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引导学生系统考察西方各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思想家及其政治理论,全面阐述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梳理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并在此基础上努力阐明西方政治思想发展演变的规律。

在此基础上,课程教学将力求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获得对西方政治学理论、概念以及政治实践方面较为深入的认知与反思,帮助其提高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政治观念和政治素养,帮助其把握西方经济与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经济思想史与政治思想史之间的深刻关系,帮助其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形成客观的分析与评价;引导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形成较为广阔的观察视野、较为深厚的思辨意识、较为深刻的认知能力、较为高端的人生境界、较为大气的社会责任意识、较具批判性的科学精神。

课前预习:由于本课程内容容量很大,不可能全面铺开讲授,只能以专题方式集中分析其中的逻辑理路,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故要求学生除阅读教材内容外,需深入阅读教师指定的经典原着。

参考书目:教材:《西方政治思想史》编写组:《西方政治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中文版。

[古希腊]柏拉图:《法律篇》,张智仁、何勤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中文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中文版。

[意]阿奎那:《阿奎那政治着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中文版。

[意]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中文版。

[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中文版。

[英]洛克:《政府论》(上下篇),瞿菊农、叶启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中文版。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下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中文版。

[法]让—雅克·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广西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s课程号:305010033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开课学期:第二学期总学时:54学时(课堂授课学时:54学时)学分:3先修课程:政治学原理面向对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全校开课院/部(室/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介绍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2、讲解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3、阐释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

开设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使学生了解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掌握西方政治思想史从古代到中世纪,再到近代发展的基本线索,把握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并对具体的研究方法有所认识。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一)理论教学:54学时知识单元1:绪论参考学时:3学时学习内容: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政治思想是人们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关于政治问题的观点和主张。

集中体现在关于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和管理国家的观点和主张。

政治思想的构成要素:对政治现象的描述、分析,对政治问题的价值选择。

政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构成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是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西欧和近现代西欧北美的政治思想发展史。

二、西方政治思想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思想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三、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有助于全面正确认识西方政治文化丰富有关政治学方面的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论水平认识政治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提高分析认识政治问题的能力为中国政治现代化提供借鉴和参考学习目标:1、介绍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讲解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阐释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

2、学生要了解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掌握西方政治思想史从古代到中世纪,再到近代发展的基本线索,把握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并对具体的研究方法有所认识。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资料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资料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资料二、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脉络从宏观上讲,西方政治思想史涉及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古代奴隶制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封建社会——中世纪时期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与此相适应,西方政治思想则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中世纪时期神学政治观,以及近代以来的权利政治观。

A.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这个时期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初步繁荣时期。

突出表现在古希腊,它的政治思想一经产生就进入繁荣期。

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具有自然特征,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B. 中世纪的政治观 -----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政治思想完全臣服于神学思想,神学思想统领一切,政治学和其他一切学科都被纳入神学体系,成为神学的婢女。

政治思想具有神学特征。

C. 近现代政治观——--权利政治观近现代思想发展演变速度之快,内容之丰富是前两个时期无法相比的。

资本主义时期思想直接影响到当代政治思想。

当代政治思想的问题可以溯源到近代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具有权力特征。

三、西方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一)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

(二)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

(三)坚持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方法。

(四)坚持寓评于介的原则。

一节古希腊的社会状况和政治思想概述一、古希腊的社会概况(一)城邦古希腊的城邦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形式,其外部的主要显著特征是小国寡民。

