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拥塞的优化方法
网络拥塞解决方案

网络拥塞解决方案引言概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拥塞问题也愈发突出。
网络拥塞会导致网速变慢、延迟增加,甚至造成网络不可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网络拥塞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网络拥塞解决方案。
一、优化网络设备配置1.1 提高带宽:通过增加网络带宽,可以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减少拥塞的发生。
可以选择升级网络设备,增加网络带宽,或者通过负载均衡技术来分流流量,减轻网络拥塞压力。
1.2 优化路由:合理设置路由器,使用路由选择算法,可以使数据包传输更加高效。
通过优化路由选择,可以减少网络拥塞的发生。
1.3 更新硬件设备:及时更新硬件设备,使用性能更好的设备,可以提高网络的处理能力,减少拥塞的发生。
二、流量控制和调度2.1 流量控制:通过流量控制技术,可以限制网络中的流量,避免过多的数据包同时传输,导致网络拥塞。
可以使用流量控制算法,如令牌桶算法、漏桶算法等,来控制流量的传输速度。
2.2 流量调度:通过流量调度算法,可以合理地分配网络资源,避免某些节点或者链路过载,从而减少网络拥塞的发生。
常见的流量调度算法有最短路径优先算法、最佳路径算法等。
三、拥塞控制机制3.1 慢启动算法:在数据传输开始时,慢启动算法可以逐渐增加传输速率,直到网络发生拥塞。
一旦发生拥塞,慢启动算法会减少传输速率,从而控制网络拥塞的发生。
3.2 拥塞避免算法:拥塞避免算法通过监测网络的拥塞状态,动态调整传输速率,避免网络拥塞的发生。
常见的拥塞避免算法有TCP Tahoe算法、TCP Reno算法等。
3.3 拥塞控制策略:制定合理的拥塞控制策略,可以根据网络拥塞的程度,调整传输速率和拥塞窗口大小,从而有效地控制网络拥塞。
四、缓存技术4.1 缓存服务器:通过设置缓存服务器,可以将常用的数据缓存在服务器上,减少对原始数据的请求,从而减少网络拥塞的发生。
4.2 CDN技术:使用CDN(内容分发网络)技术,将数据缓存在离用户较近的服务器上,减少数据传输的距离和时间,提高用户访问速度,减轻网络拥塞压力。
网络拥塞解决方案

网络拥塞解决方案网络拥塞是指网络中的数据流量超过了网络链路的处理能力,导致网络传输速度变慢或者无法正常传输数据的现象。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拥塞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网络拥塞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1. 提升带宽提升带宽是解决网络拥塞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增加网络链路的带宽,可以容纳更多的数据流量,从而减少网络拥塞的发生。
这可以通过升级网络设备、更换高速传输路线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还可以采用负载均衡技术,将数据流量分散到多个链路上,进一步提高网络的传输能力。
2. 优化网络架构网络架构的优化也是解决网络拥塞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规划网络拓扑结构,优化网络路由算法,可以减少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时间,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
此外,还可以采用分布式存储和计算技术,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减少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量,从而缓解网络拥塞问题。
3.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是解决网络拥塞的重要手段之一。
流量控制通过限制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使得网络中的数据流量保持在网络链路的处理能力范围内,避免网络拥塞的发生。
