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 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滕王阁序》教案(通用8篇)

《滕王阁序》教案(通用8篇)

《滕王阁序》教案(通用8篇)《滕王阁序》教案篇1【教学目的】一、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二、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掌握“故”、“尽”、“属”、“即”等实词的义项,体会“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四、背诵课文2—5段。

【教学设想】以诵读法学习本文。

一、阅读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二、指导诵读,注意停顿,通过诵读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三、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一、介绍写作背景。

二、疏通文意,通读全文。

【教学步骤】一、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唐代诗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四库全书总目》谓“勃文为四杰之冠”。

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

乾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

随即出游巴蜀。

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司奴当诛,遇赦除名。

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2、写作背景五代人王定保《唐摭言》: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

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及以纸笔,延让宾客,勃不辞。

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

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公曰:“亦是老生常谈。

”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公闻之,沉吟不语。

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另说此文应为“二十六”岁时作,似以此说为是。

高宗时,洪州都督阎公某重修此阁,并于上元二年(675)的重九日,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

王勃南下探亲,路过这里,也参加了盛会,即席赋诗,并写下了《滕王阁诗序》。

《滕王阁序》教案 3篇

《滕王阁序》教案 3篇

《滕王阁序》教案8教学目标:1、理解《滕王阁》诗。

2、准确记住名句,切实理解成语典故。

3、用典的作用。

教学重点:用典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滕王阁》诗。

教学方法:点拨法。

教具学具:IC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

检查背诵二、三段。

二、学习新知识。

1、阅读《滕王阁诗》,背诵《滕王阁诗》。

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弟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高高的滕王阁靠着江边,佩玉、鸾铃鸣响的豪华歌舞已经停止了。

早上,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黄昏,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闲云的影子映在潭中,时日悠悠不尽,事物变换,星座移动,渡过几个春秋。

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在哪里呢?只有那栏杆外的长江空自流淌。

(1)对这首诗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AA、第一句点出滕王阁的形势:高阁临江;第二句写出滕王阁的现状,依然歌舞不休。

B、三四两句中的“朝”“暮”和“云”“雨”是从宋玉的《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化用而来,这两句写出了阁之高之静。

C、第五句写阁外景象,天空中自由自在的白云倒影在潭水中,天天悠然漂浮。

D、最后三句的意思是说:物象更换,斗转星移,如今阁在而滕王不在,只有长江空自奔流。

(2)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一二两句总起,三到六句对滕王阁分层描述,最后一句以议论作结。

B.第二联对仗极为工稳自然,毫无斧凿之痕。

C.最后一句以写景作结,与李白敌视“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诗的基调抑郁但不消沉。

2、本课应掌握的成语。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钟鸣鼎食高朋满座龙飞凤舞逸兴遄飞萍水相逢投笔从戎长风破浪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注意:龙飞凤舞3、用典的作用。

加强论证抒情含蓄(以古比今、借古写怀)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简练风格典雅。

三、课堂练习。

1、对对联:冯唐白首老当益壮司马青衫穷且益坚俨骖騑蟾宫折桂御舸舰蓬莱访仙2、用一副对联概括课文内容(可以选择某一方面)四、布置作业。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最新7篇)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最新7篇)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最新7篇)高中语文《滕王阁序》公开课优质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背诵全文。

2、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进行文言仿写训练。

3、积累文化知识。

【教学重点】1、理解基础,熟读本文直至背诵。

2、通过仿写感受了解文言的特征。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预习,理解注释中的重要典故,了解有关文化知识。

2、教学可分两个层次:对于文言文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学目标应定位于"理解文意、熟读成诵"上;对于有一定文言基础的学生,可定位于"理解、背诵、仿写"上,即增加一个动手操作的环节。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课前出示一段中学生创作的文言习作:悲哉秋心,萧条凄瑟,西风飒过,万木咸荒。

