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的风俗礼仪
缅甸的风俗礼仪..

餐饮礼仪
•
缅甸人在一般情况下均以米饭为主食,而且喜食 水产品。缅甸人普遍喜吃米饭,并且喜欢将菜拌 入饭中一道吃。加入椰子汁的椰浆饭,拌有椰丝、 虾松、姜黄粉的糯米饭,都是他们最爱吃的。在 用餐之时,缅甸人通常讲究质精量少。他们的口 味偏重于酸、辣、甜,不爱吃太咸的食物。吃饭 之时,多爱加辣酱入内。
• 德国人非常看重守时, 不守时是很大的失礼。大学教授和讲师都有固
怎样使用刀和叉及用餐习惯
•
• 在德国, 吃饭时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 手腕放在桌子边沿。在喝汤时或 在德国 , 吃饭时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 , 手腕放在桌子边沿。 吃饭后甜点时 , 左手虽然用不上也必须平放在桌上。吃肉时先要把肉 在喝汤时或吃饭后甜点时 , 左手虽然用不上也必须平放 切成小块, 咀嚼时不能张开嘴巴。 汤勺或叉子要送到嘴里, 上身要坐 直, 略略向桌子前倾, 不可弯到盘子上面去。不要含着满口食物说话。 在桌上。吃肉时先要把肉切成小块 , 咀嚼时不能张开嘴 若要回答别人的问题或继续言谈, 请一定先将口中食物咽下再开口。 巴。 汤勺或叉子要送到嘴里 , 上身要坐直 , 略略向桌子 另外, 入座的顺序是首先为女主人和其他女客人, 男士要帮助女士就坐 前倾 , 不可弯到盘子上面去。不要含着满口食物说话。 时移动座椅。饭后要将椅子移回原处。
养成守时的好习惯
• 德国人非常看重守时 , 不守时是很大的失礼。大学教授和 定的答疑时间, 学生有疑问可以在这个时间内去请教, 如果是特别约定 讲师都有固定的答疑时间 , 学生有疑问可以在这个时间内 的, 更是不得让教授或讲师等候 。 一般, 人们都有一本记事本, 上面记 去请教 , 如果是特别约定的 , ,更是不得让教授或讲师等候。 着课表和约会等 : 哪一天, 几点钟 什么地方, 同什么人, 谈些什么问题 一般 , 人们都有一本记事本 , ,上面记着课表和约会等 : 哪一 等等。 只要拿出这个小本翻一下 就可以知道今天和这个星期要做些 天 , 几点钟 什么事情 。 ,什么地方, 同什么人, 谈些什么问题等等。只要 拿出这个小本翻一下, 就可以知道今天和这个星期要做些 什么事情。 • 假如, 确实由于某些原因不能赴约, 必须打电话通知对方或 请人转告。另外, 有个"大学里的一刻钟" 这是指在大学里 的课程都安排在整点过一刻钟开始 习惯上, 当人们被邀请 去作客时, 也故意在约定的时间稍后几分钟去, 但迟到时间 最长不能超过十五分钟。注意, 赴约绝对不要提前去。
缅甸的传统服饰和民俗活动

缅甸的传统服饰和民俗活动缅甸,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
缅甸的传统服饰和民俗活动深受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充满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以缅甸传统服饰和民俗活动为主题,介绍其特点和魅力。
一、传统服饰缅甸的传统服饰以华丽绚烂和多样性著称。
男性传统服饰通常是一件称为“金邦”的长袍,该袍子常以丝绸制成,并配以华丽的刺绣和装饰品。
而女性传统服饰则是一种名为“木姐”的丝绸腰带,女性将这条腰带围在腰间,象征着她们的高贵和美丽。
此外,女性还会佩戴名为“胸甲”的饰物,胸甲具有琉璃和宝石的装饰,给人一种娇媚的感觉。
二、民俗活动缅甸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每年都会举办各种传统节日和庆典。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泼水节。
