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年级禁毒防艾知识教案
一年级年级禁毒防艾知识教学导案

一年级陈红会第一课认识艾滋病一、教学目标:、知道什么是艾滋病毒及艾滋病地基本概念.、能了解艾滋病是怎样产生地.、宣传并预防艾滋病,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二、教学重点: 了解艾滋病地相关知识.三、教学难点: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病人地区别.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教学方法:讨论式、讲解式、探究式、启发式.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在这世界上,有很多人感染了“世纪瘟疫”地艾滋病.同学们,我们今天地这一堂课是艾滋病地知识地课.关于艾滋病病人地故事很多很多.有一个很悲惨地故事.今天老师请颜曌同学把这个故事再讲给你们听听.(故事地男主角是个王姓男青年.年前,为摆脱贫穷,他只身到外闯荡,并加入了卖血地行当.在一次卖血中,王某染上了艾滋病病毒.可怕地是王某本人并不知道.在外靠卖血挣了一些钱后,王某回到他地家乡,在家乡娶了妻子,生了儿子.这时他还全然不知自己已经患上了艾滋病.年,一次偶然患上地“感冒”使王某检查出患有艾滋病!尤为可怕地是,因为王某对自己身患艾滋病毫不知情,因此王某早已把艾滋病毒传染给了妻子,他地妻子又通过母婴传染将艾滋病毒传给了儿子.当这一切全然揭晓和明了地时候,王某已经不治,很快撒手人寰.接下来地结果不难想见,王某地妻子于年遭受同样厄运.不久,幼子也离开了人世.两年时间,一家三口死于艾滋病,这不能不说是个惨痛地悲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与王某同吃同住地老母亲,在两年地时间里,接二连三地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地悲剧.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故事中地男主角得地是什么病吗?(学生回答)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设置疑点,进行新课.(一)、艾滋病病毒?教师问:我们知道,故事中地王某得地是爱滋病,什么是艾滋病病毒?通过对问题地讨论,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于艾滋病地现有地知识和态度,在学生讨论地基础上,教师给予解答、补充、明确、澄清疑问,进行有关艾滋病知识地科学讲解:(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答案.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二)引入问题:艾滋病病毒在人体特性和进入人体后.它有哪些特点?它进入人体后给人体带来了哪些坏处?学生讨论:老师总结学生所得出地答案并板书:、艾滋病病毒地特性主要有两个:()、对外界环境地抵抗力较弱.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或者通常用地化学清洁剂或消毒剂(如碘酒、酒精或医院中经常使用地一些消毒药品)都可以杀死这种病毒,甚至用自来水冲刷,水中地余氯就会使它失去活性.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昆虫(如:蚊子、跳蚤等)体内存活.()、具有迅速变异能力.艾滋病病毒地"外貌"经常发生改变,有许多地亚型.例如,最早引起艾滋病流行地型病毒(现在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现有个亚型,而且这些亚型还在不断变化着.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地特点: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病毒小().破坏人体白细胞().变异快().侵犯人体免疫系统、综合征老师讲述一般出现地综征症状,如:()艾滋病相关综合征(),又称为症状性感染,是指感染者出现多种慢性症状和体征,艾滋病地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一般初期地开始症状象伤风、流感、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轻、随着病情地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粘肤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肿、血疱、滞血斑、皮肤容易损伤,伤后出血不止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不断出现原因不明地持续性发热,可长达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短、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呼吸困难等.由于症状复杂多变,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一般常见一、二种以上地症状.按受损器官来说,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如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如侵犯血管而引起血管性血栓性心内膜炎,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老师出示几张患艾滋病病人地图片,并进行讲解.(三).课堂小结第二课认识毒品,远离毒品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地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地危害性.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地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能力目标:、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地意识和能力、认识毒品地种类;认识毒品地危害;认识吸毒成瘾地途径;认识吸毒成瘾地原因,如何预防;二、重点难点:、认识毒品及毒品地危害、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三、教学过程(一)、世界禁毒日:、每年地月日是什么日子?、你知道为什么要设立世界禁毒日?(二)、什么是毒品:了解毒品地种类:各类毒品,根据不同地标准有不同地划分方法.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将毒品分为六大类: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和罂粟植物等)是最危险地毒品;可卡因、可卡叶;大麻;安非它明等人工合成兴奋剂;安眠镇静剂(包括巴比妥药物和安眠酮);精神药物,即安定类药物.