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教育主题班会

合集下载

《青春期性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青春期性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青春期性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 主题:青春期性教育2. 年级:八年级3. 学科:道德与法治4. 课时:1课时5.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b. 培养学生正确的性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c. 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 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b. 正确的性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c. 尊重他人,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的变化,培养正确的性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青春期变化的短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3. 课堂讲解:a. 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如身高、体重、第二性征等b. 讲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如情绪波动、自我意识增强等c. 强调正确的性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的变化,培养正确的性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尊重他人,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确的性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青春期性教育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总结。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了解程度2. 学生对正确性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认同程度3. 学生对尊重他人,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实践能力五、教学资源1. 教材2. 短视频3. 典型案例4. 讨论指南5. 课后作业模板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青春期变化分享会让学生提前准备,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青春期变化经历,增进对青春期变化的理解和接纳。

2. 活动二:性教育知识问答设计一些关于性教育的问题,通过问答形式检验学生对性知识的掌握,补充和巩固知识点。

3. 活动三: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青春期可能遇到的情境,如与异性交往、性骚扰等,通过模拟练习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青春期性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青春期性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主题:《青春期性教育》2. 年级:八年级3. 学科:道德与法治4. 课时:1课时5. 编写人:X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认识到青春期性教育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性观念,学会保护自己,避免早恋和性行为。

三、教学内容1.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2. 青春期性教育的意义3. 预防早恋和性行为4. 培养正确的性观念5. 提高道德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入主题,让学生谈谈对青春期的认识。

2. 讲解: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性教育的意义,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

3.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预防早恋和性行为,培养学生正确的性观念。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错误行为的危害,学会保护自己。

5. 总结:总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确的性观念和道德素养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青春期性教育的感悟文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青春期生理变化和性教育的认识程度。

2. 学生是否能正确看待青春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4. 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道德素养是否有提高。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道德与法治》2. 课件:青春期生理变化、性教育意义、预防早恋和性行为等3. 视频:青春期相关纪录片或教育视频4. 案例:选取一些典型的青春期性问题案例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青春期生理变化和性教育意义2. 讨论法:分组讨论预防早恋和性行为的方法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性问题4. 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八、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2. 网络环境:确保教学过程中可以正常使用网络资源3. 安全环境:确保学生在讨论和分享过程中感受到安全和支持九、教学策略1. 引导策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2. 预防策略:教育学生预防早恋和性行为,保护自己3. 激励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道德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4. 反馈策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其纠正错误观念5. 跟进策略:课后跟进,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了青春期性教育的相关知识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是否有创新性3.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4. 反思教学环境:是否为学生提供了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十一、教学拓展1. 组织青春期性教育讲座:邀请专家或医生为学生们讲解青春期生理变化和性健康知识。

青春期班会4篇-主题班会

青春期班会4篇-主题班会

青春期班会4篇-主题班会青春期班会第1篇【教育目标】1、张扬学生个性,展示学生的青春风采。

2、通过这次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通过这次活动,教育学生热爱学习,合理利用时间。

【活动方法】:谈话法,表演法。

【活动准备】1、特邀嘉宾:学校领导及其他班级班主任2、制作PPT,准备话题和支持工作【班会流程】一、主持人开头并引入主题二、诗朗诵《十六岁的花季》朗诵者:曹旻翔、丁思佳三、长笛独奏《牧童短笛》演奏者:陈凯四、小品《年轻的错误》表演者:张臣磊、沈潇宸、李一鸣、张嘉怡、孙易琴五、歌曲《青春纪念册》演唱者:吴青泽、温开吉、顾恒元、徐蕾、季琳六、播放一段视频,感悟青春才艺七、班主任总结并寄语【主持串词】甲:十六岁的花季,有着迷人的芳香,也是最美好的、最活泼、最灿烂的时光,因为我们心中都萌动着一份情愫,在心中慢慢的成长。

