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仪

艾灸治疗仪
艾灸治疗仪

艾灸治疗仪

艾灸仪概述:

艾灸治疗仪,创始人“万建平”中国艾灸仪研发第一人,也是中国第一个拿到艾灸仪专利证书的人。

艾灸仪创始人上海健元实业董事长,中国艾灸仪创始人。现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医疗保健器械分会秘书长。

艾灸治疗仪在最初的研发是为了,人人都会用艾灸,节省人力,节省时间,方便操作,舒适艾灸,让艾灸进万家。

中国第一份艾灸仪专利证书:

正文

电路的安全性

为2012年最新研发设计的,是在总结了代为研发设计第2代和第3代新型电子温灸仪后的基础上设计的,经历了市场的验证,弥补了诸多不足。

操作的便捷性

人性化设计,采用医疗设备使用的万向臂,施灸角度不受限制,可以独自操作,简单方便。

温度的科学性

具有最科学的设计,符合中医“温通、温补”的原理。

使用的实用性

具备作为日常使用工具的特点,仪器可以360度旋;,“灸头”采用无毒塑料制作,不会摔坏,可以180度旋转,使用安全。

外形的传统性

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理念,葫芦型外观,具有“悬壶济世”和“福禄双全”的涵义。

维修的简便性

采取“一体机”设计模式,控制面板和加热部分一体化,便于检测和维修,若由故障把“灸头”邮寄回生产厂家会维修点即可。

外观特点

葫芦造型释义:

1、葫芦,古人认为它是吉祥物,可以驱灾辟邪、祈求幸福,我国至少有20多个民族崇拜葫芦,并有葫芦神话相伴随。

2、是神话里的神仙(如太上老君等)存放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等仙丹的物件,寓意健康长寿。

3、葫芦,是古代医生的代名词,一般古代医生在“走街串巷”时都会以手持葫芦为象征,在店里开诊则是在门口悬挂葫芦为象征,故古代大多名医均有“悬壶济世”之美名。

4、葫芦,有很高的艺术评价;葫芦本色就有古画的基调,在上面临募出名家的国画作品,线条流畅准确、形态栩栩如生、意境幽深高远。给人以耳目一新、不媚不俗的感觉,成为一种集淳朴自然和高雅精美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品,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拥有中国葫芦作的画和物件等都将给您带来幸运、快乐、吉祥如意。

特点:

艾灸治疗仪,可以移动,可以拆卸,可以360°旋转,可以坐着灸,可以躺着灸,可以趴着灸,无需明火,

无明火、无烟,安全、环保,不影响华丽的装修。操作简单,几个按键就搞定,节省时间和精力。

规格参数

仪器外包装,长58宽40高26cm,

仪器底座直径55高115cm

仪器可伸缩调节

主要功能

艾灸治疗仪需要搭配艾灸包使用每个艾灸包的功能也不同

本草祛痛灸5g

配方:藏红花、蜈蚣、全蝎、制川乌、制草乌、独活、羌活等

功效:强力疏风、散寒、除湿、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祛痛。

适应症:

l空调冷气引起的寒痛。

l风湿及类风湿引起的关节痛。

l骨刺引起的各种疼痛。

l颈、肩、腰、腿痛及椎间盘病变引起的疼痛。

l静脉曲张引起的胀痛。

l疝气、睾丸炎、静脉炎疼痛。

l丹毒、带状疱疹的急慢性期疼痛。

l促进骨折愈合或骨折手术后用于祛痛、消炎、消肿。

l各种扭挫伤疼痛(皮肤轻微破损也可适用)参考选穴:穴位:阿是穴

本草气血灸 5

配方:藏红花、元胡、乳香、没药、吴茱萸等

功效:调和脾胃,促进脾胃生津化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运,则气血旺盛,见面色红润,肌肤弹性良好。反之,脾失健运,气血津液不足,不能营养颜面,其人必精神萎靡,面色淡白,萎黄不泽。

适应症:

l气虚,脾阳虚。

l饮食、消瘦、面色苍白,皮肤松弛、四肢无力,便溏、便秘、腹泻等。

参考选穴:穴位:1、中脘;2、神阙;3、关元;4、足三里;5、脾腧等

本草固元灸5g

配方:藏红花、鹿茸、制附子、人参、山茱萸、巴戟天、肉苁蓉等

功效:强化先天之气,促进肾脏藏精生髓。肾藏精,精化气,肾气是生气之源,是生命力活动的原动力,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促进人体生殖机能、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故称为先天之本。

适应症:

l腰膝酸软、四肢不温。

l面色无华、脱发白发。

l骨刺引起的各种疼痛。

l骨质疏松、性欲减退。

l尿频、尿急、尿失禁。

l肾虚引起的疲倦乏力。

l肾阳虚、肾阴虚引起的记忆力下降,痴呆。

参考选穴:穴位:1、命门;2、肾俞;3、八髎;4、关元;5、气海等

本草乳康灸5g

配方:藏红花、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野菊花、半枝莲等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通络、散结止痛、疏肝解郁。美坚挺的胸部是女人性感的标志。25岁后,胸就开始出现了衰老的征兆,慢慢开始下垂,甚至还会出现乳腺增生等疾病。

适应症:

l乳房胀痛。

l乳房结节。

l乳房红肿热痛,乳腺增生,乳腺松弛下垂。

参考选穴:穴位:1.乳房痛区;2.中脘;3.关元;4.足三里;5.膻中。

本草暖宫灸5g

配方:藏红花、蜈蚣、全蝎、制川乌、制草乌、独活、羌活等

功效:行气止痛,活血调经。所谓宫寒,是指妇女阳气不足,子宫失于温煦所出现的下腹坠胀、腰酸无力、白带多、痛经、月经失调、性欲减退、不孕为主要症状者。

适应症:

l阳虚引起的宫寒、痛经。

l小腹胀痛、经期紊乱。

l性冷淡、尿频、小便清长。

l子宫炎、附件炎、子宫肌瘤。

l更年期提前。

l不孕不育。

参考选穴:穴位:1.八髎穴;2.气海;3.关元;4.中脘;5.肾腧;6.足三里;7.三阴交。本草舒畅灸5g

配方:藏红花、木通、车前子、扁蓄、瞿麦、滑石、甘草等

功效:补肾健脾,化气利水、清热祛湿,活血化瘀等。前列腺是男性身体的重要器官,但是随着环境的污染,人们生活压力的逐渐加大,前列腺患者越来越多,这就提醒我们平常要多加注意前列腺的保养,不然就会影响工作和生活,乃至影响性功能及生育。

