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卵子发生

合集下载

生物选修3----精子和卵子的发生ppt课件

生物选修3----精子和卵子的发生ppt课件

.
27
对比:精子的发生和卵子的发生
精子
卵子

发生场所
睾丸

成熟场所
睾丸

生殖细胞数
1→4
卵巢 输卵管 1→1
排出时是否成熟 是

是否变形


开始时间
初情期
胎儿期
(初情期后才有排卵)
分裂连续性
连续
间断
相 同 点
.
有丝分裂产生性原细胞、初级性母细胞
都经过减数分裂才形成性细胞
.
28
.
.
29
合子
+
第二极体
透明带与卵黄膜之间 有_2个__极体
受精完成的
.
标志
22
思考:
减数第一次分裂在什么时间完成? 排卵前后
在什么场所完成? 卵巢或输卵管
减数第二次分裂在什么时间完成? 在什么场所完成?
受精过程中 输卵管
排卵发生在什么时间? M Ⅰ前后
受精发生在什么场所? 输卵管
.
23
讨论2
1.一个卵泡中能形成几个卵子?
.
1
胚胎工程
胚胎工程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 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胚胎 移植、体外受精、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 培养等技术。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胚胎,还 需要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生产后代,以满 足人类的各种需求。
.
2
抢答
1、胚胎工程操作的对象是什么?
早期胚胎和配子
2、胚胎工程包括哪些技术?
胚胎移植、体外受精、 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
.
8
第2阶段: 精子细胞的生成
MⅠ
MⅡ
初__级__精__母__细__胞__

3 生殖细胞发生

3 生殖细胞发生



二、原生殖细胞的迁移
原生殖细胞只有经过迁移,进入发育中 的生殖腺原基(genital anlage)——生殖嵴 (genital ridge)才能分化成为生殖细胞。
PGC在迁移过程中不断增殖,最终到达 性腺发育部位的PGC数量大大增加。
生殖嵴

概念:哺乳动物生殖嵴起源于中间中胚 层,具有双向性发育的特点。

(2)在秀丽线虫的卵精巢(ovotestis) 中,进行减数分裂的,先形成的最远端 的细胞形成卵子,而近端的细胞形成精 子。
线虫生精或生卵的分子机制
生殖细胞类型的选择
小鼠生殖细胞的类型主要决定于周边细胞的遗传组成
PGC进入生殖嵴的最初几天继续分裂,不分化。随后,在雌
性胚胎中,GC进入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然后停止直到性
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质的分裂不完全, 胞间有直径1μm的胞质间桥连接成合 胞体(syncytium)。胞间离子和分子通过 细胞质间桥相沟通,保证每群细胞同 步成熟.
雄性的Y染色体的性别决定基因SRY可以指导下 游基因Sox9和SF1的表达,二者都可以促进抗 中肾旁管激素表达,使生殖嵴获得发育为睾丸 的命运;在雌性个体中,DAX1基因是X染色体 上的卵巢决定基因,可以使生殖嵴获得发育为 卵巢的命运。
1. 果蝇原始生殖细胞的迁移
果蝇原始生殖细胞起源于胚胎的后端,经后中肠穿过肠壁和中胚 层,形成两个分离的队列,最终聚集在生殖腺中。
精子发生
脊椎动物的PGCs到达雄性胚胎的生殖腺原基后,立即 进入性索,然后停留在那里直到成熟。性索发育成为 生精小管,其管上皮细胞分化形成支持细胞(sertoli cell)。PGCs分裂形成精原细胞。
精原细胞(spermatogonium) →初级精母细胞(primary spermetocyte), →次级精母细胞(secondary spermatocyte)。→精子细胞(spermatid) →精子(sperm)。

