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组第25课《伯牙绝弦》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说课稿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说课稿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说课稿一、说教材今天我执教的是六年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

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

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能力训练点:学生通过教师引导以及小组自主合作,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过程方法引导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悟自得,初步了解文言文学习的方法。

(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读通、读懂、熟读成诵。

)情感态度渗透点:学生能从文中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

能从课内外延伸结合中进一步了解我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四、说学情1.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都落在朗读上,要树立“朗读第一位”的教学观,但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不易的,所以老师的范读往往可以促进学生朗读欲望的产生,形成学习的动力。

2.自主合作,改变学习方式;团结协作,减轻学习压力。

3.以读为主线,教方法、养习惯。

以读为主线,初步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习文言文的习惯也是相当重要的,这将为以后初中文言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读通、读懂、熟读成诵,感悟学习方法,同时也让学生在批批划划中养成学习习惯。

(老师进行点评,保证教学时以学定教。

)五、说教学过程(一)音乐引路,揭题激趣:播放《高山流水》音乐,让学生静静的欣赏聆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轻松下来,同时也为下文伯牙与子期因音乐而成为知音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伯牙鼓琴》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伯牙鼓琴》教学课件
阅读《高山流水遇知音》,找出与古文相对应的句 子。读一读,小组内再说说意思。
古今对译: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伯牙弹琴,锺子期在一旁欣赏。
伯牙开始用琴声抒发自己志在泰山的情怀, 锺子期情不自禁地感叹说:“弹得太好了, 高昂激越,如登巍巍高山!”
琴琴破若曰而巍子方伯 者以琴流善志乎期鼓牙
为绝水哉在若曰琴鼓 世弦锺乎流太善而琴 无终子鼓水山哉志锺 足身期琴锺少乎在子 复不死汤子选鼓太期 为复伯汤期之琴山听 鼓鼓牙乎又间巍锺之
以 絕 鍾 鼓 鐘 少 巍鍾 方 伯
為 弦 子 琴 子 選 巍子 鼓 牙
世終期
期 之 乎期 琴 鼓
無 身 死 湯 又 間 若曰 而 琴
男生:但见一抔[póu]土,惨然伤我心! 女生: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齐读: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锺子期,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师:锺子期再也听不到伯牙琴声中的巍巍太山,汤汤流水……伯 牙再也听不到钟子期的心领神会……
方鼓琴志在太山,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足 不 伯 湯 曰 而 太善 誌 鍾
復 復 牙 乎 善 誌 山哉 在 子
為 鼓 破 若哉 在
乎 太期
鼓 琴 琴 流乎 流
鼓 山聽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志在太山,锺 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 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 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 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

六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文言文二则:伯牙绝弦

六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文言文二则:伯牙绝弦

善哉 !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吗
——《列子·汤问》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绝弦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 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善哉乎乎 鼓琴,巍巍乎乎 若太,终身/不复 / 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方鼓琴而志在____,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乎若____。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1.文言文二则
伯牙绝弦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 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孔子游春》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 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 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伯牙当时是楚国著名的宫 廷乐师,名满天下,虽然听者 众多,他却始终觉得没人真正 听懂他的琴声。
他万万没想到,锺子期, 一个山野村夫,竟如此懂得他 的琴声!
(可插入 伯牙画像)
少选之间而志在____,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乎若____。”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鼓琴》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鼓琴》教学课件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 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姓名
俞伯牙
锺子期

国籍


身份
晋国 上大夫
楚国 樵夫
衣着
衣着华贵,羽扇纶巾
青头布包,两截布衫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 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 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 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பைடு நூலகம்
课后小结
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 效率,才会成功。
—— 叶圣陶
谢谢观看
知音文化——高山流水
当高山和流水分开的时候,高山,也许只是海拔意义上的 高山。流水也许只是自然意义上的流水。但是,当高山流水合 在一起的时候,他讲的既不是流水,也不是高山。它讲的是知 音。而这里的高山特指泰山,流水特质长江黄河。所以“高山 流水”是有一定的文化意蕴的。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 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 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 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 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 牙 鼓 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 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最新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鼓琴》

