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知识总结与尺规作图知识点

合集下载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06
应用
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确定三角形形状
解决几何问题
通过尺规作图,可以确定给定条件的 三角形形状,如等腰三角形、直角三 角形等。
通过三角形的尺规作图,可以解决各 种几何问题,如求三角形面积、证明 线段相等或垂直等。
证明几何定理
利用三角形的尺规作图,可以证明几 何定理,如塞瓦定理、梅涅劳斯定理 等。
在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三角形的尺规作图是常用的解题技巧之 一,用于解决几何问题。
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选拔赛
在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选拔赛中,三角形的尺规作图也是重要的考 察内容之一。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三角形的尺规作图也是选手必须掌握 的基本技能之一。
THANKS.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汇报人: 2024-01-02
目录
• 尺规作图的基本知识 • 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 •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方法 • 特殊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技巧 •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应用
尺规作图的基本知
01

尺规作图定义
尺规作图
使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进行图 形构造的方法。
限制条件
现代应用
尺规作图在几何学、工程 制图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
02
三角形的性质和分

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三角形的不变形性
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和三个 角的大小在尺规作图过程 中保持不变。
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是一种稳定的几何 图形,不易发生形变。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 于180度。
三角形的边和角
直角三角形
总结词
直角三角形是一种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其作图方法需要利用勾股定理。

第15讲 全等三角形与尺规作图

第15讲 全等三角形与尺规作图
栏目索引
第15讲 全等三角形与尺规作图
总纲目录
泰安考情分析 基础知识过关 泰安考点聚焦 随堂巩固练习
总纲目录
栏目索引
泰安考情分析
泰安考情分析 栏目索引
基础知识过关 栏目索引
基础知识过关
知识点一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知识点二 角平分线的性质 知识点三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知识点四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知识点五 尺规作图
图 知角
于点P、Q;2.作射线O'A;3.以O'为圆心,OP长为半径作
弧,交O'A于点M;4.以点M为圆心,PQ长为半径作弧,两
弧交于点N;5.过点N作射线O'B,∠AO'B即为所求作的

作已知角的平分 线
作线段的垂直平 分线
1.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A、OB于
1
点N、M;2.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2 MN长为半径
泰安考点聚焦 栏目索引
例3 如图,在△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B,C为圆心, 以大于 1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N两点;②作直线MN交AB
2
于点D,连接CD.若CD=AC,∠B=25°,则∠ACB的度数为 105° .
泰安考点聚焦 栏目索引
解析 ∵MN为BC的垂直平分线, ∴△BCD为等腰三角形,∵∠B=25°, ∴∠BCD=25°,∴∠CDA=∠B+∠BCD,∵AC=CD,∴∠CAD=∠ CDA=50°, ∴在△ACD中,∠ACD=80°, ∴∠ACB=105°.
基础知识过关 栏目索引
拓 已知一直角边长m 1.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垂足为C,在其中一边上截
展 和斜边
取CA=m;
类 长n作直角三角形 2.以点A为圆心,n为半径画弧,与另一边交于点B;

初二数学几何概念知识点总结

初二数学几何概念知识点总结

初二数学几何概念知识点总结(要求理解、会讲、会用,主要用于填空和选择题)一、基本概念: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角形的外角、全等三角形、角平分线的集合定义、原命题、逆命题、逆定理、尺规作图、辅助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集合定义、轴对称的定义、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勾股数。

二、常识:1、三角形中,第三边长的判断: 另两边之差<第三边<另两边之和2、三角形中,有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线,它们都分别交于一点,其中前两个交点都在三角形内,而第三个交点可在三角形内,三角形上,三角形外。

注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都是线段。

3、三角形能否成立的条件是:最长边<另两边之和。

4、直角三角形能否成立的条件是:最长边的平方等于另两边的平方和。

5、分别含30°、45°、60°的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直角三角形。

6、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内角是钝角,但最少有两个外角是钝角。

7、全等三角形中,重合的点是对应顶点,对应顶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

8、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9、几何习题中,“文字叙述题”需要自己画图,写已知、求证、证明。

10、符合“AAA”“SSA”条件的三角形不能判定全等。

11、几何习题经常用四种方法进行分析: (1)分析综合法;(2)方程分析法;(3)代入分析法;(4)图形观察法 12、几何基本作图分为: (1)作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角等于已知角;(3)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4)过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5)作线段中垂线;(6)过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13、会用尺规完成“SAS”、“ASA”、“AAS”、“SSS”、“HL”、“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作图。

