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的简单介绍

合集下载

地质年代顺序及特征

地质年代顺序及特征

地质年代顺序及特征《地质年代顺序及特征》地质年代顺序指的是地球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划分,主要根据岩石、化石和地球的地质记录来确定。

地质年代顺序的划分使得地球历史的长河变得更加清晰可见,同时也为研究地球演化、气候变化和生物进化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地球的地质历史可以被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年代,其中最长的是宙代,而最精细的则是年代。

地质年代按照从旧到新的顺序被划分为宝宁、太古宙、元古宙、变起来、侏罗纪、白垩纪、古新纪、新近纪、第三纪和第四纪等。

每个年代又可以按照地质事件的发生进行进一步细分。

不同的地质年代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当时地球上的大气、海洋、岩石、地形和生物等方面的变化。

举个例子,宝宁纪是地质年代中最古老的时期,其特征是地球大气中几乎没有氧气,岩石中没有碳酸盐矿物的沉积,生命还未出现。

太古宙是地球历史上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时期,特征是原始的生命形式开始出现,有机物质在海洋中大量堆积,形成了重要的能源-石油和天然气。

元古宙是地球上最早的大陆形成和珊瑚礁发展的年代,特征是陆地开始出现,地壳活动活跃,形成了岩浆活动和火山喷发。

变起来纪是地球上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也是我们人类所处的时代。

它的特征是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真正的生命形式,同时也出现了最早的显生代生物,如三叶虫和蕨类植物。

侏罗纪是恐龙的时代,特征是恐龙繁盛,也有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和广泛的盆地沉积。

白垩纪是恐龙的灭绝之后,哺乳类动物开始繁荣的年代,地壳上发生了重大变动,形成了许多今天被称为“地球之重”和“地球云盖城”的地质景观。

通过地质年代顺序及其特征的研究,我们能够了解到地球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地质活动和生物演化,揭示了地球的变迁和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这对于深入了解地球科学、预测自然灾害、寻找矿产资源以及生物进化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质年代顺序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有望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恐龙时代分为哪几个纪

恐龙时代分为哪几个纪

恐龙时代分为哪几个纪
恐龙时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阶段
1、三叠纪:约距今2.5亿年至2亿年前,槽齿类爬行动物慢慢发展为最早的恐龙,到三叠纪晚期,恐龙已经是种类繁多的族群了,被称为“恐龙的黎明”。

三叠纪以一次灭绝事件结束,这次灭绝事件让许多槽齿目动物也都灭绝了,却为恐龙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2、侏罗纪:约公元前1亿9960万年(误差值为60万年)到1亿4550万年(误差值为400万年)。

侏罗纪前期,因为经历大灭绝,所以各种动植物都非常稀少(属于休养生息的阶段),但恐龙总目一枝独秀,伺机称霸陆地。

侏罗纪中晚期以后,恐龙统治地球1.5亿年。

3、白垩纪:开始于1.45亿年前,结束于6600万年前。

白垩纪恐龙种类达到鼎盛时期,最著名的是霸王龙,白垩纪末发生重大的灭绝事件在地表居统治地位的爬行动物大量消失,恐龙完全灭绝,哺乳动物度过了危机,并占领了由恐龙等爬行动物退出的生态环境,迅速进化发展为新的统治者。

科普知识探索地球的地质年代

科普知识探索地球的地质年代

科普知识探索地球的地质年代地球的地质年代是指地球形成以来不同地质事件的发生和变化所标示的时间段。

通过对地质年代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探索地球上各个时期的生态环境和生命演化情况。

