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案例
高温中暑死亡事故案例分享

高温中暑死亡事故案例分享高温中暑死亡事故案例分享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天气成为了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在高温的环境下,人体容易受到中暑的威胁,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本文将分享一些真实的高温中暑死亡事故案例,以期提醒我们对高温天气的重视。
案例一:建筑工人中暑死亡在某个炎热的夏天,一位建筑工人高温中暑死亡的消息传开了。
据了解,这位工人在当天的高温天气下长时间在露天施工的高处工作,由于没有做好防晒和及时补水,导致其身体逐渐耗竭,在经过数小时后不幸倒地身亡。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对于长时间的户外劳动,必须要做好防晒和补水工作,给予身体足够的休息时间。
案例二:学生中暑昏倒在一所小学,一名小学生在炎热的高温天气下患上了中暑。
这名学生当天没有及时喝水,还在中午休息时间时在炎热的走廊上游戏,由于体能消耗严重,短暂的时间内晕倒在地。
校方紧急送其去医院救治,最终幸运地获救。
案例三:长辈突发中暑在某一夏季节日,一名年迈的爷爷因为在高温下长时间外出活动,突发中暑。
当时家人和亲友都没有想到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导致没有做好应急处理措施。
最终,爷爷因高温中暑而身亡。
这个案例反映出对于年纪较大的人来说,更加需要注意高温天气的影响,及时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案例四:运动员训练引发中暑在一项体育比赛中,一位运动员在炎热的天气下进行了长时间的剧烈训练。
由于没有及时补充水分,这名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突然晕倒。
紧急状况下,工作人员立即进行急救,最终保住了他的生命。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体育锻炼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和适量饮水,避免体力消耗过多导致中暑。
案例五:游客在旅游中暑在一个知名的旅游景点,发生了一起高温中暑死亡事故。
这名游客在游览景点时没有做好防晒和补水工作,还穿着太过暴露的衣物。
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导致她中暑身亡。
这个案例提示我们,在旅游时要遵循一些基本的防暑原则,例如穿戴宽松、透气的衣物、及时涂抹防晒霜以及随身携带足够的饮水。
高温中暑事故案例

高温中暑事故案例在炎炎夏日,高温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容易引发高温中暑事故。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起高温中暑事故案例,以便引起大家的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建筑工地中暑事故。
某市的一个建筑工地上,由于高温天气持续,工地上的建筑工人们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工作。
由于工地管理不善,缺乏必要的防暑措施,导致多名工人中暑倒地。
其中一名工人因中暑严重,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幸运的是经过全力救治,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案例二,学生在校中暑事故。
某中学在高温天气下,仍然要求学生进行操场上的集体晨练。
由于缺乏足够的防暑措施,一些学生在晨练过程中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症状,甚至有学生晕倒在操场上。
学校紧急组织了送医抢救,并对此次事件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整改。
案例三,办公室中暑事故。
一家办公楼内,由于空调故障,导致办公室内温度持续升高。
多名员工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其中一名员工因中暑晕倒在办公室内。
幸运的是,同事们及时发现并进行紧急救治,最终将其送往医院治疗,脱离了生命危险。
以上案例告诉我们,高温中暑事故随时都可能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带来威胁。
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高温天气下的防暑工作,无论是在工地、学校还是办公场所,都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人们的安全和健康。
为了预防高温中暑事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高温中暑的认识和防范意识,让大家了解高温中暑的危害性和预防方法。
2.加强防暑措施,包括在室外工作场所设置遮阳棚、喷淋设备,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和防暑药品等,确保工人、学生和员工在高温环境下的安全。
3.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活动,尽量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户外活动。
4.提倡穿着透气、清凉的衣物,避免穿着过于暴露和厚重的衣物,减少高温对人体的影响。
5.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高温预警信息,提醒人们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在高温天气下出现中暑事故。
