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设备及系统
汽轮机设备及系统安全风险控制要求

汽轮机设备及系统安全风险控制要求1汽轮机超速风险控制1.1DEH控制系统安全、可靠和稳定,电液伺服阀不卡涩、不泄漏,调节执行机构不卡涩。
1.2汽轮机主汽门、调节汽门不卡涩,阀门关闭时间符合要求。
主汽门严密性试验合格。
调节系统静止试验、OPC试验、超速试验、甩负荷试验以及危急保安器注油试验合格。
按照运行规程定期开展汽轮机主汽门、调节汽门松动试验、全行程活动试验。
1.3汽轮机重要表计指示准确,机械超速和电气超速保护正常且投入运行。
在不同轴段安装两套转速检测装置。
1.4机组抽汽逆止门、供热抽汽阀门严密、联锁动作可靠,且有能快速关闭的抽汽截止阀。
1.5透平油和抗燃油的油质合格,油系统运行中无泄漏。
1.6正常停机应先检查有功功率到零,再将发电机与系统解列,严禁带负荷解列。
1.7汽轮机主汽门、调节汽门解体检修时,检查门杆弯曲度和各部套间隙合格,测量主汽门、调节汽门行程正常,检查阀蝶和阀座的接触情况良好。
2汽轮机轴系断裂风险控制2.1汽轮机机械超速和电气超速保护正常且投入运行。
2.2机组运行中轴振、瓦振应达到有关标准的优良范围,且机组振动保护装置完好并投入。
2.3运行10万小时以上的机组,每隔3~6年应对转子进行一次开缸检查。
运行时间超过15年、超过设计寿命使用的转子、低压焊接转子、承担调峰起停频繁的转子,应适当缩短检查周期。
2.4机组A修中,应测量汽轮机通流部分间隙并合格。
检查汽轮机转子平衡块固定螺丝、发电机风扇叶片固定螺丝、定子铁芯支架螺丝、各轴承和轴承座螺丝的紧固情况。
2.5机组A修中,对转子表面和中心孔进行探伤检查。
2.6检修时检查主油泵与主轴间齿型联轴器的磨损情况。
2.7按超速试验规程及二十五项反措相关要求进行超速试验。
2.8对轴系存在次同步振荡较大风险的机组应安装扭应力保护装置。
3汽轮机大轴弯曲风险控制3.1汽轮机抽汽回热系统、疏水系统、厂用蒸汽系统、供热系统等设计应符合行业有关标准,防止汽轮机进水、进冷汽。
汽轮机热力系统及辅助设备概述

汽轮机热力系统及辅助设备概述引言汽轮机是一种常见的能源转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工业生产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汽轮机的热力系统及辅助设备是确保汽轮机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汽轮机热力系统及其辅助设备进行概述,介绍其主要组成和功能。
汽轮机热力系统汽轮机热力系统是指汽轮机中与热力流动相关的系统,包括供热系统、供汽系统、冷却系统和循环水系统等。
这些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在汽轮机运行过程中提供热力流动和散热,确保汽轮机的高效运行和安全稳定。
供热系统供热系统是汽轮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提供高温高压的蒸汽给蒸汽涡轮,驱动涡轮转动产生功率。
供热系统由锅炉、热交换器、水泵等设备组成。
锅炉负责将水加热为蒸汽,热交换器用于提高蒸汽温度和压力,水泵则负责将水送入锅炉进行循环。
供热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汽轮机的发电效率和负荷能力。
供汽系统供汽系统是汽轮机中将蒸汽输送到各种设备和机械的系统。
它包括主汽系统和辅汽系统。
主汽系统将高温高压的主蒸汽引导到汽轮机高压缸驱动涡轮转动,产生功率;辅汽系统将副蒸汽供应给电力车、加热设备等辅助设备使用。
供汽系统的主要设备包括汽包、汽阀、蒸汽管道等,确保蒸汽的稳定输送和均匀供应。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是汽轮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冷却汽轮机中产生的热量。
汽轮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散热,可能导致设备过热甚至损坏。
冷却系统主要通过循环水冷却的方式将热量带走。
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塔、冷却水泵、冷却管道等设备。
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循环水吸收汽轮机热量,然后通过冷却塔将热量释放到大气中。