苇叶纷下,芜杆迁黄。

三五之月,新上田桑,明明若水,触目生凉。

离人频顾,羁客成伤。

中夜不寐,林下彷徨。

哀歌骚辞,从风流荡,鱼雁闻声,中心惶惶。

.。

.。

.(孔立新主编《高考状元作文》P271,文汇出版社)大家相信吗?这段文字出自一位17岁的高中生之手。

1999年,这位同学参加了上海市高考,以一篇洋溢文言气息的作文获得了高考作文满分的好成绩!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高考语文阅卷中心组组长王光祖先生对他的作文评价是:"思想严密,层次清楚,语言老到,体现出良好的语言素养。

"今天,我们的任务一是背诵这篇千古名篇;二要学写一段文言。

(解说:同年人的成功对学生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且,新奇的任务往往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

以往的文言文教学一般只要求学生读懂、会背,进行文言文写作对于学生而言似乎无异于天方夜谭,但恰恰如此,才更容易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激情。

)二、解题1、关于本文的写作《唐摭言?卷五》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

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

已宿构矣。

《滕王阁序》课堂教学实录

《滕王阁序》课堂教学实录

《滕王阁序》课堂教学实录(两课时)第一课时师:同学们好!大家说说我国古代四大名楼是指哪些?生:(七嘴八舌地说)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蓬莱阁师:那么有关这些名楼的诗文,我们知道的有哪些?大家能背背吗!生甲: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生乙:唐代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师:很好!这里补充两首: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宋代骆宾王的《蓬莱镇》旅客春心断,边城夜望高。

野楼疑海气,白鹭似江涛。

结绶疲三入,承冠泣二毛。

将飞怜弱羽,欲济乏轻舡。

赖有阳春曲,穷愁且代劳。

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滕王阁”的千载名篇——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请同学们谈一谈在“预习学案”中学到的知识,要求发言的同学只说一个方面,后面的同学尽量不重复前面的同学讲到的内容。

生:(同学们很感兴趣地说到了----题目、作者、写作背景、名楼滕王阁、有关历史传说、相关文体知识等等)师:看来大家很是下了一番功夫,看得比较仔细,说得较全面。

下面我们来孙道临老先生朗诵的《滕王阁序》,总体感悟一下全文,同时请大家给难字注音、给难句断句。

(老师打开朗诵视频,学生们全神贯注地听,并不停地做笔记。

)师:听后大家有什么感想?生丙:老专家朗诵抑扬顿挫,有美感。

生丁:孙老师声音有磁性,文章读出了空旷感。

生戊:文章语句对称优美,平仄声韵和谐,辞藻华丽,王勃太有才情啦!师:大家还是能品味欣赏,那么如此美的文章,我们也来读一读。

不过,在读之前我们来感知一下文体的句式特点。

(课件展示骈文读法指导。

)师:明确了骈文的读法,下面让我们放开声音齐读课文,要读出音韵美、节奏感。

滕王阁序全文课堂实录

滕王阁序全文课堂实录

滕王阁序全文课堂实录教师: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原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fān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huáng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qǐ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yì范,襜chān帷wéi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教师:我认为王勃的第一段写得不好,于是,我给大家写了一段,请大家听听:这里:历史悠久,地理重要;物产丰富,名人众多;敬仰!今天:高人云集,文武兼有;置身雄城,恰逢胜宴;高兴!教师:多么简明扼要啊。

我写得怎么样,好不好?学生:不好。

教师:为什么我的简明还不如王勃的罗索,谁来说一下?学生:你的不够形象不够具体,内容也太单薄。

教师:现在我们来还原一下。

如,我说的“地理重要”,王勃是怎么说的。

学生: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特别具体教师:我只写了“物产丰富,名人众多”八个字,王勃写了什么?学生: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fān之榻。

教师:还少了一句,四个字的。

学生:俊采星驰。

教师:王勃写得形象,写得精致,这几句话,就为中华民族增加了几个成语,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下榻”等。