拥塞控制则通过监测网络链路的负载情况,及时调整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以保证网络的稳定运行。
常用的拥塞控制算法包括TCP拥塞控制算法和网络流量调度算法等。
4. 缓存技术和内容分发网络(CDN)缓存技术和内容分发网络(CDN)可以有效地缓解网络拥塞问题。
通过在网络中设置缓存节点,将常用的数据缓存到离用户近的位置,可以减少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距离,提高数据的访问速度。
同时,CDN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和网络状况,智能地选择最优的服务器节点,将数据快速地分发给用户,进一步减轻网络的负载压力。
5. QoS(Quality of Service)保证QoS(Quality of Service)保证是一种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数据流量进行优先级分类和调度的技术,可以保证网络中关键应用的服务质量。
网络拥塞解决方案

网络拥塞解决方案引言概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的广泛,网络拥塞问题日益突出。
网络拥塞不仅会影响用户的上网体验,还可能导致网络服务的中断,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损失。
为了解决网络拥塞问题,各种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见的网络拥塞解决方案。
一、流量控制1.1 拥塞控制算法拥塞控制算法是一种通过控制数据包的发送速率来减少网络拥塞的方法。
常见的拥塞控制算法有TCP拥塞控制算法和RED(随机早期检测)算法。
TCP拥塞控制算法通过动态调整发送速率和接收窗口大小来控制网络拥塞。
RED算法则通过在路由器上检测网络拥塞的早期迹象,及时丢弃一部分数据包,从而减轻网络负载。
1.2 服务质量保证(QoS)服务质量保证是一种通过为不同类型的数据流分配不同的网络资源来保证网络性能的方法。
QoS可以根据数据流的重要性和敏感性,为其分配带宽、延迟、抖动等网络资源。
通过合理配置QoS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少网络拥塞,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3 压缩技术压缩技术是一种通过减少数据传输的数据量来缓解网络拥塞的方法。
常见的压缩技术有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
无损压缩可以将数据压缩为较小的体积,减少网络传输的数据量,从而减轻网络拥塞。
有损压缩则可以根据数据的重要性,舍弃一部分细节信息,进一步减小数据的体积。
二、增加带宽2.1 网络扩容网络扩容是一种通过增加网络带宽来缓解网络拥塞的方法。
可以通过增加链路带宽、升级网络设备或增加服务器数量等方式来实现网络扩容。
网络扩容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的传输能力,减少网络拥塞的发生。
2.2 多路径传输多路径传输是一种通过同时利用多条路径传输数据来增加网络带宽的方法。
可以通过路由器的负载均衡功能将数据流分散到多个路径上,从而提高网络的传输能力。
多路径传输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减少网络拥塞的发生。
2.3 带宽控制带宽控制是一种通过限制网络流量的传输速率来增加网络带宽的方法。
可以通过在路由器或交换机上设置带宽限制策略,控制不同类型的数据流的传输速率。
网络拥塞解决方案

网络拥塞解决方案一、引言网络拥塞是指网络中的流量超过网络链路或节点的处理能力,导致网络性能下降,延迟增加,甚至造成数据丢失的现象。
为了解决网络拥塞带来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来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和性能。
二、网络拥塞的原因1. 流量过载:当网络中的流量超过链路或节点的处理能力时,会导致网络拥塞。
2. 网络瓶颈:网络中存在瓶颈链路或节点,其处理能力有限,容易成为网络拥塞的瓶颈。
3. 网络设备故障:网络中的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出现故障时,可能引发网络拥塞。
4. 不合理的网络设计:网络拓扑结构不合理、链路带宽分配不均等因素也会导致网络拥塞。
