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20xx《巴黎圣母院》心得体会精选5篇1000字

20xx《巴黎圣母院》心得体会精选5篇1000字古人讲,布衣暖,菜根香,还是读书滋味长。
一本好书,如美食佳酿,令人回味无穷,乐在其中。
下面本文库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巴黎圣母院》心得体会1000字”,欢迎阅读与借鉴!《巴黎圣母院》心得体会1000字1能把美与丑,善良与凶恶写得如此形象生动,鲜明强烈的,我想只有《巴黎圣母院》一书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了。
他简直是把法国路易十一世王朝历史重现,用这样的手法对残暴教会、皇权进行了英勇的反抗。
文中的教父克洛德·弗罗洛从小就学习神学,学有所成后做了圣母院的副主教,他想神学去拯救人们罪恶的灵魂。
难道他的灵魂不同样需要拯救吗?他远离了人善良的本性,精神上走上畸形,让自己的兽性泯灭了人性。
他狂热爱上了爱斯梅拉达,可又得不到那女孩的喜爱。
最后他亲手毁灭了自己喜爱的女孩,他这样的爱是多么自私,内心只想着占有而不想奉献,最后也毁灭了自己。
护卫队队长弗比斯·德·夏多佩,是一个花花公子,外表风流,实际精神世界空虚。
当爱斯梅拉达被迫害时,他却见死不救。
他是多么的自私,心胸狭窄,最后等待他的注定以悲剧收场。
外表丑陋,形态怪异的卡西莫多,他的形象与很多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对收养自己的主教言听计从,忠心耿耿。
当他入狱时,爱斯梅拉达,放下了仇恨来给他送水,最后也感动了他的心灵。
他的善良,忠诚以及对爱斯梅拉达至死不渝的爱,当爱斯梅拉达死亡时,他也用自己的死亡对当时社会的无声抗争。
爱斯梅拉达美丽,善良,身世坎坷却富有同情心。
她同时也深受丐帮的喜爱,丐帮为救他为死伤无数,她是底层人民心中的玫瑰。
可就连一个善良的女孩,最后也被绞死了,可以看出当时教会、皇权是多么黑暗,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想要挣脱却束手无策。
卡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的死亡最终以悲剧结束。
底层人们的心中的玫瑰枯萎,凋零,我想这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吧。
时至今日,我们生活在和谐、稳定、繁荣的大家庭里。
巴黎当时人们生活的环境更突出我们生活的美好,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的,当初中国也是经历了这样的洗礼,百姓穷困潦倒,颠沛流离,国家到处战火纷飞,百姓坠入无边黑暗,想挣扎却无法自拔,在人们将要绝望之际,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巴黎圣母院》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000字-通用5篇

《巴黎圣母院》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000字-通用5篇《巴黎圣母院》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000字第一篇(697)字《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的诗人、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命运三部曲”之一,这本书以离奇的情节设置、典型的人物形象以及强烈的对比手法,生动地向读者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残酷与黑暗,并表现了对低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小说的内容概要是这样的: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罗道貌岸然却蛇蝎心肠,他先爱后恨,残酷迫害善良的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而面目丑陋但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却为了救爱斯梅拉达,与恶势力勇敢斗争直至最终献出生命。