适应症:

l小便淋涩赤痛。

l尿频、尿急、尿不尽。

l性冷淡、尿频、小便清长。

l会阴部胀痛。

l尿道口滴白浊。

l不孕不育。

参考选穴:穴位:1.中脘;2.关元;3.足三里;4.八髎穴;5.中极;6.肾腧等

现代艾灸仪

现代艾灸仪 独特的温热刺激 艾灸材料为什么几千年来不变?原因就是艾叶燃烧产生的红外线以近波红外线为主;近波红外线能量集中,生物组织穿透性强,是一种独特的温热刺激。灸大夫热灸治疗仪采用现代高科技电子技术,控制陶瓷发热,产生与艾叶燃烧非常相似的温热刺激。 疗效确切 经广东省中医院和广东省第二中院临床试验验证,疗效确切。 绿色环保 整个施灸过程中没有烟雾和灰尘产生。 使用安全 ①、通过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局指定的医疗器械检测所的严格检验,检验结论为“合格”。 ②、输出温度随时可调,发热陶瓷里面还有非常灵敏的热传感器时刻在监测,确保不会烫伤皮肤。 ③、经严格消毒处理的专用护垫,隔在灸头和皮肤(穴位)之间,既可缓解灸头热量直接灼伤皮肤,又可防止交叉感染。 无副作用 无副作用,被称为“纯物理疗法、绿色疗法”。 使用方便 不受时间、环境、条件、设施的限制,不需要别人帮忙,只要有电源的地方就可以自已给自已做灸疗。 产品功效 1、代替传统隔物灸; 2、具有温经散寒、止痛、消淤散结、防病保健、美容塑身等功能; 3、主要适用于中医艾灸治疗的各种病症。 主要功能 温热刺激 灸大夫艾灸仪模拟艾叶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是一种良性治疗因子,这种因子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

的能量,为机体细胞的代谢、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从而发挥整体调节功能,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经络穴位自身作用 人体的穴位经络只有在有效的刺激作用下才能产生治疗作用。灸大夫模拟艾叶燃烧产生的良性温热刺激加上所隔药物的药理作用共同作用于穴位经络,激发穴位经络本身的治疗功能而发挥治疗作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第一批中医诊疗设备

2009-08-12 13:3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第一批中医诊疗设备 设备名称医疗器械批号企业名称新型中药煎药设备北京东华原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中医药膏剂提取包装机组北京东华原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腿浴治疗器京药监械(准)字2009第2260341号北京天人信医疗保健科技有限公司 腰椎间盘复位机吉食药监械(准)字2005第2260243号吉林省福民椎间盘脱出复位技术研究所 足疗仪吉食药监械(准)字2008第2270070号通化海恩达高科技有限公司多功能艾灸仪黑食药监械(准)字2008第2270043号齐齐哈尔市祥和中医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型中药 熏蒸汽自控治疗仪浙药管械(准)字2004第2260129(换证中)上海三洲巨星节能电气有限公司 数码经络导平治疗仪苏食药监械(准)字2005第2260473号上海西贝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电脑远红外按摩理疗床沪食药监械(准)字2008第2260384号上海松奇康保健器械有限公司电脑三维多功能牵引装置苏食药监械(准)字2008第2260089号上海紫骝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射频肿瘤治疗仪国食药监械(准)字2005第325455号江苏天马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骨质疏松治疗康复系统苏食药监械(准)字2005第2260328号江苏天马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经络导平治疗仪苏食药监械(准)字2006第2260342号南京久益电脑控制仪器有限公司 光电治疗仪苏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2250112号南京小松医疗仪器研究所多频率微波治疗仪国食药监械(准)字2004第3250030号(换证中)南京小松医疗仪器研究所针刺手法针疗仪苏食药监械(准)字2008第2270177号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特定电磁波治疗仪苏食药监械(准)字2007第2260105号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肛肠综合治疗仪国食药监械(准)字2008第325086号杭州大力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超声雾化熏洗仪浙食药监械(准)字2008第2540001号杭州大力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熏蒸床浙食药监(准)字2008第2260155号杭州立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三维多功能牵引床浙食药监(准)字2005第2260425号杭州立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医用多能吸注套扎器鲁食药监械(准)字2008第2060057号济南戎翔医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振动式药物超微粉碎机济南松岳机器有限责任公司智能通络治疗仪 (原名:辨证治疗仪)豫食药监械(准)字2007第2260058号郑州爱博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电脑骨伤愈合仪湘食药监械(准)字2008第2260126号长沙海凭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智能肛周熏洗仪粤食药监械(准)字2006第2540557号广州市今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结肠透析机粤食药监械(准)字2008第2540305号广州市今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医用智能汽疗仪粤食药监械(准)字2008第2260014号广州市今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电脑骨伤治疗仪粤食药监械(准)字2007第2260294号广州龙之杰科技有限公司磁振热治疗仪

艾灸法操作流程

艾灸法操作流程 我现在进行的操作是艾灸法,首先用物的准备:棉签,沙快,酒精灯,灭火的小瓶,还有艾条,打火机,一个小枕,治疗巾,洗手液,温开水,下面是医疗垃圾桶和生活垃圾桶。 我刚才接到的医嘱是为901床小李进行艾灸法。患者主述是胃脘痛,遵医嘱予足三里的艾灸 已经为病人进行了评估,901床小李,女,35岁,主诉是胃脘痛,患者足三里部位皮肤干燥清洁无破损,患者为初次艾灸,已将艾灸的方法,目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患者表示明白,患者不在月经期,没有操作的禁忌症。已嘱患者排二便,现在可以经行操作。 回到治疗室洗手,带口罩,准备用物到床前,对床号姓名 小李,你好,我是你的主管护士小陈,请你说出你的名字,好吗?那请问一下现在可以进行操作了吗

