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的临床体会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体会

中男 2 6例 ,女 9例 ;年 龄 1 4 6~ 6岁 ,平均 2 3
岁 ;病 程 2 h一2 ,平 均 8 ;首 诊 于 本 院 2 d h 8例 ,
外 院 7 ;重物压砸伤 7 ,交通伤 5例 ,自体 例 例
摔 坠 伤 2 例 ,其他 2例 。骨折 分 布 :直 接暴 力 1 1 1
月 ~ 02 6 2 1 年 月期 间采用尺骨克氏针固定配合杉 树 皮 小 夹板 外 固定 治 疗 闭合 性 前 臂 双 骨 折 3 5例 ,
取得 满意 的疗效 。 现 报告 如下 。
临床资料
所选病例共计 3 例 ,均为本院就 5
诊 ,前 臂 全 长 X线 片报 告示 前 臂 双 骨 折 患 者 ,其
入 硬 膜 外 腔 后 ,取 1 略长 于 硬 膜 外 穿刺 针 的腰 根 麻 (6 )经 硬膜 外穿 刺针 向前 推 进 ,直 到 出现典 2G 型 刺 破 硬 膜 外 的 落 空感 ,取 出腰 麻 针 的针 芯见 脑 脊 液 流出后 ,从腰 麻 针注入 罗 派卡 因 1 ml 2 % . 加 5 5 葡 萄糖 05 l .m 。退 出腰 麻针 经 硬膜 外 穿刺 针 头侧 留 置 硬膜 外导 管 3 5m。每 2 n用针 刺法 测定 1 c mi 次 感 觉 阻滞 平 面 ,可 用 手 术 台控 制 麻 醉 平 面 ,麻 醉 平 面控 制 T 8以下 ,2~5 i mn间隔监 测并记 录 血压 、
弛好f l 1 ,对孕妇及胎儿影 响小 ,小剂量药即可 以获 得满意 的麻醉效果 。硬膜外置 管需要可维持长时 间麻醉和术后镇痛 ,无 明显并发症等优点。虽然 对血流动力学有一定影 响 ,但通过积极补液和控 制平面以及血管活性药物适当应用 。
腰麻联合麻醉应用于剖产术的体会

腰麻联合麻醉应用于剖产术的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
方法对120例asa分级ⅰ-ⅱ级需行剖宫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ⅲ组,ⅰ组为连续硬膜外麻醉,ⅱ组为腰麻,ⅲ组为腰硬联合麻醉,监测并记录sbp、dbp、hr、spo2,apgar评分及疼痛程度,疼痛用vas评分法(0-10),0为无痛。
结果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比连续硬膜外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确切,肌松效果满意。
结论在术前准备充分,规范操作,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asa分级ⅰ-ⅱ级的剖宫产患者是安全、有效、平稳、可行的。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腰麻;起效时间;肌松效果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15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91-02近年来,蛛网膜下腔与硬脊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以下简称腰硬联合麻醉)已广泛应用下腹部、盆腔和下肢的手术。
蛛网膜下腔阻滞(以下简称腰麻)运动阻滞完全,但单次给药有时难以满足长时间手术需要,无法实施术后镇痛;硬脊膜外麻醉(以下简称硬膜外)麻药用量大,阻滞效果不完善,起效慢,而腰硬联合麻醉二者优点兼有。
我院自2004年以来,开展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患者,效果满意。
本文意在比较连硬外麻醉、腰麻、腰硬联合麻醉三种麻醉方法应用于剖宫产术患者循环变化及麻醉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120例需行剖宫产术的患者,asa分级ⅰ-ⅱ级,无呼吸循环系统疾患,年龄20-35岁,体重60-80kg,随机分为基本资料相仿的硬膜外组、腰麻组、腰硬联合麻醉组,每组40例。
12方法病人入手术室后,连接心电监护仪,监测sbp、dbp、hr、spo2,在上肢开放静脉通道,鼻导管吸氧,所用麻醉包均为新乡市驼人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腰麻包、硬膜外包和联合包。
ⅰ组硬膜外组:穿刺针18×80mm,药物2%利多卡因含1:20万肾上腺素,行l2-3间隙硬膜外穿刺成功,向头侧置管,留置3cm,先给2%利多卡因5ml,5分钟后确定导管在硬膜外腔而不在蛛网膜下腔后,追加2%利多卡因8-10ml,随后根据需要酌情追加药物,术后吗啡2mg用于术后镇痛。