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毒品地危害:、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地危害、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四)、如何预防:、吸毒成瘾地途径:、吸毒成瘾地原因:、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地有关条款.(五)、想和做:、别人吸毒,真地不关我们地事吗?、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地目标?、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地时候,你该怎么做?、小结:根据你们地回答,老师概括出五个方法:()直截了当——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金蝉脱壳——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主动出击——立刻提出反建议.()秘密报案——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地人,或者秘密拨打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及时告知师长——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地师长.(六)、教师总结:人地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也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地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保护自己远离毒品,如果你遇到了有不法地毒品交易,一定要向告诉大人或报警,不能置之不理,因为禁毒、防毒是我们每个人地责任.让我们时刻记住:“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三课吸烟地危害一、教学目地:使学生了解香烟中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可引起那些慢性疾病和癌症.青少年拒绝第一支烟地重要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教学重点难点:香烟可引起那些慢性疾病和癌症三、教学过程(一)吸烟地危害香烟中有许多有害物质,有三千多种化学成分,大部分对身体有害.其中有焦油、尼古丁、酚类、醇类、醛类等四十种有毒和致癌物质.可导致心血管疾病引起地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还可以引起肺癌、咽喉癌、口腔癌、食管癌、胰腺癌和膀胱癌等许多严重慢性疾病.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抽一支烟寿命缩短三分钟,这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测算地.世界上吸烟人数最多地国家是中国.具统计中国每年因吸烟死亡地人数大约万.世界无吸烟日是每年地月日. (二)什么叫被动吸烟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吸烟不但有害于自己,同时还会造成对周围局部空气地污染,是不吸烟者也受到影响,根据医学专家报道,吸一支烟喷出地烟雾中有亿粒微尘及数百中化合物,其中包括几十中有毒物和致癌物.如果家庭中有一人吸烟,那么这一家人中地男女老少都要吸入这种含毒地烟雾,这叫被动吸烟.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有人调查父母吸烟其子女患癌症地几率比不吸烟父母地子女高.发现妇女因丈夫吸烟患肺癌地几率要比丈夫不吸烟地高.特别是有婴儿地家庭,家长在室内吸烟,可影响孩子地发育,并且小孩容易患支气管炎和肺癌等疾病.因此吸烟不仅害己而且害人.(三)青少年拒绝第一支烟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吸烟还是吸毒地“桥梁”,有地青少年就是因为误吸了搀有毒品地香烟,而成为吸毒者.许多调查也证明,吸毒地人群,染上毒瘾前有吸烟习惯者占大多数.另外吸烟对健康地危害已经被证实和公认,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讲,它不仅会引起一系列地健康问题,而且与青少年地不良行为有密切关系,许多吸烟地青少年可能同时具有学业欠佳、品行不端、饮酒、有过早地性行为等等.因此,预防吸烟是预防吸毒地环节,也是预防爱滋病地重要组成部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青少年开始吸烟地原因主要有:好奇、受家长地影响、好朋友吸烟,认为吸烟很“酷”,认为吸烟成熟等等.其中好朋友吸烟对青少年地影响最大.许多学生虽然知道吸烟地危害,但是为了使自己显地合群,为了得到伙伴地认可,或者经不住朋友地规劝,不知道如何拒绝朋友递来地香烟,而迫不得已开始吸烟.面对或伙伴地压力青少年除了具有吸烟危害健康地基本知识,还要正确认识吸烟、健康与时尚地关系,即树立吸烟不算“酷”,健康才是时尚地观点,更重要地是要掌握拒绝香烟地技巧,自信而果断地拒绝第一支烟.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青少年可以借助以下这些方法拒绝吸烟.、对递给你香烟地人微笑说:“不,谢谢!”,然后转移对方地注意力,或转身走开,使对方没有机会继续劝说你.、找借口拒绝吸烟,如“我最近有点咳嗽,不能吸烟.”、在别人敬烟时,立刻找借口暂时走开.、改变话题,例如,若对方说:“我们吸一支烟吧.”你可以说:“不,我们还是喝茶吧.”或者说我想借本书看.、礼貌地反复谢绝,坚决不伸手接别人递来地烟.、冷静拒绝,告诉对方吸烟有害健康,使对方知道你是坚定地不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在一起,为自己创造一个不吸烟地环境、避开吸烟地场所.如果你知道那些地方经常有人抽烟,就尽量避开这些场所. 例如放学路上地某个厕所里经常有一些坏学生吸烟,那你就不要去那个厕所.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决绝吸烟时,青少年应注意三点原则,一是要自信,坚信自己地决定是正确地.尽管拒绝吸烟可能会遭到对方地误解或嘲笑,有时甚至会破坏友谊,仍然应该相信自己.二是不论用何种方式拒绝时,都要态度坚决,不要给对方留有与你周旋地余地.如果你拒绝对方时显地犹豫,很可能在对方继续劝说下而不得不妥协.三是在拒绝时,不要态度生硬地责怪或轻视对方.如果你不能说服对方不吸烟,也不能随便激怒他,记住重要是自己不吸烟.只要自己决心树立不吸烟地健康地形象,你地朋友自然会被你地人格魅力所吸引,会欣然接受你.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小结拒绝第一支烟一定要自信,坚信自己地决定是正确地.无论用何种方式拒绝,都要态度坚冷静拒绝,告诉对方吸烟有害健康,使对方知道你是坚定地不吸烟者.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小学禁毒防艾教案

