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学史》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欧美文学中编-导论)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欧美文学中编-导论)

郑克鲁《外国⽂学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欧美⽂学中编-导论)导论0.1 复习笔记⼀、19世纪欧洲⽂学(⼀)19世纪欧洲⽂学的发展19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的产⽣与发展是⼈类历史上的⼀场变⾰,它改变了⼈的⽣存处境,促进了西⽅⽂化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精神⼼理的变化,从⽽也带来了⽂学思潮的新旧交替与更迭。

(⼆)具体表现19世纪欧洲的主要国家相继出现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然主义、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等⽂学思潮和流派,从⽽给近代欧洲⽂学带来了繁荣景象,也标志着欧洲⽂学的成熟。

(三)基本特征1.⼀⽅⾯继承与发展了⾃古希腊、罗马,特别是⽂艺复兴以降欧洲⽂化与⽂学的传统,⽽且也悄悄地发⽣着由近代向现代的历史性过渡;2.另⼀⽅⾯使欧洲近代的⼈⽂观念和艺术精神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与弘扬,另⼀⽅⾯也酝酿了对传统的怀疑与批判精神,预演了近代⽂学在成熟之后向现代形态的历史嬗变。

⼆、19世纪欧美⽂学⼈⽂观念的变化(⼀)背景资本主义制度形成后,欧洲社会中⼈的⽣存处境发⽣了重⼤变化,⼈对⾃⾝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资本主义新的政治经济制度打碎了原有的社会结构,改变了⼈与⼈之间的关系。

1.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和⼈类⽂明的向前发展,它给⼈带来了⼀定程度的⾃由、解放和物质的富裕,2.使⼈与⼈、⼈与社会、⼈与物之间的关系恶化,新的⽂明给⼈带来了新的束缚,尤其是物对⼈的束缚,使⼈的⾃由得⽽复失。

(⼆)浪漫主义⽂学思潮1.浪漫主义⽂学思潮浪漫主义⽂学思潮流⾏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上升这⼀新旧历史交替的时代。

浪漫主义⽂学以艺术的⽅式描摹了这⼀特定时代⼈的激荡、亢奋⽽敏感、纤弱的⼼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我”。

2.浪漫主义⽂学思潮的发展概况(1)德国浪漫主义⽂学被勃兰兑斯称之为“精神病院”的德国浪漫派,是⼀些内⼼敏感善于体悟⼈的情绪与⼼理状态、热衷于描写离奇怪诞充满神秘⾊彩事物的作家。

他们对⼈的感性⾃我的关注远远胜过对理性⾃我的张扬;他们热衷于表现的怪诞、梦幻、疯狂、神秘、恐怖,等等,恰恰是⼈的理性的触⾓所难以指涉的感性内容。

西方文化史读书笔记

西方文化史读书笔记

西方文化史读书笔记求欧洲文化史的读后感首先第一段、在看过欧洲文化史后、我陷入了沉思。

接着列举事例,比如文艺复兴。

就写下文艺复兴的内容意义,当时影响,对后事的影响。

如果字数不够还可以再这么举个历史事件。

最后总结下欧洲文明史对世界文明史的贡献。

OVER文艺复兴这场文化运动对近代早期欧洲的学术生活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它从意大利兴起,在16世纪时已扩大至欧洲各国,其影响遍及文学、哲学、艺术、政治、科学、宗教等知识探索的各个方面。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在学术研究中使用人文主义的方法,并在艺术创作中追寻现实主义和人类的情感。

在欧洲的修道院图书馆中和没落的拜占庭帝国里,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搜集到了古典时代的文学、历史和演说文献。

这些文献大多使用拉丁语或古希腊语写成,多数内容晦涩难懂。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同12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中世纪学者最显著的差别在于,前者将文学和历史等文化方面的文献作为新的研究重点,而后者只专注于自然科学、物理学和数学的希腊语和阿拉伯语典籍。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者并不反对基督教;恰恰相反,这一时期众多的伟大作品都是为宗教而作,而且许多艺术作品得到了教会的赞助。

然而,从文化生活的其他领域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待宗教的方式还是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此外,包括希腊语《新约》在内的大量希腊语基督教著作从拜占庭流入了西欧,这是自古典时代末期后,西方学者首次接触到如此具有吸引力的内容。

