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质量分析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素质测试质量分析六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素质测试质量分析六年级数学质量分析对于小学六年级数学而言,考完期末考后该如何对于试卷进行质量分析呢下面就随一起来了解下六年级数学期末素质测试质量分析吧!一、基本情况1、试卷简析:本份试卷以《数学课程标准》和北师大版教材的要求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全面考查学生对本学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基本活动经验以及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较好地体现了基础性、全面性、发展性等特点。
①基础性本试卷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属于期末素质测试,没有偏题怪题,难易适中,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
②全面性从整体看,命题覆盖“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的内容。
把“数与代数”领域作为命题的重点内容,兼顾“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及“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
③发展性2、学生情况:从总体上看,学生基本完成了本学期的数学学习任务,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差距,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近7分。
这说明不同班级之间发展还不平衡,学生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出现这样的差距,有生源情况,学生基础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素质等方面的原因。
二、答题情况分析:我校从某班中随机抽出40份样卷进行统计分析,下面按试卷题目的顺序,将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逐题分析。
下面是抽样40份(平均分87分)试卷得分情况:(一)、主要成绩:1、“数与代数”基础知识基本理解。
本领域得分率约85.3%。
试题分布在几个大题里。
从抽样试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比的认识、分数的四则运算、解方程、百分数的应用及比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基本掌握。
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比较认真地理解题意、分析信息、运用合理的解题方法正确地进行解题。
如:计算题、解方程和实际问题得分率较高。
2、“空间与图形”部分得分率有所提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导语:随着小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数学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期末试卷的质量对于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价和教学效果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的质量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一、试卷结构设计合理数学试卷的结构设计是评价试卷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在结构上往往分为选择题和填空题两部分,每一部分涵盖了课本的主要内容,总分约为100分。
通常,选择题占试卷总分的60%左右,填空题占40%左右,这样的设计符合数学教学中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题目设置灵活多样试卷的题目设置应该能够灵活多样,既包括基础题目的考查,又要有思维拓展型的题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中应包含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应用题等。
其中的选择题可以包括单选和多选,既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又考察了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填空题既考察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考察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计算题可以综合运用知识点,考察学生的计算技巧;应用题可以更好地考察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难度递进合理试卷的难度应该按照课本知识的难度进行递进,既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困难。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的难度应该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确定。
试卷中既有一些简单的基础题目,如乘法口诀、面积计算等,又有一些较难的题目,如应用题等,以全面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注重综合能力考查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的设计应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查。
综合能力考查是指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通过不同知识点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综合能力的考查可以通过拓展性的选择题、填空题和应用题来实现。
例如,可以设计一道应用题,要求学生根据一段实际情境,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评价六年级数学质量分析一、试题评析1.试题设计本张试卷满分100分,共六个大题,分别是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实践操作题、解决问题。
第一大题填空题有13个小题,共24分,涵盖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位置与方向、比、百分数、圆、数与形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了考查。
第二大题是判断题,有5个小题,共5分,包含分数乘除法、比、百分率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孩子们对概念的理解、易错知识点的辨析能力。
第三大题选择题,有5个小题,共5分,包含扇形统计图、分数乘除法、比、圆相关知识。
第四大题计算题,其中又分为4个小题,分别是口算、混合运算、解方程、列式计算。
