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控制工作总结及持续改进计划
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总结6篇

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总结6篇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1)(1)主要存在问题:除了存在分级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急救药品物品管理、护理文书、患者满意度调查等问题外,个别科室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动员会记录,漏年度总结,满意度调查未开展、开展后未进行系统的统计,无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的落实;个别科室无绩效考核制度及方案,床护比不达标,未能实行层级管理及合理排班;护士不知晓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基本要求,不熟悉相关制度、工作职责、护理常规;特殊科室温馨提示、区域标识、相关健康知识等宣传资料较少,未能体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个别患者不知道已开展优质护理活动。
(2)原因分析:主要原因为管理者对优质护理内涵理解不深,不能将其落实到实处;个别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开展认识不足,重视、宣传不够。
7、满意度调查(1)主要存在问题:最不满意项为患者未知晓责任护士、本病区护士长、护理级别、适合自己病情的饮食、相关治疗护理相关知识,入院后护士未能协助进行卫生处(修剪指、趾甲、刮胡须等)。
(2)原因分析: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护士无更多的时间与患者沟通和做好基础护理。
三、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完成情况1、整改前:病房管理合格率99.21%,急救物品完好率97.62%,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100%,消毒隔离合格率96.83%,分级护理合格率100%,基础护理合格率100%,护理工作满意度49.06%,优质护理合格率11.67%,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常规器械消毒合格率100%,一人一针一管一灭菌执行率100%。
2、整改后:病房管理合格率100%,急救物品完好率100%,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100%,消毒隔离合格率100%,分级护理合格率100%,护理工作满意度93.3%,优质护理合格率100%,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常规器械消毒合格率100%,一人一针一管一灭菌执行率100%。
改进措施及明年持续改进计划1、以“优质护理”、“三好一满意”及卫生部“三甲”医院评审标准为准绳,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质量意识,杜绝护理缺陷的发生。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计划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计划
其次,持续改进工作计划需要包括建立质量评估和改进机制,例如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和审核,收集和分析护理质量数据,以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
这也包括建立持续改进的文化,鼓励护理人员提出改进建议,参与质量改进活动,以及及时反馈和跟进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
此外,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计划还需要注重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以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这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内部培训课程、组织参与外部专业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来实现。
另外,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也是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计划的重要内容。
护理团队内部需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以便及时沟通和协调工作;同时,也需要与其他医疗团队和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共同推动护理质量的提升和持续改进。
最后,持续改进工作计划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识别和评估潜在的护理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测,以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之,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计划需要综合考虑护理流程、质量评估、人员培训、沟通机制和风险管理等方面,以确保医疗机构提供的护理服务始终符合专业标准,并不断提升和改进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控制工作计划总结及持续改进计划

护理质量控制工作计划总结及持续改进计划一、前言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护理质量控制已经成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护理质量控制工作计划总结及持续改进计划,旨在梳理过去一段时间内护理质量控制工作的成果和不足,为下一阶段的护理质量提升提供指导和参考。
