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2阶段测试题2a

合集下载

社会调查方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社会调查方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社会调查方法》试题(一)一、不定项选择题(2分×10,共20分)1.我国于2000年进行的全国人口调查属于()。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个案调查2. 统计分析方法的内容可以根据变量的多少划分为()。

A.单变量分析 B.双变量分析C.三变量分析 D.多变量分析3. “将被调查者工资单上的应发金额数加上每月奖金发放统计表上他所得的奖金数额就是他的收入状况”是()。

A.测量客体 B.测量内容C.测量法则 D.数字和符号4. 从12.8万名大学生中抽取1000名大学生,一次直接抽取出40个班级,而以这40个班级中的全部学生(假定正好1000名)作为调查对象,则班级就是()。

A.抽样框 B.抽样单位 C.元素 D.样本5. 最常见的集中量数有()。

A.平均数B.众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6. 社会调查中所研究的对象称之为()。

A.调查对象 B.研究内容C.分析单位 D.研究主题7. 现代社会调查主要采用( )两种方法收集资料。

A. 自填式问卷B. 结构式访问C. 个别发送法D. 电话访问法8. 属于定类测量层次。

A.性别B.年龄C.收入D.职业声望9. 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即(1)确定研究课题(2)整理与分析资料(3)搜集资料(4)撰写调查研究报告(5)设计调查研究方案。

合适的程序应为()A.(1)—(2)—(3)—(4)—(5)B.(1)—(5)—(3)—(2)—(4)C.(3)—(1)—(5)—(2)—(4)D.(1)—(3)—(5)—(2)—(4)10. 下列抽样方法中属于概率抽样的是:()A. 随机抽样B. 偶遇抽样C. 系统抽样D. 整群抽样二、名词解释(4分×5,共20分)1. 应用性课题2. 离散趋势分析3. 统计值4. 操作化5. 交互分类三、计算题(15分)调查100名工人和100名教师的收入,得到下列资料。

问工人相互之间收入的差别与教师相互之间收入的差别哪个更大?收入工人数教师数300 30 20400 20 30500 30 40600 20 10四、综合题(15分)某校有4000毕业生,共80个班级。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第二章自测测验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第二章自测测验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18分)试题 1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的产生必须根据的需要以及而定。

正确答案是:理论和实际,现实可行性试题 2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具体由概念和、命题和等理论要素联系而成。

正确答案是:变量,假设试题 3社会调查研究无论是核心概念还是一般概念,都可划分为概念和概念两种。

社会调查研究涉及并关注的许多概念都是后者。

正确答案是:具体,抽象试题 4变量常常用表现,表现变量的数值即。

正确答案是:数值变量值试题 5是指能够影响其它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

而是指不能影响其它变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

正确答案是:自变量,因变量试题 6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联系的性质,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和。

正确答案是:因果关系,相关关系试题 7假设可由得到,或由得到。

正确答案是:理论演绎,经验观察试题 8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命题一般就表现为或上的判断。

正确答案是:观点,逻辑试题 9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大致有经验判断和三种。

正确答案是:逻辑分析,试调查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2分)试题 10在对社会现象进行测量时常用的四种变量概念中,属于定性变量的是()。

选择一项:A.定类变量B.定序变量C.定比变量D.定距变量正确答案是:定类变量试题 11只反映质的区别,而不反映量的差异的变量是()。

选择一项: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自变量D.因变量正确答案是:离散变量试题 12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

选择一项:A.正相关B.负相关C.直线相关D.曲线相关正确答案是:直线相关试题 13命题是指社会上普遍存在的()。

选择一项或多项:A.公理B.定理C.理论D.假设E.学说F.经验概括正确答案是:公理, 定理, 假设, 经验概括试题 14探索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确定课题B.查阅文献C.形成观点搜集资料D.咨询E.搜集资料F.实地考察正确答案是:查阅文献, 咨询, 实地考察试题 15设计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社会调查方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社会调查方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社会调查方法》试题(一)一、不定项选择题(2分×10,共20分)1.我国于2000年进行的全国人口调查属于()。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个案调查2. 统计分析方法的内容可以根据变量的多少划分为()。