三、网络拥塞解决方案1. 流量控制a. 使用流量控制算法:通过限制发送端的发送速率,控制流量的大小,防止过多的流量进入网络。
b. 配置流量优先级:为不同类型的流量设置优先级,确保重要的流量能够得到优先处理。
2. 拥塞控制a. 使用拥塞控制算法:如TCP的拥塞控制算法,通过动态调整发送速率、重传丢失的数据包等方式,控制网络中的拥塞程度。
b. 配置拥塞避免机制:设置合理的拥塞窗口大小、超时时间等参数,避免网络拥塞的发生。
3. 增加带宽a. 扩展网络链路:增加网络链路的带宽,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b. 使用链路聚合技术:将多条低带宽的链路合并成一条高带宽的链路,提升网络的传输能力。
4. 优化网络拓扑结构a. 重新设计网络拓扑: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规划网络拓扑结构,避免瓶颈链路和节点的出现。
b. 使用多路径路由技术:通过使用多条路径传输数据,减少单一路径上的拥塞,提高网络的负载均衡能力。
5. 配置QoS(Quality of Service)策略a. 根据应用需求,设置不同的服务质量等级,确保重要的应用能够获得足够的带宽和优先级。
b. 使用流量整形和流量调度技术,对不同类型的流量进行限制和调度,保证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
6. 定期监测和优化网络性能a. 使用网络性能监测工具,定期对网络进行监测和诊断,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拥塞问题。
网络拥塞解决方案

网络拥塞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使用量不断增加,网络拥塞问题也日益突出。
网络拥塞会导致网络延迟增加、数据传输速度下降,给用户的网络体验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网络拥塞解决方案对于保障网络畅通和提高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二、网络拥塞的原因1. 网络带宽不足:当网络带宽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时,网络拥塞就会发生。
2. 网络设备故障:网络设备的故障或者失效会导致网络拥塞,例如路由器故障、交换机故障等。
3. 网络流量突增:当某个特定时间段内网络流量蓦地增加,超过网络的处理能力时,就会导致网络拥塞。
4. 网络攻击:网络攻击(如DDoS攻击)会使网络资源被浪费在无用的请求上,从而导致网络拥塞。
三、网络拥塞解决方案1. 增加网络带宽:提升网络带宽是解决网络拥塞的有效方法。
可以通过升级网络设备、增加网络链路数量等方式来增加带宽。
同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带宽分配,优先满足关键业务的网络需求。
2. 优化网络设备:对网络设备进行优化和升级,提高设备的处理能力和性能,以应对网络拥塞的挑战。
例如,使用高性能的路由器和交换机,增加缓存容量等。
3. 流量管理和优化:通过流量管理和优化技术,对网络流量进行合理分配和调度,以保证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
可以使用流量控制、流量整形、流量分流等技术手段来降低网络拥塞的发生概率。
4. 网络监测和预警:建立有效的网络监测系统,及时监测网络状态和流量变化,当网络拥塞发生时能够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可以使用网络流量分析工具、网络性能监测工具等来实现网络监测和预警功能。
5. 安全防护措施: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止网络攻击对网络造成拥塞。
可以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DDoS防护系统等安全设备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抵御网络攻击能力。
四、解决方案的效果评估为了评估解决方案的效果,可以进行以下指标的监测和评估:1. 网络延迟:通过测量网络延迟时间来评估解决方案的效果。
网络延迟时间越短,说明网络拥塞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网络拥塞解决方案

网络拥塞解决方案一、引言网络拥塞是指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量超过了网络设备的处理能力,导致网络性能下降、延迟增加和数据丢失等问题。