本文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护理质量控制工作计划进行总结,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二、护理质量控制工作计划总结1. 完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医疗机构逐步建立了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护理质量控制组织。
这些组织在制定护理质量标准、监测护理质量、分析护理问题、制定改进措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加强基础护理质量控制基础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基石,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各级护理质量控制组织加强对基础护理质量的监测和指导,如床单位管理、患者皮肤护理、管道护理、饮食护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3. 提高专科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是提升护理专业水平的关键。
在计划实施中,各级护理质量控制组织积极推动专科护理质量的提升,如外科、内科、妇产科等专科领域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4. 强化护理安全控制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各级护理质量控制组织加强了对护理安全的管理,如制定并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和分析、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5. 提升护理人员素质护理人员素质是影响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
在计划实施中,各级护理质量控制组织加强了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三、护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计划1. 深入挖掘护理质量问题护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的第一步是深入挖掘护理质量问题。
各级护理质量控制组织要定期收集、分析护理质量数据,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提供依据。
2. 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针对挖掘出的护理质量问题,各级护理质量控制组织要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改进措施的落实。
护理质量控制工作总结

护理质量控制工作总结护理质量控制工作总结(篇1)为进一步提高本病区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现将20__年度上半年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继续认真落实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护理质量管理实行护理部---病区两级质控标准,在上级领导指导下,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依照质控标准,结合本科室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质控。
以便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及时改进,持续提高护理质量。
2、做好科室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针对薄弱环节,做好重点督促检查工作。
学习医院有关手术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二、上半年存在问题:手术室护理质量与安全主要从手术室消毒与隔离、病人安全、护理服务、医疗急救物品、药品、设备完好管理、护理文书、标本管理等方面进行质控。
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进行总结分析。
并定期向有关部门汇报质控小组活动情况。
上半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护理文书书写欠认真,相关工作记录本个别护理人员字迹潦草。
2、药品管理交接有时流于形式,未认真检查。
3、劳动纪律有时松散,出现个别人员早会迟到现象4、病理标本管理不规范。
5、重点环节之间交接衔接不紧凑,个别急症病人未佩戴腕带。
三、原因分析:监管培训各组组长未将质护士长监管控检查标准落到科室相关规章制度不到位实处培训不到位,业务培训流于形式护理质控问题对护理文书方面的法律意识科室之间协作没有达成不强个别工作人员责任心差,共识,个别手术科室内部医护协作沟通欠缺确界定流程马虎协作责任心。
四、整改措施:1、加强对急救药品、物品、设备的管理,严格仔细交接班,定位放置。
2、抽查核心制度落实情况。
3、加强培训学习。
无菌操作、院感、安全制度等方面的学习。
4、加强工作责任心的锻炼,加大对低年资护士的培养力度。
5、护士长加大检查力度,奖惩举措。
护理质量控制工作总结(篇2)我院为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保障医疗护理安全,提高社会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于20__年成立了护理质量控制委员会,20__年修订并完善了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对全院各病区护理质量进行统一标准、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督导,解决护理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护理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问题及措施6篇

