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柔型白酒风味物质构成及绵柔风格成因

合集下载

洋河绵柔生产工艺

洋河绵柔生产工艺

洋河绵柔生产工艺洋河绵柔是一种以高粱为原料,采用独特的生产工艺酿制而成的优质白酒。

洋河绵柔的生产工艺十分独特,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首先,洋河绵柔的原料主要是高粱。

高粱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广泛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南等地区。

为了确保洋河绵柔的品质和口感,生产厂商会选择种植时期和品种。

在选种上,他们会选用谷中早熟、块状丰产、色泽饱满、酒质较佳的高粱种子。

同时,他们也会安排时间,确保高粱成熟时,从地里采摘回来。

其次,高粱采摘回来后,会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

首先,将高粱晾晒,使其表面的水分蒸发。

接着,用大小均匀的石磙子将高粱压碎,研磨成高粱渣。

高粱渣中的蛋白质和淀粉会与水发生反应,产生发酵需要的酶。

为了提高发酵效果,生产厂商会将高粱渣与植物系的蒸馏水混合,使酶发挥最大作用。

然后,发酵就成为了下一个重要的步骤。

将研磨好的高粱渣和蒸馏水混合后,放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

发酵罐中密封严实,防止外界杂质的进入。

此时,酵母在高粱中发挥作用,将其中的糖分发酵成酒精。

发酵期间,高粱中的大部分淀粉都会被转化为糖分,为后续的蒸馏提供充足的酒精含量。

最后,就是蒸馏的环节了。

蒸馏是制作洋河绵柔的重要工艺,它将发酵后的酒液中的杂质、醛类物质和硫化物质去除,使酒液变得纯净。

蒸馏一般分为两次,即采用“精酿”和“秘制”两种工艺。

在“精酿”中,选取酒液中含有较清澈酒质的部分进行蒸馏,这部分酒液可以用作高粱酒。

而在“秘制”中,选取酒液中除清澈酒质外的部分进行蒸馏,使洋河绵柔的酒液更加纯净、柔和。

综上所述,洋河绵柔的生产工艺是一种以高粱为原料,通过发酵和蒸馏等步骤酿制而成的。

每一步骤都经过精心的处理,以确保最终出品的洋河绵柔口感细腻,香气四溢,品质上乘。

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生产工艺,洋河绵柔才能成为一款备受消费者喜爱的优质白酒。

浅析白酒风味质量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浅析白酒风味质量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浅析白酒风味质量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在中国已经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白酒不仅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在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和宴会上也被广泛地使用。

如今,白酒不仅仅是中国人的象征,也逐渐在世界上产生了一定影响。

白酒的风味质量是判断一款白酒好坏的重要指标,那么,白酒风味质量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浅析。

一、原料的影响白酒的主要原料是粮食,包括大米、小麦、玉米、高粱等。

粮食的种类和品质对白酒的风味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不同的粮食所制成的白酒,其风味也有所不同。

而且,种植环境、种植技术、收获季节等因素也会对原料的品质产生影响。

夏收的小麦酿造的白酒,甜度高,酒体较粗糙,而秋收的小麦酿造的白酒,甜度适中,酒体细腻。

在原料选择时,选择合适的原料,保证原料的品质,将有利于提升白酒的风味质量。

二、酿造工艺的影响酿造工艺是影响白酒风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白酒的酿造工艺包括发酵、蒸馏、陈酿等环节。

发酵是制酒工艺中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着白酒的风味。

适宜的发酵工艺能够保证酒体的柔和、香气浓郁,提高酒的品质。

蒸馏则是决定白酒香味和口感的关键环节,影响白酒的风味品质。

陈酿也是白酒酿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白酒的陈酿时间长短、陈酿环境等都会对白酒的口感和香气产生很大的影响。

科学合理的酿造工艺决定了白酒的风味质量。

三、地域的影响地域也是影响白酒风味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气候、土壤和水质等自然条件,这些自然环境的差异也会对原料的生长和酿造工艺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白酒的风味。