为了解决网络拥塞问题,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网络拥塞解决方案,包括流量控制、拥塞控制、负载均衡和带宽扩容等。
二、流量控制流量控制是通过限制数据传输的速率来控制网络拥塞。
其中,常用的流量控制算法包括令牌桶算法和漏桶算法。
1. 令牌桶算法令牌桶算法通过引入令牌桶来控制数据的传输速率。
在发送数据之前,发送方需要从令牌桶中获取令牌,每个令牌代表一定数量的数据。
如果令牌桶中没有足够的令牌,发送方就无法发送数据。
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数据的传输速率,避免网络拥塞。
2. 漏桶算法漏桶算法将数据传输看作是水流进入一个漏桶中,漏桶以固定的速率漏水。
如果数据传输速率超过了漏桶的漏水速率,多余的数据将被丢弃。
通过漏桶算法,可以平滑网络流量,避免网络拥塞。
三、拥塞控制拥塞控制是通过调整数据传输的速率来控制网络拥塞。
常用的拥塞控制算法包括TCP拥塞控制算法和RED(随机早期检测)算法。
1. TCP拥塞控制算法TCP拥塞控制算法通过动态调整拥塞窗口大小和重传超时时间来控制数据传输速率。
当网络出现拥塞时,拥塞窗口会减小,从而降低数据传输速率。
当网络拥塞缓解时,拥塞窗口会增大,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常见的TCP拥塞控制算法包括慢启动、拥塞避免和快速恢复等。
2. RED算法RED算法通过随机丢包来控制网络拥塞。
当网络出现拥塞时,RED算法会随机选择一部分数据包进行丢弃,从而降低数据传输速率。
通过动态调整丢包概率,RED算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网络拥塞。
四、负载均衡负载均衡是通过将网络流量均匀地分布到多个服务器上来提高网络性能和可靠性。
常用的负载均衡算法包括轮询、加权轮询和最少连接等。
1. 轮询算法轮询算法将每个请求依次分配给不同的服务器,实现负载均衡。
当有新的请求到达时,轮询算法会将请求分配给下一个服务器。
这样可以保证每个服务器都能平均分担负载。
网络拥塞的原因、分类、检测方法及解决方案

网络拥塞的原因、分类、检测方法及解决方案网络拥塞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种常见问题,它会导致网络性能下降、数据包丢失和延迟增加等问题。
因此,解决网络拥塞问题对于保障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网络拥塞的原因、分类、检测方法以及解决方案。
一、网络拥塞的原因网络拥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带宽不足:当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量超过了网络的带宽容量时,就会导致网络拥塞。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高流量的网络环境中,例如视频流媒体服务、在线游戏等。
2.路由器瓶颈:当路由器的处理能力不足以处理大量的数据包时,就会导致网络拥塞。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路由器硬件老化或者配置不当的情况下。
3.网络拓扑结构不合理:当网络中的拓扑结构不合理时,就会导致数据包传输路径过长,从而增加了数据包的传输延迟和丢包率。
4.恶意攻击:当网络遭受到恶意攻击时,就会导致网络拥塞。
例如DDoS攻击会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大量的请求,导致服务器无法正常响应其他用户的请求。
二、网络拥塞的分类根据网络拥塞发生的位置和原因,可以将网络拥塞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链路拥塞:当网络中的某个链路的带宽不足以满足数据传输的需求时,就会导致链路拥塞。
链路拥塞通常发生在局域网内部或者广域网连接中。
2.节点拥塞:当网络中的某个节点的处理能力不足以处理大量的数据包时,就会导致节点拥塞。
节点拥塞通常发生在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上。
3.全局拥塞:当整个网络的带宽都不足以满足数据传输的需求时,就会导致全局拥塞。
全局拥塞通常发生在大规模的互联网环境中。
