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苗的培育

合集下载

播种育苗

播种育苗

四、播种方法及技术要点
(2)撒播
是将种子均匀地播种于苗床或垄上的播种方法。 ① 优点 覆土均匀,苗木容易出土,分布均匀,产苗量高。 ②缺点: ⅰ.抚育管理不便,如中耕、除草和追肥等。 ⅱ.苗木密集,通风通光性差,苗木生长不好,有时会降低 苗木的抗性及苗木的质量。 ⅲ.用种量大, 除极小粒种子外,一般较少使用。
三 素
播种前种子的处理
影响种子休眠的因
(2)、种子未完成生理后熟: 胚未发育完全,不具有发芽能力。 内部物质转化还没完成,缺乏发芽时必须的营养。 (3)、抑制物质的存在 有些种子的种皮、胚乳及胚中存在抑制素抑制种子发芽。 如脱落酸(休眠素)、氰化氢、酚类、醛类及生物碱等。 如蔷薇科植物的种子含有杏仁苷、扁桃苷; 山楂种子中含有氢氢酸; 红松内外种皮均含有脱落酸等,抑制种子的发芽。

播种育苗技术
(一) 播种时间
• 合理确定播种期的根据: • (1)、种子的特性(种子保存的时间长短) • (2)、苗圃地的自然条件(南方气温比较 高进行冬播) • (3)、经营管理条件

播种育苗技术
(二)播种密度和播种量的计算
1、苗木密度
概念:苗木密度是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上苗木的数量。 苗木密度对根系的发育和苗木重量的影响: 苗木的密度影响根系:主根长度、侧根数量、根幅的大小。 苗木密度过小:产量低,土地利用不经济,也不便于管理。 苗木密度过大:产量高,但苗木质量差,废苗多。 • 苗木的合理密度:在合格苗的前提下,苗木数量最多。 (或苗木质量较好,数量较多)
(1)、层积催芽法
层积催芽法(和种子的湿藏相同) 概念:把种子与湿润物混合或分层放置,促进其达到发 芽程度的方法称为层积催芽。 方法:将种子与湿砂混合分层埋藏于坑中,或混砂放于 木箱或花盆中埋于地下,或堆放在室内。坑中竖草把,以 利通气,混砂量不可少于种子的三倍,这样将种可保持在 0~10º C的低温条件下1~4个月或更长时间。 低温催芽(0~ 5º C) 变温催芽 高温催芽(10 ~ 30º C)

播种的培育

播种的培育

第八章 播种苗培育第八章§8-1一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播种苗指种子繁殖的苗木(人工播种)。

根据苗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状况以及对环境条件要求的不同,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苗木硬化期。

一、出苗期从幼苗出土到地上部分长出真叶、地下部分长出侧根为止。

1、特点:①这个阶段地上部分生长较慢,地下部分发展较快。

②主要利用种子内部贮存的营养物质供应生长。

阔叶树种子叶出土但未出现真叶(子叶留土的种子,真叶未展开);针叶树子叶出土,种皮未脱落尚无初生叶。

地下一般只有主根而无侧根,地上生长很慢,而根部生长快。

当地上部出现真叶,地下生出侧根时。

出苗期即结束。

2、苗技术要点给幼苗出土创造有利条件,使出土早而多。

做好整地工作;做好催芽工作;覆盖播种地;防鸟兽害等。

二、幼苗期到幼苗的高生长量大幅度上升时为止。

1、特点:①这时幼苗的营养来源靠光合作用制造的营养物质②前期高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较快,从生出1次侧根到多次侧根,到后期,主要吸收根系深度可达10cm以上。

地上部分的生长速度转快。

2、育苗技术要点(保苗,促进根系生长)①需要及时灌溉和除草松土,并适当追肥。

幼苗对磷、氮元素比较敏感,在幼苗期开始追氮肥1~2次。

以小叶杨播种苗为例,幼苗期开始追肥的比在速生期之初开始追肥的,I、Ⅱ级苗产量提高16%。

②生长快的树种,应在幼苗期进行间苗和定苗。

生长慢的针叶树苗,如果过密,也应进行间苗。

③防治病虫害。

易患猝倒病的苗木,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④在这时期小苗幼嫩。

要注意高温危害。

三、速生期到高生长量大幅度下降时为止。

1、特点①在速生期形成发达的营养器官②地上部和根系生长量都最大例如小叶杨、刺槐、落叶松和泡桐等播种苗,速生期高生长量.占全年高生长量的60~80%以上。

③在环境条件方面,气温较高,土壤的温度和水分适宜,空气的相对湿度大,适合苗木生长。

是决定苗木质量的关键时期。

2、育苗技术要点(促进苗木生长)①要追肥2~3次,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溉,及时中耕、防治病虫害。