城邦制度是一系列政治改革的产物。

与东方国家相比的特点:1、最高权利的独立性。

有自己的法律体系、官员、法庭等等。

这些城邦即使是结盟也没有一个最高权威,是互不统属的。

2、直接民主。

公民大会的权威高于任何个人。

一般公民在政治权利的行使上主要表现在议事和审判上。

3、只有公民有公民权、选举和被选举权等,边区居民、外邦人、农奴、妇女都没有公民权,公民其实只是所有人中的百分之几。

(二)城邦制度的特点1、整体城邦观在处理个人与城邦的关系时,把公民看作城邦的一个组成部分,城邦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依附与城邦的整体利益。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案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案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案第一章:古希腊政治思想1.1 概述古希腊政治制度的背景1.2 研究柏拉图的政治思想,重点关注《理想国》1.3 探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论,重点关注《政治学》1.4 分析斯巴达和雅典的政治制度及其影响第二章:罗马政治思想2.1 了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2.2 研究西塞罗的政治哲学,重点关注《国家》2.3 探讨罗马法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2.4 分析罗马政治制度对现代政治的影响第三章:中世纪政治思想3.1 了解中世纪欧洲的政治背景3.2 研究基督教政治思想,重点关注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3.3 探讨封建制度和庄园制度的政治特点3.4 分析中世纪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的影响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政治思想4.1 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背景4.2 研究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重点关注《君主论》4.3 探讨托马斯·莫尔的政治理论,重点关注《乌托邦》4.4 分析文艺复兴时期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的影响第五章:近代西方政治思想5.1 了解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5.2 研究约翰·洛克的民主政治思想,重点关注《政府论》5.3 探讨让-雅克·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重点关注《社会契约论》5.4 分析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的影响六章:现代西方政治思想(上)6.1 概述现代西方政治思想的背景6.2 研究洛克和霍布斯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6.3 探讨边沁的功利主义政治理论6.4 分析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的影响七章:现代西方政治思想(下)7.1 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的基本框架7.2 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理论7.3 探讨列宁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实践及其政治思想7.4 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的影响八章:行为主义政治学8.1 概述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兴起和发展8.2 研究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假设和理论框架8.3 探讨行为主义政治学在选举、立法和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应用8.4 分析行为主义政治学对现代政治研究的影响九章:理性选择理论9.1 概述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假设9.2 研究囚徒困境、博弈论等核心概念在政治学中的应用9.3 探讨理性选择理论在政治决策、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应用9.4 分析理性选择理论对现代政治研究的贡献十章:西方政治思想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0.1 概述当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多元化特征10.2 研究新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当代政治思潮10.3 探讨全球化、身份政治等新兴政治议题10.4 分析西方政治思想的未来发展趋势十一章:女性主义政治思想11.1 概述女性主义政治思想的起源和发展11.2 研究自由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等主要流派11.3 探讨女性主义对性别平等、生育权、女权运动等方面的影响11.4 分析女性主义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的贡献十二章:后殖民主义政治思想12.1 了解后殖民主义政治思想的背景和起源12.2 研究后殖民主义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全球化等问题的批判12.3 探讨后殖民主义政治思想对文化、身份、国家认同等方面的影响12.4 分析后殖民主义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的启示十三章:环境政治思想13.1 概述环境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3.2 研究生态主义、绿色和平主义、可持续发展等环境政治理论13.3 探讨环境政治思想对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影响13.4 分析环境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的挑战和机遇十四章:西方政治思想的跨文化比较14.1 概述跨文化政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4.2 研究西方政治思想与东方政治思想的差异和互补性14.3 探讨西方政治思想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应性和影响力14.4 分析跨文化比较对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启示十五章:西方政治思想的未来挑战15.1 概述西方政治思想面临的全球性挑战15.2 研究身份政治、populism、等新兴议题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15.3 探讨西方政治思想在应对新兴挑战方面的不足和局限15.4 分析西方政治思想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可能变革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古希腊政治思想: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

人民大2023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 教学设计

人民大2023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 教学设计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古希腊至19世纪西方政治思想演变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各时期政治思想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内在联系;各时期政治思想的特点、重要代表人物及其基本政治主张、历史影响和历史地位。

The main contents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everal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basic structure about history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s from ancient Greece to the 19th century.The second part is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inner links of political thoughts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litical thoughts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This course will also introduce important thinkers and their basic politics, historical influence and historical position.2.设计思路:《西方政治思想史》是教育部规定的政治学专业的必修课、基础课。

《西方政治思想史》以时间为序,人物为线,政治理论、政治学说为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讲授古希腊到19世纪西欧北美等西方国家的政治思想及其发生、发展、演变的规律。