为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经过讨论,对部分护理质量标准进行重新修订,井制定了专科质量标准,调整各条线质控人员,完善质量管理方案。
具体如下:一、成立质量管理组织(一)成立全院性的护理原量管理委员会(二)各科室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护士长任组长(三)职责主任:全面负责护理质量管理,确保护理工作目标的实现。
组长:制定护理质量控制方案,并不断修订各项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全程控制。
副组长:协助制定护理质量控制方案,并协助修订各项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不定期参加分管病区的护理质控会议,指导各护理单元完成本单元的护理质量控制组员:按分工定期做好所属条线的护理质量检查、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负责本条线的合理质量控制。
二、日常护理质量控制:采用各质控小组每月检查、考核并针对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案的方法控制,具体如下:1 .各条线组长为进行考核的奉头人,根据护理部计划对所负责的内容召集组员进行质量考核活动。
考核结束后对资料进行整理,及时向护理部汇报考核情况。
2 .考核办法:条线考核每月进行,组长可自行选择考核时间,并报护理部,护理部根据情况派人员参加。
为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重点考核的内容有护理部定,并与考核当天通知考核组组长。
考核组成员必须按要求内容进行考核。
标准为20XX年新修订的内容。
(护理文件:在院病历5份,出院病历5份,以重危、死亡病历为主;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护理程序每月内外科各抽2个病区中的一名护士,健康教育抽5名病人;基础护理、一级护理每月每病区考核3人;抢救药品、器械,常备药品各病区抽查5种抢救药品.5种常备药品,2种高危药品,1种毒麻药品,2样抢救器械;病区管理病区杳5个房间;病区安全管理、高危科室每月必查)。
3 .各质管小组在考核过程中,对每个科室存在的问鹿,及时向本科宣护士长或当班人员反馈。
4 .各质管小组在考核结束后,对所检查的项目透行书面评价、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医院护理质量与持续改进措施

医院护理质量与持续改进措施1、加强病房经管工作,为病患提供清洁、整齐、安静、安全及舒适的就医环境。
(1)病房环境整洁、安全、秩序良好。
(2)护理人员行为规范,仪表整洁,监护室护理人员职责分明,分床到位。
(3)护士长经管到位,工作有计划及总结,资料记录规范。
(4)物品放置规范,标识、标牌醒目。
(5)病房设施、设备性能良好,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
2、护理工作制度、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规范、各类疾病的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患者转入、转出监护病房有记录。
(1)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范按要求组织学习,科室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建立护理常规及时,护理常规有补充、有修改,体现护理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工作的持续改进。
(2)护士知晓相关护理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
(3)护士落实护理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
(4)护士有效落实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与经管制度、护理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等核心制度,监护室有危重病人抢救工作流程。
(5)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明确,按工作质量规范落实到位。
3、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加强“三基三严”培训,“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合格率达100%。
(1)科室有护理人员。
三基三严。
培训及考核计划,措施有落实,有记录。
(2)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合格率大于100%。
4、临床护理工作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
根据病人的病情级别有效落实分级护理制度,确保病员的安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1)临床护士实行分床护理,责任护士工作体现以病人为中心。
(2)临床护理工作体现人性化服务,体现患者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的责任,执行操作前实行告知义务。
(3)入院教育、住院教育、出院教育落实,记录规范。
(4)床单元整洁、平整、无渣屑,物品放置规范,不杂乱。
(5)病人衣着整洁,三短六洁。
落实到位。
(6)各种径管清洁、通畅,固定妥善,管道有标识。
护理质量控制工作总结及持续改进计划

护理质量控制工作总结及持续改进计划一、护理质量控制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积极参与了护理质量控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从积极推动标准化护理操作、完善病人信息系统、强化交流沟通等方面入手,提升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主要成果和经验总结:1.推动标准化护理操作:我认识到标准化护理操作对于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性,因此我积极推动并参与了护理操作的标准化工作。
