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教育

合集下载

菲律宾教育体制与中国的研究

菲律宾教育体制与中国的研究

菲律宾教育体制与中国的研究
简介
本文旨在比较菲律宾和中国的教育体制,探讨它们的异同点和
特点。

通过对两国教育体制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
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

菲律宾教育体制
菲律宾的教育体制由政府主导,分为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
等教育三个阶段。

基础教育为12年制,包括幼儿园、小学和中学。

中等教育为4年制,提供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教育。

高等教育则包
括大学和学院,提供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中国教育体制
中国的教育体制也由政府主导,分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
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阶段。

学前教育为3年制,包括幼儿园和托
儿所。

基础教育为9年制,包括小学和初中。

中等教育为3年制,
提供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教育。

高等教育则包括大学和学院,提供
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异同点和特点
1. 教育体制划分:菲律宾和中国的教育体制划分相似,都包括
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

但菲律宾的基础教育为12
年制,而中国的基础教育为9年制。

2. 学前教育:中国的学前教育为必修,而菲律宾的学前教育为
非强制性。

3. 教育质量:中国的教育质量在国际上享有声誉,尤其在科学、数学和技术方面表现出色。

菲律宾的教育质量相对较低,面临诸多
挑战和问题。

通过对菲律宾和中国的教育体制进行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
它们在教育政策、体制划分和教育质量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和特点。

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为两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菲律宾教育体制与中国的研究

菲律宾教育体制与中国的研究

菲律宾教育体制与中国的研究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比较和分析菲律宾和中国两国之间的教育体制。

通过对两国教育体制的深入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各自的教育体系,并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2. 菲律宾教育体制2.1 教育结构菲律宾的教育体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基础教育:包括幼儿园(5岁)和小学(6-12岁)- 中学教育:包括初中(7-9年级)和高中(10-12年级)- 高等教育:包括本科(4年)和研究生教育(1-2年)2.2 教育制度菲律宾的教育制度采用学分制,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学分才能晋升到下一个教育阶段。

此外,菲律宾实行双轨制教育,即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行。

2.3 教育政策菲律宾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政策,如“教育forall”计划,旨在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提高教育质量。

3. 中国教育体制3.1 教育结构中国教育体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基础教育:包括幼儿园(3-6岁)和小学(6-12岁)- 中学教育:包括初中(7-9年级)和高中(10-12年级)- 高等教育:包括本科(4年)和研究生教育(1-3年)3.2 教育制度中国教育制度采用班级制,学生按照年龄和成绩分配到各个班级。

此外,中国实行9年义务教育制度,确保所有适龄儿童接受基础教育。

3.3 教育政策中国政府也非常重视教育,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政策,如“素质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4. 两国教育体制的比较与启示4.1 教育结构的差异菲律宾和中国在基础教育阶段设置上存在差异,菲律宾提前一年进入小学阶段,而中国则是6岁入学。

此外,两国在高等教育阶段设置上也有所不同,菲律宾的研究生教育时间相对较短。

4.2 教育制度的差异菲律宾采用学分制,而中国采用班级制。

学分制有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课程,而班级制则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3 教育政策的启示两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教育,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政策。

探讨中国与菲律宾教育体系的差异

探讨中国与菲律宾教育体系的差异

探讨中国与菲律宾教育体系的差异
介绍
中国与菲律宾是两个拥有独特教育体系的国家。

本文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并提供了一些关键观点。

基本结构
中国的教育体系基于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

在九年义务教育完成后,学生可以选择继续上高中,然后是大学。

菲律宾的教育体系也包括六年的义务教育,然后是四年的高中教育。

学生可以选择进入大学或职业学院。

课程设置
中国的教育体系注重学术科目,如语文、数学和科学。

菲律宾的教育体系也注重这些学科,同时也强调社会科学、文化艺术和体育。

教学方法
中国的教育体系注重纪律和考试成绩。

教师通常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强调记忆和应试能力。

菲律宾的教育体系更加注重互动和实践。

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合作研究。

教育资源
中国的教育资源相对较为充足,特别是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

菲律宾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尤其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

语言差异
中国的教育体系使用中文进行教学。

菲律宾教育体系使用英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但也包括菲律宾语和其他地方语言。

教育目标
中国的教育体系注重学术成就和知识技能的培养。

菲律宾的教育体系也注重这些方面,但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价值观。

结论
中国与菲律宾的教育体系在基本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育资源、语言差异和教育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

了解这些差异有
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两国的教育体系,并为教育改革和合作提供参考。

菲律宾和中国的教育普及率有何异同?