A.单变量分析 B.双变量分析C.三变量分析 D.多变量分析3. “将被调查者工资单上的应发金额数加上每月奖金发放统计表上他所得的奖金数额就是他的收入状况”是()。

A.测量客体 B.测量内容C.测量法则 D.数字和符号4. 从12.8万名大学生中抽取1000名大学生,一次直接抽取出40个班级,而以这40个班级中的全部学生(假定正好1000名)作为调查对象,则班级就是()。

A.抽样框 B.抽样单位 C.元素 D.样本5. 最常见的集中量数有()。

A.平均数B.众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6. 社会调查中所研究的对象称之为()。

A.调查对象 B.研究内容C.分析单位 D.研究主题7. 现代社会调查主要采用( )两种方法收集资料。

A. 自填式问卷B. 结构式访问C. 个别发送法D. 电话访问法8. 属于定类测量层次。

A.性别B.年龄C.收入D.职业声望9. 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即(1)确定研究课题(2)整理与分析资料(3)搜集资料(4)撰写调查研究报告(5)设计调查研究方案。

合适的程序应为()A.(1)—(2)—(3)—(4)—(5)B.(1)—(5)—(3)—(2)—(4)C.(3)—(1)—(5)—(2)—(4)D.(1)—(3)—(5)—(2)—(4)10. 下列抽样方法中属于概率抽样的是:()A. 随机抽样B. 偶遇抽样C. 系统抽样D. 整群抽样二、名词解释(4分×5,共20分)1. 应用性课题2. 离散趋势分析3. 统计值4. 操作化5. 交互分类三、计算题(15分)调查100名工人和100名教师的收入,得到下列资料。

问工人相互之间收入的差别与教师相互之间收入的差别哪个更大?收入工人数教师数300 30 20400 20 30500 30 40600 20 10四、综合题(15分)某校有4000毕业生,共80个班级。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考任务二知识综合题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考任务二知识综合题

1、每一个测量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指的是(? )。

选择一项:
D. 互斥性
2、测量目标与测量内容之间的适合性与相符性叫做(? )。

选择一项: B. 内容效度
3、社会测量的四个层次之间有兼容性,它们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应当是(? )。

选择一项:
D. 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4、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本身所具有的(? )。

选择一项:
D. 异质性
5、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叫(? )。

选择一项:
A. 抽样单位
6、在总体规模较小、调查所涉及的范围较窄的情况下,既节约又效果好的抽样类型是(? )。

D. 判断抽样
(二)多项选择题
7、社会测量的要件有(? )。

A. 测量工具
B. 测量规则
C. 测量对象
D. 测量数值
8、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的方法有(? )。

C. 分半法
E. 复本法
F. 再测法
9、抽样的一般步骤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制定抽样框
B. 评估样本
C. 确定总体
D. 决定抽样组织形式
E. 抽取样本
F. 决定样本容量
10、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C. 直接抽样法
E. 随机数表法
F. 抽签法。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练习测试题库一、单选题1、测量没有绝对的零点,所得出的数据只能做加减,不能做乘除等运算,以等距离的测量单位去衡量不同的类别或等级间的距离的测量层次是:()A.定类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定比测量2、被测量的概念或事物放在量表的顶端,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感觉在每一对反义形容词构成的量尺中的适当位置划记号,研究者通过对这些记号所代表的分数的计算,来研究人们对某一概念或事物的看法或态度,或者进行个人或团体间的比较分析。

这是利用:()量表在进行测量。

A.总加量表;B.语义差异量表;C.程度量表;D.测验量表3、下列属于结构访问法的是:()A.当面访问;B.网络访问;C.个别访问;D.集中访问4、在各种抽样方式中,代表性最高的是:A.分层抽样;B.等距抽样;C.整群抽样;D.多阶段抽样;E.随机抽样5、某市有23个区,共714万人,从中抽取1000人的样本,将区作为初级抽样单位,每区人数不等,把每区人数的号码范围列出,东区是1-120000号,西区是120001-270000号…..一直排到7140000号。