马萨乔等艺术家们为了更自然地表现透视和明暗关系,都在改善自己的技法,努力做到能真实地描摹人体形态。

以尼可罗·马基亚维利为首的政治哲学家们理性地分析政治生活,设法让叙述符合事实。

米兰多拉的著名作品《论人的尊严》(De hominis dignitate,1486年)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作出了巨大贡献;文中论述了哲学、自然思想、宗教信仰和巫术这一系列的话题,并以理性为依据,有力地回击了反对者。

为了更好地学习古拉丁语和希腊语,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们开始更多地使用这些地方语言写作;而印刷术的推广亦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各种书籍,特别是圣经。

欧洲文学史

欧洲文学史

欧洲文学史欧洲文学源远流长,其发展史可谓博大精深,凝聚着无数文学家的智慧和创意。

从古希腊的史诗到现代小说,欧洲文学一直在不断地演化和创新,为世界文学贡献着无数优秀作品。

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被认为是西方文学的源头,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这两部史诗作为古希腊文学的代表,深刻地反映了古希腊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发展。

古希腊戏剧也是其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德斯,他们的作品揭示了人性的缺陷和悲剧命运,成为后世戏剧的典范。

罗马文学罗马文学受到希腊文学的深刻影响,但又有其独特的风貌。

最为著名的罗马作家当属维吉尔和荷马,他们的作品《埃涅阿斯记》和《奥德赛》分别代表了罗马的英雄主义和对家国的忠诚。

此外,古罗马诗歌和散文也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如奥维德的《变形记》和塞涅卡的哲学散文,展现了罗马人的文学修养和思想境界。

中世纪文学中世纪是欧洲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基督教的影响使得文学更加宗教化。

骑士与圣杯、罗宾汉等传说成为中世纪文学的常见主题,史诗、风帆、传承和史诗将其传播给后人。

而文学作品中的“诗歌”体现了他们对生活、自然和宗教的热爱、对美与真理的探求,展现了文学家对人类的深情厚爱。

文艺复兴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学的黄金时期,带来了许多伟大的作品。

例如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培根的散文等,都为后世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一时期的作家不再受限于宗教和骑士文学的桎梏,开始探讨人性、社会和政治等更为复杂的主题,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路径。

现代文学现代文学充满了多样性和创新性,小说、诗歌、戏剧等不同文学形式并存。

许多作家的作品突破传统,探讨当代社会问题,如卡夫卡的《变形记》、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等。

现代文学不仅关注个体的心理和情感,还涉及更广泛的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成为当代文学的主流。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作品开始涉及科幻、奇幻等新型文学风格,为文学世界注入新的活力。

欧洲文学史

欧洲文学史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1、神话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童年”的世界观和原始氏族社会的生活状况。

她是古希腊人集体的口头创作,后经诗人们的整理和艺术加工,成为古希腊早期文学的主要成果之一。

神话的特点:①希腊神话的艺术和哲理的方式,系统地反映了氏族社会生活最本质的面貌,内容丰富而复杂。

②希腊神话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富于艺术表现力和想象力。

③神与人同形同性,神是人格化了的形象,神具有人的性格和情欲,但神长生不死,具有无比的法术和智慧,具有超凡的力量。

④神话故事优美生动。

希腊神话是欧洲艺术的土壤和源泉,对后世欧洲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2、《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指以荷马为作者流传下来的两部史诗。

作为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是欧洲文学史上流传下来的有文学记载的最早的文学巨著。

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初希腊半岛南部地区的阿凯亚人和古代小亚细亚西北部地区的特洛亚人之间持续了十年的部落战争的《荷马史诗》,最初是民间的行吟诗人们创作和传唱的,最终在公元前9世纪到之前8世纪时,由独具才华的诗人荷马收集加工、整理,才形成的具有完整情节和统一风格的史诗作品,公元前6世纪时被用文字记录下来进而成为了文学作品。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前者描写了特洛伊战争最后一年中51天内发生的事情,后者描写了木马计的设计者奥德修斯在战争之后经过海上十年历险回家与妻儿团聚的故事。

《荷马史诗》的思想内容:①广泛而丰富的反映了氏族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社会生活,历史因素与神话因素相结合,具有认识意义。