〖医学〗家畜繁殖学-母畜的发情周期

〖医学〗家畜繁殖学-母畜的发情周期
(4)间情期 精神状态:安静,表现为活动减少,采食量恢复。 外生殖器:外阴部恢复,阴道粘膜苍白,子宫颈粘 液粘稠,在子宫颈口形成子宫颈栓。 卵巢、激素:黄体,分泌孕激素,没有腔卵泡发育。 对公畜态度:远离公畜,不接受公畜爬跨。
图-10 母牛发情示 意图
图-11 马和牛求偶图
图-12 猪发情期 的静立反应图和对 公猪态度示意图
三、排卵
卵母细胞胞质及核成熟之后,在排卵峰的作用下,从 卵泡中排出,此过程称之为排卵。 1、排卵过程
此过程分为三步:(1) 卵母细胞-卵丘细胞复合物 与卵泡壁分离;(2)卵泡壁变薄,形成排卵点;(3)排 卵点破裂,卵子排出(图-4,图-5)。 2、排卵机理
排卵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包括:(1)激素 机理,参与激素有LH-RH、类固醇激素、前列腺素; (2)神经生物化学和药理学机理;(3)神经肌肉和神经 血管机理;(4)酶的互作(图-4)。
外生殖器:外阴部肿胀,阴道粘膜潮红,子宫颈分 泌稀薄的粘液,甚至从阴道流出。
卵巢、激素:三级和成熟卵泡发育,分泌大量的雌 激素,有些家畜排卵,如羊、猪。
对公畜态度:爬跨其它母畜,接近公畜,接受公畜 的爬跨,配合公畜交配。
(3)发情后期 精神状态:由激动向安静转变,表现为活动减少, 采食量增加。 外生殖器:外阴部逐步消肿,阴道粘膜由潮红向苍 白转变,子宫颈粘液变粘稠。 卵巢、激素:卵泡排卵,形成黄体,雌激素分泌量 急剧下降,孕激素分泌量逐步增加。 对公畜态度:与公畜若即若离,不接受公畜爬跨。
24- 48 24-
36(B)
有 自发
15d
10h (M) 无 诱发
四、发情鉴定
发情鉴定的目的在于发现发情的母畜,及时配种, 提高生产效率。
检测指标分为内源和外源两类,外源指标主要是能 够看到的外生殖器的变化、行为;内源指标主要是激素 的变化、卵巢的变化。内源指标准确,但不易检测,外 源指标容易检测,但准确性较差。生产中发情鉴定的方 法主要是外源指标。 1、奶牛常用的发情鉴定方法-观察法(图-13)

第二章 生殖细胞发生

第二章  生殖细胞发生
36
哺乳动物精子的分化过程
37
哺乳动物精子的分化过程
38
四、精子发生过程的同源群现象 精子发生过程从精原细胞到精子形成, 中间经过多次分裂,早期的几次分裂是完全 的,后面几次分裂是不完全的,彼此间由细 胞质间桥相连。间桥将由同一母细胞分裂来 的同族细胞连成一个细胞群,小型的线粒体 和细胞器可以通过间桥在细胞间穿过,起到 营养物质和激素相互沟通的作用,使同族细 胞群进行严格的同步发育。这种同族细胞同 步发育和成熟的现象称为同源群现象。
42
滋养细胞对卵细胞的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为 卵细胞提供mRNA、核糖体、中心粒,并通过胞质连桥 运输到卵细胞中。
43
2、两栖动物卵的发育 与果蝇不同,蛙卵在发育中自身进行细胞 器的构建,还为未来合成DNA、RNA、蛋白质所需 要的酶。积蓄mRNA、结构蛋白和调控早期胚胎发 育的形态发生因子。蛙的卵黄物质合成于肝脏, 通过血液运输到卵细胞,这些卵黄物质成分经过 改造形成卵黄颗粒分布在卵细胞的皮质区域,并 逐渐积累移向植物极,最终75%的卵黄物质分布 在这一区域。同时糖原颗粒、核糖体、脂滴、内 质网集中到动物极,由高尔基体产生的皮质颗粒 、以及线粒体、黑色素颗粒分布于卵细胞周围。
41
二、不同物种卵细胞的发育 1、昆虫卵的发育 昆虫卵巢中,每个卵原细胞经过4次分 裂,形成一个相互之间有细胞质通连的16个 细胞组成的细胞群,这个细胞群中,除一个 发育为成熟卵细胞外,其余细胞均分化为滋 养细胞,并继续维持与卵细胞相连。伴随着 卵细胞的发育,滋养细胞周围还有体细胞起 源的滤泡细胞,逐渐向卵巢前端推进形成一 个卵泡,同时卵细胞逐渐定位在滤泡顶端的 位臵。
27
哺乳动物性成熟时,睾丸内精原细胞周期 性地发育成为精子。精子的发生包括精原干 细胞的增殖和更新,精母细胞经过一次复制 和两次连续的成熟分裂,形成单倍体的精子 细胞,再经变态形成精子。这个过程有着严 格的同源群现象和周期性变化规律。 精原细胞紧靠曲细精管的基膜,由基膜 向管腔依次排列为不同发育时期的生精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 和分化中的精子。