打开垃圾桶盖,洗手 摆体位,卷裤到大腿,弯曲一侧下肢,取足三里,定位:这个位置胀吗?翻开垃圾桶盖,洗手,垫小枕,铺治疗巾,放弯盘,点着艾条,给患者做饮食,艾灸的目的,注意事项的宣教。 用拇指或用两只手指旁开感受患者热感,告知患者太烫要告知护士 足三里: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外一寸 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 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温和灸:距离皮肤2-3厘米经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 一般每穴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 度。对昏迷或局部知觉减退者,操 作者要将食指、中指分开后置于施 灸部位两侧,通过操作者的手指来 测量患者局部的受热温度,以利随 时调节施灸的距离,掌握施灸的时

间,防止灼伤。 特点:温度恒定和持续,对局部气血阻滞有散开的作用,主要用于局部疼痛的艾疗。例如:痔疮 雀啄灸:艾条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 般,一上一下。用左手托住右手, 多随呼吸的节奏进行雀啄,一般可 灸5min。 特点:温度突凉突温,对唤起穴位和经络 的功能有较强的作用。适用于 艾治远端的疼痛和内脏疾病。 例如膝骨性关节炎,术后腹胀回旋灸:艾条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保持一定的就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 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救转动艾 条弹灰右三圈,左三圈,一般灸 20-30min。 特点:温度程渐凉渐温互相转化,除对局 部疼痛的气血阻滞有消散作用 外,还能对经络气血的运行起到 促进作用,故对艾点远端的病痛

《深圳市纯中医治疗医院设置标准(试行)》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圳市纯中医治疗医院设置标准(试行)》的通 知 (深卫健规〔2019〕1号) 各有关单位: 为传承弘扬发展传统中医药诊疗方法,规范深圳市纯中医治疗医院设置,我委制定了《深圳市纯中医治疗医院设置标准(试行)》,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3月7日 深圳市纯中医治疗医院设置标准(试行) 纯中医治疗医院是指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传统中医药技术,结合现代科学检查检验技术开展诊疗活动,除院内紧急救治和麻醉外,纯中医治疗率达到95%以上的医疗机构。纯中医治疗医院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纯中医治疗医院。本设置标准适用于本市纯中医治疗医院的执业登记。 一、名称和地址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均可申办纯中医治疗医院。纯中医治疗医院的名称应当与主体资格登记的名称一致,主体资格登记的地址应当作为其执业登记的地址。 二、一级纯中医治疗医院 (一)诊疗科目。 至少设置中医内科、中医外科、针灸科、推拿按摩科、治未病科等5个中医类诊疗科目,以及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 (二)床位。 床位总数20至79张。 (三)人员。 1.床位与卫生技术人员比不小于0.88,其中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数占卫

生技术人员总数比例不低于6%。 2.床位与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比不小于0.3。 3.床位与注册护士比不小于0.3,其中具有中医背景的注册护士比例不低于50%。 4.开设病房的临床科室每科至少有3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其中至少1名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名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仅开设门诊的临床科室每科至少有1名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每个中医特色工作室(除中医专长医师工作室外)至少有1名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5.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医技科室至少分别有1名相应专业的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 6.药剂科室至少有2名中药调剂人员,其中至少有1名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7.其他人员按需配备。 (四)场所。 1.面积。 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80平方米,门诊部建筑面积不少于总建筑面积的32%。门诊每诊室使用面积不少于12平方米。病房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4平方米。 房屋设计布局和流程应当符合建筑学和国家卫生学标准,装饰装修体现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色,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 2.临床科室。 (1)一级临床科室不少于5个,其中至少设有中医内科、中医外科、针灸科,推拿按摩科、治未病科。 (2)设有不少于1个中医特色工作室,如名优中医工作室、中医流派工作室、中医专长医师工作室等。 (3)设有不少于1个中医传统疗法治疗区,每区使用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 3.药剂科室。

艾灸法的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中特艾灸操作流程 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 1. 评估 1.1 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 患者的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1.3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4 心理状况 2、目标 2.1.. 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症的临床症状. 2.2 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3、禁忌症 3.1 凡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3.2 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4. 告知 4.1 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4.2 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4.3 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4.4 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 5. 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6. 操作程序 6.1 备齐用物, 携至床旁,做好解释, 核对医嘱。 6.2 取合理体位, 暴露施灸部位, 注意保暖. 6.3 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6.4 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烫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 6.5 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 6.6 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6.7 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6.8 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 护理及注意事项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艾条灸法操作流程

艾条灸法操作流程 胃痛 护士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服装、鞋帽整齐,符合要求。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1号选手,我参加的项目是艾条灸,病症是胃痛,物品准备完毕,请求开始。 ——开始 ——核对医嘱、执行单。 走至病床尾,核对床尾卡。 ——你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王丽 ——王老师,您好,我是你的责任护士,由于你胃痛,医生下医嘱要为你进行艾条灸。请问您做过艾条灸吗? ——没做过 ——那我给您介绍一下,艾条灸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就是用艾绒做成的艾条,点燃后在身体相应的穴位或患处的上方进行熏烤,通过温热刺激经络传导的作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缓解症状的目的。通过艾灸可缓解您的胃部疼痛,在操作的过程中施灸局部皮肤会有温热的感觉,皮肤会稍有发红;点燃的艾条后由于个人的耐受程度不一样,有可能会有皮肤灼痛或形成水疱;请不要紧张,点燃的艾条与皮肤是间隔一定距离的,操作中会根据皮肤的感觉随时调整施灸的距离,避免疼痛或水疱;若形成水疱可通过消毒处理后可自行吸收的。通过我刚才的介绍,请问您能接受这项治疗吗? ——能 ——请问您有发热吗? ——没有 ——过度疲劳、月经期不适宜做艾条灸,请问您适合做吗? ——适合 ——您看由我来为您做这项治疗可以吗? ——可以 ——因为进行艾条灸的部位在腹部和手,我可以看一下局部皮肤情况吗? ——好的 ——整个操作过程大约需要20分钟左右,请问你需要去洗手间吗? ——不需要 ——请您稍等,我回去准备一下用物。 周围环境温度、湿度适宜,光线充足,有通风条件,符合操作要求。 核对用物,洗手,戴口罩。 推治疗车至病床尾,核对床尾卡,核对腕带信息。 ——您好,王老师,请问你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那我们现在开始好吗? 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屏风遮挡。 ——王老师,我现在要为您选取穴位。(口述定位,用同身寸选取) 中脘: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或脐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 天枢:在肚脐旁开2寸处。(肚脐)