本课程通过考察思想家的生平与著述来分析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进一步从权力与权利两个角度展开对国家、政体、个人、法律等重大主题的深入探讨,使学生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准确地认识西方政治思想,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案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案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案第一章:古希腊政治思想1.1 概述古希腊政治制度的背景1.2 研究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包括雅典和斯巴达的政治制度1.3 研究古希腊的政治理论家,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1.4 讨论古希腊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的影响第二章:罗马政治思想2.1 概述罗马政治制度的背景2.2 研究罗马法和政治理论,包括西塞罗和塔西佗的政治思想2.3 探讨罗马政治制度对现代政治的影响2.4 分析罗马政治制度的衰落和灭亡的原因第三章:中世纪政治思想3.1 研究基督教对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影响3.2 探讨中世纪的政治制度,包括封建制度和神权政治3.3 研究中世纪的政治理论家,如圣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的政治思想3.4 分析中世纪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的影响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4.1 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背景和文化氛围4.2 探讨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如马基雅维利和布丹的政治思想4.3 分析文艺复兴时期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的影响4.4 讨论文艺复兴时期的民主思想和人权观念第五章:启蒙时期的政治思想5.1 概述启蒙时期的背景和思想特点5.2 研究启蒙时期的政治思想家,如洛克、卢梭和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5.3 分析启蒙时期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的影响5.4 探讨启蒙时期的政治改革和革命思想第六章:工业革命与自由主义政治思想6.1 探讨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的影响6.2 研究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如密尔和康德的政治思想6.3 分析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的影响6.4 讨论自由主义在当代世界的适用性和局限性第七章: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7.1 概述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7.2 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如《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的政治思想7.3 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的影响7.4 探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适用性和局限性第八章:现代保守主义与民族主义政治思想8.1 研究现代保守主义的政治思想,如伯克和维护传统的重要性8.2 探讨民族主义政治思想的起源和演变8.3 分析现代保守主义和民族主义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的影响8.4 讨论现代保守主义和民族主义在当代世界的适用性和局限性第九章:女性主义与后殖民主义政治思想9.1 概述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政治背景和发展9.2 研究女性主义政治思想家,如沃斯通克拉夫特和格里尔的政治思想9.3 探讨后殖民主义政治思想家,如法农和阿瓜迪亚的政治思想9.4 分析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的影响9.5 讨论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在当代世界的适用性和局限性第十章:当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多元化趋势10.1 概述当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多元化趋势10.2 研究当代政治思想家,如哈贝马斯和福山的政治思想10.3 探讨当代政治思想中的重要议题,如全球化、身份政治和环境政治10.4 分析当代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的影响和挑战10.5 讨论如何应对当代政治思想的挑战,以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古希腊政治思想和罗马政治思想的对比古希腊和罗马的政治思想对西方政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西方政治思想史以研究西方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观点,理论和学说;各种政治思想产生,发展,演变的合乎逻辑的历史联系;各种政治思想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具体联系;各种政治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在西方政治思想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西方政治思想史就是通过对上述方面的研究,努力揭示西方政治思想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和特征及其客观必然性,对各种政治思想作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为我们的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课程教学要求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理解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指明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2.注意讲清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保持课程的完整性性及系统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难点,并努力反映本学科的新成就,新动向。

使学生对西方政治思想史拟定提纲的具体步骤进行进一步了解。

3.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如图表、幻灯片及录像教学软件等;4.教学过程中要求运用综合知识能力的锻炼,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5.因学时有限,而内容较多,因此有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自学。

学生自学部位占总学时,但仍然是大纲要求掌握内容。

学生自学部分,采用由教师提示,学生课后自学并提出问题,老师课后解答的方式;6.必要时对重点章节,可在讲授基础上,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并进行课后学习兴趣小组讨论,写出读书报告,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先修课程政治学、马列经典原著选读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西方政治思想的起源、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西塞罗与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观、奥古斯丁和阿奎那的神权政治论、布丹主权学说、格劳秀斯与近代自然法思想、洛克的政治权利起源思想、潘恩的美国独立思想、霍布斯、洛克、卢梭的主权学说、潘恩的人权理论、康德永久和平思想、托克维尔关于民主、自由与平等的思想等内容为教学的重难点。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

《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简介(不超过300字)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限定选修课。

本课程以西方政治思想为研究对象,系统介绍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历史演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研究,要求学生开阔眼界,全面了解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演变过程,提高政治文化水平,掌握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规律,启迪思维,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知识点(一)基本知识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理想国思想、政体学说、斯多葛派与自然法思想、奥古斯丁双城思想、马基雅维利与权力政治、古代自然法思想、近代资产阶级自然法思想、霍布斯、洛克的自然权利思想、霍布斯、洛克的社会契约思想、孟德斯鸠与三权分立学说、卢梭与人民主权学说、汉密尔顿的分权和制衡思想、康德与道德法则、黑格尔与辩证法、伯克的保守主义思想(二)重要知识点西方意识形态的基础及演进、西塞罗与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观、奥古斯丁和阿奎那的神权政治论、布丹主权学说、格劳秀斯与近代自然法思想、洛克政治权利起源思想讨论、潘恩的美国独立思想、霍布斯、洛克、卢梭的主权学说、潘恩的人权理论、康德永久和平思想、托克维尔关于民主、自由与平等的思想及其意义四、基本要求(一)知识要求(熟练掌握、掌握、理解、了解)要求学生通过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学习,熟练掌握西方政治思想发展中重要思想家的思想和学说,掌握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理论,理解西方现代政治模式的历史演进,了解西方政治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其规律。

