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华)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第一章 有理数1、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 绝对值可表示为:⎪⎩⎪⎨⎧<-=>=)0a (a )0a (0)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5、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1;若ab=1⇔ a 、b 互为倒数 6、有理数的四则运算:(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为0;0与任何数相加都等于任何数(2)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3)有理数的乘法法则:①两个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0乘以任何一个数都等于0;②多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数,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数,再把各个因数的绝对值相乘(4)有理数的除法法则①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②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7、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8、比较两个数的大小:(1)负数< 0 < 正数,任何一个正数都大于一切负数(2)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有理数,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3)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就大;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4)两数相乘(或相除),同号得正 > 0,异号得负 < 09、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 为正奇数时: (-a)n =-an 或(a -b)n =-(b-a)n , 当n 为正偶数时: (-a)n =a n 或 (a-b)n =(b-a)n .10、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1、非负数的性质:若02=++c b a ,则000===c b a 且且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精选7篇)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精选7篇)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一1、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情况△=b2-4ac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同的实数根;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②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他的对角线。
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相等。
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菱形: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领心的四条边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③判定条件:定义/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
矩形与正方形:①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④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
⑤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多边形:①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度②多边心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在每个顶点处取这个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他们的和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都等于360度) 平均数: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X1+X2+…+XN)/N叫做这个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记为X加权平均数:一组数据里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加一个权,这就是加权平均数。
初中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二第一章实数一、重要概念1.数的分类及概念数系表:说明:“分类”的原则:1)相称(不重、不漏)2)有标准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
(表为:x≥0)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均为0。
3.倒数:①定义及表示法②性质:A.a≠1/a(a≠±1);B.1/a中,a≠0;C.01时,1/a1;D.积为1.4.相反数:①定义及表示法②性质:A.a≠0时,a≠-a;B.a与-a在数轴上的位置;C.和为0,商为-1.5.数轴:①定义(“三要素”)②作用:A.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人教版初中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一、数与代数。
1. 有理数。
- 有理数的分类: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一一对应。
-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a的相反数是-a,0的相反数是0。
- 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即| a|=a(a≥0) -a(a<0)。
- 有理数的运算:- 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 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 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 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a^n中a是底数,n是指数。
2. 实数。
-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如√(2)、π等。
- 实数的分类:有理数和无理数。
-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 平方根:如果x^2 = a(a≥0),那么x叫做a的平方根,记作x=±√(a),其中√(a)是a的算术平方根。