菲律宾和中国的教育普及率有何异同?

菲律宾和中国的教育普及率有何异同?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每个人追求自我提升的途径。

菲律宾和中国都是亚洲国家,虽然有着相同的区域背景,但两国的教育普及率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菲律宾的义务教育包括6年小学教育和4年中学教育,这个时期的教育由政府提供,且是免费的。

但是,问题在于这样短的教育时期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机会,往往会导致学生缺乏与时俱进的发展机遇。

而且,由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带来的师资和教育资源的匮乏,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总的来说,菲律宾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存在一定的薄弱点。

相比之下,中国的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已经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提高。

中国的义务教育为9年,覆盖了全国所有孩子,农村地区也一样。

此外,中国政府提供了大量的投入,加强了针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支持。

因此,学生们的学习机会相对更加均等化,更注重南北发展平衡,并且全国有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这对于国家的发展与人口素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高等教育发展状况菲律宾的高等教育发展尚不完善,主要问题在于学校数量较少、师资水平亟待提高,教育体系缺乏充足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以及学校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等等方面的问题。

据统计,菲律宾的大学因经费不足,常常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这对学生的毕业后就业前景造成不利的影响。

相比之下,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已经处于全球先进水平,并且得到了国家不懈的支持。

政府发布了各种扶持政策,充分鼓励高校发展,资金投入也保持了较高水平,整体设施和师资水平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提高,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举个例子,全国有很多高校提前对大学生的就业进行规划和培训,这些措施更符合社会和学生的需要,提高了大学教育的实用性。

三、教育公平与机会均等在教育领域,公平与机会的重视与否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菲律宾和中国,两国在教育公平与机会均等的展开中,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菲律宾的经济水平相对滞后,造成了高等教育大多受到富人的支持,而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甚至无法承担中等教育的花费。

菲律宾教育与国内教育比较

菲律宾教育与国内教育比较

菲律宾教育与国内教育比较一、英语环境菲律宾是世界第三大英语国家,因为从英语是菲律宾的官方语言,所以,英语普及率远高于国内,特别是一些内地城市。

在菲律宾,80%的人口,不管有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都会说英语。

在菲律宾,英语是交流的工具,并非专业。

生活中,英语遍布大街小巷,无处不在。

有文字的地方就有英语。

即便是中国城、韩国区,也会配一份英语说明。

虽然,社会上的人会说菲律宾语;但是对于外国人,完全是英语交流。

学校里,课堂上,英语是唯一允许的语言,作业也必须用英文写。

教师办公室,都会有“English Only”的标志,说一句菲律宾语要被罚20比索。

英语就像普通话一样在菲律宾普及提倡。

相对于,国内的英语环境,菲律宾的英语环境要好很多。

二、大学教育菲律宾的大学教学特点:1.实践性在菲律宾的大学里,教室已经不仅仅是老师传授知识的地方了,而是一个“舞台”,学生实践的模拟舞台。

在公共关系课上,老师扮演客户,学生扮演PR practitioner,学生要为公司的形象在客户面前建立好的关系;遇上危机时,学生扮演的公关人要拿出解决的方案—能够让客户(老师)满意的方案。

在MBA的课堂里,老师始终扮演Boss的角色,学生的每一份报告都是一个project。

然后,学生要用PPT的格式,把计划展示出来,并作详细的阐释。

和实际工作是一样的,对于特别好的project,老师会直接推荐给企业。

当需要实地体验时,老师也会提供类似的机会。

例如,学大众传播的同学就有机会参加记者招待会,真正体验一把当记者的感觉。

总结,菲律宾的大学是社会的模拟,受美国教育的影响,讲求实践性是它的特点之一。

2.自主性课堂上永远不用记笔记,带课本。

只要带上你的耳朵、嘴,和最重要的脑子。

耳朵去倾听老师说的要点和评价;嘴说出你的观点和提出疑问;脑子永远是最活跃的,保持兴奋状态,去理解、去思考,去finding ideas。

自主性还体现在课后,每周一篇论文,需要大家花大量的时间在图书馆,查找资料、整理案例、总结思路。

中国与菲律宾教育体系对比分析

中国与菲律宾教育体系对比分析

中国与菲律宾教育体系对比分析引言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和教育理念。

本文档旨在深入分析中国与菲律宾的教育体系,并对比两国的教育制度、课程设置、教育质量和教育投入等方面的差异。

1. 教育制度中国教育制度中国的教育制度由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部分组成。

学前教育主要是指幼儿园教育,初等教育是指小学教育,中等教育包括初中和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中国的教育体系以公立学校为主,同时允许私立学校存在。