还有我们造就了一个有名的演员,周星驰。

再看,我写的“文武兼有”,而原文是哪几句?学生: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教师:他的这几句,比我的“文武兼有”好在哪里?学生:讨论后生动形象,文采飞扬,朗朗上口。

教师:可见,还是王勃的高明。

再看,“置身雄城,恰逢胜宴”,和原文的哪几句对应?学生:雄州雾列、台隍枕夷夏之交。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课堂第三环节以一段原文为例,引导学生欣赏骈体文的形式之美、音韵之美、丰富之美教师:我们再看一段课文,如下:此段为原文,找一位学生读:嗟jiē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huǎn;/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滕王阁序教案优秀5篇

滕王阁序教案优秀5篇

滕王阁序教案优秀5篇《滕王阁序》教案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诵读课文,初步把握2、了解文体特点3、培养学生热爱自燃的思想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初步把握教学难点:了解文体特点教学方法:诵读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学习新课,导入《新唐书·王勃传》中说:“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石卧。

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时人谓勃为腹稿。

”王勃才气从中可见一斑。

正因为如此才华,路过洪州,参加滕王阁重阳宴会时,才能顷刻而就,文不加点,写下在唐代已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

文体:《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经历:作者的人生道路与文章主旨有密切关系,“知人论世”对理解作品内容不无益处。

除课文注释外,补充介绍下列知识:王勃14岁应举及第,授朝散郎。

曾为沛王府修撰,为沛王李贤侍读时因撰《檄英王鸡》文而被逐,入蜀后补虢州参军时又因擅杀官奴曹达当诛,遇赦除名。

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二、诵读课文,初步把握初读求读准:让学生自己搭桥过河,在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碰壁”后予以引导,记忆尤深。

例如,骈文的七字句和诗句节奏不同,诗句的节奏一般是四三,而骈体文七字句的节奏一般是三四、三一三、二五、四一二、二三二等,所以下列文句节奏应是:A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B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C都督阎公∕之∕雅望,启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帷暂暂驻。

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引导点拨后,举一反三,学生自会读出语感,有所感悟。

3、再读解词句:即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解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虚词、特殊句式这些文言语法问题。

首先,要求学生边读边依靠积累、依靠语感用特定的标记画出不同词法现象,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换重点,同时共同释疑,提出难点,教师适当启发点拨。

例如:“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的“雾”“星”学生凭语感画出名词作状语的标记。

滕王阁序的优质课课堂实录

滕王阁序的优质课课堂实录

滕王阁序的优质课课堂实录滕王阁序这篇古文主要讲述了什么事情?同学们需要掌握哪些重点知识?教师应该做好教案引导学生学习好。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滕王阁序的优质课课堂实录,教师们不妨参考一下。

滕王阁序的优质课课堂实录第一课时师:课前老师曾安排同学们通过查阅工具书和网络来了解王勃的生平经历和《滕王阁序〉的创作背景,下面我们交流一下自己查到的资料。

老师有一个要求:不许读资料,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来介绍,哪一位同学先来?生:王勃字子安,山西河津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同杨炯、骆宾王、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诗圣杜甫非常崇拜他们,曾盛赞他们“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但是他一生仕途坎坷,去世时年仅28岁。

生:王勃聪明过人,少年时就被誉为“神童”,15岁就因文章写得好被举荐到朝廷,还做了沛王府的修撰。

少年得志的王勃被荣誉冲昏了头脑,没有多久就惹祸了,他写了个什么《戏为檄英王鸡文》,这文章不过是篇写着好玩的搞笑文字罢了,但触怒了皇帝,被逐出了京城。

后来又出了件王勃擅杀自己窝藏的一个罪犯的事情,也有人说此事是别人陷害王勃,但王勃因此事倒了大霉,被关进死牢,好在后来皇帝改年号大赦天下,才保全了性命,不过却连累父亲被贬到今天越南的交趾做县令。