三、网络拥塞的检测方法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拥塞问题,需要采用一些检测方法来监测网络的状态。
常用的网络拥塞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带宽利用率监测:通过监测网络中的带宽利用率来判断是否存在拥塞现象。
如果带宽利用率超过了一定的阈值,就说明网络出现了拥塞。
2.丢包率监测:通过监测网络中的丢包率来判断是否存在拥塞现象。
如果丢包率超过了一定的阈值,就说明网络出现了拥塞。
网络拥塞解决方案

网络拥塞解决方案网络拥塞是指在网络通信中,由于网络流量过大或网络资源不足,导致网络传输速度变慢或无法正常连接的现象。
为了解决网络拥塞问题,提高网络通信的效率和稳定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一、流量管理流量管理是解决网络拥塞的关键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的流量管理,可以控制网络中的数据流量,提高网络传输的效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流量管理技术:1.1 带宽控制:通过限制每个用户或每个连接的带宽,可以确保网络资源的合理分配,避免某个用户或连接占用过多的带宽而导致网络拥塞。
带宽控制可以通过网络设备或软件来实现,例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
1.2 流量调度:流量调度是一种根据不同的网络流量特征,对流量进行优先级调度的技术。
通过合理的流量调度算法,可以保证网络中重要数据的传输优先级,提高网络的整体传输效率。
1.3 压缩与优化:对网络流量进行压缩与优化可以减少数据的传输量,从而减轻网络拥塞的程度。
常见的压缩与优化技术包括数据压缩、数据缓存、数据预取等。
二、网络扩容网络扩容是解决网络拥塞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增加网络设备、提升网络带宽等方式,可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能力,从而减轻网络拥塞的程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网络扩容方案:2.1 增加服务器数量:通过增加服务器的数量,可以提高网络的处理能力,分担服务器的负载,减轻网络拥塞的压力。
2.2 增加网络带宽:通过升级网络设备、增加网络带宽等方式,可以提高网络的传输速度和容量,从而减轻网络拥塞的程度。
2.3 网络优化:通过优化网络拓扑结构、改善网络设备配置等方式,可以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减少网络拥塞的发生。
三、负载均衡负载均衡是一种将网络流量合理分配到多个服务器上的技术。
通过负载均衡,可以提高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减轻单个服务器的负载,从而减少网络拥塞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负载均衡技术:3.1 DNS负载均衡:通过DNS服务器将用户的请求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实现负载均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小区拥塞的优化方法内容简介在本文中,主要从出现TCH信道拥塞可能的原因入手,提出一些解决TCH信道拥塞的方法和思路,以供大家参考。
文档更新、审核记录目录一.存在均衡话务的可能 (5)二.存在硬件问题的可能 (15)三.存在需要扩容的可能; (16)四.存在TCH和SD资源分配问题 (16)前言我们在谈到网络拥塞时,常常是指信令信道拥塞以及话务信道拥塞。
其中话务信道拥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TCH信道拥塞,发生在用户在申请网络服务信令交互之后,一般进行用户的真正话音要由TCH信道承载,TCH信道的分配也称指配过程。
出现TCH信道拥塞是说:在指配过程中,如果网络没有可用的TCH信道来分给手机,则系统计一次TCH分配失败。
在本文中,主要从出现TCH信道拥塞可能的原因入手,提出一些解决TCH信道拥塞的方法和思路,以供大家参考。
一.存在均衡话务的可能存在覆盖均衡的可能是指:通过实际现场对出现拥塞的小区及其邻区的覆盖范围测试,或者在OMC上对出现拥塞的小区及其邻区做切换统计观察后,统计它们的TA大小分布,分析得出本小区的实际覆盖范围过大,而周边没有拥塞现象的小区覆盖过小,而没有充分吸收拥塞小区的话务量。