家畜繁殖学(第四章 雌性动物的发情)

家畜繁殖学(第四章  雌性动物的发情)

四、黄体的形成
排卵后,卵泡液流出,卵泡壁塌陷皱缩, 1、排卵后,卵泡液流出,卵泡壁塌陷皱缩,从 破裂的卵泡壁血管流出血液和淋巴液, 破裂的卵泡壁血管流出血液和淋巴液,并凝定 结成块,称为红体。 结成块,称为红体。 此后, 颗粒层C LH作用下增生肥大 作用下增生肥大, 2 、 此后 , 颗粒层 C 在 LH 作用下增生肥大 , 并吸 收黄色类脂物质, 黄素而变成粒膜黄素 黄素而变成粒膜黄素C 收黄色类脂物质,—黄素而变成粒膜黄素C, 构成黄体主体部分;卵泡内膜e 构成黄体主体部分;卵泡内膜e 也移入到黄体 之间,参与黄体的形成, C 之间,参与黄体的形成,此为内膜来源的黄 体C 。 同时而沧内膜分生出血管布满发育中的黄体, 3、同时而沧内膜分生出血管布满发育中的黄体, 促其黄体形成。 促其黄体形成。
三、乏情与异常发情
(一)乏情 乏情:是指已达初情期的母畜不出现发情周期的现象。 乏情:是指已达初情期的母畜不出现发情周期的现象。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季节性乏情 妊娠、泌乳、营养、衰老、 生理性乏情 如:妊娠、泌乳、营养、衰老、应激 (二)产后发情 产后发情:指母畜产后的第一次发情。 产后发情:指母畜产后的第一次发情。 6d;马 12d; 40-60d。 猪3-6d;马6-12d;牛40-60d。 (三)异常发情 安静发情:又叫隐性发情或沉默排卵。 1、安静发情:又叫隐性发情或沉默排卵。 指母畜无发情表现,只有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 指母畜无发情表现,只有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 产后带仔母畜,产后第1次发情,畜产奶牛,年老体弱等。 产后带仔母畜,产后第1次发情,畜产奶牛,年老体弱等。 原因:激素分泌失调,如雌素不足、 原因:激素分泌失调,如雌素不足、促乳素不足或缺乏 处理:及时配种仍可受胎,结合直肠检查。 处理:及时配种仍可受胎,结合直肠检查。

发育2:精卵发生

发育2:精卵发生

第二章精子和卵子发生(spermatogenesis and oogenesis)在许多动物,如昆虫、蛔虫以及脊椎动物中,有在早期即与体细胞分开的,区分明显的生殖细胞。

在其他几个动物门(以及整个植物界),尚没有建立这种生殖细胞与体细胞的区分。

在这些物种中,包括腔肠动物(cnidarians)、扁虫类动物(flatworms)和被囊类动物(tunicates),即使是在成体中体细胞也可以很容易地变为生殖细胞。

许多无脊椎动物门的游动孢子,芽等都被证实其体细胞具有产生出新个体的能力。

生殖细胞(germ cell, reproductive cell)是行有性生殖的多细胞生物体内承担繁殖后代任务的细胞的总称,包括从原始生殖细胞到最终分化的精子和卵子。