乙:挥手昔日的稚气,褪去昔日的莽撞,作别昔日父母的叮咛。

我们多了些成熟,少了些冲动;我们多了份责任,少了份任性;我们多了丝叛逆,少了丝安分。

甲:生命走到青春时节、也就是到了最灿烂的花季,就像那巨石下发芽的种子,顶着沉重的命运、摸摸索索地、奋力向上。

乙:哪怕顶开了巨石、迎面又有风雨、哪怕贫瘠的土地不能给他足够的养份,它只想要生存、要长大、要向上的长大,要望一望蔚蓝的天,要看一看斑斓的世界合:高一(4)班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甲:十六岁的我们期望更了解这个世界。

儿时的嬉笑已成永久地回忆,淡雅的的灯光下,我们端坐捧读,走过那些名家曾经历的成长轨迹。

乙:我们为徐志摩唯美的笔触动情;为艾青深沉奔放的诗而激情盎然;被余光中的乡绪牵绊,和郭沫若一起怀念那峨眉山上的白雪。

下面请听诗朗诵。

乙:我们期望融入这个世界,于是,我们在他广阔的天地间,追逐着梦想,完善着自己,我们并不是只会埋首与书籍之中,我们多才多艺,光彩四射,如花般绚丽多姿。

甲:美景有了美乐才能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十六岁的花季姹紫嫣红,笛声悠扬,有如仙境般令人心驰神往。

青春期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2篇)

青春期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2篇)

青春期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包括哪些内容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二、青春期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青春期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2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春期主题班会教案1教学目标:一、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明确异性交往的需要青春期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

二、引导学生树立前党的异性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并用以知道自己的异性交往行为。

教学准备:多媒体演示文稿教学过程:一、班主任老师讲故事1、通过薄伽丘《十日谈》中的一则故事,引入话题“青春期需要异性交往”。

小结:青春期是童年走向成年的过渡(10、12岁——16、17岁)是青少年社会的重要时期,要经历躯体和身体的心理上的急剧变化。

2、影响生长的物质主要是人的脑垂体前叶的五种激素(即五种荷尔蒙),其中的两种——促黄体酮生长激素(LH)和促滤泡成熟激素(FSH)产生性腺,他们可使男女产生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主题班会教案。

而激素产生的效应显而易见——异性相吸。

3、歌德有诗“青年男子谁个不钟情,妙龄女子哪个不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

”心理学上的异性效应:某中学组织同学外出野餐。

第一天,老师让女男同学分席而食,结果是男生个个狼吞虎咽,女生则嬉笑吵闹,同样杯盘狼藉。

第二天,老师让同学男女合席而食,则出现了另一番风情:男生个个彬彬有礼,你谦我让,大有君子风度;女生则个个细嚼慢咽,温文尔雅,大有淑女风韵。

小结:男、女同学表现出想与异性交往的行为是一种自然而然正常的现象,适当的异性交往是必要的,大可不必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

二、心理剧表演“收到一封烫手的信”情景一:一男同学收到信,在同伴中炫耀。

《青春期性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青春期性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青春期性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认识到青春期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性观念,懂得尊重自己和他人,拒绝不良诱惑。

3. 提高学生防范性侵害的意识和能力,保护自己健康成长。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全面发展自己。

二、教学内容1.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发展特点,如身高、体重、第二性征等,以及青春期的生理需求。

2.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帮助学生认识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如独立意识、自尊心、情感波动等,以及如何应对心理矛盾。

3. 性观念的培养: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学会自我尊重和保护,拒绝不良性行为和性侵害。

4. 防范性侵害:教授学生如何识别和防范性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 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的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全面发展自己。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青春期相关话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性侵害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3. 讲座法:邀请专家或老师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及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以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变化。

3. 讨论:组织学生就如何树立正确性观念、防范性侵害等进行讨论。

4. 案例分析:分析性侵害案例,让学生提高防范意识。

5. 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全面发展自己。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测试或提问,了解学生对青春期性教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态度转变: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态度变化,如对性观念、防范性侵害的认识等。

《青春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青春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青春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班会主题:《青春期》班会目标:通过本节班会课,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应对青春期的问题,培养健康的价值观和自我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二、教学内容1.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2.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3. 青春期的人际关系4. 青春期的性教育5. 青春期的健康生活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游戏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青春期生理变化: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如身高、体重、第二性征等,让学生了解这是成长的一部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