本文将介绍地球的地质年代,并探索其中的科普知识。

一、前寒武纪(Precambrian)前寒武纪是地球历史上最久远的一个地质年代,大约开始于地球形成后的40亿年,一直延续到距今约5.41亿年前。

这个时期的地球表面没有得到记录,因此我们对于该时期的了解相对有限。

然而,科学家通过对岩石、矿物和标本的研究,推测出地球形成时的环境条件以及早期生命的出现。

二、寒武纪(Cambrian)寒武纪始于距今约5.41亿年前,结束于大约距今约4.85亿年前。

这个时期见证了生命在地球上的快速发展和多样化。

寒武纪是生物化石最为丰富的地质时期之一,过去的地球有了蓬勃的海洋生物群落,包括各种化石如三叶虫等。

三、奥陶纪(Ordovician)奥陶纪始于距今约4.85亿年前,结束于约距今约4.43亿年前。

这个年代是早期生物多样性的高峰时期,海洋生物进一步演化出多样化的类群。

奥陶纪还见证了地球表面的大规模冰川运动,形成了全球范围的冰期。

四、志留纪(Silurian)志留纪始于距今约4.43亿年前,结束于约距今约4.19亿年前。

在这个时期,陆地上的生物开始崛起,首次出现了植物和陆栖无脊椎动物。

海洋生物也进一步发展,遗留下了丰富的化石记录。

五、泥盆纪(Devonian)泥盆纪始于距今约4.19亿年前,结束于约距今约3.59亿年前。

这个时期是陆生植物的迅速发展时期,陆地上开始出现了树木和森林。

泥盆纪还见证了鱼类的进化,并出现了首批四足动物。

六、石炭纪(Carboniferous)石炭纪始于距今约3.59亿年前,结束于约距今约2.84亿年前。

这个时期有着广阔的煤炭资源形成,并形成了丰富的植物和昆虫化石。

同时,由于植物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地球的气候条件逐渐改变。

巢湖地质发展简

巢湖地质发展简

巢湖地质发展简
巢湖地质发展是一个多元化的主题,它包括地质结构、地质历史、沉积作用、构造运动、地质资源状况等方面。

下面简单介绍巢湖的地质发展史。

1. 先寒武纪:巢湖盆地形成于扬子板块西北的黄山-佛山断裂带,是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的转换区。

早期的盆地为一片广阔的浅海海湾,岩石主要为砂泥质灰岩和泥岩,海相沉积物中含有丰富的蒲公英和叶状藻类化石。

同时,由于沉积物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火山碎屑,说明盆地周围存在火山活动。

2. 寒武纪晚期:由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相互碰撞作用,开始进入了强烈的地壳运动期,造成了盆地的隆起。

同时,由于受到冰川作用的影响,盆地内部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冰水沟,使盆地发展趋势发生了转变。

岩石为流纹岩和变质岩。

3. 中-晚奥陶世:盆地形成晚期,地壳运动重新活跃了起来,盆地南北走向的张缩构造开始发挥作用。

同时,火山活动也再次爆发。

由于张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叠加,加速了盆地中部的隆升以及第一次侵入性岩浆活动的发生,形成了大规模的花岗岩。

4. 白垩纪:巢湖地区陆续发生了两期岩浆侵入,形成侵入岩体,同时盆地在晚白垩世继续隆升,盆地基底也逐渐升高。

盆地北部沿大别山褶皱带发生强烈的岩浆运动,形成了广泛分布的岩浆岩。

5. 新近纪:在这个时期,盆地又发生了多次启闭运动,同时有新的沉积物进入,如泥、砂、卵石等。

总体来说,巢湖地貌开始逐渐成型。

总的来说,巢湖地质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从早期的海洋沉积到中晚期的岩浆侵入和隆升,在这个过程中,巢湖地区发生了多次运动,沉积、构造、岩浆等因素的叠加塑造了巢湖独特的地质形态,同时也为其丰富的地质资源提供了条件。

有关白垩纪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白垩纪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白垩纪的知识点总结1. 地质特征白垩纪是被巨大的陆地板块活动所特征的时期。

在白垩纪早期,大陆板块开始分离,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知的大洋和陆地形态。

其中最显著的一个事件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形成。

此时,南极和澳大利亚开始向南极洲的位置移动。

2. 化石记录白垩纪是恐龙的时代。

在此期间,恐龙和其他巨型爬行动物统治了地球。

同时,鱼类仍然是主导的生物类群之一,鱼类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此外,白垩纪也见证了食肉动物的兴起,这种动植物接触的结果是一些特殊适应的规模庞大的食肉动物。

3. 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白垩纪是一个气候条件急剧变化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温度和降水量变化导致陆地植被和生态系统的变化,从而影响了动植物的多样性和分布。