最新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 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
乎/若太山!”
方:正当,在……的时候。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
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
乎/若太山!”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 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
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 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 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 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 无/足复为/鼓琴者。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
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 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 无/足复为/鼓琴者。
复:再。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 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 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 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 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 者。
伯牙是春秋 战国时期晋国的 上大夫,春秋时 著名的琴师,技 艺高超,既是弹 琴能手,又是作 曲家,被人尊为
“琴仙”。
锺子期, 名徽,字子期。 春秋楚国人。 相传锺子期是 一个戴斗笠、 披蓑衣、拿板 斧的樵夫。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 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 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 汤乎若流水。”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 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 巍乎若太山!”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 琴,汤汤乎若流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 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 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 汤乎若流水。”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

课题:《伯牙绝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5课学科:小学语文25、《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的第一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讲述的是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鉴赏水平高超,伯牙以子期为知音,后子期不幸身亡,伯牙悲痛欲绝,于是把琴摔碎,立志终身不再弹琴。

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

选择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感受艺术的美好。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是今年来的插班生,学生语文水平良莠不齐,作为六年级学生,这是他们第二次接触古文,虽说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讲还是比较陌生,但他们已有一些文言文、白话文的阅读基础。

而且从文字上看,本文比较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属于学生易于接受的一篇文章。

因此这篇文章的教学,我设计学生在“自读自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把美读引进课堂,“以读代讲”指导学生感悟文言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理解“知音文化”的丰富和玄妙。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搜集伯牙子期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能背诵。

2、读懂课文:借助注释,或者联系上下文猜读的方法,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

3、读好课文:理解“知音”,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知音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知音”,体会伯牙为纪念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媒介】:多媒体课件古筝曲《高山流水》古琴曲《忆故人》【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候课时间播放音乐《高山流水》。

2、谈话:同学们,你们刚才听到的曲子好听吗?知道是什么曲子吗?预设生:《高山流水》3、师:是啊!一曲《高山流水》,品味独特的宁静和婉约,真美!这一曲千载称颂的知音赞歌传之千古,然而水已去,人亦去,弦断有谁听?乐曲传颂的就是我们今天的这个故事!(板书:伯牙绝弦)4、齐读课题,正音:弦读(xián)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关于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他们是怎样相识的呢?(预设生:讲述课前搜集到的资料。

伯牙绝弦说课

伯牙绝弦说课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板书
一、解题释疑,揭示课题。 一、解题释疑,揭示课题。 二、初读感知,体会韵味。 1、旧知引入,激发兴趣 三、深入探究,感悟知音。 2、揭示课题 ,初解“绝弦” 四、回味绝弦,文道合一。
二、初读感知,体会韵味。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板书
25 伯牙绝弦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板书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 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5课 《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 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 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 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
选编意图 1 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 文的大意; 2 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 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 真友情; 3 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板书
板书设计
25 伯牙绝弦
善琴 所念
︱ ↓
善听 必得之
再无知音 珍惜友情
25 伯牙绝弦 谢 谢 指 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资料补充,进一步体会心情。
2、伯说话训练:面对伯牙的痛 苦与绝望,你想对他说什么?
3、出示交友的名言佳句,体会 人们对友情的珍视。 4、拓展练习:学习了这一段动 人的故事,关于友情,你是否有 了更多的感悟?
作业布置: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板书
背诵课文。
选做题: 1、拓展阅读 :《伯牙学琴》。 2、积累关于交友的名言佳句。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板书

