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儿童动作发展特征:0-3个月教程

合集下载

【智力开发】0 3岁宝宝精细动作能力发展及训练

【智力开发】0 3岁宝宝精细动作能力发展及训练

【智力开发】0 3岁宝宝精细动作能力发展及训练【智力开发】0-3岁宝宝精细动作能力发展及训练3岁前是宝宝精细动作能力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

良好的操作能力是一种基本的素质,是学习任何一种特殊技能的前提条件。

操作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宝宝将来学习种技能的快慢、准确性与牢固程度以及能够到达的水平。

从辨认出小手至主动这么物在新生儿时,宝宝就具有原始的抓握反射--当您用食指或其它易于他抓握的东西放在他手心的时候,他就会本能地紧紧抓住它。

2-3个月时,他发现自己的小手,于是就开始尝试用这双神奇的小手,进行各种主动的探索活动。

1.鼠标脚掌在宝宝还没有发现自己的小手前,一般在0-3个月时,您应当经常和他一起做一些触摸抓握的游戏。

尽量让他接触各种不同质地、形状的东西,如硬的小块积木、小电池、塑料小球、小瓶盖和小摇铃,软的海绵条、绒毛动物、橡皮娃娃、吹气玩具、衣领被角,干净的树叶、小草、芹菜根等,以丰富他的触觉经验,锻炼手的抓握本领。

2.搞手指理疗壮每天您都可以给他做手指按摩操。

按摩的部位可以是手指的背部、腹部及两侧,但重点是指端,因为指尖上布满了感觉神经,是感觉最敏锐的部位,按摩指端更能刺激大脑皮层的发育。

按摩时每个指头每回按摩两个8拍,每天1-2遍。

3.戴花手套——协助宝宝辨认出小手为使宝宝早日发现自己的小手,可以用一双色彩鲜艳的婴儿袜子,将末端剪开,再从侧面剪一个孔,套在宝宝的手掌上,让拇指从袜筒侧面露出来,其余四指露出袜子末端。

可将宝宝的小手举在他的眼前晃动,并说手,手。

一旦宝宝发现了自己的小手,他就常常花许多时间把手翻过来调过去地看个没完。

这是他观察了解自己身体部位最初的探索活动。

4.主动这么物在宝宝发现了小手之后,您就要及时培养他在视觉引导下的够物活动。

先是够桌面上距手约2-3厘米远的各种便于抓握的玩具,如哗铃棒、塑料钥匙等;同时学习击打、够取悬吊在眼前不易移动或半固定的玩具,如填充了海绵或布条的成人的手套;再学习够取易移动而不易抓住的玩具,健身架上悬吊的塑料小球或会翻跟斗的小熊等等。

0~3 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

0~3 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

0~3 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0~3岁是婴幼儿的关键发育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动作发展会迅速进展。

下面将详细介绍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

0~3个月的婴儿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婴儿的运动能力非常有限。

他们主要是通过反射动作来进行运动,例如吸吮、握住、伸展四肢等。

他们的动作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体位控制:婴儿开始尝试控制自己的头部和躯干,能够短时间地抬起头部。

2.视觉追踪:婴儿能够通过眼睛追踪物体的移动,并对高对比度的物体产生兴趣。

3.手指活动:婴儿开始尝试抓住物体,虽然抓握动作还不够灵活,但手指的活动逐渐增强。

4.反射动作:婴儿会出现大量的反射动作,例如呼吸、吞咽、眨眼等。

4~6个月的婴儿当婴儿进入4~6个月时,他们的动作发展开始迅速。

他们的肌肉力量逐渐增强,能够更好地控制身体的移动和姿势。

婴儿的动作发展特点如下:1.翻身:婴儿开始尝试翻身,能够从仰卧位翻身到侧卧位或俯卧位。

2.抓握物体:婴儿的抓握能力逐渐增强,能够用手指掌握较小的物体。

3.坐立:婴儿能够支撑自己的身体,逐渐学会坐立。

4.探索:婴儿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兴趣,开始进行探索性行为,例如拍打物体、摇动玩具等。

7~12个月的婴儿在7~12个月时,婴儿的动作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他们的肌肉力量和运动协调性不断增强,可以实现更复杂的动作。

婴儿的动作发展特点如下:1.爬行:婴儿逐渐学会爬行,有些甚至能够进行快速爬行。

2.独立站立:婴儿可以扶着家具或其他物体站立,并能保持平衡一段时间。

3.抓取和放置:婴儿的手指灵活度提高,能够准确地抓取物体,并尝试将物体放入容器中。

4.探索和移动:婴儿开始利用各种方式探索周围的环境,例如跨越障碍物、爬入和爬出物体等。

1~2岁的幼儿在1~2岁时,幼儿的动作发展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更强,能够进行更复杂的运动。