《滕王阁序》就是王勃去探望父亲的途中路过南昌时写下的。

师:两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了王勃的生平经历,谁来介绍一下本文的创作背景呢?生:据说当年南昌都督阎伯屿在滕王阁大宴宾朋,请了许多上流社会的人物和文人墨客,王勃正好路过,也被邀请参加了这次宴会。

阎伯屿事前安排好他的女婿孟学士准备好了一篇《滕王阁序》,想在宴会显露一手,夸耀于人。

所以,当阎伯屿提出让宾客们写一篇记载今日盛会的序文时,大家都有意推辞,年轻的王勃却当仁不让,挥毫泼墨写下了这篇千古名文。

王勃刚开始写时,阎伯屿因为生气拂袖而去,只是让人把王勃的文章读给他听,当王勃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时候,他大为惊叹,称王勃为“奇才”,重新出来接见他。

滕王阁序教案最新5篇

滕王阁序教案最新5篇

滕王阁序教案最新5篇《滕王阁序》的优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2.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

3.了解相关文言知识及文学典故。

4.积累“故”、“尽”、“属”、“即”等实词义项,“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5.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理解作者复杂的感情。

教学重点1.通读全文,疏通文意。

2.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3.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教学难点文中的语言和大量的典故。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陆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楼阁庙宇,比比皆是。

在这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为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名扬天下。

它们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鸛鹊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

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

二、关于文体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

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

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

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三、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1.关于作者: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县),初唐文学家。

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

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

《滕王阁序》是他的著名文章,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也因其开阔的意境,宏大的气势,而成为千古绝唱。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滕王阁序教学实录教材2014-08-05 09:06滕王阁序教学实录一导语设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国学大师梁启超曾以这段意思中包含哲理的话勉励清华学子,是说以大勇气,大坚韧来面对困境,以大胸怀大品德来感召世人。

尤其是“厚德载物”包含着学校对一切有上进心有抱负的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

下面我们全体同学大声朗读这句有着特殊生命体验的话语。

师:对,厚德载物,听了同学们充满激情的声音,我前眼前出现了这样的图景:二千多年前,正因为一位名叫曹娥的女子的纵身一跃,滔滔的江水因弱小的身躯而有了一个女性温柔的名字曹娥江,静静伫立的江畔的江南第一庙曹娥庙.(东汉汉安二年(143年)五月端午在曹娥江(时称舜江)上举行迎潮神(伍子胥)仪式中不幸溺水而死,尸体亦被浪涛卷走。

年仅14岁的曹娥痛失慈父,昼夜不停地哭喊着沿江寻找。

到十七天时,她脱下外衣投入江中,对天祷祝说:若父尸尚在,让衣服下沉;如已不在,让衣服浮起。

言毕,衣服旋即沉没,她即于此处投江寻父。

五日后,已溺水身亡的曹娥竟背负父尸浮出了水面。

此事迅速传扬开去,轰动朝野。

汉桓帝元嘉元年(公元151年),上虞县令度尚上报朝廷将其封为孝女,并将原葬江东的坟墓迁移到江西南首的官道旁边(即曹娥镇今址),并为曹娥立碑建庙,以彰扬她的一片孝心。

后来人们把流经该地的一段江名改称为曹娥江。

)一千多年前,正因为一位少年天才的完美演出,让西边的落霞与孤鹜见证了天才王勃的诞生,一座原本普通的阁楼从此成为世人朝拜的圣地。

今天,一位叫潘碧秀的女性作家登临名楼滕王阁(“中国古代四大名楼”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之一),用女性的细腻和敏感再次祭奠心中的天才,细腻敏感到何等地步,朗读就知道?流泪的滕王阁〇潘碧秀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

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

游人脆脆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

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

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

帝王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

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

我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才子王勃。

阁的忧伤无声息地让我追随。

每一寸楼板、每一抹丹朱都在我的心弦上颤动。

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

流泪的滕王阁日日孤寂地走入我梦中,独自徘徊复徘徊。

我找不到王勃的诗句,无数醒着的黑暗的夜里,枕着阁影到天明。

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

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一再遭遣受贬,然而层层不得意却抹不掉他悠游于世、歌舞人生的脾性。