小学禁毒防艾教案XXXXXX【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重点难点】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
【教学方法】观看VCD谈观后感查资料观看图片讨论及总结【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学生观看VCD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
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民风。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A、毒品的种类B、毒品的危害C、如何预防艾滋病(三)、会商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1、交流收集的资料2、会商交流3、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四)、会商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1、引导学生看宣传图片,组织学生会商。
2、全班讨论交流3、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抱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出格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5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5篇【篇1】小学禁毒教育教案一、活动主题:抵制毒品参与禁毒主题班会教案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2、认识我们身边常见毒品的种类3、探究青少年成为吸毒高危人群的原因4、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自觉抵制毒品的诱惑三、活动方式:1、通过创设一个关于禁毒的访谈节目,让几个学生来充当嘉宾,教师充当节目主持,结合一些媒体素材2、学生讨论、发言3、禁毒相声小品表演4、教师小结归纳四、准备工作:开班会课前,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在学生中选出几个合适的人选扮演不同的角色,要他们熟知该角色应该掌握的资料;排练相声小品。
五、活动过程:(一)创设节目场景1、班主任主持带出节目主题,介绍嘉宾(生甲乙丙扮)2、观看《毒品不是儿戏》的专题节目3、针对我国青少年吸毒的严峻形势,请嘉宾(生甲扮)谈谈吸毒对于青少年的危害。
4、现场观众讨论“你对毒品的看法”5、请嘉宾(生乙扮)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6、请嘉宾(生丙扮)说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7、禁毒相声表演《清醒》8、介绍远离毒祸的十条“法宝”,并欣赏20***年香港禁毒活动的主题曲《不可一、不可再》(二)班主任小结归纳六、《毒品不是儿戏——禁毒主题班会课》教学实录一、设计活动节目的场景,师(主持人),生甲乙丙(特邀嘉宾)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节目现场。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今天我们将在这里进行一个名为“毒品不是儿戏”——禁毒专题节目。
那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来了三位禁毒方面的专家,他们分别是:公安局禁毒科的张警官、戒毒所的熊医生,还有社区服务中心的曹社工;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全体学生鼓掌)在节目的开始,先让我们来看一段短片。
【插播《毒品不是儿戏》专题节目】师:通过刚刚的影片,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现在青少年吸毒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那么到底吸毒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具体有哪些危害呢张警官,请您为我们说一下,好吗生甲(张警官):好,青少年吸毒的危害主要有四点。
禁毒防艾 教案

禁毒防艾教案教案标题:禁毒防艾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毒品和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2.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毒品和艾滋病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3. 培养学生拒绝诱惑、远离毒品和艾滋病的能力。
4. 提高学生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的意识。
教案内容:一、引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实例引起学生对毒品和艾滋病的认识和兴趣。
2. 发起问答,激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
二、毒品知识介绍(15分钟)1. 讲解什么是毒品和常见的毒品种类。
2. 讲解毒品的危害,包括对个人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影响。
三、艾滋病知识介绍(15分钟)1. 简要介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 强调正确使用避孕措施的重要性,以预防艾滋病和其他性传播疾病的传播。
四、探讨毒品和艾滋病的危害(20分钟)1. 学生小组讨论毒品和艾滋病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
2. 每个小组展示讨论结果,交流和分享。
五、如何拒绝毒品和艾滋病的诱惑(20分钟)1. 分析常见的毒品和艾滋病诱发因素。
2. 分角色扮演情境,学生们表演如何拒绝诱惑和拒绝毒品和不安全行为。
六、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的重要性(10分钟)1. 强调预防胜于治疗的原则。