幼儿的动作发展特点如下:1.行走和奔跑:幼儿能够稳定地行走,并逐渐学会奔跑。

2.跳跃:幼儿开始尝试进行跳跃动作,并能够保持平衡。

0-3岁婴幼儿大动作发展规律

0-3岁婴幼儿大动作发展规律

0-3岁婴儿大运动发展规律
婴儿大运动是指涉及大肌肉群发育的大幅度动作,例如坐、翻身、爬、站、走、蹲、跑、跳等。

WHO儿童运动成长标准工具包括坐直、站立(有支撑)、爬行(用手和膝盖)、行走(有支撑)、站立、行走等六个大运动成长里程碑。

运动技能的发育有一定的规律,通过各种动作的发育水平,可以检查出大脑的成熟程度。

0-3岁婴儿大运动发展规律表
年龄发展规律
1个月宝宝仰卧时,头转向一侧,脸侧贴在床上。

手臂两膝关节均屈曲。

2个月仰卧时能无意识磴踢悬掉在上方的大彩球。

3个月仰卧时双手在胸前,将玩具放入口中探索或用嘴啃。

4个月俯卧时头可抬高90度,并用手撑胸。

5个月仰卧时会伸起双腿,双手可抓住两脚。

6个月用玩具逗引时,可自行熟练翻滚。

7个月拉孩子的双手或手臂,能站立片刻。

8个月可扶物站起,并由卧位转成坐位。

9个月可自由改变体位,由坐至卧,由卧到坐。

10个月扶物可行走二至三步。

11个月可独自站立10秒钟。

12个月拉一只手能走,放手可独走二三步。

13-15个月可独自走稳,示范后会抛球。

16-18个月可独自站立踢球,可以倒退走路2~3步。

19-21个月会用脚尖走3~4步。

22-24个月单脚独站片刻。

25-27个月可跟着成人做类似的动作,如做广播体操。

28-30个月会骑三轮车,会双足用力蹬,使车前行。

31-33个月成人拉一只手可平稳走马路沿达3米。

34-36个月单脚原地跳2~4次。

0?3岁婴幼儿大动作发育水平

0?3岁婴幼儿大动作发育水平

0?3岁婴幼儿大动作发育水平
大动作包括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等方面。

0?3岁婴幼儿各年龄阶段大动作的发育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
1个月:拉腕坐起,头竖直片刻,俯卧抬头片刻。

2个月:俯卧抬头,头抬离床面。

3个月:俯卧抬头45°,抱直头稳。

4个月:俯卧抬头90°,扶助腋下可站立2?3秒钟。

5个月:轻拉腕部即可坐起,独坐时头身前倾,用手撑床。

6个月:从仰卧自行翻身到侧卧位。

7个月:独坐自如,不需要用手支撑。

8个月:双手扶物可站。

9个月:会爬,能用手膝动作向前爬行;拉双手会走,可以自己用力协调地移动双腿。

10个月:能够拉栏杆站起,并自行扶着栏杆行走。

11个月:独站2秒钟以上,能扶着物体蹲下取物并能再站起来。

12个月:独站10秒钟以上,能协调移动双腿迈步,牵一只手可走。

15个月:独走自如,一般在15个月左右可以自己开步、停步,也能够弯腰捡物。

18个月:能举手过肩扔球。

21个月:能用脚尖行走数步,脚跟部着地;能手扶住楼梯上台阶。

24个月:能双脚同时离地跳起。

27个月:不扶扶手,能稳定的上下楼梯。

30个月:不扶任何物体,可一只脚站立2秒钟以上。

33个月:能立定跳远超过20cm。

36个月:可以双足交替跳起,超过5cm以上。

0—3岁儿童认知发展特征:0-3个月教程

0—3岁儿童认知发展特征:0-3个月教程

0—3岁儿童认知发展特征10-3个月儿童认知发展特征0-3个月儿童认知的发展主要表现出随意性、短时性两个特征,这两个特征会一直延伸到婴儿早期,并且体现在认知发展的各个方面,是认知发展的初级阶段。

我们将从注意、记忆和思维三个维度来表述0—3个月儿童的认知发展特征。

1.注意发展特征基本上体现为无意注意。

0—3个月儿童以被动注意为主,体现出无意性。

无意性特征是0-3个月儿童早期认知的最基本特征,注意也不例外。

0-3个月儿童注意某个物体或某种现象,都是因为这一类物体或现象明显突出于环境之中,有着强烈特征的物体才会被儿童注意。

例如:环境中不同其他的声青,陌生的或色彩鲜艳、可以转动移动的物品等。

听觉注意与视觉注意均有明显发展。

较刚出生时,1-3个月大的儿童“听觉注意力”和“视觉注意力”都会有明显的发展。

0-3岁儿童知觉的发展是最为明显的,因为与听知觉、视知觉发展极为相关的注意力内容也表观出发展的明显飞跃。

其中,听觉注意力的发展要好于视觉注意力的发展,这是因为这个月龄段的儿童对声音刺激的反应明显强于图像刺激。

这个阶段的儿童注意时问较短。

注意时间一般为几秒钟。

这个阶段的儿童还有扫视行为。

这主要表现为当新生儿处于清醒状态时,只要光线不太强,均会睁开眼睛。

2.记忆发展特征无意识记为主。

0-3个月儿童记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受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影响较大,生活环境中的物体或发生的事件与现象决定了他们记忆的主要内容。