(二)能力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方政治思想的优秀成果,开阔知识视野,会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认识和分析西方政治思想,提高政治思维能力。

(三)素质要求通过向学生展示西方政治思想史纵向上的历史逻辑与横向上的主题思考,并与植根于中国政治文化与现象的问题意识紧密结合,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

五、教学模式与作业要求(一)教学模式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和视频教学(二)作业要求共3次,为课堂讨论六、成绩评定及权重分配(卷面( 5 %)+平时测验(0 %)+课程论文(75%)+平时与作业(20%))本门课程为考查课,卷面占5%,课程论文占75%,平时与作业占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本课程为政治学与行政学的学科基础课程。

课程主要内容为:古希腊至19世纪西方政治思想演变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各时期政治思想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内在联系;各时期政治思想的特点、重要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及其基本政治主张、历史影响和历史地位。

2.设计思路:
本课程根据2016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开设。

按照教育部要求,本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政治思想史》为主要参照,以时间为序,人物为线,政治理论、政治学说为主要内容。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为政治学与行政学的学科基础课程,是今后修读和理解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学生应初步具备政治学、西方政治制度史等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先修课程:政治学原理;并行课程:政治制度史或比较政治制度;后置课程: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收益:
(1)了解并掌握自古希腊始至19世纪各时期西方政治思想家对国家、政府、公民、政体、民主、宪政等问题的认识,对自由、平等、公平、秩序等价值的探讨,对个人与社会、权利与权力、自由与秩序、民主与法治等关系的理解,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构思,从而开阔视野,增进知识积累,培养理论兴趣,为学习政治学和社会科学的
- 2 -
其他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

(2)认识各个时期西方政治思想家观察、分析政治现象的视角和方法,把握其内在关联与基本逻辑,锻炼并提高政治智慧和政治思维力。

(3)掌握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历史和演变规律,批判地分析其精华与糟粕,尤其是认清所谓普世价值与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理论局限与阶级实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先进性、开放性和超越性,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三、学习要求
为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并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学生须在课前阅读教材相关章节,了解授课内容,为理解和掌握课堂学习内容作必要的准备;课上须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参与课堂讨论,完成随堂思考题,不能到课需提前请假;课后须完成一定量的文献阅读,自选并精读西方政治学经典著作一部,撰写读书笔记一篇并按时提交。

四、教学进度
- 2 -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西方政治思想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政治思想史》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1.12(2015.7重印)
2.阅读文献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 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
- 2 -
人民出版社2009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
《法律篇》,张智人、何勤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
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载《西塞罗文集·政治学卷》,王焕生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上,吴飞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
《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中,吴飞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
《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下,吴飞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
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63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李维史论》,潘汉典、薛军译,吉林出版集团2011
路德、加尔文:《论政府》,吴玲玲编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博丹:《主权论》,李卫海、钱俊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何勤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商务印书馆1982
霍布斯:《论公民》,应星、冯克利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
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
《论宗教宽容》,吴云贵译,商务印书馆1982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徐明龙译,商务印书馆2009
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张若衡译,商务印书馆2010
卢梭:《社会契约论》(第3版修订本),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62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
柏克:《法国革命论》,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
潘恩:《潘恩选集》,马清槐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
杰斐逊:《杰斐逊选集》,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1999
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
迈斯特:《论法国》,鲁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 2 -
罗伯斯庇尔:《罗伯斯庇尔选集》,王养冲、陈崇武选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刘满贵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范阳、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黑格尔政治著作选》,薛华译,商务印书馆1981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
《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2
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
《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
杜威:《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孙有中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
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索尔森修订,邓正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索尔森修订,邓正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施特劳斯、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李红润等译,法律出版社2009
菲利普·内莫:《民主与城邦的衰落——古希腊政治思想史讲稿》、
《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古罗马政治思想史讲稿》、
《教会法与神圣帝国的兴衰——中世纪政治思想史讲稿》,张竝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五卷本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
六、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 A :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
(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及标准:
- 2 -
七、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

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

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八、大纲审核
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签章:
-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