循环水系统循环水系统是汽轮机热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主要负责循环供水和冷却。
汽轮机运行时需要大量的循环水来提供冷却和循环供水。
循环水系统包括循环水泵、冷却塔、水处理设备等。
循环水泵负责将冷却后的水送回到汽轮机,循环供水;冷却塔则通过排放废热的方式冷却循环水,确保循环水的温度和质量。
汽轮机辅助设备汽轮机辅助设备是汽轮机热力系统中起辅助作用的设备,包括给水系统、泄压系统、脱硫系统等。
汽轮机凝汽系统及设备

汽轮机凝汽系统及设备1. 汽轮机凝汽系统概述汽轮机凝汽系统是汽轮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回收汽轮机排出的热能,并将其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水资源。
凝汽系统的功能包括冷却和回收汽轮机排出的高温高压蒸汽,并将其转化为冷凝水,以供锅炉再次加热。
凝汽系统由多种设备组成,包括凝汽器、空冷器、凝汽泵等。
这些设备通过协同工作,实现了汽轮机排气蒸汽的冷凝和凝汽水的回收,并将凝汽水输送回锅炉进行再次加热,以提供给汽轮机继续工作所需的蒸汽。
2. 凝汽系统主要设备2.1 凝汽器(Condenser)凝汽器是凝汽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
它负责将汽轮机排出的高温高压蒸汽冷凝成液态水,并实现蒸汽的回收。
凝汽器通常由许多平行布置的管子组成,通过这些管子,冷却水进入凝汽器并与蒸汽接触,使蒸汽冷却并凝结成水滴。
2.2 空冷器(Air Cooler)空冷器是凝汽系统的辅助设备,用于在部分负载或停机情况下,提供冷却介质。
它采用空气作为冷凝介质,通过自然对流或风机强制对流的方式,将蒸汽冷却为水。
2.3 凝汽泵(Condensate Pump)凝汽泵是凝汽系统中的一种泵,用于将凝结水从凝汽器或空冷器中抽出,并将其输送回锅炉进行再次加热。
凝汽泵通常采用离心泵,它能够有效地输送大量的水,并具有较高的泵送效率。
2.4 其他设备除了上述主要设备外,凝汽系统还包括一些辅助设备,如水箱、水封罩、排气器等。
这些设备的功能各不相同,但都起到了辅助凝汽系统正常运行的作用。
3. 凝汽系统工作原理汽轮机凝汽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要概括如下:1.汽轮机排出的高温高压蒸汽通过主蒸汽管道进入凝汽器。
2.在凝汽器中,蒸汽与冷却介质(一般为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蒸汽冷却并凝结为水滴。
3.凝结水通过凝汽泵被抽出,并输送回锅炉进行再次加热。
4.经过再次加热后,水变为蒸汽,再次进入汽轮机进行工作。
5.空冷器在部分负载或停机情况下起到辅助冷却的作用,保证凝汽系统的正常运行。
4. 凝汽系统的重要性凝汽系统在汽轮机发电厂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有效地回收汽轮机排出的热能,减少能源浪费,还能够提高汽轮机的热效率和发电效率。
汽轮机设备及系统hep

汽轮机设备及系统hep汽轮机设备及系统HEP⒈绪论⑴概述本文档旨在对汽轮机设备及系统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说明。
汽轮机是一种常见的能源转换设备,广泛用于发电厂、石油化工厂等工业领域。
本文将对汽轮机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以及运行过程进行阐述。
⑵原理汽轮机是利用高温高压蒸汽的力量来驱动转子旋转,通过转子与动叶片之间的受力方式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汽轮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蒸汽的膨胀过程来驱动转轮转动,从而产生功。
在汽轮机中,高温高压蒸汽从进气口进入汽轮机,经过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的膨胀作用后,最终排出。
⒉设备及系统介绍⑴主汽机主汽机是汽轮机中的核心设备,负责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主汽机通常由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组成,每个缸体内都装有一套静叶片和动叶片。