腰麻和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体会

心里 , 防止仰卧 位综 合征 , 必要 时取 左 侧 位以使 下腔 静 脉 离开 巨大 子 宫 的压 迫 。 静脉注射麻 黄碱 , 血压 提高 , 使 保证 正 常 的灌注压 。麻醉引起 的低血压 。手术 中,
使腰 麻平 面不 超 过 T , 不足 部 分用 硬 R其 膜外注药 量 来 调 节 , 术 中注 意 补 充 液 且
吸抑制 , 术后 及时随访 , 密切 观察 , 一旦有
呼 吸 抑 制 可 以 用 纳 洛 酮 拈 抗 。 本 组 没 有 发 生 呼 吸 抑 制 , 麻 醉 平 面 控 制 T 下 与 8以 关 系密切 。
痛。 由于穿刺技术的改进 , 对硬脊膜 的损 伤小 , 减少 了脑脊 液 的外 漏 , 术后 头痛 使 的并发症 显著减少 。 麻 醉的首要任务就是提供安全有 效 、 无痛舒适 的麻 醉 , 腰麻和硬膜外联合 麻醉
参 考 文 献
1 庄心 良, 曾因明 , 陈伯銮 . 现代麻 醉学 [ . M]
第 3版.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0 5 14 . 2 0 :44
刺人蛛 网膜下腔 , 待脑脊液注入 等比重布 比卡因 8—1 m 0 g约 3 0秒 内推完 , 出腰 取 穿针 , 置入硬膜外导管 3 5 m, 卧位后 , .e 平
硬 膜 外 的优 点 , 其 缺 点 , 有 麻 醉 药 用 避 具
总之 , 腰硬联合麻 醉用 于产科手 术的 几 年时间里受到医生和患者 的认可 , 是产 科 手术 首选 的麻醉方法 。在工作中 , 我们 还必须 严 格操 作 常 规 , 免 并发 症 的发 避
生 , 后 及 时 随 访 。 有 报 道 称 , 临 床 上 术 在
量小 、 作用发挥 快 、 效果 确 切 、 肌松 充分 ,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的临床体会

【 src】Obet eT b ev h l ia a piain o o ie u aah o pd rla etei a te p t ns Abta t jci oo srete ci cl p l t fcmbnd sb rc n i eiua n s s t h a e t v n c o d h a i
于妊 高征 剖宫 产 手术麻 醉 。 【 关键 词 妊 娠 期 高血 压综合 征 ; 硬联 合麻 醉 ; 腰 硬膜 外麻 醉
【 中图分 类 号】R 1 .1 6 44
【 献标 识码】B 文
【 文章 编 号】1 7 — 7 1 2 1 1 — 1 0 0 6 3 9 0 (0 2)9 0 0 — 2
wi rg a c n u e y etn in frc s ra M eh d ttlo 5 ainswi r g a c n u e y e e so t p e n n yi d c d h p re so o e ae n. h t o sA oa f3 6 p t t t p e n n y i d c d h p r n in e h t
醉效 果评 价 明显优 于硬 膜外 组 ( P<00 ) 而 两组 在低 血 压 、 .5 , 恶心 呕 吐 的发生 率 、 黄素 和 阿托 品的使 用 方 面和 新生 麻
儿 A gr 分 、 醉并 发 症 等方 面 无 明显 差异 ( pa 评 麻 P>00 ) 结论 腰 硬联 合 麻 醉起 效 快 , 果确 切 , 安 全有 效 地用 .5 。 效 能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的临床体会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基层医院广泛开展剖宫产术,常用连续硬膜外方法行临床麻醉。
其方法单一,盆腔神经阻滞不完全,牵拉反应重,大多数时需辅助用药,均能影响新生儿呼吸。
腰硬联合麻醉,作为一项新技术,在各大中型医院广泛开展。
我院自2005年引进此项技术。
多用于中、下腹及下肢手术,剖宫产术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其优点是反应轻微,方法先进,起效快,安全、效果满意。
从而解决了阻滞不全时辅助用药问题,避免了对胎儿的影响。
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期间共计36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
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技术,该方法的效果、优缺点等情况。
