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的测量与应用(讲义及答案)
(密度)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问题—(疑难解读+解题技巧)2021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优等生)专题讲义

微专题6-3 测量物质密度地实验问题知识·解读一,测量固体地密度1,用天平测出固体地质量m。
2,用公式法,排水法,溢水法,重物法或针压法测出固体地体积V。
3,利用公式计算出固体地密度。
二,测量液体地密度1,将被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其总质量m1。
2,将烧杯中适量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液体地体积V,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地总质量m2。
3,计算出液体地密度=。
典例·解读类型一:密度地探究实验例1,为研究物质地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物体质量/g体积/cm3质量/体积/(g·cm-3) 1铝块15420 2.72铝块210840 2.73松木11082164松木210200.5(1)将上表中地空白处填写完整。
(2)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种物质,其质量跟体积成________。
(3)比较第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地不同物质,体积________。
(4)比较1,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二:液体密度地测量例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地实验:(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请将下面各步骤前地字母按照正确地顺序排列________。
A.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B.调节天平地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C.把游码置于标尺地零刻度线处(2)实验过程:a.在玻璃杯中盛装适量盐水,放在调节好地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读出砝码,游码地读数之和为m 1。
b.把玻璃杯中地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所示,记下量筒中盐水地体积V 。
c.把玻璃杯和剩余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读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地质量m 2。
d.计算出量筒中盐水地质量m 和密度ρ(由实验过程,完成下表实验数据地填写)。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讲义-轻松搞定密度的计算-沪粤版

课标定位一、考点突破1. 理解密度的计算公式,会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 知道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步骤及格式。
二、重难点提示密度的简单计算。
考点精讲密度计算公式:mVρ=;三个物理量中,只要知道其中的任意两个,就能够求出第三个。
(其中水的密度一般认为是已知的) 1. 鉴别物质测出物体的质量m 和体积V ,求出其密度,对照密度表就可判断出该物质是什么。
2. 求物体的质量测出体积V ,查出密度ρ,用m =ρV 可求出物体质量。
3. 求物体的体积知道物体的质量,查出密度ρ,用ρm V =可求出物体体积。
4. 水结冰以后的变化实验探究:在家里用冰箱冻一个冰块,观察、比较结冰前水的体积和结成的冰的体积,你有什么发现?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水结冰以后,冰胀到了盒沿上面,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大了。
【方法指导】在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相关计算时,要明确各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要把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
水结成冰或冰熔化成水的现象我们经常见到,在分析水和冰体积、密度的变化时,要立足质量不变这一关键,还要根据密度公式进行相应分析才可判断。
【随堂练习】一块冰化成水后( )A. 密度不变,质量变小B. 密度变大,质量不变C. 密度变小,质量不变D. 密度变小,质量变大思路分析:密度和质量有着密切联系,但它们却有不同的意义。
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质量是描述“物体”性质的物理量。
一块冰化成水只是状态变化了,其质量是不变的。
因此选项A 、D 可以排除。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描述“物质”属性的物理量。
冰的密度是0.9×103kg/m 3,水的密度是1.0×103kg/m 3.,因此冰化成了水,密度是变大了,选项C 也可以排除。
答案:B典例精析例题1 (求密度)一质量为54g,体积为20cm3的金属块,它的密度是多少kg/m3?当截去5cm3后,剩下的金属块密度又为多少?思路分析和答案:解:(1)金属块的密度:ρ=mV=5420gcm=2.7g/cm3=2.7×103kg/m3;(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剩下的金属块密度仍为2.7×103kg/m3.答:金属块的密度为2.7×103kg/m3,截去5cm3后剩下的金属块密度为2.7×103kg/m3。
物质的密度(讲义)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物质的密度【知识点分析】1.定义: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计算:密度=质量/体积3.密度的公式:ρ=m V,ρ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
4.单位: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 3;或克每立方厘米,符号是g /cm 3;换算关系: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5. 注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2)固体、液体用去一部分后,质量和体积同比例变化,密度不变;(3)气体具有充满整个空间的性质,用去一部分后体积不变。
因此,密闭容器内的气体用掉一部分后密度变小。
6.相关计算:⎩⎪⎨⎪⎧(1)已知质量与体积,求密度ρ= m /V (2)已知密度与体积,求质量m = ρV (3)已知密度与质量,求体积V = m /ρ(1)计算质量:对于一些质量太大,无法用仪器直接测出的物体,可以通过查得或测得该物体的密度和体积;然后利用公式m =ρV 求解质量。