通过这个发生在15世纪的法国的故事,作者揭露了宗教的虚伪以及统治者丑恶的嘴脸,同时也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和舍己为人的美德。
维克多•雨果,一位被誉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的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他是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
一生著作数不胜数,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命运三部曲”:《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
据说他创作《巴黎圣母院》这部波澜壮阔的杰作,只用了150天,真是一位天才!小说讲述的是15世纪的法国,用强烈的对比手法描写,越是描写出社会的黑暗,就越是显现出平凡人民的高贵品质,其中蕴含着许多道理与哲理,足够读者去细细体会。
它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善良,待人要真实守信,要追求真善美。
就如小说里的卡西莫多,即使线条残疾,面目丑陋,他却从未放弃对正义与爱的追求,怀着感恩的心积极地生活着,为了救出爱斯梅拉达,他付出一切从未后退。
这故事多少年来都让读者叹息,也让读者充满了力量。
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酸甜苦辣等各种滋味,小说里应有尽有,似乎是你闭上眼睛就能触摸到的身边真实事情。
《巴黎圣母院》被誉为“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绝对是名不虚传! 《巴黎圣母院》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000字第二篇(1081)字我不识表里不一的人,因为太难分辨,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深刻地剖析了丰富的人性世界,我看到了那些有着美丽的外表善良的内心的艾斯美达拉;看到了有着丑陋的外表、内心却如同天使的敲钟人卡西莫多;看到了道貌岸然自私险恶的弗洛罗。
关于《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字6篇

关于《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字6篇《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字6篇,欢迎借鉴参考。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字一在我看过的书中,给我印象的不多,但是《巴黎圣母院》这本书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因无它,因为它让我看到了不仅是当时的历史,而是世间最深沉的灵魂,最深沉的呼唤《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
它以离奇和对比的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而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伽西莫多却舍身救助爱斯梅拉达。
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已为人的优秀品质,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其情节曲折、人物性格更具有冲突性,是一部富于戏剧性的著作。
而《巴黎圣母院》的历史背景,也反映了路易十一时代腐败的政治与权利统治,使无辜的人沦为牺牲品的黑暗现实。
82年,法王路易十一统治下的巴黎城沉浸在“愚人节”的狂欢的气氛中。
巴黎圣母院前面的广场上,来自埃及的吉卜赛少女埃斯梅拉达以动人的美貌和婀娜的舞姿博得了人们热烈地喝彩。
她把人们给她的赏钱,分给穷苦的孩子们,并对他们说:“把这些钱全部拿去,你们去过节吧!”孩子们问她:“那你怎么办?”她说:“别管我,我天天都在过节。
