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历史事件——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

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虎门销烟的故事。
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极具标志性的历史事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爱国斗争。
这一事件发生在1841年,当时中国正值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侵略者以枪炮逼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包括《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向英国支付巨额赔款,并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其中虎门即为其中之一。
虎门销烟的故事始于1847年,当时英国商船在虎门附近水域非法贩卖鸦片,而中国官方则严禁鸦片的贩卖。
中国广东巡抚林则徐得知此事后,立即下令查禁鸦片,并在虎门设立了海关,以严格查禁鸦片的走私。
然而,英国商人却置之不理,继续私自贩卖鸦片。
面对英国商人的无视,林则徐决定采取强硬措施。
他下令在虎门设立了禁烟牌坊,并发布了“禁烟令”,宣布对走私鸦片的严厉打击。
这一举措引起了英国侵略者的极大愤怒,他们认为这是对英国商人的侵犯,并对中国政府提出了抗议。
然而,中国政府并没有因此而退缩,相反,他们坚定地执行禁烟令,严厉打击鸦片走私活动。
中国的这一坚定立场引起了全国各地人民的广泛响应,各地纷纷响应禁烟令,展开了一场全民爱国运动。
这场运动不仅在中国国内掀起了爱国热潮,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虎门销烟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爱国斗争,也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坚定不移抵御外敌侵略的光辉篇章。
这一事件的背后,是中国人民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是中国人民对自由、独立和尊严的坚定追求。
虎门销烟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
在面对外敌侵略和不公正待遇时,我们应当坚定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坚守正义和良知,不畏强暴,勇敢斗争。
正是这种爱国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一次又一次地战胜外敌侵略,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利益。
虎门销烟的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近代史——虎门销烟

销毁 林则徐本想将鸦片运回京师销毁,不过御史邓瀛认为为防鸦片 被偷偷换掉,就地销毁更好,道光帝同意。林则徐决定于虎门公开销 烟,接下来林则徐就要找出销毁鸦片的方法。林则徐曾使用传统销毁 鸦片“烟土拌桐油焚毁法”,但膏余却会渗入地中,吸毒者掘地取土, 仍得十之二三。于是林则徐找出第二种方法“海水浸化法”。 海水浸 化法的办法是在海边挑挖两池,池底铺石,为防鸦片渗漏,四周钉板, 再挖一水沟。将盐水倒入水沟,流入池中。接着把烟土割成四瓣,倒 入盐水,泡浸半日,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烟土溶解。各名士 兵拿木耙不停在池中搅拌,务求烟土完全溶入水中。待退潮时,把池 水送出大洋,并用清水洗刷池底,不留涓滴。 当天日记里又说:“以日内消化鸦片,放出大洋,令水族先期暂 徙,以避其毒也。”
收烟 道光十九年二月十六(1839年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及广东海 关监督豫坤乘船到达虎门,会同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验收鸦片。烟贩在 沙角缴烟,并在路易莎号签发收据。林则徐并建议缴出一箱鸦片,则赏 茶叶五斤。 缴烟 美国及荷兰烟商承诺永不再贩鸦片,义律却从中破坏,缴烟途中运 走鸦片,又以各种理由拖延缴烟时间。林则徐将计就计,也延长封锁十 三行的时间,义律无奈如数缴烟。三月十九(1839年5月12日),民间缴 烟完毕,拘捕吸毒者、烟贩一千六百人,收缴烟膏四十六万一千五百二 十六两、烟枪四万二千七百四十一杆、烟锅二百一十二口。四月初六 (1839年5月18日),烟贩缴烟完毕,共收一万九千一百八十七箱又二千 一百十九袋。四月十一(1839年5月23日),兰士禄•颠地等英国商贩被 驱逐出境,次日义律亦将十三行的英国人撤到澳门。
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39年6月3 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 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 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虎门销烟成为打 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后来由中华民国 政府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
虎门销烟的历史故事

