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及其分布

合集下载

广东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与利用

广东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与利用

[ ] 中囤民族 药 志 , 一卷 . 民卫生 出版 杜 。 4 第 人 [ ] 《 国 植 物 志 》 五 十 八 卷 , 学 出 版 社 ,99 5 中 第 科 17 。 [] 6
C A . 1 8 9 1 4 7 m . 9 0, 2: 2 8 8
P: i ma, smo;Z o Co i h u,Zh n o g L_C a a trz to ftr e n w rt r e h r ce ia in o h e e ti p - e
维普资讯
l 4
中 国 野 生 植 物 资 源
20 0 2年 第 2 卷 第 3期 l
广 东 省 国 家 重 点 保 护 野 生 珍 稀 濒 危 植 物 资 源 与 利 用
李 镇 魁 ‘ 冯 志 坚‘ 薛春 泉 陆 耀 东
( . 南 农 业 大 学 林 学 院 广 州 50 4 ; . 东 省 林 业 勘 探 பைடு நூலகம் 计 院 广 州 50 0 ; 1华 16 2 2 广 150 3 广 东 省 佛 山 市 林 科 所 佛 山 5 80 ) . 200
Abs r c Ac o d n o sa itc ta t c r i g t t tsis,t e e a e 3 a e a d e d n e e p ce eo gng t h a in lk y pr — h r r 3 r r n n a g r d s e is b l n i o t e n to a e o tc e lnt n Gu n d ng P o i e,Ba e n a ay i h h r c es a d u iia inso h s e o r e e td p a si a g o r vnc s d o n l sst e c a a tr n tlz to ft e e r s u c s,s me o s g e to b u tlz to d c ns r a in a e p tf r r u g sins a o tu iiain a o e v t r u o wa d. n o K e o d r m d e d n e e lnt , n to a e r tc e l t yw rs a n a n a g rd pa s a in k y p o e td p a s,u iiai n, Gu n d n o i e l n tlz to a g o g Pr vnc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南五针松保护措施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南五针松保护措施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南五针松保护措施在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众多受保护的珍稀物种中,華南五针松便是其中之一。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华南五针松十分丰富,是科研人员研究华南五针松的首选之地。

华南五针松为分布较南的五针松树种,对于研究松属分类、分布有一定的价值。

干材端直,材质优良,坚实。

为中亚热带至北热带中山地区的优良造林树种。

现已分布零星,数量少,主要见于南岭山地,随着林区的开发,森林面积已日益缩减,生存林木,多生于交通不便或悬岩险峰处,显然对华南五针松的保护已刻不容缓。

标签: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南五针松;保护措施;人工繁殖1 前言在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华南五针松是最有名气的植物之一。

华南五针松树形优美,非常具有观赏价值;加之其木材结构质地较为轻软,结构细密耐腐,具树脂,可供建筑、家具等用材;又因为其为分布较南的五针松树种,对于研究松属分类、分布有一定的价值,华南五针松可谓是远近闻名的明星植物。

但随着林区的开发,华南五针松的生境遭到破坏,生存面积已逐渐减少,加之华南五针松的天然更新困难,对华南五针松的保护,势在必行!2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珠江的发源地之一,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广东省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是广东省最大的生物物种基因库,是我国1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地位,被誉为“物种宝库”、“南岭明珠”。

2.1 地理环境2.1.1 位置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于粤湘两省交界的粤北南岭腹地,广东省北部南岭山脉中心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0′~113?04′,北纬24?37′~24?57′。

跨两市三县,分别是韶关市的乳源瑶族自治县和清远市的连州市、阳山县,与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邻,总面积为5.84万公顷,约占广东省陆地面积的0.31%。

2.1.2 地貌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南岭山脉中段南坡,珠江支流北江的发源地。

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盘珠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调查