”-------- 是的,这就是她埃斯梅拉达但是,命运之神却在这个时候把一切都定格了在众多的观众中,一个面色苍白的中年人,穿着黑色的教袍,躲在玻璃窗后面,也在偷看埃斯梅拉达翩翩起舞。
他就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炼金术士克洛德?富洛娄。
当他看到色艺双全的吉卜赛女郎边唱边跳,她那轻快的舞步,绝妙的舞姿,把他埋藏在心底十多年的欲念突然唤醒了。
他无法自控,无法把俘虏了他的灵魂的魔鬼赶走。
为了排遣心中的烦闷,他到广场上驱赶正在叫卖的摊贩,声言不准在教堂前面胡闹。
而这一切只为了他那无私的心理这些小贩哪里把他放在眼里,群起而攻之。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字左右(7篇)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字左右(7篇)《巴黎圣母院》是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阅读这本书籍之后,让我们重新思考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字左右,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字左右(精选篇1)《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写的。
雨果在搜索圣母院时,在一座尖顶钟楼的阴暗的角落里发现墙上有几个大写的手写的希腊字母——“‘AN’ARKH”,因受雨水的侵蚀,字已经黑黝黝的,完全陷入石头里。
这几个字母形状奇特,呈现峨特字体的特征,仿佛是为了体现这些字出自中世余某个人的手迹,这些难以名状的符号,尤其是这几个希腊字母所组成的词蕴藏的宿命、悲惨的寓意深深地打动了雨果。
于是,雨果就以古老的圣母院为线索,挖掘下去,从而完成了《巴黎圣母院》这部举世闻名的文学巨作。
这本书的资料大概是这样的:在巴黎圣母院的钟楼里,神甫弗罗洛收养了一个孤儿,他长得奇丑无比:独眼、驼背、跛腿、断牙,叫卡西莫多(译)。
他日复一日地为人们敲着钟楼上的大钟。
卡西莫多虽然外表丑陋,却有着一颗常人都不必须会有的善良而向往完美的心灵。
卡西莫多的丑与美正好与那外表风度翩翩,内心阴险狡诈的神甫弗罗洛构成鲜明的比较,正因某种原因卡西莫多与养父闹矛盾。
本以为女主角爱斯梅哈达(译)的出现能使他们关联缓和,然而却没想到就正因爱斯梅哈达使得他们的父子关联愈演愈烈,最后到爱斯梅哈达惨遭神甫毒手,卡西莫多从此便憎恨神甫而神秘失踪。
大约是在一年半或两年后,人们在一个隐秘的山洞里意外地发现了一对相拥的骷髅,姿势十分个性。
一具是女的,身上还残留着几片白色衣袍的碎片,紧拥着这一具骷髅的是男的。
他脊椎歪斜,头压在肩骨里,一条腿比另一条腿短。
而且发现这具男的不是与女的同一时刻死亡,因此能够断定,这具尸骨生前的那个人是自己独自一个人来到那里,并且死在这儿的。
而当人们要将他(她)们的骨骼分开时,他刹时化为了尘土……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感人,它形象地讲述了在旧社会人们的不平等与劳苦的奴隶制社会的黑暗,似乎作者要以这个题材牵引着人们的思绪往哪里去。
巴黎圣母院的读后感1000字(精选6篇)

巴黎圣母院的读后感1000字(精选6篇)巴黎圣母院的读后感1000字(精选6篇)《巴黎圣母院》小说里主要描写了艾丝美拉达,一个不仅拥有美丽的外表,心地有非常善良像天使般的姑娘。
可怜的姑娘因为喜欢上了卫队长,遭到了嫉妒与欺骗。
那么你知道《巴黎圣母院》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巴黎圣母院的读后感1000字,希望你喜欢。
巴黎圣母院的读后感1000字篇1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人们从书籍上汲取所需的养分,让书籍,知识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那一位又一位杰出的作家,他们不也是从书籍中寻找灵感,从生活中寻找灵感。
书籍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用品,不爱书的人等同于不爱生活。