混合运算6道,都可以进行简便计算。
解方程3道,列式计算2道,总共30分,考查学生本学期所学计算知识掌握情况,主要是分数乘除法计算,也包含五年级学的分数加减法计算。
第五大题实践操作题,第一小题画圆,考查圆的相关知识,第二小题标出各场所的位置,考查位置与方向相关知识,第三小题画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考查统计图相关知识,共12分。
第六大题解决问题,有6个小题,共24分,第一小题属于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第二小题属于工程问题,第三小题包含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及按比分配两个知识点,第四小题属于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第五小题解题方法比较多样,可以用按比分配的方法来解决,也可以用分数乘除法或方程来解决,第六小题属于求圆环面积的解决问题。
六道题都是我们平常经常练习的类型,都比较基础,综合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试题特点本册教材包含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百分数,位置与方向,圆,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等内容。
分数乘法和除法、比、圆、百分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从试题整体看,本张试卷知识覆盖较全面,突出了本册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重难点,难度比例适宜,基本上可以全面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操作、能力与运用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1.考试概述本次数学期末考试是六年级上学期的最后一次考试。
考试内容包括整数、分数、几何图形、代数等多个知识点。
考试形式为笔试,共计100分。
2.考试成绩分布根据学校统计,共有100名学生参加了本次考试。
考试成绩分布如下:优秀(90分以上):20人良好(80-89分):30人中等(60-79分):40人不及格(60分以下):10人3.知识点掌握情况整数:80%的学生掌握良好,需要重点巩固负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分数:75%的学生掌握良好,需要重点巩固化简分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几何图形:70%的学生掌握良好,需要重点巩固平行线、垂直线和角度的知识。
代数:60%的学生掌握良好,需要重点巩固字母代数式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4.学生问题分析在整数、分数和几何图形等知识点上,学生容易迷失细节,导致计算错误。
代数方面,学生对字母代数式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容易产生困惑。
5.教学建议针对整数和分数,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增加实际应用情境,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针对几何图形,建议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通过实物模型和图形展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针对代数,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多做练习题,巩固基础知识,并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解题思路。
6.家校配合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
家长可以提供学习辅导,例如帮助孩子做习题、与孩子讨论数学概念等。
7.结语本次数学期末考试的整体成绩良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在某些知识点上存在薄弱之处。
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教学,提供更多练习机会,帮助学生全面提升数学水平。
以上为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希望对今后的学习和教学有所启发。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一、背景分析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班的学生,对他们整体数学掌握情况,笔者一直予以关注。
通过本次检测,又能体现出这批学生的特点。
本班学生两极分化极其严重,数学非常薄弱的有5人左右,在及格边缘的也有5人,中等水平的将近6人,女同学居多,男生的思维水平一直比女生强,因此从高分段来看,男生的成绩优于女生。
二、整体情况分析本次检测平均分只有73.9分,反映了本班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两极分化较严重,31.0%的学生数学素养较好,都能在90分以上,而19.0%的学生不及格,并且有11.9%的学生成绩在20分以内,平均分就难提高上去。
优等生成绩不完美,总有差错,100分几乎没有,说明学生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系统处理数学知识的能力尚未建立。
2、学困生分析本班的学困生已成现实,难以改变,因为他们的基础知识实在不行,教师根本没有精力和耐心去精心辅导,所以尽可能让他们理解简单的数学知识,让他们切实掌握。
11.9%的学生基本不具备学数学的能力和方法了,只能靠模仿做几道简单的习题。
18.0%的学生思维水平不是特别高,相对于优等生来说理解会慢点,不够灵活,但耐心讲解,他们也能掌握好,这部分学生还是可以挽救的。
3、卷面分析本次检测较以往,有如下改变:一是解决问题的比重适度降低,几乎涵盖了本册重点知识,分值只占25%;二是口算题量增加,强化了口算能力的重要性;三是注重了知识习得过程的考查,如圆面积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强化了过程的重要性。
四是注重知识的全面理解。
如选择题的第1、5小题,都是理解性较强的题,需要学生深入思考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三、试题具体分析1、学生答卷整体情况分析:从学生答题情况开看,还算可以。
每个大题的答题率都在60——70%之间,只有解决问题的第2个题目,在44.8%不大理想。
而有关用数对表示位置的习题正确率在100%,难能可贵。
其余较好的有文字题的第2小题,让学生用方程解答,刚好有复习到。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表现分析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表现分析1. 考试概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于XX年XX月XX日进行,共计包含XX个题目。
参加考试的学生人数为XX人。
2. 总体表现整体来看,本次数学考试的表现较为稳定。
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考试内容,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具体表现如下:- 平均分:本次考试的总体平均分为XX分(满分为100分),表明学生整体掌握了数学知识,并能够运用于解题。
