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PPT
合集下载
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 提出了如下的定义性恒等式:
• 环境污染=人口(总收入水平/人口) (污染物/总收入水平)
• 公式表示: I = P A T • 其中, I表示对环境的影响;P表示人
口数量;A表示人均收入水平;T表示 单位收入的环境影响。
12
环境影响的贡献率
• 将上式变化为: Log(I)=log(P)+Log(A)+Log(T)
5
环境Kuznets 曲线的含义
• EKC表明,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或发展中国家), 人们注重维系生存的普通物品,环境质量将随着经 济增长而恶化,但是环境质量的恶化或污染物排放 量的增加可以认为是经济增长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副 作用,而且这种现象是暂时的。
• 随着经济增长的继续进行(或发达国家),人们给予 环境舒适较多的关注,人们愿意为较好的环境质量 支付成本,环境质量会自动地好转。
• 得到: I I
P A T P AT
物理意义:环境质量恶化的变化率=人 口数量的变化率+人均消费水平的变化 率+单位收入环境影响的变化率。
13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几个条件
1. 人口数量的变化 2. 人均物质消费水平 3. 有利于环境的技术进步
14
经济与环境之间进一步关系
收入的增加提高了对环境 保护投资的意愿与能力
• 总之,EKC现象认为经济增长虽然引起环境恶化, 但是最终将对环境质量的改善起到关键作用。但是, 根据部分统计资料得出的经验未必具有规律性,未 必具有指导意义。
6
EKC曲线的示意图
曲线II
环境质EA 量恶化 或污染 物排放 量
F
环境安全阈值II
A 曲线I 环境安全阈值I
B
G
• 环境污染=人口(总收入水平/人口) (污染物/总收入水平)
• 公式表示: I = P A T • 其中, I表示对环境的影响;P表示人
口数量;A表示人均收入水平;T表示 单位收入的环境影响。
12
环境影响的贡献率
• 将上式变化为: Log(I)=log(P)+Log(A)+Log(T)
5
环境Kuznets 曲线的含义
• EKC表明,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或发展中国家), 人们注重维系生存的普通物品,环境质量将随着经 济增长而恶化,但是环境质量的恶化或污染物排放 量的增加可以认为是经济增长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副 作用,而且这种现象是暂时的。
• 随着经济增长的继续进行(或发达国家),人们给予 环境舒适较多的关注,人们愿意为较好的环境质量 支付成本,环境质量会自动地好转。
• 得到: I I
P A T P AT
物理意义:环境质量恶化的变化率=人 口数量的变化率+人均消费水平的变化 率+单位收入环境影响的变化率。
13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几个条件
1. 人口数量的变化 2. 人均物质消费水平 3. 有利于环境的技术进步
14
经济与环境之间进一步关系
收入的增加提高了对环境 保护投资的意愿与能力
• 总之,EKC现象认为经济增长虽然引起环境恶化, 但是最终将对环境质量的改善起到关键作用。但是, 根据部分统计资料得出的经验未必具有规律性,未 必具有指导意义。
6
EKC曲线的示意图
曲线II
环境质EA 量恶化 或污染 物排放 量
F
环境安全阈值II
A 曲线I 环境安全阈值I
B
G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1)依据:我国资源和环境面临严峻形势; (2)地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 4.我国如何实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 策? ①依法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P122
②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工作力度。P123
③充分运用法律和教育手段保护资源和环境P124 ④需要部门间加强协调与配合,需要社会各界积 极参与。P124
农村人口多
2014年末从年龄构成看,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 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583万人, 比上年末减少37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67.0%,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 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 总人口的10.1%。
按照国际惯例,在一个国度 内65岁或60岁以上的老人占 一国总人口的7%或10%以上, 这个国家为老年型国家。
• 2.我国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会(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1)这是我国国情的必然要求。 • (2)有利于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 • (3)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符合科学发 展观的要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4)有利于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 (5)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或构建和谐社会。 • (6) 人口的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的 危机等一系列世界性问题,已直接威胁到我们和 子孙后代的生存(当前世界现状)。
第十六课
可持续发展
第三课时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口问题
环境、资源 问题
可持续发展道路
讨
论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 境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人口膨胀--要求经济增长,以满足 需要--对资源的过渡开发利用,资源浪 费和损失严重--对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 严重--不仅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而且 对人类自身的生存造成威胁。
• 4.我国如何实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 策? ①依法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P122
②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工作力度。P123
③充分运用法律和教育手段保护资源和环境P124 ④需要部门间加强协调与配合,需要社会各界积 极参与。P124
农村人口多
2014年末从年龄构成看,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 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583万人, 比上年末减少37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67.0%,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 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 总人口的10.1%。
按照国际惯例,在一个国度 内65岁或60岁以上的老人占 一国总人口的7%或10%以上, 这个国家为老年型国家。
• 2.我国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会(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1)这是我国国情的必然要求。 • (2)有利于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 • (3)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符合科学发 展观的要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4)有利于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 (5)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或构建和谐社会。 • (6) 人口的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的 危机等一系列世界性问题,已直接威胁到我们和 子孙后代的生存(当前世界现状)。
第十六课
可持续发展
第三课时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口问题
环境、资源 问题
可持续发展道路
讨
论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 境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人口膨胀--要求经济增长,以满足 需要--对资源的过渡开发利用,资源浪 费和损失严重--对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 严重--不仅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而且 对人类自身的生存造成威胁。