3. 青春期心理变化:分析青春期心理变化,如情绪波动、自我意识增强等,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绪和自我认知。

5. 青春期性教育:讲解青春期的性教育,包括性知识、性心理、性道德等,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性和建立健康的性观念。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青春期的正常变化,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青春期的问题。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青春期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对青春期问题的应对策略。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2. 青春期相关教材或资料3. 视频或图片素材4. 小组讨论指南5. 课后作业布置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青春期主题的演讲比赛,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青春期的理解和经验。

2. 开展青春期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解决青春期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3. 进行青春期健康知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青春期知识和健康意识,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七、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后收集学生对课堂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八、教学总结与反思1. 在课程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3. 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青春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8篇

《青春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8篇

《青春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为《青春期》,我们将结合教材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进行讲解。

主要包括青春期的定义、青春期的生理变化、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以及如何应对青春期的困惑和挑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基本知识,认识到青春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

2. 帮助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学会自我调适。

3.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青春期的困惑和挑战,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对心理的影响。

2. 应对青春期困惑和挑战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材《青春期教育》2. PPT课件3. 讨论卡片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青春期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青少年在青春期遇到的困惑和挑战,引导学生学会正确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

6.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青春期知识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青春期定义2. 生理变化3. 心理变化4. 应对方法七、作业设计2. 请学生思考自己在青春期遇到的困惑和挑战,并尝试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来解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青春期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更多关于青春期的书籍和资料,加深对青春期的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青春期教育活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为《青春期》,我们将结合教材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进行讲解。

主要包括青春期的定义、青春期的生理变化、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以及如何应对青春期的困惑和挑战。

这些内容是本节课的核心,教师应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其中第一个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基本知识,认识到青春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

《青春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青春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青春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各种问题。

2.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学会与同学、老师、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二、教学内容1. 青春期生理变化: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如生长发育、性征发育等,正确认识这些变化,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

2. 青春期心理变化: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心理变化,如情绪波动、自我认知、人际关系等,学会正确处理心理问题,保持心理健康。

3. 青春期性问题: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性问题,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学会保护自己,预防性侵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及应对策略。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青春期性问题及人际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分析,使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相关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实际场景,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有趣的游戏或故事,引起学生对青春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 讲授:结合教材内容,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及应对策略。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4.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实际场景,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青春期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班会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学生在班会后的行为表现,如与同学、老师、家长的沟通情况,学习、生活习惯的改善等。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希望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为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方案青春期,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一个学习的好时机,一个多么美好而难忘的时期。

迈入青春期,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可是,处于青春期的人们,由于生理的发育及对自己某些行为的控制不当,常使自己处于困惑中,甚至是误入歧途。

为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即时解决自己生活中一些困惑,把心思集中到学习上来。

特开展此次青春期心理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活动。

一、活动主题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二、活动目的
1、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发育的特点,体验青春期的一些困惑及烦恼,并寻求其应对措施;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原则和方法,并用于指导自己异性交往的行为;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摒弃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及行为方式。

三、活动形式
讲解
四、活动准备
ppt演示文稿
五、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7年2月26日,星期天晚自习时间
地点:16机械心成班教室
六、活动流程
第一环节:青春期的概念以及三个阶段
第二环节:青春期的心理
第三环节:心理健康标准;
第四环节:青春期心理健康的特征
第五环节:青春期心理卫生问题及原因
第六环节:调节心理健康的途途径
第七环节:案例分析
七、结束寄语
美好的青春犹如春天的花儿一样如期绽放,但秋的收获却不一定如期走进每个人的生活;收获与否在于你今天的表现。