我与同事们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操作规范,并进行了培训与指导,确保每位护士都能正确地执行操作流程。
通过这一举措,我们避免了操作漏洞和错误,提高了护理质量。
2.完善病人信息系统:在护理质量控制方面,良好的病人信息记录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我发现我们的病人信息系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信息不全、记录不详细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积极参与了病人信息系统的改进工作。
我与信息科的工作人员沟通,提出了改进方案,并通过培训和交流,提高了护士对病人信息管理的重视和操作规范。
现在,我们的病人信息系统更加完善,护理记录更加准确,便于医务人员的交流和决策。
3.强化交流沟通:护理质量不仅与护士个体的操作有关,还与整个团队的协作和交流密切相关。
因此,我重视团队内部的交流沟通,并尝试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来促进团队合作。
例如,我定期组织团队会议,分享工作经验和问题,制定整改计划和目标。
此外,我还倡导护士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建立了一个互帮互助的学习小组,定期举办培训和讨论活动。
通过这些措施,团队的协作能力和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不满足于过去的成绩,我意识到护理质量控制工作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1.深入学习,提高专业素质:作为一名护士,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
我将参加进修培训,并积极探索最新的护理理论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2.加强与医务人员的沟通与合作:护士和医生是医疗团队中的重要成员,良好的护士与医生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对提高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总结及持续改进计划

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总结及持续改进计划一、引言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护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改进工作方法,可以逐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对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份持续改进计划,以期更好地提升护理质量。
二、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总结1. 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护理质量管理是提供安全、有效、人性化护理的基础,对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事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2. 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制定护理质量管理体制、完善护理操作规范、建立护理质量评价机制、推行持续质量改进等。
3. 护理质量管理的实施情况通过对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考核与评估,得出以下结论: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护理操作规范执行不一致、质量改进措施执行不力等。
需要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
三、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计划1. 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运行。
加强对护理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
2. 规范护理操作规范制定和修订护理操作规范,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督导,确保操作规范的正确执行。
建立监测和评价机制,对护理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监测、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
3. 建立护理质量评价机制建立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监测护理质量的客观指标,如满意度调查、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等。
加强对护理工作的日常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同时,建立护理质量反馈机制,充分听取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
4. 推行持续质量改进制定和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计划,通过团队合作和创新,不断改进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