虎门销烟的历史故事道光1839年1月15日,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已经来临的1839是使禁烟史上最重要的翌年,对林则徐一生来说是最辉煌的岁月;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经过两个月的旅程到达广州,成千山万的人挤满了珠江两岸,人人争睹钦差的风采;整个广州都在等待和倾听钦差大臣的声音,林则徐的回答是第二天在辕门外贴出的两张告示收呈示稿宣明钦差大臣道广州的目的使查办海口事件;另一个关防示稿无异于钦差大臣此行的第一个宣言,是采取禁烟行动的先声;这个告示是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向广州官员、百姓和外国人的首次公开亮相,它不仅再次以清廉告白天下,而且是为了驾驭极其复杂的局面;林则徐的日记记载,他当天住在越华书院; 1839年3月18日,林则徐发布两个谕贴; 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 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 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国鸦片贩子颠地;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到来,矛盾自然转移到他身上,他到达当天,林则徐下令停泊在珠江上的一切外国船只封舱,当天晚上封锁商馆,并且撤走一切差役和中国雇员;但是义律是一个十足的大流氓,面对林则徐的命令,出尔反尔,采取无赖、讹诈、欺骗、撒谎的卑鄙手法交替使用;义律狡猾多端,但不是林则徐的对手,3月28日,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禀; 从林则徐1839年3月10日到达广州,到义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缴出全部鸦片,总共18天,这充分说明了林则徐收缴鸦片第一回合的胜利; 林则徐与邓廷桢等人会商后,就收缴的地点、验收、押运、存储、看管、守卫等各个环节做了无懈可击的指令和安排; 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亲赴虎门检查收缴前各项准备工作; 4月11日开始收缴,林则徐亲自监督收缴全过程; 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 收缴的这段日子,林则徐一刻不怠的监督这一庞杂的过程;日夜操劳,一丝不苟,无一纰漏; 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林则徐,理所当然地是这一事件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完成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毫无愧色地成为历史巨人了; 虎门销烟前,林则徐了解到,过去用火焚烧鸦片,鸦片油渗入土中,一些人就将这些土挖去,熬炼成烟膏.因此他派人在虎门海滩挖出长宽各15丈的2个大池,灌入海水,然后把鸦片投入池内,泡透后放石灰.再打开涵闸让鸦片末泄入茫茫大海; 150年前,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它不断的在世界各地疯狂的掠夺殖民地,还企图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 广州是外国烟贩子的贩毒中心;1838年广州地方政府处决一个中国的鸦片贩子,英国烟商竟然出来阻挠,激起了广州人民的义愤;1839年2月,一万多名群众到外国人民居住的旅馆前示威,声讨外国烟贩干涉中国内政的罪行; 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他一面加紧整顿海防,严拿烟贩;一面限令外国烟商交出鸦片;林则徐在给外国烟商的通知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由于林则徐坚定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再加上人民的支持,外国烟商被迫交出鸦片2万多箱; 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鸦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他令人将鸦片放入挖好的两个大池子里,池中放入卤水,鸦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降生水煮沸,就把鸦片销毁了;经过23天,才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 销烟的正义行动,取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虎门海滩每天都有上万人观看,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外国人看到这情形,也对林则徐禁烟的果断表示钦佩; 虎门销烟共销毁鸦片2376254斤;。
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

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1839年6月)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下面是为你整理的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希望你喜欢!虎门销烟的主要过程道光十九年正月廿五(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正式抵粤,受九响礼炮之礼,所有广东高官员皆来迎接。
美国商人威廉;亨德也在附近观礼,他留下了有关林则徐相貌的重要文献:“气度庄重,表情相当严厉,身材肥胖,上唇浓密的黑短髭,下巴留着长髯,看来六十岁左右。
”林则徐首先参观越华书院,并题了一对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1839年3月10日到达广州,到义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缴出全部鸦片,总共18天,这充分说明了林则徐收缴鸦片第一回合的胜利。
林则徐与邓廷桢等人会商后,就收缴的地点、验收、押运、存储、看管、守卫等各个环节做了无懈可击的指令和安排。
1839年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等亲赴虎门检查收缴前各项准备工作。
1839年4月11日收缴,林则徐亲自监督收缴全过程。
1839年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
收缴的这段日子,林则徐一刻不怠的监督这一庞杂的过程。
日夜操劳,一丝不苟,无一纰漏。
缴烟获得了完全的胜利,但如此巨量的鸦片如何处置,外国人推测中国可能对鸦片实行专卖,从而使鸦片买卖合法化,但他们想错了。
林则徐报告道光皇帝,要求验明实物数量,然后焚毁。
道光对林则徐表示了很大的信任,他让林则徐和邓廷桢、怡良等人将收缴的鸦片就地销毁。
虎门硝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
众鸦片烟商以为贿赂就能打动新来的钦差大臣,偏是林则徐就与历来的官员不同,视钱财如无物,他限定所有烟商三日内交出全数鸦片,并签切结书,声明以后不贩鸦片,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
”少数的烟商屈服,交出鸦片,但大部分的烟商,包括官府差役、胥吏查办,皆无所动。
虎门销烟的历史故事