艾灸仪说明书

艾灸仪说明书

艾炙仪说明书 目录

目录 一、功能与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产品原理与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维护与售后服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功能与特点 1、艾灸的功能:使用艾绒、艾油或其它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 疼痛烧约、温熨。借温炙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经过经络的传导,以养生美容、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之功效,《黄帝内经》说“针所不及,炙之所宜”,《医学入门》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炙之”。可见炙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由于其安全性能高、无毒副作用、养生保健,因此在中国炙疗史上出现“言炙必艾”的现象,艾炙被历代医称为百炙之王。 2、产品特点:艾灸仪是一种神奇的自然疗法,艾灸有驱寒 邪,补元阳,通经络,调正气之功效。寒邪、元阳虚是现代人的病根,祛、补、通是健康的根本,艾草补阳气,炙法通经络,艾炙仪是健康的保障。本产品其显著特点在:有治、寻、养三位一体的特点,即有病治病,未病寻病,无病养生。无明火、无烟、安全、环保、不影响环境。操作简单,几个按键就轻松搞定,节省时间和精力。特别是能量子的渗透力更强。

中医特色诊疗设备

1.针刺手法治疗仪 2.玉玄针法治疗仪 3.远红外线按摩理疗仪 4.经络导平治疗仪 5.光电治疗仪 6.按时超声波治疗仪 7.多功能艾灸仪 8.智能通络治疗仪 9.特定电磁波治疗仪 10.微波治疗仪 11.电子经络治疗仪 12.软组织伤痛治疗仪 13.骨质疏松治疗康复系统 14.医用智能汽疗仪 15.腿浴治疗器 16.免疫治疗系统 17.结肠透析机 18.超声雾化熏洗仪 19.智能型中药熏蒸汽控治疗仪 20.体腔热灌注治疗以 21.智能肛周熏洗治疗仪 康怡艾炙治疗仪深圳市金帆科技有限公司 集传统的艾炙原理与现代电子、磁疗、脉冲理疗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在主机控制下对艾绒加热,使艾的有效成份和磁力线直接作用于人体多个穴位,直接刺激、抑制交感神经,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调整功能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内脏组织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温经活络,行气活血,消瘀散结,调整经络脏腑、扶正驱邪,达到治疗。 御健多功能脉冲调制中频电疗机MTZ-M型 对神经系统有综合效应,镇痛锻炼骨骼肌,对局部血液循环的促进作用,,对人体细胞具有刺激作用,20个治疗处方,,适应症:坐骨神经痛、神经炎、神经根炎、周围神经损伤、神经性头痛、扭伤、挫伤、肩关节周围炎、腰肌劳损、腰间盘膨出、腱鞘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变性关节病(颈椎病、腰锥病、骨关节炎)、胃下垂、胃肠功能紊乱、便秘、附件炎、盆腔炎。 三洲智能型中药熏蒸汽自控治疗器仪上海三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除保留了中药熏蒸主要靠热疗和药疗以外,还具有氧疗、电疗、浪涌压力和药物按摩6种治疗手段的协同作用;用功能齐全,在临床上可根据不同的中药配方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治疗范围广。 电脑偏瘫治疗机(标准配置) (偏瘫综合治疗器) 99种处方,以多波形叠加、多种输出模式、红外自控及专用通络液药物导入作用于穴位上,达到和针炙、按摩、热敷、热疗、药物导入相同的治疗效果。对治疗脑中风、脑外伤引起的偏瘫、面瘫、截瘫及综合后遗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针灸的安全操作规范

针灸的安全规范及器具灭菌 1 预防感染 与任何皮下或肌肉注射一样,为避免感染针灸时需要做到:.清洁的工作环境 .操作者手的清洁 ..针灸部位的准备 ..消毒针和器具以及适当的存放 .无菌操作 认真管理和销毁使用过的针和棉签。 1.1 清洁的工作环境 治疗室应无灰尘,并具有一个专门的工作区域,例如盖有消毒巾的桌子,摆放消毒过的器具(包括针灸盘、棉球和棉签,70%的酒精)都必须盖上消毒巾直至使用。整个治疗室要保持良好的光线和通风。 1.2 手的清洁 治疗前,操作者必须洗手。针灸施治前再次洗手对于预防感染尤为重要。洗手包括用肥皂彻底地涂擦双手和指甲,流动水冲洗15 秒,取干净纸巾仔细擦干。 1.3 针灸部位的准备

针刺部位应清洁,并且没有伤口,皲裂或感染。用70%酒精或异丙醇,从穴位中心向外周绕圈擦拭,令酒精自然干。 1.4 消毒以及针和器具的存放 所有针具(毫针、梅花针、七星针、皮内针、揿针)、火罐和其他的器具(储物盘,镊子、管针管、棉球或棉棍等)都需消毒灭菌。 一次性针使用后必须马上丢弃,并放置专门的容器中。每一支消毒毫针只能使用一次。 梅花针或七星针可反复用于同一病人,但在下一个病人使用前必须消毒,或使用一次性梅花针头。 针灸盒中的消毒针需在每天工作结束后重新消毒,因为针灸盒在治疗使用中已被污染。 1.5 无菌操作 行针时操作者的手指不能触摸针体。对于长针可持消毒棉球夹住针体进针。 起针时,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刺部位的皮肤,以保护受创皮肤的表面不接触潜在的病原菌,也保护医者不接触到针体和病人的体液。 所有被血液和体液污染过的敷料或棉球等都必须丢弃到一个专门的污物器中。 2.禁忌症 考虑到针灸在治疗中的“调整作用” ,很难为其界定绝对的禁

