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疏散通道施工方案
高铁桥上应急救援疏散通道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3)1.1 项目概况 (3)1.1.1 项目简介 (3)1.1.2 桥式布置 (3)1.1.3 技术标准 (4)1.1.4 大风天气 (4)1.2 人屿岛救援疏散通道结构 (4)1.3 工程数量 (7)1.4 施工要求 (8)第二章编制依据 (9)2.1 编制范围 (9)2.2 编制依据 (9)2.3 编制原则 (9)第三章施工计划 (11)3.1 施工进度计划 (11)3.2 材料与设备计划 (11)3.2.1 材料准备计划 (11)3.2.2 机械设备及人员准备计划 (12)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14)4.1 总体施工方案 (14)4.2 施工工艺流程 (15)4.3 施工工艺 (15)4.3.1 施工准备 (15)4.3.2 测量放样 (16)4.3.3 桩基处理及扩大基础施工 (16)4.3.4 外脚手架及支撑架搭设 (16)4.3.5 模板安装 (21)4.3.6 钢筋加工及安装 (23)4.3.7 混凝土浇筑 (25)4.3.8 混凝土养护及模板拆除 (26)4.3.9 通道栏杆及铺装结构 (27)4.4 验收要求 (29)第五章质量保障体系及保证措施 (32)5.1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32)5.1.1质量保证目标 (32)5.1.2质量管理机构 (32)5.1.3质量保证体系 (32)5.2 质量保证措施 (33)第六章安全施工保证措施及应急处置措施 (36)6.1 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36)6.2 应急处理措施 (36)第七章绿色施工保证措施 (38)7.1 绿色施工原则 (38)7.2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 (38)7.2.1 绿色施工管理 (38)7.2.2 环境保护技术要点 (39)7.2.3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要点 (40)7.2.4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技术要点 (40)7.2.5 节能与能源利用的技术要点 (41)7.2.6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的技术要点 (42)第一章工程概况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简介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起于长乐市松下镇,经人屿岛,跨越元洪航道和鼓屿门水道,再依次通过长屿岛和小练岛、跨越大小练岛水道抵达大练岛,再跨越北东口水道上平潭岛,大桥全长约16.338km。
消防疏散通道施工方案的规划与施工

消防疏散通道施工方案的规划与施工为了确保建筑物在火灾等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人员,消防疏散通道的规划与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消防疏散通道的规划以及施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供一个全面且实用的方案。
一、消防疏散通道规划消防疏散通道的规划旨在确保建筑物内的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逃生。
在规划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1. 建筑物布局分析:对建筑物的功能区域进行分析,确定主要的消防疏散通道位置和主干道的设置。
同时,考虑到建筑物不同层次的疏散需求,适当设置水平和垂直疏散通道。
2. 通道宽度和距离:根据建筑物的使用人数和面积确定消防疏散通道的宽度和距离。
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通道宽度能够容纳人员疏散的需求,并且通道长度不超过规定的安全距离。
3. 安全出口和标识:合理设置安全出口,确保疏散通道的安全出口符合规定,并配备明显的标识牌和指示标志。
标识牌和指示标志应具备良好的可见性,并配以明亮的照明设施,以便在黑暗或烟雾环境中能够清晰地指引人员前进。
4. 防火隔离与防烟措施:考虑到火灾可能带来的烟雾和火势蔓延,需要设置防火隔离墙和防烟门,以确保疏散通道能够在火灾发生时保持通畅,并减少烟雾对人员疏散的影响。
二、消防疏散通道施工消防疏散通道的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规划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以下是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1. 材料选择与检测:消防疏散通道的材料应选择耐火性能好、阻燃等级高的材料。
在施工前需要对所选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 疏散通道平整度和高度:疏散通道的地面应平整,不得有凹凸不平的情况。
通道的天花板高度应满足相关规定,以便人员能够自由通过,不会产生压抑感。
3. 照明和通风设施:消防疏散通道的照明和通风设施需要合理布置,确保通道内能够有足够的光线和新鲜空气。
照明设施应采用耐高温、防爆的照明设备,通风设备应能够保证通道内空气流通。
4. 固定设施和标识安装:疏散通道的固定设施应牢固可靠,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不会发生松动或脱落。
高铁项目桥上救援疏散通道施工方案2019.05.25