此处的有话务均衡的可能是指:出现拥塞的小区其TCH拥塞率较高,但是,其SDCCH却不存在拥塞的情况,也即该小区在TCH与SDCCH资源的配置方面做得不合理。
若出现TCH信道拥塞,分析得出基站的覆盖与周边基站的覆盖没有合理地进行控制,或者TCH的拥塞率与SDCCH的拥塞率不均衡,则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进行处理:采用多种方法调整本基站与周边基站的覆盖范围;均衡拥塞基站与周边基站的话务量;对TCH与SDCCH不均衡的情况予以调整。
(1)调整本基站和邻区的发射功率等参数来收缩基站覆盖在基站拥塞情况不均衡的情况下,例如:本小区很忙,而相邻的小区却很闲,则通过调整本小区的发射功率等参数等可以有效收缩本小区的覆盖范围,同时适当调整邻区的参数来提高其覆盖,吸收话务。
相关的调整有:1、调整基站的发射功率。
BSPWRB是基站在BCCH信道上的发射功率,对于GSM900,其值一般设置范围在31到47dBm,步数为2dBm,对于1800频段来说,其值一般设置在33到45dBm范围内,步数也是2 dBm. BSPWRT是基站在非BCCH信道上的发射功率. 其在900和1800不同频段的一般设置范围和BSPWRB是一样的.在BSC 上把BSPWRB/BSPWRT调小,可以降低基站的发射功率。
同时调大周边小区的发射功率可以增加其覆盖范围,吸收过量的话务.在终端上调整的方式是: Rlcpp:cell=xxxxxx;Rlcpc:cell=xxxxxx,bspwrb=xx,bspwrt=xx;但是这种方法会使降低MS的接受电平,信号弱了质量也会下降,一般不建议采用这种方法。
一般的情况下,此参数不要做改动,而采用天线调整的方法。
(2)调整本基站和邻区基站的天线调整天线的高度、方向角和倾角,是我们合理分配话务的重要手段之一。
基站天线安装位置过高、基站下顷角过小等,会造成基站的实际覆盖过远,从而过多地吸收话务,引起不必要的TCH拥塞。
通过天线方向角的修改,可以保障重点路段、重点目标的通信畅通。
通过天线高度、下倾角的修改,可以增大或减小小区的覆盖范围,重新分配话务,直观的起到疏忙补闲的作用。
1 加大天线的下倾角。
在城区,这是比较好的方法。
第一它不会降低基站的发射功率;第二,通过比较,它能有效地缩小基站的覆盖范围。
通常要调到7-12度。
2 调整天线的方向角,使之离开话务繁忙的地区。
这种调整有个前提,就是附近还有其他基站可以分担繁忙地区的话务量。
另外,应该确定基站近期不会扩容后才实施调整,因为如果基站容量够,又要把天线方向角调回原位。
在调整的时候,要在忙时到实地考察,调查话务集中点和用户行为。
案例分析:复兴中路北侧这个站的话务量一直很低,而其南侧的301医院和永定路两个基站的话务量居高不下,且存在拥塞现象。
所以,优化人员加高了复兴中路北侧天线,减小其下倾角,并调整天线方向角以将天线对准繁华街道,从而有效地吸收话务量,这样就分担了基站301医院和永定路的话务量。
(3)调整有关参数减小本基站的C2值GSM规范中定义的小区重选的功能,可以有效地控制空闲模式下的手机在网络中的分布。
通过调整与小区重选有关参数,将拥塞小区的小区重选C2值减小,同时将其相邻话务较闲的小区C2值增大,可以有效地引导网络的话务的发布,较少不必要的拥塞。
1通过改变C2值减少IDLE MODE下的用户数。
C2=C1+CRO-TO*H (PT-T).目前基本上所有手机都可以采用C2值来进行CELL RESELECTION,我们可以使C2值比C1值小,也就是手机知道的信号强度比实际的要小,在本拥塞小区边缘的手机会登记在其他小区。
设置方法是先把PT=31,此时TO失效,C2=C1-CRO,C1是实际的信号强度,CRO取值范围是0-63,单位是dB,步长=2,可以通过设置CRO 来降低C2值。
(PT=0时 C2=C1+CRO)一般地,此时CRO不要超过12。
这种设置要注意如何处理拥塞小区边缘用户的登记问题,因为很可能在边缘地区用户将登记在其他小区上,但是此时其他小区的信号强度是否足够,还有其他小区的ACCMIN是否能覆盖到这些用户。
总的来说,是要避免出现人为的盲区。
2对于业务量很小,设备利用率较低的小区,一般鼓励手机尽可能工作于该小区(即对该小区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这种情况下,建议设置CRO在0~20dB之间,根据对该小区的倾向程度,设置CRO。
倾向越大,CRO越大,反之,CRO越小。
临时偏置一般建议设置与小区重选偏置相同或略高于小区重选偏置。
惩罚时间主要作用是避免手机的小区重选过程过于频繁,一般建议的设置为0(20秒)或1(40秒)。
3对于业务量一般的小区,一般建议设置CRO为0,PT为640秒从而使C2=C1,也即不对小区施加人为影响。