②歌颂了古希腊人的英雄主义,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歌颂了古希腊人民英雄,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

③表现了古希腊人民热爱生活,肯定人的力量和智慧,勇于进取的乐观思想,同时也带有明显的贵族观点。

《20世纪欧美文学简史》自学笔记

《20世纪欧美文学简史》自学笔记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简史上编第一章:1900—1939年欧美文学概论[识记] 现代主义的主要流派: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未来主义:1、由意大利诗人托马佐.马里内蒂于1909年2月20日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的《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为发端。

2、其成就主要在于诗歌。

如意大利马里内蒂、法国阿波利奈尔及俄国马雅可夫斯基。

3、主张是摈弃一切现在的文明成果,竭力创造“属于未来”的全新艺术。

4、由于主张流于偏激,且诗句艰深无规则等原因于20年代末趋于沉寂。

超现实主义:1、1924年布勒东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宣告该流派成立。

2、追求“超越现实”,主张写梦,展现自我内在的真实,向内在世界探秘,叙述“梦幻的人生”。

3、代表作家有阿拉贡(《巴黎的土包子》)、艾吕雅等。

4、在法国盛行于二三十年代,在世纪中叶扩展至各大洲,成为有世界影响的文学流派。

后期象征主义:1、盛行于二十世纪20年代,代表作家法国瓦雷里(唯美主义理论)长诗《年轻命运的女神》、《海滨墓园》,英国艾略特《荒原》,爱尔兰叶芝,俄国勃洛克的长诗《十二个》。

2、仍旧坚持“审美至上”“象征最佳”的准则,追求用可感形式去体现理念、思想,用象征和意象去暗示生活哲理。

而且继续唯美主义诗歌的某些传统。

表现主义:1、流行于20世纪初,本是德国一种绘画派别,后来影响到文学创作。

2、该流派着重主观表现,强调表现主观的真实,而不意于再现客观的细节真实。

3、常用夸张、怪诞的手法突显主观的感情,达到极强的强烈的艺术效果。

代表作有奥地利卡夫卡《变形记》。

瑞典剧作家斯特林保是首创者。

诗歌方面有德国诗人海姆、贝恩等。

“意识流”:1、“意识流”一词来源于心理学,20年代被借用于文学创作理论。

认为文学应该表现人的意识流动,特别是潜意识活动。

2。

该流派作家致力于挖掘人物世界,让意识充分地自由流动出来因而淡化了情节、环境,时空倒置,结构松懈。

3、代表作家和代表作有法国普鲁斯特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爱尔兰的乔伊斯《尤利西斯》美国福克纳《喧嚣与骚动》,英国伍尔芙。

