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仰望星空》观后感
《仰望星空》影片观后感(1100字)

《仰望星空》影片观后感(1100字)科学之帜,民族之魂——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记实电影《仰望星空》观后感当仰望星空成为一种信仰,当为国效力成为一种使命,他默默吞咽下美国对他接踵而至的政治迫害。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给祖国的发展带来了希望,使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
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的先行人,他树起科学兴国的旗帜,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用行动向我们展示着一种崇高的精神:国为重,家为轻。
两弹一星航天泰斗功勋铸,千秋万载旷世奇才美名传,而他,却仍是在名利蜂拥而至时默默地投入科研中,只说自己是做了一名“祖国的儿子”应该做的事情。
如今当我们说“神舟”谈”长征“,分享着“神八”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的喜悦,我们心中应始终不能忘怀以钱老为代表的中国航天人的努力,不能忽视其中的辛酸与血汗。
犹如当年的钱学森,他在美国加州理工、麻省理工等几所高校辗转之后,终于获得了学校甚至美国军方的认可,恰逢一个人一生中最骄傲、最踌躇满志的时候,却终是放下了优渥,放下了安逸,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从***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悟出航天事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地位的重要意义。
航天事业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小部分人的事。
钱老只是那个年代英勇奋战的一个缩影,还有王淦昌、邓稼先、钱三强、郭永怀、朱光亚等诸多前辈。
让人心酸的是,在授予勋章时很多人已经过世,而钱老也已经卧病在床、口齿不清,却仍是在与中央领导对话时惦念着当前我国航天发展的现状,含混着说道:“我再也没有机会了……”,闻者潸然。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每一个在观影荧幕下的北航人在心中沉痛的同时,也愈加感到肩上重担的沉重。
也许我们将来不会都从事于祖国的飞天事业,但我们心中却都有一个伟大的飞天梦,都应该在北航这四年的感染中形成一种强烈的爱国意识,有一种民族责任感。
有关仰望星空的观后感400字7篇

有关仰望星空的观后感400字7篇有关仰望星空的观后感400字1仰望星空让人拥有梦想,而脚踏实地让人拥有尊严。
仰望星空似乎是求索者的姿态,然而在仰望星空之中,我们看见苍茫宇宙变幻,看见斗转星移,看似穷尽一些奥秘,却唯独看不到自我。
在一味追求梦想幻境的过程中,自我也被蒙蔽,当追求越高越飘的同时,人生命的重量反而越来越轻,更无所谓尊严了。
然而脚踏实地这种面向土地的姿态,无疑更加深刻。
因为此刻,人们将深切感受到自我的存在。
脚踏实地也是一种创造,创造的是自己的财富、能力与经验,在创造的过程中不断对自我进行确认,获得一种自我认同感,这些能让人站得更直,从而获得一种生而为人的尊严。
只有这样才能感到自我存在的意义,才能自己看得起自己。
若存在这样的信念,任何脚踏实地的工作都不卑微,而仰望星空则让人脱离现实,空有梦想却找不到构建的土壤。
托尔斯泰的晚年就在脚踏实地的劳作中度过。
托尔斯泰曾送给他的女婿一双亲手制作的皮靴,当时托尔斯泰文集共出版了十二卷,他的女婿戏称那双靴子为第十三卷,而托尔斯泰说那是他最喜欢的一卷,没有什么比他此时更有尊严了。
人生来所希望的是留痕。
帝王总是愿将自己的功绩刻在石碑上向别人证明他的存在。
而对于芸芸众生来讲,仰望星空的人与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牵连,甚至不如鸟儿飞过天空的存在感,而土地会留下每一个脚踏实地工作的人的痕迹,深深浅浅,依稀刻画出你的高贵与尊严。
因此说,我认为生命没有不能承受之重,只有不能承受之轻,仰望星空的人手持著名为梦想的气球,到了高处总会破裂。
脚踏实地的人牢牢地把握住生命的重量,从而获得生而为人的尊严。
有关仰望星空的观后感400字2我们活在浩瀚的宇宙里,漫天飘洒的宇宙尘埃和星河光辉,我们是比这些还要渺小的存在。
你并不知道生活在什么时候就突然改变了方向,陷入墨水一般浓稠的黑暗里去。
你被失望拖进深渊,被疾病拉进坟墓,你被挫折践踏得体无完肤。
你被嘲笑,被讽刺,被讨厌,被怨恨,被轻视,被放弃。
《仰望星空》观后感