第四章 园林植物的播种繁殖与培育第五节 播种育苗的发育特点及管理

第四章 园林植物的播种繁殖与培育第五节    播种育苗的发育特点及管理
特点:不易产生板结、省工耗 水量大 (2)畦灌:即漫灌,用于低床或 平垄
特点:水渠占地多、灌溉速度
慢、灌后土壤板结、用水量大、费 人力、不易控制
(3)喷灌 特点:省水、便于控制用水
量、工作效率高、灌溉均匀、节 省劳力、在地形稍有不平的地方 也可进行均匀灌溉 (4)滴灌:滴水灌溉
优点多,但投资较高
灌溉注意事项 灌溉时间:最好在早晨和傍晚 水温与水质:水温接近土壤温
除草原则:除早、除小、除了
5、灌水与排水 (1)灌水
合理的灌溉及灌溉量 适时适量:遵循看天、看地、
看树苗的三看原则
看天:看当地的天气情况 看地:看土壤墒情、土壤质地、 地下水位高低 看树苗:根据不同树种的生物 学特性、苗木的不同生长时期对 水量的需求来确定灌溉量
灌溉方法 (1)侧方灌溉:用于高床和高垄
施肥深度:15-20cm 施肥量:2500kg/亩
②施追肥:分土壤追肥和根外追 肥
a、土壤追肥:可用水肥,也 可用固态废料,挖穴或开沟深施, 施肥位置应在树冠的正投影范围 内
b、根外追肥:用氮、磷、钾和微 量元素直接喷洒在苗木的茎叶上, 利用植物叶片能吸收营养元素的 特点,采用液肥喷雾的施肥方法。
(3)种子发芽时,及时撤去覆 盖物:分2—3次,先撤掉2/3— 1/2,后撤掉1/3—1/2
注意:覆盖物要轻 薄膜覆盖时要经常检查床
面温度,不得高于28ºC
2、灌溉、松土、除草 灌水:尽量采用喷灌
注意水流大小 松土:若土壤板结,及时松土 除草:在幼小时及时除掉
四、苗期管理 1、降温措施 (1)遮荫 方法:苇帘、竹帘或遮荫网
②灌溉防霜冻:既能防霜冻,又 能免受春季干旱
方法:霜冻来临前,喷灌或畦灌
度、水质不宜太硬或含盐类 灌溉的持续性:一直延续到苗

实生苗的培育

实生苗的培育

生长特点
① 高生长速度急剧下降,不久高生长停止,继而出现冬芽;前期直径和根系仍在生长。 ② 苗木体内含水量逐渐降低,干物质增加,营养物质转入贮藏状态;苗木地上部和地 下部逐渐达到完全木质化。 ③ 苗木对低温和干旱抗性增强,落叶树种苗木的叶柄形成离层而脱落,进入休眠期。
技术要点
主要任务是促进苗木木质化,防止徒长,提高苗木对低温和干旱的抗性,故要停止一切 能促进苗木生长的措施。
② 适量施N、P肥,保证苗木N、P需要量,对提高苗木质量和合格苗的产量意义极大; ③ 生长快的树种,应间苗、定苗;生长慢的针叶树,如果过密,也应在这一时期间苗。
3 速生期
从苗木高生长量大幅度上升时开始,到高生长量大幅度下降为止。
生长特点
① 苗木的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量都最大; ② 根系发达,枝叶逐渐增加,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营养器官,根系能吸收较多 的水分和各种营养元素,地上部能制造大量的碳水化合物。
实生苗的利用
(1)实生苗繁殖容易,产苗量多,可以进行大面积 人工造林。就目前而言,各地造林用苗主要是实 生苗。特别是一些变异性可控制蝗品种,或那些 还不能经无性方法繁殖或用无性方法大量生产苗 木不经济、不实际的树种,都宜应用实生苗造林。 (2)在培育优良果树品种观赏树木时,常在苗圃先 培育实生苗,用作嫁接良种果树或优良观赏树木 的砧木。 (3)有性繁殖培育的实生苗,由于分离引起变异, 可从中选育出新的品种,培养成优良无性系。
2 幼苗期
从幼苗地上部出现真叶,地下部生出侧根,幼苗能自行制造营养物质
时开始,到幼苗的高生长大幅度上升为止。
生长特点
① 前期高生长缓慢,根系生长快,长出多层侧根;
② 主要根系分布深度数厘米至十余厘米;
③ 地上部分的叶子逐渐增多,叶面积逐渐增大; ④ 地上部分生长由缓慢加快。