14、作图题在分析过程中,首先要画出草图并标出字母,然后确定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注意:每步作图都应该是几何基本作图。

15、几何画图的类型:(1)估画图;(2)工具画图;(3)尺规画图1、二次根式:一般地,式子)0(≥a a 叫做二次根式。

初中重要知识点总结(个人整理)

初中重要知识点总结(个人整理)

一、?三角形的初步知识?知识点总结一、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应用:〔1〕判断三条线段a、b、c能否组成三角形;〔2〕确定三角形第三边的取值范围:两边之差< 第三边< 两边之和2、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3、三角形的外角之间的关系:1〕、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二、全等三角形1、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判定:SSS、SAS、ASA、AAS。

方法总结:1、要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要结合题目的条件和结论,选择恰当的判定方法2、全等三角形,是说明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的重要方法之一,说明时①要观察待说明的线段或角,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

②分析要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已有什么条件,还缺什么条件。

③有公共边的,公共边一般是对应边,有公共角的,公共角一般是对应角,有对顶角,对顶角一般是对应角。

④大角与大角对应,长边与长边对应。

三、线段中垂线与角平分线的性质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2、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的判定]四、尺规作图1、根本作图主要有4类:〔1〕作一条线段等于线段;〔2〕作一个叫等于角;〔3〕作角的平分线;〔4〕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尺规作图的步骤:①写出、求作;②分析图形该怎么画;③写出做法,要保存作图痕迹;④写出结果,即哪个为所求。

注意:④容易忽略,此步骤必不可少。

二、?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总结一、相似三角形1、概念: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注意①相似比的顺序性;②记三角形相似时注意对应顶点写在对应位置上;③全等三角形是特殊的相似三角形。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7. 连接AE、AF、BF,则三角形AEF即为所求。
04
已知一角及两边长度作三 角形
已知一角及两边长度作三角形的方法
确定已知角
首先确定一个已知角,这 个角的大小不能超过180 度。
确定已知两边
确定两条已知的边长,这 两条边必须能够与已知角 形成一个三角形。
使用尺规作图
使用尺子和圆规,首先绘 制已知角,然后根据已知 两边,分别绘制两条线段 ,形成一个三角形。
使用尺子和圆规,首先绘制出 30度的角,然后分别绘制两条
线段,形成三角形。
05
复杂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已知两边及夹角,作一个等腰三角形
总结词
使用尺规作图,可以根据已知两边及夹角 ,作一个等腰三角形。
VS
详细描述
首先,使用圆规以已知夹角的一边为半径 ,以夹角的顶点为圆心画弧,与已知的另 一边相交于两点。然后,使用直尺将两点 连接,从而得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最后 ,使用圆规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半径, 以底边的两个端点为圆心分别画弧,相交 于三角形的顶点,从而完成三角形的作图 。
第二步
以A点为圆心,以$BC$为半径画弧线,与 AB和AC两侧的延长线分别相交于D和E两 点。
第四步
以$AO$为半径,分别以$B$和$C$为圆心 画弧线,两段弧线在BC的同侧交于一点, 记作$F$。
第三步
连接$DC$和$EB$,得到的两条线段相交 于点$O$。
证明所作三角形为唯一的方法
• 根据圆的唯一性定理,以已知边长和夹角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圆。因此,已知两边及夹角作三角形的方法是唯一的。
已知一边及邻角,作一个直角三角形
总结词
通过已知一边及邻角,可以尺规作图得到一个直角三 角形。
详细描述