四川的白酒有着酒体醇厚、香气浓郁的特点,而江苏的白酒则以清爽、细腻而著称。

地域的不同也为白酒的多样性质质量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四、酿造者的技术和经验酿造者的技术和经验也是影响白酒风味的重要因素。

优秀的酿酒师拥有丰富的酿酒经验和精湛的酿酒技术,能够根据原料的不同特点,科学合理地调配配方,利用合理的酿造工艺和陈酿技术酿造出风味优异的白酒。

绵柔型白酒风味物质构成及绵柔风格成因资料

绵柔型白酒风味物质构成及绵柔风格成因资料

醛类和酮类主要源自氨基酸脱氨脱羧、酮酸脱羧、 醇经氧化等反应。
Your site here
LOGO
2.4 脂肪酸:共检测到脂肪酸33种,分为直链脂肪酸、支链 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乙酸、丁酸、己酸呈酸臭、奶 酪香味,是重要的香气物质,有机酸类化合物影响白酒 的口感和风味,是影响口味的主要物质,在白酒中起到 呈香、助香、减少刺激和缓冲平衡的作用,另外一些高 沸点不挥发性的酸如乳酸、琥珀酸、柠檬酸等不能在气 相色谱中检测,只能在液相色谱中检测,这些酸只对口 感起作用,对嗅觉没有贡献。主要来自微生物(醋酸菌 、丁酸菌、己酸菌等)的发酵作用。
LOGO
2、应用液液萃取与分馏技术定性绵柔型蓝色经典(46度 天之蓝)微量挥发性成分;经GC-MS检测。共检测到 933个峰,已经鉴定的化合物672种,未鉴定但有色谱 峰的化合物261种。已经鉴定的672种化合物中,醇类 87种,醛类33种,酮类50种,脂肪酸33种,酯类154种 ,芳香族化合物76种,酚类35种,内酯类10种,硫化 物26种,呋喃类32种,吡嗪类20种,氧杂烷/环氧类化 合物12种,萜烯类30种,缩醛类30个,醚类3个,吡咯 及吡啶类9种,烃类18种,其它化合物14种。
Your site here
LOGO
(1)白酒发展历程---中国白酒的起源
a) 上天造酒说
李白、孔融、窦苹的诗词中表述酒自"上天造"之说。
b) 猿猴造酒说 有典籍记载,在猿猴的聚居处,发现有类似"酒"的 东西。 c) 仪狄,杜康造酒说 相传"仪狄作酒醪(lᾴo),杜康作秫(shu)酒"。
Your site here
Your site here
LOGO
C 清香型:主体香味成分是乙酸乙酯及起衬托作用的适 量的乳酸乙酯。乙酸乙酯易挥发,气味特征明显,在 清香型白酒中含量最高,味觉阈值较低;乳酸乙酯沸 点较高,且气味较弱,在酒体中表现出气味的气味特 征不如乙酸乙酯强烈。因此清香型白酒主体香气表现 为乙酸乙酯为主、乳酸乙酯为辅的清雅、纯正、协调 的复合香气,幽雅舒适。酒体突出清、爽、净、甜的 风格特征。

绵柔型白酒执行标准

绵柔型白酒执行标准

绵柔型白酒执行标准绵柔型白酒是中国传统白酒中的一种,以其口感绵柔、香气浓郁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为了规范绵柔型白酒的生产和质量,制定了相应的执行标准,以确保其品质稳定、安全可靠。