菲律宾教育制度菲律宾的教育制度由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部分组成。

学前教育主要是指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为六年制,中学教育为四年制,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菲律宾的教育体系同样以公立学校为主,私立学校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2. 课程设置中国课程设置中国的课程设置强调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术能力的培养。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需要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

高等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则更加专业化和多样化。

菲律宾课程设置菲律宾的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除了学科知识外,还强调音乐、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教育。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需要英语、数学、科学、社会研究等学科。

高等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也较为多样化,注重实践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3. 教育质量中国教育质量中国的教育质量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国的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学术能力。

高等教育阶段,中国的大学在世界的排名也逐年提高,部分高校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声誉。

菲律宾教育质量菲律宾的教育质量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教育资源不足、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术能力相对较弱。

高等教育阶段,菲律宾的大学在国际上的排名相对较低,但部分私立大学的教学质量较高。

4. 教育投入中国教育投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投入,近年来教育投入逐年增长。

菲律宾学历框架体系

菲律宾学历框架体系

菲律宾学历框架体系一、引言菲律宾学历框架体系是指菲律宾教育体系中对学历的分类和层次划分的框架。

该框架旨在提供一个清晰的学历层次结构,以便学生、教育机构和雇主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比较不同学历的水平和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菲律宾学历框架体系的结构和特点,并分析其对教育和就业的影响。

二、菲律宾学历框架体系结构菲律宾学历框架体系分为三个主要层次: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

每个层次又细分为不同的学位和证书级别。

以下是菲律宾学历框架体系的具体结构:1.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菲律宾学历框架体系的最高层次,包括本科和研究生学位。

以下是高等教育的学位级别:•本科学位(Bachelor’s Degree)•硕士学位(Master’s Degree)•博士学位(Doctorate Degree)2. 中等教育中等教育是指高中教育,菲律宾学历框架体系将其分为两个级别:•高中证书(High School Certificate)•高级中学证书(Senior High School Certificate)3. 初等教育初等教育是指小学教育,菲律宾学历框架体系将其分为两个级别:•小学证书(Elementary Certificate)•小学毕业证书(Elementary Graduation Certificate)三、菲律宾学历框架体系特点菲律宾学历框架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纵向结构菲律宾学历框架体系呈现出明确的纵向结构,从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再到高等教育,学历层次逐渐提高。

这种结构有助于学生和雇主更好地了解不同学历的水平和要求。

2. 多样性菲律宾学历框架体系涵盖了不同类型的学历,包括学位和证书。

这种多样性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历类型。

3. 职业导向菲律宾学历框架体系注重职业导向,提供了与不同职业相关的学历选项。

学生可以选择与自己职业目标相符的学历,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4. 质量保证菲律宾学历框架体系通过认证和评估机构对教育机构和学位课程进行质量评估,以确保教育质量和学历的可靠性。

菲律宾教育制度

菲律宾教育制度

菲律宾教育制度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一个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其教育制度在不断发展和改革中逐渐完善。

本文将从菲律宾教育制度的历史背景、教育体制、学校教育、高等教育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展开详细讨论。

历史背景菲律宾教育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班牙殖民时期,16世纪初,西班牙传教士开始在菲律宾传播天主教教育,并建立了一系列教会学校。

1898年美西战争后,菲律宾成为美国殖民地,美国殖民政府开始对菲律宾进行教育改革,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法规和教材。

独立后的菲律宾共和国继续延续了美国时期的教育模式,并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

教育体制菲律宾的教育体制主要分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阶段。

基础教育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共计12年,学生在完成12年制基础教育后可以选择进入高等教育阶段。