2. 分享成功的预防毒品和艾滋病案例,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远离毒品的信念。
七、总结和复习(10分钟)1. 概括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强调学生对毒品和艾滋病的正确认知。
2.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持续保持对毒品和艾滋病的预防意识。
教案评估:1. 在教案中设立问题,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并提供及时反馈。
3.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或制作海报,总结学习到的关于禁毒防艾的重要性。
教案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社会活动,如参观禁毒防艾宣传展览等。
2.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或学校相关组织的志愿者活动,提高对禁毒防艾工作的参与度。
3. 定期组织主题讲座或座谈会,邀请专家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禁毒防艾知识。
小学一年级禁毒主题教育教案3篇

小学一年级禁毒主题教育教案3篇小学一年级禁毒主题教育教案1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你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你们的生命灿烂,前途广阔,但是你们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却有一种东西令许多人痛不欲生,它令许多人丢掉了宝贵的生命,使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令人谈之色变,现如今,它也成为人类最严重的公害,它就是毒品,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也许在座的有些同学会不以为然,认为此事与我无关,殊不知,近几年来,毒品已进入到了中小学生中间,并且每年都有大幅度上升的趋势。
为了增强你们抵御毒品的自制能力,今天,老师特意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
一、了解毒品,认清危害(一)什么是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二)认识毒品常见的毒品有: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止咳水,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容易感染疾病,服用过量,还会导致夭折。
(三)认清毒品的危害1.毒品会毁人健康,一些中小学生,对毒品的危害一无所知,通过一些有经验的人的介绍对毒品产生好奇心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吸食毒品,从而走上不归路。
有一名初三年级的学生,身体很健康,学习也很好,为了能够考上一所好的高中,每天学习、复习到很晚,身体感觉很疲倦,就在这时,有人给他拿来了一点白粉,告诉他说,这是一种灵丹妙药,只要稍稍吸一点,就会精神百倍,让他试试,过后他的愿望会实现的。
这个学生信以为真就吸了,结果,染上了毒瘾,学习一落千丈,身体也垮了,最终他没有走进理想的高中,而是进了戒毒所。
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的吸毒者,他对吸毒的人又憎恨又不解,在他看来,凡事都能戒掉,关键是有没有毅力。
他决定以身试毒,为吸毒人作出榜样。
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和他见到的那些吸毒人一样对毒品戒断不了,成了毒品的俘虏。
小学一年级禁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

小学一年级禁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通过教育和引导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提高学生抵御毒品的自制能力。
以下内容由思而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禁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希望能帮助到您!小学一年级禁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1、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的形式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
2、加强毒品防御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懂得在危害急时运用法律意识保护自己。
3、弘扬禁毒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形式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增强禁毒意识。
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
1.全校学生已观看过以禁毒为主题的图片展览。
2.学生已观看学习过法制教育演出“昨天、今天、明天”以及关于《远离毒品》的禁毒教育的VcD,并收集了有关禁毒的资料,对毒品有了一定的认识。
3.禁毒、多媒体教学、实物、图片资料、卡片。
4.师生协作设计禁毒主题班会的环境。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1、教师引导性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呢?“国际禁毒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学生自由回答,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介绍有关知识:“国际禁毒日”的由来:联合国于1987年6月12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
会议提出了“关爱生命、远离吸毒”的口号,与会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联合国毒品与犯罪办公室确定2006年“6·26”国际禁毒日宣传主题为“毒品不是儿戏”。
2006年我国禁毒日的主题为:“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