农作物育苗的步骤与要点

农作物育苗的步骤与要点

农作物育苗的步骤与要点农作物育苗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对于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增加产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农作物育苗的步骤与要点,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进行作物育苗工作。

一、准备工作农作物育苗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后期的育苗成效。

首先,确定所需育苗的农作物品种,根据品种特性选择合适的育苗方法。

其次,选择合适的育苗场所,确保有充足的阳光、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环境。

然后,准备好育苗容器、育苗介质和种子等育苗材料,并对育苗容器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

二、种子处理种子是农作物育苗的基础,种子处理对于提高育苗成活率至关重要。

首先,对种子进行种子处理,主要包括种子浸泡、消毒和萌发处理等。

种子浸泡可以加快种子的吸水速度,促进种子的发芽;消毒可以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预防病害的发生;萌发处理可以提前促使种子发芽,节省育苗时间。

然后,对种子进行质量检测,去除变形、破损和浮游等不良种子,保证良好的种子发芽率。

三、育苗介质选择适合的育苗介质是农作物育苗的关键一步。

常见的育苗介质有腐殖质、园土、珍珠岩和蛭石等。

在选择育苗介质时,需要考虑介质的透气性、保水性、排水性和肥力等方面。

可以根据种子的特性和栽培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育苗介质,以确保种子能够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养分供应。

四、播种与培育在育苗容器上铺上一层薄薄的育苗介质,然后将经过处理的种子均匀撒在育苗介质上。

注意种子的密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后期的生长发育。

播种完成后,应及时覆盖一层薄薄的育苗介质,保持适宜的湿度和养分供应。

在播种及培育过程中,要定期浇水、通风和适时施肥,促进种子的发芽和苗的健壮生长。

同时,要注意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五、移栽和养护当苗期生长良好,苗高、苗叶充实时,即可进行移栽工作。

移栽前,要提前为移栽地进行耕作、施肥和覆盖保护措施,为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移栽时要注意保护苗根,尽量保持苗根完整,避免损伤。

简述播种育苗的技术

简述播种育苗的技术

简述播种育苗的技术
播种育苗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目的是通过播种种子,培育出健康、强壮的幼苗,为后续的移栽和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以下是播种育苗的主要技术。

1.选种:选择符合种植要求的种子,包括品种纯度高、产量高、适应性强等特点。

2.土壤准备:土壤应以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为主,进行深翻和松土,除去杂草和病虫害。

3.播种方式:根据作物的特点和生长习性选择适当的播种方式,常见的有直播、撒播、逐粒播等。

4.播种时间: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地区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
种时间,以确保幼苗能够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生长发育。

5.种子处理:根据需要进行一定的种子处理,如消毒、浸种、
催芽等,以提高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质量。

6.肥料施用:根据幼苗的需求,在播种前或播种后适时施用适
量的肥料,以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

7.灌溉管理: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避免幼苗过旱或过湿,通
过适时的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8.温度控制:根据不同作物的温度要求,在幼苗生长期内控制
室温,保持适宜的生长温度,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和发育。

9.病虫害防治:加强对播种育苗过程中的病虫害的防控,如使用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10.移栽:待幼苗生长到适宜的大小和生长状态时,进行移栽操作,将幼苗移植到田间,继续生长发育。