《仰望星空——钱学森诞辰100周年》观后感长期以来,不少地方领导人对青年学子的讲话强调的是要爱国,青年爱国这是当然没有问题的,甚至于比任何年龄的人更加爱国,但是,爱国一词,在很多庸俗政客的口中简单地等同于“维护稳定、专心读书”,媒体挑选的青年学子的发言往往是千篇一律:“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踏踏实实地做事,要把爱国热情化为行动。
现在的任务是好好读书,将来报效祖国”,仿佛思考问题、谈论国事,特别是批评政府和社会就是不踏实、尚空谈。
他们的潜在前提是青年学子思想简单、容易冲动,所以容易出事、容易被坏人所利用,在这些人的心中,青年学子是对付的对象、是教育的对象,是所谓的“小资产阶级”,而不是可以信任、可以依靠的人。
他们“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也只有一股热情而已。
而电影《仰望星空》,让人想起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
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
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
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
”“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在为这首诗做介绍时,温总理引用了他在同济大学的演讲。
笔者认为,在大学讲“关注天空”,是反对学术上的急功近利,反对校园内追名逐利的浮躁,提倡踏踏实实从事基础科学的研究,绝不是倡导人们关注虚无缥缈的事情,也不是倡导坐而论道的空谈清谈。
一段时间以来,在我国大学和科研院所中,弥漫着一种浮躁的空气。
搞科学、做研究不是为了追求真理,而是仅仅是为了眼前利益,为了出书、出名、职称晋升、职务提拔。
《仰望星空》观后感

《仰望星空》观后感“你在一个如此清朗的夏夜,望着繁密的闪闪群星,有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失望吧。
我们真的如此可怜吗?不,决不!我们必须征服宇宙。
”正是这样一个年轻的中国学子在“仰望星空”时发出了要征服宇宙的豪言壮语,何等的坚定而决绝。
而他,亦以他往后的几十年来实现他年轻时曾许下的诺言。
他,就是钱学森,一个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航天事业,一个以举世瞩目的惊人科学成就服务于祖国的爱国者。
仰望星空,儿时的自己也曾无数次抬起头,仰望那深邃的夜空,繁星密布,偶尔飞过一架飞机,也会使我像发现新大陆般兴奋不已。
但我却不曾想到,几十年前的某个夜晚,一个满怀梦想的年轻人竟发出征服宇宙如此伟大的宣言,并为之奋斗终生。
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个理想,或许这个理想并不像钱学森同志的理想那么远大,但它却是我们的信仰,它将给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源源不绝的动力,它将支撑我们克服阻挡我们前进的重重困难。
《杨朔文选》中有这样一段话:“人是要靠理想才能生活的,没有理想,就会失去生活的力量。
饥饿里盼的是丰收,战争里盼的是和平,灾难里盼的是幸福,夜晚盼天明。
正是对未来抱着理想,我们的人民才能有那么饱满的战斗力量。
”而我们,作为当代青年,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来为自己的个人理想信念去努力,或者我们更不应该忘记的是我们肩负着时代的伟大使命和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
这些使命要求我们把自己的个人理想信念建立在更加伟大的理想信念上,要知道,我们国家正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要成为兴国兴邦的接班人,更应该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去追求那美丽的精神家园。
《仰望星空》以其独特的视角,通过大量的历史材料以及人物访谈来讲述,使其更具真实性,加上充满思辨和情感的解说,使我们更加清晰和感性的认识到一位天才的爱国科学家的成长历程。
“爱国”可以说钱学森终生不渝的情怀,是其精神的基石。
青年时代的钱学森怀着实业救国的理想选择了交通大学,攻读铁道机械专业,准备日后实践“交通救国”的抱负。
《仰望星空》观后感

《仰望星空》观后感观看完《仰望星空》之后,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心灵震撼,我感受到了一代伟人的爱国情操,这种爱国情怀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这一部影片是以钱学森经历的百年中国历史为主线,全面展现了钱学森坎坷的经历、纯净的心灵、独特的个性和卓越的科学贡献,反映了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宁,所做出的艰辛努力以及他们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
在上世纪,建国初期,新中国百废待兴,在这种急需人才来建设我们国家的时候,一批以钱学森为首的美国留学生,都有着想回国建设时,却遭到了百般阻扰;在这样的情况下,钱学森并没有就此屈服,而是一心等待着回国的机会。
终于他等到了,他回到国家之后就受到了重用,而钱学森也没有辜负祖国对他的期望,最终独立自主地研究出了“两弹一星”,为我国的科研带来了新进步,使我国增强了综合实力。
我们就是要学习这种爱国情操,还有他们不屈不挠的科研精神,还要学习他们那种面对危难时仍保持着一颗忠诚于党热爱祖国的心。
当我们到了大学,就不再像中学那样有人管理着我们学习,我们是不是过于容易被外界的喧嚣所吸引?是不是太容易沉浸于纷扰的世界之中?是不是按捺不住早已积蓄在心中的对自己放任的冲动?是不是无法坚守内心曾经的报负?所以我们更加要学习先辈们的精神,然后时时激励我们,让我们更好的成长,然后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
在影片中,钱学森夫人蒋英及其儿子钱永刚对钱学森生活的回忆,也充分表现了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坚定信念和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
钱学森的逝去,是我们民族的一大损失,要是没有钱老的这种献身精神,恐怕我们的民族崛起地没这么快。
一个民族需要仰望星空,也需要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这八个字寄托着温总理对青年大学生的期望,既要有远大理想,内心要有崇高的追求,同时也要踏实务实,从小事做起,戒骄戒躁。
钱学森只是当时众多回报祖国,为新中国的建设付出青春甚至生命的爱国人士的一个代表,他们的爱国情怀让人可望而不可及,但从他们身上使我对“爱国”这两个字的理解由模糊变得逐渐清晰。
仰望星空观后感

