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集锦
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 版)》解读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冶金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安监总管四﹝2017﹞129号)根据相关规定和冶金企业多发、频发事故情况制定并发布11条标准,为遏制冶金企业重特大事故做出了要求,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执行第一条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等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与液渣吊运影响的围。
解读隐患安全风险:铁水(含铁合金)、钢水与液(熔)渣统称渣统称为熔融金属或熔融体。
1.钢铁企业熔融金属吊运过程可能发生铁水、钢水、液(熔)渣泄漏、坠罐(包)事故,甚至引发高温灼烫、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
2.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人员聚集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液(熔)渣吊运通道及其临近区域容易造成群死伤。
典型事故案例2007年清河特殊钢“ 4.18”钢包脱落特别重大事故,造成 32 人死亡,6人受伤。
事故直接原因:1. 违规使用普通桥式起重机吊运钢水,导致制动力矩不足未能阻止罐体下坠;2. 钢水吊运通道违规设置工具间,并将其作为交接班会议室。
法规标准规要求钢铁企业操作室、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热修工作区、固定式冷修工区设置在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影响围即为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涉及此条的情况: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明查暗访省市、市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安全生产执法专项行动工作情况的通报》(管四函〔2017〕158号)中明确,热修操作平台属于人员聚集场所,不应设置在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影响区域。
2.《应急管理部关于明查暗访省钢铁企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情况的通报》(应急函〔2018〕118 号)具体判定事项涉及的主要生产工序:1.铁水预处理吊运区域2.转炉兑铁水罐运输区域3.精炼跨、连铸钢水吊运跨4.渣跨罐吊运通道5.其他涵盖炼铁企业熔融金属倒罐吊运区域错误案例:错误案例错误案例错误案例整改正确案例:正确案例1正确案例2正确案例3正确案例4正确案例5正确案例6事故案例解读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冶金行业重大隐患解读-课件 (一)

冶金行业重大隐患解读-课件 (一)
冶金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而在这个行业中存在着许多隐患,这些隐患可能会给环境和人民带来极大的危害。
下面,就让我们
一起来了解一下冶金行业的重大隐患。
一、化学品泄漏
冶金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到各种化学品,而这些化学品如果泄漏,就会对环境和人民造成很大的危害。
比如,硫酸泄漏会导致空气中出
现很多有毒有害的物质,对呼吸系统造成威胁;氯化钠泄漏则会对水
源造成污染,影响人类饮用水的安全。
二、废气排放
冶金行业是重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其中最主要的污染源就是氧化物
和二氧化硫等废气排放。
这些废气大量排放到空气中,会加重空气污染,为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三、水污染
冶金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
就会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等环境中,导致水污染加重,给环境带来
严重危害。
四、噪音污染
冶金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噪音,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很
大的干扰和威胁,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冶金行业的隐患是很多的,而这些隐患都离不开企业自身
的责任和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
如果冶金企业能够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加强环境保护,实施严格的废弃物处理和排污措施,那么就可以有效地预防这些隐患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健康和生活质量。
冶金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集锦

冶金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集锦冶金行业中的每个细分领域都存在一些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隐患不除,安全不安。
今天为大家总结了一下冶金行业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每一个都是真实案例。
