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结业考精髓必会
地理结业考试知识点2023

地理结业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地球和地图1.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质量;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经纬度和经纬网。
2. 地图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和图例。
3. 高低纬度的划分,五带的划分及各带特征。
二、地形和地貌1. 地形按形态分为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
2. 地貌有河流地貌和海岸地貌等。
3. 地形和地貌对气候、水文和水资源、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有重要影响。
三、世界地理分区和特点1. 五大海洋,七大洲及其特点,例如世界面积最大的陆地——欧亚大陆。
2. 主要国家和首都。
3. 主要的气候类型和特点,包括温带气候、热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四、自然资源及其利用1. 自然资源的分类,包括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2. 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的重要性及其利用方式。
3. 环境污染和保护,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五、人口和城市1.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以及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 城市化的概念、进程和影响因素。
3. 城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六、农业和工业生产1. 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特点,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
2. 工业生产的类型和特点,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等。
3. 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布局原则。
七、交通运输和通讯1. 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等方式的特点和作用。
3. 通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八、地域文化和旅游1. 地域文化的概念及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2. 著名旅游胜地及其特点,包括自然风光和文化遗址等。
3. 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九、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1. 环境问题的类型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2. 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制度。
3.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以上是地理结业考试的重要知识点,考生需要全面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同时,考生还需要关注时事新闻,了解最新的地理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初中地理结业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结业知识点总结一、地理的基本概念1. 地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和人文地理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地球的地理位置、地貌、气候、水文、生态、资源和人类活动等。
2.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略呈椭圆形的球体,其直径约为12756公里。
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组成,其中地壳最外层,厚度大约为35公里。
3.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
自转是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年的周期运动。
4. 地球的格林尼治时间格林尼治时间是以英国伦敦市郊的一座天文台为基准的时间,世界上各地的时间都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基准。
东经为正数,西经为负数。
二、地球的气候1. 气候的形成气候是由地球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大气环流和气候要素等共同影响形成的。
主要气候类型包括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2. 降水的形成及分布降水是水蒸气在大气中凝结而成的出雨现象。
全球降水分布不均匀,沿赤道地区降水量较大,而在高原和沙漠地区则较少。
3. 中国的气候分区中国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寒温带大陆性气候等。
气候分区主要沿东西向分布。
三、地球的水文1. 地球的水资源地球表面大约71%是水,其中97.2%为盐水,仅2.8%为淡水。
地球的淡水主要分布在冰川、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中。
中国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淮河等流域,其中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黄河则是中国的母亲河。
3. 地球的水文循环地球的水文循环是指水的不断循环涵盖了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过程,从而维持地球水分动态平衡。
四、地球的地貌1. 地球的地壳运动地壳运动分为构造运动和风蚀作用,构造运动包括地震和火山活动,风蚀作用包括水蚀、风蚀和冰蚀等。
2. 地杰的形成和类型地貌是地球表层地形的总体特征,其形成主要受地质构造、地表剥蚀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地形类型包括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河谷等。
七年级结业考试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结业考试地理知识点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内容,也是七年级结业考试中的重点。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自西向东的转动,地球一天完成一次自转。
而地球的公转则是围绕太阳的运动,一年完成一次公转。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使得地球上出现了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
二、经纬度经纬度是地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概念。
经度是指一条通过北南两极的曲线,它的单位是度。
而纬度是指一条通过东西两极的曲线,它的单位也是度。
经纬度的使用可以帮助人们确定地球表面上的位置。
三、地球上的三个大洲地球上的三个大洲是亚洲、非洲和南美洲。
亚洲位于地球的东部和北部,是最大的大陆,占地面积35%。
非洲位于地球的中部和南部,是第二大的大陆,占地面积22%。
南美洲位于地球的西部和南部,占地面积12%。
四、地球上的三个大洋地球上的三个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
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占地球表面积70%以上。
大西洋是地球上第二大的海洋,它将欧洲、非洲和美洲分开。
印度洋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它是地球上面积最小的海洋。
五、三角洲三角洲是指河口处形成的扇形平原,它由河水带来的泥沙和其他物质堆积而成。
三角洲具有肥沃的土地和重要的渔业资源,但同时也面临着河水泛滥和自然灾害的风险。
六、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地球上的自然灾害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地震、火山喷发、飓风、洪水等。
这些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了解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及其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七、人类的环境问题人类的环境问题是当代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气候变化和资源枯竭等问题。
因此,要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之,以上是七年级结业考试地理学习重点内容的概述。
了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和人类的生存环境,为我们的未来发展做出更好的规划和决策。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知识点总结七年级部分: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周长是4万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2.地球自传和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分别是一天和一年。
3.地球自传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公转产生了季节(四季)变化。
4.经线是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向东增大是东经(E),向西增大是西经(W),东西经各1800。