结果麻醉阻滞效果完善,肌松好,约占93.5%。
麻醉失败占1%,麻醉操作结束患者平卧后多数出现血压、心率改变,均经及时对症处理后纠正。
结论对腰硬联合麻醉技术的优缺点操作失败原因及适应症、禁忌症进行讨论总结。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图分类号】R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3-0048-01我院自2005年引进腰硬联合麻醉技术。
广泛应用于中、下腹及下肢手术,其妇产科剖宫产术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技术。
该麻醉对生理影响小,起效快,反应轻微,安全,方法先进,麻醉效果满意[1]。
从而解决了麻醉阻滞不全时辅助用药问题,从而避免了对胎儿的影响。
本文就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间共360例妇产科剖宫产手术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总结,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共360例剖宫产术,ASAⅠ-Ⅱ的,年龄21-41岁,平均体重60±5kg,妊娠足月的初产妇,无其他系统疾病的。
1.2 麻醉方法术前禁食水6小时,术前30分钟根据患者情况肌注阿托品0.3-0.5mg,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测量血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合度。
取侧卧位,确定穿刺点。
常选择L2-3或L3-4间隙,常规消毒铺无菌单。
腰—硬联合麻醉在妊高症剖宫产术的应用体会

出时 间 : 7~2 mi l 3 n。
2 2 镇 痛 效果 .
优 1 3 , 8 良3 , %。 5 例 占9 %; 例 占2
2 3 生 命指 征 .
麻醉 前及 麻 醉 5 、O 、5 至术 毕 时E G、 ’1 ’1 ’ C HR、P ,S P D P S O 、B 、 B 无 明显 变 化 。 2 4 新生 儿 1 miA g r 分 . ~5 n p a评 1 例新 生 儿 为6 , 急 诊抢 救 后 转 入儿 科 病 房 治疗 后 好转 , 分 经 其 余均在8 以上 。 分 2 5 产 妇术 后 2 h 发症NDLE E匿固重 H E IT T T— 譬 lOIEARM —誓 _ N G C— N ● F M A
腰 一 硬 联 合 麻 醉 在 妊 高 症 剖 宫 产 术 的 应 用 体 会
郝 玉 苓 ( 北京 市 通 州 区妇 幼 保健 院麻 醉科 北京 1 1 0 1 ) 0 0
1 出现恶心 、 例 呕吐, 给予 胃复安肌注后缓解。 其余无并发症发
生。
为单 胎 )无 心 血 管 及 呼 吸 系统 等 严 重 疾 病 , , 无手 术 禁 忌 证 。 12 麻醉 前 准 备及 方 法 . 产妇 术 前 均 经过 休 息 、 静 、 痉 、 镇 解 降压 、 容 、 症 治 疗 , 扩 对 术前 3mi肌 注 苯 巴 比妥 钠0 2 , 0 n .g 阿托 品0 5 ( P 0次 / n 改用 .mg若 >10 mi , 东 莨 菪 碱 0 3 )入 手 术 室 后 面 罩 吸 氧 , 护 仪 持 续 监 d EC .mg 。 监 O G、 HR、 BP、 P , 立 静 脉 通 道 , 速 滴 入 复 方 氯 化 钠 注 射 液 S O, 建 快 2 0 , 妇取 右 侧 卧 位 , 择L —3 L —4 0 mL 产 选 2 或 3 间隙 穿 刺 。 用 联 合 采 穿 刺针 行 硬 膜 外 穿 刺 , 成功 后 将 细 腰 穿 针 沿 硬 外针 穿 刺 到蛛 网膜 下腔 , 有脑 脊 液通 畅 滴 出 后将 局 麻 药( %罗 哌卡 因 l +l%葡 萄 1 mL O 糖 l ) 0内 匀速 注 入 蛛 网膜 下 腔 , 出 腰 穿针 , mL 在4 s 退 向头 端 置 入 硬 膜外 导 管 3 c 用 , 产 妇转 为平 卧 位 , 续 补 液 , 侧 臀部 抬 ~4m备 将 继 右 高 1 。 用 针 刺 法 测 感 觉控 制 麻 醉 平 面 在 T —6 5, 4 。 1 3 观 察指 标 . () 醉 起 效 时 间 : 药 后 到 麻 醉 平 面 在T 1 麻 注 4—6 () 痛 效 果 : ; 镇 2 用 疼 痛 视觉 模 拟评 分 法 ( S记 录麻 醉 镇 痛 效果 , ) 命指 征 : VA ) (生 3 连 续 监 测 记 录 麻 醉 前 及 麻 醉 5 、0 、5 至 术 毕 时 E G, ’ l ’l ’ C HR,P . S O, S P DB () 生儿 娩 出时 间 : 皮 至 新 生 儿娩 出 l5新 生 儿 l B , P; 新 4 切 () ~ 5 n g r 分 , ) 妇 术后 2 h 发 症 。 