生殖细胞是个体发生的基础。

此术语由A 恩勒和K 普兰特尔于1897年提出以与体细胞分开。

体细胞最终都会死亡,只有生殖细胞有延续至下一代的机会。

物种主要靠生殖细胞延续和繁衍。

长期的自然选择使每一物种的结构都为其生殖细胞的存活提供最好的条件。

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生物,必须经历生殖细胞发生,产生出称为配子(gamete)的精子和卵子才能实现世代交替。

生殖细胞发生也称为配子发生(gametogenesis),是精子和卵子形成的过程。

在那些生殖细胞在发育早期即与体细胞分开而建立起了生殖细胞系的有机体中,生殖细胞不是由性腺本身产生的。

相反,生殖细胞的前体细胞,称为原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 PGCs)是在其他地方产生后迁移到发育中的性腺中的。

生殖细胞发生包括(1)原生殖细胞的形成和迁移到将形成性腺的生殖嵴中;(2)性别的决定与分化;(3)精子和卵子的发生等事件。

在此我们先讨论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到胚胎发育和器官发生时再讨论原生殖细胞的形成与迁移以及性别的决定和分化。

第一节:精子发生(spermatogenesis)精子发生的启动精子发生就是从原生殖细胞产生成熟精子的过程。

精子和卵子的发生

精子和卵子的发生
1.精子的发生时间和场所?
2.精子细胞是如何变形成精子的?体现了什么生物学观点?是如何体现的?
3.精子的大小与动物的体型大小有没有关系?
4.家畜每次射精排除数以亿计的精子,但通常只有一个能与卵子结合,怎么理解这一现象?
带领学生依次解答以上思考问题:
师:好,那我首先来看,精子发生的时间和场所分别是?很好。接着补充介绍初情期的概念(它一般用于动物,一般指雌性动物第一次出现发情表现并排卵的时期,或雄性动物第一次释放出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并能表现出完整性行为的时期)。
关于“精子和卵子的发生”部分的内容,这是受精作用和早期胚胎发育完成的基础。由于在必修二第2章第1节中,学生已比较详细的学习过减数分裂,所以教材此处的内容明显侧重于精、卵子发生的场所、形态、功能等变化的介绍,并通过“讨论”部分的设问帮助学生理解“排卵”等重要概念。
2.课程标准要求
本模块以专题的形式着重介绍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中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视野,增强科技意识,由于本模块所涉及的领域进展迅速,教师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练习撰写专题综述报告,并组织开展口头交流、辩论等活动。
积极回忆相关内容、左右讨论,跟随老师,集体作答
跟随老师一起总结回忆
帮助学生回顾已学的一些重要概念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梳理旧知识,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
新课
过渡:刚刚我们已经复习了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那这个过程是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实现的呢?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1-P62“精子的发生”部分的内容,思考下面的几个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简述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的发生过程和特点。
能举例说明精子与卵子发生的异同。