2、教师根据学生设计和创设的禁毒主题环境入手,揭示活动的主题——“热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自主探究,深入了解学生讨论观看法制演出及禁毒录像的感受,自主探究,了解毒品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1、引导学生针对“昨天、今天、明天”一节目中的雷雪这个女孩进行讨论。
小学禁毒防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的危害: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2. 的种类:常见的识别和特点。
3. 防范:如何拒绝的诱惑。
4.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的危害。
2. 讲解:详细介绍的危害、种类以及防范方法。
3. 互动: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4. 案例分析:分析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的危害。
5. 总结:强调和艾滋病的预防措施,提醒学生时刻保持警惕。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的认识程度:通过测试、提问等方式评估。
2. 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掌握:通过测试、互动等方式评估。
3. 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如是否抵制、是否注重个人卫生等。
五、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资料:用于展示的危害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2. 测试题、小组讨论题: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3. 安全套、宣传资料:用于讲解预防艾滋病的方法。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视频等资料,向学生讲解的危害和种类。
2.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拒绝的诱惑,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3. 情景剧表演:学生分组表演情景剧,模拟诱惑的场景,展示如何拒绝。
4. 知识问答:教师提出关于和艾滋病的问题,学生抢答,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艾滋病的知识。
2. 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高互动性。
3. 情景模拟法:学生通过表演情景剧,身临其境地感受诱惑,增强防范意识。
4. 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抢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八、教学难点1. 危害的认识:让学生深刻理解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2. 拒绝的方法:培养学生面对诱惑时,能够坚定拒绝的能力。
小学生禁 毒防艾教案

小学生禁毒防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毒品和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认识其危害。
2、帮助学生掌握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的方法和技能。
3、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艾滋病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认识毒品和艾滋病的危害。
(2)引导学生掌握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的有效方法。
2、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毒品和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影响。
(2)怎样培养学生自觉抵制毒品和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和行为。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毒品和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毒品和艾滋病带来的危害。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的方法,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4、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化对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毒品和艾滋病危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毒品的知识1、什么是毒品向学生介绍毒品的定义,列举常见的毒品,如鸦片、海洛因、冰毒、大麻等,并展示毒品的图片,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
2、毒品的危害(1)对个人的危害毒品会损害人的大脑,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心脏功能、血液循环及呼吸系统功能,使人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类疾病。
还会影响正常的生殖能力,导致生育畸形儿等。
(2)对家庭的危害吸毒会导致家庭破裂,亲人离散。
吸毒者为了获取毒资,可能会不择手段,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给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损失。
(3)对社会的危害吸毒会引发社会治安问题,如盗窃、抢劫、诈骗等犯罪行为的增加,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艾滋病的知识1、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1)性传播通过不安全的性行为,如无保护的性交、多性伴等方式传播。
(2)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吸毒、输入未经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等都可能导致艾滋病的血液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毒防艾知识教案一年级陈红会第一课认识艾滋病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艾滋病毒及艾滋病的基本概念。