胃痞病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护理方案 (一)按脾胃病科新入院病人护理常规护理。 (二)入院1~3天,对患者一般情况进行评估,做好入院宣教。做好基础护理, 执行各种检查,如:抽血、心电图、B超、X线等,遵医嘱执行治疗,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三)辩证施护 1、情志护理:关心体贴和安慰病人,设法解除紧张情绪,保持情绪稳定,积极 配合治疗,少生气,保持活泼开朗,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 2、临证(症)护理: ⑴辩证分型: ①脾虚气滞证:胃脘痞闷或胀痛,食少纳呆,纳少泛恶,嗳气,呃逆,疲乏无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②肝胃不和证:胃部胀痛,两胁胀满,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作或加重,痞塞不舒,心烦易怒,善太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③脾胃虚寒证:胃寒隐痛或痞满,喜温喜按,泛吐清水,食少纳呆,神疲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 ④脾胃湿热证:脘腹痞满或疼痛,口干口苦,身重困倦,恶心呕吐,小便短黄,食少纳呆,舌苔黄腻,脉滑。 寒热错杂证:胃脘痞满或疼痛,遇冷加重,肢冷便溏,嗳气纳呆,嘈杂泛酸,舌淡苔黄,脉弦细滑。 ⑵一般护理 ①急性发作时卧床休息,病情缓解时进行适当活动。 ②注意观察痞满的部位、诱因、伴随症状等。若出现腹痛、腹胀、呕吐、不排 气或吐血、黑便等症状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并做好记录。 ③必要时行胃肠减压或肛管排气。 (四)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脾虚气滞证:健脾理气中药 2、肝胃不和证:疏肝和胃中药 3、脾胃虚寒证:温中散寒中药 4、脾胃湿热证:清热祛湿中药 5、寒热错杂证:辛开苦降中药 (五)辩证选择外治法 1、针灸治疗 ①常规针灸疗法:常分虚实进行辨证取穴。实证常取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穴位为主,以毫针刺,采用泻法;常取足三里、天枢、中脘、内关、期门、阳I凌泉等。虚证常取背俞穴、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毫针刺,采用补法,常用脾俞、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气海等,并配合灸法。根据临具体情况和临床症状,也可选用多功能艾灸仪、智能通络治疗仪等治疗。 ②热敏灸疗法:热敏穴位以腹部、背腰部及小腿为高发区,多出现在公孙、下脘、天枢、脾俞、胃俞、大肠俞等区域。每次选取上述1~2组穴位,每天1次,每次治疗以灸至感传消失为度,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5天,共2~3个疗程。 ③“万应点灸笔”疗法。适合于16岁以上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操

艾灸法的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艾条灸 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 1.评估 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患者的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1.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4心理状况 2、目标 2.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症的临床症状. 2.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3、禁忌症 3.1凡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3.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4.告知 4.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4.2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4.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4.4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 5.物品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6.操作程序 6.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6.2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6.3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6.4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烫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 6.5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 6.6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6.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6.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护理及注意事项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艾条灸操作流程图 ←

灸法操作流程

灸法 是指应用高温(主要是艾药或其他物质燃烧后产生的温 热)或低温,或者以某些材料(对皮肤有剌激作用的药物或其他物 质)直接接触皮肤表面后产生的刺激,作用于人体的穴位或特定部 位,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 适用范围 1. 温通经络、祛除寒邪。可用治寒邪所致疾患,如风 2. 益气升阳。气虚 陷之内脏下垂、阴挺、脱肛、崩漏日久等不愈。 3. 回阳 固脱、补气固本,治阳气虚脱之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4. 行气活血、散瘀消肿,能治疗各种痛证和寒性疖肿等。 5. 温肾 健脾。如脾肾阳虚之久泄、久痢、遗尿、阳痿、早泄。 6. 祛风解 表、温中散寒。如风寒外袭之表证,脾胃寒盛之呕吐、胃痛、泄泻。 灸法对慢性病、虚寒等证 较为适合,如久泄、痰饮、水肿、痿证、痹证、腹痛、胃 痛、阳痿、遗尿、疝、虚劳,妇女崩漏、阴挺、中风脱证、目的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 疾病之目的

操作流程 1.评估. 综合患者病情体质,无禁忌 2.器材准备. 3.患者体位选择和穴位选择 4.施灸(温针灸需先皮肤消毒后行针刺并得气) 施灸方法 1. 艾炷灸法.艾炷的制作,一般是将艾绒用 拇、食二指搓成纺锤状,再以拇、食、中三指捏紧置于平 板上轻轻按压即成。艾炷上尖下圆,呈圆锥形,分为大、 中、小三种。大艾炷如蚕豆大中艾炷如枣核大, 小艾炷如 麦粒大(见图艾炷)。施术方法包括直接灸和间接灸 两大类。直接灸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点燃施灸的,又称着肤灸。临床上可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①化脓灸,属于烧灼灸法,用黄豆大或枣核大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点燃施灸,烧灼局部组织,施灸部位往往被烧破,甚至呈焦黑色,使其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灸疮)。施灸前要注意病人体位的平正和舒适,以及所灸穴位的准确性。局部消毒后,可涂以大蒜液或凡士林,增加艾炷对皮肤的粘附力。 点燃艾炷后, 病人一般会因烧灼感剧痛, 为了减轻疼痛,可轻轻拍打局部,亦可用麻醉法来防止。灸完一壮后,用纱布蘸冷开水抹净所灸穴位,再依前法灸之。灸满所需壮数后,在灸穴上敷贴淡膏药,每天换一次。数天后即现灸疮,