4. 海平面变化在白垩纪,海平面的变化非常剧烈。

海平面的上升导致了大规模的海岸侵蚀和内陆天然水域的淹没。

这对陆地动物和植物的多样性和分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物种灭绝在白垩纪末期的“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中,大约75%的地球上的物种灭绝了,这表明了白垩纪末期地球生物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场灭绝事件导致了恐龙和其他种类的爬行动物的灭亡,为哺乳动物和其他类群的进化提供了机会。

6. 地球化学特征在白垩纪,地球上的大气和海洋中的碳和氧同位素比例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这些变化反映了大气和海洋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 地质事件在白垩纪,地球上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地质事件,如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地壳板块的运动和地震活动。

这些地质事件改变了地球的外貌,也影响了生物圈的演变。

综上所述,白垩纪是地球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它见证了地球上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地球表面的形态的巨大变化。

对白垩纪的研究对于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和理解生物圈的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了解白垩纪的特征和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地球历史上的巨变,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定义白垩纪的白垩层的形成和来历

定义白垩纪的白垩层的形成和来历

定义白垩纪的白垩层的形成和来历从定义'白垩纪'的"白垩层"的形成和来历,从而就可以知道英国人是怎样在定义'白垩纪'上胡说八道的了!.很多朋友都知道:侏罗纪比白垩纪早了近一千万年.侏罗纪(约2.08亿年到1.44亿年前)/白垩纪(约1.35亿年到6500万年前)两者紧紧相联,中间的差值为过渡时期…今天我们就要揭示给大家其中一些奥秘,也就是:英国人是怎样在利用"白垩层"的形成和来历在定义'白垩纪'上胡说八道的了.大家首先来看看现在"世界上"的'传统'看法:.【侏罗纪--恐龙时代】(约2.08亿年到1.44亿年前)侏罗纪是恐龙的鼎盛时期,在三叠纪出现并开始发展的恐龙已迅速成为地球的统治者。

各类恐龙济济一堂,构成一幅千姿百态的龙的世界。

当时除了陆上的身体巨大的雷龙、梁龙等,水中的鱼龙和飞行的翼龙等也大量发展和进化。

【白垩纪--恐龙灭绝时代】白垩纪是中生代最后一个纪,是恐龙由鼎盛走向完全灭绝的时期由于这一时期欧洲海底沉积物中有大量的白垩层而称为"白垩系",白垩纪因此得名…大家还知道:侏罗纪之名称源于瑞士、法国交界的侏罗山(今译汝拉山),是法国古生物学家A.布朗尼亚尔于1829年提出的。

由于欧洲侏罗系岩性具有明显的三分性,1837年,L.von布赫将德国南部侏罗系分为下、中、上3部分。

1843年,F.A.昆斯泰德则将下部黑色泥灰岩称黑侏罗,中部棕色含铁灰岩称棕侏罗,上部白色泥灰岩称白侏罗。

侏罗纪分早、中、晚3个世。

白垩纪是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长达7000万年,是显生宙的较长一个阶段。

发生在白垩纪末的灭绝事件,海相侏罗纪地层富含化石,特别是菊石类特征明显,保存完全。

据此,1815年,英国的W.史密斯提出利用古生物化石划分、对比地层的见解。

1842年,法国的A.C.多比尼提出比统更小的年代地层单位阶,并命名了侏罗纪大部分阶名。

探索地球了解不同地质时代的地球面貌

探索地球了解不同地质时代的地球面貌

探索地球了解不同地质时代的地球面貌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承载着无数的生命和自然之美。

然而,地球的面貌并非一成不变的,它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时代,每一个时代都留下了独特的地球面貌。

本文将探索地球,从了解不同地质时代的地球面貌入手,带您一起探索地球演化的奇妙之旅。

1. 前寒武纪时代前寒武纪时代是地质历史上最早的时期,地球处于原始的状态。

在这个时期,地球上没有复杂的生命形态,大部分地表由岩石和水覆盖。

大陆的形成才刚刚开始,基本上都是岩浆活动和火山喷发所形成的。

2. 寒武纪时代寒武纪时代是地质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生命演化的关键时刻。

在这个时期,地球上出现了丰富的生命形态,如海绵、腔肠动物和篮海星等。

同时,地球上的大陆开始慢慢形成,陆地生态开始展现出多样性。

3. 泥盆纪时代泥盆纪时代是一段地表环境和生态体系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地球上的陆地植被逐渐繁盛,形成了大面积的陆地森林。