蒸汽从高压缸进入中压缸,再从中压缸进入低压缸,最终形成连续的膨胀过程。
⑵辅助设备辅助设备包括给水系统、循环水系统、油系统等。
给水系统负责将水转化为高压水蒸汽,供给汽轮机的高压缸。
循环水系统则负责循环冷却凝汽器排出的水蒸汽,保持汽轮机中的温度稳定。
油系统是为汽轮机提供润滑和冷却的油。
⑶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负责对汽轮机的运行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
包括对蒸汽进出口的控制、温度、压力等参数的监测以及对各个部件的自动化控制等。
⒊汽轮机的运行过程⑴启动过程汽轮机启动过程包括预热、通风、加热、加压等步骤。
启动时,首先需要对汽轮机进行预热,使其温度逐渐增加。
然后通过通风系统进行内部通风,排出潮湿空气。
接下来对蒸汽系统进行加热,提高汽轮机的温度。
最后进行加压,使汽轮机达到工作压力。
⑵负荷过程汽轮机的负荷过程是指汽轮机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功的输出过程。
在负荷过程中,通过调整蒸汽的进出口、控制转子的转速等方式来实现功的输出。
⑶停车过程停车过程是指汽轮机从工作状态切换到停止状态的过程。
其中包括减负荷、冷却、排放等步骤。
先减少汽轮机的负荷,然后进行冷却,最后将汽轮机完全停止运行。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汽轮机的技术参数表、图纸、技术说明书等相关资料。
660MW超超临界汽轮机设备及系统介绍

660MW超超临界汽轮机设备及系统介绍
一、基本原理
660MW超超临界汽轮机是一种采用超超临界循环技术的汽轮机,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轮机转动发电机发电。
该汽轮机采用超超临界循环技术,能够在高温高压状态下工作,提高了燃烧效率和发电效率,同时减少了CO2排放。
二、结构特点
1.燃烧系统: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能够高效燃烧,减少NOx和SOx 排放。
2.锅炉系统:采用超超临界循环技术,实现高温高压循环,提高了锅炉效率。
3.汽轮机系统:采用先进的涡轮设计和材料,能够实现高效率的能量转换。
4.发电机系统:采用高效率的发电机设计,能够实现高效率的发电。
三、系统组成
1.燃烧系统:包括燃烧室、燃烧器和燃气管道等,用于将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蒸汽。
2.锅炉系统:包括锅炉本体、过热器、再热器和除尘器等,用于将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转化为动能。
3.汽轮机系统:包括高压汽轮机、中压汽轮机和低压汽轮机等,用于将高温高压蒸汽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
4.发电机系统:包括同步发电机、变压器和电气设备等,将汽轮机转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汽轮机设备及其系统

汽轮机设备及其系统1、汽轮机设备及系统的组成是怎样的?汽轮机设备及系统包括汽轮机本体、调节保安油系统、辅助设备及热力系统等。
汽轮机本体由汽轮机的转动部分和静止部分组成;调节保安油系统主要包括调节汽阀、调速器、调速传动机构、主油泵、油箱、安全保护装置等;辅助设备主要包括凝汽器、抽气器(或水环真空泵)、高低压加热器、除氧器、给水泵、凝结水泵、循环水泵等;热力系统主要指主蒸汽系统、再热蒸汽系统、凝气系统、给水回热系统、给水除氧系统等。
汽轮发电机组的供油系统是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系统。
2、汽轮机本体由哪几部分组成?⑴静止部分。
冲动式汽轮机是同汽缸、喷嘴、隔板、隔板套及汽封等部件部分。
反动式汽轮机是由汽缸、静叶持环、平衡鼓及汽封等部件组成。
⑵转动部分。
由主轴、叶轮、安装在叶轮上的动叶片、联轴器及轴封套等部件组成。
3、汽缸的作用是什么?汽缸是汽轮机的外壳。
其作用是将汽轮机的通流部分与大气隔开,形成封闭的汽室,保证蒸汽在其中完成能量转换过程。