可持续发展课件-PPT精选文档

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生 二、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历史选择 三、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措施与成就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生
(一)可持续发展观产生的背景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研究历程 (三)可持续发展观的涵义和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观产生的背景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是在环境问题危及 到人类的生存和发 展,传统的发展模 式严重地制约了经 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的背景下产生的, 是人们对传统发展 观念的反思和创新。
(3)《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研究历程
2、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三次重要报告
(1)《增长的极限》
(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历程
2、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三次重要报告
(2)《世界保护策略》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研究历程
3、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三次重要报告
(3)《我们共同的未来》
(三)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原则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40年代初期 美国洛杉矶市全市250多万辆 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600万升,向大气排 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 该市临海依山,处于50公里长的盆地中, 汽车排出的废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以臭 氧为主的光化学烟雾。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市 5~8日英 国几乎全境为浓雾覆盖,四天中死亡人数 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0人,45岁以上的死 亡最多,约为平时3倍;1岁以下死亡的, 约为平时2倍。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 炎死亡是事件前一周同类人数的9.3倍。
(1)《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于1972年在瑞典斯 德哥尔摩召开。会议通过 了重要文件――《人类环 境行动计划》。这次会议 之后,联合国根据需要迅 速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 署(United Nations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生 二、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历史选择 三、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措施与成就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生
(一)可持续发展观产生的背景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研究历程 (三)可持续发展观的涵义和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观产生的背景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是在环境问题危及 到人类的生存和发 展,传统的发展模 式严重地制约了经 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的背景下产生的, 是人们对传统发展 观念的反思和创新。
(3)《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研究历程
2、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三次重要报告
(1)《增长的极限》
(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历程
2、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三次重要报告
(2)《世界保护策略》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研究历程
3、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三次重要报告
(3)《我们共同的未来》
(三)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原则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40年代初期 美国洛杉矶市全市250多万辆 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600万升,向大气排 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 该市临海依山,处于50公里长的盆地中, 汽车排出的废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以臭 氧为主的光化学烟雾。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市 5~8日英 国几乎全境为浓雾覆盖,四天中死亡人数 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0人,45岁以上的死 亡最多,约为平时3倍;1岁以下死亡的, 约为平时2倍。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 炎死亡是事件前一周同类人数的9.3倍。
(1)《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于1972年在瑞典斯 德哥尔摩召开。会议通过 了重要文件――《人类环 境行动计划》。这次会议 之后,联合国根据需要迅 速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 署(United Nations
可持续发展概述ppt

一、启蒙与探索
1.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 《沙乡年鉴》 2.蕾切尔·卡尔逊(Rachel Carson) 《寂静的春天》
特权福利
特权说明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1933年,威斯康星大学农业管理系野生动物管理 学教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座荒芜的沙 乡农场。他购买沙乡农场的动机,是想要了解为什么 尽管政府提供着可观的贷款,而这一带的农民还要迁 往他乡。
他决意要在这里重新恢复生态上的平衡。在此后 的十几年间,利奥波德孜孜不倦地在沙乡上进行恢复 生态完整性的探索。沙乡生活的经验,对于利奥波德 思想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三部分:《结论》。
这一部分有四篇文章,是利奥波德观察和思考的总 结。他从人与环境、美学和伦理学的角度,系统地论述 了其独到见解。
《土地伦理》是《结论》中的最后一篇,它篇幅 不长,却是利奥波德思想中最有影响的部分,体现 出其建立在深厚哲学基础之上的创新思想。
首先,利奥波德阐述了人在生态共同体中的地 位。
在这里,他当终于认识到生命与死亡、发展和停 滞上的种种深不可测的因素时,他形成了一种高尚的 对待大自然的谦恭态度。
通过长年的细心观察和深刻思考,他写下了文采 优美、充满哲理的“木屋随笔”——《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一个沙乡的年鉴》。
在这一部分,利奥波德以一种抒情的文学手法,生 动地描述了这个普通的沙地农场一年12个月中出现的不 同景象,以及通常为人们所忽视的种种事情。
他指出:历史和生态学的综合证据似乎提出了一个 总的结论:人为改变的激烈程度越小,在金字塔中的重 新适应的可能性就越大。反过来,激烈的程度是以人类 人口的密度而不同的,稠密的人口要求比较激烈的转化。
可持续发展ppt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基础
环境伦理是指人对自然的伦理。环境伦理学旨在系统地解释有关人类和 自然环境间的道德关系。环境伦理学假设人类对自然界的行为能够而且 也一直被道德规范约束着。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必须解释这些行为规范, 解释谁或那些人有责任,这些责任如何被论证。