- 立方根:如果x^3 = a,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记作x=sqrt[3]{a}。
3. 代数式。
-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单独的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 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 单项式:由数与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第一章有理数1、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和开根开不尽的数叫无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 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有理数: 零、负整数、负分数、正分数、正整数2、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 的相反数还是 0;(2)相反数的和为 0 a+b=0 a、b 互为相反数.4、绝对值:绝对值和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一样,是一种运算,运算符号通常用||表示。
这种运算的意义是:一个正数和0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总之,一个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
用代数式表示为:|a|=a(a>0) |a|=-a(a<0) |a|=0(a=0)在数轴上,一个数的绝对值表示为代表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如:|-5|表示在数轴上代表-5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即|-5|=5。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 0 大,负数永远比 0 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0,小数-大数< 0.6.互为倒数:乘积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 没有倒数;若 a≠0,那么 a 的倒数是1 ;若 ab=1 a、 ab 互为倒数;若ab=-1 a、b 互为负倒数.7. 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 0 相加,仍得这个数.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 a-b=a+(-b).10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即无意义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 n 为正奇数时: (-a)n=-an 或(a -b)n=-(b-a)n , 当 n 为正偶数时: (-a)n =an 或 (a-b)n=(b-a)n .14.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15.科学记数法:这是一种记数的方法。
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一、数与代数
- 自然数
- 整数
- 分数
- 小数
- 负数的概念与加减法
- 整数的乘除法
- 百分数与百分数的应用
- 抽象代数的初步认识
- 无理数的概念及意义
- 实数的概念
二、代数式与简单方程
- 代数式的概念与运算
- 简单方程的概念与解方程
三、图形的认识
- 平面图形的认识
- 圆的认识与应用
- 长方形和正方形
- 应用题
四、相似与全等
- 二维图形的比例
- 相似图形的概念及性质
- 三角形的边与角的关系与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应用
五、比与利息
- 比的概念及比的性质
- 比例与应用
- 利息与应用
六、数系与方程
- 实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 一元二次方程
-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与应用
七、三角比与解直角三角形
- 任意角的概念与性质
- 三角比的概念与性质
-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八、一次函数与方程
- 直线方程的推广
- 平移与函数图象
- 平移与函数关系式
- 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与应用
以上是初中数学常见知识点的汇总,其中包括数与代数、代数
式与简单方程、图形的认识、相似与全等、比与利息、数系与方程、三角比与解直角三角形、一次函数与方程等主要内容。
通过研究这
些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为高中数学的研究奠
定坚实的基础。
(800字以上)。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华)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第一章有理数正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正分数整数零1、有理数的分类:①有理数零②有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负分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相反数的和为0a+b=0.4、.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绝对值可表示为:a(a0)a(a0)a0(a0)或a a(a0);绝对值的问题经常a(a0)分类讨论;5、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假设a≠0,那么a的倒数是1;假设ab=1a、b互为倒数a6、有理数的四那么运算:〔1〕有理数的加法法那么: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为0;0与任何数相加都等于任何数〔2〕有理数减法法那么::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3〕有理数的乘法法那么:两个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0乘以任何一个数都等于0;多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数,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数,再把各个因数的绝对值相乘〔4〕有理数的除法法那么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把绝对值相除;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7、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8、比较两个数的大小:〔1〕负数<0<正数,任何一个正数都大于一切负数第1页共19页2〕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有理数,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3〕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就大;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4〕两数相乘〔或相除〕,同号得正>0,异号得负<09、有理数乘方的法那么:〔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为正奇数时:(-a)n=-a n 或(a-b)n=-(b-a)n,当n为正偶数时:(-a)n=a n或(a-b)n=(b-a)n.10、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1、非负数的性质:假设20,那么且且c a0b0c0 ab第二章整式的加减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假设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
