC
10. ABC
11. ABCD
12. ABC
13. ABC
14. ABC
15. ABCD
16. ABCD
17. ABC
A. 花草
B. 动物
C. 人物
D. 水波
15. 以下哪个不是维吾尔族舞蹈服饰的装饰手法?()
A. 刺绣
B. 缠绕
C. 镶嵌
D. 烫金
16. 藏族舞蹈服饰中,女性舞蹈服装上的“邦单”是指?()
大班美术-少数民族服装(欣赏)

修改建议:
教师:这是什么表演?这些人表演的时候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你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衣服?看到这样的服装,你有什么感觉?
2.教师出示少数民族服装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细致欣赏各民族的服装。
引导幼儿欣赏少数民族服装的款式或装饰图案。(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傣族。)
教师: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装,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好看的民族服饰。你喜欢哪套民族服装?这套服装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好看的装饰图案?这个人身上还有什么好看的配饰?头上有什么?手上带着什么?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服饰吗?
3.教师出示少数民族服装实物,请幼儿摸一摸,看一看,感受各种服装的不同质地。
4.再次播放《民族大联欢》,幼儿自由讨论欣赏后的感觉。
教师:欣赏了这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后,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人们都把服装做得这么漂亮?
师幼模仿各民族的舞蹈动作跟着音乐载歌载舞。
(粘贴教案内容之后加虚线下划线,段落是固定值20磅,左对齐,小四号字)
2.在欣赏服装的过程中,简单了解与民族服装相关的民族文化。感受人们通过服装所表达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在欣赏的过程中,农用丰富,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民族服装的感受。
重点难点
活动准备
1.各民族服装图片或实物若干。
2.光盘《民族大联欢》、播放设备。
3.幼儿用书:《民族服装》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光盘《民族大联欢》,幼儿初步感受少数民族服装的魅力。
大班美术少数民族服装欣赏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大班美术欣赏大班少数民族大班美术民族娃娃大班美术欣赏向日葵大班美术民族服装大班语言少数民族大班美术民族服饰大班美术欣赏唐装
第 周
少数民族传统习俗基础知识测试

少数民族传统习俗基础知识测试(100分)民族基础知识知多少?快来测一测吧!1、《阿诗玛》是()民间著名的叙事长诗。
【单选题】(2.5分)A.彝族B.哈尼族C.纳西族D.壮族正确答案: A2、()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
【单选题】(2.5分)A.开门节B.泼水节C.关门节D.水灯节正确答案: B3、摩梭人的民居称为(),是一种井干式建筑。
【单选题】(2.5分)A.木楞房B.吊脚楼C.硝房D.土掌房正确答案: A4、有镶牙套、染齿和文身习俗的民族是()。
【单选题】(2.5分)A.白族B.纳西族C.傣族D.苗族正确答案: C5、()青年婚前社交自由,“串寨子”“丢包”等都是选择对象和表达爱情的方式。
【单选题】(2.5分)A.傣族B.纳西族C.白族D.彝族正确答案: A6、唐卡是()传统艺术。
【单选题】(2.5分)A.回族B.藏族C.彝族D.D,白族正确答案: B7、祭鼓节是()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