第07章播种苗的培育

第07章播种苗的培育

(2)影响因素
主要有土壤水分、养分、光照和温度等。
22
(3)育苗技术要点
育苗的中心任务是在继续保苗基础上,采取一切 加速苗木生长的措施。此期是决定苗木质量的关 键时期,要充分发挥苗木旺盛生长的潜力。要加 强以下措施: ①及时进行追肥、灌溉,保证次数;应大水灌溉, 浇足灌透,使之有湿有干。 ②及时松土除草。 ③针叶树等慢生树种在速生期前期要完成定苗。 ④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⑤速生期的后期为提高苗木抗性,要适时停止追 施氮肥和灌水。
全期生长型
生长特点和育苗技术要点与一年生播种苗相似。
30
前期生长型 ①生长特点
进入生长后期后,高生长很快停止,逐渐形成顶芽; 叶面积还在迅速增长,光合作用仍十分旺盛; 直径和根系生长量较大,并出现一、二次生长高峰。 到此期后期,苗木体内含水量下降,干物质增加, 逐渐木质化,根也停长,进入休眠。 持续时间达3-6个月。
13
6.出圃
容器苗的出圃标准,主要是要求充分形成根系团。 凡是未形成根团的,苗木长势衰弱的,有根腐现象 的,都不能出圃。 容器苗的包装和运输,根据所采用的容器而定。运 输时要防止根团损坏。 对于采用硬质塑料容器育苗,可将苗木同容器盘一 起放在运输架上运到造林地,造林后要回收容器。 也可在苗圃将苗木从硬塑料容器中拔出,用塑料薄 膜包裹好根团,放在包装箱内进行运输。
7
(六)容器
育苗容器种类很多,形状、大小、制作材料也多种多样,可 根据树种、苗木规格等不同要求进行选择。 原则上应采用能保证造林成效所允许的最小规格。 在温带地区多用小型容器,其直径2-3cm,高9-20cm,容积 40-50cm3。 在容器壁上留出边缝,可使苗木侧根系长到这就接触到空气, 停止生长,留下具有活力的根尖,同时又促进形成更多须根, 但不会形成盘旋根,造林后根尖能继续生长,林木可形成发 达根系,称之为空气修根。 这是目前最先进、最有效的防止根系盘旋的方法。

第四章播种苗培育技术

第四章播种苗培育技术

2、 种子催芽 (1)催芽得意义 催芽:就是用人为得方法打破树木种子得休眠,并使种子长出胚 根得处理。 可使种子发芽率高,幼苗出土早而整齐,减少播种量并节约种子, 缩短出苗期而延长苗木生长期,提高苗木产量和质量。
(2)种子休眠 休眠:树木种子在成熟后虽给予适宜得发芽条件但仍不萌发得现 象。 引起休眠得原因:种皮致密、透水性不良;种胚尚未充分成熟(生 理后熟);种子中存在有些抑制萌发生长得物质等
宜翌春耙。
(4)镇压
目得:使一定深度得表土紧密,恢复毛细管作用。
时间:耙地后,压平压缩表土
注意:无灌溉条件地区,春季镇压能减少气态水损失, 但镇压有可能增加毛细管水得损失,此时应将镇压 与轻耙结合
(5)中耕
目得:清除杂草,疏松土壤,以减少蒸发使苗木 所需得水、养、光有所改善。
深度:因苗木大小而异,幼苗期2-4cm,后逐增 深到7-8cm。
②低垄: 垄面低于地面。 北方风大干旱、 水源不足得地区习惯采用 此种类型。
特点:抗旱保墒,灌溉方便,节约用水。
规格:垄面低于地面 10~15 cm,其她要求与 高垄相同。
(二)播种处理
1、种子精选
种子精选就是指清除种子中得呼种夹杂物得过程。如清除 石块、土粒、枝叶、碎片等,精选后提高种子纯度,有利于贮藏 和播种。 作用: 方法:风选法、水选法、粒选法
③日光曝晒消毒 对土壤消毒要求不严, 夏季,将土壤翻晒, 可
有效杀死大部分 得病原菌和虫卵,在温室中 土壤翻新后 灌满水再 曝晒,效果更好。
(2)化学消毒 ①液体消毒
• 溴甲烷:对人类剧毒,临界值 0、065 mg/L,无色无味,用量 50 g/㎡ 密封熏蒸 1-2 d,散气 d后在使用。
• 福尔马林溶液:500 ml/m3 均匀㎡浇㎡灌,薄膜密闭 1~2 d,翻晾 7~10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播种苗的培育第一节播种苗的生长规律林木个体的一生始于受精卵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逐步形成一个具有种皮、子叶、胚轴、幼芽、幼根等幼小器官的生命体——种子。

