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重点知识整理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一、细胞生物学
1、细胞结构
细胞的结构主要有细胞膜、质膜、细胞质及细胞器四大结构组成。
(1)细胞膜:是细胞的外表皮,由脂质及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是细胞的结构组成部分,外表构成细胞的外廓。
(2)质膜:是外膜和内膜的结合体,其功能是把细胞质及细胞器室内外分隔开来,上覆有特殊膜蛋白,负责运输、吸收、抗拒等内部结构和功能。
(3)细胞质:是细胞的水分子及其他微量物质的混合物,其中包括葡萄糖、磷脂、磷酸、蛋白质、核酸、氨基酸等。
(4)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器官体,由质膜和内膜组成,有线粒体、质体、质颗粒、核仁、微体、质粒、囊泡、小体、溶解体等不同类型的结构体。
2、细胞特征
(1)活性:细胞有生长、分裂、衰老等活性,从而维持细胞内各种物质和功能的平衡。
(2)多样性:细胞可以有不同的形态和结构,有不同的功能。
(3)分化:细胞可以发生分化,由简单的细胞分化成复杂的细胞,充分发挥其功能。
(4)细胞间共存:细胞之间是相互共存的,调节着彼此间的功能。
3、细胞生物学技术
细胞生物学技术是研究细胞的生物学技术,其中包括细胞动力学、细胞培养系统、细胞形态及形态分析、细胞遗传学、细胞工程、细胞分子生物学等。
细胞生物学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的形成、结构和功能,为细胞的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细胞生物学各章节重点内容整理

细胞生物学各章节重点内容整理第一章细胞质膜1、被动运输就是指通过直观蔓延或帮助蔓延同时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中转。
中转的动力源自于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须要细胞新陈代谢提供更多能量。
2、主动运输就是由载体蛋白所激酶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展开跨膜中转的方式。
中转的溶质分子其自由能变化为正值,因此须要与某种释放出来能量的过程相耦连。
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中。
3、紧密连接就是半封闭相连接的主要形式,通常存有于上皮细胞之间。
紧密连接存有两个主要功能:一就是紧密连接制止可溶性物质从上皮细胞层一侧通过胞外间隙扩散至另一侧,构成扩散屏障,起至关键半封闭促进作用,二就是构成上皮细胞质膜蛋白与质膜分子侧向蔓延的屏障,从而保持上皮细胞的极性。
4、通讯连接一种特定的细胞相连接方式,坐落于特化的具备细胞间通讯促进作用的细胞。
激酶相连细胞间的物质中转、化学或电信号的传达,主要包含间隙连接、神经元间的化学神经元和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
动物与植物的通讯相连接方式就是相同的,动物细胞的通讯相连接为间隙连接,而植物细胞的通讯相连接则就是胞间连丝5、桥粒就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连接结构,坐落于中间相连接的深部。
一个细胞质内的中间丝和另一个细胞内的中间丝通过桥粒相互作用,从而将相连细胞构成一个整体,在桥粒处内侧的细胞质呈圆形板样结构,汇聚很多微丝,这种结构和强化桥粒的坚韧性有关。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ⅰ、被动运输是指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
转运的动力来自于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主要分为两种类型:(1)直观蔓延:①沿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蔓延;②不须要提供更多能量;③没膜蛋白的帮助。
属这种运输方式的物质存有水分子、气体分子、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等。
(2)帮助蔓延:①比民主自由蔓延中转速率低;②存有最小中转速率;在一定限度内运输速率同物质浓度成正比。
例如少于一定限度,浓度不再减少,运输也不再减少。
(完整版)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细胞生物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第三章质膜的跨膜运输第四章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第五章细胞通讯第六章核糖体和核酶第七章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第八章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第九章内质网,蛋白质分选,膜运输第十章细胞骨架,细胞运动第十一章细胞核和染色体第十二章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第十三章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第十四章细胞衰老和死亡第一章绪论1.原生质体:被质膜包裹在细胞内的所有的生活物质,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质:细胞内除核以外的原生质,即细胞中细胞核以外和细胞膜以内的原生质部分原生质体:除去细胞壁的细胞2.结构域:生物大分子中具有特异结构和独立功能的区域3.装配模型:模板组装,酶效应组装,自组装4.五级装配:第一级,小分子有机物的形成第二级,小分子有机物组装成生物大分子第三级,由生物大分子进一步组装成细胞的高级结构第四级,由生物大分子组装成具有空间结构和生物功能的细胞器第五级,由各种细胞器组装成完整细胞6.支原体:目前已知的最小的细胞第二章细胞生物的研究方法和技术1.显微镜技术:光镜标本制备技术、2.光镜标本制备技术步骤:样品固定、包埋与切片、染色3.电子显微镜种类: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金属投影,冷冻断裂和冷冻石刻电镜,复染技术,扫描隧道显微镜4.细胞化学技术:酶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放射自显影5.细胞分选技术:流式细胞术6.分离技术:离心技术,层析技术,电泳技术第三章质膜的跨膜运输1.细胞功能:外界与通透性障碍,组织和功能定位,运输作用,细胞间通讯,信号检测2.膜化学组成:膜脂,膜糖,膜蛋白3.膜脂的三个种类:磷脂,糖脂,胆固醇4.脂质体用途:用作生物膜的研究模型,作为生物大分子与药物的运载体5.膜糖功能: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接触抑制,信号转导,蛋白质分选,保护作用。