鼓励护理人员提出改进建议,加强护理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定期对持续质量改进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和优化改进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护理质量控制工作总结及持续改进计划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得生命健康与安全,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得形象.加强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患者满意就是护理管理得中心任务,为适应护理工作发展得需要,质控科实行了由质控科护理质控成员、护理部成员、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病区质控员组成得护理质量控制路径,使护理质量在科学管理体制上有了明显提高。
现总结如下:一、开展得工作1、完善了质量控制体系制定护理管理网络,建立质控科护理质控成员、护理部成员-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及护理骨干为框架得护理管理组织网络,修订并完善各种质控网得工作职责,对每一项工作均设计合理流程,从而最大限度减少护理差错得发生,保证了护理质量。
2、增强质量控制意识护士长作为医院护理系统中最基层得管理者,其质量控制意识、领导艺术、管理能力及水平等直接影响质量控制环节。
通过派一些护理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在院内开展护士长管理培训班,参加医院组织得艾滋病、结核病知识培训班,同时增派护理管理者及骨干参加院外组织得护理管理培训班,以提高护士长得管理意识与管理能力,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护士长充分发挥了以人为本得管理职能,调动护士得主观能动性,自觉地依照标准与制度,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与控制,实现了全员参与护理质量控制,增强了质量控制意识.3、改进与完善了全院各科室质量控制评价标准为使优质护理更深入人心、落实到位,进一步提高我院护理质量,通过结合质控中存在得问题,对全院各科室得护理质控标准进行进一步修订,特别就是将优质护理融入分级护理、病房管理等质控标准中,强调绩效考核得落实,以充分调动全院护理人员得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细化了质控标准,便于质控人员掌控,及时发现一些潜在危险,减少安全隐患。
由于关爱门诊工作性质得特殊性,为提高艾滋病患者得回访率,降低失访率,提高患者得服药依从性,对新上治疗方案得患者首次咨询与健康宣教时间、病历收回后正确录入患者相关资料得时间做了明确规定,并纳入重点质控范围,使其更适合艾滋病患者门诊得咨询管理,利于护理工作得进一步开展与提高质量.4、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强化法制意识严格按照卫生厅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制定了医院不同病区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及标准,采取统一全员培训,使护理人员更加明确护理文件书写得意义,规范了护士得行为,保障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完整、客观、规范得护理记录,为举证提供了法律依据,保护了护患得合法权益。
各级护理人员也明确了如何才能书写好护理文件,以达标准要求.5、开展“优质护理”与“三好一满意",提高护理满意度随着社会得进步,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要求得进一步提高,以及“优质护理服务”在全院得全面铺开,“三好一满意”得深入开展,做好患者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健康宣教,提供优质得服务显得极为重要,护理部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了总动员,说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得重要性与必要性,以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与群众满意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鼓励护士长经常督促护理人员深入病房为患者服务,注重与患者得沟通、交流,质控科也进行相应质量督促及检查,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得发生.6、加强环节质量控制(1)发挥护士长质量控制主体作用。
护士长得质量管理工作要有计划,对其科室得护理工作进行循环式得自查、自评,做到质控指标人人心中有数,达到全员参与护理质量控制.同时,护士长要做好几个重要环节得质量管理,控制好高危环节(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使用特殊药物、更换床位、运送重患者检查)、高危人群(危重患者、年老体弱、新上岗护士)、高危时间(交接班、节假日、中午、夜间工作人员少时),把好患者得入院、治疗、护理、出院重点环节关,重点检查特殊管道、患者病情相关得安全隐患,做好警示标识及安全防范,确保了护理安全与护理质量得落实。
(2)建立、健全护士长夜间查房制度。
制定长期得护士长夜查房机制,护士长夜间查房时,主要督促检查护理人员在岗及岗位责任履行情况、危重患者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做到白天护理质量监控与夜间护理质量控制相结合,使全院护理质控工作形成一个自查、自审、日控、夜查相结合得质控网络。
7、做好质量控制反馈(1)以患者满意度为标准,持续改进护理工作质量。
患者满意度就是衡量护理质量得最可靠标准之一,每季定期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以患者得需求、评价、期望等来测评护理服务质量,对调查结果进行整体分析,并将结果在护士长会上反馈.1)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最满意得护士中得票前三位(统计全年四个季度三级质控人员一对一问卷调查):①获4票:吕露、樊桂芬、梁桂月。
②获3票:张桂秀、陈如松、赵秀珍、曾新艳、许秀东、黎明凤、余宁冬、韦美进、陆雪萍、何希。
③获2票:蓝凤清、韦悦、岑玉荷、蒋桂玉、覃勇新、韦远妮、蒙凤林、杨娜丽、盘柳瑶、张书宜、黄丽、邱江菊、卢柳青、林苇、覃柳菲、林芝、于婉霞、周春燕、江丽嫒、周德婵、石柳春、廖维芬、曾小荣、韦婷元、覃梦琳。
2)医生最满意得护士:①上半年:黄雪梅、黄东兰、卢永娟、唐玲凤、杨周洲、周春燕、江丽嫒、于婉霞、曾新艳、曾慧频、廖静、覃柳、林芝、欧丽玲、黄海珍、覃梦琳、黄婷、曾艳、卢晓芳、梁桂月、李新娜、邓彦琼、黄婷、卢柳青、曾艳、覃皓、刘静、邱江菊。