通过以上案例和预防措施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高温中暑事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明白了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高温天气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高温天气安全事故案例分析高温天气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天气频繁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
在高温天气中,各行各业都可能发生安全事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高温天气安全事故案例,以期引起人们对高温天气安全问题的重视。
案例一:工地建筑工人中暑在高温天气下,建筑工地是一个危险的地方。
2019年7月,在某城市一个施工工地,一名建筑工人在高温中因中暑而倒地不起,在送医后不治身亡。
经调查发现,该工地在高温天气下未采取有效的防暑措施,工人在高温中长时间工作,导致中暑的发生。
这一案例中暴露了建筑工地管理不力的问题,包括未开设遮阳棚、未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遮阳设备等。
施工公司的管理人员应该对高温天气安全问题高度重视,设置遮阳棚、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并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遮阳设备来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案例二:食品餐饮行业火灾高温天气下,食品餐饮行业也存在安全隐患。
2018年8月,某城市一家酒店发生火灾,造成多人伤亡。
经调查,火灾起因是由于高温天气导致餐饮行业过度用电,电线短路引发火灾。
这一案例揭示了餐饮行业在高温天气下电器设备过热和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餐饮企业应加强对电器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并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火灾应急响应能力,确保员工和顾客的安全。
案例三:交通事故频发高温天气下,交通事故也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2017年7月,某城市高温天气引发多起交通事故,造成多人伤亡。
经调查发现,高温天气导致道路温度升高,轮胎容易爆胎,驾驶员在高温下疲劳驾驶,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这一案例提醒我们重视高温天气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交通管理部门应及时对道路进行维修,确保道路的安全。
同时,驾驶员也应加强对自己身体健康和车辆状况的检查,避免在高温天气下疲劳驾驶,确保驾驶安全。
结论:高温天气下安全事故频发,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通过对高温天气安全事故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温天气安全问题往往是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管理不到位和人为因素造成的。
高温中暑死亡事故案例分析

高温中暑死亡事故案例分析高温中暑死亡是一种令人震惊和可避免的悲剧,每年都有大量的中暑死亡事件发生。
对于这类事故,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非常重要,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发生的原因和方式,从而提高公众的防范和应对能力。
一、案例1:2019年澳大利亚热浪中暑死亡事件该事件发生在2019年澳大利亚的一次热浪中。
一对老夫妇外出观光,在高温下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结果两人都因中暑而死亡。
警方调查发现,他们没有携带足够的饮水和遮阳用具,并且对高温所带来的危险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这个案例反映了个人对高温中暑的认知不足和缺乏防范措施的重要性。
二、案例2:2018年日本高温中暑死亡事件这个案例发生在2018年日本的一次持续高温的夏季。
一名工人在进行室外工作时中暑身亡。
经过调查,发现该工人在工作期间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饮水和防暑装备,导致身体无法适应高温环境,最终导致中暑死亡。
这个案例凸显了工作环境中对高温中暑的防范和安全保障的重要性。
三、案例3:2017年美国太阳能电站建设现场中暑死亡事件这个案例发生在美国的一个太阳能电站建设现场。
由于工地安全管理不善,建设人员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没有得到合适的休息和饮水,结果导致多名工人中暑身亡。
这个案例揭示了在工地等特殊工作环境下,应该加强对高温中暑的安全防控和管理水平。
四、案例4:2016年巴基斯坦高温中暑死亡事件这个案例发生在巴基斯坦的一所学校。
由于学校缺乏冷气设备和合适的防暑措施,多名学生在高温天气下上课时中暑身亡。
这个案例暴露了教育机构在高温天气下对学生的安全保障不足,需要督促学校和相关部门加强预防和保护措施。
以上四个案例展示了高温中暑死亡事件的多个侧面和问题。
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和建议:1. 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高温中暑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加强热浪期间的宣传教育,普及高温中暑的危险性和防护知识。
2. 室外工作和夏季建设的安全保障:加强对室外工作人员的培训和防护装备供应,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高温死亡事故案例分享

高温死亡事故案例分享高温死亡事故案例分享一、案例背景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能源消耗持续增长,全球范围内的高温天气越来越频繁和严重。
