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深圳的变化
深圳40年变化感悟文章(通用4篇)

深圳40年变化感悟文章(通用4篇)深圳40年变化感悟文章篇1她,不足江南水乡柔情,不足上海都市繁华,不足首都北京华丽,也没有古城长安悠久。
她,所拥有的是时代的魅力,是新世纪发展的动力。
她,这座发展之城,就是深圳。
渊深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不管在任何的朝代,深圳始终是在不断发展,不断繁盛的。
深圳这一地名是通过当地方言俗称田野间的水沟为“圳”或“涌”,而深圳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才得出此名。
深圳的近代发展史始于1978年。
1978年对于深圳乃至中国发展都是一个微妙而关键的时间点。
老一辈领导人用自己的影响力去推动中国的发展。
同时,也为深圳的进步打了一剂强心剂,让深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朴深圳历史渊远,民间的风土人情也是耐人寻味的。
深圳的民间节日有除夕、春节、元宵、端午等节日。
每个节日在深圳的每个地方过法却是多种多样,截然不同的。
每每过节,各个地方的特色都会七彩纷呈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在丰富的传统佳节背后,也暗藏了许多民间特别习俗。
在除夕夜要用香茅、柚叶、香石榴等材料煮成“年香水”沐浴,洗去“霉气”。
保佑在新的一年里小孩茁壮成长,大人精力充沛,老人延年益寿。
这种方法虽然有几分迷信在内,但无不体现出深圳人对健康幸福的渴望。
美深圳属于沿海城市,风光别样,历来被视为“华夏南大门,连陲风景线。
”其中最突出的便是“深圳八景”了。
古老的鹏城使莲花山公园衬得更加美丽,华侨城和锦绣中华让异地游客流连忘返,繁华的深南大道点缀了整个深圳,深圳最高峰梧桐山令人惊叹连连,大小梅沙黄白细腻,平坦柔软,犹如一弯新月镶嵌在苍山碧海之间,人称“东方夏威夷”,中英街见证了深圳辉煌与屈辱的历史,资源丰富的羊台山同时也让人心旷神怡。
这些景观不管在哪个角度看,都是那样醉人。
迅深圳,她华丽转身,从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在这个璀璨的城市中,开展一场花样之旅,看她经济发达,闻她书香飘逸,游她景点多样。
30年前的深圳,到处是平房,水泥路杂乱地横在地上。
回顾深圳经济特区四十年发展历程——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

经济与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回顾深圳经济特区四十年发展历程——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方园摘要:深圳经济特区在2020年8月26日将迎来40周年纪念日。
在这40年的历史里程中,深圳经济特区也历经了几次变迁: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
名称的变化代表着其目的及功能定位的发展变化。
本文将详细分析深圳从经济特区到当前的先行示范区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历程;先行示范区深圳作为改革的先驱城市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深圳这座城市也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及经济竞争愈加激烈,深圳经济特区也不断发展变化。
2019年8月,深圳的先行先试角色再一次被明确,深圳已不是之前的单一特区,而是特区、自贸区、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四区的叠加。
一、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不仅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由社会主义国家创办的经济特区。
1976年以后,计划经济体制对生产力及经济发展的束缚越来越明显,再加上人口多、底子薄,中国绝大部分人民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势在必行。
1为了规避大规模改革开放可能带来的风险,时任改革开放初始时期创办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及突破口,在经济特区取得成功经验后再促进全国范围内的改革开放。
深圳缘何会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呢?除了当时百废待兴的经济形势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当时的香港是国际经济活动中心,其经济发展也非常好,深圳与香港隔河相望,地理位置优越,这种毗邻的地理位置优势,深圳不仅能快速获得香港的资金技术及管理经验,还能够吸收香港市场经济的观念及文化。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后,跳出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单独给予了土地、税收等多方面的特殊政策,正式依靠这些特殊的政策优势及资源支持,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这种发展模式后来也逐渐被移植到其他地区2。
二、经济特区的升级:自由贸易区经济特区的设立是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快速发展生产力,自贸区的成立是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主动出击融入世界并寻求全球化引领地位。
深圳经济特区40周年总结

