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幽对鸣泉》

合集下载

傅抱石《听泉图》(1963年作?香港苏富比2011)

傅抱石《听泉图》(1963年作?香港苏富比2011)

傅抱石《听泉图》(1963年作香港苏富比2011)傅抱石听泉图香港苏富比2011春拍成交价1018万港元傅抱石最擅长将水雾氤氲之境与形象高古之士共冶一炉,来营造天人合一的妙境以及他所特有的“六朝烟水”气。

早在金刚坡时期,傅抱石就常有涉猎“观瀑”题材,巴蜀之地秀美诡异的山川之美融入他的画作,但他真正将此一题材画出沉雄博大之境,则是在他1961年东北写生之后。

是年6月到9月,他与关山月一行先后到长春、吉林、延边、长白山、哈尔滨、镜泊湖、沈阳、抚顺、鞍山、大连等地写生。

他直呼此行“兹游奇绝冠平生”,天池瀑布和镜泊瀑布所带给他的震撼,将他的观瀑图带到一个全新境界。

此幅《听泉图》作于1963年10月的南京。

不难看出,东北之行所带来的深刻影响:瀑布由高山倾泻而下,山泉飞速奔流跃动,傅抱石以其特有的迅疾之笔和皴法写出了瀑布的雷霆之势和沉雄气象。

而立于巨岩之上的三位高士神情潇淡衣袂飘飘超凡脱俗,让观者如临仙境。

此幅画作,最早见诸市场,系由香港著名的收藏群体—求知雅集会员珍藏,并由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87年出版,后又相继收录于《名家翰墨》、《傅抱石全集》等一系列权威出版物之中,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傅抱石观瀑图佳作。

题识:一九六三年十月,傅抱石金陵并记。

作者傅抱石尺寸94×42.3cm创作年代 1963年作估价 HKD 2,800,000-3,500,000成交价 RMB 8,571,560 HKD 10,180,000专场中国书画拍卖时间 2011-04-05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会 2011年春季拍卖会出版:1.《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国书画》L103,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87年。

2.《名家翰墨-傅抱石瀑泉雨景专号》P88,翰墨轩1990年。

3.《傅抱石大典》P307,古吴轩出版社2004年。

4.《其命唯新—纪念傅抱诞生一百周年》P28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5.《傅抱石全集-第四卷》P307,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

著名书画家作品赏析(三十三)

著名书画家作品赏析(三十三)

著名书画家作品赏析(三十三)著名书画家作品赏析(三十三)1、白雪石《烟雨漓江》【赏析】白雪石的山水画清新俊逸,挺劲多姿,而最能代表其风格的是他以桂林为题材的山水画。

他对漓江情有独钟,曾五次南下桂林,漫游漓江,以独特的艺术语言把握桂林山水的物质和灵魂,在众多表现桂林山水的画家中独树一帜。

2、宋徽宗《枇杷山鸟图》【赏析】图中枇杷果实累累,枝叶繁盛。

一山雀栖于枝上,翘首回望翩翩凤蝶,神情生动。

此图纯以水墨勾染而成,格调高雅,别具一种苍劲细腻之韵致。

对开有乾隆御题诗一首:“结实圆而椭,枇杷因以名。

徒传象厥体,奚必问其声。

鸟自讬形稳,蝶还翻影轻。

宣和工位置,何事失东京。

”3、张大千《松下憩者》【赏析】张大千此幅绘一高士倚松长卧,是传统的“行乐图”题材。

虬屈的松枝与劲利坡石在用笔上相对统一,造型也相互呼应,体现出画家较为注重画面构造的技巧。

整幅画松秀豪劲,清丽洒脱。

4、清钱杜《虞山草堂步月诗意图》【赏析】此图以大密大疏之反差为特色。

层层茂林,以精细的点法为之,卷云般的山石,以密集而具装饰趣味的解索皴写成,与空旷的天地及白墙形成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强烈对比。

画法融王蒙之繁密与文徵明之细腻为一体。

5、于非闇《富贵寿考》【赏析】于非闇的工笔花鸟和书法受宋徽宗赵佶影响较多。

图中所绘牡丹和小鸟形象刻画细致精微,从茎干、枝叶到花头的用线严谨讲究,劲挺有力;枝叶之墨与花头之红形成对照,富贵典雅并具有装饰。

6、陶冷月《月夜归舟》【赏析】“雪后轻挠入翠微,寒溪花气袭人衣,过桥南岸寻春去,踏遍梅花带月归。

”7、嘉庆《楷书七言诗》【赏析】“塔影凌霄塞岭晴,秋风古道旧青城。

积场禾黍连村市,又山田穑事成。

旧陌周环峙废邱,传闻辽后建楼。

烟云聚散皆陈迹,只有伊逊河自流。

青城。

”8、郎静山摄影作品《花好月圆》【赏析】皓月当空,缥缈朦胧的云影衬托得这轮圆月越发饱满皎洁,一枝寒梅斜逸,颇有宋词“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之清雅风格。