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1.3适用范围 (1)第二章工程概况 (1)2.1工程简介 (1)2.2设计荷载 (9)2.3设计参数 (10)2.4主要材料 (10)2.5构造细节 (10)2.6水文地质 (11)2.7气候特征 (11)第三章施工部署 (12)3.1施工准备 (12)3.1.1施工人员准备 (12)3.1.2施工机械准备 (13)3.1.3场地准备 (13)3.1.4施工便道准备 (13)3.1.5技术准备 (13)3.1.6材料准备 (14)3.1.7施工用电、用水准备 (15)3.1.8试验准备 (15)3.1.9施工场地平面布置 (15)3.2 施工计划 (16)第四章施工方法 (16)4.1工艺流程 (16)4.2测量放样 (16)4.3基坑开挖 (16)4.3.1开挖 (16)4.3.2基坑防护 (16)4.3.3基坑排水 (18)4.4基础施工 (18)4.5立柱施工 (20)4.5.1工艺流程图 (20)4.5.2准备工作 (20)4.5.3搭设临时脚手架 (20)4.5.4钢筋工程 (21)4.5.5模板工程 (21)4.5.6混凝土浇筑 (22)4.5.7拆模及养护 (22)4.6梯梁、梯板施工 (23)4.6.1场地整平 (23)4.6.2支架搭设 (23)4.6.3钢筋绑扎 (23)4.6.4模板安装 (24)4.6.5预埋件安装 (24)4.6.6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26)4.6.7模板拆除 (27)4.7附属设施施工 (27)4.7.1栏杆安装 (27)4.7.2安全防护罩安装 (27)4.7.3顶部休息平台安全门 (31)4.7.4桥上疏散指示标识 (32)4.7.5疏散通道装修 (36)4.7.6防护栅栏防护 (37)第五章质量要求与检验标准 (37)5.1质量要求 (37)5.2检验标准 (38)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39)6.1组织保证 (39)6.2制度保证 (43)6.3保证措施 (43)第七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43)7.1组织保证 (43)7.2制度保证 (48)7.3保证措施 (49)7.4施工用电、消防 (50)7.5吊装作业安全控制措施 (51)7.6混凝土浇筑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51)7.7高空作业 (51)第八章环水保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52)8.1环水保措施 (52)8.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52)第九章应急预案 (53)9.1目的 (53)9.2应急组织机构 (53)9.3应急救援物资储备 (54)9.4预防与预警 (54)9.5信息报告程序 (55)9.6应急处置措施 (55)第一章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3-2015);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207-2017;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8);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8);5、《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6、《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QC9202-2015);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8、《客运专线铁路桥上救援疏散设施》(通桥(2009)8302)。
建筑安全疏散工程施工方案

建筑安全疏散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XXX建筑面积约为120000平方米,地上建筑高度为100米,地下建筑深度为30米。
建筑内设有办公室、会议室、多功能厅、商场、电影院等不同功能区域。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安全疏散规范》的要求,为确保建筑安全疏散通道的畅通和人员安全,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二、施工目标1. 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需要。
2. 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
3. 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施工内容1. 疏散通道的设置:根据建筑的不同功能区域,合理设置疏散通道,包括疏散楼梯、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等。
确保疏散通道的宽度、长度、高度和疏散门的开阔度符合规范要求。
2. 疏散通道的标识:在疏散通道的明显位置设置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包括方向指示、距离指示和紧急出口指示等。
确保疏散指示标志的清晰、醒目、夜间可辨认。
3. 疏散通道的维护:定期对疏散通道进行检查、维护,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疏散通道的安全性。
四、施工方法及步骤1. 疏散通道的设置:根据建筑的不同功能区域,结合建筑结构特点,合理设置疏散通道。
在设置疏散通道时,要充分考虑人员疏散的安全、快捷、有序,确保疏散通道的宽度、长度、高度和疏散门的开阔度符合规范要求。
2. 疏散通道的标识:在疏散通道的明显位置设置安全疏散指示标志。
根据疏散通道的不同部位,选择合适的标识类型和安装方式。
在安装疏散指示标志时,要确保标志的清晰、醒目、夜间可辨认。
3. 疏散通道的维护: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对疏散通道进行检查、维护。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
同时,要加强对疏散通道的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疏散通道的安全性。
五、质量保证措施1.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安全疏散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疏散通道的设置、标识和维护符合规范要求。