这种记忆的随意性体现为儿童只记得感兴趣的、印象鲜明的、能引起他们共鸣的事物。

而且儿童无意识记的结果是他们认知过程的附产物,并非有意产生的记忆成果。

这些现象均反应出无意识记的四个特征:没有任何记忆的目的、要求,没有做出任何记忆的意志努力,没有采取任何的记忆方法,记忆呈自发性、片面性。

短时记忆为主。

记忆时间较短,基本上出于本能反应。

从记忆保持的时间长度来看,记忆可以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从一个方面说1由湖北省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何小燕老师整理明了记忆水平的高低。

0-3岁动作发育

0-3岁动作发育

0-3岁婴儿动作发育特点
0-1月只能做无意识,不协调的动作,紧握触手物体。

3月俯卧时抬头已很稳,两手能放松,能用手摸东西。

4月俯卧能撑起上半身,扶髋部时能坐,手能握持玩具。

5月两手能各自握一玩具,手碰到物体时会随手抓起。

6月能翻身,扶腋下能跳跃,能用手摇玩具,自已捧奶瓶。

7月能自己独坐,能将玩具从一手换人另一手。

8月开始学爬,会自己坐起来,会拍手。

9月会用双手扶着栏杆站立片刻,会从抽屉中取出玩具,会用食指拨弄小物件。

10-11月能独站片刻,能扶着床沿、小推车走几步,能用拇指与食指拿细小物体如饭粒等。

12月约半数小儿能独立行走,尝试弯腰捡东西,用匙吃东西时需要帮助。

15会独走,能爬台阶,能蹲着玩,会叠两块方木。

18扶着栏杆能一级一级上台阶,会用匙吃饭,会用杯子喝水,会叠3-4块方木。

2岁会单独上下楼梯、会踢球、会推椅子爬上去拿东西,会一只手拿杯子喝水。

3岁会两脚交替上、下楼梯,会跑、会骑三轮车、自己吃饭吃得很好、自己刷牙、会洗手。

小儿动作发育遵循一定规律,但个体间存在差异,而且还受环境和抚育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若发现小儿动作发育与年龄不符应及时去儿童保健门诊进一步检查。

0~3岁婴幼儿身体运动发展和训练

0~3岁婴幼儿身体运动发展和训练

0~3岁婴幼儿身体运动发展和训练一、0~3婴幼儿动作的发展与表现出生第一个月称为新生儿期,又称为儿童运动初始期。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仅有两种身体活动,一种是和遗传有关的如吮吸、觅食、抓握等一系列非条件反射动作;另一种是一般性的身体反应活动,如蹬脚、挥臂、扭动躯干等。

在出生后的半年时间里,首先发展的是一些感觉能力,手的动作和直立行走的动作发展较慢。

婴幼儿最早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

婴幼儿的动作发展遵循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顺序。

越接近躯干的部分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

生理的发展是从大肌肉到小肌肉,幼儿先学会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一)0~3个月1.大肌肉动作(1)1个月:全身无规律地动作;仰卧位时头经常转向一侧,俯卧位时能勉强抬头,扶坐时头低垂。