高温不仅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增加了工作场所和户外劳动者的安全风险。
高温下的死亡事故已经成为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
本文将分享一些与高温死亡事故相关的案例,并从中总结出安全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二、案例分享1. 案例一:2018年,中国某城市一名建筑工人在高温天气下工作时因中暑而死亡。
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工人在没有任何防护设备的情况下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并缺乏适当的休息和补充水分。
2. 案例二:2019 年,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名儿童被父母锁在停车场的车内,室内温度超过摄氏50度,并导致孩子死亡。
这是因为父母没有意识到停车场车内的温度会升高到危险的水平,并没有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3. 案例三:2020 年,巴基斯坦一支足球队在训练时发生了高温死亡事故。
队员们没有足够的凉水和防晒用品,他们暴露在高温下长时间进行剧烈运动,导致中暑和呼吸系统衰竭。
三、案例分析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高温死亡事故的共同特点和风险因素。
首先,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会导致身体过热,进而引起中暑和其他热相关疾病。
其次,缺乏适当的防护设备和措施,比如帽子、太阳镜、防晒霜等,会增加暴露在高温下的风险。
第三,缺乏适当的休息和水分补给,容易导致脱水和体力透支。
最后,缺乏足够的意识和教育,导致许多人对高温天气和热带环境下的危险性缺乏认识。
四、预防措施为了避免类似的高温死亡事故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提高公众对高温天气的认识和意识,通过媒体和教育活动宣传高温天气的风险和应对措施,例如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待在户外。
2. 为工作场所和户外劳动提供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帽子、太阳镜、防晒霜,并确保员工了解正确使用方法。
3. 定期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使员工了解高温天气下的安全知识,学会如何预防中暑和其他热相关疾病,并学习紧急救援和急救措施。
中暑的现场急救

中暑的现场急救(案例)案例1:2011年8月2日上午,某幼儿园校车接送学生到校后,有一名3岁女学生没有下车,驾驶员及随车教师为及时发现,以为车上没有人,并将车门锁上。
直到下午4时许放学时,驾驶员打开车门后发现该女童在车内已经不省人事,此时已经过去8小时,立即将女童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发生后,公安部门依法刑拘2名直接责任人,并展开死因调查。
初步认定该幼童为长时间滞留在封闭的高温车厢内中暑死亡。
案例2:2011年8月,武汉市,某女士32岁,刚生完孩子,在家坐月子。
家中老人告诉她,坐月子一定要捂紧,千万不能受凉,否则会落下病根。
于是,不管天气多热,该女士也从不开空调,同时还穿着长袖长裤。
当时武汉气温高达36℃,她热的难受,中午突然晕倒在地,被家人送往医院治疗,诊为中暑,经紧急治疗脱离危险。
中暑的现场急救中暑是指在高温【气温在34℃以上】或强辐射【特别是湿度大、无风】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失衡和水盐代谢紊乱产生的以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综合病症。
原因人体较长时间处于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高湿度、通风不良,加上饮水不足,着装不当、出汗过多、睡眠不足、饥饿等原因。
高温车间工作的员工,通风差,防暑降温措施不力。
高温季节,出汗过多,大量饮用不含电解质的白开水。
夏季人们在户外活动、运动时,如不注意防暑降温,很容易发生中暑。
年老体弱者、慢性病的病人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更易发生中暑。
危害与表现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会感觉头昏。
头痛、面色潮红、全身发热,开始大量出汗,后来无汗,神志恍惚、昏睡。
行走中的人突然晕倒在地。
重症病人呼吸急促、抽搐,体温可升高到40℃以上,如不及时抢救,则有生命危险。
先兆中暑人们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有时虽已回到凉快的环境,仍然感觉头昏、恶心、胸闷、出汗、乏力、皮肤灼热发红。
高温作业中暑案例分享

高温作业中暑案例分享高温作业中暑案例分享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高温天气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对于一些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来说,他们面临的风险和压力也越来越大。
高温作业中的中暑问题不容忽视,它不仅对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还可能导致工作事故的发生。
为了更好地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以下是几个高温作业中暑的案例分享,希望可以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关注。
案例一:施工工人中暑身亡某年夏天,一家建筑工地上的施工工人李某在高温的环境中工作了连续四天,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他开始感到头晕、乏力、口渴等症状。