- 及格率:考试中,有XX%的学生取得了及格分数(及格分数为60分及以上),显示出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
3. 题型表现不同题型的表现情况如下:选择题选择题是本次考试的重点题型,涉及到了各个数学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大部分学生在选择题上表现良好,能够准确选择正确答案。
计算题计算题是考察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重要题型。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完成计算题目,但有少部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
4. 其他发现除了以上表现,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 题目X的解答率较低:题目X的解答率只有XX%,存在相对较多学生没有掌握相关知识点或答题思路,需要加强指导和训练。
- 题目Y的正确率较低:题目Y的正确率仅为XX%,显示出学生在该知识点掌握上较为薄弱,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巩固。
5. 建议基于本次数学考试的表现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针对学生中运算失误较多的情况,可以在课后安排一些运算巩固练,提高他们的计算准确性。
- 针对题目X和题目Y的较低解答率和正确率,可以开设一些专题辅导课,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结束语本次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总体表现可圈可点,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希望以上分析和建议能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效果。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考试质量情况。
这次考试,共有26名学生参加,缺考0人,平均为64.46;合格人数15人,合格率60%,优秀人数6人,优秀率24%,不及格10人,不及格率40%。
二、试卷命题的理解及分析。
1、基本情况。
试卷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填空题(占23%),第二部分为选择题(占10%),第三部分为计算题(占37%),第四部分为操作题(占36%),第五部分为解决问题(占25%),注重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考查,从题型上看,试题都是学生常见的,熟悉的题型。
2、知识比较牢固的地方。
(1)、较好的掌握了分数乘法与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理解分数乘法与分数除法的意义,会灵活运用其解决一些简单的分数应用题。
(3)、能熟练的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按比分配的相关问题。
3、典型错误及分析。
(1))填空题:第2小题:多数学生都知道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但是已知周长,求边长时,很多学生就不知道该怎么计算了。
(2))填空题:第10小题:班上很多学生上课无论怎么提示,他们都不动手画线段图,所以对于线段图的理解不深。
而且在解决分数乘除法的应用题时,大多数人喜欢用算术做法,很少用解方程的方法,因此列出的方程不是单位“1”的量-已读的量=80.而是(1-分率)x=80。
(3)选择题:第1小题:用分数乘法算式来表示图的题型,一直是本班学生的一大难题,无论怎么讲解,多数学生还是不了解。
(4)简便计算:通过不断练习,对于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大多学生已经掌握,但是第二题的分配律和结合律,很多同学就少了一个括号。
(5)脱式计算中经过多次强调,随意去掉括号的已经变少,但是分数和小数的乘除法中出现错误的依然很多。
(6)解方程:解方程依旧是本班学生错误最多的一道题,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很多人写着写着,左边加减右边又忘记了,用加减乘除各项关系,有些又不会将某个部分看做一个整体。
(7)求阴影部分周长和面积。
大部分的错误为计算周长时,把图上标识出直径的那一条也算上,其余为计算中的错误,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怎么计算,多数还能掌握。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一、试卷概况试卷结构本次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共有25道题目,其中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题型,题型分布合理,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易程度试卷整体难度适中,基础题型和拓展题型相结合,既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察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学生表现分析优点1. 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大部分学生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表现良好,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
2. 解题思路清晰:学生在解答题中能够清晰地展示解题思路,逻辑性强。
3. 创新能力突出:部分学生在面对拓展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展现出良好的创新能力。
不足1. 粗心大意:部分学生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因粗心大意而出现错误。
2. 解题技巧待提高:部分学生在解答题中,解题技巧有待提高,例如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
3. 时间管理不当:少数学生因时间管理不当,导致部分题目未能完成或草率完成。
三、教学改进建议1.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授,确保学生能够牢固掌握。
2. 提高解题技巧:通过练习和讲解,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技巧,减少计算错误。
3. 培养时间管理能力:教育学生在考试中合理分配时间,避免因时间管理不当而影响答题质量。
4. 激发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培养创新思维。
四、总结本次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质量较高。
通过本次考试,我们发现学生存在一些问题,也看到了他们的优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努力,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工作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埝城小学徐艳君