欧洲文学史笔记 成考哦

欧洲文学史笔记 成考哦

导论1、两希文学传统:“古希腊文学传统”和“希伯来(Hebrew)——基督教文学传统”古希腊文学传统强调人的感性和原欲;希伯来重灵魂、群体和理性2、中世纪文学:5——14世纪文学3、文艺复兴文学:14——16世纪文学第一章古希腊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古希腊文化的基本精神类型:古希腊神论,《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悲剧、喜剧)1、古希腊文学展现了人在与命运的抗争中自我价值的实现第二节《荷马史诗》一、《荷马史诗》的创作约前9——前8世纪创作二、《荷马史诗》的内容1、《伊利昂记》从公元前21世纪古希腊攻打特浩伊城为背景2、《奥德修记》木马计三、《荷马史诗》中的个体意识1、英雄形象的个性化2、神的形象的凡人性3、荷马史诗的悲剧内涵A、人在命运的阴影中遭受困难B、人在对命运悲剧的抗争中彰显出生命价值第三节古希腊悲剧一、古希腊戏剧产生的文化背景二、古希腊悲剧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埃斯库罗斯:悲催人物:三联创《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代表作:《俄瑞斯式斯》索福克勒斯:代表作《俄底浦斯》艺术成就1、结构:稳与乱的结合2、人物的刻画欧里庇得斯:悲剧是人本身的性格所带来的悲剧第二章中世纪文学第一节文化背景第二节中世纪文学概论四类型:教会文学、史诗、骑士文学和城市市民文学一、教会文学二、史诗三、骑士文学精神:忠君、护教、行侠、对女主人忠人耿耿抒情诗:带有反宗教意味的个体情感表达四、城市市民文学内容:讽刺贵族、教士代表作《列那狐的故事》第三节但丁(Dante Alighieri 1265—1293)及其《神曲》3、创作“温柔的新体诗”时期:《新生》(1292—1293)为死去女友贝阿德里采而作风格清新真挚二、《神曲》(Divine Comedy,1307—1321)又名《神圣的喜剧》1307开始,大约十年时间完成1、结构:地狱、练狱、天堂各三导2、主题:第1、抨击封建专权和教会统治第2、对现实世界的歌颂,歌颂人正常爱情和情感第3、反对蒙昧主义,提倡文化3、特征:第1、对中世纪游历梦幻文学传统的发扬第2、作品结构上的设计精巧合理第三章文艺复兴文学第一节概述一、中世纪中的文化精神二、从中世纪向文艺复兴发生重大黑白的社会契机第二节文艺复兴文学人文观念的发展和演变一、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人”(Human)的复活二、文艺复兴文学传统中人文主义观念的发展第四节一、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整体局势的概述二、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义”《歌集》对女友劳拉之爱;在风格上抛弃了中世纪晦涩风格,突破禁欲,肯定男女之情,表达了以爱情幸福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三、“十日谈”A:生平:富商的私生子,熟悉下层人民生活B:内容:1348年,弗洛伦撒爆发鼠疫;天灾解放了人性第一:批判天主教的堕落、荒谬“恰泼莱托”(第一天,第一个故事)“亚伯拉罕改夫主教”(第一天,第二个故事)“愚夫修行”(第三天,第四个故事)“复活的丈夫”(第三天,第八个故事)第二、宣扬了作者的宗教观念“三个戒指”的故事第三、赞美人天生的情感、欲望“绮思梦达的故事”(第四天,第一个故事)第四、赞扬了下层人民的机智斗争精神“付出一个,将得到一百里个回报”(第一天,第六个故事)艺术特色:框架式小说结构1天10人10天100个现实主义特色以,在作品中展现了人间百态浓郁的民间色彩第五节法国文学一、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整体局势4、“七星诗社”龙萨:具有浓重的贵族倾向,风格典雅,但肯定生活,歌颂自然和爱情,反对禁欲主义,追求民族诗歌的建立拉伯雷(1495—1553)1、生平:“巨人”式人物“拉幕吧,戏做完了”拉伯雷说自己的作品就是“要伺候石烧火做饭”,有鲜明的民章倾向2、《巨人传》格朗古杰、高康大(卡刚都亚)以及庞大固埃第一部:高康大的出生,生长以及在巴黎的旅行第二部:高康大的儿子庞大固埃的成长第三、四、五部:巴汝奇和庞大固埃、若望修士一起寻找“神瓶”——“喝呀”3、《巨人传》分析A、主题:对于当时封建政权和宗教的讽刺“把弊病叫作道德,把邪恶叫做善良,把叛逆名为忠贞,把偷窃称为慷慨,动奇是它们的座右铭”B、“巨人”形象自信心极度膨胀而产生的人类形象“人是宇宙的中心”第一、知识第二、生命力第三、自由,“随心所欲,各行其是”第七节英国文学一、英国概论1、百年战争(1337—1437)玫瑰战争(1453—1483)2、伊丽莎白王朝二、莎士比亚1564—16161590《亨利六世》三部曲给他带来了声誉一生创作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0首十四行诗,共分三个阶段A、第一时期(1590—1600),历史剧,喜剧,诗歌创作时期10部喜剧《威尼斯商人》B、第二时期(1601—1607),悲剧和悲喜剧创作时期C、第三时期(1608—1612),传奇剧创作时期《暴风雨》《辛白林》人的内心世界是莎士比亚的专长,他无时无刻不从中造就出意外情节。

外国文学史笔记

外国文学史笔记

外国文学史欧洲文学历史分期(以及著名作家、代表作品):第一阶段:以古希腊文学为代表的欧洲早期文学史(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主要文学形式是神话传说、戏剧以及民间诗歌。

