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一年级地理上学期欧洲
初一地理亚洲及欧洲ppt课件

欧洲地区冰川作用形成的地形
挪威的峡湾
芬兰冰川湖
阿尔卑斯山角17峰
亚洲及欧洲
填表对比亚、欧两洲地形的主要特点。
亚洲
平均海拔高度
平均海拔高,仅次于南 极洲
地形起伏状况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主要地形类型 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形分布格局
中间高,四周低,山地 高原分布在中部地区
特色地形
大陆外侧多岛弧
欧洲
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大 洲
亚洲及欧洲
1. 地方时与区时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东早西晚。 区时:在一定的区间(时区)内使用的统一时间。 世界时: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
2. 时区的划分(见后图) 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
3. 区时的换算:向东(西)过几个时区,时刻加(减) 几个小时。
4. 日界线:大致以180°经线作为“今天”与“昨天” 的分
地面和缓,起伏较小 以平原地形为主
山脉多分布在南、北两 侧
多冰川地形
18
三、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亚洲及欧洲
读图找出亚洲 主要的气候类型。 想一想,为什么亚 洲气候类型众多?
亚洲面积广大,
纬度跨度大,且地
形复杂多样。
19
亚洲及欧洲
亚洲各地气温差别显著。
四季分明 冬长夏短,1 月是北半球
“寒极” 四季分明 全年如夏
(2)⑤与⑥两种气候特点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⑤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 ⑥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多雨。
42
亚洲及欧洲
湖南教育出版社 制作
43
亚洲及欧洲
导入新课 “亚细亚”和“欧罗巴” 高原、山地为主亚洲地形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大河众多的亚洲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课堂练习
欧洲概述学习文档

欧洲概述学习文档欧洲(Europe)是世界上第三大洲,面积约10.18万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33亿。
欧洲位于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属于温带气候。
由于欧洲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多样的文化遗产,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欧洲地理上的特征多样性是该大陆的一个显著特点。
它由众多的国家和地区组成,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等。
欧洲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包括阿尔卑斯山脉、北欧平原、伦敦泰晤士河等著名景点。
另外,欧洲还有许多古老的城市,如巴黎、罗马、伦敦和雅典,这些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独特的建筑和文化。
欧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左右,当时的欧洲是由不同的部落和王国组成的。
古希腊罗马帝国时期,欧洲文明达到了顶峰,对世界各地的艺术、科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时期,欧洲历经多次战争和统治,形成了现代欧洲国家体系的雏形。
后来,欧洲出现了一系列的重要事件,如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这些事件塑造了现代欧洲的社会和政治格局。
欧洲在全球政治和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欧洲联盟(EU)是由28个成员国组成的政治和经济联盟,旨在促进欧洲国家之间的合作和繁荣。
EU的成立有助于维持欧洲的和平和稳定,并在全球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欧元是欧盟的官方货币,被许多成员国所使用。
此外,欧洲还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其中包括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成员国。
欧洲的文化和艺术遗产丰富多样。
欧洲艺术以其卓越的创造力和多样化而闻名,涵盖了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等各个方面。
欧洲还拥有许多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和艺术画廊,如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和埃尔米塔日博物馆。
此外,欧洲的文学作品也为世界所熟知,如莎士比亚的戏剧、笛卡尔的哲学作品和弗朗茨·卡夫卡的小说。
欧洲的美食有着独特的风味,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菜肴。
法国美食以其细腻和精致而闻名,如法式点心和奶酪。
意大利的披萨和意大利面也备受世界喜爱。
德国的香肠和啤酒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欧洲 初中教案

