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无答案) (1)
湖南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无答案) (1)

长郡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度初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1.本试卷共26道小题;2.本学科考试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舳.(zhōng).舻(zhú)遒劲.(jìn)轧.扁(z há)无动于衷B. 桅杆.(xiào).(bá)惟妙惟肖.(gǎn)雕镂.(lòu)铃钹C. 洞穴.然不同(jiǒng).(fēn)冗.长(rón g)迥.(xuè)气氛D.俯瞰.(kàn)踌躇.涉(bá).(chú)纤.维(x iān)长途跋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项是(2分)( )A.狼藉簌簌琐屑长途跋涉B.暮年嶙峋蔓延巧妙绝纶C.顾忌茸毛题跋坦荡如坻D.星辰鲜谀俯瞰自出心裁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古人作诗都是一字一字斟酌..,如王荆公诗“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绿”字是诗眼,用“吹”字“到”字“渡”字都不好,须用“绿”字才透露出诗中生命气息来,全诗便活了。
B.戴老先生一瞥题目,便把书合上,络绎不绝....地讲起来,文中典故如数家珍,令我们佩服之至。
C.在气候变化的威胁面前,霍金忧心忡忡,他认为很多像美国总统特朗普一样的政治家对立即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暖的呼吁无动于衷....。
D.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父亲用很轻松的语气,谈着他少年时代的往事,所有的艰辛和严峻,都融化在他温和的微笑中。
B.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100名来自不同领城的改革先锋隆重受到表彰。
他们是千千万万改革者的模范代表,他们的奋斗历程是改革开放精神的生动诠释。
内蒙古2020-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内蒙古2020-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七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一)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0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确凿(záo)蝉蜕(duì)窠巢(kē)狭隘(ài)B、嗔怪(chēn)滑稽(jì)收敛(liàn)秕谷(bǐ)C、菜畦(qí)星宿(xiù)攒成(cuán)坍塌(tān)D、荫蔽(yīn)静谧(mì)禁锢(gù)倜傥(tìdǎng)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缥缈懒惰安祥人声鼎沸B、菜畦炫耀蜷伏怪诞不经C、热忱莅临澄清惊慌失错D、决别脑髓菡萏人迹罕至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B、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C、那一次谈话以后,他那激动不安的心情总在我的脑海浮现。
D、我们的地理老师上课说话风趣幽默,常让人忍俊不禁地发笑4、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寒舍”用以称自己的家,“拙作”用以形容自己的作品,“令堂”指自己的父亲,这些都是谦辞。
C、“吹面不寒杨柳风”写的是春天,“古道西风瘦马”写的是秋天,“未若柳絮因风起”写的是冬天。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幻想虽美但扑朔迷离,作为一名中学生更应该冷静的面对现实好一些。
B、云南地区连续数月没有降雨,我们不由得杞人忧天,暗暗担心那里的农业生产。
C、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眼花缭乱。
D、每到夜幕降临,城关龙头塔下的小吃街便人声鼎沸,那场面十分壮观。
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2019—2020(一)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学科试卷(说明:考试时间150分钟,全卷总分120 分,其中卷面与书写共4 分。
)一、积累与运用(36分)1.默写(16分,每空1分)(1)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2),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3)微动涟漪,。
(欧阳修《采桑子》)(4)兴尽晚回舟,。
(李清照《如梦令》)(5),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6),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7)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8),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9)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用“,。
”描绘了一幅鸟儿在阳光中嬉戏忙碌的画面。
(10)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
”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11)杜牧在《赤壁》中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评判的句子是:“,。
”(12)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
2.阅读下面的语句,按要求作答(3分)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 ,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篇“战争与和平” )上面语句中的“他们”被埃德加▪斯诺亲切地称为“”。
孔子云:“勇者无惧。
”请结合你对书中“他们”事迹的阅读体会,谈谈对“勇者” 的理解。
答:3.给下面每个成语填入正确的字(4分)长途()涉坦荡如()()精竭虑眼花()乱4.删改下面句子中划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
(2分)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5.根据语境将备用的四个选项分别填入括号内,使之表达准确连贯。
(只填序号)(2分)徜徉于宁静之中,人生就多了一份韵律、多了一种意境。
在月下,感受大地之精美,望、揽、听天籁之音、赏梅花弄影;在雨中,感受自然之清新,观梧桐细雨、眺、闻、恋雨打芭蕉。
2020-2021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28分)(一)1.默写(1)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2)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_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
(《夜雨寄北》)(5)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
(《峨眉山月歌》)(6)论述“学思结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答案】(1).潮平海岸阔(2).铁马冰河入梦来(3).我寄愁心与明月(4).却话巴山夜雨时(5).思君不见下渝州(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解析】【详解】作答此题时,要求句子符合题意,书写正确,不添字,不漏字,字的笔画写准确。
注意“州、殆”易写成别字,“罔”笔画易写错。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_,诗中“残夜”的意思是_________。
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
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颔联“悬”的意思为端端正正高挂着的样子,帆“悬”说明风为顺风、和风。
D.尾联的“乡书”“归雁”遥应首联,全篇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答案】2.(1).王湾(2).夜将尽之时 3.A【解析】【2题详解】考查文学常识及诗歌重点词的理解。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初二语文一、基础·运用(共20分)近段时间,“垃圾分类”成为北京市某学校学生口中的高频词。
为促进“垃圾分类”这件“天大的小事”入脑入心,大家准备了以下资料,请你完成相应任务。
1.第一小组准备材料如下,请你阅读后完成⑴—⑵题。
⑴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和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塑.料(sù) 杯盘狼籍“量”的第十笔是横B.倔.强(jué) 巧妙绝伦“量”的第十笔是竖C.潜.伏(qiǎn) 坦荡如坻“海”的第八笔是横D.遒劲.(jìn) 磨肩接踵“海”的第八笔是点⑵对上面表格中推进垃圾分类的原因表述不明确的一项是(2分)A.我国是垃圾生产大国,生活垃圾年产量高、增速快。