【单选题】(2.5分)A.A,纳西族B.白族C.苗族D.傣族正确答案: C8、芦笙节是()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他们会聚集在广场跳芦笙舞,进行斗牛、赛马、文艺表演、球类表演。
【单选题】(2.5分)A.纳西族B.苗族C.壮族D.藏族正确答案: B9、藏族的医药、天文、历算、戏曲、文学、歌舞、唐卡等有较高水平,()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
【单选题】(2.5分)A.《江格尔》B.《格萨尔王传》C.《十二木卡姆》D.《创世纪》正确答案: B10、火把节是()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单选题】(2.5分)A.壮族、朝鲜族B.藏族、黎族C.苗族、土家族D.彝族、白族正确答案: D11、藏族的主要节目有()。
【单选题】(2.5分)A.火把节B.三朵节C.耍海节D.雪顿节正确答案: D12、“望果节”是()的传统节日。
【单选题】(2.5分)A.回族B.藏族C.满族D.蒙古族正确答案: B13、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
【单选题】(2.5分)A.火把节B.泼水节C.耍海节D.三朵节正确答案: A14、我国的少数民族中,()时尚招赘婚。
20个少数民族服饰

+ 满族服饰中白色是一 个重要的颜色,在满 族服饰中常在红色、 蓝色等其他颜色的旗 装上镶白色的花边, 因为,满族传统上有 尚白的习俗,以白色 为洁、为贵,白色象 征着吉祥如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 在头部。回族妇女常 戴盖头,盖头也有讲 究,老年妇女戴白色 的,显得洁白大方; 中年妇女戴黑色的, 显得庄重高雅;未婚 女子戴绿色的,显得 清新秀丽。
+ 蒙古族特别地偏爱鲜 艳、光亮的颜色,即 能体现人体的曲线美, 又能体现蒙古牧人宽 厚大度、粗犷坦荡的 性格
+ 苗族服饰多姿多彩。 银饰、苗绣、蜡染是 苗族服饰的主要特色。 这些多姿多彩的服饰 铭载着本民族历经磨 难的历史变迁,对美 好生活的憧憬和古往 今来生活环境的浓缩。
+ 土家族服饰的结构款 式以俭朴实用为原则, 围裙胸前绣有花约五 寸见方,围带即花带 均为五彩丝线织成, 一般二尺长,两头分 别留有三寸未织的花 缓。显示出土家妇女 的心灵手巧。
+ 赫哲族妇女穿着的上衣 样式,相似于满族人的 旗袍,襟长过膝,腰身 窄,下身肥大,袖肥而 短,只有领窝没有衣领。 领边、袖口、衣边都饰 有染上各种颜色的皮条 云纹和动物花样,有的 还在衣下摆缝上海贝壳、 铜铃或缨络珠、疏绣穗 之类的装饰品,以示别 致美观。
+ 珞巴族的先民们认为,他 们自身与自然界的某些动 物、植物、无生物和使用 的工具有着一种神秘的关 系,并把它们视为自己的 祖先,于是产生了祖先崇 拜。刻有蛇头和蛇身田纹 的手镯;编织着蝙蝠,鸟 的图案的衣服;用羊毛编 织的各种彩色田案的腰带 等,除实用、装饰作用外, 还被视为铲身符,用来镇 妖避邪。
中国民族民俗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民族民俗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5月初五日,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阳与小端阳。
端午节其中之一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
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萨满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逐渐丰富与发达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出现时间非常早,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宗教。
它的历史可能与现代人类出现的时间一样长久,甚至在文明诞生之前,即当人们还用石器打猎时这种宗教就已经存在。
它曾经长期盛行于我国北方各民族。
一般认为,萨满教起于原始渔猎时代。
萨满教的理论根基是万物有灵论。