miAp a评 (产 6 4并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麻醉体会论文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在我院实施剖宫产手术中86例产妇的麻醉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麻硬膜外麻醉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及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但bromag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意义(p<005)。
结论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满意,而且安全、可行,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剖宫产;腰麻;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20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77-02剖宫产手术麻醉既要考虑产妇特殊的生理变化,又要保障母婴安全,故要求麻醉诱导快,止痛完善,肌肉松弛,对全身及胎儿呼吸几乎无影响。
由于腰硬联合麻醉具有麻醉起效快,镇痛及肌肉松弛的效果较好,被广泛应用下腹部以及盆腔手术中。
2010年1月——2012年12月对在我院实施剖宫产手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其麻醉效果好,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我院实施剖宫产术的产妇,年龄21-38岁,体重46-90kg,asa为i-ii级,均为足月单胎首次分娩。
术前已排除妊娠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腰麻禁忌证及胎儿宫内窘迫。
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产妇基本资料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单纯硬膜外麻醉。
手术时常规监测生命体体征、spo2、呼吸频率和幅度。
麻醉前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lg,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输注乳酸钠注射液500ml。
观察组患者取右侧卧位,观察组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包,在l2-l3行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插入ⅱ型腰椎穿刺针,见脑脊液流出,回抽通畅后注入075%布比卡因+2ml生理盐水,拔除腰麻针,迅速置入硬膜外导管,改为平卧位并向左侧倾斜15°,将患者麻醉平面调至t6以下。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重度妊高症剖产术的临床体会

定时间(-±2 ) n 78 .mi,手术 时间(8 6mi。血压维持稳定 5 2  ̄4 ) n 或下降不明显(.~40k a 6(5 ,下降( . P )2 23 )P 有 88%) >6 k aI 例 5
用术前 药。入 室后开放 静脉 ,如 无 明显 心肺 疾病 的快速 输液 40 0ml l3 0 —60 。L~ 间隙作腰 硬联 合麻 醉 。结 果
阻滞平 面固定 时间 ,手 术时间 等均优 与 E ( 麻 ) A ( 膜外麻 醉 ) 均未 出现 血 压升 高,均 未 出现 脊麻 后 头痛 (DP 。 A 腰 ,S 硬 。 P H) 结论 腰—硬联 合麻 醉 ( S A) 妊 高症 剖宫 产术 不失 为一种 理想 麻醉 。可使 血 压 下降 、血 管扩 张 、回 心血 量减 少,减轻 心 CE 对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在孕妇中的发生率为 9 %, . 4 是孕产妇 与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本病基本病理变化是以