初中数学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人教版知识点总结学校数学学问点总结1一、函数及其相关概念1、变量与常量在某一改变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改变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假如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 的函数。
2、函数解析式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1)解析法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把自变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图像法用图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像法。
4、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3)连线:根据自变量由小到大的挨次,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二、相交线与平行线1、学问网络结构2、学问要点〔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相交和平行,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别状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假如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假如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邻补角的性质:邻补角互补。
如图1所示,与互为邻补角,与互为邻补角。
+=180°;+=180°;+=180°;+=180°。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如图1所示,与互为对顶角。
=; =。
4、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假如有一个是直角或90°时,称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全)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全)一、整数与有理数1. 整数的概念与表示方法2. 整数的加减法3. 整数的乘法4. 整数的除法5. 整数的混合运算6. 有理数的概念与表示方法7. 有理数的加减法8. 有理数的乘法9. 有理数的除法10.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二、代数与方程1. 代数式的基本概念2. 代数式的运算3. 初等代数式4. 一元一次方程5.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6.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三、平面图形1.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2. 直线的性质3. 角的概念与性质4. 线段的概念与性质5.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与性质6. 三角形的分类与判定7. 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8. 平行线与平行四边形9. 四边形的分类及其性质10. 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四、图形的位置与方位1. 坐标系2. 图形的部分、全及简单运动3. 图形的位置关系4. 图形的投影和视图五、数据的处理与统计1. 统计调查与数据收集2. 单图形的统计3. 标线图4. 等距统计图与频数分布直方图5. 旋转、平移、翻折、镜面变换6. 几何图形的位置关系六、函数的初步认识1. 函数的概念与表示2. 函数的自变量、因变量与函数图象3. 线性函数及其图象的特征4. 恒等函数和常数函数5.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函数七、空间与立体图形1. 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2. 正交投影3.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4. 空间中的位置关系与方向八、相似与全等1. 点、线、平面的基本性质2. 同位角和同旁内角3. 两个线的夹角与两个平面的夹角4.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5. 立体图形的拆分九、变量与变化1. 变量与量的关系2. 变量的代数表示3. 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图象4. 变量间比例关系及其图象十、数系的扩充1. 自然数、整数、有理数的关系2. 实数的概念与性质3. 几何图形的相似比与相似定理4. 实际问题与解整数方程5. 锐角三角函数、直角三角函数十一、平面直角坐标系1.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2. 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3. 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4.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方程十二、几何图形的变换1. 图形的变换2. 平移和旋转3. 对称与中心对称4. 拓展与概括(图形自相似、放缩)以上是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的概述,其中包括整数与有理数、代数与方程、平面图形、图形的位置与方位、数据的处理与统计、函数的初步认识、空间与立体图形、相似与全等、变量与变化、数系的扩充、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几何图形的变换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目录第一章有理数①框架正整数(1, 2, 3)整数0有理数负整数(-1,-2)正分数(1/2 ,1/3 ,0.3)分数负分数(-1/2, ,1/3 ,-0.3)②相反数:两数相加为0 ;0的相反数为0绝对值:0的绝对值为0倒数:两数相乘为1;1的倒数为1;0没有倒数③正负数比较大小-8/21 -3/7 ;-(-0.3)│-1/3│④计算ab=ba abc=a(bc) a(b+c)=ab+ac有乘方:先乘法——再乘除——后加减;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内⑤科学记数法a*10n (a大于或等于1&小于10)235000 000⑥近似数(四舍五入)0.00356(精确到0.0001)566.1235(精确到个位)3.8963 (精确到0.01)0.0571(精确到千分位)0.00356(精确到万分位) 1.8935 (精确到0.001)61.235 (精确到个位)0.0571(精确到0.1)巩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整数就是正整数和负整数B 负整数的相反数就是非负整数C 有理数中不是负数就是正数D 零是自然数,但不是正整数2、下列各对数中,数值相等的是()A -27与(-2)7B -32与(-3)2C -3×23与-32×2D ―(―3)2与―(―2)33、在-5,-9,-3.5,-0.01,-2,-212各数中,最大的数是()A -12B -9C -0.01D -54、如果一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差等于0,那么这个数只能是()A 0B -1C 1D 0或15、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4的所有的正整数的和是()A 8B 7C 6D 56、计算:(-2)100+(-2)101的是()A 2100B -1C -2D -21007、比-7.1大,而比1小的整数的个数是()A 6B 7C 8D 98、2003年5月19日,国家邮政局特别发行万众一心,抗击“非典”邮票,其邮票发行为12050000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A.1.205×107 B.1.20×108 C.1.21×107 D.1.205×1049、下列代数式中,值一定是正数的是( )A.x2 B.|-x+1| C.(-x)2+2 D.-x2+110、已知8.622=73.96,若x2=0.7396,则x的值等于()A 86. 2B 862C ±0.862D ±862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一定是负数; B.a定是正数;C.a一定不是负数; D.-a一定是负数12.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的倒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 A.0 B.1 C.-1 D.±11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22÷(一2)2=l B.3123⎛⎫- ⎪⎝⎭=-8127C.-5÷13×35=-25 D.314×(-3.25)-634×3.25=-32.5.14.若a=-2×32,b=(-2×3)2,c=-(2×4)2,则下列大小关系中正确的是() A.a>b>0 B.b>c>a C.b>a>c D.c>a>b15.若x=2,y=3,则x y+的值为()A.5 B.-5 C.5或1 D.以上都不对16、计算:(-1)6+(-1)7=____________。
17、如果a、b互为倒数,c、d互为相反数,且m=-1,则代数式2ab-(c+d)+m2=_______。
18、+5.7的相反数与-7.1的绝对值的和是。
19、一天小明和冬冬利用温差来测量山峰的高度。
冬冬在山脚测得的温度是4℃,小明此时在山顶测得的温度是2℃,已知该地区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8℃,问这个山峰有多高?1D 2A 3C 4D 5C 6D 7C 8A 9C 10C 11D 12B 13B 14C 15C16:0 17:3 18 :1.4 19:解: (4-2)÷0.8×100=250(米)第二章 整式加减①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减,字母和指数不变②去括号,看符号,+不变,—全变 +(X —3)= —(X —3)=小测:1(-3)2÷214×(-23)2+4-22×(-13)2()()242126353+⨯-÷--+24+(-3)2×(-5)3若a =2,b =-3,c 是最大的负整数,求a +b -c 的值。
巩固:2、当2-=x 时,代数式-122-+x x = ,122+-x x = 。
4、已知:11=+xx ,则代数式51)1(2010-+++x x x x 的值是 。
5、张大伯从报社以每份0.4元的价格购进了a 份报纸,以每份0.5元的价格售出了b 份报纸,剩余的以每份0.2元的价格退回报社,则张大伯卖报收入 元。
6、计算:=-+-7533x x , )9()35(b a b a -+-= 。
7、计算:)2008642()200953(m m m m m m m m ++++-++++ = 。
8、-bc a 2+的相反数是 , π-3= ,最大的负整数是 。
9、若多项式7322++x x 的值为10,则多项式7962-+x x 的值为 。
10、若≠+-m y x yx m n 则的六次单项式是关于,,)2(232,n = 。
11、已知=++=+-=+22224,142,82b ab a ab b ab a 则 ;=-22b a 。
12、多项式172332+--x x x 是 次 项式,最高次项是 ,常数项是 。
21、已知yxxn m n m 2652与-是同类项,则( ) A 、1,2==y x B 、1,3==y x C 、1,23==y x D 、0,3==y x 2、-9, 9, 4、-3 , 5、(0.3b-0.2a), 6、108-x , 14a-4b ,7、1005m ,8、bc a 2-, 3-π,-1 , 9、2, 10、-2, 5, 11、6, -22,12、三, 四,37x -, 1, 21B三、化简下列各题(每题3分,共18分) 23、)312(65++-a a 24、b a b a +--)5(225、-32009)214(2)2(++--y x y x 26、-[]12)1(32--+--n m m27、)(4)()(3222222y z z y y x ---+- 28、1}1]1)1([{2222-------x x x x四、化简求值(每题5分,共10分)29、)]21(3)13(2[22222x x x x x x ------- 其中:21=x .30、)22()(3)2(2222222b a ab b a ab b a ab -+--- 其中:1,2==b a .三、23、3-14a 24、3a -4b 25、-14x +2y +2009 26、m -3n +4 27、2y 2+3x 2-5z 228、0 四、29、51262--x x -219 30、b a ab 223- -10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计算+应用题)1.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x+2y=9 B.x 2-3x=1 C.11=x D.x x 3121=-2.小山上大学向某商人贷款1万元,年利率为6% ,1年后需还给商人多少钱?( )A 17200元,B 16000元,C 10720元,D 10600元;3.某商店销售一批服装,每件售价160元,可获利25%,求这种服装的成本价.若设这种服装的成本价为x 元,则可得到方程( ).A.%25160⨯=xB.160%25=•xC.x x ⋅=-%25160D.%25160=-x 4. A 种饮料比B 种饮料单价少1元,小峰买了3瓶A 种饮料和5瓶B 种饮料,一共花了21元,如果设B 种饮料单价为x 元/瓶,那么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35(1)21x x ++= B . 35(1)21x x +-= C .3(1)521x x -+= D .3(1)521x x ++=5甲比乙大15岁,5年前甲的年龄是乙的两倍。
如果设乙现在的年龄是x 岁,那列方程为( ) A 、()15525x x ++=- B 、()15525x x ++=+ C 、()15525x x +-=- D 、()21555x x +-=-6.若27133m m -+与互为相反数,则m= 。
7. 4x + 5 =- 2x - 7 8. ()()x x 2152831--=-- 解: 解:9. 38123x x ---= 10. 1893450.20.01x x +--=解: 解:11. 83(1)937324x x ⎡⎤---=⎢⎥⎣⎦ 12、解:13. 关于x 的方程32mx m x +=-的解与方程 23232-=-x x 的解互为倒数,求m 的值.14学校准备拿出2000元资金给22名“希望杯”竞赛获奖学生买奖品,一等奖每人200元奖品,二等奖每人50元奖品,求得到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学生分别是多少人?15. 某商品连续两次8折降价销售,降价后售价为a 元,该产品原价为 元. 16. 若方程07x )5a (4a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 。