1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与液渣吊运影响的范围内。
2吊运铁水、钢水与液渣起重机不符合冶金起重机的相关要求;炼钢厂在吊运重罐铁水、钢水或液渣时,未使用固定式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龙门钩横梁、耳轴销和吊钩、钢丝绳及其端头固定零件,未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未及时整改。
3盛装铁水、钢水与液渣的罐(包、盆)等容器耳轴未按国家标准规定要求定期进行探伤检测。
4冶炼、熔炼、精炼生产区域的安全坑内及熔体泄漏、喷溅影响范围内存在积水,放置有易燃易爆物品。
金属铸造、连铸、浇铸流程未设置铁水罐、钢水罐、溢流槽、中间溢流罐等高温熔融金属紧急排放和应急储存设施。
5炉、窑、槽、罐类设备本体及附属设施未定期检查,出现严重焊缝开裂、腐蚀、破损、衬砖损坏、壳体发红及明显弯曲变形等未报修或报废,仍继续使用。
6氧枪等水冷元件未配置出水温度与进出水流量差检测、报警装置及温度监测,未与炉体倾动、氧气开闭等联锁。
7煤气柜建设在居民稠密区,未远离大型建筑、仓库、通信和交通枢纽等重要设施;附属设备设施未按防火防爆要求配置防爆型设备;柜顶未设置防雷装置。
8煤气区域的值班室、操作室等人员较集中的地方,未设置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
9高炉、转炉、加热炉、煤气柜、除尘器等设施的煤气管道未设置可靠隔离装置和吹扫设施。
10煤气分配主管上支管引接处,未设置可靠的切断装置;车间内各类燃气管线,在车间入口未设置总管切断阀。
11金属冶炼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
冶金企业安全事故及分析

冶金企业安全事故及分析冶金企业是指以冶金业为主要业务的企业,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矿产等行业。
由于冶金企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到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等特殊条件,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较大。
本文将从冶金企业安全事故的类型、原因分析以及防范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冶金企业的安全事故主要包括火灾、爆炸、中毒、坍塌、起重物品坠落等。
火灾是冶金企业安全事故中常见的一种,主要由于高温物质的燃烧引发,如油料、冶炼炉火、熔炉溅射等。
爆炸事故多与化学物质的不当储存、处理或意外泄露有关。
中毒事故则常发生于有毒气体泄漏、操作不规范等情况下。
坍塌事故通常是由于建筑物或设备结构不稳定引起,起重物品坠落事故则会造成人身伤害以及设备损坏。
冶金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人为因素、设备设施失效以及外部环境因素。
人为因素包括操作不规范、管理不严格、安全意识淡薄等,这是造成冶金企业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
设备设施失效由于设备老化、维护不及时、设计不合理等因素导致的设备失效,进而引发安全事故。
外部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灾害、其他企业的安全事故等,这些因素也会对冶金企业的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
为了防范冶金企业的安全事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权力和限度,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其次,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设备失效导致的安全事故。
第三,加强对危险物质的管理,规范存储、使用和处理流程,以防止意外泄漏或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同时,加强对职工的个人防护,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和设施,减少人员伤害。
最后,加强对外部环境的监测和应急预警,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应对突发情况。
总结来说,冶金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人力损失。
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维护、管理危险物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冶金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
冶金企业应当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将安全意识融入到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为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
图解冶金企业重大事故隐患

图解冶金企业重大事故隐患(一)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操作室、交接班室、更衣室(含澡堂)等6 类人员聚集场所,以及钢铁水罐冷(热)修工位设置在铁水、钢水、液渣吊运跨的地坪区域内的。
1、名词解释:(1)地坪区域”是指横向以铁水、钢水、液渣(以下简称“熔融金属”,冶金企业下同)吊运跨两侧立柱靠近熔融金属吊运侧的立柱边线为界,纵向以吊运跨两侧围墙为界的车间内零米地面区域。
其中,横向是指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的小车运行方向;纵向是指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的大车运行方向(图1)。
“车间内零米地面区域”不包括架空层平台正下方被遮挡的区域,如转炉炉下钢水罐车、渣罐车行走区域。