这是欧洲文学的早期奠基时期,特别是神话和戏剧,对整个欧洲文学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阶段:古罗马文学发展时期(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这是欧洲文学发展的第二个源头,特别是古罗马神话传说和伦理戏剧的出现是对古希腊文学的丰富和发展。

第三阶段:中世纪之前的文学发展时期(公元1世纪至公元4世纪):这一时期是欧洲文学过渡的阶段,文学形式较为复杂,先后有民族英雄史诗、城市文学、教会文学。

第四阶段:中世纪第一阶段文学(公元5世纪至公元7世纪):这一时期主要的文学是教会文学和骑士文学。

第五阶段:中世纪第二阶段(公元7世纪至公元12世纪末):主要文学是城市文学、骑士文学以及人文主义文学。

人文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彼得拉克《歌集》、但丁《新生》。

第六阶段:文艺复兴文学发展时期(公元13世纪末至公元14世纪中叶):这一时期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时期,也是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壮大的时期;资本主义文人用文学作品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摇旗呐喊,先后出现了但丁、拉伯雷、薄伽丘、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等大作家。

第七阶段:17世纪欧洲文学发展时期(1616年至17世纪末期):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壮大和革命时期,由于人文主义思想得到普遍传播,社会意识形态已由封建主义转变为资本主义,一批资本主义作家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主要有弥尔顿、莫里哀、伏尔泰、歌德、席勒,他们将人文主义文学推向了鼎盛时期。

第八阶段:18世纪欧洲文学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是欧洲又一次革命的时期,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运动更具有革命性和彻底性,它最终清理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所有障碍。

代表作家有菲尔丁、卢梭、拉辛。

第九阶段:19世纪欧洲文学发展时期:19世纪是欧洲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时期,文学上先后出现了人道主义文学、民主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

《欧洲文学史》笔记整理

《欧洲文学史》笔记整理

《欧洲文学史》笔记整理导言:《欧洲文学史》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的一、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1、把握作品的文化背景丹纳《艺术哲学》“艺术是森林中大树上最秀美的枝条”2、对作品进行细心体会尊重自己,使自己与作品坦诚相对;尊重作品,让作品自己开口说话。

3、站在时代纵深向度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当代理想主义。

二、本门课学习目的1、熟悉文本(te某t):人物、故事情节、背景、作品中心思想、典型场景、意象及其文学史地位;2、学会对作品进行解读的方法;文化语境-个人体验-具体到作品的要素3、通过名著来了解西方文化;《浮士德》中永远向上的精神《罪与罚》中的宗教精神“我只想证明一件事,就是,那时魔鬼引诱我,后来又告诉我,说我没有权利走那条路,因为我不过是个虱子,和所有其余的人一样。

”阅读书目1、荷马《荷马史诗》2、《古希腊悲剧》3、但丁《神曲》4、薄伽丘《十日谈》5、拉伯雷《巨人传》6、塞万提斯《堂吉诃德》8、莎士比亚《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塞罗》等(多多益善)9、莫里哀《伪君子》10、高乃依《熙德》11、笛福《鲁滨逊漂流记》13、卢梭《忏悔录》《爱弥尔》《新爱洛伊丝》14、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15、拜伦《唐璜》16、麦尔维尔《白鲸》17、雨果《巴黎圣母院》18、巴尔扎克《高老头》19、司汤达《红与黑》20、福楼拜《包法利夫人》21、哈代《德伯家的苔丝》22、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23、果戈里《死魂灵》24、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25、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妮娜》;26、狄更斯《双城记》;27、波德莱尔:《恶之花》欧洲古代文学-19世纪文学一、“两希”文学传统“两希”文学传统是指“古希腊文学传统”和“希伯来(Hebrew)-基督教文学传统”;古希腊文学传统强调人的原欲和感性:《荷马史诗》、希腊神话与古希腊戏剧(悲、喜剧);希伯来-基督教文学传统重灵魂、群体和理性:《圣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言古希腊文学,重点:荷马史诗,希腊悲剧,柏拉图《对话录》,亚里士多德《诗学》,他们是欧洲文学传统中最根本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中世纪欧洲文学,重点,法国。