安徒生的童话,耐人寻味,它不仅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和无情,更让人们体会到了生活的美好,还能激励青少年们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更能激发人们的无限爱心的关爱,让整个世界充满爱。
《红岩》描写了那一个个英雄故事,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近段时间,法国作家雨果写的《巴黎圣母院》深深地吸引了我。
故事中那一个个鲜明生动的人物令我感触至深。
卡西莫多那丑陋的外表下,却藏着一颗炽热的心。
那被认为恶魔的但却又纯真善良,能歌善舞,美貌绝伦的爱斯梅拉达,还有那只有灵性,聪明活泼的小山羊,道貌岸然的副教主弗罗洛等等。
他们之间发生的那些扣人心弦的故事,让我们身临其中,优美的文字,也带给我们幻想。
卡西莫多,一个奇丑无比,令人厌恶如同小丑一般的人物,但他又拥有常人无法拥有的那一颗美丽纯洁,炽热的心,他深深地迷恋上了能歌善舞,美貌绝伦的爱斯梅拉达。
卡西莫多更多次营救身处绝境中的爱斯梅拉达,但最终也没能逃过死神的魔爪,被吊死在了丑恶的鹰山下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刻画了一群形象生动,鲜明,极富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和悲剧命运扣人心弦。
他用这种深刻的描写剖析了丰富而又复杂的人性世界,让我们更深入,更细致地了解到了我们人类自身。
反映了人性丑陋的一面和纯洁美丽的一面。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1000字范文5篇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1000字范文5篇《巴黎圣母院》的情节始终围绕三个人展开:善良美丽的少女爱斯梅拉达,残忍虚伪的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和外表丑陋、内心崇高的敲钟人伽西莫多。
下面是店铺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读巴黎圣母院有感1000字美丽与丑陋只但是是瞬间的事,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就表现了这一主题。
虽然这似乎并没有多大的好处,但毕竟雨果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但是只有二十多岁。
恐怕他在其中只是想讲述这样的一个故事,提高自己描绘故事情节的潜质。
但这个故事却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
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在中世纪的法国靠卖艺为生,在一次“错误的审判”帮忙了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齐莫多。
这是个极其丑陋的人,雨果描绘他丑陋外貌的语句不亚于描绘一个十足肮脏的怪物。
他小的时候被抛弃在巴黎圣母院,一个神甫本着由他弟弟而生的怜悯之情“解救”了他。
这神甫之后变成了主教代理,同时也成为了卡齐莫多的父亲。
而主教代理却疯狂的爱上了吉卜赛女郎,他不断的在公众面前诋毁她,甚至陷害她入狱,借此压抑着自己心中的激情。
卡齐莫多解救了吉卜赛女郎,并与她相处在巴黎圣母院的塔楼里。
到了那里,我们不禁要发问:解救这美丽女郎的为什么是这个丑八怪?难道不应当是一个“帅哥”去拯救了她吗?书中并不缺少这样的人物呀。
而雨果创造这样一个畸形的存在,是不是故意以这个存在来吸引读者?但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却由不得我们多想,故事立即就以一个悲哀的结尾结束了。
爱斯梅拉达被绞死;主教代理则被愤怒的卡齐莫多推下了塔楼,摔的是血肉模糊;而卡齐莫多带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永远长眠于一个死人窟里。
书的结尾写了这么一段话,令刚读此书的我立即呆住了。
之后人到死人窟里寻找他人尸体的时候,引出了故事的最终结局:爱斯梅拉达与卡齐莫多的尸体变成了两具白骨,而这白骨也在那群人的不留意触碰中变成了尘埃。