同时,海洋环境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出现了早期的鱼类和无脊椎动物。

4. 石炭纪时代石炭纪时代是地球历史上一段重要的煤炭沉积时期。

在这个时期,地球上陆地植被繁茂,形成了大规模的沼泽和森林。

这些植被在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下形成了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后来的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的能源。

5. 二叠纪时代二叠纪时代是地球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爬行动物大量繁衍和多样化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地球上陆地气候温暖而干燥,适宜爬行动物生存繁衍。

同时,地球上的陆地扩张,大陆间的连接程度增加,形成了国际大地系统。

6. 侏罗纪时代侏罗纪时代是地球历史上恐龙繁盛和鸟类起源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相对温暖潮湿,适宜恐龙等爬行动物生存。

海洋中也出现了许多大型海洋爬行动物,如蛇颈龙和鱼龙等。

同时,陆地上开始出现鸟类,标志着鸟类的起源。

7. 白垩纪时代白垩纪时代是恐龙繁盛和灭绝的时期,也是哺乳动物和花卉开始大规模分化和进化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地球上的陆地气候逐渐变暖,恐龙和其他爬行动物繁衍壮大。

白垩纪侏罗纪三叠纪时间顺序

白垩纪侏罗纪三叠纪时间顺序

三叠纪白垩纪侏罗纪先后顺序
由前到后依次是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1、三叠纪是2.5亿至2亿年前的一个地质时代,它位于二叠纪和
侏罗纪之间,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

爬行动物在三叠纪崛起,主要由槽齿类、恐龙类、似哺乳的爬行类组成。

三叠纪的开始和结束各以一次灭绝事件为标志。

虽然这段时间的岩石标志非常明显和清晰,其开始和结束的准确时间却如同其它古远的地质时代无法非常精确地被确定。

其误差在正负数百万年。

2、“侏罗纪”是一个表示时间的词儿,指的是一个地质年代。

法国古生物学家A.布朗尼亚尔于1829年正好发现瑞士、法国交界的侏罗山这里的岩石具有很明显的地质特征,它清晰地显示了1.996亿年前(误差值为60万年)到1.455亿年前(误差值为400万年)的地球状态,于是就给这一段时间起名叫侏罗纪了。

3、白垩纪得名于西欧海相地层中的白垩沉积,延续了将近七千万年,是延续时间最长的纪之一,和自恐龙灭绝直到现在的时间相当。

得名于西欧海相地层中的白垩沉积,延续了将近七千万年,是延续时间最长的纪之一,和自恐龙灭绝直到现在的时间相当。

在这一时期,大陆之间被海洋分开,地球变得温暖、干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垩纪的岩石
白垩纪是以欧洲常见的白垩层 为名,但在全球其他地区,白垩纪 的地层主要由海相的石灰岩层构成, 这些海相石灰岩层是在温暖的浅海 环境形成。白垩纪地层中常见白垩 的成分。白垩是由海生颗石藻的钙 质外壳微粒(球石粒)沉积而成; 颗石藻是种白垩纪常见的藻类。在 白垩纪中期,海洋低层的流动滞缓, 造成海洋的缺氧环境。全球各地的 许多黑色页岩层,即是在这段时期 的缺氧环境形成。这些页岩层是重 要的石油、天然气来源,北海便是 如此。
鱼龙 蛇颈龙 杆菊石 海 胆
海 星 黄昏鸟目 苍龙
谢谢观看!
英格兰南岸的多佛白色峭壁
黑色贝岩