法兰西文学吸收了日耳曼民族文学和凯尔特民族文学的精华。

《罗兰之歌》亚瑟王的故事《玫瑰传奇》《列那狐传奇》中世纪过渡到文艺复兴,重点《神曲》文艺复兴:英国代表,莎士比亚的戏剧和诗歌。

法国拉伯雷《巨人传》反应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和教育改革要求,西班牙《堂吉诃德》最早的一部欧洲现代小说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文学,法:雨果,德:莱辛,歌德,席勒,英:华兹华斯,拜伦,雪莱,欧洲近代史的积极意义,斯本格勒(Oswald Spengler)《西方的衰落》西方历史分为三个时期:一、古代,阿波罗精神(the Apollonian Soul),二、中世纪,“东方贤人精神”(the Magian Soul),三、近代,“浮士德精神”(the Faustain Soul)。

歌德晚年将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融合在一起,是他以前欧洲文学传统的集大成者。

欧洲文学传统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第一章,古希腊文学第一节,概述欧洲古代文学主要指公元前9世纪到前1世纪产生在欧洲本土上的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是希罗。

古希腊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一是欧洲本土的上古文化,二是埃及、亚细亚文化。

上古文化:克里特—迈锡尼文化(前30-12世纪),即爱琴文化前30世纪后期,克里特岛进入青铜时代,前16世纪中叶全盛,线形文字A,前14世纪毁灭,火山地震迈锡尼,前20世纪中叶,亚该亚人所创,他们与前20南迁,征服土著,线形文字B,前12-11世纪,北方多里安人(多利斯人)南下摧毁之。

前11-8世纪,荷马时代/英雄时代,欧洲上古文化从此让位于古希腊文化第二节,希腊神话两部分:神的故事,英雄传说神的故事:关于开天辟地、神的产生、神的谱系、天上的改朝换代、人类的起源和神的日常活动。

万物都是神的身影,万事取决于神的意志。

古希腊人常在神话中嘲笑神的邪恶,指责神的不公正。

荷马史诗:“神给可怜的人以恐惧和痛苦,神自己则幸福而无忧地生活着。

”英雄传说:对于远古的历史、社会生活和人与自然做斗争等事件的回忆。

英雄传说以不同的家族为中心形成了许多系统:赫拉克勒斯的12件大功,忒修斯的为民除害,伊阿宋取金羊毛,特洛伊战争等。

神话中包括一部分关于生产知识的传说。

神话是古希腊文学的土壤,此后的诗歌、悲剧等都以神话和英雄传说为题材。

第三节,荷马史诗荷马年代无定论,约前10至前8、9之间。

荷马是盲人的说法相当流行,因为古希腊卖唱者“行吟诗人”多半是盲人。

两个时期:口头流传时期,文字流传时期。

史诗最初形成在前12-9前后,前6世纪,僭主庇西特拉图命人用文字记录下来,前3-2世纪,由亚历山德里亚学者编订,每部各分为20卷。

产生过程:小歌说,核心说,统一说小歌说:荷马史诗是由若干各自成篇的“小歌”连缀而成,并非荷马个人成果。

[德]沃尔夫:荷马史诗中有若干前后矛盾、重复之处,很像是若干民间口头创作的短歌集合体。

核心说:承认荷马史诗的基础很可能由若干短诗构成,但又进一步指出荷马及其门徒并未停留在这一基础之上,而是由此将短篇有机地建构,加工成长篇巨制。

集体创作+和人修改补充。

统一说:荷马的两部史诗具有统一的艺术结构,只可能出自一人手笔。

因此作者就是荷马。

《伊利亚特》较早,24卷,15693行,背景:阿喀琉斯父母婚礼,不和女神厄里斯,特洛伊王子帕里斯,阿弗洛狄忒,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海伦,迈锡尼王阿伽门农,十万大军战舰千艘,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帕里斯之弟,战争第十年,阿喀琉斯拒绝参战,是为楔子,讲述51天。

帕忒洛克罗斯,普里阿摩斯(老国王),葬礼。

《奥德赛》波塞冬,第十年,斯刻里亚岛,艾菲克斯人,阿尔喀诺俄斯,忘忧果之乡,独眼巨人库克罗普斯,爱奥里亚,风神之袋,变猪女巫岛,冥界,塞壬妖女岛,太阳神岛,神女卡吕浦索,奥吉吉亚岛,七年,宙斯雅典娜等天神,四天造小船,斯刻里亚岛,求婚者,佩涅洛佩。