这是本书的最后一句话,故事的终结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的自然的终结,而作为雨果练笔的巴黎圣母院故事到此结束。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字(精选15篇)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字(精选15篇)《巴黎圣母院》1000字篇1最近,我阅读了一本爱情小说-----《巴黎圣母院》。
说起巴黎圣母院,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吧!此书是维克多、雨果创作的历史小说。
这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作品以18世纪法国的巴黎圣母院为中心,描写了驼背的敲钟人对一位吉卜赛姑娘的真挚的爱情,同时揭露了当时的统治阶级的丑恶嘴脸。
巴黎圣母院里住着道貌岸然且性情乖戾的副主教克洛德神父和驼背的丑八怪卡西莫多。
卡西莫多对克洛德神父忠心耿耿,百依百顺。
有一天,貌若仙女的吉卜赛姑娘爱斯美拉达出现在他们两人的面前,起舞翩跹。
她是那样的美丽而神秘,始终带着一只有金色犄角的山羊。
贫穷的诗人、哲学家格兰古瓦不幸落入一群无赖汉之手,在生命垂危之际,被爱斯美拉达借假结婚所救。
可是,爱斯美拉达却爱上了从怪汉手里救出自己的御前卫队长孚比斯。
一直对爱斯美拉达心怀邪念,在她周围游荡的克洛德神父得知此事后,感到十分痛苦,以致行刺孚比斯后逃走。
结果,昏到在孚比斯身旁的爱斯美拉达以杀人和施妖术的罪名被逮捕……看完了这本书,我感到了当时18世记的社会统治阶级当道善良的人是他们的玩物,善良的爱斯美拉达成了他们的牺牲品。
但,邪恶终究斗不过正义,真正的凶手克洛德神父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历史到了21世纪的今天,在政府带领下,邪恶受到了抑制,真善美得到了颂扬,人民安居乐业!《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字篇2这是一场关于真正的美与丑的较量,这是一首唤醒我们认知真美的不朽诗章,这是一条净化心灵的光明路,这是我们值得一读的书——《巴黎圣母院》。
故事发生在1482年的格莱夫广场,我们的主人公卡西莫多再一次成为了公认的丑王,他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他的坎坷的一生,他拥有着恐怖的外貌和身体的残疾,并且生母所抛弃,最终由教会中的副教主克洛德所扶养长大,却只能躲在阴暗角落当一位敲钟人。
但是当他遇到美貌无比的爱斯梅拉达时,他沦陷了,忍不住靠近佳人却惊扰吓坏了她,最终卡西莫多还是选择将这份爱默默埋在心里,时刻保护着她。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字(精选5篇)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字(精选5篇) 认真品味⼀部名著后,相信你⼀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能光会读哦,写⼀篇读后感吧。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编为⼤家收集的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字(精选5篇),欢迎⼤家分享。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字1 古⼈讲,布⾐暖,菜根⾹,还是读书滋味长。
⼀本好书,如美⾷佳酿,令⼈回味⽆穷,乐在其中。
读完《巴黎圣母院》,我不禁感慨⾬果如此精湛⽼练的⼿法,即使这座教堂已屹⽴在塞纳河畔⼏百余年,但在⼤作家眼中,仿佛⼀眼望穿了整个教堂的兴盛衰败、荣耀屈辱,从中更折射出⾬果所⼀直探究的⼈性的发展。
我认为书中真正的主⼈公是敲钟⼈卡西魔多,他是作者呕⼼沥⾎写成的⼀个集⼈世间所有丑陋的外表于⼀⾝——独眼、聋⼦、驼背……他从⼩遭⼈唾弃,被辱骂遗弃直⾄副主教收养他。
也造就了他厌恶教堂外的世界,在世界上只与副教主⼀⼈敞开⼼灵,对其惟命是从的孤僻奴性性格。
起初,我对这个⼈并⽆好感,只是认为他是⾬果笔下批判的教皇统治下的⾛狗,他对他的主⼈是如此顺从,不惜⽣命为主⼈夺⾛吉⼘赛⼥郎艾丝美拉达,对待外⼈⼜显得如此暴躁。
但或许这⼀切是有原因的,造成卡西魔多孤僻的个性根源在于⼈间对他的冷漠,是外⼈因神学观念的渗透抛弃了他,让他从⼩饱尝并视为恶魔的滋味,换做是谁,恐怕⼼中也⽆法褪去这致命的伤痛,何况卡西魔多是个聋⼦,他根本⽆法听见⼈们的⼼声,但他能⽤独眼清晰看到⼈们狰狞的嘴脸,他⽆法辩解,只得⽤更加凶暴的外表来保护⾃⼰,其实他内⼼是如此脆弱不堪。