(2)计算体积:对于一些不便直接测量体积的物体,可以先测出其质量,然后从密度表查出该物质的密度,然后利用公式V =m/ρ求解体积。
(3)检验物质:由于只通过密度鉴别物质并不完全可靠,因此要想知道一个物体到底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还要根据其他一些特性1.测固体(如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②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 1; ③将石块放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到达刻度V 2;④石块的密度:ρ=m V =mV 2-V 1。
2.测量液体(如盐水)的密度: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②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④计算液体密度:ρ=mV=m1-m2V。
【例题分析】一、选择题1.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商用客机采用了极轻的新型复合材料。
“极轻”反映了这种材料的()A.弹性小B.密度小C.导电性能差D.导热性能差【答案】B【解析】“极轻”是指体积一定时,材料的质量小,反映了这种材料的密度小,与材料的质量、硬度、弹性无关,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专题突破1测物体密度试验(6种方法总结+例题练习)—2021届九年级中考物理一轮总复习专题讲义

专题突破1 测物体密度试验(6种方法总结+例题讲解)一、测质量: 1.天平:①放:水平桌面(台面)②游码归零:镊子(不能用手指)、标尺、零刻度线③平衡螺母(调节:左偏右调,右偏左调;例如指针左偏,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④左物右码:砝码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⑤读数:m 物 = m 砝 + m 游 ;m 物 = m 砝 - m 游 (物与砝码放反) 2.弹簧测力计:gFg G m ==(竖直悬空) 二、测体积:【方法1】量筒:V 物 = V 2 - V 1 1.步骤:(1)用天平(电子秤)测出物体的质量,记为m ; (2)量筒装适量水,读出体积记为V 1;(3)用细线挂住物体,将物体缓慢浸入水中,读出体积记为V 2; 2.计算:V 物 = V 2 - V 1 3.注意及说明:(1)视线:与凹液面相平;(2)适量水:能完全浸没物体、且不超过量程; (3)物体用细线挂住:避免水溅出;避免损坏量筒;【例题1】在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同学们选取的器材有:石块、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水、细线。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石块放入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质量为 g ;(3)将石块放入盛水的量筒中,量筒中前后液面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密度为 kg/m 3。
【答案】(1)右;(2)27.4;(3)2.74×103。
【解析】(1)图甲中天平指针左偏,故平衡螺母应向右调; (2)图乙中石块的质量m=20g+5g+2.4g=27.4g ;(3)图丙中水的体积50cm 3,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60cm 3,∴石块的体积:V=60cm 3-50cm 3=10cm 3; ∴石块的密度:33/74.210g 4.27cm g cmV m ===ρ。
【实验题】10密度测量实验(考点梳理+强化练习)—2021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2021中考物理二轮考点过关:密度测量实验考点梳理1.固体密度的测量固体密度的测量关键是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金属块的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得,也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力来计算质量;若物体的形状规则,可用刻度尺测出相关量后根据公式算出体积,若形状不规则利用量筒或量杯“排水法”来测得,若物体不能沉入水中的,可用“压入法”或“重锤法”来测物体的体积.2.液体密度的测量一、常规法1.主要器材:天平、量筒2.测量步骤:(1)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未知液体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称出其质量m1;(2)将烧杯中的未知液体倒一些在量筒中测出其体积V;(3)将盛有剩下未知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它们的质量m2;3.计算结果:根据ρ=得ρ液=二、密度瓶法1.主要器材:天平、未知液体、玻璃瓶、水2.测量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0;(2)在空瓶中装满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3)把水倒出,再将空瓶中装满未知液体,测出它们的质量m2;3.计算结果:液体的质量m液=m2﹣m0液体的体积:V液=V水=液体的密度:ρ液=ρ水三、密度计法1.主要器材:自制密度计、未知液体、量筒2.测量步骤:(1)把铁丝缠在细木棍下端制成简易的密度计;(2)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水,让密度计漂浮在水中,测出它在水中的体积V水(3)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未知液体,让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测出它在液体中的体积V液3.计算结果:ρ液=ρ水四、浮力法1.主要器材:弹簧测力计、水、金属块、未知液体2.测量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G0;(2)用弹测力计测出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重力G1;(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浸没在未知液体中受到的重力G2.3.计算结果:ρ液=ρ水五、浮体法1.主要器材:刻度尺、未知液体、水、正方体木块2.测量步骤:(1)将木块平放在水中漂浮,测出木块浸在水中的深度h1(2)将木块平放在液体中漂浮,测出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深度h23.计算结果:ρ液=ρ水强化练习1.某同学想测量一块新材料碎片的密度,他进行的实验操作如下:(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横梁静止时,发现天平右盘高左盘低,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右端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端移动;(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碎片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碎片的质量为g;(3)他发现碎片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碎片的体积:①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碎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标记,然后取出碎片;②先往量筒装入40ml 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碎片的体积为cm3;(4)碎片的密度为kg/m3。