具有较冥杂的灵魂观念,在万物有灵信念支配下,以崇奉氏族或部落的祖灵为主,兼西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内容。
崇拜对象极为广泛,有各种神灵、动植物以及无生命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
没有成文的经典,没有有宗教组织和特定的创始人,没有寺庙,也没有统一、规范化的宗教仪礼。
巫师的职位常在本部落氏族中靠口传身受世代嬗递。
3、酥油茶:是藏族民众每日必不可少的饮料。
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日常生活中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
此种饮料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
先将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盐,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成。
与藏族毗邻的一些民族,亦有饮用酥油茶的习惯。
酥油茶具有极高的热量,淳香可口,喝上一口,精神顿爽。
甜甜咸咸的,有比较浓的奶味,不过确是补充体力的好东西。
4、三坊一照壁: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建筑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型式。
就是由一座三合院和一座照壁组成。
它的优点是三合院占地的深度比四合院浅,对偏坡的地基更为合适。
它的正房习惯于朝东,对面没有房屋,有利于得到更多的日照。
照壁以白色为底色,可以反射阳光,改善室内光线。
少数民族的服饰

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 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 花彩纹饰。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以红布或青布包头,穿无领对 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 瑶族男女服装主要用青、蓝土布制作。男子喜着对襟无领的短衫, 下着长裤或过膝短裤。广西南丹县瑶寨男子喜着绣边白裤;广东连 南瑶族男子喜留发髻,插以雉毛装饰,并以红布帕包头。妇女喜着 无领大襟上衣,下着长裤、短裙或百褶裙,在服装的领口、袖口、 胸襟、腰带、裙边饰以色彩斑斓的挑花、刺绣,鲜艳夺目。瑶族妇 女的头饰式样繁多,喜爱以银簪、银花、银串珠、弧形银板等配以 彩色丝带做头饰,风格别致。少女、未婚或已婚妇女从头饰上就可 以区别。
布依族多居住在平坝或靠近河谷的村寨里,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 布服装。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长裤。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 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右衽大襟衣,着长裤或褶子裙,戴银质手镯、耳环、 项圈等首饰。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布依族姑娘从小就 有制作蜡染的灵气,她们所穿的服装大都是亲手缝制,合身得体,古朴典雅。布依 族的服饰很有特色。服饰多为青、蓝、白几种颜色。男子的服装式样各地基本相同, 多包头帕,头帕有条纹和纯青两种;衣服为对襟短衣,一般是内白外青或蓝,裤子 为长裤;老年人多穿大袖短衣或青、蓝长衫,脚上穿布统袜。现代布依族妇女的服 饰各地不一,妇女着大襟短衣,部分着百褶长裙。在布依族聚居的扁担山一带,少 女喜穿滚边短衣,系绸缎腰带,头戴织锦头帕,以粗发辫盘扎头巾,额上为织锦图 案和数圈发辫,下穿裤子,着绣花鞋。青年女性穿蜡染百褶裙,斜襟短衣,绣花盘 肩,用各种花线沿衣肩绣成两排小正方形的半圆形图案,领圈两边抛花织锦,颜色 醒目;衣袖中间为织锦,上下两段是蜡染;衣服下摆为一寸左右的织锦镶边,胸前 戴绣花或织锦长围腰,系浅色绸缎腰带;头戴织锦头巾,耳边垂着一束各色线做成 的耍须。