4、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的高、中压缸为什么要采用双层缸结构?随着蒸汽初参数的提高,汽缸壁的厚度、法兰与螺栓尺寸都要增加,汽缸内外壁压差、温差相应增加。
为了简化汽缸结构,节省优质合金钢材,减少汽缸热应力和热变形,加快机组启、停速度,所以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的高、中压缸都采用双层结构。
5、大功率机组的高、中压缸采用双层缸结构有哪些优点?⑴可以减轻单个汽缸的重量,加工制造方便。
⑵可以按不同温度合理选用钢材,节省优质合金钢材。
⑶每层缸壁相应减薄,内缸和外缸的内外壁之间的温度减小,有利改善机组的启、停机性能和变工况性能。
⑷运行时可以把某级抽汽引入内外缸夹层,使内外缸所承受的压差、温度大为减少,进H 一步缩短了启、停机时间。
二6、什么是排汽缸?从运行角度说出对排汽缸有何要求?将汽轮机末级动叶排出的蒸汽导入凝汽器的部分叫排汽缸。
排汽缸尺寸大,是在高度真空下工作的,故要求排汽缸应有足够的刚性,良好的流动性以回收排汽的动能。
汽轮机设备

汽轮机设备汽轮机设备包括汽轮机本体、调速系统、油系统及附属设备(凝汽设备、回热系统设备等)。
(一)汽轮机的容量和种类汽轮机的容量是以它的发电能力来表示的,单位是kW。
由于蒸汽流经管道产生压降和热损失,汽轮机的蒸汽参数(进口的汽压和汽温)比锅炉出口处的低一些。
发电厂用的汽轮机主要有凝汽式和供热式两种。
供热式汽轮机又分为抽汽式和背压式两种。
凝汽式汽轮机是专门用来发电的,做完功的蒸汽全部排入凝汽器凝结成水,重新打回锅炉。
供热式汽轮机既发电又供热,效率较高。
在抽汽式汽轮机中,部分膨胀做功后的蒸汽被抽出来向外供热。
在背压式汽轮机中,全部排汽都供给工厂生产用,不需要凝汽设备。
我国目前系列生产的高温高压及以上参数的汽轮机见表1。
电力系统已不再采用中温中压凝汽式小火电机组。
按引进技术制造的300MW和60OMW汽轮机,汽压(绝对压力)为16.7MPa(169绝对大气压),汽温为537/537℃,均为凝汽式机组。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轮机是美国的1300MW机组。
(二)汽轮机的原理和结构1.原理汽轮机中能量转换的主要部件是喷嘴(静叶片)和叶片(动叶片)。
蒸汽流过固定的喷嘴(见图1),压力、温度降低,体积膨胀,流速增高,热能转变为动能;高速蒸汽冲动装在叶轮上的叶片,使转子转动,蒸汽流速降低,动能又变成机械能。
这就是冲动式汽轮机的基本原理。
图1冲动式汽轮机原理还有一种汽轮机称为反动式汽轮机,它的能量转换部件也是静叶片和动叶片。
在这种汽轮机中蒸汽既在静叶片中又在动叶片中降低压力和温度,将热能变为动能,依靠汽流喷出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叶轮旋转,与喷气式飞机的原理相似,如图2所示。
图2反动式汽轮机原理除了容量很小、蒸汽参数较低的汽轮机只有一级喷嘴和叶片外,一般汽轮机都是多级式的,有许多级喷嘴和叶片。
例如,国产高温高压50MW汽轮机有18级喷嘴和叶片。
蒸汽逐级流过喷嘴和叶片,从每级喷嘴喷出来的高速蒸汽都冲动叶片使转子转动,最后一级叶片出口处的蒸汽压力、温度、流速均很低。
电厂汽轮机设备及系统

电厂汽轮机设备及系统概述电厂汽轮机是一种机械设备,用于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进而驱动发电机发电。
它是电厂的核心设备之一,负责产生能量供给电网。
本文将介绍电厂汽轮机的工作原理、组成部分以及关键系统。
工作原理电厂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基于斯特林循环或布雷顿循环。
循环过程涉及燃烧、加热、膨胀和冷却四个阶段。
1.燃烧阶段:燃料(如煤炭、天然气或油)在锅炉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
2.加热阶段:燃气通过锅炉中的水管,加热水并产生蒸汽。
3.膨胀阶段:蒸汽进入汽轮机,通过喷嘴和叶片的作用,使汽轮机转动。
4.冷却阶段:剩余的能量由冷却水吸收,蒸汽变成水,并重新注入锅炉。
组成部分电厂汽轮机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1.燃气轮机:负责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并转化为机械能。
燃气轮机通常是旋转式的,由一个或多个轴承支撑。