深圳经济特区40周年总结引言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于1979年,至今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深圳经济特区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全球有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中心。
本文将对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和回顾。
1. 深圳经济特区的创立1979年,中国决定在深圳建立经济特区,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
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标志着中国经济向市场化、开放化的方向迈进。
2. 初期发展阶段在建立初期,深圳经济特区以引进外资为主要发展目标,通过实行优惠税收政策和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的投资。
此外,深圳还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并鼓励居民创业。
3. 经济转型与升级随着时间的推移,深圳逐渐从低成本制造业转型为高科技、创新型产业的重要基地。
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提供支持,推动了深圳在电子、通信、生物科技等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深圳还积极扶持服务业发展,如金融、文化创意产业等。
4. 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也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
深圳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了全面提升。
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给深圳带来了劳动力和创新的源动力,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5.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深圳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国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经验表明,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和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深圳的成功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6.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虽然深圳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环境保护、人口问题、社会不平等等。
未来,深圳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解决社会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论深圳经济特区40年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典范,也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案例之一。
深圳40年来发展历程

深圳40年来发展历程深圳是一座位于中国南部广东省的特区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四十年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国最具活力和代表性的城市之一。
深圳的发展历程可以从经济、城市建设、创新和人口流动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回顾。
深圳经济的发展是深圳40年来最显著的突破之一。
上世纪70年代,深圳只是一个小渔村,人口不到30万。
1979年,中央政府决定将深圳设立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以吸引外来投资和加速经济发展。
此后,深圳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试验田,各种国内外企业纷纷前来投资。
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深圳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金融与保险、物流等行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如今,深圳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不少发达国家的许多地区,成为全球知名的创新和科技中心之一。
与经济发展并行的是深圳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
四十年前的深圳只是一片农田和渔村,如今,深圳已经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化城市。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深圳始终坚持创新、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大量的高楼大厦、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公园和绿化环境,都是深圳城市建设的成果。
同时,深圳还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址和传统村落,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文化体验。
深圳也是中国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经过多年的努力,深圳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
政府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和企业孵化等方面,在创新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深圳也是中国大陆最具活力的创新和创业中心之一,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创新人才和投资。
深圳的发展也伴随着大量的人口流动。
由于深圳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吸引力,大量的农民工从全国各地涌入深圳。
这种人口流动不仅改变了深圳的人口结构,还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的保障。
深圳积极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改善农民工的居住和生活环境,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总之,深圳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是非常令人瞩目的。
经济、城市建设、创新和人口流动等方面的进步和突破,使得深圳成为中国不可忽视的城市之一。
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巨变感悟作文范文5篇2020

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巨变感悟作文范文5篇202040年前深圳还只是一个小渔村,40年后的今天深圳已经发展成超一流的现代化都市,深圳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给了我们哪些感悟?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几篇关于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巨变感悟作文范文5篇2020,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感悟作文【1】在40多年前,有一个贫穷的小渔村,村子里有许多善良的渔民。
这一切,因为国家领导人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小小的圆圈,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家应该猜到了吧?这个40多年前的小渔村,就是我们土生土长的城市——如今繁荣昌盛的深圳。
这一位伟大的国家领导人,就是人人敬仰的邓小平爷爷。
如今的深圳,与40多年前的那个小渔村有着天壤之别。
深圳的经济状况,算得上是全国前三名,所以被邓小平爷爷命名为“经济特区”。
奥运即将来临,深圳的房价因为奥运的关系,总是在翻倍的上涨;物价随着经济趋势,也处于上升状态;各种证劵公司和银行也推出了许多新的基金和股票,股市也在上涨之中。
这可让各个公司的股东们好大赚了一笔。
我为深圳的经济状况而骄傲!深圳的娱乐项目,可以说仅排在香港之后。
近几年来,深圳最有名气的主题公圆——欢乐谷,从一期变成两期,再由两期变成三期,新增了许多好玩的娱乐项目,让人觉得更加刺激,让人觉得更加过瘾,让人觉得更加流连往返,让人更加赞不绝口。
不仅是欢乐谷,还有世界之窗的各地风景名胜,锦绣中华的民族特色……我为深圳的娱乐项目而骄傲!深圳人献爱心事情也可谓比比皆是。
报纸上频频出现好心人帮助他人共度难关的事迹:帮助白血病儿童的家人,并为他们捐款;帮助高龄老人在生活上的困难,并为他们举办一些公益活动;帮助被骗的乡下人讨会公道……深圳人的爱心就像空气一样遍布在深圳的每一个角落,我为他们的爱心而骄傲!深圳是一个富有的城市;深圳是一个让人开心的城市;深圳是一个让人感动的城市!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感悟作文【2】深圳位于广东中南沿海地区,东接大鹏湾,西连珠江口,北靠东莞、惠州,南与香港只有一河之隔。
2020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巨变有感作文5篇