但最终,我还是看见了卡西魔多的内⼼世界。
当他在受刑时受到了曾被他伤害的艾丝美拉达的帮助,他泪如泉涌,那皱缩的脸上是感激的泪光,从此他选择了守护这个⼥孩。
他⾃知⾃⼰的丑陋永远⽆法让⼈接受,他便选择了暗处。
只有在那⾥,他才能抛去他最致命的缺点战战兢兢的瞥⼀眼艾丝美拉达。
当艾丝美拉达与队长坠⼊爱河时,当万⼈视她为魔⿁连曾经的队长也对她敬⽽远之使她濒临绝望时卡西魔多将她救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黎圣母院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15日傍晚,位于法国首都的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造成巴黎圣母院塔尖倒塌,建筑损毁严重。
据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总理菲利普事发后赶到现场。
马克龙表示,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整个国家都感到心情沉痛”。
“今天是所有巴黎人伤心的一天,我们祈祷巴黎圣母院大火尽早熄灭。
”这是一名巴黎市民的哀鸣,恐怕也是全世界所有人的期盼。
尤其对于中国人来说,更是百味杂陈,从文豪雨果名著《巴黎圣母院》获得丰厚滋养和震撼体验的中国读者,哪怕没有亲临过巴黎圣母院,也一定对她并不陌生,因为那里有美丽而迷人的吉普赛姑娘爱斯梅拉达,有长着“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却善良而忠诚的敲钟人卡西莫多......此外,书中的精美插图,特别是对哥特式建筑的倾心描写,以及对教堂门窗的精准刻画,都让人印象深刻,以至于有人说:“巴黎圣母院至少一半的魅力,来自雨果的那部小说!”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早已成为巴黎乃至法国的文化符号。
因此,当视频中的标志性塔尖在烟火中坍塌,更像是砸在人们心中,让人感到沉闷、忧伤而沮丧。
“临走真是不放心,生怕一别即永诀”,去过巴黎圣母院的游客心怀戚戚,没去过的人更是黯然神伤,究其因,这种世界级的瑰宝一旦受损,便难以还原,哪怕修复如旧,也不具备昔日神韵,无法还原具有独特气质的历史现场。
更何况,不是所有的文物都能修复,有报道披露一个细节,截至目前,巴黎圣母院最让人震撼的玫瑰花窗(1260--2019)已经受损,这种花窗能不能修复?有专业人士说:不行......“此刻,人类的惋惜在此相遇”,有网友吁叹不已。
痛惜巴黎圣母院,不只是因为没去过,无法一睹其真实容颜,更在于巴黎圣母院属于全人类的奇珍,正如德国总理默克尔所称:“巴黎圣母院着火令人悲痛,它是法国和欧洲文化的象征。
”巴黎圣母院遭遇火灾,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警讯。
“其栋宇峻起,如鸟之警而革也,其檐阿华采而轩翔,如翚之飞而矫其翼也,盖其堂之美如此。
”我国是文物大国,与西方建筑以石结构为主不同,我国古代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留下的木质结构文物不胜枚举,但毁于火灾的文物也不在少数,以近年来为例,就有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遇真宫主殿、云南香格里拉独宗克古城遭遇大火荼毒。
单霁翔就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不久,接受采访时坦言:“有人问我,新官上任三把火,你的三把火从哪里烧起?我回答: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故宫保护最怕‘火’,所以我一把‘火’也没有。
”单霁翔还表示,他和故宫人最关心的就是防火,水火不留情,故宫都是木结构的古建筑群,火险不能出现在故宫,这是永远悬在我们头上的一根利剑,也是我们安全的紧箍咒。
这番话放在今天,绝不过时,值得世人深思。
相对应的是,据报道,巴黎圣母院的屋顶为木质结构,高度还非常高,这给地面救火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我国的木质古建筑是不是也处于这种困境中?“春注水、夏拔草、秋湿化、冬除冰”,一些防火的传统土法,在今天一些地方仍在使用,但是明显不够先进。