从这些号码中用随机数字表确定10个号码,则这10个号码所落入的区即为调查区。

如抽中340000号,它落在南区,则南区为调查区,从这10个调查区中,每区再随机抽取100人就构成最终样本。

这中抽样方法是:()A.分层抽样;B.等距抽样;C.整群抽样;D.多阶段抽样;E.随机抽样6、()是一组数据中不同取值的频数相对于总数的比率分布情况,这种比率在社会调查中经常是以百分比的形式来表达。

A.百分位数;B.相对平均数;C.频数分布;D.频率分布7、一组数据中取不同值的个案的次数分布情况是:()A.平均数;B.众数;C.频率分布;D.频数分布8、()的主要目标是要用调查所得资料来解释和说明某类现象产生的原因,或说明不同现象相互之间的关系。

A.描述性调查报告;B.专题性调查报告;C.解释性调查报告;D.综合性调查报告9、()是指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进行测量时,所得结果一致的程度。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第二章自测测验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第二章自测测验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第二章自测测验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介绍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和技巧。

第二章主要讨论了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计划的设计,以及各种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本文将对第二章的自测测验进行分析和回答,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第一道题目是: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

答: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目标问题、理论问题、研究问题和方法问题四个方面。

目标问题主要研究什么,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理论问题主要研究为什么,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研究问题主要研究怎么样,具体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方法问题主要研究如何研究,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第二道题目是:在研究计划中,研究问题的建构过程包括哪些步骤?请简要说明。

答:研究问题的建构过程包括问题的发现、问题的确定和问题的具体化三个步骤。

问题的发现是指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发现研究的潜在问题。

问题的确定是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筛选和排序,确定研究的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的具体化是将抽象的研究问题具体化为可操作的实际问题,以便进行实证研究。

第三道题目是:在论文撰写中,问题设计原则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答:在论文撰写中,问题设计原则主要包括清晰性原则、可测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可验证性原则和相关性原则。

清晰性原则要求问题陈述清晰明了,避免模糊和二义性。

可测性原则要求问题具有可测量性,即能够通过实证研究得到具体的数值结果。

一致性原则要求问题的多个部分之间要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避免自相矛盾。

可验证性原则要求问题可以通过实验证据进行验证和检验。

相关性原则要求问题与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避免无关问题的提出。

第四道题目是:简述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性质和特点。

答:定性研究是以文字、图表等非数量化方式来描述和解释现象的研究方法。

它注重对研究对象的深度理解和复杂性揭示,关注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具有灵活性和自由度高的特点,适用于研究社会行为的原因、动机和意义等问题。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作业二(第4章--第6章)习题部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本身所具的有的异质性。

2、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直接抽样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3、检索公开发表的文献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文献检索和计算机文献检索。

4、文献分析有两大类,即文献定性分析和文献定量分析。

5、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直接发送法和间接发送法。

二、选择题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1、分类抽样主要解决的是(A )A、总体异质性程度较高的问题B、总体同质性程度较高的问题C、总体内所含个体单位数量过大问题D、总体内所含个体单位数量不足问题2、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方法是指( D )。

A、分类抽样B、多阶段抽样C、整群抽样D、系统抽样3、综述、评论、述评、进展、动态、年鉴、专著、指南等属于(D )。

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4、文献法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显著的区别为它是(A )。

A、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B、它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C、它是一种直接的调查方法D、它是一种间接的调查方法5、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问卷是(C )。