B.焚烧不分类的垃圾会产生地球上最致命的有毒物质。
C.塑料垃圾大量进入海洋,导致众多海洋生物因塑料制品而失去生命。
D.估计全球一半以上人口体内都能找到塑料微粒。
2.第二小组准备材料如下,请阅读后完成⑴—⑶题。
厨余垃圾:指家庭中产生的菜帮菜叶、瓜果皮核、剩菜剩饭、废弃食物等易腐性垃圾①以及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水产品、畜禽内脏等。
可回收物:是指回收后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者经过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主要包括废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电子废弃物类、织物类等。
有害垃圾:指生活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包括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②废药品,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其他垃圾:是指除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以及难以辨识类别的生活垃圾。
⑴在横线处填入标点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分号②顿号B.①逗号②顿号C. ①分号②逗号D.①逗号②逗号⑵请你根据上面两个小组的材料说说为什么垃圾分类被称为“天大的小事”?(2分)答:⑶请你利用上面的材料将小明同学家的垃圾分类投放(只填序号)。
江苏省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0分)晏子之御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②之妻从门间③而窥。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妾以是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④。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本文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②御:车夫。
③间:缝隙。
④抑损:谦虚退让。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分)①其妻请去.②夫问其故.③晏子怪.而问之④晏子荐.以为大夫12.选出与“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中的“之.”意义相同的一项()(2分)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学而时习之.C.因往晓之.D.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13.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译文:14.在本文中,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人?请你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一说。
(2分)(二)10分11.(4分)①离开②缘故、原因③对……感到奇怪,认为……奇怪④推荐12.D(2分)13.(2分)现在你身高八尺,才只是做人家的车夫,然而你的表现,(已经)自认为很满足了。
(子、为、然、以为)14.(2分)车夫:知错就改;晏子:诚实可信 (谦虚、任人唯贤);车夫的妻子:有远见(有敏锐的洞察力、教夫有方)特点1分,结合具体内容1分。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阅读与赏析(共38分)(一)(12分)【甲】诫子书[三国]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诸葛亮传(节选)[西晋]陈寿亮自表①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黑龙江牡丹江市2020-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黑龙江牡丹江市2020-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2020级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9分)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
这是我国法治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国家治理要达成现代化的转向,依法治理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中,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这一角色意义,不仅在于民法典构建了内容集中、体系分明、价值统一的统一法典,更在于民法典契合了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命题。
一方面,民法典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位置重要。
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离不开法律制度、法律体系以及法治体系的现代化。
作为保障个人权益的最重要法律之一,民法典事关每一个社会个体的方方面面,它以对人的保护为核心,以权利为本位,系统全面地规定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在民事活动中享有的各种人身、财产权益。
民法是万法之母。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毎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事立法不断进步,但是民法体系仍有待完善。
与单行法不同,民法典全面规范民事关系,具有系统性、层次性、科学性的特点,集中体现民法的价值、理念和原则,是民事司法的基本依据和行为准则。
在这个意义上,制定、颁布和实施民法典,是中国法治健全完善的重要标识,更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布局。
另一方面,民法典与国家治理能力密切相关。
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路径。
民法是宪法精神的具体化,体系化的民法典则消弥了单行民事立法之间的疏漏、重复和冲突,充分保护了人们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民事权利,保证了民事司法的统一、公正、高效和权威,自然也赋予了国家治理能力在民事领域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卷(安徽)(解析版)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卷注意事项:1.注意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
(10分)(1)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3),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其一)》】(4),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6)李商隐《夜雨寄北》中,借助想象团聚之景表现当下的孤独凄凉的句子是:,。
(7)李白《峨眉山月歌》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句子是:,。
【答案】(1)断肠人在天涯(2)海日生残夜(3)自古逢秋悲寂寥(4)夜阑卧听风吹雨(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7)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解析】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
“涯”“寥”“烛”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1分)我感动于牵牛花强韧的生命力,被扯断在草堆里,还能从容地迎接阳光,从容地开花。
虽然它被拘.在枯草堆中动弹不得,但拘得了一时,岂拘得了一世?它那生命的触须必定会再度伸出来,再抓住泥土,再呼吸空气。
原来,这世界对于强韧的生命力是无可奈何的。
一地的牵牛花,它哪里忧惧花朵被践踏、藤蔓被截掉?踩得了碎花,可踩不碎潜藏于大地腹部那双儒动的巨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7年级 语文科目试题 出题人: 阿孜古丽·吐尔洪 审题人: (满分:100分 时间: 分钟)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应用(共18分)(第1题1分,2-6题每题3分,第7题2分)1. 请将下面一句话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书写正确、规范、工整。
(2分) 民族团结进步,祖国繁荣昌盛。