已婚者的头饰戴“更考”,以竹笋壳和布匹制成,形如撮箕,前圆后矩。 每逢盛大节日或宴会时,妇女仍均喜佩带各式各样的耳环、戒指展文 族。种蒙域 构形过化彝 敬 ; 。)) ))服凉类山、 成成程和族 服男 反反饰山型、支 中了中审服 饰子 映映的型又红系 占各,美饰 图服 了了特、可河表 有自生意种 案饰 彝黑点乌分、现 重不活识类 纹多 族之 蒙为滇, 要同在的繁 样体 “尊 山若东可 地的不具多 体现 顾、 、干南将 位服同体, 现其 头黄 红式、彝 。饰地体色 了英 ”之 河样滇族 根习区现彩 彝勇 的美 型。西服 据俗的。纷 族善 生的 、这、饰 彝,彝在呈 对战 活审 滇里楚划 族在族漫, 自的 习美 东介雄分 服彝人长是 然气 惯观 南绍六为 饰族民的彝 的概 和; 型其种凉 民物,历族 理; 荣 中类山 俗质创史传 解 誉 。几型、 民造发统 的 和 意 ,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试题及答案

1、秦汉服饰有什么特点?(10分)
2、隋朝时女性服饰有什么特点?(10分)
3、唐朝时期的服饰有什么特点?(10分)
4、在宋朝女子还有怎样的习俗呢?(10分)
5、朝鲜族的服饰有怎样的特点?(10分)
1、答案:秦汉服饰保持着中国服饰深衣的基本形式。
多是上衣和下裳的分裁合缝连为一体,上下依旧不通缝、不通幅。
外衣里面有中衣及内衣,其领袖缘一并显露在外
2、答案:隋女服饰多小袖高腰长裙,裙系到胸部以上。
民间妇女穿青裙。
这类打扮融合了南北朝时期胡服的艺术特色在内。
3、答案:隋唐时期最流行的女子衣着是襦裙,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饰。
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
4、答案:宋代妇女有缠足的习俗,因此裙长多不及地,以便露足。
5、答案:朝鲜族有白衣民族之称。
女子穿穿传统的襦裙套装,上襦称则高利,为小灯笼袖斜襟短衣,下裙称契玛,是高腰长裙,少女为统裙式;配穿鞋头尖翘的船型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数民族服饰欣赏复习题1. 擦尔瓦:彝族服饰之一,类似于斗蓬。
凉山彝族地区服装的季节性不强,四季均穿单衣,但为了适应气候寒暑变化,男女老少均披这种擦尔瓦,日可挡风,夜可作被,生不离身,死亦同焚。
2. 英雄结:彝族男子头饰之一,一般用深色布匹在包头之外缠绕定型,青年男子的细如长笋,老年男子的粗似螺髻。
3. 勇士坎肩:满族男子服饰之一,分前后身两片,两肩和前胸上都装有排扣,因此,只要解开前面和两侧的排扣,便可隔袍穿脱,十分方便,满族八旗子弟将此坎肩穿在长袍外面,以示其英武。
4. 鱼皮衣:赫哲族服饰之一,居住在黑龙江下游的赫哲族人多以鱼皮制作衣服,具有耐磨、不透水、保温、轻便的特点。
5. 袷袢:维吾尔族的男子服饰之一,是一种宽袖对襟无领无扣的长袍,根据季节分为单、夹、棉三种。
6. 瑶族女子服饰五大件:无领无袖贯头衣;衣身两侧只用带子连接(冬季穿右衽有袖衣);蜡染或刺绣花背牌;蜡染白褶裙;腰带和绑腿。
7. 瑶族服饰色彩:P47,在近于黑色的深蓝色服装上装饰红、黄、绿、白、蓝色,色彩趋于红绿黄白黑五种。
8. 瑶族有13种不同族称,列举6个:盘古瑶、过山瑶、茶山瑶、平地瑶、背篓瑶、红头瑶、蓝靛瑶、白裤瑶、青裤瑶、花篮瑶、花瑶、平顶瑶、长衫瑶9. 朵巴:维吾尔族的四楞小花帽,男女老少必须配戴,不同的地区、季节、年龄、性别、身份、场合各有区别。
10. 假壳:贵州省镇宁扁担山一带的布依族姑娘头顶一块头巾,用发辫压住,已婚妇女在包头内衬箕形竹皮,近一尺长,很有特点,俗称“假壳”。
11. 五彩花袖长袍:土族妇女的服饰之一,从肩部至袖口用红、绿(或蓝)、黑、黄、白五种颜色的布或彩缎拼接而成,排列教有规律,颜色各有寓意,红色象征太阳,绿色象征青草,黑色象征土地,黄色象征五谷,白色象征乳汁,以期待带来丰收和吉祥。
12. 阿德拉斯:维吾尔族妇女连衣裙面料,是一种采用经向扎染方法制作的丝绸。
另一说法是指用这种面料制作的连衣裙。
13.维吾尔族服饰面料和纹样,服饰特点。
服饰特点是:式样宽松、洒脱,色彩对比强烈。
妇女爱穿宽袖轻盈的连衣裙,衣料一般选用著名的“艾得里斯绸”。
男袍称“袷袢”。
右衽斜领,无纽扣,用长方巾扎腰。
过去女子多在宽袖的连衣裙外套黑色对襟背心。
今多穿西式短上装和裙子。
维吾尔族不论男女老幼都戴绣有各种花纹的多帕(花帽)。