然而,因为工地上的工期紧迫,李某只能硬撑着继续工作。
结果,在第四天的工作结束后不久,李某突发重病,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但最终不幸身亡。
案例二:清洁工中暑晕倒一名清洁工小张负责高温下的户外环境清洁工作。
某天,气温达到了40摄氏度,小张一整天都暴露在高温中,清洁的任务累积得异常繁重。
由于长时间的高温操作,小张开始感到头晕、呼吸困难,身体出现不适的迹象。
最终,小张晕倒在工作岗位上,幸亏及时得到救治,否则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后果。
案例三:农民工高温作业不慎中暑在农田里工作的农民工小王,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早上赶到农田开始作业。
然而,由于忽视了高温作业的风险,小王只进行了简单的防护措施,例如喝了一些清凉的饮料,没有佩戴遮阳帽等措施。
由于长时间在高温中工作,小王开始感到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最终病倒在田间。
邻居及时发现并报警,小王被送到医院救治,幸好并无生命危险。
以上这些案例都是真实发生的高温作业中暑事件,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警示。
高温作业中暑的危害不能够被轻视,只有加强对高温作业风险的认识,有效采取预防措施,才能减少中暑事件的发生。
针对高温作业中暑的案例分享,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高温时段(通常是中午12点至下午4点)进行高强度的工作,可以在早晨或傍晚等时段集中工作。
2.做好室内工作环境:在室内工作的场所应保持通风、降温,安装空调或使用风扇等设备,尽量减少高温对工作环境的影响。
高温中暑案例

高温中暑案例高温中暑是指由于环境温度过高,人体无法通过正常的散热机制来调节体温,导致身体温度升高,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和并发症的一种疾病。
高温中暑是一个严重的健康威胁,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天气中,容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以下是一些高温中暑案例:案例一:李先生是一名建筑工人,他长期在烈日下工作。
某天,天气异常炎热,温度超过了40摄氏度。
李先生没有及时休息和补充水分,加上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的环境下,导致他出现了中暑的症状。
他感到头晕、乏力、口干舌燥,还出现了恶心、呕吐等症状。
同事紧急将他送往医院,经过抢救治疗,李先生幸运地脱离了生命危险。
案例二:张女士是一位健身爱好者,每天都会去健身房进行剧烈运动。
某天,她在室外晨跑时遇到了热浪袭击,当时温度超过了35摄氏度。
由于张女士不愿放弃运动,她在烈日下继续锻炼了两个小时。
然而,她开心地结束锻炼后,突然感觉头晕目眩,出现了肌肉痉挛和皮肤发红的症状。
她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过治疗后才逐渐康复。
案例三:王先生是一名快递员,每天要长时间在太阳下工作。
一天,他在高温的夏天遇到了送货任务突然增加的情况。
他连续几个小时没有及时休息和补充水分,导致体温升高。
他开始感到头晕和虚弱,皮肤出现红斑,胸腔内有剧烈疼痛感。
同事发现他的情况后,立即给他提供了足够的水和休息,然后报警并送他去医院。
这些案例向我们展示了高温中暑的严重性和危险性。
高温中暑时,人体的散热机制会受到极大的挑战,导致体温无法正常调节,进而引发一系列危险的情况。
因此,在高温天气下,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为了预防高温中暑,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注意天气预报:在高温天气到来之前,注意天气预报,了解天气状况。
避免在天气过于炎热的时段外出活动。
2. 适当减少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特别是在正午到午后时分,因为此时阳光直射地面,温度最高。
3. 补充水分:在高温天气中,人体容易失水。
因此,要保持充足的饮水量,每天至少饮用8杯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重症中暑症状 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 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 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热痉挛症状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 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 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治疗与护理
• 体内降温——体外降温无效者,可用4~10℃的10%葡萄糖盐水
重度中暑
• 热衰竭: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
温的人。由于大量出汗发生水及盐类丢失引起血容量不足。 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降低, 呼吸快而浅,意识模糊,肛温在38.5℃左右
重度中暑
• 热痉挛:大量出汗后只饮入大量的水,而未补充食盐,血钠及氯降
低,血钾亦可降低。患者口渴,尿少。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 腹肌等,尤以腓肠肌最为显著。常呈对称性,阵发性肌痉挛,伴有收 缩痛。患者意识清楚,体温一般正常
放置冰袋,可减少头部血流量,减低耗氧量,以保护脑中枢,并可 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促使散热。降温过程中要不 断按摩病人四肢及躯体,防止血管收缩,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散热
治疗与护理
• 冰水浸浴——将日射病患者取半