学校教育菲律宾的学校教育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大发展,不少学校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在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政府也在积极推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努力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高等教育菲律宾的高等教育体系较为完善,包括大学、学院、技术学校等各类教育机构。

菲律宾大学在东南亚地区享有一定的声誉,其教育质量和研究水平位居较高水平。

面临的挑战菲律宾教育制度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配,城乡教育差距明显,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有待改善。

教师队伍建设不足,部分地区缺乏高素质的教育人才。

对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更新、教育投入的不足等也是当前教育系统面临的问题。

总结菲律宾教育制度历史悠久,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创新,努力提高整体的教育水平,使更多的菲律宾青少年能够接受到优质的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行政
• 现在,教育文化部分 3个局分管三级教育:初等 教育局,负责菲律宾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政策 和计划的制订及推行;中等教育局,负责制订和 推行包括非正规教育在内的中等教育政策、方案、 计划和标准;高等教育局,负责制订高等教育的 发展规划、奖学金计划,检查执行情况并对高等 教育的成就进行评价。 • 教育文化部主管的教育经费是政府预算中最大的 一项。1980年教育文化部预算为33.9亿比索。由 于教育经费比较充足,菲律宾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比较迅速,从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东方大学
• 东方大学建立于二战 后不久,也就是1976 年7月菲律宾宣布脱离 美国独立的时候。在 近60年的发展中,学 校飞速发展成为东南 亚地区规模最大、最 具影响力的知名综合 性大学之一。该校设 有两个校区,分别位 于马尼拉和卡卢坎, 马尼拉是主校区[
泽维尔大学
• 泽维尔大学(Xavier University-Ateneo de Cagayan)是菲律宾 一所规模中等却有着 全面教育的公立大学, 该大学成立于1933年, 由神父Fr James TG Hayes SJ创立,位于 菲律宾Cagayan de Oro市。泽维尔大学设 有本科、研究生、博 士生专业。
菲律宾著名大学简介
菲律宾大学
• 菲律宾大学是根据菲律宾首届立法 机构颁发的第1870号法令(亦称大 学宪章)于1908年6月18日创办的, 实际上是依靠美国人,并按照兰德 公司资助大学的模式,为菲律宾人 开办的一所大学。该校的第一任校 长是美国人默里· 巴特利特博士 (Murray Bartlett)。经过百余年 的发展,现已是菲律宾规模最大的 国立综合性大学,国内唯一招生合 作伙伴为名高国际教育。经过近一 个世纪的风雨历程,菲律宾大学现 已是菲律宾规模最大的国立综合性 大学,为菲律宾四大名校之首。
国父大学
•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国父 大学在菲律宾声望颇高,培养 出一批值得国民尊敬的学生。 在这些另人瞩目的学生中,有 菲律宾总统、最高法院法官、 立法机关和内阁的数位成员、 大使、约20位的银行行长和金 融公司、教育机构领导、工农 商贸领域的带头人以及陆海空 三军军官及官员。更难能可贵 的是,这所大学毫不掩饰地与 世人分享她是如何培养和塑造 这些成功毕业生的性格的。
现行学制(高等教育)
• 高等学校分为公立高等院校和私立高等院校。前者包括国 立大学、农学院、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师范学院、职业 学院等,共24所。后者也有各种不同类型的院校,共450多 所。私立高等院校的学生数占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数的90%。 菲律宾大学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大学。 • 政府对师范教育很重视。小学教师由 4年制师范学院培养。 最大的师范学院是国立菲律宾师范学院,附设研究生院, 可培养博士。另有 8所地区师范学院,附设研究生部,可 培养硕士。大学设教育系。政府每 3年举办一次教师任用 资格考试,保证师资质量。 • 此外,政府还重视劳动教育、青年公民行为教育、校外教 育、妇女教育、广播教育等。 • 1980年,全国共有学生1300万人,占总人口的27%,文 盲率为11%。