雌性动物生殖生理

雌性动物生殖生理

卵泡发育的调节序列: (1)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期间:生长因子 (如IGF、 EGF等)促进颗粒细胞的有丝分裂调节卵泡发育。
(2)初级卵泡--次级卵泡期间:由于内膜的形成,卵
泡发育主要受内膜细胞分泌的TGFα的调节。
TGFα可以刺激颗粒细胞进一步分化和增殖。
以上为GTH不依赖期。
(4)三级卵泡发育期:主要受GTH(即GTH依赖期)和 TGFβ的调节。类固醇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 具有正反馈调节作用,使血液中GTH水平升高,进 一步刺激卵泡发育并分泌雄激素和Ibn。
不久即停止。
如牛、绵羊分别在胚胎期45-110天和35-90天;猪
在胚胎期30天至出生后7天。
2.卵原细胞的生长 卵母细胞经过最后一次有丝分裂后,即发育成为 初级卵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特点:
卵黄颗粒增多,卵母细胞的体积增大;
出现透明带;
卵泡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而增殖; 初级卵母细胞形成后,到初情期到来之前,处于静 止状态。
(5)成熟卵泡发育早期:GnRH、FSH、LH以及雌激素
等激素水平升高,在这些激素的协同作用下,卵
泡细胞进一步发育成熟,并分泌刺激因子,促进
卵母细胞的成熟。
(6)成熟卵泡发育末期: 卵泡分泌的Ibn和黄体分泌的孕酮起主要调节作用。
Ibn通过自分泌、旁分泌作用抑制劣势卵泡的发育
和优势卵泡的过度发育,孕酮则通过对LH的负反
质分子组成。
作用
保护卵子
卵黄膜封闭作用,防止多精子受精
使卵子有选择地吸收无机盐离子和代谢 物质。
1.4 卵黄 位于卵黄膜内部结构,外被卵黄膜。
组成:线粒体、高尔基体、核蛋白体、多核糖体、
脂肪滴、糖元和卵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灯刷染色体
灯刷染色体
染色粒
侧环
两条 染色单体
两条染色单体
蝾螈卵子中每条灯刷 染色体约有5000个侧 环,整个卵子核中约 有20000个侧环.
可在较短的时 间内转录合成 大量的mRNA
灯刷染色体在爪蟾 卵中可保持三个月, 在有尾两栖类保持 七个月.
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A为模 板转录合成RNA(在此主要是mRNA).
(1)端黄卵:卵黄集中于植物极, 核位于动物极。 如鱼类、爬行类、鸟类、某些两栖类。
(2)中央黄卵(中黄卵):卵黄位于中央,核居中央, 胞质围于周边。
如节肢动物. (3)中量黄卵:卵黄量居中,自动物极至植物极渐增。
如部分低等、部分鱼类、部分两栖类.
人 均黄卵
鸡 端黄卵
蛙 中量黄卵
蝇 中央黄卵
第三节 卵母细胞与附属细胞的关系
tRNA先在核仁外染色质转录成tRNA前体, 而后输送到细胞 质中完成tRNA合成.
1.mRNA(信使RNA)的合成和积累
mRNA主要是在减数分裂(Ⅰ)前期的双线期,在灯刷染色体 转录合成的.
合成的 mRNA 中约有: 5% 在多核糖体中,供卵子自身发育时使用; 95% 的 mRNA 贮存在胞质里的 RNP 颗粒中, ( RNP ----- 非核糖体的核糖核蛋白 ) 供受精后早期胚胎发育使用.
①自发性排卵 两 种 排 卵 ②刺激性排卵
1.自发性排卵
①季节性排卵:在特定季节排卵, 无脊椎和低等脊椎动物.
②周期性排卵:依生殖周期排卵, 哺乳类动物.
2.刺激性排卵
由于雌雄动物交配的刺激,而激发雌性 动物的排卵. 如 兔子、紫貂等.
二、排卵的机制分析
(一)关于卵子成熟与排卵机制的实验研究
激素与排卵的关系
二、卵母细胞核的变化
1.初级卵母细胞核明显膨大称此核为生发泡, (因减数分裂前期,染色体变化,核质增加而致)
