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单元集体备课
八年级生物集体备课教案

八年级生物集体备课教案时间:主备人:参加人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列举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认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独特性。
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对课本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本章学习,主要在同学心目中建立起生物(包括人)与环境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2.激发同学们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热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意义。
4.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引导启发、对比分析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内容的多媒体片断或图片。
2.学生准备:(1)复习已学过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种类。
(2)生物的性状是基因控制的内容收集。
(3)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种类。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抓住重点,直接导课]教师:请问“生物的多样性”这个词侧重于哪个字?学生:“多”字。
教师:那自然界里的生物是怎样一个“多”法呢?有几个层次内容呢?“多”的意义何在呢?好,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多媒体片断。
请注意收集信息及时记录。
投放多媒体课件,有关内容如下:画外音:“自然界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生物。
”画面中出现:游戈的鱼群、飞翔的海鸥、扑腾入水的企鹅、跳跃的猴群、飞跑的麋鹿、追逐的猎豹、悠然的丹顶鹤、开屏的蓝孔雀、快速旋转运动的草履虫、成片的森林(配有节奏较快的背景音乐随画面一幅幅闪过)教师:从刚才的片断中,你收集到多少种生物?教师:自然界里的生物远不止这些,到底有多少,请同学们看书P90页图表。
教师:试分析生物多样性,从种类上看,多在什么地方?教师:通过分析图表,你能得到什么样的信息?第二行表示我国已知种数,第三行表示世界已知种数,第四行表示我国已知种数占世界已知种数的百分比。
人教部编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整合备课教案

人教部编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整合备课教案教材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生物的进化和生态问题。
通过研究本单元,学生将了解到生物进化的原理和重要发现,以及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和原理;2. 理解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和发现;3. 掌握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4. 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5. 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生物进化的概念和原理1. 生物进化的概念和意义;2. 进化的原理:变异、选择和遗传。
第二课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和发现1. 地质时代和化石记录;2. 人类的进化和智人的起源。
第三课时: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 自然选择理论;2. 遗传与进化。
第四课时: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 生态系统的定义和分类;2. 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第五课时: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 污染和破坏生态系统的行为;2.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措施。
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 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生动的课堂展示;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和讨论;4. 组织实地考察,了解实际生态系统并提出保护意见。
课堂评价与反馈1. 课堂练和小组讨论;2. 编写小结和总结报告;3. 学生课后作业和参与度评价。
教学资源准备1. 教材:人教部编生物八年级下册;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实地考察的安排和准备工作。
教学计划安排第一周- 第一课时:生物进化的概念和原理第二周- 第二课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和发现第三周- 第三课时: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第四周- 第四课时: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第五周- 第五课时: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研究,拓展相关阅读;2. 组织生物进化和生态保护相关的实践活动;3.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交流。
参考教学资料1. 人教部编生物八年级下册教材;2. 相关科普读物和电子资源;3. 生物进化和生态保护相关的实践案例和研究文献。
第一周八年级生物集体备课记录表

么?
2、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二、自学检测
【合作探究】
大多数扁形动物属于寄
教学过 程
1.水螅是怎样捕食的? 2.水螅的生殖方式是怎样的? 3.如果一条小溪流原来可以采集到水螅,
生虫, 对人和动物都有危害, 为什么人类仍然不要轻
现在却采不到,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易使它灭绝?
4.为什么要保护腔肠动物
5.涡虫是怎样捕食的?
6.有些人喜欢吃生鱼片,将鱼不煮熟就
吃,这样不安全,为什么?
7. 消灭血吸虫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灭
八年级生物集体备课记录表
主备人
活动时 间
2023.8.28
备课组 八年级生物
参加人 员
课题
第一章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活动地点
八年级生物办公室
负责人
学科
生物
集体备课过程
主教案
讨论修改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概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目 2.概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
标 3.举例说明腔肠动物和扁一节节线腔形肠动动物物和和环扁节形动 动物 物
教学 重难点
1.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 异同
一1、、线预形习动提物纲、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
八年级生物备课