泼水节是缅甸最盛大的节日之一,通常在四月举行。
在泼水节期间,人们会用水来象征洗涤过去的罪恶,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这个节日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快乐与欢笑,还展示了缅甸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另一个重要的民俗活动是巴拿马松。
巴拿马松是缅甸最古老的传统活动之一,旨在庆祝收割季节的到来。
在巴拿马松中,村民们会穿着传统服饰,手持巴拿马松(一种竹制的圆环),载歌载舞地绕着村庄跑。
这个活动不仅彰显了缅甸人民对农耕文化的传承,也增强了村庄居民之间的凝聚力。
三、服饰和民俗活动的意义传统服饰和民俗活动不仅是缅甸文化的精髓,也反映了缅甸人民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缅甸人民注重服饰的华丽和细节,这一点体现了他们对品质和精工艺的追求。
民俗活动则反映了缅甸人民的欢乐和乐观,他们乐于通过庆祝和团聚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这些传统价值观和文化传统,正是缅甸社会和谐与凝聚力的重要来源。
尽管现代生活方式对传统服饰和民俗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缅甸人民仍然在尽力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对于缅甸人来说,传统服饰和民俗活动不仅是一种身份和认同的象征,更是一种对祖先和历史的敬意。
总之,缅甸的传统服饰和民俗活动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价值观。
缅甸的风俗礼仪

握手的礼节
• 在德国, 人们见面和分别时, 一般伸出右手互相短暂 握一下。如果只是路遇, 可只打招呼致意一下, 丌必 停下来握手. • 学生之间也常放弃握手. 朋友之间见面有时也会先在 左脸然后在右脸上吻一下, 但吻手的习惯在日常生活 中已几乎见丌到。 • 在重要场合如接见或大型晚会上, 只是主办者和部分 来宾握手。 • 另外, 作为妇女在人们向她打招呼时丌一定非要站起 来, 但站起来更有礼貌。而男士在某位女士向他打招 呼时一定要站起来。
• 德国人非常看重守时, 丌守时是很大•
• 在德国, 吃饭时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 手腕放在桌子边沿。在喝汤时或 在德国, 吃饭时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 手腕放在桌子边沿。 吃饭后甜点时, 左手虽然用丌上也必须平放在桌上。吃肉时先要把肉 在喝汤时或吃饭后甜点时, 左手虽然用丌上也必须平放 切成小块, 咀嚼时丌能张开嘴巳。 汤勺或叉子要送到嘴里, 上身要坐 直, 略略向桌子前倾, 丌可弯到盘子上面去。丌要含着满口食物说话。 在桌上。吃肉时先要把肉切成小块, 咀嚼时丌能张开嘴 若要回答别人的问题或继续言谈, 请一定先将口中食物咽下再开口。 巳。 汤勺或叉子要送到嘴里, 上身要坐直, 略略向桌子 另外, 入座的顺序是首先为女主人和其他女客人, 男士要帮劣女士就坐 前倾, 丌可弯到盘子上面去。丌要含着满口食物说话。 时移劢座椅。饭后要将椅子移回原处。
餐饮礼仪
•
缅甸人在一般情况下均以米饭为主食,而且喜食 水产品。缅甸人普遍喜吃米饭,并且喜欢将菜拌 入饭中一道吃。加入椰子汁的椰浆饭,拌有椰丝、 虾松、姜黄粉的糯米饭,都是他们最爱吃的。在 用餐之时,缅甸人通常讲究质精量少。他们的口 味偏重于酸、辣、甜,不爱吃太咸的食物。吃饭 之时,多爱加辣酱入内。
怎样称呼对方