6.膜蛋白类型:整合蛋白,外周蛋白,脂锚定蛋白7.膜蛋白功能:运输蛋白,酶,连接蛋白,受体(信号接受和传递)8.不对称性的研究方法:冰冻断裂复型,冰冻蚀刻9.膜流动性研究方法:质膜融合,淋巴细胞的成斑成帽效应,荧光漂白恢复技术10.膜流动性的重要性:酶活性,信号转导,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细胞周期11.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脂肪酸链,胆固醇,卵磷脂/鞘磷脂比值12.影响膜蛋白流动的因素:整合蛋白,膜骨架,细胞外基因,相邻细胞,细胞外配体、抗体、药物大分子13.膜骨架的主要蛋白:血影蛋白,肌动蛋白和原肌球蛋白,带4.1蛋白,锚定蛋白14.转运蛋白质包括:载体蛋白,通道蛋白15.协同运输的方向:同向协同,反向协同第四章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细胞表面结构:细胞外被、膜骨架、胞质溶胶2.细胞外被功能:连接,细胞保护,屏障3.糖萼:由细胞表面的碳水化合物形成的质膜保护层,又称为多糖包被。
细胞生物学知识整理

1、细胞:是由膜包围着含有细胞核(或拟核)的原生质所组成,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生物学:是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3个水平对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进行研究的学科。
3、第一信使:凡是由细胞分泌、能够调节特定靶细胞生理活动的化学物质都称为细胞间信息物质,也称第一信使。
4、第二信使:在细胞内传递信息的小分子化学物质。
5、受体:一类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特殊蛋白质,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胞外信号分子,进而激活胞内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使细胞对外界刺激产生相应的效应。
6、G蛋白偶联受体:是7次跨膜的膜整合蛋白,N端在胞外,C端在胞内,跨膜部分是疏水的螺旋,胞外区有配体结合位点,胞内区能与G蛋白结合。
7、G蛋白循环:在G蛋白偶联的信号转导系统中,G蛋白能够以两种不同的状态结合在细胞质膜上。
一种是静息状态,另一种是活性状态,G蛋白由非活性状态转变成活性状态,而后又恢复到非活性的状态称为G蛋白循环。
8、内体性溶酶体:是由高尔基复合体芽生的含溶酶体酶的运输小泡和胞吞作用形成的内体融合而成,腔内pH呈弱酸性。
9、吞噬性溶酶体:由细胞摄取的外来物质或细胞自身的结构成分与内体性溶酶体融合而成。
根据底物来源不同,可分为自噬性溶酶体和异噬性溶酶体10、自噬性溶酶体:是吞噬性溶酶体的一种,细胞自身的结构成分与内体性溶酶体融合而成。
11、异噬性溶酶体:是吞噬性溶酶体的一种,细胞摄取的外来物质与内体性溶酶体融合而成。
6、多聚核糖体:细胞内存在多个甚至几十个核糖体串连在一条mRNA上同时进行翻译,这种核糖体与mRNA的聚合体称为多聚核糖体。
8、共转移:肽链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中的方式称为共转移9、后转移: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叶绿体等细胞器中的大多数蛋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后再转移到这些细胞器中,因此称为后转移。
11、膜泡运输:是指细胞通过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完成大分子与颗粒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和胞内蛋白质通过不同的转运小泡从内质网转运至高尔基复合体,进而分选至细胞的不同部分的运输方式。
细胞生物学重点整理

细胞生物学重点整理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发展的科学领域。
以下是细胞生物学的一些重点内容:1. 细胞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保护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包含各种细胞器。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信息。
细胞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保护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包含各种细胞器。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信息。
2.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和生长的过程。
它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形式。
有丝分裂发生在体细胞中,产生两个具有相同染色体数目的细胞。
减数分裂发生在生殖细胞中,产生四个具有一半染色体数目的细胞。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和生长的过程。
它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形式。
有丝分裂发生在体细胞中,产生两个具有相同染色体数目的细胞。
减数分裂发生在生殖细胞中,产生四个具有一半染色体数目的细胞。