(2)“操作室”包括控制室、检验室、化验室(冶金企业下同)。
图1 地坪区域示意图2、判定情形:(1)炼钢厂、铁合金厂的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操作室、交接班室、更衣室(含澡堂),设置在熔融金属吊运行走区域的正下方地坪区域。
- 1-注:“正下方地坪区域”是指横向以吊运跨两侧立柱靠近熔融金属吊运侧的立柱边线为界,纵向以吊运跨最两端的铁水、钢水、液渣吊运工艺极限边界为界的车间地坪区域(图2)。
图2 正下方地坪区域示意图- 2-“吊运工艺极限边界”是指因生产工艺需要,铁水罐、钢水罐、液渣罐(包、盆)位于兑装位、倒罐位、钢包回转台、浇铸位或者地面轨道极限起吊点时,吊运跨纵向靠近最两端方向的罐(包、盆)外壁到达的垂直边界位置(冶金企业下同)。
炼钢连铸的铸余渣罐(包、盆)位于起吊点时的外壁不视为熔融金属吊运工艺极限边界。
操作室在熔融金属吊运跨交接班室在熔融金属吊运跨(2)炼钢厂、铁合金厂的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操作室、交接班室、更衣室(含澡堂),设置在熔融金属吊运跨距离吊运工艺极限边界50 米以内的地坪区域(纵向两端方向,图3)。
图3 距离吊运工艺极限边界 50 米以内的地坪区域示意图(3)炼钢厂位于车间架空层平台的转炉操作室,其面向铁水吊- 3-运侧未采用实体墙完全封闭。
冶炼行业安全隐患排查(3篇)

第1篇摘要:冶炼行业作为我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然而,由于冶炼行业生产过程复杂、工艺流程长、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特点,安全隐患排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分析冶炼行业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排查措施,以期为我国冶炼行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冶炼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安全隐患。
这些隐患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因此,对冶炼行业进行安全隐患排查,防范事故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二、冶炼行业安全隐患分析1. 设备设施隐患(1)设备老化:部分冶炼企业设备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如设备磨损、腐蚀、泄漏等问题,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2)设备设计不合理:部分冶炼企业设备设计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
如设备结构不合理、安全防护措施不足等,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3)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部分冶炼企业对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导致设备性能下降,存在安全隐患。
2. 生产工艺隐患(1)工艺流程不合理:部分冶炼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
如工艺流程交叉、不合理布局等,可能导致生产事故。
(2)操作规程不规范:部分冶炼企业操作规程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如操作人员缺乏培训、违章操作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3)工艺参数控制不当:部分冶炼企业工艺参数控制不当,存在安全隐患。
如温度、压力等参数控制不稳定,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3. 人员因素隐患(1)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冶炼企业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存在安全隐患。
如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违章操作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2)技能水平不高:部分冶炼企业员工技能水平不高,存在安全隐患。
如操作技能不熟练、应急处理能力差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3)人员配备不足:部分冶炼企业人员配备不足,存在安全隐患。
如关键岗位人员不足、班次安排不合理等,可能导致生产事故。
冶金行业典型事故案例

冶金行业典型事故案例《冶金机械等行业部分典型事故案例》一、错误指挥违规吊运造成钢水外泄爆炸1.事故经过2003年4月23日0时20分,某钢铁集团所属炼钢股份公司炼钢车间一号转炉出第1炉钢。
该车间清渣班长陈某到钢包房把一号钢包车开到吹氩处吹氩。
0时30分,陈某把钢包车开到起吊位置,天车工刘某驾驶3号80t天车落钩挂包(双钩)准备运到4号连铸机进行铸钢。
陈某近站在钢包东侧(正确位置应站在距钢包5m处)指挥挂包。
陈某仅看到东侧钩挂好后,以为两侧钩也挂好了,就吹哨明示起吊。
天车工刘某听到起吊哨声后起吊钢包。
天车由1号炉向4号连铸机方向车行驶约8m后,陈某才发现天车西侧挂钩没有挂到位,钩尖顶在钢包耳轴中间,钢包倾斜,随时都有滑落坠包的危险。
当天牟行驶到三号包坑上方时,天车工刘某听到地面多人的喊声,立即停车。
在急刹车的惯性作用下,西侧顶在钢包耳轴的吊钩尖脱离钢包轴,严重倾斜钢包(钢包自重30t,钢水40t)扭弯东侧吊钩后脱钩坠落地面,钢水洒地后因温差而爆炸(钢水温度1640℃)造成3人死亡、2人重伤和1人轻伤,事故直接损失30万元。
2.事故原因2.1 直接原因3号天车起吊钢水包时,两侧挂钩没有完全挂住钢包的耳轴,而是钩尖顶在西侧耳轴的轴杆中侧,形成钩与耳轴“线”接触。
陈某指挥起吊时站位不对,他只能看到挂钩挂住东侧钢包耳轴上,而没有看到西侧挂钩是否挂住钢包西侧耳轴,就吹哨指挥起吊。