玩转缅甸禁忌 你需要知道的11件事

来越多的商务旅行、观光旅游的人们来到缅甸。去年缅 甸接待了100多万名游客,今年会更多。酒店数量却相对 不足。 尽管缅甸的酒店行业正在迅速发展,但是酒店紧 缺的局面可能要5年甚至10年之
后才能有所改善。因此,去缅甸之前,一定要提前预订 好房间。 由于不想错过旅游旺季的商机,许多正在翻新 的酒店也仍然正常营业。所以在预定房间时,最好询问 一下是否有房间正在修复施工中。若有
这里有约2公里的白色沙滩,由翠绿的棕榈树环抱。在这 里,你可以自由漫步,眺望美丽又壮阔的安达曼海。同 时,那里有许多大型度假村,方便游客食宿游玩。 维桑 海滩开发的并不多,从仰光坐车大约
5个小时就能到达这个尚未雕琢的浪漫之地。维桑海滩也 被称之为“银色沙滩”,绵延将近8公里,是亚洲最长的 海滩之一。 3.坐火车要耐得住颠簸 缅甸的火车非常颠簸, 对此,路况极差的铁路当
让缅甸的传统服饰越来越受年轻女孩子们的追捧和喜爱。 至于在筒裙下面搭配什么,这就要看个人的偏好了。在 大城市里,男人们如果出行的话,会穿上底裤再搭配筒 裙,但是在家里,他们会像苏格兰人
那样,只穿筒裙。 而在乡村地区,无论男女,都很少穿 着内衣。有的缅甸人会打趣说,罗衣简直太舒服了,非 常透气。对于他们来说,这绝对是罗衣的一大优点,尤 其是在夏季气温高达40摄氏度的时候
。泼水狂欢中,人们载歌载舞,相互泼洒。泼水象征着 辞旧迎新,祝愿来年去除污秽,消灾减难。 在新年这一 天(假期的第四天),缅甸人会将鱼和鸟放生,作为积攒功 德的表现。同时,人们将为僧侣们
举行宗教盛宴。 过去,由于物质匮乏,那些另类的年轻 朋克们在新年里是用皮革胶把头发翻起固定。这种强力 胶在整个泼水节里都能将他们的马希坎式发型保持的完 好无损。但不方便的是在狂欢过后,他
。 就算你不是缅甸人,也可以穿上罗衣,而且,这样还 能够和缅甸人拉近距离。 10.有着红色牙齿的人们竟然不 是“吸血鬼” 嚼槟榔是缅甸人的一大爱好。在缅甸街道 上,随处可见出售槟榔的小
缅甸的风俗礼仪

缅甸的风俗礼仪缅甸联邦简称缅甸,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西部。
面积67.65万平方公里。
人口4030万,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它是一个著名的佛教国家,有寺院2万多座,佛塔10万多座,素有“佛塔之国”之称。
首都仰光(Rangoon),意即“战争己经平息”。
货币缅元Kyat。
中缅两国人民自古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缅甸人常用“胞波”亲切地称中国人民。
位于我国云南西部的景颇族和位于缅甸北部的克钦族,本属同一民族,两国人民友好往来,至少已有2000多年。
缅甸是最早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之一,建交日期是1950年6月8日。
缅甸是世界上大米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柚木等木材也是重要的出口物资,其他农产品还有甘蔗、花生、豆类、芝麻等。
缅甸是宗教意识很浓的国家。
在缅甸的街头巷尾,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身披袈纱、手持黑伞的僧侣,全国僧侣有10几万,仅仰光、曼德勒的和尚就有2万多人,平均300人中便有一个是和尚,佛教徒中每个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都必须出家当一次和尚,社会上才承认其成人,还俗以后才能够享有结婚的权力,出家的年龄一般在10岁上下,出家时间,在以前最短为一年,现在已缩短为7夭。
也可以几个月,几年,甚至终生为僧。
出家手续十分简便。
因此,在缅甸有出家容易,还俗也容易的说法。