2. 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铁路救援疏散通道施工方案

铁路救援疏散通道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为了提高铁路运输中的应急救援能力,确保铁路交通安全,特制定本救援疏散通道的施工方案。
本项目的设计目标是在沿线多个关键位置建设一条疏散通道,以便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疏散乘客。
二、设计方案1.选址:根据沿线铁路线路图,选取多个关键位置,在每个位置之间相隔约5公里,选取离铁路线较远的地点,避免对正常运输造成干扰。
2.设计理念:疏散通道应坚固、宽敞、易于识别。
为确保通道的通行能力,应根据当地气候,选用防潮、防水、防火、耐寒等材料,确保通道在各种恶劣天气条件下仍能正常使用。
3.道路设计:根据所选位置的地形条件和土壤类型,设计合适的路基高度、坡度和弯道半径,以确保道路平稳度和交通安全。
通道宽度最低应满足两列车通过的需求,并留出边缘空间供行人和物资贷款。
4.标志和照明设计:按照国家标准,提供清晰易识别的指示标志和照明装置,以便在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也能有效使用。
标志应布置在道路边缘和关键路口,并合理选取标志材料,以确保其耐用性。
三、施工方案1.前期准备工作:确定选址、测量勘察、编制施工图纸、组织材料采购等。
2.道路开挖:根据设计方案,对选址进行地表破碎、挖掘和清理作业,将土方材料进行合理堆放或处理。
3.路基填筑: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土方材料进行路基填筑,并进行压实。
4.路面施工:在路基上进行碎石或沥青路面施工,确保路面平整、耐久。
5.标志和照明安装: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标志牌和照明设备,并与铁路进行协调,确保设施的正确安置。
7.清理和修复:在施工完成后,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和废弃物进行清理,对可能影响正常交通的地方进行修复。
四、施工安全1.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管理。
2.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和持证上岗,并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3.施工机械和设备应经过检测,确保安全可靠,严禁使用过期和损坏的设备进行作业。
4.施工过程中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并及时安排专人进行监督和检查。
救援疏散通道施工方案

救援疏散通道施工方案一开始,我就想说说这个救援疏散通道施工方案的重要性。
这不仅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一项关乎生命安全的任务。
所以,我不能有任何马虎,必须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位。
一、工程概述我们面临的任务是在城市中心区域建设一条高效、安全的救援疏散通道。
这条通道需要满足紧急情况下人员快速疏散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到救援车辆的通行。
简单来说,这条通道就是救命通道,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施工目标1.确保通道的畅通无阻,任何情况下都能满足人员快速疏散的需求。
2.通道建设要符合国家标准,确保安全、可靠。
3.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三、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1)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形地貌、交通状况、周边环境等信息。
(2)根据考察结果,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流程、施工方法、施工材料等。
(3)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技能和知识。
2.施工流程(1)清理施工现场,拆除原有障碍物,为施工创造条件。
(2)根据设计图纸,挖掘通道基础,确保通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铺设排水管道,保证通道内不会出现积水现象。
(4)浇筑混凝土,建设通道主体结构。
(5)安装照明、监控等设施,确保通道的明亮和安全。
(6)铺设路面,保证通道的平整度。
(7)设置交通标志和指示牌,引导人员正确使用通道。
(8)进行验收,确保通道满足设计要求。
3.施工方法(1)采用现代化的施工设备,提高施工效率。
(2)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施工安全(1)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为施工人员提供合格的防护用品,确保他们的安全。
(3)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四、施工进度1.施工前期:进行实地考察、制定施工计划、培训施工人员,预计用时1个月。
2.施工中期:完成通道基础挖掘、排水管道铺设、混凝土浇筑等工程,预计用时2个月。
3.施工后期:完成路面铺设、交通标志设置、验收等工作,预计用时1个月。
救援疏散通道施工方案

目录1。
编制依据 (1)2。
工程概况 (1)2.1设计概况 (1)2.2参建单位 (1)3.总体施工方案 (1)4.工期安排 (2)5。
施工资源配置 (2)5。
1施工人员 (2)5。
2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 (3)5。
3材料供应 (3)6。
施工工序及工艺流程 (3)6.1施工程序 (4)6。
2工艺流程 (4)7.主要施工方法 (4)7.1施工准备 (4)7.1.1内业技术准备 (4)7.1.2外业技术准备 (5)7。