2.染色体变化主要是:同源染色体联会、交叉、交 换、端移等变化。另外,多数动物卵母细胞核中都形 成特殊巨大的灯刷染色体.
3.核仁增大或数量剧增,核液增多.
核仁剧增 在细胞核内 有上千核仁
放射自显影 标记核仁
(2)向卵母细胞传递成熟因子
放射冠
透明带
二、昆虫的卵室
果蝇
卵母细胞
滤泡细胞
胞质间桥 (环道)
营养细胞 营养细胞和卵母细胞同源于生殖细胞,如何决定的?
昆虫
卵原细胞
4次分裂后 16个胞胚球, 两个有4条环道 一个发育成卵, 15个营养细胞
干细胞
1裂 2裂
环道 (细胞质间桥) 3裂
4裂
16个胞胚球,两个有4条环道。 发育成卵母细胞 由位置决定,获得极质者发育成卵母细胞 。
粒重新分布
大部分动物卵内都有皮层颗粒,鸟类、有尾两栖类、昆虫等动物卵内没有。
皮层的 重要性
①受精时发生皮层反应; ②皮层反应形成受精膜,阻止多精入卵; ③皮层有选择性的透性,有利物质交换;
④对卵的极性和胚胎结构的建成重要.
皮层颗粒的来源
酸性粘多糖和蛋白质
色素颗粒的来源说法不一
不同动物色素颗粒的颜色和多少不同: 海鞘卵---黄色, 海胆卵---红色,林蛙---褐色,蟾蜍---棕黑色
闭锁卵泡
卵泡膜外层 卵泡膜内层
卵泡腔
卵泡细胞(滤泡细胞) (颗粒细胞粒细胞)
成熟卵泡
排出的卵子
排出的卵子停留在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等待受精, 在受精作用的刺激下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
卵泡与卵母细胞的关系:
胚胎期 十几年 ~ 几十年
12 ~ 14天
青春期
原始卵泡
初级卵泡
次级卵泡
成熟卵泡
滤泡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子宫
松弛素
准备着床
颗粒细胞 卵泡膜细胞
颗粒黄体 泡膜黄体
若受精------妊娠黄体 ( 维持3~6个月) 未受精------月经黄体 ( 维持两周 )
黄体
白体
第一节 卵子发生的特点
(八点)
1.无变态期 2.有极体形成 3.只生成一个卵子 4.间桥生长期消失 5.大量物质积累 6.卵子发生时间长 7.生长期体积剧增 8.成熟少,退化多
1.自体合成型的卵黄发生(内源性卵黄合成)
(卵黄在卵母细胞内合成)
2.异体合成型的卵黄发生(外源性卵黄合成)
(卵黄在卵母细胞外合成,而后运输到卵母细胞内)
脊椎动物卵黄产生于肝脏
昆虫卵黄
产生于
脂肪体
第五节 卵 膜
排出的卵外都包有不同形式、形态、结构的卵膜
1.卵膜类型 (依来源不同分三种)
(1)初级卵膜 : 由卵母细胞分泌产生 如:海胆、两栖类卵黄膜,哺乳类卵透明带.
2. rRNA( 核糖体RNA)的合成和积累
卵子发生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合成和积累核糖体,为未来胚胎发育时蛋白质的 合成打基础.因为在发育早期,胚胎基因尚未启动,而合成蛋白质所用的核糖 体都来自于卵母细胞.
核糖体成分
① RNA ( 5 S、18 S、28 S) ② 核糖体蛋白
rRNA
(1)5S RNA的合成在卵子发生的早期,并贮存于 RNP 颗粒中.
生长卵泡
滤泡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有丝分裂 (增殖)
卵原细胞
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
第二极体
完成
第一极体
排卵
原始生殖细胞
受精卵
受精
完成第二次 减数分裂
卵子
第二次减数 分裂中期
激发,维持第二性征
卵泡细胞(颗粒细胞) 合成分泌 雌性激素
卵泡膜内层细胞
分化
促进卵泡发育,成熟
黄体
合成分泌
孕激素(孕酮) 作用于
少量雌激素
(3)核糖体蛋白的合成在卵黄发生期(与18S RNA同期合成,卵 母细胞中蛋白质的 20 ~ 30 % 是核糖体蛋白).