和尚在缅甸普遍受人尊敬。
每天天一亮他们就出去化缘,人们都很乐意给予布施,有的还惟恐布施不及时、不周到;也有人早早就把饭莱做好,到家门口来恭候和尚来化缘,也有的人家甚至常年负责数名和尚的饭食。
在农村,当人们见到和尚(特别是法师)时,都要就地跪拜,和尚出门乘坐车船,旁边的人都会自动起身让座,买票时,不是把钱直接交给售票员,而是把钱包打开,由售票员自己来取。
和尚们摒弃一切杂念,苦行修道,认为这是达到幸福境界的唯一途径。
他仍有许多禁忌,对妇女不能直视,即使是稍微触及一下女人的衣裳,也会认为使苦心孤诣的修行化为乌有。
和尚不准杀生,但可以吃肉。
男子在出家期间不能娶妻,要想结婚必须在还俗之后。
东南亚禁忌(1)

东南亚禁忌一、缅甸1、缅甸人一般不在星期二出门办事,认为在这一天出门办事,一次不能成功,至少办两次才行。
如在星期二有急事要办,出门前,迈出几步之后,必须再退回屋内,然后才上路,以示反复两次。
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星期二把事情一次办成功。
2、送物:缅甸人崇拜佛教,乐善好施,但送给他人物品时,有一定的规定。
一般来说,送物必须在星期一到星期六期间,星期天忌送他人物品,尤其禁止把衣服、沙笼送给别人。
在星期一,缅甸人禁忌送牛给他人或向他人借牛使用;星期二,禁忌把木头、竹子等送给别人;星期三,禁忌把稻谷赠给他人;星期四,禁忌向他人索借金银制品。
此外,缅甸人还禁忌在星期二、五、六借钱给别人。
用手在缅甸有一个禁忌常会被初到者忽视,即当地人把左手看作是低下的、不洁净的。
这是因为他们上厕所时用左手,所以平时送茶、上菜、接物、递东西都不允许用左手,见面时更是禁忌用左手握手。
3、缅甸是非常注重礼节的民族,行止坐卧、进食、就寝、接待客人都有一整套的礼节。
对老年人特别尊敬。
缅甸人多行合十礼,在外交场合行握手礼,在重要场合,城里人均用刀、叉、勺进食。
缅甸佛家人绝对不能杀生,但可以食肉滋养身体,这是与其他佛国所不同的。
缅甸以乌鸦为神鸟,不能捕捉和伤害,牛在缅甸也被视为神物,任其游逛,不得伤害。
4、商务活动必须注意,在缅甸,女性地位高,不可歧视女性。
男女不可牵着手走路。
游客如果对寺庙、佛像、和尚等做出轻率的举动,会被视为“罪恶滔天”。
跨坐石佛像上拍照,会惹出麻烦,甚至有可能被课刑。
一般人决不会坐在高过和尚的坐位,商客必须“入境随俗”。
为了接待和尚,缅甸商人天大的事可不管,约会也只好改期。
5、避讳母鸡在布上下蛋,以防破财。
避讳旅途遇蛇,若遇蛇,则应返回并推迟行期。
忌在“安居期”(从缅历4月15日至7月15日)结婚、宴请、迁居、娱乐,僧人亦不得外出。
严忌不脱鞋就进入佛塔或寺庙。
忌睡高床。
在吃饭时,须按照男右女左的习俗入座。
二、泰国1、不得摸泰国人的头,特别是小孩的头。
缅甸文化习俗

一踏进大金寺,马上进入一个安祥 谧静的空门世界,完全与世隔绝。
信徒在参拜神灵时的那份宁静和专注
缅甸人祭拜神灵时是用白蜡烛而不是红蜡烛
Xinhuoli Weekend Sharing 每支蜡烛点的都是一个心愿,一个希望
浴佛
缅 甸 和 尚 的 僧 袍 是 朱 红 色 的
(二)基督教
缅甸的基督教伴随着殖民者的到来而开 始传播。缅甸人最早接触到基督教是在 1511年。当时葡萄牙人将罗马天主教传 入了缅甸,进行小规模的传播。
(三)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13~14世纪从孟加拉地区传人 缅甸若开地区。现在,全国有6个拥有独 立组织、清真寺等机构的伊斯兰宗教团 体,即缅甸穆斯林联盟、若开穆斯林联 合会、全面毛拉同盟、缅甸穆斯林大会、 全缅穆斯林学生联合会和穆斯林中央基 金会,有3100多个清真寺。
二、缅甸服饰文化习俗