八年级生物备课初二生物集体备课教案课题:第二十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目标:1、学习并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了解发酵技术,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1、认识发酵技术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
2、发酵过程的控制。
课时安排:1课时(总计1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教师组织教学酒酿的制作过程酱油的制作过程醋的制作过程酸奶的制作过程二、新授1、发酵技术和食品生产酸奶、干酪、酒酿、泡菜、酱油、食醋、豆豉、乳腐、黄酒、啤酒、葡萄酒,甚至还可包括臭豆腐讨论,举例说明各种发酵食品,及其制作过程。
总结出发酵的概念:广义的就是人类有目的地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一些可以被微生物利用的原料转化为人们需要的产品的过程;狭义的发酵指的是微生物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利用分解糖类等有机物进行生长繁殖并且产生酒精、乳酸等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2、发酵技术和日常生活讨论,举例说明其他各种发酵产品。
化工产品:酒精、柠檬酸、香料等。
医药产品:抗生素、维生素等。
3、分组讨论发酵食品不仅味道爽口,而且营养价值高,且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更在防病保健方面胜于普通食品一筹。
首先,经常食用发酵食品就不愁维生素缺乏。
其次,发酵食品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高。
如豆类,发酵之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高达95%以上。
再次,使钙、铁、锌、铬等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度大幅度上升。
初二生物集体备课教案同时,微生物发酵产生大量活性因子。
这些活性物质或促进钙质的吸收,或提高人体免疫力,或者降低血压,十分有利于健康。
4、课堂总结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发酵的条件:温度、水、气。
作业:书P4自我评价教后感言:课题:第二节食品保存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尝试食物保存的一般方法。
生物集体备课活动

研讨效果:为了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通过集体备课,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本节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讨论,阅读等方法穿插在内。为了充分发挥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我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学生自学、阅读、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启发、引领相结合,并设置了有趣的小游戏,使课堂气氛活跃,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同时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科学态度和探究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在保证求知欲的同时,又具备寻求答案的科学素养和能力。
曹玉清:关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教师应指导学生按传播途径将传染病进行分类,从而为学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做好铺垫。教材中没有提到体液传播的疾病,教师可适当补充介绍一两个较有代表性的实例,如乙肝、艾滋病等。
于红:基于对学生的了解,教师可以举例说出学生的一些不良卫生习惯。
李亚丽:教师可借助对疾病的介绍来说明传染病有地方性和季节性的特点,因此外出旅游时要关注当地的流行病,做好自我保护措施。
参与人员:
参与教师
议课:
李鸿航:提前布置学生填写“想一想,议一议”中的表格,并将自己个家人患过的其他疾病补充到表格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上课时,在注意保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可将学生及家人患过的各种疾病名称列举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就下列问题进行讨论:这些疾病中,那些是传染病?那些不是?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致病原因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传染病能够传染?导入新课。
生物集体备课活动
库都尔中学理化生教研组赵玉芳
时间
2014.6、12
地点
视频会议室
年级
八年级下册
参与人员
于红、张允斌、李忠超、王印琴、李鸿航、曹玉清、
李亚丽、赵玉芳
中心发言人
赵玉芳
中心议题
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八年级生物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