2020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巨变有感作文5篇40年前的深圳还是一个小渔村,40年后的深圳是我国一线城市,40年的改革开放,深圳发生了哪些巨变?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几篇关于2020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巨变有感作文5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深圳40周年巨变作文【1】40年前,深圳是那么荒凉,高不过五层的楼房、几条柏油马路、人口稀少的大、小村落、零零碎碎的稻田、水塘等构成了深圳市容的特征,而当时的东京已经是高楼林立繁华发达的国际大都市。
40年前,当时的蛇口只有捕鱼、养蚝、种田三种作业,人民生活不稳定,勉勉强强维持两餐,是一个只有一片荒山野岭、海边沙滩的边陲小镇”。
蛇口中学,把湾厦村的一个仓库作为教室,创办起了最初的两个班级,每个班级仅有二40名学生,后来陆续把两座小学附设的初中班搬迁到现在的地址,如今蛇口中学已经是一座现代化的教育摇篮。
可才仅仅过了40年,深圳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高楼大厦随处可见,通行也更加方便,街道繁华……这些变化都是人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果。
如果没有他们,深圳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40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
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40年光辉历程,使我们这个过去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成就,想变化,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际地位和声望不断增长,这使得我们更有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有信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有信心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
40年前,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居陋室”,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们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楼,城市居民更是从以前的平房转变成现在的小高层,复式住宅,人们的居住都向着“更高大,更宽敞,更环保”发展,处处折射出人们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深圳特区40周年,改革开放试验田硕果累累

深圳特区40周年,改革开放试验田硕果累累作者:蔡恩泽来源:《产权导刊》2020年第10期因改革开放而问世、因改革开放而兴起的深圳经济特区,在40年叱咤风云的岁月中,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一次次地破冰前行,摸着石头过河,谱写了大气磅礴的时代画卷,从一个籍籍无名的边陲小镇,迅速崛起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在近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了世界举世瞩目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奇迹,令世人惊奇地看到了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凌云壮志。
人间奇迹1979年对中国来说,是经济细胞的复苏之年,冥冥中,包括外向发展的各种现代经济元素被一一启动和复用。
广东也在躁动。
这一年4月,广东省委提出,希望中央能根据广东紧靠港澳,华侨众多的特点,给予特殊政策,在深圳、珠海、汕头建立出口加工区。
这一设想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大力支持。
“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就叫做特区。
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一锤定音。
40年改革潮涌,40年沧桑巨变。
原本只是一个小渔村,出身略显“卑微”的深圳,当年领受改革开放使命的时候,相当于一张白纸,既单纯又显得单薄。
那时候先行先试,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主要还是在经济上先于内地一步发展,政策比内地优惠,在许多方面开绿灯,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
而今,深圳除了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之外,其改革开放实践成就令人震撼。
40年来,这个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创造了新中国1500多个“第一”:第一张股票、第一单土地拍卖、第一个主题公园、第一个商品房小区、第一个百万富翁、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一次打破“铁饭碗”、中国电子第一街、亚洲第一高楼等,实现资源要素的最优市场化配置,成为当之无愧的改革开放排头兵。
“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从实行住房商品化改革、率先取消粮票,到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深圳始终放开胆量和脚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深圳速度”“深圳奇迹”。
如今深圳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全球第五大金融中心,是中国口岸最多并唯一拥有海陆空口岸的一线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全球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门户。
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与经验

