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下册(沪教版)
沪教版初中初二八年级下册音乐;音乐创意园_课件1(2)

用智慧创造音乐,用创意展示才华
一窝雀的命运
女声三重唱《一窝雀》讲述了鸟奏的悲惨命运,聆听 歌曲,模仿她们的某些演唱方式,按照下列文字及图画的 提示,编创音响剧《鸟乐——一窝雀雀,它们每天聚集在一起,
尽情地歌唱。
主持人: 雀儿们害怕极了,发出阵阵惊恐的叫声,四处逃窜。
但还是有很多鸟雀倒在了血泊中。
主持人: 鸟雀们没有屈服,张开翅膀寻找新的家园。终于,它
们找到了。在那里,它们与人类和谐相处,歌声更美妙 了……
谢谢欣赏
最新沪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08页 0061页 0076页 0097页 0099页 0101页 0103页 0114页 0116页 0118页 0171页 0183页 0185页 0187页
第一单元 绿色的家园 5《山林的春天》 6《绿荫》 音程 13水的合唱 《沃尔塔瓦河》(片段) 20听辨乐曲 多彩和弦 听听练练 第三单元 茂密的白桦林 《纺织姑娘》 23《伏尔加船夫曲》 26《共青团员之歌》 大调式 小调式 交响音画 39听唱表演 《十面埋伏》(片段) 46民族调式练习 听音乐辨乐器 创作旋律 第五单元 南国琴音 49《硕斧开天》
第一单元 绿色的家园
最新沪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沪教版初中初二八年级下册音乐;音乐创意园_课件1(3)

用智慧创造音乐,用创意展示才华
音乐情景剧——“依心曲” 请你根据下列图画,发挥想象力,运用乐曲《二泉映
月》,编创、表演音乐情景剧。
《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 (阿炳)的代表作。作品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 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 风靡全国。
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 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 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 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曾获“20世纪华 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二泉映月》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首享誉海 内外的优秀作品,是中国民间器乐创作曲目中的瑰宝之一。
基本信息
1.无锡惠山脚下的“天下第二泉”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贫穷的阿炳常去那里拉琴卖唱。
2.这位双目失明的穷艺人用音乐倾吐着人生的辛酸和时间 的不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在流浪中,他经常遭受恶霸的毒打、官僚的凌辱。
4.他创作并演奏的《二泉映月》,旋律委婉,如泣如诉, 人们称这首曲子是他的“依心曲”。
谢谢欣赏
初中音乐沪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唱歌《阳关三叠》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沪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唱歌《阳关三叠》优质课公开课
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感受、体验《阳关三叠》的音乐情绪。
2、熟练掌握《阳关三叠》的主题旋律。
3、通过听赏,引导学生分析歌曲背景,了解“三叠”的含义。
4、以实践、创编等活动形式表现音乐,自己创设情景剧,展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并从中获得相互合作、参与音乐、表现音乐的乐趣。
5、通过《阳关三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体验中国古代音乐中的离别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热爱。
2学情分析
中国古代音乐因为离我们学生生活的时代比较遥远,容易让学生望而生畏;因此在教学中,较侧重兴趣的激发与持续;使用实践、对比、体验、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在经典古曲的鉴赏学习中感悟、体会其意境、情感;并开展创造性改编活动。
3重点难点
重点:1、熟唱歌曲的主题旋律。
2、感受歌曲的背景,理解当时的人们的生活环境。
难点:“遄行、遄行”八度的大跳,和附点节奏的准确。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导入新课
一、导入新课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音乐问好
3、师:(多媒体出示画面)请大家认真观察这幅画面,看看这幅图表达的是什么情形?生答
师:如果要你为这幅图画配上一首古诗,你会选择哪一首?(学生讨论回答,例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或“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或“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初中音乐教案)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1