同学们,珍惜青春吧!让我们的青春无憾!
案例分析
案例一:一位很不错的高一男孩,认真地与一个同班女孩相恋了。

父亲
与儿子进行了一次属于两个男人间朋友式的对话。

让我们来听一听这对父子是怎样说的。

父:儿子,你是不是觉得她是最好的女孩?
子:我觉得我认识的女孩里她最可爱。

父:爸爸相信你的眼光。

但是,你才高一,你认识的女孩有多少?
子:……
父:你说你要上大学,将来还要出国深造,想成为一名律师或金融家。

你知道你将来会遇上多少好女孩。

爸爸并不反对你现在谈女朋友,但是爸爸最反感的是见异思迁。

你17岁就有了女朋友,这女孩是你到目前为止认识的最好的女孩。

可是你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到那会儿你怎么办?你会不会后悔
子:可是,现在让我离开她,我很痛苦。

父:你初三买的那个“随身听”呢?
子:前两天,您给我买了比那个高级的,我觉得音质比那个好,就把它送给别人了。

父:儿子,这就叫一山更比一山高。

你如果把握好每一个属于你的机会,你以后的成绩只会比今天大,你面临的世界只会比今天更宽阔,到时候你的选择只会比今天更好,更适合你。

如果你现在与这个女孩真有那份情缘,到那时再让它开花结果多好。

孩子,一个人一生不可能不做些让自己后悔的事。

但是,人生最关键的只有几步,人生大事也只有几件,后悔了,就遗憾终生。

父亲的话说完了,儿子陷入了深思。

与其匆匆步入爱河,不如静静地等待它的成长。

干什么起点都要高,爱情也要有个较高的起点。

“人生最关键的只有几步,人生大事也
只有几件,后悔了,就遗憾终生!”
案例二:云南省一个男孩说:
我和她都是学习尖子,老师对我俩都特别地器重,但情愫的涟漪时刻激荡着我的心湖,我害怕极了。

自从喜欢上她以后,不仅夜晚躺在床上回味她的目光,甚至连考试时也还想着她。

不用说,这样下去,我的成绩自然会下跌。

老师和父母都会询问我,同学也会向我投来鄙夷的眼光……我越想越紧张。

案例三:南方一座有近600万人口的城市,2004年分4批判处了172名罪犯死
刑,其中年轻罪犯115名,占被处死人数的66.9%。

异性交往的原则
1、不可过于拘谨
在与异性交往中,要注意消除异性间交往的不自然感。

应该从心理上象对待同性那样去对待与异性的交往,该说的说,该做的做,需要握手就握手,需要并肩就并肩。

友谊本来就是感情的自然发展,不应有任何矫揉造作和忸怩作态,那样反而会贻笑大方,使人生厌。

也就是要自然地、落落大方地进行男女同学间的交往。

异性间自然交往的步履常能描绘出纯洁友谊的轨迹,特别是中学时代建立起来的友谊,常会延续到成年。

2、不应过分随便
男女间交往过分拘谨固然令人生厌,但也不可过分随便,诸如嘻笑打闹、你推我拉这类行为应力求避免。

毕竟男女有别,有些话题只能在同性之间交谈,有些玩笑不宜在异性面前乱开,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3、不宜过分冷淡
男女交往时,理智从事,善于把握自己的感情是必要的,但不应过分冷淡,过分冷淡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也会使人觉得你高傲无礼,孤芳自赏,不可接近。

4、不该过分亲昵
男女交往时要注意自尊自爱,言谈举止要做到文雅庄重,切不可勾肩搭背,搔首弄姿,诸如此类的过分亲昵,不仅会使你显得轻佻,引起对方反感,而且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5、不可过分卖弄
在与异性交往中,如果想卖弄自己见多识广而哇啦哇啦讲个不停;或者在争辩中有理不让人,无理也要辩三分,都会使人反感。

当然,也不要总是缄口不语,过分严肃,使人对你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6、不能违反习俗
男女交往的方式也要适合当前的社会心理。

我们一般不提倡男女生之间一对一的单独交往,男女生之间经常单独交往容易使人产生误解。

所以,男女生之间进行交往时,也要注意距离、分寸和环境。

总之,异性交往,要自尊自重,互助关心、尊重,不要相互挑逗,搞一些格调不高的小动作,尤其要注意广交,不要个别深交,同学们要关心集体,使每个同学都感到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