3. 细胞器功能: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各种功能结构。
其中,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产生细胞需要的能量。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负责物质合成和分泌。
溶酶体则参与细胞的分解和消化。
细胞器功能: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各种功能结构。
其中,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产生细胞需要的能量。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负责物质合成和分泌。
溶酶体则参与细胞的分解和消化。
4. 细胞的生物调控:细胞通过一系列信号传导网络实现其功能调控。
这包括细胞外信号通过受体识别和细胞内信号传递的过程。
细胞周期调控是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关键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阶段。
细胞的生物调控:细胞通过一系列信号传导网络实现其功能调控。
这包括细胞外信号通过受体识别和细胞内信号传递的过程。
细胞周期调控是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关键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阶段。
5. 细胞的特殊功能:在细胞生物学中,还有一些细胞具有特殊的功能。
例如,神经元是传递神经信号的细胞,激活和控制身体各部分的活动。
高考生物细胞生物学的知识要点

高考生物细胞生物学的知识要点细胞生物学是高考生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功能、代谢等方面具有关键意义。
以下为大家梳理高考生物中细胞生物学的知识要点。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膜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
其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能够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还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细胞质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是细胞内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核糖体、中心体等。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被称为“动力工厂”,其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了膜面积。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存在于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也是双层膜结构,内部有基粒和基质。
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分为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前者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有关,后者与脂质的合成有关。
高尔基体主要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在植物细胞中还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
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3、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液组成。
核膜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核仁与某种 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二、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是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例如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的跨膜运输。
细胞生物学复习要点整理

细胞生物学复习要点整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所有生命现象的基础。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理过程的科学。
以下是细胞生物学的重要要点:1.细胞结构和组成:-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的环境平衡。
-细胞质:细胞内的胞浆和细胞器的总称。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活活动。
2.细胞生命活动:-新陈代谢:是细胞从外界摄取物质,并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能量和物质的过程。
-分裂:细胞繁殖的过程,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制备蛋白质:DNA转录成mRNA,通过翻译合成蛋白质。
-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产生能量。
3.细胞器的功能:-溶酶体:内含水解酶,参与细胞的内消化,清除废物。
-变态锥体:储存、合成和分泌物质,如激素、消化酶等。
-核糖体:位于细胞质中,与mRNA结合合成蛋白质。
-线粒体:产生细胞的能量,参与细胞呼吸。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其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