用尺规作三角形及三角形全等应用(提高)知识讲解

用尺规作三角形及三角形全等应用(提高)知识讲解

用尺规作三角形及三角形全等应用(提高)【学习目标】1.知道基本作图的常用工具,并会用尺规作常见的几种基本图形;2.根据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掌握用尺规作三角形及作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3.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练习,并初步培养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能力.【要点梳理】要点一、基本作图1.尺规作图的定义利用直尺(没有刻度)和圆规完成基本作图,称之为尺规作图.要点诠释:尺规作图时使用的直尺是不能用来进行测量长度的操作,它一般用来将两个点连在一起.圆规可以开至无限宽,但上面也不能有刻度.它只可以拉开成之前构造过的长度或一个任意的长度.2.常见基本作图常见并经常使用的基本作图有: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角的平分线;4.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作三角形.要点诠释:1.要熟练掌握直尺和圆规在作图中的正确应用,对于作图要用正确语言来进行表达;2.第3、4条基本作图,在第5章再详细叙述,本节重点叙述其他三个基本作图.要点二、三角形全等的实际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需要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典型例题】类型一、基本作图1、作图题(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但保留作图痕迹)如图,已知,∠α、∠β.求作∠AOB,使∠AOB=∠α+2∠β.【思路点拨】先作∠BOC=∠β,再以OC为一边,在∠BOC的外侧作∠COD=∠β,再以OB为一边,在∠BOD的外侧作∠AOB=∠α,∠AOD即是所求.【答案与解析】解:只要方法得当,有作图痕迹就给分,无作图痕迹不给分.【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综合应用.举一反三:【变式】(2015•湖州模拟)请把下面的直角进行三等分.(要求用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答案】解:(1)以点B为一顶点作等边三角形;(2)作等边三角形点B处的角平分线.2、(2015•宝鸡校级模拟)如图,△ABC,用尺规作图作角平分线CD.(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思路点拨】以C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CA、CB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结CP并延长交BA于点D.【解析】解:如图所示:DC即为所求.【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做法,熟练掌握基本作图方法是解题关键.类型二、作三角形3、已知线段b和∠α,用尺规作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两边长分别为b和2b,且这两条边的夹角等于∠α.(先填空,再根据步骤依次作出图形,保留作图痕迹)作法:作射线OM;在射线OM上截取OA=.作∠=∠α在射线ON上截取OB=.连接.所以△AOB为所求.【思路点拨】运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先在已知角的两边取OA=B,OB=2b,连接AB,即可得出答案.【答案与解析】解:作图如图所示:作射线OM;在射线OM上截取OA=b,作∠AOB=∠α在射线ON上截取OB=2b,连接AB,所以△AOB为所求;故答案为:b,AOB,2b,AB.【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解题的关键是在已知角的两边分别取OA=b,OB=2B,都是基本作图,需熟练掌握.举一反三:【变式】已知△ABC,求作一个三角形,使其与已知△ABC全等,并写出作图全等的依据.(用尺规画图,保留必要的画图痕迹)【答案】先作出∠MEN=∠ABC,然后在变EM、EN上截取DE=AB,EF=BC,连接DF,即可得到△ABC的全等三角形;如图所示,△DEF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依据为SAS;类型三、三角形全等的实际应用4、如图为紫舞公园中的揽月湖,现在测量揽月湖两旁A、B两棵大树间的距离(不得直接量得).请你根据三角形全等的知识,用几根足够长的绳子及标杆为工具,设计一种测量方案.要求:(1)画出设计的测量示意图;(2)写出测量方案的理由.【思路点拨】(1)本题属于主观性试题,有多种方案,我们可以构造8字形的全等三角形来测得揽月湖的长度(如下图);(2)根据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得出对应边相等即可得出答案.【答案与解析】解:(1)如图所示;分别以点A、点B为端点,作AQ、BP,使其相交于点C,使得CP=CB,CQ=CA,连接PQ,测得PQ即可得出AB的长度.(2)理由:由上面可知:PC=BC,QC=AC,又∠PCQ=∠BCA,∴在△PCQ与△BCA中,,∴△PCQ≌△BCA(SAS),∴AB=PQ.【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与证明;此题带有一定主观性,学生要根据已知知识对新问题进行探索和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这种做法较常见,要熟练掌握.举一反三【变式】我国的纸伞工艺十分巧妙,如图,伞不论张开还是缩拢,△AED与△AFD始终保持全等,因此伞柄AP始终平分同一平面内两条伞骨所成的角∠BAC,从而保证伞圈D能沿着伞柄滑动.你知道△AED≌△AFD的理由吗?()A.边角边B.角边角C.边边边D.角角边【答案】C;。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 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 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 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 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 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
感悟新知
1.尺规作图的画图工具是( D ) A.刻度尺、圆规 B.三角板和量角器 C.直尺和量角器 D.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
感悟新知
作法:第一步:作线段AB等于c.
知2-练
第二步:以点A为圆心,b为半径画弧.
感悟新知
第三步:以点B为圆心,a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知C2-. 练
第四步:连接AC,BC,△ABC即为所求.
感悟新知
总结
知2-讲
由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可以知道,每一种判定两个三 角形全等的条件(SSS,SAS,ASA,AAS)都只能作出 唯一的三角形.
可以用两点法画图象,列表:
x 0 1 描点连线,
y= 3 x 0 3 图象如图
2
2
y=-3x 0 -3 所示.
课堂小结
正比例函数
图象:正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k≠0)的图象是 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 性质:
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一、三象限,从 左向右上升,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特别解读 1. 作图依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 2. 作图思路:三次运用“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这一基本作图方法.
感悟新知
知1-练
例 1 【中考·漳州】下列尺规作图,能判断AD是△ABC边上 的高的是( B )
分析:过点A作BC的垂线,垂足为D,则AD即为所求.
感悟新知
总结
知1-讲
如图所示(见下页),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以表中的

