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17课《梦想的力量》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梦想的力量》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梦想的力量》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梦想的力量》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理解“梦想的力量”这一主题,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型。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析课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和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梦想的渴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梦想的力量;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型。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生字词卡片3.梦想主题相关图片4.黑板、粉笔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展示一个孩子追逐梦想的情景,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梦想?梦想有什么力量?2.课文阅读(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2)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和难以理解的地方。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生字词,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3.课文分析(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哪些梦想?这些梦想分别代表了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4.感悟梦想的力量(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梦想是如何实现的呢?(3)教师出示一些成功人士的例子,如马云、雷军等,让学生了解他们的梦想是如何实现的。

5.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关于梦想的句子,让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仿写。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6.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一些关于梦想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

(2)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名言,并简要解释原因。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表扬。

五、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2.课后实践:观察身边的人,了解他们的梦想,并写一篇关于梦想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梦想的力量》,让学生理解梦想的重要性,感悟梦想的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型。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梦想力量》教案3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梦想力量》教案3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梦想力量》教案3篇PEP fifth grade volume 2 Chinese Lesson 17 "dream power" tea ching plan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梦想力量》教案3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梦想力量范本标准版2、篇章2:梦想力量范本标准版3、篇章3:梦想力量模板(最新版)篇章1:梦想力量范本标准版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

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3.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体会瑞恩的梦想是怎么变成现实的,感受瑞恩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篇章2:梦想力量范本标准版【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教师板书“梦想”。

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过渡语:“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

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

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

2.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小结: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梦想的力量》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梦想的力量》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梦想的力量》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

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3.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体会瑞恩的梦想是怎么变成现实的,感受瑞恩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教师板书“梦想”。

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过渡语:“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

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

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

2.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小结: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

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

(板书,完成课题)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3.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主人公就叫瑞恩。

他因为自己的一个梦想而改变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运。

正是这位小男孩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帮助了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让我们深深感动。

现在就请同学们来阅读这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吧。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检查预习情况,抽查读学生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

)3.尝试理解“课中的小男孩有怎样的梦想?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课件出示)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一、二自然段:⑴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⑵指名学生说并指名读“在非洲……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人教版五年记下册17课《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记下册17课《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7课《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文本简析 本文写的是加拿大 6岁男孩瑞恩•希里杰克听了老师介绍非洲的孩子生活艰苦,甚至没 有干净的水喝,导致许多孩子死去,只要 就下定决心要帮助非洲的孩子打一口井。

于募集到打井的钱, 70元钱就可以帮助他们打一口井的事情后,瑞恩 他坚持做额外的家务活赚钱, 在众人的帮助下,终 为非洲安格鲁的孩子们打了一口井。

当他和父母来到乌干达的安格鲁受 后来“瑞恩的井”基金会成立,为非洲许多国家大了不少的井。

本 刻画了瑞恩善良、坚定执著的美好童心。

告诉我们,美好善良的梦想,会给人带来希望, 到当地人们的热烈欢迎。

文篇幅较长,语言生动, 的爱心、同情心、善心。

动力,能创造出奇迹。

※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 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述故事。

3.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

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 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 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构想1.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本文叙事清楚具体,语言生动流畅,人物形象鲜明,感情真实强烈。

因为是略读课文,再加上篇幅较长,所以教师宜放手让学生学习。

但是故事情节较曲折,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 清条理,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文章内容。

我想把这篇文章作如下的层次划分:第一层次,产 生梦想;第二层次,实现梦想;第三层次,梦想的力量。

把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作为教学主 线,把感受众人的爱心、善心、同情心作为教学支线。

2.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预测本文的内容好理解,学生对瑞恩的精神品质也容易体会, 重点应把握的是瑞恩对梦想的 坚持不懈、执著地追求。

人教版五年级下《梦想的力量》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梦想的力量》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梦想的力量》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梦想的力量。

1.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抓住课文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主旨。

2.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梦想的力量,激发学生追求理想的信念。

3.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梦想的力量。

1.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深层含义,体会梦想的力量。

2.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学生分享自己心中的梦想,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2学生勾画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理解字词含义。

3.合作交流3.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2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汇报,引导全班学生共同探讨。

4.课堂讲解4.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旨。

4.2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体会梦想的力量。

5.拓展延伸5.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追求梦想。

6.1学生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梦想的作文。

2.收集关于梦想的名言警句,进行交流分享。

五、教学反思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梦想的认识和感悟。

3.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

4.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通过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同学们,请你们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语气和节奏来朗读这段文字,试着传达出小主人公对梦想的渴望。

五年级下册第17课《梦想的力量》教案

五年级下册第17课《梦想的力量》教案

五年级下册第17课《梦想的力量》教案一、教学内容1. 梦想的含义:让学生了解梦想的内涵,认识到梦想是人生的动力和目标。

2. 梦想的重要性: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拥有梦想对个人成长的意义,激发他们树立自己的梦想。

3. 如何实现梦想:引导学生明确实现梦想需要付出的努力,培养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梦想的含义,认识到梦想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自己的梦想,激发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3. 教会学生如何为实现梦想制定计划和付出努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梦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付出努力实现梦想。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树立自己的梦想,激发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名人的梦想故事,引发学生对梦想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1)讲解梦想的含义,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