贬到赣江边任小刺史,他仍意兴遄飞地要为自己建一座阁“拍檀板唱歌,举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临放歌。

那个仲秋的日子,王勃的“独角戏”正上演着。

他深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复沉浮,一腔激情和渴望却在纸上无羁地飘洒,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全是对生活的向往。

有人说“厚积”是为了“厚发”,王勃客居剑南数年,终有了其巅峰之作。

滕王阁只不过是显其巅峰昂然之姿的一种凭借罢了。

此时的长安,或许已将王勃淡忘得一干二净。

谁会在抚筝时,思绪在筝上游移间,想起王勃?如今,赣江畔的孤鹜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游人仍在阁上徘徊留连,眺望阁外水云间,心似江水茫茫,欲拍栏干。

浅云灰灰地衬着阁,如一双饱蓄泪水的眼睑。

扁舟载着一截悠悠的阁影,忧郁地前行,涌起的江浪层层间依稀可见当年王勃的风姿。

这个自幼饱读诗书、贯通九经的青年,彳亍于线装书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

蜀地去长安已遥遥又遥矣。

无人识君,只有在迷惘中放纵文字:《蜀中九日》《盛泉宴》……“每有一文,海内惊瞻”(杨炯语)。

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

王勃若一心为文,历史也许会重新改写吧。

可惜,王勃在剑南之地逍遥了三年,终究不甘寂寞,踌躇北上,到河南任参军。

书生之迂,终惹大祸,龙颜大怒,险丢小命。

人生沉浮反复,王勃心冷了。

一片阁/躲在云层下/疲倦和黄昏的鸟一样/面对江水恸哭。

江水缓缓流,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

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让人品错味的时候。

该张皇,迷惘,失落,还是愤懑?毕竟人生不是“数点扁舟向斜阳”那样诗意、简单而又直观。

——人无语,惟有惆怅地醉去。

滕王阁不在出产帝王将相的长安,站在这玲珑典雅的阁上,赣江无限风情一览无余,王勃的梦魂可以与阁相依偎至永远了。

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

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立在水中候着。

王勃如断线的纸鸢一头栽进江里去了,灵魂可依附在了江中鱼儿身上?想他经行处会不会开出一江的花来,让鱼儿也欣喜,让鱼儿也惆怅。

斜阳已成余辉,阁上人去,鸟去,空留一片寂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让滕王阁名扬天下的、初唐天才诗人王勃一挥而成的《滕王阁序》。

二作品简介老师有一个要求:不许读资料,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来介绍王勃的生平经历和《滕王阁序〉的创作背景,,哪一位同学先来?生:王勃字子安,山西河津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同杨炯、骆宾王、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诗圣杜甫非常崇拜他们,曾盛赞他们“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但是他一生仕途坎坷,去世时年仅28岁。

生:王勃聪明过人,少年时就被誉为“神童”,15岁就因文章写得好被举荐到朝廷,还做了沛王府的修撰。

少年得志的王勃被荣誉冲昏了头脑,没有多久就惹祸了,他写了个什么《戏为檄英王鸡文》,这文章不过是篇写着好玩的搞笑文字罢了,但触怒了皇帝,被逐出了京城。

后来又出了件王勃擅杀自己窝藏的一个罪犯的事情,也有人说此事是别人陷害王勃,但王勃因此事倒了大霉,被关进死牢,好在后来皇帝改年号大赦天下,才保全了性命,不过却连累父亲被贬到今天越南的交趾做县令。

《滕王阁序》就是王勃去探望父亲的途中路过南昌时写下的。

师:两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了王勃的生平经历,谁来介绍一下本文的创作背景呢?生:据说当年南昌都督阎伯屿在滕王阁大宴宾朋,请了许多上流社会的人物和文人墨客,王勃正好路过,也被邀请参加了这次宴会。