缅族的服饰与中国云南傣族相似,不论 男女下身都穿筒裙,统称“笼基”, 男 的筒裙多用方格布,女的多用花布,富 裕人家则用绸缎。男裙称“布梭”,女 裙称“特敏”。男上衣为无领对襟长袖 短外衣,颜色以白色为主色调,如今也 有一些淡黄色。女上衣一般里面穿紧身 胸衣加斜襟或对祛腥味 之后,再用炒香的 马豆熬汤,熬制好 的汤不仅拥有鲜味, 还有伴菜有入口香 而爽的香蕉树芯、 炸制,鱼汤底浓到 化不开。
咖喱蟹
用咖喱粉为调料 制作而成,其蟹 肉味浓郁又香口。
缅甸大虾
缅甸运来的大虾以 多膏见称,烹调以 姜油、蒜及咖喱粉, 芫荽味很香,身长 而肉嫩,入口如吃 龙虾肉。
6、在缅甸,女子穿的筒裙被视为不吉祥之 物,不充许晾晒在超过人头的地方。因此男 子忌讳在晾着衣服的绳索或杆子下穿行,忌 讳从晾晒的妇女筒裙底下钻过,如男子穿行, 则男子身上的“神力”会丢失,认为这样会 倒霉一辈子。由此,缅甸禁忌妇女登上佛塔 的塔基,只能跪在塔下瞻拜许愿,如要向佛 塔、菩萨身上贴金,需交由男子代办。禁忌 妇女往佛像身上贴金。
缅甸礼宾礼仪

缅甸礼宾礼仪一、国名渊源缅甸联邦简称“缅甸”。
“缅甸”一名,来源于占大多数人口的缅甸族的族名。
缅甸人自已认为他们的名称来源于“缅”加上表示尊敬的“后缀玛”组成。
这里有“敏捷”、“强壮”的意思,而其语源可能与婆罗门或梵文有关。
另外,缅甸人还通称自己的国家为“巴玛”。
1974年1月,通过宪法规定缅甸是劳动人民主权独立的社会主义共和国;198年9月23日,改国名为“缅甸联邦”。
二、地理位置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部。
北部和东北啊与我国云南为邻,西北与印度、孟加拉国接壤,东南与老挝、泰国交界。
西南濒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
三、主要概况缅甸全国面积67.6581万平方公里。
人口3785万(1987年)。
其中缅族人约占65%,其次为克伦族、掸族等少数民族。
缅甸全国划分为7个省、7个郡和314个镇区。
首都仰光。
货币为“缅元”。
国语是缅语,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
四、社交习俗缅甸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佛教之国缅甸人,崇拜乌鸦奉为神;榕树极为受宠爱,喻为佛塔民族魂;宗教习俗“右为上”,“左贱”、“女卑”根很深;“过午不食”为教规,恪守教义方为纯;国民待人讲友善,礼貌盛情心忠恳。
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缅甸人历来非常尊敬僧侣,黄色的袈裟是人们心目中庄严、崇高、圣洁、不可侵犯的象征。
乘船坐车,人们见到和尚要起立让座;宴会、集会等场合,和尚都坐最好的位置;任何人,包括国王,谒见和尚教要跣足膜拜;大法师有事见缅王时,缅王要主动让开宝座,以示尊敬。
缅甸的“泼水节”是人民传统的新年佳节,于每年公历4月13日前后,一般要庆祝4天。
在“泼水节”期间,佛教徒清晨要先赶赴附近的寺院,参加浴佛仪式,念育吉祥经。
向菩萨洒香水,祈求保佑。
家家户户在门前缸桶里盛装贮满清水,泼洒来客和过往行人,以表示衷心祝愿。
人们都以被泼得多而兴奋。
因为他们把新年之水视作幸福与吉祥的象征,认为可以驱暑祛热、消灾纳福、洗刷愁苦、带来好运。
缅甸佛家人可以食肉,这是与有的佛教国不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缅甸的礼仪——
LLOOGGOO
• 缅甸人认为在星期二做事情必须做两次才能成功。所以,一般人都避 开在星期二做事,缅甸人有个风俗,每逢星期五这一天,忌讳乘船渡 河。缅甸人送给别人东西时,必须在星期一至星期六进行,星期天禁 忌送物。尤其禁忌送衣服、纱笼等。避讳母鸡在布上下蛋,以防破财。 避讳旅途遇蛇,若遇蛇,则应返回并推迟行期。忌在“安居期”(从 缅历4月15日至7月15日)结婚、宴请、迁居、娱乐,僧人亦不得外出。 严忌不脱鞋就进入佛塔或寺庙。忌睡高床。在吃饭时,须按照男右女 左的习俗入座。