康复器材用途说明

一、运动治疗 1、电动升降起立床 功能:1、中风、截瘫患者站立康复训练;2、为长期卧床患者提供循序渐进的站立训练脊髓神经损伤患者站立康复训练;3、下肢骨科患者站立康复训练4、足内外翻患者踝关节康复训练。 2、PT凳 PT凳是治疗师在训练台旁对患者进行训练时坐用的小凳子,高度与训练台相适应,凳下有轮,可以向各个方向灵活移动,以适应训练的需要 3、PT床 用途:用于PT训练患者床上活动 4、巴氏球 用途:用于脑瘫患儿的平衡感觉、反射调节,缓解肌痉挛 5、阶梯 用途:1.步行训练利用阶梯扶手或拄拐进行上下台阶的步行训练。 2.肌力训练对躯干和下肢做肌力增强训练。电脑中频治疗仪 6、平衡板 平衡板是一块可晃动的木板,可以用于训练患者的平衡功能 7、系列哑铃 用途:适用于肌力和医疗体操训练。 8、系列沙袋 用途:肌力耐力训练,关节牵引 9、体操棒与抛接球 用途:适用于改善上肢活动范围的训练,和提高肢体协调控制能力及平衡能力。 10、踝关节训练器 用途:适用于踝关节屈伸功能障碍的主动或被动训练。 11、滚筒 适用范围:适用于偏瘫、脑瘫等运动失调患者进行平衡协调训练,可降低患肢肌张力,缓解痉挛。 12、平行杠

用途:1.站立训练,帮助已完成坐位平衡训练的患者,从座位上站起来,训练立位平衡和直立感觉,提高站立功能。 2.步行训练,在患者步行初期,为防止跌倒,可让患者先通过平行杠练习行走。 3.肌力训练,利用平行杠做身体上举运动,可以训练拄拐杖步行所需的背阔肌,上肢伸肌肌力,也可用于步行所需臀中肌,腰方肌肌力的训练。 4.关节活动度训练。 5.训练辅助。 13、站立架 用途:适用于截瘫、脑瘫、偏瘫等站立功能障碍成年患者的站立训练, 患者也可通过站立训练,预防或改善骨质疏松、压疮、心肺功能降低等疾患。 14、肩梯 用途:通过手指沿指阶梯不断上移,逐渐提高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减轻疼痛。适用于各类原因引起的肩关节活动障碍。 15、肋木 用途:适用于进行上、下肢体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训练、坐站立训练、 平衡训练及躯干的牵伸训练。 16、股四头肌训练器 用途:用于膝关节活动受阻患者进行股四头肌抗阻主动运动,也可用于对膝关节进行牵引及对膝关节被动训练 17、楔形垫 用途:关节活动,肌肉松弛训练 18、腕关节康复训练器 用途:改善前臂旋转功能,可作腕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及肌力训练。 19、前臂康复训练器 用途:适用于改善前臂旋转功能的训练。 20、肩关节康复训练器 用途:适用于肩、肘关节活动受阻及肌力低下者进行康复训练 二、理疗 1、理疗床 2、中频电脑治疗仪 电脑中频治疗仪用于治疗康复理疗保健的一种先进医疗设备

艾灸操作流程

艾灸操作流程 前言:报告老师,我是针灸科护士XXX,我操作的项目是艾灸治疗,用物准备完毕,请求考试! 核对医嘱(2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治疗项目治疗部位 一、评估 1、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你好,我是你的责任护士,XX,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请让我看一下你的腕带,这些天你的右前臂有些疼是吗?今天遵医嘱要为你做艾灸治疗。 2、操作目的:请问你以前接受过这项治疗吗,那我简单的为你介绍一下,艾条灸就是将艾条点燃后,在体表一定部位上反复的熏烤,以达到温通经络,祛湿散寒的效果。 3、患者理解与配合:在艾灸的过程中,局部皮肤会有红晕、温热的现象,这是正常的治疗反应,你不用太紧张。 4、有无禁忌症:艾条点燃后啊会产生淡淡的中药味道,你对这种味道能耐受吗?好的,我看一下你右前臂的皮肤情况好吗?皮肤完好,适合此项治疗,这项治疗大约需要20--30分钟,你需要去卫生间吗?好的,请你稍等,我去准备用物,马上回来。 5、评估环境: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适合此项治疗。 二、核对物品洗手戴口罩 三、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医嘱 1、核对:XXX你好,请让我再看一下你的腕带,现在可以为你做治疗了吗?(关闭门窗,遮档床幔) 2、体位:你这样坐着舒适吗?(暴露施灸部位,保暖。) 3、定位:现在我为你选穴了,请问有没有酸麻胀痛的感觉?(铺治疗巾) 4、点灸施灸:XXX我要开始施灸了,请你不用紧张 (温和灸2--3厘米5--7分钟雀啄灸3--5厘米10分钟回旋灸3厘米20--30分钟)请问温度适宜吗?在施灸过程中,如果你的皮肤有热烫或烧灼的感觉,请你及时告诉我,我会随时调整距离的,以防烫伤,好吗 5、灸毕:(灸后艾条彻底熄灭,清洁局部皮肤。) 6、再次核对腕带: XXX今天的艾灸治疗结束了,请让我再看一下你的腕带。 7、体位:你这样坐着舒适吗?(拉开床幔,开窗通风) 8、注意事项: 我向你讲解艾灸后的注意事项:第一,艾灸后三小时内请不要洗澡,以免外感风寒。第二,艾灸结束后要多饮水,有利于排毒。第三,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9、致谢:XXX,感谢你的配合,那你好好休息,如有不适请及时告诉我。 四、医疗垃圾分类处理,洗手、脱口罩、记录 结束:报告老师,操作完毕。

艾条灸法规范及操作流程

艾条灸法规范及操作流程 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 二、目标 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的临床症状。 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 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三、禁忌证 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四、告知 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2、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 五、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2、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3、施灸方式:(1)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1.5-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2)雀啄灸:手持艾条将点燃一端对准施灸穴位,上下移动,如雀啄食。 4、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 化及有无不适,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 5、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6、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7、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六、护理及注意事项 1、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 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 感染。 七、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见附页)