动物界里,哺乳动物还是比较小,只是陆地动物的一小部分。陆地的优势动 物仍是主龙类爬行动物,尤其是恐龙,它们较之前一个时期更为多样化。翼 龙目繁盛于白垩纪中到晚期,但它们逐渐面对鸟类辐射适应的竞争。在白垩 纪末期,翼龙目仅存两个科左右。 鸟类是脊椎动物向空中发展取得最大成功的类群。白垩纪早期鸟类开始分化, 并且飞行能力及树栖能力比始祖鸟大大提高。我国古生物学家发现的著名的 “孔子鸟”就是早白垩世鸟类的代表分子。 白垩纪末,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又一次重大的灭绝事件:在地表居统治地位 的爬行动物大量消失,恐龙完全灭绝;一半以上的植物和其他陆生动物也同 时消失。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恐龙和大批生物突然灭绝?这个问题始终是地 质历史中的一个难解之谜。普遍被大家接受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引人注目 的是,哺乳动物是这次灭绝事件的最大受益者,它们度过了这场危机,并在 随后的新生代占领了由恐龙等爬行动物退出的生态环境,迅速进化发展为地 球上新的统治者。中国辽宁省的炒米店子组发现了大量的白垩纪早期小型恐 龙、鸟类、以及哺乳类。这里发现的多种手盗龙类,被视为恐龙与鸟类间的 连结,其中包含数种有羽毛恐龙。 昆虫在这个时期开始多样化,并发现最古老的蚂蚁、白蚁、鳞翅目(蝴蝶与 蛾)。芽虫、草蜢、瘿蜂也开始出现。
古魔翼龙
始祖鸟
赖氏龙
鸭嘴龙
霸王龙
迅猛龙


海洋里,我们认识的鳐鱼,鲨鱼,和其他硬骨鱼也 常见了。海生爬行动物则包含:生存于早至中期的 鱼龙类、早至晚期的蛇颈龙类、白垩纪晚期的沧龙 类。 杆菊石具有笔直的甲壳,属于菊石亚纲,与造礁生 物厚壳蛤同为海洋的繁盛动物。黄昏鸟目是群无法 飞行的原始鸟类,可以在水中游泳,如同现代䴙鷉。 有孔虫门的球截虫科与棘皮动物(例如海胆、海星) 继续存活。在白垩纪,海洋中的最早硅藻(应为硅 质硅藻,而非钙质硅藻)出现;生存于淡水的硅藻 直到中新世才出现。对于造成生物侵蚀的海洋物种, 白垩纪是这些物种的演化重要阶段。
白垩纪的气候特征



巴列姆阶时期( 130.0 ± 1.5 – 125.0 ± 1.0 百万年)的气候出 现寒冷的趋势,这个变化自侏罗纪最后一期就已开始。高纬度 地区的降雪增加,而热带地区比三叠纪、侏罗纪更为潮湿。但 是,冰河仅出现高纬度地区的高山,而较低纬度仍可见季节性 的降雪。 在巴列姆阶末期,气温开始上升,持续到白垩纪末期。气温上 升的原因是密集的火山爆发,制造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 中。中洋脊沿线形成许多热柱,造成海平面的上升,大陆地壳 的许多地区由浅海覆盖着。位在赤道地区的特提斯洋,有助于 全球暖化。在阿拉斯加州与格陵兰发现的植物化石,以及自白 垩纪南纬15度地区发现的恐龙化石,证明白垩纪的气温相当温 暖。 热带地区与极区间的温度梯度平缓,原因可能是海洋的流动停 滞,并造成行星风系的虚弱。分布广泛的油页岩层,以及缺氧 事件,可证实海洋的流动停滞。根据沉积层的研究指出,热带 的海水表面温度约为摄氏42°,高于现今约摄氏17°;而全球 的海水平均表面温度为摄氏37°。而海洋底层温度高于我们认 识温度约摄氏15到20°。
白垩纪的简单介绍
徐雪芹 11064102力学一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白垩纪的简介; 2.白垩纪的气候特征; 3.白垩纪的岩石; 4.白垩纪的陆栖动物; 5.白垩纪的海生动物;
白垩纪的简介
白垩缩写记为K,源于德文 的白垩纪名的缩写。“白垩纪” 一词由法国地质学家达洛瓦于 1822年创用。位于侏罗纪和 古近纪之间,约1亿4550万年 (误差值为400 万年)前至 6550万年前(误差值为30万 年)。白垩纪是中生代的最后 一个纪,长达7000万年,是 显生宙的较长一个阶段。发生 在白垩纪末的灭绝事件,是中 生代与新生代的分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