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与经验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
1980年,深圳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张名片,国务院批准设立深圳经济特区,开启了一场全球关注的经济实验。
在经过四十年的发展,深圳已成为一座国际化的现代化城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探讨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及其相关经验。
一、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1. 初创时期:政策优势成立之初,深圳经济特区是由政策优势来推动建设的。
深圳被赋予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进出口优惠、资金优惠、土地优惠等等,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入深圳。
同时,深圳也实现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双重开放。
这些优势政策被称为“深圳速度”的核心。
2. 发展阶段:逆势而上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大潮席卷而来,国内外有大量企业进入深圳,并从中获得巨大收益。
同时,深圳通过合资、合作和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了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进入21世纪,深圳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已成为全国迅速发展的城市之一,并成为国内外的投资热点和人才聚集地。
3. 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深圳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上,深圳实现了城市规划、交通建设、环境改善、社会事业提高等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二、深圳经济特区成功经验的分析1. 创新思维:走在前沿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来自于其独特的创新思维,从而使其在过去四十年中一直处于国际和国内的领先地位。
像深圳科技园区、华为公司、大疆等知名企业都是基于深圳的创新思维而发展壮大的。
深圳的创新思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市场化导向。
深圳经济特区对市场经济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在其政策中强调市场化导向。
这种市场化导向可以激发社会活力,让市场的需求决定资源配置,促进创新。
其次是人才优先。
深圳经济特区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保障了人才的发展和需求。
深圳经济特区发展时期,通过各种培训、奖励政策为各领域的专业人才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营养、健康成为饮 食新风尚。曾经被视为美味佳 肴的鸡鸭鱼肉开始被忽视,粗 粮受到了大家的青睐,再次回 到餐桌,成为大家饭桌上的新 宠。吃得好,吃得健康成了大 家关注饮食里的新方向,食疗 也大为盛行。
穿
改革开放前,由于供应紧张,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色 彩和样式单调。映入眼帘的,千篇一律的是灰色中山装或蓝 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色的海洋” 。
贰
壹
启
改
示
革 开
放
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后
对
比
目
CONTENTS
录
引
子
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从 一个小渔村成长为国际性大都 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年里,一代代记者和摄影 爱好者通过镜头记录下深圳发 展的一个个瞬间。站在改革开 放40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用 照片将当年的小渔村与如今的 大都市进行对比,看看深圳这 座城市近40年的变与不变。
壹
吃:餐饮讲营养,保健讲科学 穿:从单调走向时装个性化 住:从 “蜗居”到“广厦” 用:从书信电报、传呼机到智能手机 行:从“自行车王国”到说走就走的旅行 教育:“教育成就民生幸福、教育决定深圳未来”理念
吃
在实行计划经济很长的 一段时间里,当时买什么东 西都得凭票,买粮要粮票, 买油要油票,买豆腐要有豆 腐票,并且都是每人限量买。 要是碰到粮食不够分,常常 还会粗粮细粮掺和着给。
谢谢观赏!
贰
三是先行先试、蹄疾步稳。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 需要鼓励大胆探索、敢闯敢干,但又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 四是尊重人民、尊重实践。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 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五是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制度保障。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 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住房靠国家,
分房按等级”
从60年代的平房,70年代的筒子楼,80 年代的单元楼,90年代的二室一厅、三室 一厅到跨入新世纪的小高层、复式住宅、 跃层、别墅,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 有其屋”再到“居者优其屋”, 深刻地体 现了时代的进步。虽然房价有点过高。不 过中国住房建设的巨大成就是不争的事实。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90年代以后,中国服装至少在高端人群中已经实现了与
世界的同步。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 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强调个 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住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 住房制度是福利分房,绝 大多数城镇居民的房屋是 租赁单位或者房屋管理部 门的,只有少数居民拥有 属于自己的房屋。
行
改革开放前,农村靠畜力和步行,城市靠公共汽车 和自行车。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乘出租汽 车和开私家车的人多了起来,除此之外,我国铁路、公 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私人汽车也越来越多。
用
大哥大、传呼机是那个年代流行的用品,能拥 有它们是很洋气的,到如今人人都有的智能手机。从 以前的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 到私家车的广泛购买到如今的“为了蓝天去骑车”。
贰
40年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依靠人 民、凝聚智慧,积累和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改革开放经验,有着许 多重要启示。这些经验和启示应当都蕴含在这40年我国经济社 会快速发展的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并在合乎时代发展的潮流中不 断得以检验、继承和弘扬。归纳起来,可以集中体现在这五个方 面: 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没有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就不会有改革的突破、开放的襟怀,就难以把改 革开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是理论先导、坚定方向。中国经济社会每前进一步,都与党的 理论先导和理论创新分不开。
教 育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秉持“教育成就民生幸福、教 育决定深圳未来”的理念,让深圳教育事业实现了又好 又快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回首过去,乘着 改革开放的东风,深圳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 优先发展教育,实现了由农村教育向现代化城市教育的 迅速跨越,为深圳城市高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