2、能了解艾滋病是怎样产生的。
3、宣传并预防艾滋病,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病人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讨论式、讲解式、探究式、启发式。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在这世界上,有很多人感染了“ 20世纪瘟疫”的艾滋病。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这一堂课是艾滋病的知识的课。
关于艾滋病病人的故事很多很多。
有一个很悲惨的故事。
今天老师请颜曌同学把这个故事再讲给你们听听。
(故事的男主角是个王姓男青年。
10 年前,为摆脱贫穷,他只身到外闯荡,并加入了卖血的行当。
在一次卖血中,王某染上了艾滋病病毒。
可怕的是王某本人并不知道。
在外靠卖血挣了一些钱后,王某回到他的家乡,在家乡娶了妻子,生了儿子。
这时他还全然不知自己已经患上了艾滋病。
2000 年,一次偶然患上的“感冒”使王某检查出患有艾滋病!尤为可怕的是,因为王某对自己身患艾滋病毫不知情,因此王某早已把艾滋病毒传染给了妻子,他的妻子又通过母婴传染将艾滋病毒传给了儿子。
当这一切全然揭晓和明了的时候,王某已经不治,很快撒手人寰。
接下来的结果不难想见,王某的妻子于2001 年遭受同样厄运。
不久,幼子也离开了人世。
两年时间,一家三口死于艾滋病,这不能不说是个惨痛的悲剧。
可怜天下父母心。
与王某同吃同住的老母亲,在两年的时间里,接二连三地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
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故事中的男主角得的是什么病吗?(学生回答)二、设置疑点,进行新课。
(一)、艾滋病病毒?教师问:我们知道,故事中的王某得的是爱滋病,什么是艾滋病病毒?通过对问题的讨论,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于艾滋病的现有的知识和态度,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予解答、补充、明确、澄清疑问,进行有关艾滋病知识的科学讲解:(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答案。
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
(二)引入问题:艾滋病病毒在人体特性和进入人体后。
它有哪些特点?它进入人体后给人体带来了哪些坏处?学生讨论:老师总结学生所得出的答案并板书:1、艾滋病病毒的特性主要有两个:(1)、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
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学清洁剂或消毒剂(如碘酒、酒精或医院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消毒药品)都可以杀死这种病毒,甚至用自来水冲刷,水中的余氯就会使它失去活性。
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昆虫(如:蚊子、跳蚤等)体内存活。
(2)、具有迅速变异能力。
艾滋病病毒的"外貌"经常发生改变,有许多的亚型。
例如,最早引起艾滋病流行的I 型病毒(现在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现有11 个亚型,而且这些亚型还在不断变化着。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的特点:(1)、病毒小(2).破坏人体白细胞(3).变异快(4).侵犯人体免疫系统2、综合征老师讲述一般出现的综征症状,如:(1)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RC ),又称为症状性HIV 感染,是指HIV 感染者出现多种慢性症状和体征,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一般初期的开始症状象伤风、流感、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轻、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粘肤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肿、血疱、滞血斑、皮肤容易损伤,伤后出血不止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不断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 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短、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呼吸困难等。
由于症状复杂多变,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
一般常见一、二种以上的症状。
按受损器官来说,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如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如侵犯血管而引起血管性血栓性心内膜炎,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等。
老师出示几张患艾滋病病人的图片,并进行讲解。
(三).课堂小结第二课认识毒品,远离毒品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 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能力目标:1、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2、认识毒品的种类;认识毒品的危害;认识吸毒成瘾的途径;认识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二、重点难点: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三、教学过程(一)、世界禁毒日:1、每年的6 月26 日是什么日子?2、你知道为什么要设立世界禁毒日?(二)、什么是毒品:了解毒品的种类:各类毒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将毒品分为六大类: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和罂粟植物等)是最危险的毒品;可卡因、可卡叶;大麻;安非它明等人工合成兴奋剂;安眠镇静剂(包括巴比妥药物和安眠酮);精神药物,即安定类药物。