菲律宾理工大学
• 菲律宾理工大学的总 部坐落于经济繁华的 首都城市马尼拉,目 前在校人数大约 50,000 可以说是菲律 宾学生人数最多的国 立大学。大学有教学 经验丰富及学术背景 良好的教授。PUP是 由菲律宾高等教育委 员会监督的。
菲律宾师范大学
• 菲律宾师范大学是菲 律宾一所公立大学, 创建于1901年9月1日, 本部位于马尼拉中心, 国内合作伙伴为名高 国际教育。作为一个 培养老师的初级学院, 最初提供了2年制的中 等教育课程。
德拉萨大学
• 德拉萨大学创立于 1911年,位于马尼拉 的市区,是菲律宾国 内排名第一的私立院 校,同时也是菲律宾 一流的贵族基督学校。 “菲律宾四大名校” 之一。德拉萨大学在 菲律宾大学排名中位 居三,其商学院在全 球教育商学院排名网 国家商学院排名中位 居第二。
亚当森大学
• 亚当森(adamson)大学 创立于1932年,创办之初 是为了发展化学工业的需 求,尤其针对[1] 菲律宾在 化学领域的科学和技术。 1941年2月,学校建立大 学教育系。1964年12月作 为一个天主教大学加入亚 当森· 奥扎南教育机构,专 门致力于天主教教学的发 展,广泛扩展学校,大量 招生,尤其 是针对贫困人 群,并在世界性的[1] 天主 教教学学术上有着杰出贡 献。
雅典耀大学
• 雅典耀大学始建于 1859年,是一所包括 文学院、商学院、法 学院等众多科系的综 合性私立大学。初期 为公立学府,于1959 年奉准升格为大学。 马尼拉雅典耀大学是" 菲律宾四大名校"之一, 学校追求与时俱进。 天主教耶稣会管理的 亚洲四大名校之一。
菲律宾圣托马斯大学
• 圣托马斯大学是菲律 宾的天主教大学,学 校成立于1611年4月 28日,是一所私立院 校。“菲律宾四大名 校”之一,圣托马斯 大学致力于传播艺术 和科学方面的知识, 通过神圣信念的传递 激励人们内心对知识 和科学的渴望。
现行学制(初级教育)
• 小学为6年制,分为示范小学、一般小学和乡村小学。前者 为地区的中心小学,规模较大,设备较好,负责协助本地区 一般小学提高质量。乡村小学条件较差,一所小学只有1~ 2位教师。课程有语文、算术、英文、艺术、体育、社会 科学、工艺、自然与卫生等。上课的特点是不分节,时间 长短视儿童学习兴趣而定。 • 中学为4年制。头2年的课程统一有语文、英语、数学、社 会科学、工艺和家政。后2年的课程则分为普通科与职业 科。乡村中学为农村青年提供受教育的机会。1978年,全 国有乡村中学1736所。它不仅有利于普及农村中等教育, 而且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碧瑶大学
• 碧瑶大学始建于1948年, 目前已发展为一所设备完 善、拥有雄厚师资能力的 综合性大学,现有学生人 数约两万人。学院十二个, 碧瑶大学承认学生在中国 中等卫生学校所修的部分 学分。该院校在菲律宾具 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致力 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 设备和优雅的学习环境, 收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好评。
教育行政
• 1975年,进行了教育文化部的行政组织与机构的 改革,以提高教育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改组前 的教育部,其权力高度集中。改革后,权力分散 到地方。决策权由负责全国地区教育文化局的13 名教育文化局局长掌握。这种权力分散的革新, 有利于部长级官员摆脱许多日常事务,从而有可 能用更多时间和精力研究全国重大教育文化的方 针政策及国际教育、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地方教 育文化负责人有了更大自主权后,亦可因地制宜 办教育,使培养的人材更符合各地区的实际需要。
菲律宾教育
教育概况
菲律宾教育概况
• 菲律宾教育历史可分为 4个时期:①16世纪前闭关自守、 与外界隔绝的时期;②16世纪~19世纪末西班牙殖民地时 期;③1899年后西班牙把它割让给美国,沦为美国殖民地 时期;④1946年独立后的共和国教育发展的新时期。 • 菲律宾共和国政府鉴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要求受 教育的愿望,开始了一系列的教育革新,取得了较好的成 就。
菲律宾远东大学
• 菲律宾远东大学(Far Eastern University) 是菲律宾目前中国学 生人数最多的大学。 始建于1928年的远东 大学为私立非宗教大 学,她专心致力于知 识、道德的追求及提 升菲律宾人的经济, 特别是对于劳工阶级 及在菲律宾社会上少 有特权之人。
欢迎大家来菲律宾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