——缅甸的饮食——
缅甸盛产稻米,人民以大米为主食。早餐 常吃“馍亨卡”、椰子面、椰子粥、凉拌面、 凉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种各 样的糕点小吃。
缅甸人有喝早茶的习惯。人们在茶馆里 喝咖啡、奶茶,吃点心。如面包夹黄油、果 酱、乳酪、肉包子、油条及油饼,还喜欢喝 鱼片汤、鸭肉粥等。
缅甸人在饮食方面较为节俭。常以鱼虾 酱、辣椒、煮豆、酸菜叶汤佐饭。缅甸菜肴 讲究油、辣、香、鲜、酸、咸。宏调方法多 以炸、烤、炒、凉拌为主。
谢谢观赏
——缅甸的风俗——
➢ 文化环境 *缅甸是著名的“佛教之国”,每一个男人 在一定时期内都必须削发为僧。否则,就 会受到社会的蔑视。佛教徒崇尚建造浮屠, 建庙必建塔,缅甸全国到处佛塔林立。因 此,缅甸又被誉为“佛塔之国”。 *进入佛寺一律 要 赤脚,否则就被视为对 佛教不敬。
——缅甸的风俗——
➢ 语言 *缅甸语为国语,通行英语,英语也是主要 的族人喜食椰浆饭及拦有姜黄粉、 椰丝、虾松的糯米饭;每餐必食一种叫“雅 比”的鱼虾酱;菜肴喜放咖喱。缅甸克钦族 人喜吃兽肉,他们习惯用火烤食,烤熟后撒 上盐、用手撕食。缅甸克伦族人,无论男女 老幼都吸烟斗。酒列是日常必备之物,任何 仪式上,人们都要以酒助兴。缅甸人一般早 晨爱吃西餐,午、晚喜食中餐;餐台喜欢备 有辣椒油和辣椒酱等调味品。他们用餐习惯 一人一把匙和一个汤盘,他们不习惯用碗。 用餐“工具”是右手,抓食取饭灵巧方便。
➢ 风俗习惯 *缅甸(包括缅族在内)大部分民族,都是 有名无姓的民族。一般缅甸人会在自己的 名字前加一些冠词以表示性别、身份和地 位。
——缅甸的风俗——
➢ 重要节日 *独立节:1月4日。建军节:3月27日。泼 水节:4月13日。
——缅甸的礼仪——
LLOOGGOO
• 过去,到缅甸人家里作客,都要进门脱鞋,现在这种习俗已渐有改变。 进入佛塔或寺庙时,任何人都要脱鞋,就是国家元首也不能例外,否 则被视为对佛的最大不敬,有时还可能要招来麻烦。缅甸人对佛极度 虔诚。平时,即使天气炎热山路崎岖,赤脚拜佛的人仍络绎不绝。过 去到缅甸人对牛无限崇拜,敬若神明。对“神牛”不准鞭打、役使, 更不可宰杀。“神牛”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会拿出最好的食物奉献 给它。在路上或闹市中如遇上“神牛”,行人和车辆都要暂时回避。 逢年过节,缅甸人要举行敬牛仪式。
缅甸的风俗礼仪
概要
缅甸的简介 缅甸的饮食 缅甸的风俗 缅甸的礼仪
LOGO
——缅甸的简介——
➢ 国名全称:缅甸联邦 ➢ 英文全称:Union Of Myanmar ➢ 面积:67.6万平方公里 ➢ 人口:5540万 ➢ 国旗 ➢ 国花:东亚兰花 ➢ 国树:柚木 ➢ 首都:内比都 ➢ 国庆日:1948年1月4日
——缅甸的礼仪——
LLOOGGOO
• 商务活动必须注意,在缅甸,女性地位高,不可歧视女性。认为左手 是不洁的。男女不可牵着手走路。游客如果对寺庙、佛像、和尚等做 出轻率的举动,会被视为“罪恶滔天”。跨坐石佛像上拍照,会惹出 麻烦,甚至有可能被课刑。一般人决不会坐在高过和尚的坐位,商客 必须“人境随俗”。为了接待和尚,缅甸商人天大的事可不管,约会 也只好改期。
他们乐于菜齐后一起上桌用餐。
——缅甸的饮食——
缅甸人的口味特点是酸、辣、清淡,不油 腻,类似中国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 上辣椒油。爱吃鸡、鸭、鱼、虾、虾酱、鱼 酱,喜食咖哩,要求略带甜味,最好拌上番 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们喜欢用水果做 莱。如把芒果切成片,拌入黄豆粉、虾米松, 虾酱油、洋葱头以及炒过的辣椒籽,吃起来 又酸、又咸、又辣、又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