项痹病中医诊疗方案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一、病名 中医病名:项痹病 西医病名:神经根型颈椎病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1.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 2.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臂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 2.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串麻疼痛,可以忍受。 3.康复期:颈肩部及上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存,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三)证候诊断 1.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

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3.血瘀气滞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4.气虚血瘀证:颈臂刺痛,痛处固定,上肢麻木乏力,头晕目眩,面色晦暗。舌质淡暗有瘀斑,苔少,脉细涩。 5.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6.肝肾不足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 (四)鉴别诊断 1.肩凝病:以肩关节疼痛、屈伸活动不利为主症。 2.落枕:因睡时头颈姿势不当所致,起床后感项强作痛,病程短而易愈。 三、治疗方案 (一) 针灸疗法 1、血瘀气滞证 治法: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针刺取穴:颈夹脊天柱玉枕风池 大杼肩井、肩髃曲池 外关合谷后溪膈俞 双侧取穴,肩髃、曲池外关用泻法,余穴平补平泻法,电针连续波中等强度刺激,以患者舒适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2天。 艾灸取穴:大杼膈俞

康复科相关知识100问

针灸康复科相关知识100问 1、什么是中风? 答: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扑,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食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2、中风有哪些类型? 答:○1出血性中风○2缺血性中风 3、哪些人容易发生中风? 答:多见于中老年人 4、哪些疾病易诱发中风? 答: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液粘稠度、肥胖 5、如何预防中风复发? 答:防暴怒郁结,调气血,养精神,又常服药以维持之,庶平可安 6、中风后为什么要进行康复治疗? 答:帮助患者重新适应,并坚强的面对中风后的生活。学习新的方法,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7、中风康复就是疗养吗? 答:不是。康复用于现代医学领域,主要是指身心功能、职业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恢复。中风的康复治疗着眼于病人功能的保存和恢复,其目的不仅要将病治好,还要最大限度地保存和恢复其残存的功能和潜在的能力。而疗养是以延缓衰老、健身益寿为宗旨的一种自觉保健活动,主要适用于健康人以及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两者在本质上

存在区别。 8、中风康复治疗的内容有哪些? 答:(1)各种理疗:包括电疗、光疗、水疗、蜡疗以及中西结合的电针疗法、超声疗法、穴位磁疗、中西药直流电导入疗法等。(2)作业疗法:包括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基础动作、职业劳动动作及工艺劳动动作训练等。目的是让患者生活的种种需要。(3)医疗体育:是康复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常用的现代医疗体操及中医传统体疗,如气功、按摩等。(4)语言训练:对失语患者施行语言巡演,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说话能力。(5)心理康复:研究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智力状况,运用心理疗法促使患者的心理康复。(6)娱乐康复工程:娱乐不但有助于身体功能的改善,还可振奋患者的精神和情绪,避然产生孤独寂寞感。方式有听音乐、练习乐器、缝纫、绘画等。 9、中风后什么时候开始康复? 答:一般认为中风运动功能恢复可在发病后数日开始,1—3个月内可达最大程度的恢复,因此在发病后3个月以内进行康复训练效果最好。 10、中风急性期能开始康复治疗吗? 答:不能。 11、什么是颈椎病? 答: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12、颈椎病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答:○1年龄因素○2慢性劳损○3外伤

艾灸操作规范及流程图

灸法操作规程 灸法就是用艾绒做成艾柱或艾条,点燃后在穴位或患处熏灸,借助温热性和药物作 用,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燥湿祛寒,回阳救逆,消肿散结,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护理上常用的有艾条灸、艾柱灸及隔姜灸,隔蒜灸等。 1、艾条灸 (1)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必要时备艾灸盒。 (2)操作方法: ①点燃艾条一端,燃端距应灸穴位或局部2?4cm处熏灸,使局部有温热感,以不感烧灼为度。 ②每次灸15?30 分钟,使局部皮肤红润、灼热。 ③中途艾绒烧灰较多时,应将绒灰置于弯盘中,避免脱落在病人身上。 ④腹部、背部较平坦处行艾灸时,可用艾灸盒。即病人取平卧或俯卧位, 将点燃之艾条放于盒内纱隔层上,灸盒放在应灸穴位的部位,加盖后可使其自行燃烧艾条,达到艾灸的目的。 2、艾柱灸 (1)物品准备:治疗盘、艾绒、艾柱器、火柴、镊子、弯盘。 (2)操作方法: ①将艾绒放入艾柱器内,根据病情,制成大小适宜之艾柱。 ②将艾柱置于应灸穴位上,点燃艾柱顶端。 ③等艾柱燃至病人感发烫时,即用镊子取下放入弯盘,另换一艾柱,继续点燃。 ④一般每次灸3?5 壮(每个艾柱谓一壮)。 3 、隔姜灸、隔蒜灸 (1)物品准备:治疗盘、艾绒、艾柱器、火柴、镊子、弯盘,根据需要准备 切成?0.3cm厘米薄,直径约2cm的鲜姜片或鲜大蒜头 横切成片数片(或用大蒜捣泥,取0.3cm厚的大蒜泥敷于穴位皮肤) (2)操作方法: ①暴露应灸部位。

②取鲜姜片或蒜片(或蒜泥),放于穴位,上置艾柱。 ③点燃后待病人感灼热时即更换艾柱,连灸3?5壮。 ④脐部也可敷食盐后,置艾柱灸之,称隔盐灸,或在穴位放其它药物如附子片等,统称间接灸法。 4 、艾灸护理与注意事项 (1)行艾灸时,须注意病人保持舒适体位,以免病人自行移动时,艾灰脱落或艾柱倾倒而发生烫伤或烧坏衣被。 (2)艾条灸时,要注意燃点的距离,太近则易烫伤,太远则疗效不佳,应随时询问病人温热感,并观察局部潮红程度。行艾柱灸时,更应认真守护观察,以免发生烫伤。 (3)灸后如起小水泡,一般不须处理或涂龙胆紫,较大水泡应消素后用无菌针头刺破,涂上龙胆紫或金万红软膏。 (4)艾条灸毕后,应将剩下之艾条套入玻璃试管内或将燃头浸入水中, 以彻底熄灭,防止再燃。如有绒灰脱落床上,应清扫干净,以免复燃烧坏被褥。 ( 5 )艾灸毕应为病人盖好衣被,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凡颜面、五官区域、大血管、粘膜处及热证,一般不宜 艾灸。 艾条灸法操作流程图