虽题识“花好月圆”寓意美好吉祥,但梅花轻盈清素,圆月孤高清冷,仿佛空气中暗香浮动,自成一种超逸俊秀的格调,韵味绵长。

傅抱石笔下的瀑布,给这个夏天带来无限清凉!

傅抱石笔下的瀑布,给这个夏天带来无限清凉!

傅抱石笔下的瀑布,给这个夏天带来无限清凉!
天气越来越热,是不是很想投入到自然山水的怀抱呢?来欣赏国画大师傅抱石笔下的瀑布,一起领略大自然原始古朴的激情吧!“未曾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

”用苏轼的这首诗来形容傅抱石的画风,最恰当不过!
傅抱石《天池飞瀑》
傅抱石《崖瀑高士图》
傅抱石《天池瀑布》
傅抱石《观瀑图》
傅抱石《观瀑图》
傅抱石《观瀑图》
傅抱石《空谷飞瀑》
傅抱石《观瀑图》
傅抱石《长白瀑布》
傅抱石《一生好入名山游》
傅抱石《观瀑图》
傅抱石《二老观瀑》
傅抱石《观瀑图》
傅抱石《镜泊飞泉》
傅抱石《镜泊飞泉》
傅抱石《镜泊飞泉》
傅抱石《疑是银河落九天》
傅抱石《观瀑》
傅抱石《观瀑图》
傅抱石《幽亭闲坐》
傅抱石《观瀑图》
傅抱石《听泉图》
傅抱石《观泉图》【来源:老连环画】。

傅抱石作品赏析

傅抱石作品赏析

傅抱石作品赏析傅抱石简介:江西省新余县人。

青年时酷爱绘画、书法、篆刻。

1933年得徐悲鸿资助留学日本,攻读东方美术史,毕业于东京帝国美术学校。

回国后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

建国后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擅画山水、人物。

崇尚创新,建树良多,创造出用笔有直有根、有折有圆、粗细、轻重、虚实变化万干的山石鼓法——抱石鼓。

人物画受陈老莲影响而又能脱变运用,自成一格。

用笔洗炼,着重气韵,达到搞洒入神的效果。

他的画法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别出心裁,线条纵逸挺秀,设色沉浑质丽,善于把水、墨、色融为一体。

意境深道,绘出神仙般画幅,令人陶醉。

著作尤丰,有《傅抱石美术文集》等数十种著作行世。

影响至为深远。

艺术特色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是位博大精深的学者,毕生著述二百余万字,涉及文化的各方面。

他对古典文学与艺术的研究是同步的,于文学中尤钟情于诗,历代佳作无不熟稔,体现在他的画中。

大致有三重点:首先是他最崇仰的战国时代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心仪其品德情操,同情屈子“抱石怀沙”自沉汨罗江的悲壮结局,因而自号“抱石斋主人”,先生所作《九歌》图早已斐声遐迩。

另一个重点是石涛。

先生青年时期编着《石涛上人年谱》,从上人的生活到作品,考据精详,故在艺术上受其影响也最深,且以石涛诗入画,随手拈来即成佳品。

作为重点中的重点,抱石先生取材最多的还是唐诗。

唐诗在创作的当时就深入民间,即至今日,历朝士子必读的《四书》几乎尘封,但唐诗中的名篇却依然孺子能背。

古代典藉中有关哲学、道德等内容能在一定条件下保存,而政治、社会的理论会随着时代变化而被人淡忘,只有诗的艺术魅力却永葆青春。

画家取材唐诗有其普遍性的一面,然而先生创作的唐人诗意画却有不同一般的特殊性。

画家运用古诗有二种不同方式。

一是以己意去凑古人的诗,譬如李白的《清平调》系藉芍药写大真,而有人只画花,却把诗句全部抄上,其实画面离主题甚远。

另一种是根据古人的诗立意,或从中汲取灵感,抓住其精神实质进行艺术再创造,无须题诗而诗意盎然。

傅抱石书画拍卖价格多少?《兰亭雅集图》作品鉴赏

傅抱石书画拍卖价格多少?《兰亭雅集图》作品鉴赏

傅抱石书画拍卖价格多少?《兰亭雅集图》作品鉴赏傅抱石 1944年作兰亭雅集图镜心成交价格:72,450,000 RMB 题识:甲申长夏写于重庆西郊,金刚坡下新喻傅抱石。