本文将对绵柔型白酒的执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原料选择。

绵柔型白酒的原料主要包括高粱、小麦、玉米等粮食。

其中,高粱应选用籽粒饱满、无霉变、无异味的优质高粱;小麦应选用籽粒饱满、无霉变、无异味的优质小麦;玉米应选用籽粒饱满、无霉变、无异味的优质玉米。

同时,应杜绝使用转基因、含有农药残留的原料。

二、生产工艺。

绵柔型白酒的生产工艺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蒸馏、发酵、陈酿等环节。

蒸馏过程中,要确保温度适宜,蒸馏时间合理,严格控制酒精含量。

发酵过程中,要采用优质酿酒曲,控制发酵温度,保证发酵完整。

陈酿过程中,要选择适宜的陈酿容器,严格控制陈酿时间,确保酒体绵柔、口感醇厚。

三、产品质量。

绵柔型白酒的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色泽、香气、口感等指标。

色泽应清澈透明,无浑浊、悬浮物等异物。

香气应浓郁持久,无刺鼻异味。

口感应绵柔醇厚,入口柔和、回味悠长。

同时,产品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得含有有害物质,如甲醇、重金属等。

四、包装标识。

绵柔型白酒的包装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包装材质、标识内容等。

包装材质应选用食品级材料,符合环保要求。

标识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并标注国家食品安全标识。

同时,包装设计应简洁大方、美观大方,符合消费者审美需求。

五、质量控制。

绵柔型白酒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工艺、产品检测等环节。

严格把关原料的质量,确保原料符合要求;严格执行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加强产品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建立健全的追溯体系,对产品进行全程追溯,确保产品质量可溯。

六、市场监管。

绵柔型白酒的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接受政府监管。

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主动接受第三方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浅谈绵柔型白酒的微量元素

浅谈绵柔型白酒的微量元素

浅谈绵柔型白酒的微量元素
绵柔型白酒中含有钾、铝、铁、铜、铅、锰、镍、镉等微量元素,酒的贮存过程也是微量元素不断融入酒的过程;贮酒时间越长,融入酒中的微量元素越多。

与绵柔型白酒酒的感官相关的元素,如钾、铜、铁、锰等微量元素越多,酒的老熟效果越好。

而其他容器材料中的微量元素种类单一,贮存老熟效果不甚理想。

由此可以看出,微量元素在白酒贮存中有着促进白酒老熟的重要作用,说明陶坛作为贮酒容器的好处和不可替代性。

随着对微量元素在白酒中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不同微量元素在酒中所起的作用亦不相同。

在微量元素中,钾与白酒口感质量的关系为突出,钾能够使酒体老熟、柔和细腻、醇甜。

这一结论与国外其它蒸馏酒研究结果一致。

微量元素中,铜、铁、锰具有还原性,对于白酒的各种醇具有较强的氧化作用,可起到促进酒体老熟的作用。

中国白酒香味物质形成机理及酿酒工艺的调控1

中国白酒香味物质形成机理及酿酒工艺的调控1

多原料酿酒混蒸混烧赋予酒体丰富的 香味物质。从酒体丰满角度而言,多粮 优于单粮,由于使用酿酒的原料种类及 比例不同,则形成了中国白酒的个性风 格及流派。而制曲原料采用大麦和豌豆, 其目的是增加酒体的香味成分。
二、中国白酒香味成分形成的 基本途径 1、微生物代谢和次生代谢产物
淀粉
葡萄糖
丙酮 甘油
⑵、以支链氨基酸为前 体的生物合成
NH2 CH C HO O
NH2
NH2 CH
CHOCHO
N
转氨酶
NH2
C O

N O
3-异丁基吡嗪酮
N
N
重排
N OH
N
OCH3
2-羟基-3-异丁基吡嗪
2-氧甲基-3-异丁基吡嗪
⑶、以芳香族氨基酸为前体的生物合成
苯丙氨酸 桂皮酸甲酯、丁香酸、丁香酸酯
⑷、以含硫氨基酸为前体的生物合成 半胱氨酸 硫醚(陈味、苦味) ⑸、亚油酸、亚麻酸、糖、色素为前体的 生物合成不一一列举。
28
丁香醛
7
β -苯乙醇
18
香草高酸乙酯
29
对羟基苯甲醛
8
苯乙醛
19
香草酸乙酯
30
对缩苯乙醛
9
苯甲酸
20
对羟基苯乙酸乙酯
31
对甲酚
10
苯乙酸
21
己酸苯乙酯
32
2,5 -二叔丁基对甲 酚
11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22
3-苯基乳酸
二、微生物区系的完善性
中国白酒酿制过程中所涉及的微生 物包括四大类:原核生物中的细菌、放 线菌、真核生物中的酵母菌、霉菌。它 们在发酵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方能形成种类繁多的代谢产物。使主体 香和辅助香相辅相成,使酒的香、味、 格多维完美,统一协调。