荷马史诗的主题是歌颂希腊全民的光荣史迹,赞美勇敢正义无私勤劳等美德,讴歌乐观主义精神,肯定人与生活的价值。

许多英雄人物同时是劳动能手,劳动不是卑贱之事。

荷马史诗把人的命运归于神的意志,充满了浓厚的宿命论思想,人的斗争常常是神的斗争的缩影。

荷马史诗极为生动丰富地展现了古希腊英雄们的战斗生活及种种历史场面。

反映了政治军事制度,反映经济生活、社会生活,阶级、私有制和奴隶劳动制。

为父系家长制社会提供了丰富例证。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人生活的百科全书,体现了古希腊人对天文、地理、历史、宗教、社会、哲学、艺术、神话一切知识。

荷马史诗不做价值判断,是一种对人本身的歌颂。

人物形象主次分明,详略有度,褒贬客观,毁誉得当,栩栩如生。

阿喀琉斯,两次发怒。

“阿喀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赫克托耳,成熟的悲剧英雄:1.预知特洛伊及其整个民族、家庭的毁灭,依然肩负大任,抗争命运。

2.富于正义感,却为了民族利益违心地义不容辞地战斗。

强烈的责任感和刚柔相济的善良人性。

奥德修斯,荷马史诗及整个欧洲文学的中心形象。

聪明的领导者,劳动能手,勇敢的战士,受人爱戴的奴隶主,好丈夫。

荷马史诗的结构:重点突出,繁简分明。

开场颇具匠心(《伊利亚特》以矛盾开场,有戏剧性)。

细节描写方面非常出色。

语言艺术为人称道(善用比喻,不用连接词的排比,固定形容词绰号,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交相辉映)。

缺点:失实描写,文风枝蔓,渲染过重,陈词滥调(古典作品难以避免的现象)。

第四节:古希腊诗歌和伊索寓言赫希俄德,前8末7初,祖籍小亚细亚,荷马之后第一为伟大的诗人。

教谕诗《农作与时日》《神谱》。

与其前辈大相异趣,但还是属于传统派。

《农作与时日》828行,六音步诗行。

弟弟珀耳塞斯。

具有史诗的体裁,可以看做道德格言集和农业历书。

两种竞争:自食其力勤劳刻苦/奸诈或暴力。

劝告弟弟做事要公正,不要从事充斥于市场和法庭的那种竞争。

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盗天火,潘多拉打开装满邪恶的罐子,诸神本和凡人同根。

人类发展史是一部在道德上不断堕落的历史,黄金白银青铜黑铁。

古希腊文学中第一个动物寓言:鹰教训夜莺不要愚蠢地和强者竞争。

全诗以相当篇幅咏唱农夫的年历,较详细记载了种种宗教祭日和从事不同工作时的黄道吉日。

《农作与时日》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首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平易简洁;后来成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农事诗》范本。

古希腊抒情诗:双行体诗,讽刺诗,琴歌,牧歌。

琴歌分为独唱琴歌、合唱琴歌。

双行体(芦管诗体)抒情诗中最早的诗体。

最早的诗人,卡里诺斯(前7上半叶,以弗利所人)。

最擅长者,西摩尼得斯(前6中叶-前5中叶)。

前7下半叶的提耳泰俄斯(政治)、明涅尔摩斯(爱情)、梭伦(前640-558)讽刺诗,源于民间的口头嘲讽。

阿尔喀罗科斯,最著名,尖锐有力。

前6世纪之后,讽刺诗一蹶不振,逐渐衰落。

琴歌,龟壳琴伴奏。

独唱琴歌,各节音步节奏相同。

合唱:首节次节末节。

独唱琴歌著名诗人:萨福(女),阿尔凯奥斯,阿那克里翁萨福(前612-?),莱斯博斯岛,古希腊最杰出的抒情女诗人,在民主派反对贵族的政治斗争中曾被迫流亡国外,后来在故乡办音乐学校,教授音乐、诗歌。