八年级生物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示例文章篇一:《八年级生物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嘿,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讲我们学校八年级生物老师的集体备课活动,那可真是超级有趣又超级有用的呢!我呀,是个对生物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就像一只小蜜蜂对花朵充满好奇一样。
所以呢,我就特别关注生物老师的备课活动啦。
那天,我早早地来到了备课室的门口,就像一个小侦探似的,想要探个究竟。
我看到生物老师们一个个走进备课室,他们脸上都带着笑容,看起来特别亲切。
我心里就想,哇,今天肯定有好多好玩的生物知识要被挖掘出来了。
老师们一坐下,就开始讨论起来了。
李老师先开了口,她的声音就像百灵鸟唱歌一样好听呢。
她说:“咱们八年级的生物课,这个学期的重点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这就好比是一场神秘的生命密码之旅,咱们得带着学生好好探索探索。
”其他老师都纷纷点头,就像小鸡啄米似的。
王老师接着说:“没错,这部分内容可不好理解,就像在迷宫里找路一样。
我们得想些特别的办法,让学生能轻松地走进去。
”这时候,张老师一拍手,就像突然发现了宝藏一样,兴奋地说:“我们可以用一些实例呀,比如说一家人的外貌特征,有的孩子像爸爸,有的像妈妈,这就是遗传的体现嘛。
那有的孩子又有一些自己独特的地方,那就是变异喽。
这就像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独特菜谱,但是又都有一些家常菜是相似的。
”老师们听了都觉得这个主意好棒,大家都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了。
有的老师说:“那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家人的外貌特征,然后回来分享呢。
”还有的老师说:“我们也可以在课堂上做一些小游戏,比如找不同,找出哪些是遗传特征,哪些是变异特征。
”这时候,整个备课室就像一个热闹的集市一样,充满了欢声笑语。
我在门口听着,心里特别激动。
我想,要是我们的生物课这样上,那得多好玩呀。
就像在游乐园里玩游戏一样,又能学到知识,又能玩得开心。
然后呢,老师们又开始讨论教学方法了。
赵老师说:“我觉得在讲生物的遗传物质的时候,可以用动画演示的方式。
就像给学生打开一扇魔法大门一样,让他们清楚地看到DNA是怎么在遗传中起作用的。
部编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1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1单元集体备课一、课程目标本单元主要教授生态环境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理解生态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不同生态环境的特点和相互关系;3.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保护方法;4.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2. 不同生态环境的特点和相互关系;3.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保护方法;4.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行动方式。
三、教学策略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展示有趣的图片、视频和实例,引起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2. 合作研究: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展开合作研究,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思考;3. 提问引导: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4. 视觉辅助:使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具,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概念和图表。
四、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策略,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教师主导的知识,介绍生态环境的概念、特点和保护方法;2.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生物多样性;3. 探究法:引导学生参与问题解决过程,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 观察记录: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积极性和参与度;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程度;3. 测验:组织学生进行小测验,检查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4. 项目作业:布置小组项目作业,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以上是部编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1单元集体备课的大致框架和内容安排,请大家参考并提出改进意见。
谢谢!。
八年级生物上册集体备课计划