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完

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完

三角形知识点全面总结1、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判定:SSS、SAS、ASA、AAS、HL (RtA^RtA)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性质:①两腰相等②等边对等角(即“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③三线合一(即“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判定:①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②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结论总结: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一腰【即:DE+DF=CP,(D为BC上的任意一点)】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性质:①三条边都相等②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度③三线合一(即“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④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判定:①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 形。

③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结论总结:①高二亘边【即: AD =巨AB 】 2 2②面积二三3边2【即:S=三3AB 2】4 A ABC 4 4、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①两锐角互余②勾股定理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④斜边中 线等于斜边一半判定:①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5、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①定义法②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③一边中线等于这边一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结论总结: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二 直角边的乘积 斜边(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即: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人、B 为圆心, 以大于AB 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乂、N ;作直线MN ,则直线MN 就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
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
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
7、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 180°。
推论:
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来两个内角的和。

到底边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角形;
线
2、三角形中两个角的平分线相等,那么这个三
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高 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平分顶角、平分底边; 1、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平分这条边(平
线 2、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并且它们的交点和 分这条边的对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
底边两端点距离相等。
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分类如下: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
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钝角的三角形)
把边和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又有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它是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6、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
(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用于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边相等。
推论 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 2:有一个角是 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 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等腰三角形性质
等腰三角形判定
中 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垂直底边,平分顶角; 1、两边上中线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夹边就是三角形中相邻两角的公共边,夹角就是三角形中有公共端点的 两边所成的角。
2、全等三角形的表示和性质 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如△ABC≌△DEF,读作“三角形 ABC 全等于三角形 DEF”。 注:记两个全等三角形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1)边角边定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2)角边角定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3)边边边定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判定它们全等时,还有 HL 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 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4、全等变换 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二不改变其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全等变换。 全等变换包括一下三种: (1)平移变换:把图形沿某条直线平行移动的变换叫做平移变换。 (2)对称变换:将图形沿某直线翻折 180°,这种变换叫做对称变换。 (3)旋转变换:将图形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到另一个位置,这种变换叫做旋转变换。 考点三、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推论 1: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 上的高重合。 推论 2: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 60°。 (2)等腰三角形的其他性质: ①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等于 45° ②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注: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8、三角形的面积
1
三角形的面积= ×底×高
2
考点二、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
2、有两条高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等边对等角
等角对等边

底的一半<腰长<周长的一半
线 2、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并且它们的交点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边中线垂直这条边(平
与底边两端点距离相等。
分这个边的对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
三角形
角 1、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垂直平分底边;
1、如果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垂直于这个角的对
平 2、等腰三角形两底角平分线相等,并且它们的交点 边(平分对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
(2)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3、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
需要稳定的东西一般都制成三角形的形状。
第一部分 三角形
考点一、三角形
1、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意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
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2、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b
③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腰长为 a,底边长为 b,则 <a
2 180 A
④等腰三角形的三角关系:设顶角为顶角为∠A,底角为∠B、∠C,则∠A=180°—2∠B,∠B=∠C=
2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论: 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这个判定定理常
4、三角形的特性与表示
三角形有下面三个特性:
(1)三角形有三条线段
(2)三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 三角形是封闭图形
(3)首尾顺次相接
三角形用符号“ ”表示,顶点是 A、B、C 的三角形记作“ ABC”,读作“三角形 ABC”。
5、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分类如下:
不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
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