女子喜戴耳环、手镯、项链等装饰物。
过去少女都梳十多条发辫,以长发为美。
婚后一般改为两条,辫梢散开,头上别产月形梳子作装饰,也有将双辫盘成发髻者。
动物纹。
数量最少,主要有云卷蝴蝶纹、鹿形纹、鹿头云卷纹及马纹。
还有借鉴他民族的纹样,如“寿”字纹等。
14. 藏袍的穿着方式:生活在高寒地区的藏族同胞,气候要求其“早穿皮袄午穿纱”。
但是那里的劳动环境和物质条件又不允许其一日三换装,于是绝大多少藏族人便一年四季穿皮袍,为了干活方便,可以脱下右袖,或坦露上身,把皮袍系在腰间;天热时毛皮向外穿,天冷时毛皮向里穿;躺下休息时,铺的盖的都有了。
15.蒙古族主要分为哪几大类?巴尔虎式、布利亚特式、乌珠穆沁式、鄂尔多斯式。
16. 基诺族帽子的特点:从少女到年老都戴,只是帽子的戴法有所不同。
此帽由长约60厘米,宽约20厘米的竖条纹土布对折,缝其一边而成,戴时正面向上翻卷,其形独特,称之为“尖翅帽”。
未婚姑娘戴尖翅帽,散发披肩;已婚妇女戴尖翅帽头发打结,用两端的帽翅结在脑后,把头发兜在帽中,帽尖向前倾斜,好似一朵鸡冠。
17. 孔明印:在男子衣背上都有一块10厘米左右见方的黑布,中间绣有圆形彩色花纹,象征光芒四射的太阳,基诺族称之为“太阳花”,有传说认为基诺族祖先有诸葛孔明南征部队的一部分所以又叫“孔明印”。
18.壮锦:壮锦是广西壮族地区一项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手工艺品,也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主要产地为广西靖西、忻城、宾阳等县。
传统的壮锦以棉、麻线作地经、地纬平纹交织,用于制做被面、褥面、背带心、背包、挂包、围裙等。
壮锦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常见的花纹有大万字、小万字,以及较复杂的双凤朝阳、凤栖牡丹、狮子滚球等。
传统沿用的纹样主要有二龙戏珠、回纹、水纹、云纹、花卉、动物等20多种,又出现了"桂林山水"、"民族大团结"等80多种新图案,富有民族风格。
壮锦所用的原料主要是蚕丝和棉纱,靠工生产。
丝绒:从种桑养蚕,到拣、夹、纺、漂、染,均由织锦者自己完成。
棉纱:从种棉到纺纱,经过去籽、弹花、纺、染、浆等工序。
染料:利用当地植物和有色土来进行。
红色用土朱、胭脂花、苏木,黄色用黄泥、姜黄,蓝色用蓝靛,绿色用树皮、绿草,灰色则用黑土、草灰。
用土料搭配可染出多种颜色。
19.京族传统服饰:京族男子一般都穿及膝长衣,坦胸束腰,衣袖较窄,下身穿宽松式长裤。
妇女则内挂菱形遮胸布,外穿无领、对襟短上衣,衣身较紧,衣袖很窄,下着宽腿长裤,多为黑色或褐色,赤足。
外出时,外套淡色旗袍式长外衣,外出做客时再罩上一件白色或浅色外衣,样式与旗袍相同,但较宽松,下摆开衩较高。
妇女喜欢染黑齿、结"砧板髻"。
京族最有特色的装饰是他们的斗笠。
京族的服装都选取较为细薄的布料,如丝绸、香云纱等。
京族妇女平日爱戴锥形的尖顶葵笠,用以遮阳挡雨。
京族妇女喜欢戴耳环,梳头时头发正中平分,两侧留少许头发称为落水,其余大部分编成法辫,用黑色丝带缠住后盘绕在头顶,称为“砧板髻”。
20.西兰卡普:土家族特有的织锦,汉译“土花铺盖”。
一般多用蓝色和黑色纱线为底纱,再用五彩丝线织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图案种类有二三百种,色彩清新明快而协调统一,主要用于服饰和被面。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姑娘必备的嫁妆,织西兰卡普也是她们必学的本领。
21.土家族姑娘的嫁衣——露水衣露水衣是土家族女子在婚礼上的重要服饰,是新娘上轿前往夫家途中所穿。
“露水衣”包含了一套露水衣、一双露水鞋、一方露水帕、一把露水伞。
土家族嫁衣有两套,一套是上轿衣,是一套大红色的衣裙,被称为“露水衣”。
满襟的上衣,右开襟,绣桃花,大袖大摆,袖口、领口压蓝布边;下身着百褶的筒裙,称为“八幅罗裙”,裙底有花边;配以绣有精美图案的围腰,美艳而不失干练。
依传统,露水衣应为出嫁姑娘自己缝制,绣品精美异常,一方面是为了美观大方,另一方面也是向婆家和邻里展示自己的手艺,以表示自己是个贤良能干的巧媳妇。
除了要身着露水衣,也有打露水伞、搭露水帕、穿露水鞋的习俗。
露水伞,从传统上来讲,应该是制作精致的红色油纸花伞。
打露水伞,从功能上说,可以遮阳避雨,是为了保证在天气情况有变时仍能顺利嫁娶;从起源上说,起初很可能还起着红盖头的功能,但这一功能后来被露水帕所取代了。
