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石子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石子级配实验报告

石子级配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石子级配实验,了解和掌握石子级配的基本概念和测试方法。

2. 掌握石子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 熟悉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石子级配是指石子中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情况。

良好的石子级配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

本实验采用筛分法测定石子的级配。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筛分仪:包括标准筛、筛底、筛盖、摇筛机、台称等。

2. 石子:粒径范围为5-40mm。

3. 烘箱:用于烘干石子。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石子分为若干份,每份约500g。

2. 烘干石子:将石子放入烘箱中,温度控制在100-110℃,烘干至恒重。

3. 筛分:将烘干后的石子依次通过孔径为2.36mm、4.75mm、9.5mm、16mm、31.5mm、63mm的标准筛,分别称量各筛上的筛余量。

4. 计算石子级配:根据筛余量计算各粒径石子的百分含量,绘制石子级配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石子级配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石子级配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石子级配曲线2. 石子级配分析:(1)石子粒径分布:从级配曲线可以看出,本实验所用石子的粒径分布较为均匀,符合连续级配的要求。

(2)石子级配系数:计算石子级配系数,结果如下:- 级配系数 = (D60 - D10) / (D10 - D2) = 1.7- 级配范围 = (D60 - D10) / D60 = 0.47级配系数和级配范围均符合规范要求。

(3)石子含量:计算各粒径石子的含量,结果如下:- 2.36mm筛余量:5.2%- 4.75mm筛余量:15.6%- 9.5mm筛余量:35.4%- 16mm筛余量:23.2%- 31.5mm筛余量:9.6%- 63mm筛余量:1.2%从石子含量可以看出,本实验所用石子的粒径分布较为合理,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六、结论1. 本实验所用石子的级配符合连续级配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粒径分布。

2. 良好的石子级配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

混凝土强度实验报告结论

混凝土强度实验报告结论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检验混凝土拌合物在不同配合比、养护条件下的强度,为实际工程中混凝土配比设计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二、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等。

2. 实验仪器:混凝土立方体试模、压力机、电子秤、搅拌机等。

3. 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设计要求,计算各配合比所需材料用量。

(2)将水泥、砂、石子等材料按比例称量,搅拌均匀。

(3)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倒入试模中,振动密实。

(4)将试模置于标准养护室进行养护。

(5)养护至规定龄期后,取出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6)记录试验数据,分析结果。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得出以下各龄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1d龄期:C15强度为10.5MPa,C20强度为14.8MPa,C25强度为19.2MPa,C30强度为24.6MPa。

- 3d龄期:C15强度为16.3MPa,C20强度为21.7MPa,C25强度为27.8MPa,C30强度为35.2MPa。

- 7d龄期:C15强度为21.9MPa,C20强度为29.5MPa,C25强度为38.1MPa,C30强度为48.3MPa。

- 28d龄期:C15强度为30.6MPa,C20强度为40.3MPa,C25强度为51.9MPa,C30强度为63.4MPa。

2. 结果分析(1)混凝土强度随龄期增长而提高,且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1d龄期强度增长较快,28d龄期强度达到最大值。

(2)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强度存在差异,水胶比对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大。

水胶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

(3)外加剂对混凝土强度有促进作用,但需根据具体外加剂类型和掺量进行调整。

(4)养护条件对混凝土强度有较大影响,适宜的养护条件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强度。

四、结论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符合实际工程需求,为混凝土配比设计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2.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工程特点、环境条件和设计要求,合理选择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和养护措施。

公路工程石料试验报告

公路工程石料试验报告

公路工程石料试验报告
一、试验目的:
通过对公路工程石料进行试验,评估其物理力学性能和技术指标,为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试验方法:
1.物理指标试验:包括石料的密度、吸水率、饱和吸水率等指标的测定。

2.力学性能试验:包括石料的抗压强度、抗冻融性能等指标的测定。

三、试验结果及分析:
1.物理指标试验结果:
石料样品的密度为2.65g/cm³,吸水率为0.5%,饱和吸水率为2%,符合公路工程石料的要求。

说明石料的密实性和抗渗性较好。

2.力学性能试验结果:
石料样品的抗压强度为150MPa,抗冻融性能较好,满足公路工程石料的要求。

四、试验结论:
通过试验分析,公路工程所选用的石料具备了较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技术指标,可满足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五、试验建议:
1.进一步加强对石料的质量控制,确保公路工程石料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2.对于石料的使用技术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

3.持续监测和评估石料的性能和指标,为后续的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六、试验总结:
公路工程石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技术指标对于公路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本次试验对于评估和选择合适的石料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可为公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然而,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石料质量和使用技术的控制与监测,确保公路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混凝土用骨料技术性能检测—检测石子的工程适用性