全 身小 血 管痉 挛 ,全身 各 系统 脏器 灌 注减 少 , 以高 血压 、高 度 浮 肿及 蛋 白尿为 三 大特 征 ,继发 累 及 心、脑 及 肾脏 、肝脏
痫患者 8例 B 2 .~2 . I. 8 k a P0 0 9 /4 ~l. P ,伴血小板 <10 3 6 7 0×
成 。母体 与新 生儿 均 没有 出现 呼 吸、 循环 的 明显抑 制症状 及 局麻药 中毒 反应 ,麻 醉起 效 时 I(.±02) n h I1 . mi,阻滞平面 固 l 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的临床体会
发表时间:2014-07-15T09:48:00.0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3期供稿作者:宫玲
[导读] 我院自2005年引进腰硬联合麻醉技术。
广泛应用于中、下腹及下肢手术,其妇产科剖宫产术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技术。
宫玲
(山东省诸城市人民医院 252300)
【摘要】目的基层医院广泛开展剖宫产术,常用连续硬膜外方法行临床麻醉。
其方法单一,盆腔神经阻滞不完全,牵拉反应重,大多数时需辅助用药,均能影响新生儿呼吸。
腰硬联合麻醉,作为一项新技术,在各大中型医院广泛开展。
我院自2005年引进此项技术。
多用于中、下腹及下肢手术,剖宫产术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其优点是反应轻微,方法先进,起效快,安全、效果满意。
从而解决了阻滞不全时辅助用药问题,避免了对胎儿的影响。
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期间共计36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
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技术,该方法的效果、优缺点等情况。
结果麻醉阻滞效果完善,肌松好,约占93.5%。
麻醉失败占1%,麻醉操作结束患者平卧后多数出现血压、心率改变,均经及时对症处理后纠正。
结论对腰硬联合麻醉技术的优缺点操作失败原因及适应症、禁忌症进行讨论总结。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
【中图分类号】R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3-0048-01 我院自2005年引进腰硬联合麻醉技术。
广泛应用于中、下腹及下肢手术,其妇产科剖宫产术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技术。
该麻醉对生理影响小,起效快,反应轻微,安全,方法先进,麻醉效果满意[1]。
从而解决了麻醉阻滞不全时辅助用药问题,从而避免了对胎儿的影响。
本文就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间共360例妇产科剖宫产手术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总结,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共360例剖宫产术,ASAⅠ-Ⅱ的,年龄21-41岁,平均体重60±5kg,妊娠足月的初产妇,无其他系统疾病的。
1.2 麻醉方法术前禁食水6小时,术前30分钟根据患者情况肌注阿托品0.3-0.5mg,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测量血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合度。
取侧卧位,确定穿刺点。
常选择L2-3或L3-4间隙,常规消毒铺无菌单。
穿刺点应用碳酸利多卡因5ml做局麻,应用硬膜外穿刺针,进行直入缓进,阻力消失法穿刺,达硬膜外腔,注气无阻力,回吸无血及脑脊液流出,经穿刺针腔刺入腰穿针,待脑脊液流出后,注入0.75%的布比卡因0.8—1.0ml(6.0—7.5 mg),注入速度10—20秒,注毕退针,头向置入硬膜外导管约3.5—4.5cm,固定导管,平卧,测试麻醉平面,根据麻醉平面调整手术床。
如未达到手术要求,可以从硬膜外导管注入3—5 ml碳酸利多卡因,以保持导管内通畅,便于手术中硬膜外腔注药及术后镇痛的应用。
待麻醉平面达到预定效果开始手术。
2 结果
麻醉阻滞效果完善,肌松好,336例,占93.5%;麻醉平面不理想,牵拉腹膜有反应,需硬膜外给药的约20例,占5.5%;镇痛不全,给予辅助麻醉完成手术的4例,占1%。
麻醉操作结束平卧后多数出现血压下降,心率改变。
均经过及时对症处理后病症改善。
恢复到术前水平,顺利完成手术,母婴平安。