欧洲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 掌握欧洲西部各国工业部门齐全、工业中心多;农业不占重要地位,但生产水平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较好的经济特征。
3. 了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最繁荣的地区,能分析其原因,熟悉本区的主要旅游资源或旅游景点的分布。
教学重点:1. 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特征。
2. 欧洲西部的经济特征。
3. 欧洲西部的旅游业特征。
教学难点:1. 欧洲西部的经济特征。
2. 欧洲西部的旅游业特征。
教学方法:1. 综合法:通过地图、图片、文字等多种方式,综合介绍欧洲西部的地理特征、经济和旅游业。
2. 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3. 对比分析法:通过比较欧洲西部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和旅游业,突出欧洲西部的特点。
4. 创设情境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欧洲西部的景色和风情。
5. 自学指导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欧洲西部地理特征、经济和旅游业的认知。
教学用具:1. 挂图、多媒体课件。
2. 欧洲西部地理特征、经济和旅游业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提问:请同学简要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欧洲地理位置和轮廓、地形。
2.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深入学习欧洲西部的地理特征、经济和旅游业。
二、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特征1. 地理位置:通过挂图和多媒体课件,展示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了解其位于欧洲的西部。
2. 地形:介绍欧洲西部的地形特征,如平原、山地、海岸线等。
3. 气候:讲解欧洲西部的气候特征,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三、欧洲西部的经济特征1. 工业:介绍欧洲西部各国工业部门齐全、工业中心多;农业不占重要地位,但生产水平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较好的经济特征。
2. 农业:讲解欧洲西部的农业特点,如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结合、生产水平高等。
四、欧洲西部的旅游业特征1. 旅游资源:介绍欧洲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如自然风光、历史遗迹、文化景观等。
初中地理_认识欧洲教学课件设计

水流平稳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河网稠密 流程较短 水量丰沛 水流平稳
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 大陆面积小,海岸线曲折 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
小结:
西临大西洋 海岸线曲折
海洋性气候(湿润)
中部为平原
水流平稳 流程短
水量丰富
河流
河网密布
中部为广阔的平原, 阿尔卑斯山脉东西 走向,利于大西洋 暖湿气流深入内陆。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和
湿润
全年温和湿润
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温暖多雨
欧洲西部的河流流程_较__短__,水量___丰__沛___,河网_稠__密_____
水流_平__稳__。?Βιβλιοθήκη 河流短 大陆面积小,海岸线曲折
河网稠密,水量丰沛
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全年温和湿润
第七单元 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
探究课 认识欧洲
■认识欧洲与亚洲的地形差异 ■认识欧洲与亚洲的气候差异 ■认识欧洲与亚洲的河流差异
北 冰洋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欧洲大陆海岸线__曲__折___,有许多海湾深入陆地,使得各地距离 海洋都比较__近__,从而增强了气候的___海__洋___性。
这种地形分布对气 候有什么影响?
导学案欧洲知识点总结