(2)分析梦想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梦想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3)讨论如何实现梦想,引导学生付出努力。

(1)你的梦想是什么?(2)你认为梦想对个人成长有哪些帮助?(3)你打算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例题:小明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他应该如何制定计划,付出努力?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梦想,制定一份实现梦想的计划。

六、板书设计1. 梦想的含义2. 梦想的重要性3. 如何实现梦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自己的梦想,写一篇关于《我的梦想》的作文。

2. 答案:学生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梦想的重要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为实现梦想奠定基础。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拓宽视野,激发梦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作业设计的内容与答案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重点:培养学生树立自己的梦想,激发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五年级下册语文《梦想的力量》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梦想的力量》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梦想的力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梦想的力量。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梦想的力量。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四、教学准备1.课文《梦想的力量》2.生字词卡片3.PPT课件五、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梦想?你们有什么梦想?2.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课文讲述了谁的故事?她有什么梦想?她为实现梦想做了哪些努力?3.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并记忆。

教师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课文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感受课文的美。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运用。

5.课堂讨论教师提出讨论问题:你们认为梦想的力量有多大?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6.写作训练教师出示写作题目:我的梦想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写作。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指导。

教师提出拓展性问题:你们认为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课后去调查了解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六、课后作业1.巩固生字词,熟读课文。

2.写一篇关于自己梦想的作文。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梦想的力量》,让学生理解梦想的力量,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发他们实现梦想的动力。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并理解梦想的力量,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认识到坚持梦想的重要性。

2.生字词的学习不仅限于读音和书写,更在于理解其内涵和在句子中的应用。

五年级下册语文《梦想的力量》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梦想的力量》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梦想的力量》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梦想的力量》,体会梦想对人生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追求梦想、努力奋斗的精神。

1.2 教学内容《梦想的力量》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引导学生领悟梦想的力量,明白只要有梦想,就有前进的动力。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梦想对人生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梦想意识。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汲取梦想的力量,将梦想付诸行动。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章内容。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成功人士的照片,让学生谈论他们的共同特点,引出梦想的重要性。

4.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气和情感。

4.3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让学生明白梦想的力量。

4.4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心中的梦想,以及实现梦想的计划和措施。

4.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强调只要有梦想,就有前进的动力,鼓励学生勇敢追求梦想。

第五章:作业设计5.1 作业内容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梦想的作文,阐述自己的梦想以及实现梦想的决心和计划。

5.2 作业要求5.3 作业反馈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对梦想的认识,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6.2 评价方法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讨论参与度以及作文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6.3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梦想的重要性的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情况、讨论活动的参与情况以及作文的创意、表达和逻辑性等方面。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拓展目标通过拓展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梦想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第17课《梦想的力量》教案《梦想的力量》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文中6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快速阅读。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含义。

4、了解瑞恩的梦想和他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体会瑞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难点:
明白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瑞恩怎样做,这样做的意义何在,我们从瑞恩身上应该学到什么。

教学准备:关于非洲孩子生活状况的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
1、教师板书“梦想”。

2、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3、“梦想”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

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是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

人都应有梦想并为自己的梦想实现做出努力。

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4、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

(板书完课题)
5、现在就请你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

【用梦想的概念及学生最美好的梦想,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想像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水到渠成地导入新课。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并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流畅,圈出关键的词。

【通过整体感知,让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三、感受梦想,感动爱心
1、读文1、2自然段
①说说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
②生概括,并指名读“在非洲……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③出示非洲孩子生活的状况资料
④齐读这段文字
教师:所以,瑞恩才有这样的一个梦想,(齐读)“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瑞恩的梦想仅仅是为了挖一口井,让非洲的孩子喝上干净的水吗?
3、自由读课文3——13自然段。

小组讨论。

4、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5、反馈
①教师出示表格,小组讨论
瑞恩的梦想实现的目标瑞恩的态度瑞恩所做的工作实现的难度你的感受
②小组学习,汇报。

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瑞恩实现梦想的艰难。

④此时,你心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⑤读了课文,在瑞恩行为的感动下人们都为帮助瑞恩实现这个梦想做了什么?
⑥自由读,划出相关的句子,此时你们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真实看到非洲孩子生活状况,让学生对瑞恩产生这一梦想,由认识到理解,最后达到真正了解,并由衷发出感慨。


四、设身处地,升华情感
1、自由读瑞恩和父母来到安格鲁与孩子相见的情景。

2、说一说他们为什么会流泪?
3、理解“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


【情感升华,了解“水,就是生命”这一主要原因,及瑞恩所做的一切的意义。


五、课外延伸
假如你现在就是5000多名非洲孩子中的一个,你会对
瑞恩说什么?小组讨论回答。

【通过设计此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既是对这节课的总结,也是主题的升华】
六、布置作业
课后收集更多有关非洲人民生活的资料。

小组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

【设计此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延伸教育】
梦想的力量
70元————→买水井富有同情心、爱心
2019元—————挖一口井
捐款——————买钻井机
遇到困难,不怕挫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