灸法操作流程

灸法操作流程 灸法 是指应用高温(主要是艾药或其他物质燃烧后产生的温热)或低温,或者以某些材料(对皮肤有剌激作用的药物或其他物质)直接接触皮肤表面后产生的刺激,作用于人体的穴位或特定部位,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 适用范围 1.温通经络、祛除寒邪。可用治寒邪所致疾患,如风寒湿痹、痛经、经闭、寒疝‘腹痛等。 2.益气升阳。气虚 下陷之内脏下垂、阴挺、脱肛、崩漏日久等不愈。 3.回阳固脱、补气固本,治阳气虚脱之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4.行气活血、散瘀消肿,能治疗各种痛证和寒性疖肿等。5.温肾健脾。如脾肾阳虚之久泄、久痢、遗尿、阳痿、早泄。6.祛

风解表、温中散寒。如风寒外袭之表证,脾胃寒盛之呕吐、胃痛、泄泻。灸法对慢性病、虚寒等证较为适合,如久泄、痰饮、水肿、痿证、痹证、腹痛、胃痛、阳痿、遗尿、疝、虚劳,妇女崩漏、阴挺、中风脱证、外科阴疽、瘰疬、瘿瘤等。 目的 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 疾病之目的操作流程 1.评估.综合患者病情体质,无禁忌 2.器材准备. 3.患者体位选择和穴位选择 4.施灸(温针灸需先皮肤消毒后行针刺并得气) 施灸方法 1.艾炷灸法. 艾炷的制作,一般是将艾绒用拇、 食二指搓成纺锤状,再以拇、食、中三指捏紧置于平板上轻轻按压即成。艾炷上尖下圆,呈圆锥形,分为大、中、小三种。大艾炷如蚕豆大,中艾炷如枣核大,小艾炷如麦粒大(见图艾炷)。 施术方法包括直接灸和间接灸两大 类。直接灸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点燃施灸的,又称着肤灸。临床上可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①化脓灸,属于烧灼灸法,用黄豆大或枣核大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点燃施灸,烧灼局部组织,施灸部位往往被烧破,甚至呈焦黑色,使其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灸疮)。施灸前要注意病人

多功能数码治疗仪在肩周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多功能数码治疗仪在肩周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19-02-20T11:02:35.48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10期作者:刘仁勤 [导读] 对肩周炎患者采取多功能数码治疗仪进行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反应。 辽宁省军区大连第六离职干部休养所卫生所 116031 【摘要】目的:探讨对肩周炎患者采取多功能数码治疗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肩周炎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为52例患者。实验组采取多功能数码治疗仪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针灸进行治疗,通过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49例(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41例(78.85%),两组治疗前的疼痛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疼痛评分(2.25±1.5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52±2.94)分,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对肩周炎患者采取多功能数码治疗仪进行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反应。 【关键词】多功能数码治疗仪;肩周炎患者;临床疗效 肩周炎患者在患病期间将会伴发十分强烈的疼痛感受以及活动障碍,若未进行及时而又有效的治疗,将会出现关节肌肉萎缩以及粘粘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1]。本组研究抽取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肩周炎患者,通过采取多功能数码治疗仪的治疗方法,疗效确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研究,抽取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肩周炎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为5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研究知情书。其中,实验组男性30例,女性22例,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44岁,平均年龄(58.42±4.12)岁;最短病程1个月,最长病程2年,平均病程(0.57±0.54)年;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18例,最大年龄84岁,最小年龄44岁,平均年龄(58.84±4.36)岁;最短病程1个月,最长病程2.5年,平均病程(0.64±0.58)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实验组采取多功能数码治疗仪进行治疗。使用型号为广州丰得利实业公司HZ-400型号的多功能数码治疗仪,首先,选择患者肩膀部位疼痛较为明显的位置利用治疗仪的热疗功能治疗肩周炎。该仪器有高温,中温,低温的挡位。使用时调节到中温挡位。固定在病变部位进行治疗,每次30min,1次/d。10d为一个疗程,第一疗程结束后间隔2d继续第二个疗程。 对照组采取针灸进行治疗,选择患者阿是穴、肩贞穴、肩前穴以及肩俞穴作为主穴,同时,选择患者曲池穴以及天宗穴作为辅穴,采取平补平泻的针灸手法进行治疗。留针时间为30min,1次/d。5d为一个疗程,第一疗程结束后间隔2d继续第二个疗程。 1.3临床观察指标 通过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等指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均行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总结归纳并分析两组肩周炎患者临床保护治疗所涉及的各项数据资料。经过计算,得出P<0.05则可以判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49例(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41例(78.85%),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比对 治疗前实验组的疼痛评分(8.54±1.85)分,对照组为(8.61±1.93)分,T值=0.189,P值=0.851,两组治疗前的疼痛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疼痛评分(2.25±1.5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52±2.94)分,T值=7.115,P值=0.000,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 3讨论 肩周炎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认为,主要是由于肩关节囊以及周围韧带、滑膜囊或者肌腱等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所致,在我国的发生几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通常发生在中老年人群当中[2]。多功能数码治疗仪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的专家经过多年努力研制而成,融入了中医学,药物学,电子学,经络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技术为一体。采用最先进微电脑芯片控制技术,采用LFT超声的生物化性能,产生每小时3600次的微震动,对细胞组织进行按摩,改善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影响细胞物质代谢过程,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改善细胞缺血,缺氧状态提高了细胞组织的再生功能和组织局部血管扩张,同时,还能够有效抑制肩膀神经的兴奋性,使得患者肩部血管得到适当扩张,进而增加了肩部组织的血流量,使得肩膀肌肉痉挛症状得到缓解的同时,加快镇痛物质的产生,进而利于缓解患者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