2旋挖钻孔桩基础施工 (5)7。
3承台施工 (5)7。
4立柱施工 (5)7。
4.1测量放样 (5)7.4。
2承台顶面处理 (6)7.4。
3钢筋加工与安装 (6)7。
4.4模板安装 (8)7.4。
5混凝土浇筑 (8)7.4.6模板拆除、混凝土养护 (9)7。
5梯梁、梯板施工 (9)7。
5。
1支架施工 (9)7。
5.2模板安装 (11)7.5。
3钢筋加工与安装 (12)7.5。
4预埋件安装 (12)7.5.5混凝土浇筑 (12)7。
5。
6模板拆除 (12)7。
6附属设施施工 (13)7。
6。
1安全防护罩安装 (13)7.6.2栏杆安装 (13)7。
6.3指示标识 (13)7.6.4疏散通道装修 (14)8.质量要求与检验标准 (14)8.1质量要求 (14)8.2检验标准 (14)9。
质量保证措施 (15)9.1组织保证 (15)9.2制度保证 (15)9.3保证措施 (16)10.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6)10.1组织保证 (16)10.2制度保证 (17)10。
3保证措施 (17)11。
环水保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8)11.1管理目标 (18)11.2环水保措施 (18)11。
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9)12.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19)12。
1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 (19)12。
2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原则 (19)12.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20)桥上救援疏散通道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桥上救援疏散设施》(通桥(2009)8302);(2)《桥梁疏散通道补充设计参考图》(3)《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7)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8)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9)本单位积累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2。
铁路救援疏散通道施工方案

新建XX铁路第五合同段救援疏散通道(DK93+847 〜DK112+652 )工方案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审批: __________________二零一四年五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1)1.1编制依据.................................................................................1.2编制原则.................................................................................1.3编制范围.................................................................................第二章工程概况 (1).1.12.1工程简介 ..................................................................1 2.2设计参数 .................................................................. 3 第三章工程施工组织布置及安排 .. (3)3.1施工组织机构 .............................................................................3.2现场管理人员配置 .........................................................................3.3现场作业人员配置计划 .....................................................................3.4计划投入主要机械设备 .....................................................................3.5施工便道 .................................................................................3.6施工用水 .................................................................................3.7施工用电 .................................................................................3.8结构混凝土 ..............................................................................3.9工期安排 .................................................................................第四章 施工方案4.1总体施工方案 .............................................................................4.2施工工艺流程 .............................................................................4.2.1 桩基施工工艺流程 ......................................................................4.2.2基础施工 ...................................................................... 