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脚趾头取名字》
(完整版)部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文言文字词与句子翻译

部编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文言文翻译参考第9课《桃花源记》陶渊明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
(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他)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花林)夹着(溪水)两岸(长)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扬扬。
3、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对此感到很惊异。
(他)继续往前走,想(走)尽这片桃花林。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桃花林(在)溪水的发源地尽了,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隐隐约约好像有些光亮。
5、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渔人)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
开始(洞口)很窄,只能通过(一个)人。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这里)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的植物)。
7、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到处听到鸡和狗叫的声音。
8、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人。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安闲愉快,自得其乐。
10、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村民)看见了渔人,就感到非常惊讶,问(渔人)是从哪里来的。
(渔人)都详细地回答他们。
1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村民)便邀请(渔人)回家,摆酒杀鸡做饭(来招待渔人)。
村里的人听说有这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
1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村民)自己说先祖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和外面的人隔绝(往来)。
1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檄英王鸡

《檄英王鸡》——王勃【朝代】:唐【体裁】:骈文【全文】:盖闻昴日,著名于列宿,允为阳德之所钟。
登天垂象于中孚,实惟翰音之是取。
历晦明而喔喔,大能醒我梦魂;遇风雨而胶胶,最足增人情思。
处宗窗下,乐兴纵谈;祖逖床前,时为起舞。
肖其形以为帻,王朝有报晓之人;节其状以作冠,圣门称好勇之士。
秦关早唱,庆公子之安全;齐境长鸣,知群黎之生聚。
决疑则荐诸卜,颁赦则设于竿。
附刘安之宅以上升,遂成仙种;从宋卿之窠而下视,常伴小儿。
惟尔德禽,固非凡鸟。
文顶武足,五德见推于田饶;雌霸雄王,二宝呈祥于嬴氏。
迈种首云祝祝,化身更号朱朱。
苍蝇恶得混其声,蟋蟀安能窃其号。
即连飞之有势,何断尾之足虞?体介距金,邀荣已极;翼舒爪奋,赴斗奚辞?虽季郈犹吾大夫,而埘桀隐若敌国。
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养成于栖息之时,发愤在呼号之际。
望之若木,时亦趾举而志扬;应之如神,不觉尻高而首下。
于村于店,见异己者即攻;为鹳为鹅,与同类者争胜。
爰资枭勇,率遏鸱张。
纵众寡各分,誓无毛之不拔;即强弱互异,信有喙之独长。
昂首而来,绝胜鹤立;鼓翅以往,亦类鹏抟。
搏击所施,可即用充公膳;翦降略尽,宁犹容彼盗啼。
岂必命付庖厨,不啻魂飞汤火。
羽书捷至,惊闻鹅鸭之声;血战功成,快睹鹰鹯之逐。
于焉锡之鸡幛,甘为其口而不羞;行且树乃鸡碑,将味其肋而无弃。
倘违鸡塞之令,立正鸡坊之刑。
牝晨而索家者有诛,不复同于彘畜;雌伏而败类者必杀,定当割以牛刀。
此檄。
【注释】:【盖闻昴日,著名于列宿,允为阳德之所钟】:盖:语气词。
闻:听说。
昴日:指以鸡命名的昴日鸡星座。
著名:排名。
列宿:指二十八宿,是古人为比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际坐标,作为观测时的标记。
宿:坐标之意,表示星辰所在的位置。
允:副词,确实,果真。
阳德:日的代称。
出自谢庄《月赋》:“臣闻沈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
”又《艺文类聚•卷第一》:“日者阳德之母”。
钟:钟爱。
昴宿在西方,是太阳落下的方向。
《宋史·柳开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及译文

《宋史·柳开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及译文——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大板块。
无论在考试还是在平日的积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学考试中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
为快速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希望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有帮助。
《宋史·柳开传》阅读附答案及译文柳开,字仲涂,大名人。
父承翰,乾德初监察御史。
开幼颖异,有胆勇。
周显德末,侍父任南乐,夜与家人立庭中,有盗八室,众恐不敢动,开裁十三,亟取剑逐之,盗逾垣出,开挥刃断二足指,既就学,喜讨论经义。
五代文格浅弱,慕韩愈、柳宗元为文,因名肩愈,字绍先。
既而改名开,以为能开圣道之涂也。
尚气自任,不顾小节,所交皆一时豪隽。
范杲好古学,尤重开文,世称为“柳范”。
王祐知大名,开以文贽,大蒙赏激。
开宝六年举进士,补宋州司寇参军,以治狱称职,迁本州录事参军。
知贝州,转殿中侍御史。
雍熙二年,坐与监军忿争,贬上蔡令。
会大举北征,开部送军粮,将至涿州,有契丹酋长领万骑与米信战,相持不解.俄遣使绐言求降,开谓信曰:“兵法云:‘无约而请和,谋也。
’彼将有谋,急攻之必胜。
”信迟疑不决。
逾二日,贼复引兵挑战,后侦知果以矢尽,俟取于幽州也。
师还,诣阙上书,愿从边军效死,太宗怜之.复授殿中侍御史。
徙全州。
全西溪洞有粟氏.聚族五百余人.常钞劫民口粮畜,开为作衣带巾帽,选牙吏勇辩者得三辈,使入,谕之曰:“尔能归我,即有厚赏,给田为屋处之;不然,发兵深入,灭尔类矣。
”粟民惧,留二吏为质,率其酋四人与一吏偕来。
开厚其犒赐,吏民争以鼓吹饮之。
居数日遣还,如期携老幼悉至。
开即赋其居业,作《时鉴》一篇,刻石戒之。
遣其酋入朝,授本州上佐。
赐开钱三十万。
知环州。
三年,移邠州。
时调民辇送趋环、庆,已再运,民皆荡析产业,转运使复督后运,民敷千人入州署号诉。
开贻书转运使曰:“开近离环州,知刍粮之数不增,大兵可支四年,今蚕农方作.再运半发,老幼疲弊,畜乘困竭,奈何又苦之?不罢,开即驰诣阏下,白于上前矣。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课文三黄山奇石公开课教案