仰望星空观后感观看了《仰望星空》。
正如这部纪录片的名字一样,因为有了钱学森在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奉献,我们现在才能这样安详地仰望星空。
以下是XX千辛万苦收集整理出来的一些相关资料仰望星空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参阅读学习!仰望星空观后感《仰望星空》是为了纪念中国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诞生100周年而创作的电影,真实记录了钱学森一生的思想与作为。
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祖国的召唤,使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优越的一切,想回国投入新中国的建设。
立刻遭到美国政府的阻挠、软禁与监视。
钱学森通过个人的智慧与中国政府的外交努力,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从此开始了他更加辉煌和值得自豪的以科学服务于伟大祖国的光辉之旅。
由此,钱学森成为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
钱学森的身上有着丰厚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他的奉献精神,他的民族气节,他的坚强毅力,他的艰苦朴素,有力地显示了他的品格、情操,无不令人景仰。
但其中给我最突出的印象和强烈感动,是他的爱国情怀。
作为爱国主义典范的钱学森,爱国主义是贯穿他整个生命的主旋律。
看了《仰望星空》这部电影,“钱学森”这三个字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也为我们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我相信我可以一直保持这种学习的积极性。
钱学森把建设祖国作为他的责任,而我也有自己的责任,就是努力学习。
仰望星空观后感星期六下午,学校让我们观看了《仰望星空》这部电影。
看完了电影,我的感想很多......这部电影主要是讲述了一位航天天才——钱学森。
他为了祖国的尊严,主动放弃在美国的名利与前程不计个人利益与荣辱得失!面对重重阻力毅然决定回国,报效祖国的事情。
我认为钱学森先生十分的伟大。
因为他有一颗赤诚的爱国心,虽然人在他国,却心系祖国,日日夜夜的关心中国的情况,他将自己毕生的精力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航天事业中,就是为了报效祖国!在中国的航天事业中闯出一片天,不让他国耻笑。
仰望星空观后感

仰望星空观后感引言仰望星空是人们对自然的一种向往和追求,它不仅仅是用肉眼观察星星和星座的简单行为,更是对宇宙奥秘的思考和对人类自身的认知。
在观察星空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人类微小和宇宙伟大的对比,也从中汲取了一份宁静和力量。
本文将分享我在仰望星空观察中的所思所感。
1. 宇宙的广阔无垠仰望星空,我仿佛看到了宇宙的无边无际。
无穷无尽的星星散布在黑暗的夜空中,构成了宇宙的奇幻画卷。
星星有大有小,它们闪烁着光芒,如同宇宙的明星,在夜空中熠熠生辉。
当我仰望星空时,我感到自己的双眼是那么的渺小,而宇宙是如此的浩瀚和辽阔。
宇宙的广阔无垠让我忘却了自身的烦恼和困惑,让我明白了自己在宇宙中的渺小和微不足道。
2. 星座的秘密连接仰望星空,我开始关注和研究星座。
在宇宙的黑幕中,星座就像是布满的钻石,它们以固定的形状和位置展现在我眼前。
我开始用手机上的星图软件来识别星座,每当我找到一个新的星座,我就感到一种成就感和好奇心的满足。
通过观察星座,我发现它们构成了一幅巨大的画卷,像是用天空来诉说一段神秘的历史故事。
这种观察让我相信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相互连接的,我们所处的世界和宇宙有着紧密的联系。
3. 宁静与思考仰望星空让我感受到了一份宁静和平静。
夜晚的空气清新,星光洒满大地,使我感到舒心和放松。
在这片宁静的夜空下,我不禁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和自己的处境。
宇宙中那些遥远的星星是否也在审视着我,我又在宇宙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仰望星空让我明白了现实的很多问题都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应该追求更高更深邃的东西,而不是沉迷于琐碎和消极。
4. 自然与生命的教育仰望星空使我认识到自然的伟大和生命的脆弱。
在宇宙中,我们是微小的,我们的存在是如此卑微。
同时,我也意识到人类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我们应该保护和珍视自然,同时也应该珍惜和尊重生命。
星空的辽阔和星星的闪烁,让我明白了自然的智慧是无穷的,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
结论仰望星空不仅仅是对自然的一种向往和审美,更是对内心深处世界的思考和启发。
仰望星空观后感