1.Q .....4.2.2.1基坑开挖 .................................................................... 1Q ...... 4.2.2.2垫层施工4.2.2.3钢筋及模板 .................................................................. 11 4.2.2.4混凝土浇筑 ................................................................. 1.3422.5混凝土养护 (14)16第五章 雨季的施工安排........................................................................................ 20 422.6模板拆除 ....................................................................... 14 423立柱及通道底部端墙施工 ......................................................... 1.4. 4.2.3.1结构形式 .................................................................... 14. 4.2.3.2模板设计 .................................................................... 14. 4.2.3.3测量放线 ................................................................... 1.5. 4.2.3.4钢筋、模板安装 .............................................................. .15 ..... 4.2.3.5立柱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 15 ...... 4.2.3.6模板拆除4.2.4 梯梁和梯板施工 .............................................................. .16 ..... 4.2.4.1场地整平 ................................................................... 16 ...... 4.2.4.2支 架布设 ................................................................... 16 ...... 4.2.4.3支架施工方法 ............................................................... .17 ..... 4.2.4.4模 板安装 .................................................................... 18 ..... 4.245钢筋绑扎及预埋件 ............................................................. 1.8 ..... 4.2.4.6混凝土浇注及养护及拆模 ....................................................... 19 ..... 4.2.5附属工程施工 .................................................................. 1.9 ..... 4.2.5.1栏杆安装 .................................................................... 19 ......第六章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1)6.1质量保证体系 .................................................................... 21 6.2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 (21)22第七章安全保证措施7.1安全保证体系................................................................... 22 .......7.2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23 .......7.3主要的危险源、环境因素识别 (23)7.4安全保证措施 (23)第八章满堂支架施工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 (25)第九章文明施工 (32)第十章环境保证体系 (32)10.1环境保护目标 (33)10.2环境保证体系 (33)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1.1《客运专线铁路桥上救援疏散设施》【通桥(2009) 83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至**至**铁路(**段)*****-01标桥上救援疏散通道施工方案中国中铁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局集团有限公司***铁路**段工程指挥部*分部二○一七年三月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3.总体施工方案 (1)3.1基础设计 (1)3.2模板设计 (1)3.3钢筋加工 (1)3.4混凝土浇筑 (1)4.工期安排 (1)5.施工资源配置 (1)5.1施工人员 (1)5.2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 (2)5.3材料供应 (2)6.施工工序及工艺流程 (2)6.1施工程序 (2)6.2工艺流程 (2)7.