还应看到,我国的防火救火能力在提升,公众的消防意识也在提升,但在少数地方,一些部门和商家并未真正重视防火。
权威统计显示,2009年至2014年初,全国文物古建筑发生火灾1300余起,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居首位,占总数近40%,电气原因占总数21%,其他原因依次为放火、玩火、吸烟、雷击。
这一数据,让人悲哀,直接说明我们在防火上还有较大改进空间。
建筑被称为“石头的史书”,雨果说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
巴黎圣母院遭此劫难,她还能重现历史的厚重和庄严吗?对于公众来说,除了是否修补和重建之外,还关心如何防微杜渐,不让悲剧重演。
马克龙表示,“圣母院的火焰吞噬了巴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小部分被大火烧掉了。
”这也许是我们每个人的感受。
敲钟人卡西莫多是虚拟人物,但巴黎圣母院火灾却是真切的敲钟----为我们敲响警钟。
在唏嘘中汲取教训,在喟叹中反求诸己,把我们的古建筑保护得更好,绝不蹈其覆辙,这应是我们的底线责任吧。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2“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崇高的背后藏着粗俗,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
”这是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提出的浪漫主义创作原则,《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就是根据这个原则创造的。
看过《巴黎圣母院》的每一个人都被卡西莫多深深征服了!因为,他就是美与丑的集合体,他就是幸与不幸的统一体!不用质疑,加西莫多是丑的:他是流浪的吉卜赛人的弃儿,生来就畸形: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驼背、跛足。
因为卡西莫多丑到极点的相貌,吉卜赛人偷偷遗弃了他。
长大后,又被圣母院的钟声震聋。
雨果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把一个世界文学中外貌最丑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卡西莫多被副主教克洛德收养。
对他来说克洛德是他的“再生父母”,他对他惟命是从。
副主教得不到爱斯梅拉达就要将她置于死地,而卡西莫多却誓死保护着她。
他勇敢地从封建教会的“虎口”中救出了爱斯梅拉达,用“圣殿避难”的方法保住了姑娘的性命。
在圣母院中,卡西莫多无微不至地照顾爱斯梅拉达。
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对爱斯梅拉达的爱,虽然这是一种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不求回报的爱。
可是,他誓死保护爱斯梅拉达却又是道貌岸然的克洛德的帮凶,他刚在钟楼上目睹着自己心爱的姑娘嫁给了“绞架”,却又不得不再将自己的“再生父母”摔成碎片,最后找到爱斯梅哈尔达的尸体,紧紧地抱住它死去。
他丑陋,所以卡西莫多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戴上了“丑人王”的花环!他爱“她”,却没有能力救她!流浪人得知爱斯梅拉达被无理判处死刑,都非常愤怒,他们各自武装起来,一路冲向法院,一路包围巴黎圣母院。
但热爱吉卜西女郎的加西莫多,因为是聋子,误以为他们是来追捕她的敌人,在教堂顶上抛下用来修理房屋的各种建筑材料,造成流浪人的大量伤亡。
因为他的无知错失了救援的最好时机,“无知无能”到这样的地步!岂不痛心疾首!可他到死都不明白!他爱“他”,副主教是卡西莫多心中的神,可是他的“神”却是恶魔的化身!他那么多年的死心塌地原来只是一种“愚昧”!他在爱上了爱斯梅拉达的同时,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多年的信仰!他真正成了一个孤单的“怪兽”!可是,“丑陋”的他,拥有怎样“生辉”的心灵呀!(1)、纯真的性情卡西莫多没有受到任何文化、社会的熏陶和束缚,内心世界是一个极其纯粹的自然人。