虎门销烟的历史故事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故事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故事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那么你有了解过故事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虎门销烟的历史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虎门销烟,是指1839年(道光十九年)中国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省从外商手中收缴鸦片、从中国民间收缴烟膏烟具,并在东莞虎门集中销毁的历史事件。
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公元1820年9月,嘉庆帝在承德中暑,突然病死。
皇子旻宁继位,改元道光,世称道光帝,也叫清宣宗。
道光帝除了同他父亲一样,疲于应付国内此伏彼起的反清起义外,还面临了另一重危机,即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略和威胁。
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是在他在位期间发生的。
道光年间,江南暴雨成灾,一时饥民遍野。
户部尚书潘世恩正在苏州家乡守孝,家中囤积了白米数万石。
这天,有江苏按察使登门求见,请求潘大人开仓救济灾民。
潘世恩眼珠一转,推托说:“开仓济民,义不容辞,只是不巧得很,仓库上月就空了!” 来人沉稳地一笑,说道:“那正好,下官就借来贮米吧!”他当即派手下将各仓加盖封条,然后下令散发仓米赈济灾民。
事后按市价偿还了米钱,弄得潘大人哭笑不得。
这位机智能干的按察使,就是日后以禁毁鸦片名垂青史的林则徐。
进入十九世纪以来,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过剩,急需打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
而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只许可在广州一地同外国通商。
中国的封建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进口的工业品没有销路。
外国商人于是转向了罪恶的鸦片贸易。
鸦片是一种摧残人体的毒品,会使人吸食成瘾,这就使鸦片交易始终保持着六倍以上的高额利润。
西方国家向中国全力倾销鸦片,仅在道光帝执政的前十五年间,就造成了六千万两以上的白银外流,全国染上烟瘾的人口达二百多万。
虎门销烟的历史故事

虎门销烟的历史故事
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在19世纪末的广东虎门镇。
这个故事背后涉及到中国的烟草贸易、外国势力以及中国社会的反抗情绪。
在19世纪末,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陷入了一片动荡。
当时,中国
政府对于烟草贸易实行了高额的赋税,这使得烟草贸易成为了国家重要的财政来源。
然而,这一政策引起了外国势力的不满,因为他们想要在中国市场上获取更大的利润。
于是,一些外国烟草商人开始从东南亚地区走私烟草到中国,绕过中国政府的
赋税。
虎门镇,作为一个沿海城市,成为了这个非法贸易的主要节点。
当地居民利用他们的熟悉地理环境和渔民身份,帮助外国烟草商人进行走私活动。
然而,这种走私行为逐渐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重视。
1894年,中国政府决定采取行动,并指派了一位叫李鸿章的官员负责阻止虎门销烟。
李鸿章通过派遣军队和设立防线的方式,严厉打击了这一非法贸易活动。
随着中国政府的努力,虎门销烟的活动逐渐减少。
虎门销烟事件的发生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人们开始认识到外国
势力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并为中国的独立和尊严而奋斗。
这一事件也为中国的爱国主义情感注入了新的力量,人们开始积极参与到反侵略的运动中。
虎门销烟事件是中国历史上反抗外国侵略的重要里程碑,它展示了中国人民的
团结和勇敢。
这段历史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坚定的信念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战胜外来压迫,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发展。
虎门销烟故事主要内容

虎门销烟故事主要内容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19世纪末的广东虎门镇。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中国人抵制外国商品的壮举,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那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列强侵略的同时,也受到了帝国主义的商品侵略。
在英、法等国的推动下,中国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低价的洋烟,对当时中国的烟草业造成了巨大冲击。
这也导致了中国烟农生活的严重困难。
虎门作为当时南方的一个烟区,烟农们深受洋烟影响。
他们意识到,外国烟草的流入将进一步冲击中国烟草产业,威胁到自己的生计。
于是,他们发起了一场抵制外国烟草的运动,即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的运动从小范围逐渐扩大,最终成为遍及广东乃至全国范围的大规模运动。
在全国范围内,人们集体烧毁了大量外国烟草,并且刻有“抗洋烟”的石碑立于各地。
这一壮举激励了整个中国人民,成为中国反侵略斗争的一个重要标志。
虎门销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抵制洋烟,更在于唤起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抵御外敌的决心。
这场运动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团结起来,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才能守卫自己的文化和利益。
这段历史教会了我们许多宝贵的道理。
首先,它告诉我们要坚持自主独立的经济发展道路,抵制外来商品的冲击。
我们应该鼓励和保护本国产业,使自己的国民经济能够独立自主地发展,不受外来侵略的干扰。
其次,虎门销烟运动也告诫我们要重视民族团结和民族自豪感。
只有团结起来,共同抵制外敌,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的民族文化,骄傲自豪地传承和发扬下去,不让外国文化侵略我们的内心。
最后,虎门销烟还对我们提出了爱国的呼唤。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用行动诠释爱国情怀,为国家的繁荣和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虎门销烟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抵御外来侵略的无尽力量,也给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发扬虎门销烟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