混凝土用骨料技术性能检测—检测石子的工程适用性
一、容量瓶法
1、用来测定表观密度,及吸水率 2、主要检测设备 (1)天枰 (2)容量瓶1000ml (3)标准筛,4.75㎜,2.36㎜ (4)烘箱 (5)刷子毛巾
一、容量瓶法
3、试样准备 (1)水泥混凝土用集料才用4.75㎜筛 (2)沥青混合料集料采用2.36㎜筛 按下表要求备样两份备用
公称最大粒径
一、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
(2)计算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 样的干燥总质量m4之差,作为筛分时的损耗,并计算损耗 率,若损耗率大于0.3%,重新试验
m5 m3 mi m0.075
填写碎石报验单
试验室名称:
委托/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样品型号规格
试验依据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
粗集料筛分试验存在问题 1、式样取样: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 2、计算筛前与筛后的总量,误差不得超过0.5% 3、计算损耗率,共>0.3%,应重新进行试验 4、计算每组筛分试验的:分记筛余、累计筛余、通过百分率、 注意精确至0.1% 5、计算分记筛余时的总质量:取筛后总质量
一、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
(6)称取集料的表干质量mf (7)将集料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8)称取烘干质量ma
二、网篮法
4、数据计算
(1)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按
下式计算,精确至小数点后3位
a
ma ma mw
s
mf m f mw
b
ma m f mw
a 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 s 集料的表干相对密度 b 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m0 集料的烘干质量 m1 水,瓶及容量瓶塞 总质量
m2 集料试样、水、瓶 及瓶塞的总质量
m3 集料的表干质量

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单
班级: 组长:成员:
一、实验目的:测量石块的密度
二、实验器材:天平及砝码一套,量筒一个(100毫升),石块一块,细线,烧杯一个(装适
量的水),镊子。

三、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量筒和天平是否完好;观察量筒的最小刻度值和天平的量程。

2、调节天平并测量小石块的质量
(1)、将天平放在水平的实验台上,取下托架下的橡皮垫,用镊子将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将石块轻放在天平左盘,估测石块质量导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砝码用镊子由大到小依次放在天平右盘,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
(3)、计算天平右盘砝码总质量和游码所对的刻度值的和,记录石块的质量m;(4)、用镊子将砝码从天平上取下,放回砝码盒。

3、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
(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并记录此时的水的体积V水,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2)、将石块缓慢全部浸入量筒中,读出并记录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总,计算并记录石块的体积V石.
4、正确计算石块的密度。

四、实验数据:
五、计算石块的密度。

石块的密度ρ石= g/cm3= kg/m3。

六、实验完成后,能主动整理好器材。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本文是一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试验单位为广瑞晟商品混凝土。

试验的设计强度为C15,设计坍落度为180mm。

主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坍落度筒及测定仪、混凝土液压式压力试验机。

试验执行标准包括55-/T-J146-90、GB-2011等。

配合比为1∶2.53∶3.77∶0.65∶2.0,胶凝材料为品种规格P.O42.5的合水泥,水胶比为0.65.实测坍落度为190mm,配材料包括石子、砂子、II级粉煤灰等。

试验结果显示,3天后的抗压强度为6.3MPa,7天后的抗压强度为9.5MPa,28天后的抗压强度为17.4MPa。

试验人员在砂含水率为%、石子含水率为%的情况下进行了试配。

本次试验结果可为工程提供参考。

另外,文章中出现了一些明显的格式错误,需要进行修改。

同时,最后一段内容缺失,需要补充完整。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试验单位:广瑞晟商品混凝土试验编号:2013-SP-003试验日期:2013年3月1日试验温湿度:22℃50%设计强度:C25设计坍落度:180 mm配合比(质量比):1∶2.21∶3.42∶0.58∶2.0胶凝材料:水泥用量250kg/m3,品种规格P.O42.5 水胶比:0.58实测坍落度(mm):190配材料名称:XXX:中砂730kg碎石:10-20 400kg,10-30 730kg掺合料:II级粉煤灰80kg水:190kg外加剂品种、掺量:泵送剂2.0%6.6kg/m3 龄期试件尺寸(mm):100×100100×100100×100抗压强度(MPa):3d 13.27d 21.128d 27.1尺寸折算系数:0.95标准试件抗压强度(MPa):3d 12.57d 2028d 25.7养护条件:标准养护试配强度的%:-结论:此配合比是在砂含水率为%、石子含水率为%情况下试配得出。

试验单位(章):2013年3月30日注:试验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试验单位:广瑞晟商品混凝土试验编号:2013-SP-004试验日期:2013年3月1日试验温湿度:22℃50%设计强度:C30设计坍落度:180 mm配合比(质量比):-胶凝材料:水泥用量-,品种规格- 水胶比:-实测坍落度(mm):-配材料名称:-外加剂品种、掺量:-龄期试件尺寸(mm):100×100100×100100×100抗压强度(MPa):3d -7d -28d -尺寸折算系数:-标准试件抗压强度(MPa):3d -7d -28d -养护条件:-试配强度的%:-结论:-试验单位(章):-注:试验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本文是一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主要测试了C35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强度等指标。