九卷诗,两卷比较完整。

大都描写爱情,词句艳丽无比,情调感伤,感情真挚。

《致阿克纳托里亚》。

同性恋。

1703诗作于罗马、君士坦丁堡公开焚毁,罪名是有伤风化。

诗国女荷马,柏拉图称之为“名列第十的缪斯”。

因失恋而跳岩自杀。

阿尔凯奥斯(前620?-570?)莱斯博斯岛,米蒂利尼城贵族,萨福之友,卷入政治斗争,被放逐,戎马一生。

作品多为应酬答和诗、政治诗、战争诗、饮酒诗、情诗。

饮酒诗最具体色,最有名,称“轮唱体”,后成为一种固定的诗体。

其诗总体上洋溢着乐观的战斗精神和年轻人的朝气,不时流露出忧国忧民,缅怀故土的情思。

行文流畅,自然优雅,音调和谐,他和萨福使古希腊抒情诗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阿那克里翁(前550?-465?)忒俄斯岛,声名不佳。

传世六卷诗,歌唱醇酒、爱情,被后世模仿,称“阿那克里翁体”合唱琴歌题材较为广泛:颂神歌、日神颂、酒神颂、酒歌、少女歌、婚歌、葬歌、赞美歌和胜利歌(颂扬竞技活动中胜利者)品达罗斯(前518-前442/438),17卷,4卷胜利歌(共计45首诗)。

早期成名作《皮托竞技胜利者颂》第10首(前498)。

品达罗斯的诗富丽堂皇,辞藻华丽,形式完美,影响后世。

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被奉为“崇高的诗歌”的典范,影响弥尔顿、歌德等人。

牧歌主要兴盛于亚历山德里亚时期。

史诗体、双行体。

忒奥克里托斯,最有名。

前3世纪上半期的比翁、中期的摩斯科斯曾模仿过。

《伊索寓言》前6上半叶伊索所作,现在的伊索寓言是前4-公元2世纪收集整理的,其中2世纪古希腊作家巴布里乌斯用格律诗改写120余则伊索寓言很有名。

动物寓言,短小生动。

狮子与老鼠,狐狸与仙鹤,兔子与乌龟,狐狸和葡萄,披着羊皮的狼,牧羊人和狼。

第五节古希腊戏剧公元前5世纪初,希波战争胜利,战后雅典控制提洛海上同盟,古希腊文学迎来黄金时代。

前5世纪登峰造极,前4世纪衰落。

古希腊悲剧,狄奥尼索斯,山羊之歌。

古希腊悲剧的变化:首先,在演出形式方面,古希腊悲剧脱胎于民间歌舞,因此最初的歌舞气氛特别浓厚,尤其是合唱歌队,在悲剧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次,演出者的角色作用变化。

最初酒神颂歌队提问,作者口占作答。

前534年,特斯庇斯首次采用一个演员与歌队对话,并使他轮流扮演几个角色。

“戏剧之父”。

古希腊悲剧大都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和史诗,反映的事件和情调都很严肃。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的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宣泄陶冶升华)。

严格地说,希腊戏剧所产生的悲剧效果不是悲,二十一中具有人生哲理意义的困惑与恐惧之情,一种对戏剧中人物遭受苦难的深刻同情。

命运变幻莫测、报应屡试不爽,神秘主义因素。

布局简单、人物精炼、性格鲜明、语言质朴、风格雅致,诗人具有具足轻重的地位。

埃斯库罗斯(前525-前456)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作家。

第一个采用故事连贯的“三联剧”,有内在联系又独立成篇,唯一流传的三联剧《俄瑞斯忒斯》(血亲复仇代之以法律)。

使用具有异域风格和恐怖的服装和面具,创造舞台效果。

“悲剧之父”。

七部传世之作:《俄瑞斯忒斯》三联剧《阿伽门农》《奠酒人》《复仇女神》,《乞援人》(血亲通婚制的瓦解),《波斯人》(反应希波战争,现存其唯一以现实为题材的悲剧),《七将攻忒拜》(内容与形式高度完美结合,第一演员第二演员合唱队的关系显出一种必然性的命运关系,古希腊悲剧中唯一做此种艺术处理的剧本),《(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影响最大,主题崇高,风格雄伟庄严)。

他是古希腊悲剧的真正创始者。

增加了第二演员,戏剧性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