主要施工方法 (3)7.1施工准备 (3)7.1.1内业技术准备 (3)7.1.2外业技术准备 (3)7.2基础施工 (3)7.3立柱施工 (3)7.3.1测量放样 (3)7.3.2基础顶面处理 (4)7.3.3钢筋加工与安装 (4)7.3.4模板安装 (4)7.3.5混凝土浇筑 (4)7.3.6模板拆除、混凝土养护 (5)7.4梯梁、梯板施工 (5)7.4.1支架施工 (5)7.4.2模板安装 (5)7.4.3钢筋加工与安装 (5)7.4.4预埋件安装 (5)7.4.5混凝土浇筑 (5)7.4.6模板拆除 (5)7.5附属设施施工 (6)8.质量要求与检验标准 (6)8.1质量要求 (6)8.2检验标准 (6)9.质量保证措施 (7)9.1组织保证 (7)9.2制度保证 (7)9.3保证措施 (7)10.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7)10.1组织保证 (7)10.2制度保证 (7)10.3保证措施 (8)11.环水保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8)11.1管理目标 (8)11.2环水保措施 (8)11.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8)1编设依据 (1)2工程概况 (1)3支架结构 (1)4底模检算 (1)4.1荷载计算 (1)4.2强度计算 (2)4.3挠度计算 (4)5底模分配方木验算 (4)5.1横向分配梁计算 (4)5.2纵向主梁计算 (6)6对钢管进行检算 (9)6.1确定计算参数 (9)6.2稳定性验算 (9)7.满堂支架整体抗倾覆检算 (9)8.扣件抗滑承载力 (10)9.纵横杆强度计算 (10)10.立杆地基承载力检算 (10)10.1回填土地基承载力检算 (10)1.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桥上救援疏散设施》(通桥(2009)8302);(2)《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3-2015);(3)《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6)新建铁路**至**至**高速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7)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8)本单位积累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2.工程概况桥上救援疏散设施是铁路防灾救援安全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当发生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或桥上列车出现救援情况时用来快速疏散旅客。
并兼顾部分养护维修功能(日常的铁路养护维修中,工作人员可以借助该设施上下桥梁)。
我部管段内应急通道形式为顺坡式一和顺坡式二,基础形式采用明挖基础,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要求不小于120Kpa。
疏散通道总宽1.5m,净宽1.26m,踏步宽300mm,高约167mm,基础、立柱、梁、板混凝土等级为C35,垫层C15 。
扶手、栏杆采用钢管制成,高度1.2m。
安全防护罩的所有边框钢管均采用φ60mm,壁厚3mm圆钢管。
顶部休息平台安全门为不锈钢材质,表面亚光,拉丝处理,不锈钢牌号不低于304。
**特大桥我部管段内设有2处救援疏散设施,分别为:249#墩右侧采用顺坡式二、330#左侧采用顺坡式一。
3.总体施工方案3.1基础设计基础宜采用明挖基础,其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标准不小于120KPa.(1)地势平坦,地址条件良好,土层分布均匀的场地,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0KPa时,采用明挖天然地基基础,基础采用立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2)基础持力层基地承载力小于120KPa时,需根据具体地层情况采用换填法等处理措施以满足地基承载能力要求。
3.2模板设计基础、长方体立柱、圆柱形立柱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梯板、梯梁采用1.5cm厚高强竹胶板。
3.3钢筋加工钢筋在加工场集中加工,平板拖车运输至现场,汽车吊配合安装。
3.4混凝土浇筑梯板、梯梁:采用满堂支架法现浇施工。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合,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基础可采用罐车直接浇筑,其余采用泵送入模,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顶面挂线人工收面,覆盖土工布养护。
4.工期安排桥上救援疏散通道设施计划于2017年4月10日开工至2013年6月1日完成。
基础、立柱、墙基础:2017年4月10日开工,2012年5月15日结束。
梯梁、梯板、附属设施施工:2017年5月1日开工,2017年6月1日结束。
5.施工资源配置5.1施工人员(1)疏散救援通道设施施工主要管理及施工人员如下:表5.1-1 桥面系附属设施工程施工主要管理及施工人员一览表量如下:为满足施工要求,本工程配备主要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如下: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及施工组织安排,本着“合理组织、满足施工、经济合理、减少库存”的原则,充分考虑施工时环境温度等自然因素影响,各种材料均计划周转使用,保证救援疏散通道的施工进度。
6.施工工序及工艺流程6.1施工程序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础施工→立柱和通道底部墙施工→支架搭设→梯梁、梯板施工→附属设施施工。
6.2工艺流程图6.2 救援疏散通道施工工艺流程图7.主要施工方法7.1施工准备7.1.1内业技术准备(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按照设计要求,疏散通道施工将用到C35、C15、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均已审批。