(2)2个月:俯卧时,头抬起来大约能支持20秒,能挺胸,扶坐时头能一晃一晃地竖一下。

(3)3个月:俯卧能持久抬头至45。

,扶坐时头向前倾,头稍晃不稳。

2.小肌肉动作(1)0~2个月:手指有时会伸展,但基本上是握拳。

(2)2个月:把自己的手放在眼前细看,或吃手。

(3)3个月:能用手抓东西,但抓握不紧。

(二)4~6个月1.大肌肉动作(1)4个月:仰卧位时两手自动在中线相握。

俯卧抬头90。

,并能翻身至仰卧,扶坐时仅腰部弯曲,头稳定。

(2)5个月:仰卧位时会将两腿伸直、高举,并能翻身至俯卧位。

拉坐头不后置,扶站时肩部有张力,腿能支持大部分体重。

(3)6个月:仰卧时用手抓自己的脚,拉坐时会主动举头,用手支撑坐片刻,扶站能自动跳跃。

2.小肌肉动作(1)能观察、摸索并抓住悬在胸前的玩具。

(2)能把东西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里。

(3)会摔、扔掷物体。

(三)7~9个月1.大肌肉动作(1)7个月:仰卧时玩自己的脚,并能将脚放到嘴里。

俯卧时以腹部为中心做旋转运动,可以不支撑地坐直1分钟。

(2)8个月:独自坐稳,左右转动自如,扶着栏杆能站立。

0~3岁婴幼儿粗动作及精细动作发展

0~3岁婴幼儿粗动作及精细动作发展

1. 能交换手拿东西。 2. 可同时抓住两种东西。 3. 会把小东西丢 往他处。 4. 会移开小东西。 5. 开始利用手指做抓的 动作。 6. 会将铃铛摇出声音来。 7. 会寻找不在视线内的
10.会为拿到某物,而调整姿势。 11.爬行得很好。 12.可以坐在地上一段长时间 (约10分钟) 13. 向前倾时能维持平衡。
19~24个月
粗动作 精细动作
1. 步伐稳定像成人般。 2. 可跑得很好,很少跌倒。 3. 跳跃时会不稳。 4. 拾起物体时不会跌倒。 5. 上下楼梯时,需两脚同放在一阶梯,并扶栏杆。 6. 往前踢球时,能保持平衡。 1.用6—7块木块堆塔。 2.可用2块或更多的木块串成一列火车。 3.翻书时,可一次翻一页。 4.能模仿画直线及画图。 5.能转动门把和瓶盖。
粗动作 精细动作
16~18个月
1. 能自行坐立在小椅子上。 2. 笨拙的跑步常跌倒。 3. 能一手扶着扶手上楼。 4. 会将玩具丢至背后,并可推动较轻的家具。 5. 能往高处抛球。 6. 会踢球、掷球、溜滑梯。 7. 原地跳跃。 1. 用3、4块积木堆成塔。 2. 紧握、放松的动作发展良好。 3. 翻书时,一次翻2>—3页。 4. 模仿画垂直线和画圆。 5. 顺利的握好汤匙,不再扭转。
来。
4. 对玩具产生好奇心,会想
5. 坐立时身体会平衡。
办法去研究。
6. 站立时会移动脚步。
5. 在协助下可用杯子喝饮料 和用汤匙吃东西。
78. 坐立腾时起会腹转部身在至地背上后爬拿物体。 6. 会翻书页,不过一次总
行9翻.。会用手扶住家具慢慢学步走。 好几页。
10.可自行缓慢移动,不需藉由
帮助可自行站立而坐下 。
2岁~3岁
粗动作 1. 双脚跳跃。 2. 可以由椅子或梯子上跳下来。 3. 单脚站立片刻。 4. 踮脚走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0—3岁儿童动作发展特征1
0—3个月儿童动作发展特征
0—3个月儿童的动作以原始的反射动作和初步自主动作为主。

反射动作是人类个体最初的运动形式,是儿童生命最初几个月里早期动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最早出现的自主动作是对头颈部和身体的控制,这也是更复杂动作发展的基础。

我们将从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两个维度来表述0—3个月儿童的动作发展特征。

1.0—3个月儿童粗大动作发展特征
0—3个月儿童动作基本上为反射动作。

刚出生的儿童会做出一些反射动作,这些反射动作让儿童得以存活。

有的反射动作是永久性的,有些反射动作在之后的几个月会消失。

0—3个月儿童开始出现自主运动性动作。

自主运动的获得是从头部开始的,该类动作大约出现在儿童出生的第1个月末,这主要是神经和肌肉系统发育的结果。

2—3个月的儿童在俯卧时可以自主地左右转动头部,3个月就能在坐和站的状态下自主将头竖直。

头部活动是儿童扩大视线范围、探索周围环境的最早途径。

对躯干部分的自主控制出现在儿童2个月大左右,他们能够在手的帮助下俯卧抬胸,但是手臂的支撑并不是完全有意识的。

到3个月时,大多数儿童会出现翻身动作,主要表现为仰卧翻身。

2.0—3个月儿童精细动作发展特征
0—3个月儿童以抓握动作为主。

抓握动作是个体最初和最基本的手部动作,是儿童掌握更复杂动作发展的基础。

抓握就是用手指将手中的物体环扣起来。

抓握反射在新生儿时最常见,而后随着随意动作的出现而减弱。

1个月左右,儿童会松开手指做些抓东西的简单动作,如抓住汤匙和小摇铃片刻。

随着月龄的增长,儿童抓握物品的时间也会更长,有时还会看看手中抓握的东西是什么。

从3个月起,儿童开始出现一种不随意的手的抚摸动作,经常无意地抚摸亲人、玩具等。

1由湖北省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何小燕老师整理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