2022年初中科学同步讲义(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4章 第3节 物质的密度(学生版)

第3节 物质的密度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理解密度的定义,知道不同的物质一般具有不同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能写出密度的定义式,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说出密度的两个单位,能对两个单位进行换算。
3.会用量筒、天平等器材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解读1:概述物质密度的含义和密度所反映的物质属性,常见题型为选择题,难度较小。
解读2:应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使用天平、量筒、刻度尺等常用工具测定固体或液体的密度。
常见题型为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难度适中。
知识点01 密度(一)实验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提出问题:相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铁块的质量大。
当铁块的体积增大后,其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猜想与假设:成正比、成反比或不成比例。
实验设计:①取体积不同的铁块和铝块若干,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并记人表中;②分别求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③比较比值,得出结论,验证猜想。
进行实验:①取体积不同的铁块和铝块若干,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并记人表中;②用排水法分别测出铁块和铝块的体积;③分别求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并记人表中。
数据记录与处理:物质 实验序号体积/厘米3质量/克 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质量/体积(克/厘米3)铁块 1 10 79 7.9 铁块 2 20 158 7.9 铁块 3 30 237 7.9 铝块 4 10 27 2.7 铝块 5 20 54 2.7 铝块630812.7目标导航知识精讲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恒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为了描述这特性,科学中引人了“密度"这概念。
(二)密度的概念,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ρ表示。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三)密度的公式ρ=m/V公式中的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ρ表示密度,公式表示的意义是某种物质的密度等于该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此式是物质密度大小的计算式。
密度的讲义

一、密度1、密度定义:.●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1、密度的公式:m ρ= —-- (公式变形: m=ρv v=m / ρ)vρ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米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3、.密度的单位:(1)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 或克/厘米3,(2)两者的关系: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1kg/m3=1×10 -3g/cm3(3) 水的密度:1×103千克/米3或1克/厘米3(4)单位转化:: 1毫升 = 1cm3= 1×10-6 m3 1吨=1000千克=1×106克1毫升= 1×10-3升 1升=10 -3 m34、密度的测量(1)测量原理:ρ=m/v(2)测量步骤: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5、密度知识的应用:(1) 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
(2) 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
3、密度30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B、同种物质,体积越小,密度越大C、同种物质,质量越大,密度越大D、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6.将一瓶水倒掉一些后,对剩余部分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质量变小,密度变大13.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A.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不变 B.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也减小C.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 D.质量不变,密度减小7.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同的铝块、铜块、铁块(ρ铜>ρ铁>ρ铝),分别放在三个杯子里,水面升高最多的是(水未满出)()A.放铝块杯子 B.放铜块杯子 C.放铁块杯子 D.无法比较8.某钢瓶中装有氧气,瓶内气体密度为8千克/米3,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3/4,则剩余气体的密度为()A.2千克/米3 B.4千克/米3 C.6千克/米3 D.8千克/米39.平常说“铁比木头重”,其实际含义是指()A.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B.