2.发电机:与燃气轮机相连,通过轴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是电厂汽轮机的核心组件之一。
3.锅炉:提供蒸汽,用于驱动汽轮机。
锅炉内的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而水则通过燃气加热蒸发成蒸汽。
4.冷却系统:吸收蒸汽中的余热,将蒸汽冷却成水,并重新注入锅炉。
5.燃料供应系统:负责将燃料(如煤炭、天然气)输送到锅炉中,以提供燃烧所需的热能。
关键系统除了上述组成部分,电厂汽轮机还包括一些关键系统,确保运行的安全和高效。
1.控制系统:监测和控制汽轮机的运行参数,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
通过自动控制和调节,确保汽轮机的稳定运行和优化性能。
2.安全系统:包括火灾探测、烟雾探测、温度和压力过高的报警系统等,用于监测异常情况并采取安全措施,以防止事故发生。
3.润滑系统:用于提供润滑油,减少组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确保汽轮机的正常运行。
4.排放系统:由于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废气和烟尘,排放系统用于处理和净化废气,以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5.维护系统:包括定期维护、故障排除和设备检修等活动,确保汽轮机的健康运行和长期可靠性。
总结电厂汽轮机是电厂的核心设备之一,以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发电机发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机专业设备稳定运行安全技术措施
为了实现汽机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保证汽机专业各项工作有序进行,防止出现由于管理不到位和人员因素的责任造成事故,针对目前设备运行状况和迎峰度夏的,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具体目标
1.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不发生人为责任的不安全事件。
2.设备巡检到位,缺陷处理及时,确保机组各控制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3.夜间值班人员工作到位,按照工作标准处理缺陷、及时消缺,不发生不安全现象。
4.加强节假日期间值班人员工作到位,按照公司规定值班期间的各项制度进行值班和交接班。
二、加强主机设备的巡检力度
1. 汽轮机瓦轴系异常
1.1 每日观察CRT各轴瓦油温数值和变化情况;每周一次测量润滑油回油温度。
1.2 关注CRT轴振显示值及曲线,根据峰值变化规律判定是否存在严重异常,必要时调整蒸汽参数或负荷。
1.3 观察CRT各轴瓦瓦振变化;每周不少于两次测量各轴系
瓦振;
1.4 监视观察主机润滑油排烟风机运行是否正常,如果负压变化大,需对风机入口管进行排污;检查各轴承座回油视窗法兰螺栓是否松动,避免引起负压变化。
2.及时观察调速系统是否异常
2.1 针对以往容易出现的渗漏点重点巡检,如:程序阀各油管连接口、冷油器各法兰、油动机各连接口等。
2.2 根据压差及使用情况及时更换油泵出口滤芯;根据在线装置各滤芯压差情况,及时更换在线滤芯,控制油质颗粒度合格。
2.3 每周一次检查液压系统管道各连接部位是否松动,支吊架是否完好。
2.4根据抗燃油酸值等主要指标情况,及时组织准备脱酸滤芯,连续进行再生脱酸处理;根据季节变化情况,加大对液压油水份的控制,及时投运真空滤油机。
3. 严密监视主机润滑油系统状态及油品的各项指标
3.1润滑油出口滤网压差大,及时更换出口滤芯,更换后试压确定是否回装完好。
3.2润滑油油质不合格,根据油质化验情况,可将在线净油机切换至主机润滑油过滤,降低水份等指标的升高。
3.3润滑油泄漏,每日巡检记录油位变化情况;冷油器定期查漏,避免冷油器泄漏;巡检中在油箱上部进行检查,避免
油管道法兰渗油。
4.加强发电机密封油系统的巡检次数
4.1 每日巡检观察油氢差压数值、真空油箱真空度;密封油泵出口压力值等参数;如有异常可适当调整油氢差压调节阀或关闭系统放气阀。
4.2 检查密封油真空泵与电机连接对轮是否正常;对密封油真空泵分离器及管道清扫排污;更换密封油真空泵油品。
4.3 真空油箱油位低报警,每日巡检检查油位变化,必要时及时补充油品;检查密封油真空泵负压情况,必要时降低负压值。