5.纬线是指示东西方向的线,向南增大是南纬(S),向北增大是北纬(N),南北纬各9006.能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
7.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
8.能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世界地理1.海陆分布的是:(7:3)即海洋占71%,陆地占29%;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2.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其特点。
3.全球分六大板块,板块的交界处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4.以亚洲和非洲为例:(1)能分析说明某一大洲(亚洲)的纬度位置(100S—800N)、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北:欧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想望)。
(2)学会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某一大洲(亚洲)的地形(中间高、四周低),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发布广)、河流(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3)会用资料,简单说明某一大洲(亚洲)的人口(人口最多的一洲,上1亿的国家由6个)、环境、发展等问题。
5.美国的首都(华盛顿);本土48个州和阿拉斯加、夏威夷两州,三面临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国土一半以上是平原,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居世界第一位,高新技术发达,著名的“硅谷”,位于旧金山东南;农业实现了专门化和机械化。
6.日本的首都(东京),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等组成,岛国多优良港湾,海上运输便利,劳动力资源充足;有利于发展对外加工贸易经济。
地理结业考试知识点归纳

地理结业考试知识点归纳地理学作为一门涉及人类与地球关系的学科,对于我们了解和理解地球的各种自然与人文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学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地理结业考试则是对学生对于地理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进行考核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地理结业考试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力求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1. 自然地理知识点1.1 地球的结构与地貌地球的内部大致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次,地壳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地球表面的地貌多种多样,包括高山、平原、河流、湖泊等。
1.2 大气与气候地球的大气层保护了地面生物免受太阳辐射的伤害,大气层中的各种气流也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变化,包括气温、降水、风速等。
1.3 水资源与水循环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冰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并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机制。
2. 人文地理知识点2.1 人口与人口迁移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基础,人口的数量、结构和分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人口迁移是人口分布变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2.2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划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包括城市布局、交通规划、生态保护等。
2.3 农业与农田利用农业是维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田利用的合理性对于农业的发展和粮食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3. 地理学方法与工具3.1 地图阅读与制图地图是地理学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工具,学会阅读地图、制作简单地图是掌握地理学知识的基本能力。
3.2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地球表面的遥感图像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获得丰富的地理信息。
3.3 地理学研究方法地理学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数据分析、实验研究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深入了解地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规律。
综上所述,地理结业考试的知识点广泛而丰富,涉及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许多方面。
只有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深入的理解,我们才能在地理结业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八年级下册生地结业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生地结业知识点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分支,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学科。
生地学作为生物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在八年级下册生地结业考试中,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几乎是必考的。
一、生态学生态学主要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八年级下册生态学要点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能量和物质的流动、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与保护等。
学生需要了解在不同的生态系统内,生物之间的竞争和相互依存关系,以及生态系统受到外部干扰时的反应和恢复能力。
二、进化论进化论是生物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主要研究生物在长时间的演化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原因。
八年级下册进化论要点包括自然选择、人类进化、基因突变等。
理解并记忆重要的进化理论和学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生命在长时间演化中的变迁和相互关系。
三、植物学植物学是研究植物多样性和其生长发育的学科。
八年级下册植物学要点包括植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植物的代谢和生理等。
在生地结业考试中,经常会在多项选择题中出现有关植物的形态结构、受精、种子及其散布等知识点,因此植物学在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动物学动物学是研究动物形态、生活习性和物种间的关系的学科。
八年级下册动物学要点包括动物的组成和结构、生命过程、行为、生态和多样性等。
在考试中,经常会出现关于动物的分类、骨骼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知识点。
五、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应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它已经成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学科之一。
八年级下册生物技术要点包括人工授粉、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等。
在生地结业考试中,如果考题提及基因、DNA、细胞等问题,很可能与生物技术相关,因此对生物技术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在八年级下册生地结业考试中,相关的知识点非常多,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进行分类总结和重点记忆。
只有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地理结业考试知识点归纳

地理结业考试知识点归纳地理中考知识点11我国位于东半球,北球;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共20个邻国。
(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3我国的行政区划分省、县、乡三级。
我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包括23省,5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共34个) 4我国人口特点: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
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不均,以黑河和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