石子压碎值试验方法

石子压碎值试验方法

石子压碎值试验方法石子压碎值试验是评价石子抗压强度的重要指标,在道路、桥梁、机场等工程中广泛使用。

本文将介绍10条关于石子压碎值试验方法的规范,并展开详细描述。

1. 试验原理石子压碎值试验是将标准规格的石子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压碎,以确定其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

试验原理是将一定质量的石子置于试验机的压力板下,施加规定的载荷,当石子完全压碎或达到规定的压碎比例时,记录所施加的最大载荷。

2. 试验设备石子压碎值试验设备主要包括压力机、筛分机、天平、计时器、铁锤等。

压力机是进行石子压碎值试验的主要设备,应符合GB/T50081和JTG E42-2005标准的要求。

筛分机用于筛分试验前的石子,应符合GB/T6003标准。

3. 试验样品试验样品应按照规范从标准规格的石子中取样,样品应充分混合。

试验前应进行筛分,保留符合规定规格要求的试验样品。

4. 试验方法4.1 试验前准备将试验样品从标准规格的石子中取样后进行筛分,保留符合规定规格要求的试验样品。

清洗试验样品并晾干。

4.2 试验过程将试验样品放置于压力机的压力板下,开始施加载荷。

当试验样品达到规定的压碎比例或完全压碎时,记录所施加的最大载荷。

每个样品进行3次试验,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4.3 试验结果计算按照规范,计算试验样品的平均压碎值。

如果有2个或3个结果相差很大,应该重新进行试验。

5. 试验条件试验室温度应保持在20℃~25℃之间,相对湿度不应大于75%。

试验机的增速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为1.25~2.5mm/min。

6. 计算公式计算试验样品的平均压碎值公式如下:PS=(P_1+P_2+P_3)/3PS为试验样品的平均压碎值,P1、P2、P3为进行3次试验所得的压碎值。

7. 报告要求试验结果应写入试验报告,报告应包括样品来源、试验室温度、相对湿度、试验机参数、试验过程和结果。

8. 试验注意事项试验过程中应注意下列事项:(1) 试验样品不应有吸水性,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建筑材料实践报告

建筑材料实践报告

建筑材料实践报告作者姓名:蒋伟所属学院:四川理工学院专业班级:09工程技术系指导老师:曾尹一、概述1. 实习目的:参观建筑构造,了解建筑材料。

2. 实习时间:3. 实习地点:成都市金牛区二、实习内容识别并掌握建筑几大组成构建的材料和其性质。

三、实习总体内容一栋民用建筑或工业建筑一般由基础、墙或柱、楼板层和地坪、楼梯、屋顶和门窗等六大部分组成。

基础是位于建筑物最低端的承重构建,承受着全部的荷载,并将其传给地基。

所以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并且能抵抗地下各种有害因素的侵蚀。

基础通常由砖、石、混凝土等做成的。

它们一般具有抗压强和强度高,而抗拉与抗剪强度低的特点。

通常砖基础的刚性角控制在26-35度之间,即每级台阶的高宽之比为2:1-1.5:1。

混凝土基础的刚性角控制在45度,即高宽之比为1:1。

目前最为常见的是钢筋混凝土基础。

因为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后,使基础底部能够承受较大的弯曲,基础的宽度加大不受刚性角的限制,从而避免了抗拉与抗剪强度低的特点。

(附图)如图为一某民房的房屋立体图。

其基础由c10垫层200mm厚,钢筋混凝土基础,在标高-0.06m处设1:2水泥砂浆防潮层200mm厚。

钢筋混凝土由水泥,石子,砂,水和钢筋组成。

骨料一般占70%-80%,水泥占20%-30%,还含有少量的空气。

混凝土最主要的技术指标是强度等级,直接影响构件的承载要求。

其次是颗粒级配,如普通混凝土用2~4的石子,细石混凝土用1~2的石子,多用于泵送混凝土。

再者是含泥量,砂石的含泥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直接影响结构的强度。

所以砂石要干净,含泥量不得超标。

混凝土的水灰比。

混凝土在搅拌时掺水量一定要按配比设计进行严格控制。

水灰比同样影响强度。

搅拌时间也很重要,搅拌要均匀,一般时长在3~5分钟为宜。

在混凝土中不能加入泥料和硫化物,硫酸盐,有机物等杂质。

因为在加入后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加大干缩性,降低抗冻性与抗渗性等。

墙身为240mm mu10标准红砖与m5混合砂浆砌筑,365×365mm断面的钢筋混凝土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