5.加强凝结水泵轴承温度。
5.1 每日观察轴承油温数值和变化情况;每周一次测量润滑油回油温度。
5.2 观察振动显示值及曲线变化,根据其峰值变化确定是否存在严重异常。
5.3 每周不少于两次测量轴承振动;检查轴承盖加强固定螺丝是否松动,轴承声音是否异常。
5.4 每天检查轴承各法兰螺栓是否松动。
6.及时观察调速系统是否异常
6.1 针对以往容易出现的渗漏点重点巡检,如:油泵出口高压软管、压力表软管、EH油箱控制块各截止阀、蓄能器进出口、各油缸活塞杆及进出油孔,油管连接口、冷油器软管等。
6.2 定期检查处理,消除异常液压系统泄漏;执行机构各控制插头和线路连接完好;伺服阀工况异常时需做好备件及更换准备。
6.3 控制油泵出口滤网压差,做好备件准备,及时根据压差变化更换油泵出口滤芯。
6.4 定期不定期的跟踪油质的各项指标,及时做好油质各项指标的的防范措施。
7.确保高低旁设备始终处于备用状态
7.1 及时发现和控制渗漏,将渗油消除在初始状态
7.2 每天检查电液执行机构是否异常,必要时停运系统测试查找诊断故障,做好备件储备和工具准备。
7.3 及时查看油压是否异常,根据检查情况,判定需调整油压或是更换油泵
8. 及时消除高温高压阀门的泄露
8.1 每天对高温高压阀门的盘根和开关行程必须巡检一遍,并做好巡检记录。
8.2 在处理高温高压阀门泄露时,首先要做好事故预想措施,确保运行设备的安全,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难题和可能出现的风险要逐级上报。
三、加强辅机设备的巡检力度
1.密切监视电泵轴承振动、轴承温度的变化
1.2 每日设备巡检一次,测量检查轴承振动最大不超过
0.03mm;
1.3 检查轴承上下压盖螺栓无松动,地脚螺栓无松动;
1.4 通过听棒检查轴承及泵体运行时无异常声响;
1.5 每天监视电泵轴承的温度变化情况(跳闸值80℃)。
1.6加强电泵润滑油滤油,尽力使润滑油水分、杂质含量控制在指标之内。
2.加强前置泵轴承振动、温度变化的监视及机械密封的泄露情况
2.1 每日设备巡检一次,测量检查轴承振动最大不超过0.05mm;
2.2 检查前置泵地脚螺栓无松动;
2.3通过听棒检查轴承及泵体运行时无异常声响;
2.4加强电泵润滑油滤油,尽力使润滑油水分、杂质含量控制在指标之内;
2.5每天监视泵轴承的温度变化情况(跳闸值80℃)及机封是否泄漏和泄漏的情况。
2.6 准备好备件储备。
3. 确保电动给水泵有备用
3.1 每日设备巡检一次,测量检查轴承振动最大不超过0.03mm;
3.2 检查轴承上下压盖螺栓无松动,地脚螺栓无松动;
3.5 通过听棒检查轴承及泵体运行时无异常声响;
3.6 每天监视汽泵轴承的温度变化情况(报警值80℃)及机封是否泄漏和泄漏的情况。
4. 加强电泵润滑油、工作油温度的监视
4.1每周巡检一次检查设备有无漏油;
4.2联系运行化验人员每月进行油质化验一次,确认水分、杂质、粘度合格;
4.3夏季定期每月清理工作油冷油器、润滑油冷油器一次,冬季每2月清理工作油冷油器、润滑油冷油器一次;
5.加强开式、闭式循环水泵的监控巡检。
5.1每周巡检2次,检查设备有无泄漏,振动值不超过0.04mm;
5.2;检查轴承温度及油量;
5.3及时清理冷却器;
5.4对备用泵检查维护,确保备用泵能正常运行。
6.加强空冷岛风机的维护检查
6.1每天观察空冷岛风机的振动,振动不超过0.04mm;
6.2检查轴承的温度及油位;
6.3及时检查更换润滑油
四、严格执行消缺制度
运行部门负责在机组运行期间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加强设备的巡回检查及时发现设备缺陷,用规范的缺陷描述方法做好缺陷的登记工作并电话通知设备维护部门设备管
辖班组负责人,负责设备缺陷消除的验收工作。
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修必消缺”的原则。
维护与运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设备巡回检查制;定期切换(校验)和试验(维护)等制度,做到及时发现缺陷,及时处理和消除缺陷。
运行、维护各部门应各自详细制定巡检路线、巡检内容以及检查的时间、周期。
对某些发生故障几率较大、重复性较多的设备,应重点检查,使得设备缺陷能及时发现登记、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和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