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1839年6月)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希望你喜欢!虎门销烟的主要过程道光十九年正月廿五(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正式抵粤,受九响礼炮之礼,所有广东高官员皆来迎接。
美国商人威廉·亨德也在附近观礼,他留下了有关林则徐相貌的重要文献:“气度庄重,表情相当严厉,身材肥胖,上唇浓密的黑短髭,下巴留着长髯,看来六十岁左右。
”林则徐首先参观越华书院,并题了一对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1839年3月10日到达广州,到义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缴出全部鸦片,总共18天,这充分说明了林则徐收缴鸦片第一回合的胜利。
林则徐与邓廷桢等人会商后,就收缴的地点、验收、押运、存储、看管、守卫等各个环节做了无懈可击的指令和安排。
1839年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等亲赴虎门检查收缴前各项准备工作。
1839年4月11日收缴,林则徐亲自监督收缴全过程。
1839年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
收缴的这段日子,林则徐一刻不怠的监督这一庞杂的过程。
日夜操劳,一丝不苟,无一纰漏。
缴烟获得了完全的胜利,但如此巨量的鸦片如何处置,外国人推测中国可能对鸦片实行专卖,从而使鸦片买卖合法化,但他们想错了。
林则徐报告道光皇帝,要求验明实物数量,然后焚毁。
道光对林则徐表示了很大的信任,他让林则徐和邓廷桢、怡良等人将收缴的鸦片就地销毁。
虎门硝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
众鸦片烟商以为贿赂就能打动新来的钦差大臣,偏是林则徐就与历来的官员不同,视钱财如无物,他限定所有烟商三日内交出全数鸦片,并签切结书,声明以后不贩鸦片,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
”少数的烟商屈服,交出鸦片,但大部分的烟商,包括官府差役、胥吏查办,皆无所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理· 义律
海军上将查理· 义律爵士,出身于英国贵族。 1815年入海军,在印度和牙买加服役多年。 1822年升少校。 1830—1834年在英国殖民地圭亚那充高级官员,管理奴 隶。 1834年7月他以上校军衔随英国政府派驻广州第一任商务 监督律劳卑来华,任秘书。第二年任第三商务监督,同 年升第二商务监督,1836年升商务总监督。 他长期在英国殖民地压迫和奴役当地人民,来中国后积 极从事于侵略活动,以主张对中国采取强硬政策为巴麦 尊所信任。后因鸦片贸易问题,使得英国对清廷宣战, 引发第一次鸦片战争外,并率先在1841年1月26日派兵占 领香港。
虎门销烟
林则徐
林则徐
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 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 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 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 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 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 英雄”“中国开眼看世界பைடு நூலகம்一人”之 誉。
销毁
虎门 销烟
位于广东省 东莞市沙角
鸦片吸食者的变化
富裕人群 一般的中产者 普通老百姓
嘉庆 初年
嘉庆 末年
道光 初年
鸦片带来的灾难
极大地损害了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白银外流,国内经济出现危机
鸦片走私腐蚀了国家机器
林则徐奏折
“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 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 可以充饷之银。 鸦片如果让它在天下广为流传,危害是十分巨大的, 因此应当从严治理.如果再不把它当回事,那几十 年之后,咱们中国就没有能够打仗的兵,更没有军 费了.
鸦片
鸦片是从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 公元七八世纪作为药材从印度 物―罂粟未成熟蒴果经割伤果 等地传入中国 清朝时传入中 皮后,渗出之白色乳汁干燥凝 国。 固而得,含多种鸦片生物碱, 康熙晚期有萌芽 鸦片分为生鸦片和熟鸦片。 乾隆年间流入量开始增加。 至乾隆晚年嘉庆年间便开始大 量流入。
生鸦片
熟鸦片
英国的三角贸易链
“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 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 情甘服罪。”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 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 理。”
好吧,我交, 我交。
你交不交!不交我 就不给你茶喝!
销烟的办法
烟土拌桐油焚毁法
×
海水浸化法
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
增加了中国广大民众 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
影响
加速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
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 化的脚步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