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盘珠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调查
是 粤东 南 地 区最高 山 系— — 莲 花 山脉 的 主峰 莲 花 山 是 : 形花科 P phn ca (9种 ) 菊科 C m ̄ ie 6 蝶 aioaee6 、 o l t (4 a
( 拔 l3 7 3m) 最 低海拔 为 6 海 3 . , 8m.
种 ) 禾 亚 科 A r t o ee 6 、 g s di a ( 3种 ) 大 戟 科 E p o. oi d 、 u hr
区内 地形 比较 复 杂 , 中中低 山 约 占 4 % , 陵约 占 2 2 优 势科 属 其 7 丘 .
2 % , 地平 原 占 2 % , 花 山 脉 走 向 为 东 北 一西 9 台 4 莲 惠东 莲花 山 白盘 珠 自然 保 护 区 的植 物 类 群 中 ,
南 , 逾 80m 的山 峰 随处 可 见 , 护 区海 拔 最 高 的 植物 种类 分 布 非 常不 均 .其 中 种 数 最 多 的前 l 高 0 保 0科
经过 2年 的 野 外 标 本 采 集 鉴 定 , 写 出该 地 区 的植 林 、 热带 常绿 阔叶林 及亚 热带 草 坡 等 . 编 亚
物名录 , 经研 究 分 析 , 理 成 文 , 整 以此 为 今 后 莲 花 山
白盘 珠 自然 保护 区 开展植 物 资源 的保 护 和 开发 利用 提 供 依据 .
应 广 东 惠 东 县 林 业 局 邀 请 , 者 于 20 笔 0 0~2 9 花 岗岩 . 暖 的气候 、 足 的光 照 、 01 温 充 充沛 的 降雨量 、 多 年参 加 惠 东 莲 花 山 白盘 珠 自然 保 护 区 的综 合 调 查 样 化 的地 形 , 为植 物 的繁衍 提 供 优 越 的条 件 , 目前 该 队, 对该 保 护 区 的森林 植 被 和植 物 资 源 进 行 了调 查 。 地 植被 类 型 随 海 拔 高 度 由低 到 高 分 布 有 人 工 针 叶

广东省分布的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广东省分布的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广东省重点
灌木
豆科
Fabaceae
63
鼎湖双束鱼藤
Aganope dinghuensis
广东省重点
藤状灌木
观赏
64
格木
Erythrophleum fordii
国家二级
乔木
用材
65
山豆根
Euchresta japonica
国家二级
藤状灌木
科研
66
野大豆
Glycine maxsubsp.soja
国家二级
59
莼菜
Brasenia schreberi
国家二级
草本
食用
柿科
Ebenaceae
60
丹霞柿
Diospyros danxiaensis
广东省重点
灌木
食用
61
小果柿
Diospyros vaccinioides
广东省重点
灌木
食用、观赏
杜鹃花科
Ericaceae
62
大田顶杜鹃
Rhododendron datiandingense
唇形科
Lamiaceae
92
苦梓
Gmelina hainanensis
国家二级
乔木
用材
93
潮州莸
Caryopteris alternifolia
广东省重点
草本
观赏、科研
樟科
Lauraceae
94
卵叶桂
Cinnamomum rigidissimum
国家二级
乔木
科研
95
闽楠
Phoebe bournei
国家二级
乔木
用材

广东桫椤科植物分布及生境类型

广东桫椤科植物分布及生境类型

第50卷第3期2023年9月福建林业科技Jour of Fujian Forestry Sci and Tech Vol.50 No.3Sep.,2023doi:10.13428/ki.fjlk.2023.03.015广东桫椤科植物分布及生境类型范剑明,陈新强,谢金兰,黄锦荣,刘 丽,朱昔娇,张冬生(广东省(梅州)区域性林业试验中心、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广东省林下特色资源(梅州)开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梅州514011)摘要:于2021—2022年,采用野外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中国植物物种名录》(2022版),对桫椤科植物在广东的地理分布、分布特征、生境类型和分布区划分进行探讨。

结果表明,广东省桫椤科植物共3属10种,约占我国总种数的56%。

其中,桫椤、大叶黑桫椤、黑桫椤为广布种,广泛分布于广东省内;粗齿桫椤、小黑桫椤主要分布在粤北地区;结脉黑桫椤主要分布在粤中及粤西地区;平鳞黑桫椤主要分布在粤中地区;中华桫椤和白桫椤仅分布于云开山脉;笔筒树为栽培种,主要分布于广州、深圳和从化。