人们常看到的种子发芽,并不是林木个体生命周期的开始,而是生命活动暂停(休眠)后的重新开始。

播种育苗就是从打破种子休眠开始到苗木出圃为止的一项苗木繁育生产活动。

它区别于以营养器官为材料而成苗的一点就是它以种子为繁育材料,因此也叫实生苗。

从种子播种到苗木出圃,不同树种其生长发育特点与出圃时间各不相同。

为了便于生产上管理,常规上将苗木分为四个不同阶段: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硬化期。

一、出苗期出苗期是指幼苗刚出土的时期。

从播种到幼苗地上部出现真叶,地下部出现侧根为止。

出苗期的生长特点有以下几点:1.有子叶无真叶:子叶虽然出土,但真叶尚未长出(子叶留土的树种真叶未展开)。

因此幼苗还不能自行制造营养物质,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靠种子自身所贮存的,在水的作用下,通过各种酶的分解,供给幼芽生长。

2.有主根无侧根:此期主根迅速伸长,但侧根还未长出,且地上部生长不如下部生长快。

出苗期的技术要点:1.抓好早、多、齐:所谓“早”就是要使播种后的种子早萌发出土,减省病虫危害;“多”则是要做到每亩有足够的苗量;“齐”指的是出土整齐,防止苗木出土不一,造成大苗欺小苗,影响产量和质量,要做到早、多、齐,首先要做好播前的催芽;下种均匀;覆土厚度适宜;土壤水分适中。

北方为了提高地温,要减少春灌次数,要避免晚霜危害。

2.及时遮阴:刚出土的幼苗、纤细脆嫩,无论南方北方,适当的遮阴都是必要的。

但遮阴的程度应有所不同,通常,针叶树宜重遮阴,阔叶树或阳性树种宜轻度遮阴。

二、幼苗期幼苗期是从幼苗地上部出现真叶、地下部出现侧根开始,到幼苗的高生长量开始大幅度上升时为止。

该期的生长特点是:1.子叶萎缩或脱落,真叶出现。

可自行制造营养物质,高生长较慢。

2.侧根开始长出。

可自行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及养分,满足地上部生长的需要,侧根大量生出,地下生长较地上生长快一些。

幼苗期的技术要点:1.保苗促进根系生长,为进入速生期打好基础。

小苗幼嫩,对高温、低温、缺水、土中缺氮磷等不良的外部环境都会作出明显反应。

2.生长快的树种和幼苗过密时,应作好间苗。

3.注意防治病虫害,尤其对于易患猝倒病的苗,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三、速生期速生期从苗木的高生长量开始大幅度上升时开始,到高生长量开始大幅度下降时为止。