造成钢包西侧受力不均匀,钢包倾斜,随时都有脱钩坠包的危险,导致天车工刘某操作天车时因急刹车惯性力作用,使西侧挂钩从耳轴上脱落,扭弯钢包东侧吊钩,造成钢包坠地,高温钢水倾翻,这是造成钢水外泄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2.2间接原因①.该炼钢车间操作工人生产确认制、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实施不到位。
炼钢股份公司确认制第1条、第3款规定:“要保证做到确认、确实、确认安全无误再进行作业”。
指车工安全操作规程规定“指吊金属液体,必须站在安全地方,确认无误方可指吊”,而指车工陈某在没有确认两侧吊钩挂牢就指吊。
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 版)》解读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冶金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安监总管四﹝2017﹞129号)根据相关规定和冶金企业多发、频发事故情况制定并发布11条标准,为遏制冶金企业重特大事故做出了要求,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执行第一条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等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与液渣吊运影响的范围内。
解读隐患安全风险:铁水(含铁合金)、钢水与液(熔)渣统称渣统称为熔融金属或熔融体。
1.钢铁企业熔融金属吊运过程可能发生铁水、钢水、液(熔)渣泄漏、坠罐(包)事故,甚至引发高温灼烫、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
2.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人员聚集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液(熔)渣吊运通道及其临近区域容易造成群死伤。
典型事故案例2007年辽宁清河特殊钢“”钢包脱落特别重大事故,造成 32 人死亡,6人受伤。
事故直接原因:1. 违规使用普通桥式起重机吊运钢水,导致制动力矩不足未能阻止罐体下坠;2. 钢水吊运通道内违规设置工具间,并将其作为交接班会议室。
法规标准规范要求钢铁企业操作室、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热修工作区、固定式冷修工区设置在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影响范围内即为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涉及此条的情况: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明查暗访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安全生产执法专项行动工作情况的通报》(管四函〔2017〕158号)中明确,热修操作平台属于人员聚集场所,不应设置在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影响区域内。
2.《应急管理部关于明查暗访江西省钢铁企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情况的通报》(应急函〔2018〕118 号)具体判定事项涉及的主要生产工序:1.铁水预处理吊运区域2.转炉兑铁水罐运输区域3.精炼跨、连铸钢水吊运跨4.渣跨罐吊运通道5.其他涵盖炼铁企业熔融金属倒罐吊运区域错误案例:错误案例错误案例错误案例整改正确案例:正确案例1正确案例2正确案例3正确案例4正确案例5正确案例6事故案例解读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冶金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集锦
冶金行业中的每个细分领域都存在一些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隐患不除,安全不安。
今天为大家总结了一下冶金行业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每一个都是真实案例。
1
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与液渣吊运影响的范围内。
2
吊运铁水、钢水与液渣起重机不符合冶金起重机的相关要求;炼钢厂在吊运重罐铁水、钢水或液渣时,未使用固定式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龙门钩横梁、耳轴销和吊钩、钢丝绳及其端头固定零件,未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未及时整改。
3
盛装铁水、钢水与液渣的罐(包、盆)等容器耳轴未按国家标准规定要求定期进行探伤检测。
4
冶炼、熔炼、精炼生产区域的安全坑内及熔体泄漏、喷溅影响范围内存在积水,放置有易燃易爆物品。
金属铸造、连铸、浇铸流程未设置
铁水罐、钢水罐、溢流槽、中间溢流罐等高温熔融金属紧急排放和应急储存设施。
5
炉、窑、槽、罐类设备本体及附属设施未定期检查,出现严重焊缝开裂、腐蚀、破损、衬砖损坏、壳体发红及明显弯曲变形等未报修或报废,仍继续使用。
6
氧枪等水冷元件未配置出水温度与进出水流量差检测、报警装置及温度监测,未与炉体倾动、氧气开闭等联锁。
7
煤气柜建设在居民稠密区,未远离大型建筑、仓库、通信和交通枢纽等重要设施;附属设备设施未按防火防爆要求配置防爆型设备;柜顶未设置防雷装置。
8
煤气区域的值班室、操作室等人员较集中的地方,未设置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
9
高炉、转炉、加热炉、煤气柜、除尘器等设施的煤气管道未设置可靠隔离装置和吹扫设施。
10
煤气分配主管上支管引接处,未设置可靠的切断装置;车间内各类燃气管线,在车间入口未设置总管切断阀。
11
金属冶炼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