伯牙绝弦说课稿10篇

伯牙绝弦说课稿10篇

伯牙绝弦说课稿10篇伯牙绝弦说课稿【篇1】一、说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六班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叙述了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仆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意令人感动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同学借助解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伴侣间相互理解、相互观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二、说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同学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问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祖国悠久绚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同学学习文言文的爱好力量目标:能依据解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情感目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伴侣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妙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同学凭借解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教学难点: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四、说教法、学法教法:运用“以读代讲”法,“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学法:采纳“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五、说教学过程(一)故事引路,揭示课题(二)初读感知,体会韵味(三)深化探究,疏通文意(四)拓展延长,升华情感六、说设计思路在教学时,我主要以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感人故事为主线,通过叙述这个故事,创设情境,使同学全身心的投入到课文中在沟通的过程中,老师做有效的点拨引导,让同学不但读懂文字的内容,更要引导同学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思想内涵,感受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友情,深化体会他们互为知音的感人故事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课文在同学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时,我适当地补充了一些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以加深同学对课文思想内涵的理解整个教学过程,把听,说,读,写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组第25课《伯牙绝
弦》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gǔ qín
shàn tīng
shàn zā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tài shān
liú shuǐ
zhīyī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给形近字组词
峨________秦________渭________弦________善________娥________泰________谓________眩________喜________
3.查字典填空。

(1)
“谓”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
________,组词________
(2)
“琴”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
________,组词________
4.各就各位(选择字义,填序号)
善:A.擅长,长于 B.好,表示赞同 C.言行、品质好 D.容易,易于 E.办好,弄好 F.熟悉
①伯牙善鼓琴。

________
②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________
③这个叔叔很面善。

________
④心怀不善。

________
⑤他这个人狡猾善变。

________
⑥要想办法做好善后工作。

________
5.《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________。

A . 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

B . 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钟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能力。

C . 伯牙和钟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

6.补写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

(1)
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

(2)
________,皆兄弟也。

(3)
四海之内存知己,________。

(4)
相识满天下,________。

(5)
________,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莫逆之交
二、阅读理解
7.理解运用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____!”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______!”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______ ,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1)
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请找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句子。

(3)
伯牙绝弦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原句写下来。

8.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雪浪花(节选)
凉秋八月,天气分外清爽。

我有时爱坐在海边礁石上,望着潮涨潮落,云起云飞。

月亮圆的时候,正涨大潮。

瞧那茫茫无边的大海上,滚滚滔滔,一浪高似一浪,撞到礁石上,唰地卷起几丈高的雪浪花,猛力冲激着海边的礁石。

那礁石满身都是深沟浅窝,坑坑坎坎的,倒像是柔软的面团,不知叫谁捏弄成这种怪模怪样。

几个年轻的姑娘赤着脚,提着裙子,嘻嘻哈哈逗着浪花玩。

想必是初次认识海,一只海鸥,两片贝壳,她们也感到新奇有趣。

奇形怪状的礁石自然逃不出她们好奇的眼睛,你听她们议论起来了:礁石硬得跟铁差不多,怎么会变成这样子?是天生的,还是錾子凿的,还是怎的?
“是叫浪花咬的。

”一个欢乐的声音从背后插进来。

说话的人是个上年纪的渔民,从刚拢岸的渔船跨下来,脱下黄油布衣裤,从从容容晾到礁石上。

有个姑娘听了笑起来:“浪花也没有牙,还会咬?怎么溅到我身上,痛都不痛,咬我一口多有趣。


老渔民慢条斯理地说:“咬你一口就该哭了。

别看浪花小,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心齐,又有耐性,就是这样咬啊咬的,咬上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哪怕是铁打的江山,也能叫它变个样儿。

姑娘们,你们信不信?”
说得妙,里面又含着多么深的人情世故。

我不禁对那渔民望了几眼。

老渔民长得高大结实,留着一把花白胡子。

瞧他那眉目神气,就像秋天的高空一样,又清明,又深沉。

老渔民说完话,动手收拾着满船烂银似的新鲜鱼儿。

(1)
写出文章的写作方法。

(2)
解释词语。

①茫茫无边:________
②从从容容:________
③慢条斯理:________
(3)
用激昂、愉快的语气读一读“是叫浪花咬的”这一句,你会想到什么?“咬”能换上
“啃”“撞”“打”“拍”等词吗?对这句话选择下列哪一句解释更好一些?()
A . 礁石被大海撞击了许多坑坑洼洼。

B . 礁石上的坑坑洼洼是大海的浪花冲击的。

C . 礁石被大海的浪花长年累月地拍击形成了坑坑洼洼。

D . 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世上没有办不了的事,就像大海的浪花,不知疲倦地翻滚,最后把坚硬的礁石冲击得坑坑洼洼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