这一时期,是苗木生长量旺盛的时期。

该期的苗木生长特点如下:1.高生长与直径生长都显著加快,叶子数量和叶面积都迅速增加。

多数树种的高生长量占全年的60—80%以上。

2.根系生长量显著增大,多数树种根系分布在20厘米范围之内。

3.由于苗木体内营养分配重心的转移,一般树种在这一时期高生长都出现一次生长暂缓或停滞期。

呈双高峰高生曲线规律。

4.此期苗木的高生长与直径生长根系生长高峰是交错进行。

即高生长速度高峰期,正是根系和直径生长的缓慢期。

而高生长速度缓慢期,正是根系和直径生长的高峰期。

5.速生期持续时间的长短与来临的早晚,与气候、树种和播期等条件的不同有直接关系。

如南方树种一般比北方持续时间长。

此期育苗技术要点:1.因生长量显著加快,需要给土壤供足水分及肥料,并创造充足的光照条件。

2.所有间苗、定苗工作必须在苗木速生期到来之前搞完。

3.加强病虫害防治,后期适时停止施用氮肥及减少灌水。

四、苗木硬化期从苗木高生长量大幅度下降时开始,到苗木根系生长结束时为止。

此期的生长特点如下:1.高生长量急剧下降直至停止,继而出现冬芽。

北方大部分落叶树苗木开始落叶,进入休眠状态。

2.体内含水率降低,营养物质由可溶状态转入不溶的贮藏状态,抵御干旱和低温的抗性能力增强。

3.本期的前期阶段,直径和根系出现一次生长高峰,随之减缓或停止生长。

也就是直径和根系生长的停止期均比高生长晚。

该期育苗技术要点:1.关键是抓好促进苗木木质化,防止徒长,提高苗木抗御低温及干旱的能力。

1.减少氮肥及水分供应:通过截根控制水分吸收,并可多增生一些吸收根。

第二节播种期的选择我国南北气候差异甚大,树种多样,播期的选择要根据育苗树种的特征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来确定。

随着人工控制温室技术的不断完善,工厂化育苗则不受气候影响,可连续不断生长苗木。

南方有些省,四季不明显,也可一年四季不断生产苗木,如海南岛的桉树育苗。

但我国大部分地区多在春秋季育苗,现就春秋季育苗介绍如下。

一、春播春播的优点:(1)春季播种适合很多树种的特征,符合林木生长的自然规律;(2)春季播种土壤水分适宜,温度逐渐升高,种子发芽快,种子在土壤里的时间短,受害机会少;(3)减少幼苗出土后的低温危害;(4)播种地的管理比秋播省工。

春播的缺点:播种时间较短,田间作业紧迫,易拖延播种期,影响苗木质量。

春播时间的早晚对苗木质量和产量的影响很大。

春季适时早播的苗木质量好,合格苗的产量高。

据辽宁省小阜新市防护林试验站的试验,在该地区播种樟子松以4月上半月(当土壤温度达9℃左右)播种的苗木生长最好(如图8—1)。

表8—1 樟子松播种期试验这是因为春季播种的幼苗出土早,生长较好,当干旱或炎热的时期到来时,苗木已生长健壮,提高了抗性。

在春旱的北方早春播种效果更明显。

春播的播种期由于各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具体时间差异很大。

最主要的要求是,在幼苗出土后不致遭受低温危害的前提下,以早为好。

有人主张要在土壤温度达到种子发芽最适温度时播种,这是不对的。

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一般都是20—30℃之间。

春季等到土温达此温度再播种为时太晚,因为每个树种种子都有其发芽的最低温度。

如油松5℃左右。

云杉和凌杉等种子为0—5℃,落叶松、柳杉种子为8—9℃,赤松和黑松为9℃。

春季当土温达到种子发芽最低温时,种子即能开始发芽。

所以,春播应以发芽最低温为准。

二、秋播秋播的优点是:(1)秋播工作时间长便于劳力安排;(2)休眠期长的种子,冬季在苗圃地里完成催芽过程来春发芽早;(3)种皮厚的种子通过冬冻,春季化冻促使种皮开裂,便于种子吸水发芽。

所以,秋播翌春幼苗出土早而整齐,苗木生长健壮,抗性强,成苗率高。

播种的缺点是:(1)翌春土壤容易板结,或遭风蚀、土压、圃地冻裂(北方)等自然灾害,常使场圃发芽率低,出现严重缺苗现象,影响苗木产量;(2)秋播要加大播种量、用种量多;(3)秋播后种子在土中的时间长,鸟兽危害的机会多,昱春出苗早幼苗受晚霜的威胁大。

因此,在北方寒冷或风害严重等地区,应尽量在春季播种。

许多树种的种子可以在秋季播种。

但一般多用于发芽较慢的大、中粒种子,如核桃、山桃、山杏、元宝枫、白蜡、紫穗槐等。

至于小粒种子如果秋季播种当年幼苗不出土,对播种地的管理比较费工,所以,一般小粒种子不在秋季播种。

秋播的时间,要根据树种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而定,休眠期长的种子要早播,强迫休眠的种子宜晚播。