八年级生物上册集体备课计划
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在整体上把握教材及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提高业务认识;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好教案;可以使教师及时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从整体上驾驭教材。
本学期,八年级生物备课组本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讨有效作业、同课异构为出发点,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备课水平,深化与探讨分层有效作业布置以及同课异构的教学方法。
结合我组已往的经验,特制定集体备课计划如下;
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
章节课题主备人课时第一章第一节花的结构和类型李贵静 2
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第二节传粉与受精 2
第三节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2
第四节种子的萌发 2
第五节根的结构与功能王光杰 2
第六节芽的类型与结构 1
第七节植物的无性生殖 1
第二章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李贵静 2
第二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
第三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1
第三章
人类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婴儿的诞生王光杰 2
第二节青春期发育 2
第三节计划生育 1
第四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李贵静 1
第二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1
第三节性状的遗传 1
第四节生物的变异王光杰 1 第五节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
钟延峰李玉宝李爱华孔祥龙
单元
四
范围
第一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单
元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1.能够概述花的结构和类型以及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2.概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能说出种子的结构特点,以及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区别. 3.能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4.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 5.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教
法
主要采用问题引导探究的方法,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指导合作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分析、思考、讨论,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总结。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学
法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思考、阅读、类推、迁移、讨论、分析、合作学习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时
安排
本章内容可安排14课时,第一节2课时,第二节2课时,第三节3课时,第四节2课时,第五节2课时,第六节2课时,第七节1课时。
学
法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思考、阅读、类推、迁移、讨论、分析、合作学习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过
程
与
方
法
通过图片、解剖实验、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探究种子的萌发的条件果实发育过程中体积的变化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践能力。情感态来自度与价
值
观
1、明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形成热爱生活、关爱生命等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教
学
重
点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及特点,概述变态发育的过程。2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3.描述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识别鸟卵的结构,说明各部分的功能。
教
学
难
点
1.通过探究果蝇的发育,概述变态发育的过程。2.探究鸟卵的结构,说出鸟卵适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教
材
分
析
本章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要通过观察与思考及探究实验等活动,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特点,注意比较以蝗虫为代表的不完全变态和以果蝇为代表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的不同。第二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通过观察教材图片和观看青蛙发育过程的视频,描述其体外水中受精的特点和独特的变态发育过程。第三节《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是鸟类生殖方面的内容,要注意做好观察鸡蛋结构的实验,结合课本插图,认识各部分的结构,讨论并明确各部分结构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说出鸟类的发育过程有早成雏和完成雏之分,亲鸟的筑巢、孵卵、育雏,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教
法
昆虫是学生接触较多,较熟悉和感兴趣的一类动物,课前让学生查询、收集有关昆虫生殖和发育、蝗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资料,以及控制蝗灾的具体措施。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对两栖动物中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比较感兴趣,尤其是我们农村的学生,或多或少地了解青蛙不同时期的一些特征,但也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为此,可以用视频的方式帮助学生对青蛙的发育有准确的了解。鸟类是我们生活环境中比较常见的动物,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类动物,鸡蛋也易取,最好到孵鸡场获得正在发育过程中的鸡蛋,这样可以保证观察活动的成功。
过
程
与
方
法
通过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与环境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描述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识别鸟卵的结构,说明各部分的功能。
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通过“家蚕与人类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揭示“金蝉蜕壳”背后的生物学事实,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结构与环境的适应;通过诗词,渗透人文教育;关注昆虫生殖与环境适应的特征,理解生物多样性性的意义。培养学生热爱鸟类、感受自然之美的情感。
点
传粉、受精和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通过探究实验分析并明确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
材
分
析
本单元是济南版生物教材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的第一章,共分七节,第一节是花的结构和类型,第二节是传粉与受精,第三节是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第四节种子的萌发,第五节是根的结构和功能,第六节是芽的类型和结构,第七节是植物的无性生殖.本章主要阐释了“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繁殖过程和“种子幼苗根茎的营养器官”的生长发育过程和无性生殖三部分内容,并按知识线索设置了七节内容。第一节通过解剖实验,认识花的基本结构,了解花的不同类型,在此基础上,深化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第二节则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鼠尾草、玉米和梨花等实例,使学生能说出植物传粉的特点和方式,并通过解读示意图,正确解释受精过程和有性生殖的定义。第三节通过“探索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和“观察种子结构”两项实验活动,在强化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以及种子的结构。第四节至第六节从种子的萌发过程、根的结构和功能、芽的类型、芽的结构与发育等方面阐释了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的变化,其中穿插介绍了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无土栽培、顶端优势等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知识。最后一节完善了课标对“植物生殖”这一主题的内容要求介绍了嫁接、扦插、压条的营养繁殖的方式和组织培养技术,是学生能够明确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联系和区别。
3、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团结与互助的精神,体验在交流合作中共同成长的快乐。
教
学
重
点
概述花的结构以及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概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说出种子的结构特点,以及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区别;能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教
学
难
八年级生物单元集体备课2016.10
姓名
钟延峰李玉宝李爱华孔祥龙
单元
四
范围
第二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单
元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及特点,概述变态发育的过程。
2.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3、描述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识别鸟卵的结构,说明各部分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