A、访谈问卷B、自填式问卷C、量表D、开放式问卷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抽样的一般步聚有(ABCDEF )A、界定总体B、决定抽样方法C、设计抽样方案D、制定抽样框E、样本评估F、实际抽取样本2、每一个社会调查研究竟应当选择多大规模的样本,主要取决于(ABEF )A、总体的规模B、总体的异质性程度C、抽样单位的规模D、抽样过程的控制E、调查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因素F、样本精确度要求3、摘取信息一般有以下步骤(ABCD )A、浏览B、筛选C、精读D、记录星E、编制纲要F、撰写札记4、问卷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ABCE )A、封面信B、编码C、问题及答案D、问卷名称E、指导语F、问卷统计5、问卷中的问题基本上可分为(EF )A、前景性问题B、客观性问题C、主观性问题D、检验性问题E、开放性问题F、封闭性问题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1、抽样和抽样调查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答: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中,按照一定的方法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和方法,或者说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和方式。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第二章自测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第二章自测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第二章自测第一部分:选择题1.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什么?a)收集数据b)了解社会现象和解决社会问题c)分析数据d)提出假设答案:b)了解社会现象和解决社会问题2.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选择应该基于什么?a)研究者的个人偏好b)研究者的经验c)研究的目的和研究问题d)研究的难度答案:c)研究的目的和研究问题3.归纳法是指通过什么来从一系列具体观察推断出一般规律?a)实证法b)策略法c)案例法d)科学法答案:a)实证法4.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什么的关键?a)哲学问题b)科学问题c)伦理问题d)统计问题答案:d)统计问题5.研究问题应该具有什么特性?a)可度量性和可操作性b)主观性和表达性c)唯一性和广泛性d)实证性和客观性答案:a)可度量性和可操作性第二部分:简答题1.社会调查研究为什么需要进行抽样?抽样是社会调查研究中一种从总体中选择样本的方法,它能够以较少的成本和时间来代表整个总体。

由于总体往往过于庞大以至于很难或不可能对其进行完整的调查,采用抽样的方法可以通过研究样本来推断出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抽样的目的是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即能够准确反映总体的特征,使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2.什么是问卷调查?它有什么优点和缺点?问卷调查是一种通过向被调查者发送一份包含问题的书面调查表来收集数据的方法。

问卷可以是纸质的或在线的,被调查者可以自主回答或由调查者进行面对面的访问。

问卷调查的优点包括:-可以收集大量的数据,覆盖范围广;-问卷的设计和分发相对简便,成本相对较低;-被调查者可以自主选择时间和地点回答。

然而,问卷调查也存在一些缺点:-由于缺乏面对面的交流,调查者无法解答被调查者的疑问;-由于只能收集被调查者主观的意见和观点,可能存在主观偏见;-由于被调查者回答可能存在不真实或不完整的情况,数据的可信度可能较低。