印文:傅、抱石大利、抱石斋、新、喻、其命维新著录:1.《傅抱石精品画集——纪念傅抱石先生诞辰100周年》,第151页,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2.《傅抱石全集》(第一卷),第274-275页,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

3.《点评中国书画市场》,第165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

4.《百代风范-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典藏大展作品集》,第291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

拍品描述展览:1.“第三届(杭州)艺术品收藏与鉴赏高峰论坛暨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典藏大展”,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委宣传部、杭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浙江美术馆,2012年10月。

2.“首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新疆国际会展中心,2014年6月25日-7月11日。

兰亭——他和他们心中的圣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初春,煦风和暖,右将军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一众名士在会稽兰亭行列坐放言,曲水流觞,饮酒赋诗。

这千古一聚,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书法史乃至整个文化史中都写下了有不可磨灭的一页。

在“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的同时,他们达到了文人最向往的“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潇洒境界,却又痛快真实的表达了自己对“一死生”无法掌控的无助。

“兰亭”一聚,成为了中国文人心中永恒的圣地和港湾。

这一题材,也成为了傅抱石先生在同样动荡的时代,陋居重庆一隅时心中的一处寄托。

王右军酒后书出千古诗篇《兰亭集序》,“往往醉后”的傅抱石也在千百年后,1944年的夏日画出了这张令人叹为观止的《兰亭雅集图》。

画中人物的衣冠踞带随风飘荡,小童在溪边的戏耍流觞,春日润泽的空气,葱郁的草木,让安乐的气息弥漫了整个画面。

背景中乱峰卷云的山石,潇潇君子般的竹林和密翳的松荫,与魏晋名士们的风度相得益彰,似正是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体验。

傅抱石《听泉图》集

傅抱石《听泉图》集

傅抱石《听泉图》集傅抱石听泉图凤凰国际2013春拍成交价356.5万元傅抱石听泉图香港佳士得2014春拍成交价1144万港元傅抱石听泉图嘉德2013春拍成交价184万元傅抱石听泉图北京诚轩2015秋拍成交价931.5万元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瑞麟。

因推崇石涛,改名为抱石。

江西新喻人。

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中国画大师之一,“新金陵画派”领袖。

与齐白石并称“南北二石”,郭沫若名其画室曰“南石斋”。

画史称吴昌石、齐白石、傅抱石、徐悲鸿、黄宾鸿为“三石两鸿”,最为今人推崇。

1933年留学日本,1936年归国,经徐悲鸿推荐任中央大学美术系教授。

1949年后,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主席、江苏中国画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等职。

傅抱石擅山水、人物,精篆刻,长于美术史论研究,著述颇丰。

30岁前师法古人,留日期间又研习了日本绘画,使其画风融通中外。

抗战时居蜀8年,创作发生飞跃。

1949年后,3次远行写生,主张“时代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其绘画风格和创作题材再次改变。

1957年率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出访东欧,用中国画法写欧洲风光,前所罕见。

其绘画艺术开启了中国画坛的一代新风。

其山水画多用皮纸、山马笔,劲毫散锋,大笔狂扫,创“抱石皴”,气魄雄健,淋漓酣畅,另立宗派,前无古人。

矾水雨景、干擦飞瀑、热融水墨,多所创造;人物画状貌高古,笔意清新,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感,豪放洒脱,雄视古今。

惜其早逝,作品流传于世者仅两千余幅,不足齐白石十分之一。

━━━━━━━━━━━━━━━━━━━━━━━━━━━━━阅画千卷,不如读透一帧。

【名品赏析】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五)

【名品赏析】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五)

【名品赏析】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五)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五)听泉水墨纸本 1941年作款识:听泉。

岂堪方北苑,不必问南宫,白云横断处,画个听泉翁。

辛巳岁暮,抱石试所得同治年间墨,亦一日清课也。

钤印:傅、抱石、印痴、抱石画课此幅画作是他中年代表之作,画面以圆转纵逸而苍莽松秀的“抱石皴”为基调,辅以散毫点、大浑点,苍山雾海融为一体,突出人物内心的“天人合一”思想主题,充分体现出傅氏画风的特色。