1 生命中心主义:代表人物是P.W.泰勒,他在《尊重自然》一书中写 到:采取尊重自然的态度,就是把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野生动植物看作 是具有固有价值的东西。“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作为整体的生物共同体”, 而尊重“生物共同体”就是承认构成共同体的每个动植物的“固有的价值”。 提出生命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观,其目的是为了保护野生的动植物,避 免被 人类伤害。 2 地球整体主义 :代表人物是李奥波德,他主张:不仅生命体具有内 在的价值,包括土地、岩石和自然景观在内的整个自然界都有其“固有的 价值”和“权利” 。所有的一切万物,均有其内在的生命价值,均应看成和 人 一样,得到尊重。 3 代际均等的环境伦理观:强调人类各成员间的平等关系从“代 内”扩展到“代际”,认为在享有自然资源与拥有良好的环境上,我 们的子 孙后代与我们当代人具有同等的权利。
可持续发展理论
LOGO
Company
概述
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 以来, 人们逐渐对环境问题引起重视,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任 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CED)向联合国提交了研究报告— —《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经过 多年的认识和实践,在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可持续发 展的理念取得了全球共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行动。围 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指标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开展了一系列 的国际合作,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最高级别的全球共识。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提出,不仅是当代人有感于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恶化加剧,威胁 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作出的一种生存选择,而且是标志着人类的价 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育手段保护资源和环境P124
④需要部门间加强协调与配合,需要社会各界积 极参与。P124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 5.面对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 (青少年怎样以实际行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可持续发
展过程中,中学生该怎么做)? • ⑴从自身做起,热爱自然、热心环保,培养积极参与环
②我国资源利用率不高, 浪费严重。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 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其 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 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 我国90%的煤炭查明资源储量集中于华北、 西北和西南;70%的磷矿查明资源储量集中 于云、贵、川、鄂四省;铁矿主要集中在 辽、冀、川、晋等省。北煤南调、西煤东 运、西电东送和南磷北调的局面将长期存 在。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环节二: 分析人口的影响 人口现状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垃圾
资源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人 才 招 聘 会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2015年我国就业形势
2015年中国的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 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龙头,随手关灯等. • (5)积极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建言献策;
积极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节约 资源 保护 环境
我国的资源(状况)国情 我国的环境(状况)国情
实施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表现 措施
①依法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 ②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的工作力度.③充分运用法律 和教育手段保护资源和环境. ④各部门要加强监督协作, 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
④需要部门间加强协调与配合,需要社会各界积 极参与。P124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 5.面对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 (青少年怎样以实际行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可持续发
展过程中,中学生该怎么做)? • ⑴从自身做起,热爱自然、热心环保,培养积极参与环
②我国资源利用率不高, 浪费严重。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 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其 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 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 我国90%的煤炭查明资源储量集中于华北、 西北和西南;70%的磷矿查明资源储量集中 于云、贵、川、鄂四省;铁矿主要集中在 辽、冀、川、晋等省。北煤南调、西煤东 运、西电东送和南磷北调的局面将长期存 在。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环节二: 分析人口的影响 人口现状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垃圾
资源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人 才 招 聘 会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2015年我国就业形势
2015年中国的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 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龙头,随手关灯等. • (5)积极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建言献策;
积极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节约 资源 保护 环境
我国的资源(状况)国情 我国的环境(状况)国情
实施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表现 措施
①依法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 ②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的工作力度.③充分运用法律 和教育手段保护资源和环境. ④各部门要加强监督协作, 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
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第2讲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
内容提要
可持续发展一般性理解 几个相关概念的演变过程 可持续发展带来认识上的几大转变 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基本原则 现有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理解
2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性理解
可持续发展的字面意思是可以不断地发展, 更进一步的意思是能够实现数量增加(发展) 的目标,并且为前者提供质量的改善。
14
自然规律的客观性
经过数十亿年的自然演化,自然生态系统形 成其自身所独有的运行规律。这种规律不依 人的意志而改变。
如果人类的生产活动方式违背了自然规律则 势必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如破坏地表植被而 导致的水土流失、滥伐原始森林而导致的生 物多样性减少等等。因此,尊重自然是人对 自然应有的态度。
现有的用法: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企业 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地 区的可持续发展;
4
几个相关概念的含义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
5