麻醉持续时间,肌松约1—1.5小时。
无痛2—3小时。
部分患者术终时出现宫缩痛。
3 讨论
优缺点椎管内麻醉,对基层医院应用最多,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费用低,用药少等优点。
以往都是单独使用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麻醉,各自都有一定的优缺点和局限性。
以前工作中,以连续硬膜外麻醉应用最多,最为广泛,成为基层医院开展腹部及下肢手术的主要麻醉方法。
连续硬膜外麻醉可控性好,对循环、呼吸、生理影响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毒副作用小,但连续硬膜外麻醉,起效慢,肌松不满意,牵拉反应明显,常出现恶心、呕吐、鼓肠等现象,从而影响手术操作,患者感到不舒服[2]。
特别是剖宫产手术,对盆腔神经丛阻滞不全,术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及肌紧张,麻醉效果不理想,多数需辅助麻醉。
而此类药物对胎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方法联合应用,优势互补,克服了各自的局限性,使麻醉效果得到了提高,麻醉技术得到了改进和发展。
初期腰硬联合麻醉时采用两点穿刺法,当时操作复杂,也增加了损伤,观察麻醉平面容易混淆,不易分便。
随着麻醉方法的改进,“针内针”的发明,使两点穿刺一次单点完成,更易为麻醉医生掌握,操作更加简便,生理干扰小。
“针内针”的腰麻针针径较细,圆型针尖侧孔,减少对硬脊膜的损伤,脑脊液丢失少、头痛等并发症明显降低。
腰硬联合麻醉使麻醉效果明显提高,起效快,肌松好,可控性强,麻醉阻滞完全确切,同时便于术后镇痛技术的应用,术后下肢恢复较快,使麻醉技术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但腰硬联合麻醉也具有一定的缺点,对血压影响明显,特别是剖宫产手术有三分之一的病例出现了血压波动,均出现在麻醉后3-5分钟,需应用血管紧张素药物纠正。
穿刺损伤出现下肢感觉异常,单侧肢体麻木,肌力恢复缓慢,头痛、恶心、呕吐及心率改变均有发生,另外穿刺不成功,麻醉失败也有出现[3]。
穿刺失败原因:1.穿刺针遇骨性结构:可调整进针角度,一般可纠正。
2.腰穿时无突破感,无脑脊液流出:成人腰段硬膜外腔后间隙之间较宽,穿刺针长度不够,或穿刺针偏离中线于脊髓成角,或呈切线方向不能进入蛛网膜下腔,需改变进针角度。
3.有突破感,无脑脊液流出,或流出困难:多因脑脊液粘性、压力影响或被脑脊膜碎片堵塞,骨性组织堵塞,侧孔夹在硬膜中,也可因穿刺针本身的质量问题出现,可用注射器空抽,往往可以解决。
4.脑脊液漏出:腰麻针退出后脑脊液自针孔处流出,应给予高渗葡萄糖硬膜外腔注射,加压按穿刺点等解决并嘱患者去枕平卧时间延长。
有时硬膜外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回吸有脑脊液流出,应退针重新穿刺置管。
5.无腰麻平面或阻滞不全出现,亚临床阻滞水平,不能满足手术需要,可加大硬膜外腔给药来满足手术需求或更改麻醉方式[4]。
腰硬联合麻醉的适应症、禁忌症:适应症、凡ASAⅠ-Ⅱ级的均可采用。
营养不良、消瘦、妊高症、子痫者应慎用。
禁忌症有血容量不足、休克、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脊髓或脊神经病变、严重高血压、高颅压、脑膜炎、脊柱畸形、穿刺部位感染、血液病、凝血机制障碍、不合作者。
总之,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用药量少、阻滞完善、对循环呼吸干扰相对较小,可连接术后镇痛泵及连续硬膜外不受时间限止的优点,同时也减少腰麻术后头痛的发生,可视为剖宫产术的首选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宇光,罗爱伦.21世纪医师丛书麻醉分册。
北京:中国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38—139
[2] 李玉香.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骨科下肢手术中的应用;医学信息杂志,2011,24(20):6772-6773
[3] 吴江燕,陈奋莺,李立芊.腰硬联合麻醉在40例高龄患者手术中的应用.福建医药杂志,2008,30(1):6
[4] 曹灵敏,李胜德,马桂芬等.腰麻-硬膜外麻醉在高龄老年患者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 742-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