铁的体积比木头小 C.铁的密度比木头大D.铁的重力比木头大10.甲、乙两个物体均匀的实心的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2,质量之比是1:2,则它们密度之比是()A.1:2 B.2:1 C.1:4 D.4:111.一个只能装500克水的玻璃瓶,装满水后质量为750克,改装密度为0.8×103千克/米3的酒精,则装满酒精后总质量为()A.650克 B.750克 C.850克 D.875克3、测量小石头的密度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量筒B、天平C、酒精灯D、细线14.在做“测盐水的密度”的实验中,有下列步骤(1)用托盘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2)将盐水倒一部分到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体积(3)用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4)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值上述步骤合理顺序是()A.(1)(2)(3)(4) B.(4)(1)(2)(3) C.(2)(1)(3)(4) D.(3)(1)(2)(4)一、密度公式与单位的灵活运用1、一物体质量为5千克,体积为20立方厘米,求物体的密度?2、一物体质量为500克,密度为2×103千克/立方米,求物体的体积?3、一物体体积为500立方厘米,密度为2×103千克/立方米,求物体的质量?二、密度公式的理解应用1、同种材料制成的甲和乙两球体积之比为3:2,则甲、乙两球的密度之比为。
质量与密度计算专题讲义

一,同体积问题1.一个瓶子能盛1千克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千克酒精(ρ酒精=0.8g/cm3)?2.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用此瓶装另一种液体,瓶和液体的质量为0.64,求这种液体的密度?3.假设氧气瓶内储满9kg的氧气,钢瓶容积为0.3m3,今用去一半,则钢瓶内剩下的氧气密度为多少?4.一空杯装满水的总质量为500克,把一小物块放入水中,水溢出后,杯的总质量为800克,最后把物块取出后,杯的总质量为200克,求此物块的密度是多少?5.一个空瓶的质量为200g,装满水称,瓶和水的总质量是700g,将瓶里的水倒出,先在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称出瓶和金属的总质量为878g,然后将瓶内装满水,称出瓶、水和金属总质量为1318g,求瓶内金属的密度多大?二,同质量问题6.质量为9千克的冰块,密度为0.9x103千克每立方米(1).求冰块的体积。
(2),若冰块吸热后,由3立方分米的冰熔化成水,求水的质量。
7.学校安装电路需要用铜线,现手头有一卷铜线,其质量是178千克,横截面积是2.5平方毫米,这卷铜线的长度是多少米?(ρ铜=8.9x103千克/米3)8.在一块表面积为6平方米的铁件上镀铜后,铁件的质量增加了1.068千克,求所镀铜的厚度(ρ铜=8.9x103千克/米3)三.空心与混合问题9.有一质量为5.4千克的铝球,体积为3000厘米3,试求这个铝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ρ铝=2.7x103千克/米3)10.老板派小姚去订购酒精,合同上要求酒精的密度小于或者是等于0.82g/cm3就算达标,小姚在抽样检查时,取酒精样本500ml,称得的质量是420g。
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姚的结论是(A.达标B.不达标,含水太多)你认为小姚该怎么办?(ρ酒精=0.8x103kg/m3、ρ水=1.0x103kg/m3)11.用盐水选种,要求盐水的密度是1.1x103kg/m3,现在配制了0.5dm3的盐水,称得盐水的质量是0.6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密度的测量与应用(讲义)
一、知识点睛
1.密度测量的基本原理;
误差分析:
分析误差时一般从测量过程中质量和体积是否准确入手,如果质量测量准确,体积测量偏小,会使密度的测量值偏;
如果体积测量准确,质量测量偏大,会使密度的测量值偏。
2.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常规测量方法(公式法)
使用密度计
3.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鉴别物质
检查产品的质量和浓度
……
二、精讲精练
【板块一】固体密度的测量与误差分析
1.价格昂贵的“寿山田黄冻石”是石中精品,小明用天平和量
筒测量一块寿山石的密度。
在调节天平时,发现分度盘上的指针偏向右侧,如图甲所示。
没有调好天平,就用它来测寿山石的质量,用量筒测量它的体积。
根据下图所示,则寿山石的密度是g/cm3,这个值比真实值偏。
2.娟娟的妈妈在商场买了一个金灿灿的实心饰品,娟娟特别想
知道这个饰品是否是纯金的(
金
=19.3×103kg/m3)。
她选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烧杯和水等,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1
1
2
2
1
B. 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
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C. 将饰品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水和饰品
的总体积;
D.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E. 将饰品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
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你帮娟娟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适量的水”的含义是。
若测量完成后,娟娟发现所用的砝码磨损了,那么她测得的密度值比饰品的实际密度偏。
3. 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他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
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右图所示, 矿石的质量是
g 。
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cm 3。
第 3 题图
矿石的密度是 kg/m 3,从图 A 到图 B 的操作引
起体积的测量值比实际值
,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
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 小明用天平、大杯、小杯和密度为ρ的水测一石块密度:
(1) 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记为 m 。
(2) 小明测量石块体积的操作步骤如下:
A . 测出空小杯的质量 m 1;
B . 把装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图放置;
C .