3.解释实证法和归纳法的不同之处。

实证法和归纳法都是从具体的观察或数据中推断出一般规律的方法,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五章至第七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测量的要素中表示测量客体的属性或特征的是( B )
A、测量客体
B、测量内容
C、测量法则
D、数字和符号
2.最低的测量层次是( C )
A、定距测量
B、定比测量
C、定类测量
D、定序测量
3.下列属于变量的是( C )
A、性别意识
B、学习态度
C、工资收入
D、社区归属感
4.被称为总合量表的是( A )
A、总加量表
B、李克特量表
C、语义差异量表
D、态度量表
5.创立了被广泛使用的测量层次的学者是( A )
A、史蒂文斯
B、KISH
C、奥斯古德
D、李克特
6.在调查中用两套不同的复本进行调查来考察信度的方法成为( B )
A、再测信度
B、复本信度
C、折半信度
D、有效信度
7.您会选择下列何种式样的摩托车
①踏板式②跨骑式③船式④卧式⑤其它式样
上述题目犯了( B )的错误
A、问题含糊
B、概念抽象
C、问题与答案不协调
D、问题提法不妥
8.下列属于主观检验法的是 ( C )
A、回收率
B、填答不完整
C、对问卷的评价
D、填写错误
9."大学生的重要任务就是学习,您如何看待大学生旷课现象",这一题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 B )
A、问题带有双重含义
B、问题中带有倾向性
C、直接询问敏感性问题
D、概念模糊
10.被称为标准化访问的是( B )
A、自填问卷
B、结构式访问
C、送发问卷
D、邮寄问卷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1.测量的层次有(ABCD )
A、定类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定比测量
2.下列变量中,属于定序测量的有(AB )
A、工资
B、学历
C、性别
D、婚姻状况
3.常用的效度测量方法有(ABCD )
A、表面效度
B、逻辑效度
C、准则效度
D、构造效度
4.问卷封面信的主要内容包括( ABCD )
A、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B、回复问卷的时间和方式
C、对被调查者的希望和要求
D、对被调查者的感谢
5.问卷的语言设计应该( ABCD )
A、避免带有双重含义
B、不能带有任何倾向性
C、不要直接询问带有敏感性的问题
D、问卷语言要注意简洁明了
6."您的性别为:①男②女"这一问题属于 ( AC )
A、结构式问题
B、无结构式问题
C、封闭性问题
D、开放性问题
7.下列做法中,不属于问卷设计过程中客观检验法的有(AB )
A、将设计好的问卷交由一个小样本的被调查者来填答
B、将设计好的问卷接由专家进行评价
C、根据被调查者填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问卷进行修改
D、根据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对问卷进行修改
8.在问卷设计过程中对问卷设计产生制约性作用的因素有(ACD )
A、调查目的
B、研究者
C、调查对象
D、问卷的使用方式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BC )
A、信度高,效度高
B、信度高,效度低
C、信度低,效度低
D、信度低,效度高
10.封闭式问题的优点是(ABCD )
A、便于控制被调查者的回答
B、省事省时
C、易于编码
D、便于统计分析
三、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 ( 对 )
2.定距变量一定可以进行定序测量. ( 对 )
3.变量是指可以进行测量的概念. ( 对 )
4.适用于研究小政治群体态度的量表是李克特量表. ( 错 )
5.测量的信度高,则效度一定高. ( 错 )
6.为了取得被调查者的配合,应该在调查开始之前将礼品送给被调查者.( 错 ) 7.问卷是研究者用来收集资料的工具,因而问卷设计的起点是研究者的需要.( 错 )
8.在设计问题答案的时候需要注意答案之间的排它性和穷尽性. ( 对 ) 9.对于在调查过程中涉及到的个人隐私问题应最好采用间接询问的方式. ( 对 )
10.调查问卷的回收率就是有效回收率. ( 错 )
四、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测量的基本要素包括测量的客体,测量的内容,测量的法则和数字和符号.2.社会调查中资料收集的两大基本类型是自填问卷法和结构访问法.
3.电话访问需要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的支持.
4.问卷设计中的问题形式分为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
5.在设计问题答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不同选择题枝之间的穷尽性和排他性.
五、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李克特量表的设计步骤.
答:程序如下:围绕要测量的态度或主题,以赞成或反对的方式写出与之相关的看法若干,分为非常同意,同意,无所谓,不同意,很不同意,并根据赞成和反对方向分别赋值1,2,3,4,5分;在所要测量的总体中,选择不少于20人进行测试;统计每一位测试者的得分与总分;计算每一条陈述的分辨率,保留分辨率高的形成量表。

2.简述问卷中指导语的主要内容.
答: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填写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包括
关于选出答案如何作记号的说明;
关于选择答案数目的说明;
关于填写答案要求的说明;
关于答案适用哪些被调查者的说明;
关于答案或问题内容的说明。

3.简述问卷设计的基本步骤.
答:包括四个步骤:一是探索性工作;二是设计问卷初稿;三是对设计好的问卷初稿进行试填修改;四是定稿印刷。

4.简述结构式访问的优点.
答:第一,调查的回答率较高;第二,调查资料的质量较好;第三,调查对象的适用范围广。

5.如何有效的进行调查员的培训?
答:首先,研究人员要向调查员介绍调查的目的,意义和调查的主要内容,其次,研究人员要组织调查员系统学习调查问卷和调查员手册,并同时进行人际沟通技巧方面的培训;第三,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模拟调查和实地调查的练习,帮助调查员熟悉和掌握问卷。

六、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调查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与质量监控?
答:在调查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监控,需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合理组建调查队伍;(2)建立监督和管理的办法和规定;(3)实地抽样的管理和监控;(4)实地访问的管理和监控;(5)问卷回收和实地审核的管理与监控。

2.如何进行概念的操作化?
答:概念的操作化是指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或者说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时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和手段的具体说明,我们可以运用下列两种方法来进行概念的操作化:
第一种方法是寻找和利用前人已有的指标,尤其是一些测量人格,态度方面的量表,往往经过多次的运用和修改,可以作为我们可用的指标;
第二种方法是研究者先进行一段时间的探索性研究,采用实地观察和无结构式访问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的初步工作,进行有效的概念操作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