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棱镜( l ǐng ) 眩目( xu àn ) 小憩 ( q ì ) 咄咄逼人(d ǔo) B 两全(ch ǔan)厄运(è ) 迸溅( b ìng )攒成(cu án ) C 秕谷(b ǐ) 静谧 ( m ì ) 惭愧.(ku ì)酝酿( ni àng) D 粼粼 (ling l íng ) 澄清( d àng ) 冉冉 ( r ǎn ) 玷污( zh ān )3.选出下列字词全对的一项:( ) (3分) A 诱惑 辜负 枰凑 争执 B 贮畜 朗润 质仆 遮敝 C 潦亮 耸立 烘托 亭亭 D 抖擞 菡萏 荫蔽 分歧4.选出下列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3分) A 欣然:高兴的样子。
B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C 混为一谈:把相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相同的事物。
D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学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5.在下面语段空缺处依次填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3分)爱心是,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③一场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甘霖④一片冬日的阳光A④①②③B①③④②C④②①③D②③①④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朝花夕拾》为总题,后更名为《旧事重提》。
B、《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D、《散步》作者史铁生,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7.根据情境,用恰当的语言表述:(2分)爱丽丝想到邮局去寄一封信,可是走到岔路口, 她不记得该往哪边走。
这时正好遇见一位60多岁的爷爷,于是她走上前去,问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按课文内容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11分)1.《观沧海》一诗中,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3. 强欲登高去,__________。
4.兄女曰:“____________。
”5.《论语》中“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不亦乐乎?7.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2分)与人期行:____________太丘舍去:______________下车引之:____________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方最后“入门不顾”,是否失礼?(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个故事对你有何启示?(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11分)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_______一块雪,_______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_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___些秕谷,棒上___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__着,_______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___,便罩住了。
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选择适当的动词填在横线上。
(4分)A扫开;B打扫;C暴露;D露出;E支;F架;G拉;H牵;I撒;J投;K系;L 捆2、捕鸟的过程用了一系列动词,用动词有什么作用?(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一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冬天的百草园有哪些趣事?(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0分)永不贬值的财富①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当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学,这在偏远的山村里可是件新鲜事,村里为此专门请乡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
左邻右舍,张王李赵的婶子、大娘知道我们家穷,也都你家10元、他家8元地往我家送钱,帮我筹学费。
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我被这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
②但令我终身难忘的却是入学前发生的一件事。
那天上午,我正在家里收拾行李,准备启程。
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喊:“山子他娘在家吗?”母亲听了,赶忙去开门。
门外站着村里那个瞎眼的老婆婆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人家一生没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她大病一场,两眼便失明了。
平常只好握着根竹竿,摸索着向左邻右舍要地瓜皮子度日。
母亲急忙把瞎眼婆婆让进屋里坐下,然后,喊我倒茶。
瞎眼婆婆对我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把我喊到她身边,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布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一元钱,对我说:“山子呀,我这个瞎老婆子也没钱,这两元钱是我用地瓜皮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2毛钱1斤,我共卖了10斤,你别嫌少,添着买本书吧。
”③怎么,两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一元钱呀!望着这一元钱,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
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10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风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哇——“怎么,你嫌少?”瞎婆婆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含泪示意我快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两元钱”,眼泪已夺眶而出。
④许多年了,如今瞎婆婆早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但老人家留给我的那一元钱,我却一直珍藏着。
因为在我眼里,它已不再是普通的一元钱了,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1、文章标题为《永不贬值的财富》,表面上看这笔财富是指什么?而实际上是指什么?(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在第2段的横线处补写几句描写瞎婆婆外貌的句子。
(字数不少于20字)。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
(2分)(瞎婆婆)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布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一元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文章第3段,说说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什么?(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这笔“永不贬值的财富”的看法。
(2分)六、写作(40分)26(1)请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_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2)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力量的支持。
诚信、宽容、责任、美德……给我们前行的力量。
请以“____________,给了我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写之前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书写工整,不少于350字;③文章要富有真情实感,运用学过的写作手法,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