把石块缓缓放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杯;
D . 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总质量 m 2。
请你指出测量石块体积操作中的一个错误之处:。
2
1 2
3
2
3
第 4 题图
(3 )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石块体积为
,石块密度为。
(错误操作已更正)【板块二】液体密度的测量与误差分析
5.下面是某次用天平和量筒做“测定盐水的密度”实验的数据
记录表。
(1)请根据记录数据填好表格中的空格。
(2)实验中的操作步骤有:
A.把盐水倒进量筒,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
B.用天平测出容器的质量;
C.把盐水倒进容器,用天平测出容器和盐水的总质量;
D.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如果实验中的操作步骤是按上述的A,B,C,D 顺序,则测出的盐水的密度会实际盐水的密度(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如果实验中的操作步骤是按上述的B,C,A,D 顺序,则测出的盐水的密度会实际盐水的密度(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要减少实验误差,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应是。
6.小华同学用调好的天平按图中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
根据图中数据可以知道,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是g,体积是mL,盐水的密度是kg/m3。
甲乙丙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同组的小雨提出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其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
(2)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
(3)用天平测出量筒和盐水的总质量。
对上述实验步骤你的观点是()
3
A.能测出盐水的密度且步骤合理
B.测出盐水的密度偏小,不可取
C.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7.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冰的密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小丽利用冰的密度,使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利用平整地面上的积雪,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然后测量,就可以估测积雪的密度。
(已知冰的密度)
A.积雪的厚度B.脚印的面积
C.脚印的深度D.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板块三】密度的应用
8.小明在实验室做实验需要量取80g 的酒精,请发挥你的聪明
才智,用两种方法帮助小明解决这一问题。
(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可选用不同器材,写下你的操作步骤。
9.一般物体都是热胀冷缩的,一位同学在研究水的性质时,取
一些水放在可直接测量液体体积和温度的容器中,给水缓缓加热,获取容器中水的以下数据:
通过分析上述数据,可以初步得到什么结论?
10.一把汤匙的质量是84g,体积是8cm3,则根据如下密度表,
物质银铜铁铝陶瓷
密度(×103kg/m3)10.5 8.9 7.9 2.7 2.3
4
11.铁的密度为7.9×103kg/m3 ,一个铁球质量是60kg,体积为
10dm3,则下列关于这个铁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个铁球是实心的
B.这个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约是2.41dm3
C.这个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约是4.26dm3
D.无法判断
12.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
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
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害物质的气体()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三、回顾与思考
5
【参考答案】一、知识点睛
1.ρ=m
,大,大V
二、精讲精练
1.2.63,小
2.①ABEDC
②既能使饰品完全浸没,浸没后饰品和水的总体积又不会超过量筒的量程
③大
3.①175.6;②80;③2.2×103,偏大,偏小
4.(2)大杯中的液面没有到达溢水位
(3)m
2
-m
1 ,
ρ
mρ
m
2
-m
1
5.(1)54,1.08×103
(2)小于,大于,CABD
6.111,100,1.11×103,C
7.小于,D
8.方法一:
器材:托盘天平、烧杯
实验步骤
①在左盘放入烧杯,通过在右盘添加砝码和调节游码使天平平
衡;
②在右盘继续添加80 克砝码;
③往左盘的烧杯中缓缓倒入酒精,直到天平平衡。
方法二:
器材:量筒
实验步骤:
根据酒精的密度可以算出80g 酒精的体积为100mL;
② 使用量筒量取100mL 的酒精。
9.水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的,在4℃以上是热胀冷缩的。
10.A
11.B
12.D
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