阎伯屿事前安排好他的女婿孟学士准备好了一篇《滕王阁序》,想在宴会显露一手,夸耀于人。

所以,当阎伯屿提出让宾客们写一篇记载今日盛会的序文时,大家都有意推辞,年轻的王勃却当仁不让,挥毫泼墨写下了这篇千古名文。

王勃刚开始写时,阎伯屿因为生气拂袖而去,只是让人把王勃的文章读给他听,当王勃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时候,他大为惊叹,称王勃为“奇才”,重新出来接见他。

生:《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

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

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

他修建滕王阁,也是歌舞享乐的需要。

“序”——文体的一种。

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三、整体感知理清全文结构,重点分析2~~5段。

问:速读课文,全文可分为几部分?明确: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概写洪洲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分析第一段1、根据课文注释,翻译本段。

汉代的豫章旧郡,现在称洪都府。

它处在翼、轸二星的分管区域,与庐山和衡山接壤。

连带着三江,周围环绕着五湖,控制楚地,连接瓯越。

(这里)物有光华,天有珍宝,宝剑的光气直射牛、斗二星之间;人有俊杰,地有灵秀,徐孺子(竟然)在太守陈蕃家下榻。

雄伟的州城像雾一样涌起,俊美的人才像流星一样飞驰。

城池倚据在荆楚和华夏交接的地方,(宴会上)客人和主人都是东南一带的俊杰。

声望崇高的阎都督,打着仪仗远道而来;德行美好的宇文新州刺史,驾着车马也在此暂时驻扎。

(正好赶上)十日一休的假日,才华出众的朋友多得如云;迎接千里而来的客人,尊贵的朋友坐满宴席。

辞采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是文词宗主孟学士;紫电和清霜这样的宝剑,出自王将军的武库里。

家父做(交趾)县令,我(探望父亲)路过这个有名的地方;(我)一个小孩子知道什么,(却有幸)亲自遇到了这样盛大的宴会。

补充注释:1.豫章故郡一作“南昌故郡”,西汉豫章郡的治所在南昌。

故:旧2.地接衡庐接:接壤3.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名词用作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

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5.宾主尽东南之美尽:全都是,形容词作动词。

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6.千里逢迎千里:数量词作名词,远道而来的客人。

7.高朋满座高:尊贵2、赏析“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由古及今,写称名的沿革,道出历史的久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由天及地,写界域的广大,可见辖境的辽阔。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襟”“带”活用为动词,生动形象,并同“控”“引”一样,将洪州的气势写出。

----具体写地理位置。

“物华天宝”和“人杰地灵”,两个四六句相对,既扩展了叙述,又升华了情感。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两句,又转为四字短句,节奏的变换带来了文意的转折,由赞美“雄州”到称赏“俊采”,另辟话题,渐近本事。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两句,写州城形胜,写宾主才美,作为过渡句,承上启下。

“都督阎公”和“宇文新州”大驾光临,节奏舒缓,语气雍容,给人一种和乐的感觉。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几句,又变而为四字短句,起到这样几个作用:一、在写作方法上,由平和的叙述转为抒情;二、在内容上,由详写到概写;在结构上,分离上下文,避免单调的罗列。

“腾蛟起凤”和“紫电清霜”两句,接着写来宾。

句式又变成四六式,描摹在前,引介在后,节奏急促,格调高昂,造成“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与前面的人物出场相对应,别有情味。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这几句写自己的“闯入”,委婉含蓄。

赞美而又不失身份,谦逊而又不卑不亢,恰到好处。

学习第二三段1、口译两段时间是九月,季节为深秋。

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潭水寒冷而清澈,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

驾着豪华的马车行驶在高高的道路上,到崇山峻岭中观望风景。

来到滕王营建的长洲上,看见他当年修建的楼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