(2)施工前,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领会施工图纸设计意图。
学习相关施工技术指南和验收标准。
(3)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验算模板受力,模板安装按规范要求安装,确保模板工程的安全性。
(4)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根据设计资料及已放设的救援疏散通道中线,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对其位置、高程等进行认真核实,详细确认施工便道等不与施工发生干扰。
7.1.2外业技术准备(1)完善施工道路的通行条件,包括可利用道路长度、宽度、坡度、转弯半径、会车点位置、通道出入口的具体位置等,满足疏散通道施工需要。
(2)根据设计资料及已放设的救援疏散通道中线,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对其位置、高程等进行认真核实,详细确认施工便道等不与施工发生干扰。
(3)制定混凝土运输路线。
我部管段施工用混凝土来源于本分部2#混凝土拌合站(位于DK11+800左侧),站内HZS120型自动计量集中拌合机2套,产量为120m3/h,可以满足疏散通道施工需要。
7.2基础施工7.2.1基础换填施工:当基础开挖完成后,基础持力层基地承载力小于120KPa时,本分部采用级配碎石换填直至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0PKa,级配碎石换填时应分层填筑并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振夯机夯实;当开挖完成后的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0KPa时,无需换填直接施工基础。
7.2.2基础换填施工:疏散通道基础采用C35钢筋混凝土,其施工与桥墩承台施工方法相同,基础底部设置0.1m厚C15素混凝土垫层作为基础钢筋绑扎作业面,四周比基础均宽出0.1m。
7.3立柱施工当立柱高度小于4m时采用整体立模一次浇注施工,当立柱高度大于4m时采用分节翻模施工。
7.3.1测量放样立柱放样采用全站仪进行放样,采用换站测量方法进行复核,点位用红油漆作标识。
7.3.2基础顶面处理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凿除立柱范围内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浮浆、松动的石子和松弱混凝土层,露出新鲜的、坚硬的混凝土;凿毛范围为立柱截面尺寸范围,包括钢筋外侧保护层也凿毛到位;凿毛完成后用压力水冲洗干净,使之充分湿润,不积水。
7.3.3钢筋加工与安装7.3.3.1钢筋加工采用钢筋调直机、交流电焊机、闪光对焊机、钢筋切断机以及钢筋弯曲机等机械设备进行钢筋半成品加工。
(1)钢筋加工前应清除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曲。
当钢筋需要调直时,调直后的钢筋表面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2)工班下料时,应根据立柱钢筋编号和供料尺寸的长短,统筹安排,采用连续配料法下料以减少钢筋的损耗。
(3)钢筋下料前,首先按照1:1的比例在钢筋场内按照标准断面放大样,制作标准钢筋。
每制作一个钢筋要和标准钢筋进行对比,防止出现不合适的情况,造成保护层偏大或偏小。
(4)钢筋连接采用闪光对接焊或搭接焊。
焊接前先选定焊接工艺和参数,根据施工实际条件进行,在试焊质量合格和焊接工艺确定后,方可成批焊接。
闪光对焊接头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接头周缘应有适当的镦粗部分,并呈均匀的毛刺外形;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的烧伤及裂缝;钢筋弯折的角度不大于 3 º;接头轴线的偏移不得大于0.1d,且不得大于2mm。
HRB400钢筋双面搭接焊长度不得小于5d,单面搭接焊长度不得小于10d,焊缝厚度不应小于0.3d,焊缝宽度不应小于0.8d。
(5)检验焊接接头的质量按规定每200个接头为一个检验批,不足200个也按一批计。
(6)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
“同一连接区段” 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焊接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b.机械连接接头的受弯构件不应大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
c.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25%,在受压区不得大于50%。
d.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e.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连接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f.“同一连接区段”长度: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为35d(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绑扎接头为 1.3 倍搭接长度且不小于500 mm。
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g.当施工中分不清受拉区或受压区时,接头设置应符合受拉区规定。
7.3.3.2钢筋安装(1)施工基础时注意预埋立柱钢筋,钢筋接头位置高于基础顶面1m。
(2)6m以下的立柱钢筋可以直接利用支架搭设施工平台分节进行绑扎,高度在6m以上的利用小吨位吊车安装,利用支架进行固定。
(3)在钢筋的交叉点处用直径0.7-2.0mm的铁丝,按逐点改变绕丝方向(8字形)的方式交错扎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