1、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最初被理解为发展的全部内容。 经济增长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或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例如美国著名 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Kuznets)曾将经济 增长定义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指 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经济产品的能力 的长期上升。 GN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产品 和劳务的总价值,它是以经济货币来衡量。
在某种程度上,对应的词汇是不可持续发展 (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负定义,即通过界定什么 是不可持续发展以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发 展。
可持续发展的相对性:随着认识水平与能力 的变化,关于不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会发生变 化,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也就不同。
3
1
内容提要
可持续发展一般性理解 几个相关概念的演变过程 可持续发展带来认识上的几大转变 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基本原则 现有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理解
2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性理解
可持续发展的字面意思是可以不断地发展, 更进一步的意思是能够实现数量增加(发展) 的目标,并且为前者提供质量的改善。
14
自然规律的客观性
经过数十亿年的自然演化,自然生态系统形 成其自身所独有的运行规律。这种规律不依 人的意志而改变。
如果人类的生产活动方式违背了自然规律则 势必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如破坏地表植被而 导致的水土流失、滥伐原始森林而导致的生 物多样性减少等等。因此,尊重自然是人对 自然应有的态度。
现有的用法: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企业 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地 区的可持续发展;
4
几个相关概念的含义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
5
1、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最初被理解为发展的全部内容。 经济增长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或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例如美国著名 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Kuznets)曾将经济 增长定义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指 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经济产品的能力 的长期上升。 GN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产品 和劳务的总价值,它是以经济货币来衡量。
在某种程度上,对应的词汇是不可持续发展 (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负定义,即通过界定什么 是不可持续发展以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发 展。
可持续发展的相对性:随着认识水平与能力 的变化,关于不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会发生变 化,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也就不同。
3
《可持续发展》》课件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降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 消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推广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案例:新加坡通过推行“花园城市”理念,实现了经济发 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废弃物回收
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 和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和环境污染。
生态农业
采用生态友好的农业生产 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 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制造
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 ,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 护,降低能耗和排放。
绿色建筑的推广与实践
节能建筑
采用保温、隔热、节能材料和设 备,降低建筑能耗。
《可持续发展》 ppt课件
目录
• 可持续发展概述 •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案例 •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01
CATALOGUE
可持续发展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 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 足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04
CATALOGUE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资源短缺与环境破坏
资源过度开采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过度开采现象日 益严重,导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环境污染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生态系统退化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生物 多样性受到威胁。
绿色建材
使用可再生、可回收的建筑材料 ,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降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 消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推广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案例:新加坡通过推行“花园城市”理念,实现了经济发 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废弃物回收
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 和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和环境污染。
生态农业
采用生态友好的农业生产 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 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制造
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 ,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 护,降低能耗和排放。
绿色建筑的推广与实践
节能建筑
采用保温、隔热、节能材料和设 备,降低建筑能耗。
《可持续发展》 ppt课件
目录
• 可持续发展概述 •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案例 •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01
CATALOGUE
可持续发展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 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 足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04
CATALOGUE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资源短缺与环境破坏
资源过度开采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过度开采现象日 益严重,导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环境污染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生态系统退化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生物 多样性受到威胁。
绿色建材
使用可再生、可回收的建筑材料 ,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