万松山馆图立轴辛巳(1941年)作(1380万元,2012年12月北京保利)题识:万松山馆图。

白云自是如情物,随我枯心飘渺中。

辛巳夏,抱石。

钤印:抱石之印、印痴、抱石入蜀后作题跋:不署昔贤驴,不学朝马。

偶尔风情爱苦瓜,无意称尊者,善鼓不张弦,善注何须瓦。

写得松风万壑间,听取无声也。

《卜算子》,用稼轩韵为抱石题,尹默。

钤印:尹默《万松山馆图》作于1941年,傅抱石时居重庆金刚坡,正是其艺术创作进入成熟时期。

图中峰峦叠嶂,雄伟浩荡,千岩万壑,松林蓊郁,清泉出涧,一蓝衣隐士盘坐于水榭凉棚之中,静观流水白云,聆听徘徊在山川间的天籁之音,体味蕴含于万物中的大道。

此图真实、形象地展现了傅抱石从学习石涛绘画走向自我艺术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保留了“抱石皴”这一著名山水技法演变的痕迹。

图中远山使用淡花青渲染轮廓。

中部群山则采用散锋勾勒法,粗中见细,肆意挥洒,已经开始应用大块体积分配画面,并配合色彩的浓淡变化,表示山体的层次,从中可以窥见傅抱石从散锋笔法向抱石皴初步演变的痕迹。

近处松树、柏树的处理手法仍保留了石涛树法的痕迹。

此图以篆书、行书两种字体题款,在傅氏作品中比较常见,尤其是金刚坡时期的作品大多类此,即以篆书题写画名,以行书(或楷书)题写内容。

“印痴”是傅抱石较为得意且使用较频繁的印鉴之一,每有会心之作必钤此印。

“苦瓜诗意”印为朱文,小篆,是傅抱石印章中较为特殊的一枚,专用于写石涛诗意的作品。

“抱石入蜀后作”印刻于1940年,常见于重庆金刚坡时期的作品。

近现代中国绘画名家名作赏析—傅抱石《镜泊飞泉》

近现代中国绘画名家名作赏析—傅抱石《镜泊飞泉》

近现代中国绘画名家名作赏析—傅抱石《镜泊飞泉》傅抱石绘画的艺术魅力,在于他撷取造化素材后,所作的概括提炼和艺术夸张。

在造境过程中,他倾注了自我的理想和审美观。

长白山天池和镜泊湖,均为东北景物之精粹,这两处瀑布并不浩大,特别是镜泊湖瀑布,落差只有12米,但画中却出现豁大的水口,坚硬的岩石和几处树木,均以重墨勾染,衬出水的明亮,顺水流势干湿并用,画出了北国飞泻而下的瀑布,人物点得特小,对比山水之大,声震山河,气势磅礴。

傅抱石曾说:“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自始就是妙悟自然,富于现实精神的艺术创造,而不是单纯地诉说视觉的客观描写。

”傅抱石《镜泊飞泉》1961年夏秋,傅抱石先后到长春、吉林、延边、长白山、哈尔滨、镜泊湖、沈阳、抚顺、鞍山、大连,然后渡海由青岛回到北京。

傅抱石的后来感叹这次旅行是“兹游奇绝冠平生”,可见这次旅行写生对傅抱石的影响。

傅抱石的东北旅行写生,将自然山水的运用发挥到了到了极致。

以《镜泊飞泉》为代表的自然题材,是北方山水在傅抱石心灵的震撼和映现。

应该说傅抱石是一位具有北方气质的南方画家,他嗜酒行为中的豪爽,助长了他用笔的奔入不羁。

而以镜泊湖为代表的北方山水恰恰吻合了他的才情,所以他在画上题道:“此情此景,我能忘乎,我能不画乎?”从历史的角度看,傅抱石自欧洲写生至东北写生的过程,其意义已经超出了艺术自身的范围。

如果说欧洲写生表达的是一种新鲜的感受,那么东北写生则是一种主观的探索,是把已有的知识渗透到新鲜的感受之中,使那经过几十年磨练的笔墨适时的在新的景致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反映画家思想的巨大变化。

而这一切都说明了一个具有广泛社会意义的论题--传统笔墨能够表现新的生活。

这三次旅行写生使傅抱石确立了几种前无古人的代表性题材,这一意义反映到特定的历史时空中,成为傅抱石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此幅《镜泊飞泉》的截景式构图是傅抱石表现山势高峻时常用的构图法。