17.若方程04x )2a (12=+--a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求a 的值,并解此方程。
1-5 DDCCC 6、4/3 7、-2 8、7 9、19/5 10、3/2 11、-35/2 12、3/213、3/20 14、一等奖:6人;二等奖:16人 15、25a/16 16、-517、a=1 x=4(小测)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①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特点总结平面图形:三角形: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扇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三棱柱②三视图(选择题)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区别③直线,射线,线段,距离,角平分线④1度=60分1分=60秒1周角=360度1平角=180度第五章相交线&平行线①相交线对顶角:相等;邻补角:相加为180度②垂线③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④平行线&判定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⑤命题:真命题(正确的);假命题:(错误的)⑥平移:(平移前后,形状、大小相同——全等)第六章实数①实数包含:A 有理数:有限&无限循环小数B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②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负数没有平方根)注意:根号内的取值限制,例如:求出右图X的取值范围③实数的计算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①(X,Y)③用坐标表示平移(上加下减,右加左减)(2,—3)如何移动到(—2,3)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①计算(带入消元法or 加减消元法——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计算)注意观察,多计算②实际问题(应用题)③三元一次方程组第九章不等式&不等式组①计算②应用题(多个方案,选边个好——通过最大值与最小值选)(一些压轴题)流程:设未知数——找出不等关系——列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结合实际确定答案第十章数据收集&整理描述①统计图②学会通过看图用语言描述出图形所反应的情况第11章三角形1、三边关系: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2、中线、角平分线、高中位线: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3、三角形:内角和=180度外角和=360度(*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4、分类:5、多边形:内角和公式为(n-2)×180°;外角和=360度6、镶嵌: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OK注意:只用正五边形、正八边形一种图形不能镶嵌第12章全等三角形1、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判定:一般三角形:①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SSS)②两角+其夹边相等,那么...(ASA)③两边+其夹角相等,那么...(SAS)④两角+其中一个角的对边相等,那么...(AAS)直角三角形:斜边+其中一条直角边相等,那么...——斜边直角边(HL)3、角平分线:角平分线上的点到两边的距离相等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可以根据这个判断是否角平分线)第13章轴对称1、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①区别: 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指具有特殊形状的一个图形;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而轴对称图形是对一个图形来说的.②联系: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轴对称;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2、垂直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反过来,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3、作轴对称图形:只要分别作出这些点关于对称轴的对应点,再连接这些点就ok4、用坐标表示轴对称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点(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5、等腰三角形①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②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与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特别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每个底角都等于45°.6、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①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有一个角为 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7、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8、初中阶段五种基本的尺规作图a、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b、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c、平分已知角(即作已知角的平分线);d、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e、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9、最短路径问题第14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主要是计算)1、整式的乘法2、因式分解:多个加加减减变成几个相乘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 a2-b2=(a+b)(a-b)3、十字相乘法第15章分式1、分式加减2、分式乘除3、解分式方程第16章二次根式1、什么是二次根式2、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计算)ps:百度文库收藏有习题代数式有意义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