②下半年:唐玲凤、黄雪梅、黄慧、黄凤珍、卢永娟、黄丽华、陶乐、胡玲、黄东兰、何静、卢晓芳、吴妹、张桂秀、张纯、赵秀珍、黄丽娜、曾华玲、曾艳珍、熊毅、孔芳、(小)、冯汉梅、莫秋梅、翟翠黄东兰、黄雪梅、黄凤珍、童美雪、谢秀萍、华小琴、刘静(小)红、林芝、杨周洲、廖桂清、宁艳春、曾新艳、樊桂芬、袁静芝、何敏、吕露、欧丽玲、覃皓、卢柳青、莫丽丽、余宁冬、金星、王云.(2)定期组织护士长开展护理质量分析、反馈,全面掌握护理工作动态。
质控科每月对全院护理质控检查中存在得问题在护士长例会上进行反馈,要求科室对存在得问题按PDCA流程进行分析、整改、落实与总结,每季度在《医院质量管理简报》上通报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内容包括检查结果、存在不足及改进措施,使护理质量控制工作保持良性循环。
二、主要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病区管理(1)主要存在问题:个别护士、护理实习生上岗未挂服务牌,个别护理实习生单独上卡班、自行发药、输液,甚至个别护理实习生未知晓当天得带教老师;出院患者终末处理不彻底,警示标识与患者病情不符,个别患者无床头卡,特殊、危重患者床旁无警示标识,应铃不及时;责任护士已调离科室,床头牌上该护士得相关信息未及时更换;治疗带脏,床头铃坏、脱落;治疗室脏、地面有棉签,无菌区与非无菌区未严格区分,消毒液放置柜欠清洁,换药室床单未及时更换,办公室屋顶有蜘蛛网;晨间护理不到位,患者床单元脏乱、渣屑多,陪人床、加床摆放凌乱,病房窗台脏、地面有医疗垃圾,床下有便器,病房物品杂乱,床头柜东西乱、欠整洁,窗台存放物品多、挂毛巾,厕所有异味,标本箱脏;执行输液未使用反问试查对,输液滴数与医嘱及病情不符,输液、接瓶执行者未签全名、签名太潦草难辨认,输液挂瓶多,输液卡记录不规范,个别患者未挂输液卡;输氧卡书写不规范,给氧流量不准确;患者停氧后未及时记录及撤氧表,使用中得氧管乱放,待用氧管凌乱未及时整理,备用氧表未防尘,使用中得氧表未定期清洁,氧气湿化瓶及兰芯未定期消毒处理;口服药瓶外脏、瓶签字迹欠清晰,药品有变质、过期现象,高危药品放置不规范(10%氯化钠与10%氯化钾放在一起),与普通药品混放;精神类、毒麻药品未加锁保存,皮试抢救盒内药品标识不清、注射器数量不符;心电监护仪、微量泵脏;冰箱上堆放物品、内存食物,其内物品乱、欠清洁,胰岛素开启后无封口贴,冰箱温度过高(20℃)、温度记录不相符;输血记录欠规范,终末消毒记录不完善,公休座谈会漏记录,物品、药品交接班记录本漏接班者及月检查者签字;个别护士对停电应急预案回答不全。
护士到病房注射未携带注射单、接瓶未戴口罩.(2)原因分析:住院患者多,护理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护士长忙于事务工作,无暇顾及护理管理;个别护士缺乏病房管理理念、不重视药品得规范化管理,平常对备用药得质量检查力度不够,导致过期药品仍存在于药柜内,不注重保持药瓶清洁;个别护士不重视仪器得管理及保养.2、基础护理、分级护理(1)主要存在问题:床单元脏乱、欠整洁,未按护理等级巡视病房及做好基础护理,危重患者生活、基础护理不到位,多依赖陪人做,患者仍有皮肤、头发欠清洁及胡须长现象,患者自行操作氧气雾化,膀胱冲洗液无患者姓名,心电监护电极片脱落,患者血压异常、发热无后续观察记录,心电监护仪显示不清.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八知道”回答不全,未能掌握患者病情、护理常规、抢救流程;操作前未行告知义务,未能向患者进行用氧、监护仪使用相关注意事项得宣教;个别科室健康宣教资料不全,责任护士未能主动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入院介绍、相应得护理措施交待不全;患者不知晓护士长、责任护士、相关治疗、饮食、护理级别、康复知识、用药检查注意事项等,饮食卡与患者病情、护理级别与病情不相符,置管患者引流管无标识、床头无防脱落标识,记出入量患者床头无标识,危重患者无防压疮、坠床标识,个别患者不佩戴腕带,翻身卡漏记录及签名、个别出现超前记录,床头柜标本盒与患者姓名不符。
引流管标识脏、留置针及贴膜脏、有渗血,未及时更换,输液中得针头未完全插入留置针肝素帽。
(2)原因分析:少数护理人员思想停留在功能制护理,有重治疗轻基础护理得思想,工作忙时忽略了患者得基础、生活护理,对患者病情了解甚少,健康宣教只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落实到位,不重视患者对服药、饮食、治疗、康复等健康知识得需求及掌握;对导管等专科护理重要性缺乏认识;个别低年资得护理人员缺乏护患沟通技巧,同时对疾病相关知识得深度、内涵了解不全.3、消毒隔离(1)主要存在问题:一次性物品过期,无菌盘、封管液过期,棉签开包无日期或书写不规范,已开启得棉签仍放入无菌柜,胰岛素开启日期写错、个别有过期现象,开启得0、9%氯化钠过期,冲药注射器、皮试液未放入无菌盘,抽出药液放冰箱内未注明时间,体温计消毒液、皮肤消毒液未盖严,消毒液开瓶无日期,有过期现象;个别护士、实习生将备用封管液放入工作服口袋,开启得注射液未及时抽吸;治疗车上无手消毒液,洗手操作不规范,做完治疗、护理后未及时洗手或手消毒;紫外线灯管积尘、不按时擦拭,终末消毒本、紫外线消毒记录本漏月检查签字。
治疗车下层存放待输得液体,输液空瓶放于治疗台上;治疗盘脏、乱,内有使用过得棉签,治疗室利器盒已满、利器外溢,地面有垃圾,(2)原因分析:主要就是个别护士消毒隔离意识不强,无菌观念淡薄,不重视无菌物品、清洁、污染物品得规范放置,对院内交叉感染等潜在危险认识不足,未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4、急救物品配置(1)主要存在问题:急救车内脏,车上放物品,封存、非封存车记录欠规范,分管护士未按时检查,车内卡物不符,一次性物品、药品过期,麻醉咽喉镜未处于备用状态;吸引器未防尘、负压不符;护士不知晓急救车内物品数量及吸引器放置得位置,口述急救车内药品种类、作用及注意事项回答不全;氧气筒未挂空满标识,氧表、氧气筒无防尘装置;电动吸引器积尘.(2)原因分析:交接班制度执行不严,分管人员不定期检查,日常对急救药品、物品相关知识学习不够.5、护理文书(1)主要存在问题:书写质量不高,书写仍有漏项、漏字、错字现象,未按时书写入院记录,交班不连续,不按医嘱观察、记录病情,观察病情不够细致,专科护理措施欠有针对性,护理记录上未能反映护理级别及实施了得护理措施;皮试阳性者,未记录对患者及其家属得告知;记录得生命征与体温单不相符;入院时为Ⅲ期压疮,无相应得观察记录;患者外出多日,无记录;转入患者漏写生命征,下重症通知患者,记录过于简单,无相应得护理措施及观察内容,个别临时重症者观察记录未达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