和陆俨少用的飞动线条勾水纹和流云以突出峡江急湍之势的做法正好相反,傅抱石在水面用空水法以示相对平静,而强调峡岸高山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在大片山壁上,把硬笔笔锋散开,以粗重雄强的竖皴为主,中加细小横皴,尽情展示他的“抱石皴”,加上虚中留云的手法,使层层山崖势若狂澜,直欲奔腾而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傅抱石《幽对鸣泉》
作者傅抱石
类别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1944年作
尺寸 98×50cm
成交价2530万元
题识:祖禹先生法正,甲申正月初七,重庆西郊金刚坡下写,新喻傅抱石。

钤印:抱石大利、抱石斋、印痴
展览:“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四)”,保利艺术博物馆,2012年5月。

傅抱石金刚坡时期的作品,可以说是拍卖场上众家追逐的焦点。

“抱石作于金刚坡”,往往是傅抱石作品成熟、精彩的代名词,而熟悉傅抱石生平的朋友都了解,金刚坡时期作品普遍还有一个特点,那便是“小幅”作品居多,这与傅抱石与重庆的居住条件有关。

而本幅《幽对鸣泉》图在符合了金刚坡作品成熟、精彩等特点的同时,又有着98cm×50cm的尺幅,对于收藏傅抱石画作,特别是金刚坡时期画作的藏家来说,其意义不言自明。

本幅作于1944年,时傅抱石任教于重庆中央大学。

傅抱石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即应徐悲鸿之邀至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执教,抗战期间随迁重庆,寓居重庆西郊金刚坡。

从1938年至1946年,傅抱石在此居住了八年。

在《壬午重庆画展自序》中,他曾多次提及金刚坡独特的地理环境对其创作的影响:“以金刚坡为中心周围数十里我常跑的地方,确是好景说不尽。

一草一木,一丘一壑,随处都是画人的粉本。

烟笼雾锁,苍茫雄奇,这境界是沉湎于东南的人胸中所没有,所不敢有的。

这次我的山水的制作中,大半是先有了某一特别不能忘的自然境界后演成一幅画。

在这演变的过程中,当然为着画面的需要而随缘遇景有所变化。

或者竟变得和原来所计划的截然不同。

”可见,金刚坡时期是傅抱石画风大变,也是其绘画风格成熟即风格形成的阶段。

此图取全景式构图,主题写老者幽居深山,值友人来访,童子烹茶相待。

二老对坐谈天,山上瀑布倾泻,飞鸣而下。

二老者不必究其为何人,总之为避世遁迹之高士。

此类题材,傅抱石常写之,意在画山水,人物不过点题而已。

而画山水,又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怀,借诗意的风景抒发对时代与人生际遇的感叹。

画面极有气势,近景古松荫蔽,峻峰巍峨;远处三股飞泉,奔腾而下,的确似有鸣声。

在画法上,山体以破笔散锋的“抱石皴”快速写成,极尽毛笔之所能,利用笔尖、笔肚、笔根去勾勒皴染,呈现出险峻、峭拔的特征;用墨酣畅淋漓,营造出湿气氤氲的效果;设色较淡,仅以赭色渲染山体,薄染几笔花青,重以情态,而非真实的色彩。

画家以不同的块面组合与墨色水气的交融传达出巴蜀山水苍茫厚重的特质,虽率意简略,笔墨松散,却有一种天真情韵在其中。

二高士与一童子虽为点景,却神态悠然,连树下茅舍内的一只茶壶亦刻画生动。

整幅在粗豪迭宕的笔墨之间仍不失物象互动的合理铺陈,实乃傅抱石风格成熟期的山水佳构。

著录:1.《中国书画》,第40期,傅抱石作品专辑,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封三。

2.《20世纪中国画坛的巨匠——傅抱石》,第53页,日本,涉谷区立松涛美术馆,1999年。

3.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傅抱石作品精选》,傅抱石绘,第10页,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2002年7月。

4.《中国现代十大名画家画集——傅抱石》,贾德江主编,第29页,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年9月。

5.《傅抱石画集(上卷)》,傅抱石绘,第74页,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年11月。

6.《傅抱石大典》,陆衡编著,第98页,古吴轩出版社,2004年7月。

7.《名家翰墨35》,傅抱石/金刚坡山水(一),第71页,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8月。

8.《傅抱石的世界》,叶宗镐编著,223页,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12月。

9.《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四)》,第10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2年5月。

10.《傅抱石年谱》,第75-7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