“洋河蓝色经典”绵柔型质量风格成因初探

“洋河蓝色经典”绵柔型质量风格成因初探
维普资讯
第 3 卷 第4 5 期
20 0 8 年 7 月


V0 _5 № . 13 . 4
LQU R MA I I O KNG
J1 , 2 0 I. 1 08
文章编 号:0 2 8 (0 80 — 0 6 1 10 — 10 20 )4 0 2 — 0 1
市, 以“ 就 高而不烈 、 而不寡 、 低 绵甜而爽净 、 丰满而协调” 的鲜 明质量 风格, 迅速成 长为中 国“ 绵柔型” 白酒第一 品牌 , 开辟 了
绵柔 型白酒 的时代, 倾倒市场, 了一场 蓝或 其 它 ..
时 尚。因此 , 在饮酒上 , 地方上流行的 白酒或广告上大力宣传
中图分类号 : S 6 .1 S 6 .T 2 1 T 223 ; 2 1 ;S 0 . T 4 2
文献标识码 : B
pr lm i a y dic so o h o m a i n fs f -t s e e i n r s us i n n t e f r to o o t a t
h r e r nt in a otsy e t e ma k to e ato ss f tl . i
Ke r sya g eBleClsi, f tsesyeq ai tl pei n r ic sin y wo d : n h u ascst at tl,u t sye,rl aydsu so o- l y mi
sy e o n h u a sc t l fYa g e Bl e Cl s i
ZHONG —y , Yu eCUIRu~ he gTENG n s n. Ka g
( a gu Y n h i ie o L D S qa 2 8 0J n s ,hn ) J n s a g eD s l r C . T , in2 3 0 , a guC ia i tl y , u i

我国白酒风味的特点及形成机理

我国白酒风味的特点及形成机理


对于白酒香型的分类不一
浓香型(五粮液,泸州大曲) 清香型(山西汾酒) 酱香型(茅台,郎酒) 芝麻香型(景芝)

甜爽净,回味悠长。 特征风味物质:酯类占绝对优势,其 次是酸,酯类以乙酸乙酯、乳酸乙酯、 己酸乙酯最多 标准评语:无色(或微黄)透明,无 悬浮物,无沉淀,窖香浓郁,具有以 已酸乙酯为主体、纯正协调的酯类香 气,八口绵甜爽净,香味协调,余味 悠长,风格(突出、明显、尚可)。
我国白酒风味的特点及形成机理
食品09-3
丁广东 徐立军 吕静雯
概要
白酒的香型 生产白酒的原料 白酒各种风味的特点 白酒各种风味的形成机理

白酒的香型
白酒的芳香物质已经鉴别出 300多种,主要成分包括:醇类、 酯类、酸类、羰基化合物、酚类化 合物及硫化物等。以上这些物质按 不同比例相互配合,构成各种芳香 成分。


芝麻香型白酒
香型特点:清亮透明、优雅细腻、陈 味突出、绵柔、醇甜爽净、回味悠长。 特征风味物质:乙酸乙酯含量高,己 酸乙酯含量较低。 标准评语:清澈透明、酒香幽雅,入 口丰满醇厚,纯净回甜,余香悠长。 风格(突出、明显、尚可)。