6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7填出下列民俗所属的主要民族: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泼水节傣族(孔雀舞、竹筒饭、高脚楼),长鼓舞朝鲜族,锅庄舞藏族8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9我国地形特点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0第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11我国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12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夏季南北普遍高温13我国降水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14我国温度带划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及一个高原气候区。
15我国干湿地区分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16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季风气候最典型的特点是雨热同期,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灾害也较严重,如夏季风异常带来水旱灾害,冬季风异常带来寒潮和冻雨。
17我国南北方河流比较,南方河流流量大,汛期长,原因在于降水多,雨季长。
18自然资源主要有可再生和非可再生两类,如:水(土地、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19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不足20我国土地资源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不均匀,地区分布:东多西少,南丰北缺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22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23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修水利工程;解决时间分布不均,修水库,试举一例:三峡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试举一例:南水北调24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业是“先行官”,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25我国交通运输业以铁路运输为主,大连的主要铁路线是哈大线。
八年级地理会结业考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会结业考知识点地球与我们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居住空间,我们需要了解这个家园的构造、性质以及自然环境,以便更好地保护它。
以下是八年级地理会结业考的重点内容:
地球的构造
地球包括地球核、地球幔、地球壳三个部分。
地球核是地球内部最深的部分,包括内核和外核,温度极高,应力极大。
地球幔包括上、下两层,是整个地球的骨架,并参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地球壳是地球最外部的一部分,由岩石构成,厚度不一,包括大陆壳和海洋壳两部分。
大陆壳和海洋壳相比,大陆壳属于不稳定的地壳,其含水量和密度较大,因此会比海洋壳更容易形成动力活动。
地球与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所处的自然界条件的总和,包
括气候、岩土、植被、水文和地形等五个方面。
气候是自然环境
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
气候变
化往往导致自然资源枯竭,影响食品生产,影响人类生存。
另外,岩土、植被、水文和地形等自然环境因素也具有重要意义。
认识
自然环境并保护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球与人类
地球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因为地球是人类的根本生活环境。
人
类通过利用自然条件进行生产,实现社会发展与自我发展。
随着
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日益加大,人类需要更好地管理、保护并恢复地球环境。
结语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了解地球的构造、性质以及自然环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地球这个宝贵的资源,实现地球长久的繁荣。
在八年级地理会结业考中,以上所述内容是必备的重点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南寒带
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大比例尺小表示范围的大或小
小比例尺大
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大洲分界线:
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北美:白令海峡。
亚洲
我国的领土:960万平方千米(陆地)+300万平方千米(海洋)
俄罗斯巴西印度中国“金砖四国”
四大工业区
圣彼得堡工业区主要有石油、钢铁、机械等工业部门
乌拉尔工业区造纸、电子、食品、纺织工业发达
莫斯科工业区煤炭、石油、电力、钢铁工业重要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工业最发达地区,有汽车、飞机等部门工业特征: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
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世界最大的州——亚洲
世界最小的洲——大洋洲
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
世界最小的洋——北冰洋
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世界上信徒最多的宗教——基督教
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非洲
世界上最冷的大洲——南极洲
世界热带草原分布最大的洲——非洲
世界热带季风气候最大的洲——亚洲
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
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大的洲——欧洲
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俄罗斯
世界上最大的组织——联合国
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世界最长的河——非洲尼罗河
世界最湿润的大洲——南美洲
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
世界上牛最多的国家——印度
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世界石油储量最多的地区——西亚
世界地震最多的国家——日本
世界长绒棉出口最多国家——埃及
世界唯一地跨两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俄罗斯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世界淡水最多的湖泊——贝加尔湖
世界唯一跨三个热量带的国家——美国
世界最发达的国家——美国
世界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的国家——美国
世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亚马孙河中国省级单位邻国最多(8个)——新疆
中国最大的省级单位(160多万)——新疆中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单位——内蒙古
中国最大的岛——台湾岛
中国最大的沙岛——崇明岛
中国东部最高的山——台湾玉山
中国最长的河——长江
中国含沙量最多的河——黄河
中国黄土地貌最大的高原——黄土高原
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中国煤炭含量最多的省——山西省
中国海岸线最长的省级单位——山东省
中国最冷的省级单位——黑龙江
中国最大的海——南海
中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中国最大的市——重庆市
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市
中国最年轻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长绒棉最多的省级单位——新疆
中国民族最多的省级单位——云南省
中国人口最多的省——河南省
中国人口密度最多的省级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
中国雨极——台湾火烧寮
中国最广的气候灾害——干旱
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世界河口流量最大的河——亚马孙河
世界唯一一个拥有一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
世界羊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
世界含黄土最多的高原——黄土高原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青海),是咸水湖。
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中国五岳: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河北)中岳嵩山(河南)。
主要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北半球
白令海峡(西经170、北极圈)
东南亚的马六甲(东经100、赤道)
西亚(阿拉伯半岛)的霍尔木兹海峡(东经60、北回归线) 曼德海峡(东经45、北纬14)
土耳其海峡(东经30、北纬40)
直布罗陀海峡(西经5、北纬36)
南半球
非洲的莫桑比克海峡(东经40、南纬20)
南美洲的麦哲伦海峡(西经70、南纬53)
重要的半岛:朝鲜半岛(东经126、北纬38)
中南半岛(东经100、北纬15)
马来半岛(东经102、北纬5)
印度半岛(东经80、北纬20)
阿拉伯半岛(东经50、北纬20)
西奈半岛(东经35、北纬30)
小亚细亚半岛(东经30、北纬40)
巴尔干半岛(东经20、北纬40)
亚平宁半岛(东经15、北纬40)
伊比利亚半岛(西经5、北纬40)
日德兰半岛(东经5、北纬55)
斯勘的纳维亚半岛(东经10、北纬60)
索马里半岛(东经50、北纬10)
阿拉斯加半岛(西经165、北纬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