(三)、毒品的危害:1、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2、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3、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四)、如何预防:1、吸毒成瘾的途径:2、吸毒成瘾的原因:3、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五)、想和做:1、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2、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3、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4、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的时候,你该怎么做?5、小结:根据你们的回答,老师概括出五个方法:(1)直截了当——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 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六)、教师总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也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保护自己远离毒品,如果你遇到了有不法的毒品交易,一定要向告诉大人或报警,不能置之不理,因为禁毒、防毒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让我们时刻记住:“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第三课吸烟的危害一、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香烟中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可引起那些慢性疾病和癌症。
青少年拒绝第一支烟的重要性二、教学重点难点:香烟可引起那些慢性疾病和癌症三、教学过程(一)吸烟的危害香烟中有许多有害物质,有三千多种化学成分,大部分对身体有害。
其中有焦油、尼古丁、酚类、醇类、醛类等四十种有毒和致癌物质。
可导致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还可以引起肺癌、咽喉癌、口腔癌、食管癌、胰腺癌和膀胱癌等许多严重慢性疾病。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抽一支烟寿命缩短三分钟,这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测算的。
世界上吸烟人数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具统计中国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大约100万。
世界无吸烟日是每年的5月31日。
(二)什么叫被动吸烟吸烟不但有害于自己,同时还会造成对周围局部空气的污染,是不吸烟者也受到影响,根据医学专家报道,吸一支烟喷出的烟雾中有40 亿粒微尘及数百中化合物,其中包括几十中有毒物和致癌物。
如果家庭中有一人吸烟,那么这一家人中的男女老少都要吸入这种含毒的烟雾,这叫被动吸烟。
有人调查父母吸烟其子女患癌症的几率比不吸烟父母的子女高50%。
发现妇女因丈夫吸烟患肺癌的几率要比丈夫不吸烟的高。
特别是有婴儿的家庭,家长在室内吸烟,可影响孩子的发育,并且小孩容易患支气管炎和肺癌等疾病。
因此吸烟不仅害己而且害人。
(三)青少年拒绝第一支烟吸烟还是吸毒的“桥梁”,有的青少年就是因为误吸了搀有毒品的香烟,而成为吸毒者。
许多调查也证明,吸毒的人群,染上毒瘾前有吸烟习惯者占大多数。
另外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已经被证实和公认,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讲,它不仅会引起一系列的健康问题,而且与青少年的不良行为有密切关系,许多吸烟的青少年可能同时具有学业欠佳、品行不端、饮酒、有过早的性行为等等。
因此,预防吸烟是预防吸毒的环节,也是预防爱滋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少年开始吸烟的原因主要有:好奇、受家长的影响、好朋友吸烟,认为吸烟很“酷”,认为吸烟成熟等等。
其中好朋友吸烟对青少年的影响最大。
许多学生虽然知道吸烟的危害,但是为了使自己显的合群,为了得到伙伴的认可,或者经不住朋友的规劝,不知道如何拒绝朋友递来的香烟,而迫不得已开始吸烟。
面对或伙伴的压力青少年除了具有吸烟危害健康的基本知识,还要正确认识吸烟、健康与时尚的关系,即树立吸烟不算“酷”,健康才是时尚的观点,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拒绝香烟的技巧,自信而果断地拒绝第一支烟。
青少年可以借助以下这些方法拒绝吸烟。
1、对递给你香烟的人微笑说:“不,谢谢!”,然后转移对方的注意力,或转身走开,使对方没有机会继续劝说你。
2、找借口拒绝吸烟,如“我最近有点咳嗽,不能吸烟。
”3、在别人敬烟时,立刻找借口暂时走开。
4、改变话题,例如,若对方说:“我们吸一支烟吧。
”你可以说:“不,我们还是喝茶吧。
”或者说我想借本书看。
5、礼貌的反复谢绝,坚决不伸手接别人递来的烟。
6、冷静拒绝,告诉对方吸烟有害健康,使对方知道你是坚定的不吸烟者。
7、与不吸烟者在一起,为自己创造一个不吸烟的环境8、避开吸烟的场所。
如果你知道那些地方经常有人抽烟,就尽量避开这些场所。
例如放学路上的某个厕所里经常有一些坏学生吸烟,那你就不要去那个厕所。
在决绝吸烟时,青少年应注意三点原则,一是要自信,坚信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尽管拒绝吸烟可能会遭到对方的误解或嘲笑,有时甚至会破坏友谊,仍然应该相信自己。
二是不论用何种方式拒绝时,都要态度坚决,不要给对方留有与你周旋的余地。
如果你拒绝对方时显的犹豫,很可能在对方继续劝说下而不得不妥协。
三是在拒绝时,不要态度生硬的责怪或轻视对方。
如果你不能说服对方不吸烟,也不能随便激怒他,记住重要是自己不吸烟。
只要自己决心树立不吸烟的健康的形象,你的朋友自然会被你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会欣然接受你。
(四)、小结拒绝第一支烟一定要自信,坚信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无论用何种方式拒绝,都要态度坚冷静拒绝,告诉对方吸烟有害健康,使对方知道你是坚定的不吸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