在北方一般以当年秋季种子不发芽的前提下宜早播。

但是对落叶松的秋播期有几个地方取得了经验,即在早秋播种,当年秋季幼苗出土,幼苗生长一个时期在圃地越冬。

例如,北京市秋季播种华北落叶松,在雨季过后8月下半月进行播种,这时地温在落叶松种子发芽最适温度20—30℃范围之内,种子发芽快,这时正是雨季刚过,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气温也适宜,适于落叶幼苗生长。

当年的生长期约有8—10周左右,苗高1.3—2厘米左右。

幼苗在当年秋季能木质化并形成顶芽,地下生出侧根20余条,冬季用土覆盖可以安全越冬。

第二年苗木高生长可20厘米左右。

像这种早秋播种幼苗当年出土就不存在上述秋播的缺点。

再如南方有些地方在春季播种的苗木,到夏季常因天气炎热气温过高使苗木大量死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秋季播种。

幼苗在秋季出土,当年进入幼苗期,到第二年苗木能较早地进入速生期,当高温来临时,苗茎的下部已木质化,增强了抗搞温的能力可免高温之害;像桉树和木麻黄等,为了在春季移植也适于秋季播种。

第三节播前的准备工作一、苗圃地的整理播种前的整地是指在做床或做垄之前进行播种地的整平碎土和保墒等工作。

这项工作直接影响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播种前的整地是为了便于播种后的灌溉,给种子发芽、幼苗出土创造良好条件。

因此,能提高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播种前的整地工作要求做到:第一,使圃地平坦,既使于灌溉,降雨时又能减少地表径流,圃地水分均匀。

否则高处缺水,低处积水,尤其低洼处有积水,易引起病害;第二,播种前进行细致的碎土工作,使播种地无土块种于幼苗出土,种粒越小,要求越细;第三,为了保墒在土壤疏松而干旱的条件下春季应进行镇压,防止松土层气态水的损失;第四,必要时进灌溉。

通过上述措施能提高种子的场圃发芽率,使幼苗出土早而整齐。

根据不同地域,土壤条件及树种,一般分苗床育苗和大田育苗。

(一)苗床育苗苗床育苗的历史最久,应用最广。

苗床的种类分为:高床和低床。

1.高床床面高出步道的苗床。

(如图8—1)床面的高度,比步道高10—30厘米。

床面宽度,用侧方灌溉的苗床一般90厘米左右为宜;用喷灌的床面可达1米以上,步道宽度为50—60厘米。

苗床的长度依地形而定,其长度越长土地利用率越高。

但太长灌溉不均匀。

用地面灌溉的长度多为10—20米;用喷灌并其它生产环节机械化程度较高时,长度可达数10米以至100米以上。

图8—1的床长为100多米。

图8—1 高床示意图高床的优缺点及应用条件:高床的优点是排水良好;增加肥土层厚度;土温较高;用侧方灌溉,床面不易出现板结;步道既能用于灌溉又可排水。

缺点是:作床和以后的苗期管理比较费工,今后若利用作床机作床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高床适用于要求排水良好,对土壤水分较敏感的树种如落叶松、杉木、柳杉、马尾松、红松、云杉、冷杉、油松等很多针叶树和部分阔叶树种;对易积水的圃地,降水量较多或气候较寒冷的地区,应用高床育苗是合理的。

2.低床床面低于步道的苗床(如图8—2所示)。

低床的床面一般低于步道15—25厘米,床面宽度1—1.2米,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可以根据需要加宽到1.5米。

步道的宽度为40厘米。

确定苗床长度的原则同高床。

低床的优缺点及应用:低床的优点是保增条件较高床好,故一般在降水量较少,无积水的地区应用。

以树种而言,对土壤水分要求不严,稍有积水无妨碍的树种如大部分阔叶树种和少部分针叶树种如侧柏、桧柏等,多应用低床育苗。

低床的缺点:由于灌溉使苗床土壤板结,增加松土的工作量;在降雨量多的地区,床内容易积水。

现在面积较大的苗圃,一般多用机械作床。

机械作床效率高,能比人工作床提高工作效率几十倍。

(二)大田育苗大田育苗便于使用机械生产,节省劳动力。

现在面积较大的苗圃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使用机械经营,用大田育苗的比例逐渐增加。

但由于大田育苗行距较大,单位面积的产苗量较低。

图(8—2 低床示意图)大田育苗的作业方式分为:高垄作业和平作两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