4.细胞周期:-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分裂期。
细胞周期的重要阶段,体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
-界限检查点:G1、G2和M期检查点,确保细胞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
-无丝分裂:单细胞生物和一些细胞在分裂时没有明显的细胞器组织的重组。
5.细胞信号传导:-内源性信号:细胞间的直接信号传导,如细胞黏附、细胞杀伤等。
-外源性信号:细胞接受外界环境刺激后传递的信号,如激素和神经递质。
-信号转导:信号在细胞内部的传递过程,通过信号分子和信号通路进行。
6.细胞分化和发育:-细胞分化:多能干细胞通过不同的基因表达和细胞命运决策,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
-细胞命运决策:包括自我更新、增殖和分化。
7.细胞遗传学:-染色体:细胞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遗传物质:DNA是核糖核酸,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
-基因:DNA上的一段特定序列,决定了细胞内的特定功能。
以上是细胞生物学的重要要点概述。
细胞生物学涉及广泛,需要深入研究才能理解更多关于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理过程的细节。
细胞生物学重点

细胞生物学重点1、细胞生物学概念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从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主要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
2、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大致归纳为以下领域:(一)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二)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三)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四)细胞增殖及其调控(五)细胞分化及其调控(六)细胞的衰老与凋亡(七)细胞的起源与进化(八)细胞工程 3、细胞的基本概念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4、原核细胞核真核细胞的区别:1原核细胞没有核膜真核有核膜2原核除了有核糖体没有其他细胞器3原核的细胞膜和真核的不一样4细胞分裂方式不一样5、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比较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液泡、叶绿体6、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目前对生物膜结构的认识可归纳为:(1)具有极性头部和非极性尾部的磷脂分子在水相中具有自发形成封闭的膜系统的性质。
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形成脂分子层,它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成分,尚未发现在生物膜结构中起组织作用的蛋白。
但在脂筏中存在某些有助于其结构相对稳定的功能蛋白(2)蛋白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脂层分子中或结合在其表面,蛋白的类型、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菜其脂分子的协同作用赋予生物膜各自的特性与功能。
(3)生物膜可看成是双层脂分子中嵌有蛋白质的二维溶液。
然而膜蛋白与膜脂之间,膜蛋白与膜蛋白之间及其与膜两侧其他生物分子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膜蛋白和膜脂的流动性,同时也形成了赖以完成多种膜功能的脂筏等结构。
7、膜脂的成分;膜脂的运动方式膜脂的成分主要包括磷脂、糖脂和胆固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生物学第一章:绪论●现代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三个层次是什么?●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分子生物学的出现●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比较第三章:细胞基础●生物大分子●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核酸分类●DNA/RNA结构、功能比较●三类主要RNA的大体结构与功能●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第四章:细胞膜●膜的化学组成:三种膜脂加二种膜蛋白●膜的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脂筏●膜的两大特性,●物质运输的方式及比较:穿膜与跨膜●主/被动运输名词及其异同●内吞、外吐比较●细胞表面,细胞外被概念第六章:细胞连接与细胞外基质●名解解释:◆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紧密连接tightjunction,◆锚定连接anchoringjunction,◆通讯连接communicationjunction,◆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细胞连接可分为几种类型?在结构和功能上各有什么特点?第七章:核糖体●根据来源和沉降系数,细胞中核糖体分两类,其亚基组成?其rRNA组成及组成蛋白质种类?●细胞中核糖体有几种存在形式?所合成的蛋白质在功能上有什么不同?●核糖体上重要活性位点●蛋白质合成的过程●遗传密码,密码子,反密码子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遗传密码具有哪些特征?(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вTсエ莋室整理)第一,对内膜系统的概念和相互关系有较清楚的了解和掌握;第二,重点要了解和掌握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等细胞器和结构的性质特点和主要功能,以及有关的一些重要名词术语概念。