桫椤科植物在广东垂直分布范围约为海拔85—1300m。

桫椤科在广东分布的植被类型可分为: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其地理分布可划分为4个区,分别为粤西、粤北、粤东、粤中地区,其中粤西和粤北地区桫椤科分布种类最丰富。

关键词:桫椤科;地理分布;生境类型;广东省中图分类号:Q948.2;Q94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51(2023)03-0074-07Distribution and Habitat Types of Cyatheaceae in GuangdongFAN Jianming ,CHEN Xinqiang ,XIE Jinlan ,HUANG Jinrong ,LIU Li ,ZHU Xijiao ,ZHANG Dongsheng (Guangdong Province (Meizhou )regional Forestry Experimental Center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Mei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Guangd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Meizhou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Forest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 ,Meizhou 514011,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From 2021to 2022,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habitat types and distribution area division of Cyatheaceae plants in Guangdong were discuss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ist of Plant Species in China (2022)by combining field survey and consulting relevant dat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3genera and 10species of Cyatheaceae in Guangdong Prov⁃ince,accounting for 56%of the total species in China.Among them,Alsophila spinulosa ,A .gigantea and Gymnosphaera podophylla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Guangdong;A .denticulata and G .metteniana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northern Guangdong;G .bonii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central and western Guangdong;G .henryi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central Guangdong;A .costularia and Sphaeropteris brunoniana are only distributed in Yunkai Mountains;S .lepifera is a cultivated species,mainly distributed in Guangzhou,Shenzhen and Conghua.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range of Cyatheaceae in Guangdong is about 85—1300m above sea level.The vegetation types of Cyatheaceae in Guangdong can be divided into tropical monsoon forest,subtropical evergreen monsoon forest,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and valley rain forest.Its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regions:western Guangdong,northernGuangdong,eastern Guangdong and central Guangdong,of which western and northern Guangdong have the most abundant species of Cyatheaceae.Keywords :Cyatheaceae;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habitat type;Guangdong Province 桫椤科(Cyatheaceae)是蕨类植物中非常独特的一个群体,具有乔木状高大、直立的茎,被称为树蕨。

广东概览之自然保护区.

广东概览之自然保护区.

广东概览之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北纬23 °10′,东经112°34′,肇庆市城区东北面。

面积11.33平方公里,主峰老鼎海拔1000.4米,属南亚热带地区。

1956年国务院批准建立肇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为广东省最早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纳入联合国教科文世界自然保护网之内,并作为“人与生物圈”热带亚热带系统研究的一个定位站,成为广东最早的国际自然保护区。

区内有野生植物2054种,栽培植物394种,分隶278科,118属。

其中,苔藓植物38科,73属,118种;蕨类植物39科,78属,148种;裸子植物8科,14属,23种;被子植物193科,953属,2159种。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野荔枝、观光木、格木等20种。

主要动物有兽类32种,鸟类150种,爬行类20种,两栖类11种。

垂直植被分布表现为,山顶以灌木草丛为主,向下有针叶林、常绿阔叶林、沟谷雨林。

因地球同纬度的森林都已残缺或变成干旱、沙漠地区,唯鼎湖山存有常绿阔叶林,故被列为世界特殊森林之一。

该林位于热带北缘,具有热带雨林某些结构特征,如板状根、茎花现象,绞杀植物,大型木质藤本附生植物和树蕨林等。

近年,经中南林学院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测试,鼎湖山每立方厘米负离子含量10.563个,为目前国内测定的最高空气负离子含量,肇庆市已对这一资源进行开发,为游人提供科学考察和养生保健。

鼎湖树木园是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隶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该园建有植物标本室,收藏标本1.5万多号,编辑出版的主要书刊有《鼎湖植物手册》、《鼎湖山植物检索表》、《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论文汇编》等。

云髻山云髻山,又名亚婆髻,主峰海拔1434.2米,处于北纬24°07΄,东经114°08΄,位于广州市北部,新丰县中部,距离县城10公里,属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自然生态系统地区,辖区面积2700公顷。