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1 初中音乐教案第一单元社会——滋养艺术的沃土主题构思: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这是唯物主义的艺术观。
组建这一单元,旨在使学生更进一步从感性上认识艺术与社会生活的辩证关系。
艺术反映并作用于社会的角度是多方面的,本单元选取几个与社会密切相关的几个主题:如:艺术的历史性——从社会的重大变革中产生艺术,并对社会历史有推动作用艺术的社会性——劳动创造了社会,人们在劳动中得到艺术创作的灵感,这是古而有之的;艺术的民族性——人民生活、休养生息在广袤、滋润的土地上,万古流淌的大河大江便是民族生存的摇篮,并形成了民族的性格,这一切都能从所选的艺术作品中得以表现。
本单元选材有以下特点:(1)、经典性:如芬兰颂、长征组歌等(2)、时代性:如七子之歌、长江之歌等。
(3)、相关性:如伏尔加河、洗衣歌等。
以上这些作品不是纯描绘性的音乐,而是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对于提高初二的学生的理解力、鉴赏力十分有助。
须说明:上册中所列“生活——创造艺术的源泉”单元,其实根据艺术理论,社会与生活紧密相联的,为组建单元,进行分开但选材上是有所侧重的,立意也稍有不同。
第一课历史的画卷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音乐及其它艺术作品是产生于社会的,艺术能生动地反映历史的面貌,带有历史的印痕,并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从而对艺术的本质有更深的认识。
2、通过听赏《芬兰颂》等反映重大历史变革的作品,使学生领略音乐及艺术作品的恢宏气势,体会其庄重、激越的情绪特征,知道主题的发展手法及表现的内容。
3、通过演唱歌曲《七子之歌》,增强爱国热情,并能用清晰,柔和及高亢的声音唱出歌曲的对比,表达情绪。
4、通过创造与拓展活动,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优秀的艺术作品,了解一些反映历史面貌的作品,体会艺术作品的历史性特征,学会简单的舞蹈造型。
5、初步了解交响乐、交响诗、组歌、及西贝柳斯生平。
教学内容与教学建议一、音乐长廊:(一)欣赏:《芬兰颂》1、内容介绍:芬兰颂由西贝柳斯作曲。
沪教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音乐下册:《硕斧开天》_课件1

客家土楼主要以圆形为主
客家土楼也有一部分为方形及 其他形状
客家土楼的内部情景
作品简介:
《土楼回响》简介:
这是一部反应客家人团结奋斗、顽强 拼搏、求生存图发展以及表现客家人性格 的宏伟壮丽的音乐历史诗篇。 全曲共分“劳动号子”“海上之舟”“ 土楼夜语”“硕斧开天”“客家之歌”五 个乐章。
思考
琵琶,被称为“弹拨乐器之王”、“弹拨乐器首座”, 演奏风格古朴、独特,音韵有敲击钟磬之风味。
琵 琶
乐谱最早在于1921年丘鹤祷编著 的《弦歌必读》,后经潘永璋执笔整 理。
《雨打芭蕉》是广东音乐早期的优秀 曲目之一.以流畅明快的旋律,表达 了人们的喜悦之情;一连串的短句, 顿挫的节奏,犹如淅淅沥沥的雨点打 着芭蕉,使人联想到芭蕉婆娑起舞之 态,更使人想象带芭蕉丰收之后人们 的欣喜之情.乐曲所表现的意境极富 南国风光.
1.乐曲用了哪些乐器来描绘雨打芭蕉 清脆明亮的音响? 2.与《步步高》进行对比,这两首音 乐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高 胡
高胡是“高音二胡”的 统称,是在二胡的基础上改 制而成的,采用两腿夹琴筒 的演奏方法,音色清澈明亮, 被人们称作“广东音乐”中 的灵魂乐器。
秦 琴
汉族弹弦乐器,表 现轻柔、优美的旋律时, 有着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效果。
中国民族弹拨乐器,在合奏中主要担任低 音和旋乐段;其音质圆润浑厚,低沉婉转。
大 阮
《硕斧开天》
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是中国民乐的重要分支之一, 是民族音乐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岭南 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东音乐扎根于 岭南文化的深厚土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 术规律和风格特点。《步步高》是广东音乐 家吕文成的代表作,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广东 民乐。 广东音乐是流行于广东地区的丝竹音乐, 以高胡作为主奏乐器。主要演奏乐器有高胡、 扬琴、秦琴等。音乐清脆明亮,曲调流畅优 美,节奏活泼明快。
初中音乐: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2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2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Shanghai Education Edition Eighth Grade Art Volume 2 Volume 2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2第三课民族的摇篮教学目标:1、通过听、唱、奏、舞等实践活动,领略作品那富有诗意、荡气回肠的情绪特征,感悟作品中透出的民族气质,从而使学生知道音乐与艺术在激发人的民族情感与反映社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对《沃尔塔瓦河》、《黄河船夫曲》等歌(乐)曲的欣赏,想象曲中所描写的山水美景,并记住这些曲子的主题旋律,用较科学的发声方法及深情地表情演唱《长江之歌》,通过一组创造性活动进一步领略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民俗风格,拓宽音乐视野。