导学案欧洲知识点总结一、欧洲地理概况欧洲位于东经10度至65度,北纬36度至71度之间,地处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北界东北界为北冰洋,南部地区则是地中海,西南部地中海。
欧洲东临亚洲的乌拉尔山脉,西濒大西洋,北靠北冰洋,南临非洲的地中海,这个半岛式的陆地大大的排来鼻规,地势崎岖分明。
欧洲地形复杂多样,主要是平原和高原。
平原广泛地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大不里士群岛、塞纳河和多瑙河流域。
霍格塔特和南斯堡之间是欧洲的中心高原,有广阔的坝地,黄土地和林区,气候适宜,是农业大县,也是世界重要的矿区。
欧洲属于北大陆,地处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湿度大。
夏季与冬季气温差异较大,江淮气温较降,陆地东侧比西偏变化小,日月温相差大。
二、欧洲的交通要素1. 水系欧洲位于北大陆,河流众多,河网五分之一,形成了众多的天然水路,造就欧洲沿海平原是最为发达的经济区。
伏尔加河和多瑙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
2. 铁路欧洲铁路网非常发达,并且有一系列跨国铁路连通多国,极大的促进了欧洲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
3. 公路欧洲公路发达,德国、法国高速公路最为发达,平整平安的公路,将各国突然连年了出那些艰辛实现的便捷方便。
4. 航空欧洲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航空运输中心,来临帝国吗,作为欧洲第一繁忙的国际机场,大西洋交通黄金线坐实在歌剧频繁。
5. 能源全球经济作整题市场发,胖瘦欧洲名副其实,在能源方面的需求最低,欧盟涉及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贸易最为发達的。
三、欧洲的政治与经济状况1. 欧盟与欧元区欧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实体之一,拥有较大的市场规模和技术实力。
欧盟绘制了一系列政策以加快经济一体化,消除国际贸易壁垒和推动共同市场的构建。
在欧洲,欧元已成为获得流通的货币,欧元区拓展了欧元币值对人们获得的流通县性,也提高了对欧洲的实力。
2. 欧洲政治体系欧洲现今依然是各国联盟的亚组各国基本实体,有帝国、法兰西、在、罗马尼亚、芬兰的,每个国家都拥有独立的政府。
3. 制造业欧洲制造业向来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盛行,正在创新化考济中各个国家业还况盛仍然亮马,汽车行走成为制造都胖瘦欧洲名声在外鐝,其他领域也在世经行创新中层频发,展。
活动课--认识欧洲PPT课件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气候的海洋性与大陆性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的海洋性越强,夏季气温就越高
B、气候的海洋性越强,冬季气温就越低
C、气候的海洋性越强,降水的季节分配就越集中
√D、一般来讲,距海洋越近,气候的海洋性就越强
2、下列围绕北冰洋的大洲,正确的一组是( )
A√、亚洲、欧洲、北美洲
1、 读图,找出欧洲的主要气候类 型,哪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
主要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分布最广:温带海洋性气候。
欧洲气候特征:
1、气候类型少,以温带气候 为主。 2、海洋性特征显著。 3、具有面积最广、最典型的 “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 海气候”。
2021
2、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全: 年温和湿润
A、大陆性特征显著
B、气温年较差大
C√、海洋性特征显著
D、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8、赤道穿过的大洲是( )
A√、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
B、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C、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
D、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
9、将欧洲河流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连线:
A、河流大多流程较短
①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B、河流流量比较稳定
项目
最冷月气温 (℃ )
最热月气温 (℃)
气温年较差 (℃)
降水季节分 配(均匀或
集中)
2021
伦敦
2 22 20 均匀
西欧典型的“海洋性气候”成因
纬度(1)欧洲大部
分位于35°N~60°N, 西风带,全年盛行来自 大西洋的西风;
洋流(2)西部沿岸
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 加强了大西洋对气候的 影响。
初中一年级地理知识点

初中一年级地理知识点初中一年级地理知识点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水平着的,以赤道为分界线,分为北、南半球。
(我国北半球,也在南半球)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地球运动:自转 /公转绕什么转:地轴 /太阳方向: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周期 : 约24小时 /一年产生的自然现象 : 昼夜交替/形成四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节相反(春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变化明显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初中一年级地理上册笔记

初中⼀年级地理上册笔记 初中学⽣在接触⼀年级地理时,从上册开始就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下⾯是店铺为您带来的初中⼀年级地理上册笔记,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初中⼀年级地理上册笔记:第⼀章 1、地图的三要素:⽅向、⽐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向①、平⾯上的⼋个⽅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向的表⽰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向; c、在经纬⽹上应根椐经纬⽹所指的⽅向确定⽅向,经线指⽰南北⽅向,纬线指⽰东西⽅向。
图上距离 ⑵、⽐例尺:①、⽐例尺=————实地距离 ②、⽐例尺的⽅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 ⽂字式图上1厘⽶等于实地距离100千⽶; 线段式 0 1 2 3 ③、⽐例尺的选择:⽐例尺越⼤,表⽰的范围越⼩,内容越详细;⽐例尺越⼩,表⽰的范围越⼤,内容越简单。
如:学校平⾯图应选择较⼤⽐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的⽐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让学⽣识记⼀些常⽤的图例。
初中⼀年级地理上册笔记:第⼆章 ⼀、地球的形状和⼤⼩ 1、地球是⼀个两极稍扁,⾚道略⿎的不规则球体。
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的实例。
2、地球的表⾯积是5.1亿平⽅千⽶,平均半径6371千⽶,⾚道周长约4 万千⽶。
⼆、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 ⑴纬线:在地球仪上,⾚道和与⾚道平⾏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①纬线指⽰东西⽅向; 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道最长,从⾚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个点); ③圆形。
⑵纬度: ①⾚道为0°,⾚道以北为北纬(0°—90°N),⾚道以南为南纬(0°—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