扩增的核仁中,主要 为rRNA基因 (rDNA)的扩增,为 选择性基因扩增.
一般体细胞仅有 1~ 2 个核仁,而卵 母细胞中有一千多 核仁,为 核仁扩增.
3. tRNA (转移RNA)的合成
(4S RNA) tRNA合成在卵黄发生前期(与5S RNA同期).合成 的 tRNA 也贮存在RNP颗粒中.
4.卵母细胞发育中基因信息的利用
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合成了大量的RNA, 这些RNA的利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 一 :在受精前有小部分RNA被利用,用以指导卵母细胞自身的 生长发育和成熟.(这个过程是通过特异蛋白质的合成 实现的,如:卵黄蛋白的合成、核糖体蛋白的合成等等)
调节促激素 分泌
反馈
二、卵子发生的基因表达调节
卵子发生的双重结果: ①形成高度复杂的特化细胞;(如前所述的变化) ②形成供受精后胚胎发育所需的物质(包括发育信息).
在卵子发生中,基因组信息的利用和储备,对卵子发生调节及 对早期胚胎发育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不同动物卵子发生中,基因组信息的利用差异很大.
卵泡 : 卵母细胞 十 滤泡细胞(卵泡细胞)
附属细胞Βιβλιοθήκη 滤泡细胞: 来源于体细胞 营养细胞: 来源于生殖细胞
附属细胞功能
(1)产生类固醇激素; (2)向卵母细胞运输营养物质; (3)在卵外形成保护结构层.
一、脊椎动物的滤泡细胞
滤泡细胞 卵母细胞 透明带
突起的绒毛间借助桥粒和缝隙连接结合 滤泡细胞功能 (1)向卵母细胞运输营养
两栖类卵黄为大颗粒状-----卵黄颗粒(卵黄小板) 卵黄小板外包一层膜,内含卵黄磷蛋白和水解酶.
卵黄磷蛋白
卵黄高磷蛋白 (两个分子) 卵黄脂磷蛋白 (一个分子)
两种蛋白构成六角形晶格结构----卵黄小板
卵黄磷蛋白
卵黄高磷蛋白 卵黄脂磷蛋白
一个结晶的 结构单位
(两个分子) (一个分子)
两种蛋白构成六角形晶格结构----卵黄小板
朱洗的体外跌卵实验证明: 促性腺激素能直接作用于离体卵巢,促使离体卵巢排卵, 称此为卵巢的体外跌卵.
两栖类体外跌卵实验图示
结论:
卵母细胞的成熟与排放是互不依靠的两个过程,成熟的卵子不 一定立即排放(自然状态下与季节相关),人为施用激素促发排 出的卵子未必就成熟.
2.内质 (其他细胞器)
⑴线粒体: 在卵子发育中大量扩增.
如:非洲爪蟾,卵中线粒体数量是体细胞中的许多倍,卵中的 线粒体供早期发育利用,原肠胚期以后,胚胎细胞才能自己 合成线粒体,供胚胎发育利用.
另:在爪蟾体细胞中
核DNA : 线粒体DNA = 100 : 1
在爪蟾卵母细胞中
核DNA : 线粒体DNA ≈ 1 : 1
(2)次级卵膜 : 由滤泡细胞分泌产生 如:昆虫、鱼的卵壳.
(3)三级卵膜 : 由输卵管或生殖器附属部分泌形成 如:蛙卵胶膜,鸟卵的卵白、壳膜、卵壳.
2.卵膜的功能:①保护②营养③与受精作用有关
初级卵膜:卵黄膜 三级卵膜:卵白、壳膜、卵壳.
初级卵膜: 哺乳类卵透明带
三级卵膜: 青蛙、林蛙圆球形卵胶膜 三级卵膜: 鱼卵胶膜
第 二 :大部分的转录信息(RNA)被贮存起来,在受精以后的早 期胚胎发育时期被利用,用以指导早期胚胎发育.
----- 母体基因 (贮存RNA的利用可以持续到原肠胚以后)
总结
RNA RNA
RNA
指导早期胚胎发育
陆续转译
第七节 卵子成熟与排放
一、排卵
排卵与产卵
卵子排出卵巢---------排卵 卵子产出体外---------产卵
但线粒体 DNA 只能用于线粒体自我复制,不能他用.
卵母细胞中 扩增的线粒 体集中存在, 称线粒体云, 也称卵黄核.
放大的线粒体云
⑵环形片层 卵母细胞中有环形 片层的膜状结构, 膜上有孔,认为来源 于细胞核. 膜上有核糖体,认为 与蛋白质合成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