3 进一步了解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
教学内容与教学建议:一.音乐长廊(一)欣赏:《沃尔塔瓦河》1、内容介绍:《沃尔塔瓦河》选自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
这部交响诗套曲,是斯美塔那在1874年9月已明显感觉到耳聋灾难来临时写的,他以顽强的毅力终于1876年完稿。
第一次公演时,他却听不到一点声音了。
乐曲有六个乐章组成。
第一章“维谢格拉得“,描写古代具有光荣斗争历史的古城,并再现出古代捷克人民的光荣形象。
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描写了纵贯南北的捷克最大的河流----沃尔塔河的自然风光及其诗一般的传说。
第三乐章“沙而卡”,写的是民间传说中民族女英雄的故事。
第四乐章“捷克的田野和森林”,生动地描写了祖国的自然风光。
第五乐章“塔波尔”及第六乐章“布郎尼克”,描写了人民与异族压迫者的斗争。
其中第二乐章最受欢迎,其主题是优美的e小调旋律,后来转为e大调,为人民展示了沃尔塔瓦河瑰丽庄严的景象,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摘自《音乐欣赏手册》)全曲分为八个部分:一:“沃尔塔瓦河的两个源头”。
e小调,快板,舒适地、六拍子。
沪科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音乐的基本元素第一课:音乐的语言——乐谱教学目标:- 了解乐谱的基本元素- 学会读懂简单的乐谱教学内容:1. 乐谱的基本符号- 谱号: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 音符: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休止符:长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 连线:音符连线、休止符连线2. 乐谱的记谱法- 上加符号- 下加符号- 附点法- 附点连音教学活动:1. 学生们观看乐谱相关教学视频,了解乐谱基本元素和记谱法。
2. 给学生们分发简单的乐谱练册,让他们尝试读懂乐谱上的音符和休止符。
3. 分组演练,学生们互相教授乐谱上的符号和记谱法。
教学评估:- 学生们能够准确地读懂简单乐谱上的音符和休止符。
- 学生们能够通过口头讲解向他人教授乐谱上的符号和记谱法。
第二课:音乐的表达方式——音乐符号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符号在乐谱中的含义- 能够根据音乐符号正确演奏乐曲教学内容:1. 音乐符号的含义- 音符的高低音- 音符的音长- 音符的音色2. 基本节拍和节奏的演奏方法- 节拍的强弱- 节奏的速度和变化教学活动:1. 学生们观看音乐符号相关教学视频,了解音乐符号在乐谱中的含义。
2. 给学生们分发简单的乐曲乐谱,让他们试着根据音乐符号正确演奏乐曲。
3. 分组演练,学生们互相演奏各自练的乐曲,学会掌握基本的节拍和节奏。
教学评估:- 学生们能够准确地根据乐谱上的音乐符号演奏乐曲。
- 学生们能够通过演奏向他人展示基本的节拍和节奏。
第二单元:音乐的流派与形式(继续编写剩下的单元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天》
02
9唱唱吹
05
吹 听辨
乐曲 编
创情景剧
04
6《绿荫》
03
《装扮蓝 色的地球》
02 第二单元 江河奔流
第二单元 江河 奔流
13水的合唱
4《蓝色多
和弦 交响
01
瑙河圆舞
诗
06
02 曲 》
20听辨
05
乐曲 多
彩和弦
听听练练
04
19《沃尔塔
03 《 沃 尔 塔 瓦河》 (片段)
瓦河》
03 第三单元 茂密的白桦林
0
0
2
3
40《二泉映月》 《十面埋伏》 (片段)
0
0
4
5
44《阳关三叠》
46民族调式练 习 听音乐辨乐 器 创作旋律
0 6
中国民族五声 调式
05 第五单元 南国琴音
第五单元 南 国琴音
06
54吹吹打打 听辨乐画
01
48跳动的木 屐
05
50《天乌鸟》
02
49《硕斧开 天》
04
03
《雨打芭蕉》 《故乡情》
06 第六单元 荧屏乐歌
第六单元 荧 屏乐歌
06
58《十五岁 的笑脸》
01
56 影视歌 曲大家唱
05
《云宫迅音》
02
57《枉凝眉》
04
03
《大宅门》 《卧虎藏龙》
第六单元 荧屏乐 歌
63吹吹打打 电影歌曲中的民歌 风 影视与名著 电影音乐
感谢聆听
八年级音乐下册(沪教版)
演讲人
202X-06-08
目录Leabharlann 01. 第一单元 绿色的家园 02. 第二单元 江河奔流
03. 第三单元 茂密的白桦林 04. 第四单元 中华乐韵
05. 第五单元 南国琴音
06. 第六单元 荧屏乐歌
01 第一单元 绿色的家园
第一单元 绿色 的家园
3鸟的天堂
01
5《山林的
音程
第三单元 茂密 的白桦林
22雪球花开
26《共青
01
23《伏尔
团 员 之 歌 》06
加船夫曲》
02
《在中亚
05
细亚草原
上》(片
段)
04
《田野静悄 悄》
03
《纺织姑 娘》
第三单元 茂密的 白桦林
30吹吹打打 辨别调式 大调式 小调式 交响音画
04 第四单元 中华乐韵
第四单元 中华乐韵
0 1
39听唱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