露水帕是搭在女方头上的一种红色帕子。
土家族有给新人头上插花的传统习俗,大婚前一日,亲人们给男方头上插兰花,女方头上插三枝莲,而后用帕子包起来。
22.黎族花纹图案:祖先崇拜。
P70倒数第一自然段。
据不完全统计,织锦图案有100多种,大体可分为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以及反映日常生活生产用具、自然界现象和汉字符号等纹样。
其中人形纹、动物纹和植物纹是最常用的织锦图案。
人形纹主要有婚礼图、舞蹈图、青春幸福图、百人图、丰收欢乐图、人丁兴旺图、放牧图、吉祥平安图等,它寄寓了人们对生育繁衍、人丁兴旺、子孙满堂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动物纹主要有龙凤、黄猄、水牛、水鹿、鱼虾、青蛙、乌鸦、鸽子、蜜蜂、蝴蝶等,其中,龙纹、青蛙纹最为常见。
龙纹是流行在白沙、琼中一带最为普遍的黎锦图案,反映了黎族人民把龙当作高贵、吉祥、幸福和美好的象征。
植物纹主要有木棉花、泥嫩花、龙骨花、竹叶花等花卉,以及藤、树木、青草等。
常见的有木棉纹、花草纹等。
几何纹是利用直线、平行线、方形、菱形、三角形等组成的纹样,以抽象的图案表现在服饰上,反映出原始思维的某些特征。
其内容丰富,色彩美观。
日常生活生产用具纹样主要有煮饭、玩球、纺织、农耕、扁担、禾叉等。
自然界现象的纹样主要包括日月、星辰、雷电、水火等。
汉字符号纹样有喜字、福字、禄字、寿字、万字等。
黎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
23.畲族凤凰装;P78畲族凤凰装是麻江县境内畲族妇女在出嫁、节日、隆重场合及去世时穿戴的盛装。
因畲族将凤凰视为给畲族人民带来幸福的吉祥物,在服饰上多以凤凰作为银饰和刺绣图案,故谓之为"凤凰装"。
凤凰装分为:上衣、下装、头式、银饰。
上衣:又称"花袖衣",无领、右衽,衣长过臂,袖长约8寸,由蜡染和刺绣两段组成。
蜡染段为白底蓝花,花纹分上、中、下三部分,上下两边多为"寿"字纹、梅花纹,呈对称分布;中部为花纹主体,多以牡丹、月季为图案。
刺绣段以红底为主,配以蓝、绿、紫、黄、棕五色丝线绣制的花鸟。
衣料质地为藏青色家织布。
每件衣服的下摆和衣角均有红、白色刺绣花边装饰。
盛装花袖衣须用一根丝织的靛蓝色的腰带系上,腰带长二尺,两端留有五寸长的流苏。
腰系一个用于装钱币和梳妆物品的腰包。
下装:着大裤脚的大裆裤,藏青色,裤长及脚,裤脚大一尺二寸,并镶有一道宽约二寸长、彩色挑花纹样的花边。
小腿裹白底蜡染绑腿,脚穿绣花船形翘鼻鞋。
头式:已婚妇女盘头发于脑后,插上银簪,未婚女子梳甩独辫子于脑后,用丝绸线捆扎两端,均盖白底蓝花的蜡染头帕,头帕长六尺,宽一尺,两端镶红、绿两道花边,垂红缨须,头帕正中约尺许贯以绿色珠子,以头帕正中位置盖于头顶。
畲族妇女较为看重头式装扮,整个头式有10多种造型。
而头式上的银饰品造型多达几十种.银饰:畲族银饰品主要有大银花、小银花、银耳坠、银项链、银手镯、银戒指等。
颈上挂一月亮形银牌于胸前;挂链与银牌间各有一个银蝶,银牌上是半凸凤凰图案。
24.我国北方与南方少数民族服饰的区别有哪些?北方民族包括蒙古、维吾尔等21个少数民族,南方民族包括苗、彝等34个少数民族。
从服装式样上北方民族多以袍服、长裤为主,头戴各种帽饰,脚穿皮靴。
南方民族除了高寒地区以外,基本上是短上衣和裙子或裤子,缠头巾,脚穿布鞋。
从服装材料上讲北方民族多以动物皮毛为主,南方民族多以棉麻织物为主。
从装饰手法上讲北方民族重金属材料制作装饰品,少有绣花。
南方民族用银、贝、动物羽毛作装饰,刺绣水平高超而且丰富多样。
\25.彝族服装的分类有那些型,那些式?有凉山型、乌蒙山型、红河型、滇东南型、滇西型和楚雄型。
其中,凉山型又分为美姑式、喜德式、布拖式;乌蒙山型又分为威宁式、盘龙式;红河型又分为元阳式、建水式、石屏式;滇东南型又分为路南式、弥勒式、文西式;滇西型又分为巍山式、景东式;楚雄型又分为龙串江式、大姚式、武定式。
26.我国苗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国内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区)。
其中,贵州省分布最多,遍布全省各地。
27.苗族服饰的基本款式是什么?女装一般为上衣下裙,或上衣下裤,服饰配件多,图案精美,色彩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