标志酶分别是。
Signal peptide- SRP- ribosome膜流;溶酶体分类;有被小泡类型;膜泡定向运输机制名词解释内膜系统;内质网;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信号肽,信号假说内体性溶酶体;吞噬性溶酶体;自噬性溶酶体;异噬性溶酶体内质网有几种类型?在形态和功能上各有何特点?●简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高尔基复合体的超微结构有何特点?●高尔基复合体有哪些主要功能?●简述溶酶体的形成过程(溶酶体与ER、GC的关系)。
●溶酶体分为几类?各有何特点?●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比较(形态结构,化学成分,标志酶,功能)●内膜系统各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第八章:线粒体●名词解释:(部位+结构+功能)细胞氧化,细胞呼吸, 基粒,电子传递链,氧化磷酸化●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如何?●线粒体的功能●呼吸链及组成●基粒的结构与功能●化学渗透学说如何解释氧化磷酸化偶联?●线粒体半自主性第九章:细胞骨架●细胞骨架cytoskeleton,⏹微管组织中心( MTOC ),⏹微管microbubule,⏹微丝microfilament,⏹中间纤维intermediate filament,⏹踏车现象(踏车行为)p89“快于改为等于”●微管、微丝、中间纤维的功能●细胞骨架中各纤维系统的异同●细胞骨架中各纤维系统的装配●比较纤毛与微绒毛的结构组成第十章:细胞核名词●核孔复合体,●核小体(组成,结构),●核仁组织者与核仁组织区(NORs),●染色质chromatin 与染色体chromosome ,●常染色质euchromatin 与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 ,●核纤层nuclear lamina 与核基质nuclear matrix,ornulclear skeleton,●染色质的四级包装模型(2个)●核仁的结构、功能重点●染色质的四级包装模型●核仁的功能第十一章:细胞周期●名解:细胞增殖,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时间,R点(限制点),●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
●根据增殖状况,细胞可分为哪三种类型?●细胞周期包含哪几个时期?●减数分裂前期Ⅰ有哪几个亚期?发生了哪些重要事件?Review部分内容详述第一部分:绪论1现代细胞生物学的三个研究层次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分子层次2细胞的发现胡克最早发现细胞并对其进行命名3细胞学说创始人:施莱登,施旺内容:①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组成细胞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而原生生物本身就是一个细胞;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③细胞来源于已经存在的细胞,即由细胞分裂而来.4细胞生物学发展的四个阶段①细胞学说的创立;②细胞学的经典时期;③实验细胞学的发展;④细胞生物学的兴起与发展.5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详见书本第3页)第二部分:细胞的分子基础1生物大分子指细胞中存在的那些分子量大,结构复杂,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分子2DNA双螺旋结构模型①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以逆向平行的方式形成的双螺旋;②双螺旋结构中,所有核苷酸的碱基都位于链的内侧,五碳糖与磷酸位于外侧;③两条多核苷酸链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有规律的互补配对;④每一个碱基对位于同一平面上,并垂直于螺旋主轴;3蛋白质的结构一级结构:由多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形成的线形结构二级结构: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多肽链本身线形顺序中位臵比较接近的氨基酸残基之间,通过氢键维系而形成的有规律的折叠三级结构: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方式在进行盘曲折叠而形成的三维空间结构四级结构:由一些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聚合而构成的空间结构4三类RNA的结构与功能mRNA:呈线性,局部呈双链形成发卡式的结构。
其功能是转录DNA分子的遗传信息,并带到核糖体上,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TRNA:呈三叶草形柄部和基部呈双螺旋结构。
其功能是识别mR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运输活化的的氨基酸到核糖体上的特定位点rRNA:呈线性,某些节段呈双螺旋结构。
其功能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5DNA与RNA的区别在化学组成上: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而RNA是核糖;DNA的碱基终于T,而RNA中由U 替代了T.在结构上:DNA是双链,而RNA是单链。