1、原料:淀粉质原料(薯干45%,玉米 35%);糖质原料(甘蔗,糖蜜,甜菜); 纤维素原料(稻草,麦草,玉米杆,玉米芯, 花生壳,稻壳,棉籽壳等) 2、微生物(菌种):糖化酶(黑曲霉,米曲 霉等),酒母(酿酒酵母) 3、生化机制: C6H12O6 2C2H5OH 2CO2 能量
生产白酒的原料

一、 醇类化合物 白酒香气成分中含量最大的是醇类物质,其中以乙 醇含量最多,它是通过淀粉类物质经酒精发酵得来。 除此外,还含有甲醇、丙醇、2-甲基丙醇、正丁醇、 正戊醇、异戊醇等。除甲醇外,这些醇统称高级醇, 又称高碳醇。高碳醇含量的多少,决定了白酒风味 的好坏。高碳醇来源于氨基酸发酵,故酒类发酵原 料要有一定蛋白质。果酒发酵因氨基酸少,生成的 高碳醇较少;白酒及啤酒发酵,高碳醇直接从亮氨 酸、异亮氨酸等转化而成反应如下: CH3)2-CH-CH2-CH2-CH (NH2)COOH+H2O(CH3)2CH-CH2CH2OH+NH3+CO2 亮氨酸 异戊醇 好酒应高碳醇含量稍高,且比率适当。如果高碳醇 含量过高,会产生不正常风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绵柔型白酒风味物质构成 及绵柔风格成因
主 讲:常瑞红
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
LOGO
主要内容
一 中国白酒分类及风味物质构成 二 绵柔型白酒中主要风味物质研究 三 绵柔型白酒风格形成原因 四 展望
Your site here
LOG一O 、中国白酒分类及风味物质构成
白酒发展 历史进程
白酒定义 及其分类
白酒主要 风味物质 构成
LOGO
以上只是关于白酒起源的各种说法,实际上白酒 的产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和生产时间中不断 的观察自然现象,反复实践,经历无数次的改进而来 的。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Your site here
LO(GO2)白酒发展历程---三阶段
第一阶段:自然界酿酒



第二阶段:利用天然微生物酿酒



第三阶段:传统白酒的出现
Your site here
LOGO
第一阶段:自然界酿酒 在7000-10000年前由于自然界的作用造出酒,逐步被
人类发现和认识,但当时并没有去模仿,当时的野果酒, 也是成熟掉落或猿猴储存在洞穴中,野生酵母自然发酵而 成的。 第二阶段:利用天然微生物酿酒
约6000年前,人们开始有意模仿,让谷物长霉发芽用 来酿酒,有史书记载,商代有专门的酿酒作坊,周朝设立 专门负责酿酒的官职,这一阶段我国古代劳动人们已经掌 握了酿酒的基本规律,可以比较有效利用天然微生物酿酒。 第三阶段:传统白酒的出现
Your site here
L(O4G)O白酒主要风味物质构成
风味物质构成:风味物质可分为色谱骨架成分和微量 成分,骨架成分决定了白酒的香型,而微量成分则决 定了白酒的风格和典型性。
风味物质性质:白酒风味物质中,除了极少量的无机化 合物 (固形物)之外,绝大部分是有机化合物,均具有 挥发性,并且都具有呈香呈味的特定基团。这些风味 物质是构成白酒典型特征的物质基础。它们以一定的 比例共存于酒体中,互相配合、补充、衬托和制约, 发挥各自的特点形成不同香型和不同风格白酒。
Your site here
LOGO
C 清香型:主体香味成分是乙酸乙酯及起衬托作用的适 量的乳酸乙酯。乙酸乙酯易挥发,气味特征明显,在 清香型白酒中含量最高,味觉阈值较低;乳酸乙酯沸 点较高,且气味较弱,在酒体中表现出气味的气味特 征不如乙酸乙酯强烈。因此清香型白酒主体香气表现 为乙酸乙酯为主、乳酸乙酯为辅的清雅、纯正、协调 的复合香气,幽雅舒适。酒体突出清、爽、净、甜的 风格特征。
白酒骨架成分是指色谱分析中含量大于2-3mg/100mL的成分。
Your site here
L(O5G)O不同香型白酒的风味特征
A 浓香型:无色透明(允许微黄),无沉淀物,窖香浓 郁,绵甜醇厚,香味协调,尾净爽口,香气以酯类香 气为主,主体香味成分是己酸乙酯,还有适量的丁酸 乙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等构成复合香气。己酸乙 酯的高含量、低阈值决定了这类香型白酒的主要风味 特征。 依据酒体香气浓郁大小分为两派:香气大,窖香 浓郁突出,且浓中带陈的特点的酒为川派;口味醇和 、绵净、净爽为显著特点的酒为江淮派。
绵 型基础酒、陈酒、调味酒等绵柔原酒的最佳组合调