卧坐位,浸于4~10℃的冷水中, 水面与患者乳头连线齐平,并用力 按摩患者颈、躯干及四肢的肌肉, 使皮肤潮红,同时严密观察其脉搏、 呼吸及血压,随时控制水温。浸浴 10~15min即抬出水面,测肛温1次, 如温度降至38.5℃左右即停止浸浴, 以免发生低温超射现象。因体表停 止施冷后体温尚可持续自然下降 1~2℃,当体温稳定即撤去冰浴, 擦干全身,穿衣保暖,并移患者于 干燥床褥上。若体温又回升至39℃ 以上,则再度进行冰浴
• • • • • • • •
容易中暑的人群
正营感糖心婴孕老 在养染尿血幼产龄 服不性病管儿妇人 药良疾患病 的 病者患 患患者 者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案例
• 时间:2013.07.28 • 地点:海口某建筑工地 • 天气:气温38摄氏度,湿度76%,晴,微风 • 人物: • 张邵华,22岁某大学在校生,暑假期间在该工地找了份杂
中暑的诊断
• 可根据在高温环境中劳动和生活时出现体温升高、 肌肉痉挛和(或)晕厥,并应排除其他疾病后方
可诊断钱有财属于先兆中暑,小李轻症中暑, 大铁头重症中暑
检查
• 1、三大常规 • 2、肝肾功能、电解质 • 3、心电图 • 4、CT • 5、血气分析
并发症
• 脑水肿 • 心力衰竭 • 呼吸衰竭 • 急性肾功能衰竭
定义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 下,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水、电 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 的总称
➢ 中暑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诊病,若不给予迅速有力的治疗, 可引起抽搐和死亡,永久性脑损害或肾脏衰竭
病因
➢ 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 ➢ 农业及露天作业时
➢ 在公共场所、人群拥挤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 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先兆中暑症状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
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
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症状 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 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
工以赚取生活费。 • 大铁头,61岁,钢筋工一枚 • 钱有财,48岁,该工地包工头。身体福圆,一脸富态。 • 工人小李,小张,小谢
昨晚熬夜上午也没休息的钱有财赶来工地视察,突然出现头痛、头晕、 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 温略高。自己感觉有点像中,就让小李扶着回到了办公室吹吹空调喝 点苏打水,很快就好转过来了。同在工地上的小李在搬运砖头时突感 头晕,砖块滑落,人也倒地,同事小张小谢看到急忙赶过去,只见他 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用手去触摸皮肤明显灼热,并不时口喊口渴。 他俩赶快将他转运到树荫下就又去干活了,张绍华发现情况后赶快跑 过去脱去其外套同时呼喊小张前去药店买了些含盐饮料,清凉油,和 藿香正气水。给予饮用,擦拭额部,颞部,腋部涂抹。并服下药物并 一直帮他扇风。休息数小时见其好转。大铁头就没那么幸运了,他在 搬运数小时钢筋后突然晕倒,同事小李赶忙拨打120.医务人员赶到后询 问得知他感到剧烈头痛、恶心并呕吐之后还出现烦躁不安,伴有大量 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神志模糊、逐渐向昏迷伴四 肢抽搐发展。医务人员将大铁头转移急救车上赶往医院,在车上让病 人平卧,解开衣扣,松开衣服,按摩躯干和四肢的皮肤肌肉,加速外 周血液循环,并用酒精擦拭身体促进散热。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 其苏醒。
重度中暑
• 热射病:是因为直接在烈日
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 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 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 因过强阳光照射头部,大量紫 外线进入颅内,引起颅内温度 升高(可达41~42℃),出现 脑及脑膜水肿、充血。由于受 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 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 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 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上述情 况有时可合并出现
中暑发生的条件
➢ 相对湿度85%,气温30-31℃ ➢ 相对湿度50%,气温38℃ ➢ 相对湿度30%,气温40℃
原理
体温平衡的调节机制 (大脑体温调节中枢 )
(身体内部的器官 )
(体表组织 )
体核温度————体表温度 ————环境
(外周血管的扩张 )
辐射(60% 蒸发(25%) 对流(12%) 传导(3%)
治疗与护理
➢ 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先兆中暑和轻症中
暑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护理,将病人转移到空调室或通风 良好的低温环境中休息,室温20~25℃,可饮用含盐的清 凉饮料、盐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 量的作用。鼓励多饮温盐水
治疗与护理
➢降温治疗
物理降温
• 冰水酒精敷擦——头部戴冰帽、颈两侧、腋下、腹股沟大动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