上述参数的设置是基于每个小区的,但由于参数C2的性质与邻区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设置这些参数时必须注意相邻小区之间的关系。
建议:若要让1800多吸收话务量,初次实验时可以如下设置:CRO=10、TO=0、PT=0。
注意:由于小区选择和重选参数可以有效地控制手机在空闲和通话时在网络中的分布,这样我们可以灵活地调整网络话务的承载,降低拥塞小区的话务量。
我们建议在一般情况下充分利用这些参数带来的效用。
但是,在调整小区选择和重选的参数时,切记要适当调整该站的邻区参数设置(即将该小区的主要邻区切换门限适当加大),避免发生手机在IDLE时占上某个小区,但当手机进入通话状态时又根据切换参数设置切出该小区。
(4)通过定位算法减少话务量按照信号强度算法排队(K-算法),没有符合足够电平条件的小区即“低信号强度小区”都称为K-小区,并按照相关信号强度排队,即K-算法。
K值是由以下公式来为每条链路计算:目前我们只起用K算法,而L算法是通过参数的设置屏蔽掉(MSRXSUFF=0)邻近小区最小电平条件从邻近小区信号强度滤波输出rxlev is由两个最小阙值电平测试,一个用于下行链路信号强度MSRXMIN,一个用于评价上行链路信号强度BSRXMIN。
这些电平分别在每个小区定义。
上、下行链路信号强度弱小是用到最小电平选择标准。
这就是说,假如信号被认为高于灵敏电平,则可以考虑相应小区的切换。
下行链路最小条件是:SS_DOWN n 大于等于MSRXMIN n , (6)其中n指的是邻近小区。
上行链路条件是:SS_UP n 大于等于BSRXMIN n .(7)其中SS_UP n 是估算的上行链路信号强度,它由计算下行链路路径损耗和减去MS的输出功率得到的:SS_UP n = MS_PWR n -L n .(8)其中MS_PWR n 是正常小区输出功率,它是取按照MS分类(P)的功率容量或者是最大允许的MS输出功率即参数MSTXPWR中最小一个,如(9)公式:MS_PWR n = min(P, MSTXPWR n ) . (9)路径损耗L n是:L n = BSPWR n-rxlev n , (10)其中BSPWR是个参数,它指BCCH载频上发信机发出的基站输出功率,并是在一般参考点给出的。
下面,我们假设参考点直接定在天线外,那么EIRP就作为输出功率值。
这样结果是最小电平条件必须满足公式6和7,这意味MS在这个小区的覆盖范围内。
在上行链路信号强度模型中,波形传播被假定为互逆的,如路径损耗在两个方向是同样的,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估算中有同样信息出现。
公式6和7的应用仅在比较功率电平和为不同的最小电平作调整。
注意,MSRXMIN and BSRXMIN 是和提到的参考点有关,同样作为输出功率,在这个文件中称为EIRP。
邻近小区履行上行和下行链路最小电平条件,符合于进一步的处理。
总之,最小电平条件如下所示:SS_DOWN n 大于等于MSRXMIN nSS_UP n 大于等于BSRXMIN n因为所有邻近小区的选择是按照最小电平的条件,服务小区也一样,因此足够电平条件是实用的。
这个条件将小区分为已经汇报的高信号强度小区(“高信号强度小区”)和已经汇报的低信号强度小区(“低信号强度小区”)。
这个条件也可以看为将小区区域分为“高信号电平区域”和“低信号电平区域”的方法。
足够条件类似于最小电平条件,但有几个重要点:服务小区和邻近小区同样进行估算“足够”信号电平是由用于作为阙值参数MSRXSUFF 和BSRXSUFF来确定的*足够的阙值是由过渡的滞后值TRHYST和过渡的偏移量TROFFSET来修正,这两个参数都是小区和小区的关联参数。
邻近小区下行链路足够条件是:场强 _SS_DOWN n≥ MSRXSUFF n -TROFFSET n,s + TRHYST n,s , (12) 其中n是指邻近小区, s是指服务小区, SS_DOWN n是按照公式5计算的,但附有惩罚信号强度:(现在MSRSUFF一般设置为0)p_SS_DOWN n = p_rxlev n + BSTXPWR n -BSPWR n . (13)邻近小区上行链路足够条件是:p_SS_UP n≥ BSRXSUFF n -TROFFSET n,s + TRHYST n,s , (14)其中p_SS_UP n按照公式8计算的,但路径损耗计算附有惩罚信号强度, p_rxlev:L n = BSPWR n -p_rxlev n . (15)把参数MSRXMIN的值降低,可以使拥塞小区较难出现在小区队列里。
我们也可以通过提高K算法的门限值,使拥塞小区在相邻小区队列排在后面里。
方法是把参数BSRXSUFF的值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