仰望星空观后感星空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宇宙奇观,它给予我们无穷的遐想和思考。
每当夜幕降临,我喜欢仰望星空,沉浸在宇宙的壮丽之中,感受到人类微小与宇宙浩瀚的对比。
此时此刻,心灵感到平静,思绪渐渐远离纷扰,进入一种超越时空的境地。
仰望星空是一种美丽的仪式,它让我感受到无限的奇异和神秘。
星空的黑暗中闪烁着无数的星星,它们时而明亮繁华,时而微弱黯淡。
星星们散发出来的微弱光芒穿越千年的时光,抵达我这个时代,那份恒久不变的美丽令我感动不已。
每颗星星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们都有自己的轨迹和故事。
当我仰望星空时,我常常会想,这些星星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和秘密呢?在星空之下,我思考着宇宙的起源与归宿。
宇宙,是一个无垠的存在,我们人类只是宇宙中微小的一部分。
我不禁感叹自己的渺小,但同时也被宇宙的辽阔所折服。
宇宙中有无数的星系和星球,可能还存在着其他智慧生命。
而我在这个宇宙中的存在,又是出于何种缘由呢?仰望星空,不仅让我思考宇宙的奥秘,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意义。
宇宙之大、时间之长,与人类的一生相比,如同短暂的火花。
我们是多么渺小,在宇宙的尺度中,人类的一生只是宇宙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
但即使如此,我们的生命依然有着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正如星星们微弱却不同寻常的光芒,我们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光彩与才华,即使只是在宇宙的角落中发光,也足以让我们的人生变得璀璨。
星空也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个礼物,它让我们感受到平静与美好。
当我仰望星空时,内心的浮躁与不安逐渐消散,我感受到了心灵的宁静。
在星空下,我不再追求物质的繁华与功利,而是沉浸在宇宙的美丽中,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幸福和满足。
仰望星空还让我体验到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脆弱。
每天的星空都不尽相同,星星们的位置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有时候,我会看到明亮的满月挂在天空中,照亮黑暗的夜晚;有时候,我会看到闪烁的流星划过天际,给人们带来无尽的希望。
这种变化让我深感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我们的时间有限,每一刻都应该珍惜,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去感受生命的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仰望星空》观后感
刚听朋友介绍看《仰望星空》时,以为是什么青春偶像剧,后来才知道,《仰望星空》是一部为庆祝钱学森100周年诞辰的大型纪念片。
钱学森,这位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他究竟有着多大能耐?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那可谓是——生于科学,死于科学。
我们可想而知,在旧中国时期,有谁致力于科学,而且在科学领域创造出一片新的蓝图,几乎是寥寥无几,唯独有偶。
钱学森,三岁时就随父母到人生地不熟的北京发展。
这位从小就不甘于人后的科学奇才,在1929年考入交通大学,在校奋斗了4年之后,终于在1934年毕业了!这一毕业,是否意味着这位好学的年轻人从此告别了读书生涯呢?不,在交通大学毕业了,但他到了更高的学府去深造去了,他考取了清华大学赴美留学公费生。
在美国,他仍不忘自己的理想,在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
在校学习期间,他努力学习,终于在1936年获得麻省航空工程硕士学位,由于他热衷于科学研究的伟大事业,在获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
可以说,钱学森把科学研究作比生命还重要。
这从他与妻子的相处上可以看出,他的妻子在电影里这样说过:“他,吃完早饭就去上班了,下班回家后,做完事后就躲进书房里去研究了。
”由于钱学森的这种做法,曾经让其妻子很不满,但终究,他的妻子还是理解了他,支持了他,这是他少了些许多烦恼。
每一个伟大的人,一生都并非那么的顺利,钱学森也不例外,那一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钱学森被美国阻挡在美国国内,不可处境,尽管不限制他的人生自由,但一心想为国效力的钱学森,不愿做缩头乌龟,国难当头,男子汉大丈夫就该挑起担头。
终于在1955年初冬,冲破美国的层层阻挡来到哈尔滨事团,他说:"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就凭着这股热情,他发明了原子弹。
导弹和航空母舰。
直至《仰望星空》播完,我那澎湃的心情仍不能平静。
在那健康的环境下,钱老都能奋发向上,创造奇迹。
难道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能够落后于钱老吗?不能,尽管我们不能像钱老那样大的作为,但也要做到尽心尽力,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