在功能上:DNA与储存,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表达有关,而RNA负责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转录功能在细胞分布在: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而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6核酸的分类分为DNA与RNA其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负责储存,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而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负责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转录功能第三部分:细胞膜1液态镶嵌模型在单位膜模型的基础上,Singer和Nicolson在1972年提出的一个反映生物膜特性的分子结构理论,该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以及蛋白质与脂双分子层的镶嵌关系,认为膜蛋白与膜脂都可以产生侧向运动。
膜蛋白有的镶嵌在膜表面,有的嵌入或者横跨脂质双分子层。
脂质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连接主体,它既有固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球形蛋白分子以各种形式与脂质双分子层相结合。
2脂筏膜中某些区域相对较厚,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并聚集某些特定蛋白质,直径为70-100nm,这样的区域成为微区,也称为脂筏3膜的化学组成3种膜脂:磷脂,胆固醇,糖脂2种膜蛋白:膜内在蛋白,膜外在蛋白4膜的特性流动性和不对称性是细胞膜的最基本的特征(1)膜的不对称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膜脂分布的不对称性①膜内层与外层所含脂质分子的种类不同;②膜内外磷脂层所带电荷不同;③膜内外磷脂层中脂肪的饱和度不同;④糖脂均分布在外层脂质中第二是脂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①糖蛋白的糖链主要分布在膜的外表面;②膜受体分子晕分布在膜外层脂质分子中;③腺苷酸环化酶分布在膜的内表面。
(2)膜的流动性是由膜内部的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运动性所决定的。
膜脂分子的运动性表现在①侧向扩散;②旋转;③摆动;④翻转。
膜蛋白分子的运动性表现在①侧向扩散;②旋转。
5主动运输是细胞膜中特定的载体蛋白在消耗能量的情况下,逆浓度梯度转运物质的过程6被动运输指不消耗细胞代谢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从高浓度的一侧运输到浓度低的一侧的运输方式7内吞作用指通过细胞膜的变形运动,浆细胞外大分子物质或颗粒物质包裹成膜泡运进细胞的过程8胞吐作用指细胞内合成的分泌物或其他的物质通过膜泡转运到细胞膜,并与之融洽,将膜泡内物质排除细胞外的过程9细胞表面指细胞在细胞质外,由细胞膜,细胞外被和膜下溶胶质层构成的多功能复合结构体系10细胞外被指细胞膜的糖蛋白和糖脂想细胞表面伸出的寡糖链第四部分:核糖体与内膜系统1遗传密码具有哪些特征?(详见高文和主编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与习题》第159页问答题第4题)2遗传密码,密码子,和反密码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详见高文和主编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与习题》第159页问答题第2题)3蛋白质合成的过程①氨基酰-tRNA的合成。
在氨酰tRNA合成酶的催化下,tRNA和被激活的相应的氨基酸形成氨酰tRNA②肽链合成的起始。
核糖体,mRNA,氨酰tRNA在起始因子及其他因子的作用下形成起始复合物:核糖体-mRNA-③肽链的延长。
这是一个循环重复的过程,包括氨酰tRNA进入A位,肽键的形成和移位。
此过程需要在延伸因子的作用下进行。
④肽链合成的终止与释放。
当mRNA分子上的密码子的阅读到终止密码子时,氨酰tRNA不再与核糖体相结合,于是肽链合成终止。
在释放因子的作用下,多肽链释放出来,tRNA离开核糖体,同时与mRNA脱离,核糖体大小亚基解离。
新合成的多肽链需要经过一定的加工或修饰才能形成由功能的蛋白质。
4核糖体上的重要活性位点mRNA的结合位点;氨酰-tRNA结合位点;肽酰-tRNA结合位点;tRNA释放位点;肽酰转移酶催化微点5根据来源与沉降系数,细胞中核糖体分为哪两类?并简述其亚基组成及其rRNA组成与蛋白质组成种类一类是70S核糖体(原核细胞的核糖体以及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与叶绿体)大亚基50S由5S rRNA,23S rRNA,以及34种蛋白质构成小亚基30S由16S rRNA以及21种蛋白质构成另一类是80S核糖体(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除了线粒体与叶绿体)大亚基60S由60S rRNA,28S rRNA,5.8S rRNA以及49种蛋白质构成小亚基40S由18S rRNA以及33种蛋白质构成6细胞中核糖体由集中存在形式?所合成的蛋白质在功能上有什么不同?存在形式为附着核糖体与游离核糖体附着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膜或核膜表面。
主要合成分泌性蛋白。
游离核糖体以游离状态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
主要合成细胞自身需要的可溶性蛋白。
7内膜系统是指细胞质内在形态结构、功能和发生上具有相互联系的膜相结构的总称。
包括核膜、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线粒体以及各种小泡等。
8膜流在细胞内膜系统中,各细胞器的模性成分可以相互移位和转移,这种移行的情况叫做膜流膜泡定向运输机制9信号肽由mRNA上特定的信号顺序首先编码合成得一段短肽,含18~30个氨基酸残基。
功能:它作为核糖体与粗面内质网膜结合的“引导者”指引核糖体与粗面内质网膜结合,并决定新生肽链插入膜内或进入内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