濒危植物

濒危植物
百山祖冷杉
• 1976年定名发表的百山祖冷 杉,是我国浙江省百山祖自 然保护区的特有植物,在号 称浙江第二高峰百山祖主峰 西南侧1700米以上山谷沟旁 的亮叶水青风林中,目前这 种冷杉自然生长的仅有四株 树。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冷 杉自然有性繁殖十分困难, 常规人工无性繁殖也困难, 濒临物种灭绝境地。为了引 起人们的重视,1987年2月, 国际物种保护委员会(SSC) 将百山祖冷杉公布列为世界 最濒危的十二种植物之一。
膝柄木
• 膝柄木是近年发现的热带树种。 产地只存一株大树,很少开花 结实,林下未 见幼树。急待 采取保护措施,免遭绝灭。地 理分布 仅分布于广西合浦南 康,生长于距海岸不远的丘陵 坡地上,海拔约50米。生态 学和生物学特性 产地位于热 带北缘,年平均温22℃,最 冷平均温14℃,最热月平均 温2 8℃,极端最低温-0.5℃, 极端最高温38℃,年积温多 在7 819℃以上,年降水量1 200-1 57 5毫米,相对湿度 82%。膝柄木是一种热带树种, 板根明显,露出地面的根,还 能萌发出植株 ,生长迅速。
华东黄杉
分布 安徽、浙江、福建 (建宁)、江西(德兴)
现状 渐危种。华东黄
பைடு நூலகம்
杉产我国东部中亚热带地区,
由于长期采伐利用,加以种
子可孕率极低,更新能力很
弱,林木日益减少。
为我国特有种,黄杉属间断 分布东亚和北美,保护好本 种,对研究植物区系有一定 的学术意义。木材硬度适中, 纹理直,不矫不裂而耐久用, 又是珍贵材用树种。
羊角槭
• 羊角槭仅分布于浙江西 天目山狭窄的范围,数 量极少,长势已衰退。 该植物种子不孕率高, 天然更新能力很弱,已 经陷入灭绝的险境,被 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现今的羊角槭仅在我国 的贵州、四川、广东等 地有分布,是我国的一 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植物名录

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植物名录

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植物名录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植物名录保护植物是指由于受到人为活动、自然环境变化等原因,处于濒危、珍稀状态的植物种类。

中国对保护植物进行了分级分类,分为一级保护和二级保护两类,分别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下面将介绍中国的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植物名录,并对一些典型的保护植物进行一些介绍。

一级保护植物名录1. 秦岭冷杉2. 中华铁线莲3. 天山雪莲4. 五角枫5. 扶桑二级保护植物名录1. 羌活2. 枸杞3. 山楂4. 黄连5. 夏枯草6. 木兰7. 石斛8. 小蓟9. 穿心莲10. 狼毒11. 鸡爪槐12. 贝母13. 迎春一级保护和二级保护植物的名录中包含了很多珍稀植物的种类,它们在中国的自然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植物的保护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秦岭冷杉是中国珍稀植物,主要分布在秦岭地区的高山、丘陵地带。

它的叶片呈针状,色泽深绿,具有非常坚韧的性质,生长期长达数百年。

由于秦岭冷杉的材质坚硬、纹理美丽,它被广泛用于制作家具、文房用具等工艺品,这导致了秦岭冷杉的大量砍伐,使得其数量急剧减少,成为了一种濒临灭绝的植物种类。

中华铁线莲是中国的特有植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华南地区。

它具有很高的药用和观赏价值,生长在湿润的山地和山坡上,需要大量的水分和阳光。

中华铁线莲的生长环境面临着城市化和农业活动的威胁,其数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天山雪莲是中国西部地区的珍稀植物,生长在高寒、高山的环境中。

它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中药材制作。

由于长期的过度采挖,天山雪莲的数量急剧减少,使得它成为一种濒危的植物种类。

五角枫是中国北方地区的特有植物,生长在寒带的森林和湿地中。

它的叶片呈五角形,散发出清新的香味,被人们广泛用于食品和茶叶的加工。

由于过度的开发和砍伐,五角枫的数量急剧减少,成为了一种濒危的植物种类。

扶桑是中国南方地区的特有植物,生长在海滨的沙地和沼泽地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