味;柔:即柔和、柔软、柔顺,不暴辣、不刺喉,

饮中舒畅,饮后舒适。

风格特点: 高而不烈、低而不寡、柔和、饮中畅
快淋漓、饮后轻松舒适。
1.洋河绵柔型白酒,开创了以“味”区分的先河; 2.洋河——绵柔风格的开创者、缔造者; 3.洋河股份——绵柔型白酒的缔造企业;
Your site here
L(OG1O)白酒发展历程---中国白酒的起源
a) 上天造酒说
李白、孔融、窦苹的诗词中表述酒自"上天造"之说。
b) 猿猴造酒说 有典籍记载,在猿猴的聚居处,发现有类似"酒"的 东西。
c) 仪狄,杜康造酒说 相传"仪狄作酒醪(lᾴo),杜康作秫(shu)酒"。
Your site here
Your site here
LO二GO 、绵柔型白酒中主要风味物质研究
1、白酒的微量风味物质决定了白酒的香型和风格,目前在绵柔 型白酒中检测到的微量成分包括:醇类、醛类、酮类、酸类 、酯类、芳香族、酚类、硫化物、呋喃类、氧杂环/环氧化合 物、缩醛类、吡咯及吡啶类以及萜烯与内酯类化合物。
Your site here
LOGO
B 酱香型:酱香型白酒(以茅台为代表)有以下特征, 酸含量高,酯含量低,醛酮类含量大(糠醛含量为所 有白酒之最),含氧化合物也为各香型白酒之最。但 其主体香味成分至今尚未定论,现有4-乙基愈创木酚 说、吡嗪类化合物及加热香气说、呋喃类和吡喃类化 合物及其衍生物说等说法。 传统说法,把茅台酒的香味成分分成三大类:酱 香型、醇甜型、窖底香型。其酒质特点是酱香突出, 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后尾悠长,空杯留香持久。

蒸馏酒。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

特 征: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

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
义 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
Your site here
L(OG3O)白酒分类
按香型:浓香型、清香型、酱香型、米香型及兼香型,前 三种为主要香型,浓香型白酒占到总产量的70%;此外, 还有凤香型、特香型、芝麻香型和豉香型白酒等; 按酒度:高度酒50~60°,中度酒40~50°,低度酒18~40°; 按生产工艺: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调香白酒、串香白 酒等; 按糖化发酵剂: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 按工艺特征:发酵酒、蒸馏酒、配制酒。
Your site here
L中OG国O 白酒按香型分类代表产品
浓香型:泸州老窖、五粮液等

酱香型:茅台、郎酒等


清香型:汾酒、二锅头等



以浓香型白酒为基础的绵柔型--蓝色经典
引领中国白酒风格创新
Your site here
L中OG国O 白酒新类型----绵柔型白酒
含义:绵:即绵长,酒体丰满,绵绵不绝,是绵柔
秦代以后,人们将注意力转移到酿酒和蒸酒上,以得 到传统的白酒。世界上酿酒发展史公认的三个蒸馏酒起源 第地之一就有中国。
Your site here
L(OG3O)中国白酒定义
标准定义:中国白酒(Chinese spirits)是以粮食、
中 谷物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

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