儒家文化中讲究“自省”,道家文化中讲究“反观自照”,说的都有一个“反思”的意思在里面。
这告诉世人,一味埋着头向前走是不行的,人应该学会反思。
因此我们通过对上学期期末考试进行质量分析,来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提高。
一、试题分析
本次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全县统考,卷面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试题,紧扣教材,既关注了双基,又考查了能力的发展,同时还关注数学思想与活动经验。
考查面广,题量适中,没有偏、难的题型,在题型上相对灵活,能较好地反映出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
有利于考查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也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下面就我认为的典型试题进行分析。
如:填空题第七小题的考核目标,是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观察并发现把圆拼成长方形两者各部分之间的内在关系。
选择题第1小题的考核目标,是选取了比、圆、百分数等三个知识点中易错题型,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
计算题的考核目标:1、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和分数(不含带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及
混合运算。
3、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操作题第1小题的考核目标,是能利用方格纸,用数对(限于正整数)表示位置,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
解决问题第3小题的考核目标,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转化,并会比较大小。
第4小题的考核目标,是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6小题的考核目标,是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公式的应用,以及用图形与几何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基本情况:
我校参加六年级数学考试的有271人,考试成绩最高分97分,最低分7分,平均分是77.04分。
其中优秀率占38.01%,及格率为88.56%。
大部分分数居于片区300名——800名之间。
我们来看一下我校六年级数学各分数段的情况统计图,我发现:
1、100分为0人;
2.、85—97分段为103人,占我校年级比例为 38.01%;
3、70—85分段为108人,占我校年级比例为39.85%,这两个分段人数还是比较多的;
4、60—70分段为29人,占我校年级比例为10.7%,
5、60分以下的人数为31人,占我校年级比例为11.44%,说明帮差工作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因此,帮差和培优仍然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我们再来看一下得分情况:
学生得分率最高试题:选择题第4小题;计算题第1小题;解决问题第1、2小题。
学生得分率最低试题:填空题第7—9小题;选择题第2小题;计算题第4小题第二道题;操作题第1小题;解决问题第3小题。
三、答题分析:
1、答题亮点:
(1)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2)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思路清晰
(3)作图规范
(4)计算正确率高
计算题正确率高,足以说明,我校上学期安排每周三午自习进行计算题专项训练,并要求学生每天晚上坚持做五道计算题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2、从学生的答题情况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没有掌握。
(2)学生思维灵活性较差,缺乏对于生活中数据的分析能力。
(3)做题习惯培养与教育不到位,所以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出错较多。
2、现将出错率较高的试题具体问题分析如下:
(一)填空题第4小题失分较多,主要是学生读题不认真,方法会,但忽略了单位的不同。
第9小题失分最多,从答题情况可以看出,学生不能探索给定算式中隐含的规律,逆向思维能力较弱。
(二)选择题第2小题失分最多,反映学生由于定性思维的禁锢,忽略了绳子总长已经给出,导致出错。
(三)计算题第4小题第二道题失分最多,这道题是运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一种特例,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同时对除法算式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弄不清,所以出错严重。
(四)操作题第1小题,学生不能正确用数对标出方格纸上对应的点,出错极高,说明观察、推理能力有待提高。
(五)解决问题失分较严重的是第3小题,这道题是课本原题,出错严重更说明了学生不能对题目中的数据,通过分析做出正确判断,因而失分较多。
第4小题,是学生不理解题意,对单位“1”判定出错,也不能对题目中的数据通过分析做出正确判断,因而失分较多。
3、个例分析
这是我校最低分同学的试卷,当时刚一看到成绩,我就给学校主管领导打电话,要求查一下该同学的试卷。
结果拿到试卷后,我发现阅卷没有任何问题,当时我真的是惊吓到了。
因为这位同学从一到六年级无论平时检测还是期末考试最低都没低过60分,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中游水平。
然后就与孩子交流,和家长沟通。
最后确定为平时的家庭作业,课堂作业以及考试都存在抄袭、作弊现象。
对此,我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大班额教学,很难保证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因而孩子从不需要学习就可以考高中分尝到了甜头,从而形成依赖心理,导致现在难以弥补的恶果。
四、改进措施
针对考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制定出以下改进措施:
1、重视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2、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强化知识的运用和延伸。
3、考试后要注意总结失分的原因,要让学生学会反思,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4、作业设计要有层次,布置要少而精。
继续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
5、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发展,在平时多强调通过逆向思维,逆运算来验证题目的对错,来提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
我的交流完毕,感谢各位评委及同仁的聆听,同时期待您提出宝贵的意见。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