他的情感认识极单纯极自然:施恩于我者,必回报其人;侵犯我者必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对于抚养他的恩人克洛德,他卑屈得像个奴隶;对于鄙视他的众人,他凶恶得如同魔鬼。
因此,身受爱斯梅拉达的恩情后,那只独眼流出了一颗硕大的眼泪,象征了他灵魂的震动和感情的复苏,也预示着他全都生命对这份怜悯与尊重的回报。
(2)、纯洁的爱恋他对爱斯梅拉达的爱慕是情感的自然发展。
卡西莫多虽然形似怪物,却是极具灵性的生物。
上帝在漫不经心地捏造他丑陋的躯壳时,却为他精心雕琢了一颗聪颖、细腻和善感的心灵。
初涉爱情的卡西莫多凭借这种灵性细腻地感受、理解爱情。
卡西莫多近乎“完美”的丑陋注定了他爱情追求的无望。
爱斯梅拉达对他无可遏止的厌憎令他痛苦、绝望,但他只是悲哀地叹息:“我的不幸,就在于我还是太像人样了。
我情愿完全是一只野兽,就像这只羊儿。
”可见,卡西莫多在爱情追求中,更多地考虑到他爱,尊重对方的感受、选择,对爱极尽呵护和付出。
他对爱斯梅拉达的爱是一种充满着互爱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单相思,它含蓄而深沉,理性而崇高。
(3)、单纯的想法穿着白色死刑犯袍子的爱斯梅拉达站在夜间匆忙搭起的绞刑架下,平静地等待着行刑的时刻。
卡西莫多不顾一切地冲出去,把姑娘抢进了巴黎圣母院。
卡西莫多把姑娘藏在自己的住房里,他像守护神一样睡在房门口。
他把愚人节得到的哨子交给姑娘,告诉她遇到危难时,一吹哨子,他就能赶来救援。
卡西莫多对爱斯梅拉达怀有无限的感激和纯真的爱慕之情。
卡西莫多在钟楼上牵着绳子飞来飞去,为爱丝美拉达采摘盛开的鲜花。
突然姑娘发现了在广场上的卫队长,她让卡西莫多去找他,可是他对姑娘的请求不屑一听,策马而去。
善良的卡西莫多觉得自己辱没了姑娘的使命。
在心爱的女孩需要他的时候,他在第一时间出现,全然不顾那样做意味着什么!哪怕是去追求她的心上人!在卡西莫多没有一点私心杂念,爱到了深处竟是绝对的服从!尽管卡西莫多尽力了,但是爱斯梅拉达还是难逃被绞刑的命运!从绞刑架上解下来的爱斯梅拉达的尸体,被人们放在蒙孚贡大坟窟里,卡西莫多找到她之后,静静地躺在她身旁。
两年之后,人们发现了两具紧紧抱在一起的尸骨。
当人们试图分开他们时,尸骨便化为尘土。
一个悲剧就这样终结了!但是,此时的卡西莫多是幸福的!因为,他爱着爱斯梅拉达,终于和心爱的人儿在一起了!现在他就躺在了她身边,不用再担心自己的样子是否会吓到“美丽的天使”;不用担心爱斯梅拉达的心儿飞到英俊潇洒的浮比斯那里去;不用担心会被魔鬼化身的副主教打扰!就这样静静躺着,这样躺到天荒地老!小小的心愿,单纯的想法在死后终于实现!可能这样的结局是作者对卡西莫多唯一的垂怜!简单的人,终于拥有了简单的幸福!就是这样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丑八怪”,让《巴黎圣母院》风靡世界!让整个巴黎圣母院熠熠生辉!多少人慕名去瞻仰圣母院!多少信徒把青丝超度成了白发!大家在瞻仰圣母院的神圣的同时,怎能不回想起那个可怜又可敬的敲钟人!巴黎圣母院读后感3火,在毁灭文明它躲过了成火,却坍塌在和平年代。
一题记2019年,法国当地时间4月15日下午,法国著名建筑巴黎圣母院起火,大火熊熊燃烧,著名的哥特式塔尖在大火中倒塌,完工于1260年的一扇玫瑰花窗,也没能幸免于难。
巴黎圣母院负责人说:"一切都在燃烧,木制框条上什么也没留下。
”不觉让人心寒泪落,更让人为这一世界伟大建筑的被毁痛惜不已!得知这一消息,不少法国人民跪地祈祷,祈求大火早点灭掉;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发文表示“今晚,我的心将与法国人民同在,与正在圣母院扑灭大火的紧急救援人员同在”;加拿大总理也发文表达对法国人民的支持和对巴黎圣母院失火的心碎......但在这一片惋惜声中却接连出现另一种漫骂的声音:”圆明园的断壁残垣算什么?”“活该,报应来了!烧得好!”等。
顿时,网络舆论开始导向幸灾乐祸!确实,看到巴黎圣母院的这场熊熊大火,我们无法不去想起曾经那场连烧三天三液的大火----万园之园留下的断壁残垣,是中国历史耻辱柱上最疼的一根钉子,每每提及,哪个华夏子孙能不痛心落泪?但是,这不能成为我们在巴黎圣母院大火旁冷嘲热讽的理由。
我们记住圆明园是为了让所有人记住懦弱的代价,以此激励我们向前;所有美丽的艺术品都不应该承载国家与战争的重量,文明无国界!任何一场毁灭文明的大火,都是一场文化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