9、黄山奇石教材分析1、这是一篇介绍黄山奇石的短文。
文章重点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还略写了几种奇石。
那些奇形怪状的岩石,有趣极了,被作者描绘得活灵活现。
2、本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通过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刻画了黄山奇石的样子,为读者展开了一幅生动的奇石风景图。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对祖国风光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1、绝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去过黄山,不太了解黄山,可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观看有关风光图片,认识黄山,欣赏其美丽的风光。
2、本文语言优美,适合学生朗读背诵。
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相应的情境,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活动,指导学生熟读成诵,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
教学建议1、这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散文,应结合图片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黄山山石的奇妙。
2、引导学生欣赏图片,边想象边画一画黄山奇石,注明奇石的名字,小组内交流。
3、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感受黄山风景区的秀丽神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部分。
体会黄山奇石独特的美。
3、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体会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
难点: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试着说一说,画一画,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教学准备1、有关黄山的视频介绍,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黄山奇石的图片。
2、预习课文,搜集有关黄山奇石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黄山奇石生动有趣。
2、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
难点:结合课文,引导学生想象。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四幅不同的黄山图片)同学们你们看图片上有什么?(一座座山、松树,云雾)2、师简介黄山: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它由许多山峰组成,有名的山峰有72座,最著名的有三座,一座叫天都峰一座叫莲花峰,还有一座叫光明顶。
江西省南昌市重点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22-2023 学年下学期期中阶段性学习质量检测试卷七年级·语文说明:1.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1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在①的2022 年,这些闪亮的名字令人动容、催人奋进,请记住他们,致敬向上的力量!钱七虎,他为祖国“铸盾”,为国家和人民安全②(lì)尽心血;邓小岚,把自己留给小小山村,把孩子们送上最绚丽的舞台……“银发知播”群体,这群爷爷奶奶似有默契.,以欢脱幽默的形式传授硬核知识。
他们把功勋写在了人民的心里,更写在了中国大地上。
1.文中加点字“契.”的读音正确的是( )(1 分)A. qìB.qíngC.qièD.xiè2.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1 分)A. 呕B.历C.沥D.怄3.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2 分)A.浩如烟海B. 波澜壮阔C. 一泻万丈D.细水长流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他们把功勋写在了中国大地上,更写在了中国人民的心里。
B.他们把功勋写在了中国人民的心里,也写在了中国大地上。
C.他们把功勋写在了中国大地上,并写在了中国人民的心里。
D.他们把功勋写在了中国人民的心里,并写在了中国大地上。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①修建一所房屋或者布置一个花园,要让住在别地的朋友知道房屋花园是怎么个光景,就得画关于这所房屋这个花园的图。
②编纂关于动物植物的书籍,要让读者明白动物植物外面的形态跟内部的结构,就得画种种动物植物的图。
③读者看了,明白了,住在外地的朋友看了,知道了,就完成了它的功能。
④这类的图,绘画的动机都在实用。
⑤咱们画图,有时候为的是实用。
A.②①⑤④③B.②⑤④①③C.⑤④③②①D.⑤②①④③ 6.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是( )(2 分)A.新娘的父亲激动地说:“各位亲友前来参加令爱的婚礼,我在此真诚地表示感谢!”B.厂长热情地说:“我们是友好合作单位,只要贵单位有需要,我们一定鼎力支持。
可爱的小脚丫中班教案

可爱的小脚丫中班教案可爱的小脚丫中班教案1活动背景:随着幼儿身心的发展,中班幼儿对周围环境充满着好奇,他们总是不停的看、听、摸、动,他们会积极运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感兴趣的事物。
在户外踢球的时候,常常听见几个孩子讨论到各自小脚的本领,如“我踢的球很远”“我的脚本领大,会骑自行车”“你看,我还会用脚尖走路呢”……孩子们对脚的兴趣十分浓厚。
由此,一方面我结合《纲要》精神,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并根据该年龄段幼儿的活泼好奇、喜欢积极动用感官探索周围世界的特点,设想通过《可爱的小脚丫》这一活动,让孩子们对脚有个较全面的了解。
另一方面这一选材注意了情趣性、游戏性和幽默感,避免简单的说教和操作,进一步增加幼儿了解周围事物的特点,也给幼儿留有充分想象的空间。
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探索脚的秘密,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2、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3、感受脚丫趣事,体验脚丫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1、三条小路(垫子、积木搭的、石子小路、)2、彩笔、纸、剪刀、颜料(供幼儿印脚印用的)活动流程:一、玩游戏“毛毛虫”,导入课题师:今天老师想和小朋友玩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毛毛虫”——一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呀,一爬爬到膝盖上,一爬爬到鞋子上。
(教师说到哪里,幼儿小手摸到哪里)毛毛虫爬到鞋子里了,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脱下鞋子、袜子、露出小脚丫)教学建议:在导入活动中,要注意情趣性。
脱鞋子、袜子的时候,教师可以和孩子一起脱袜,边脱边说儿歌:缩起小脖子(脱袜筒至脚心),拉长小鼻子(拉出袜头),弯弯小身子(对折),住进小房子(放进鞋子)。
二、摸一摸,玩一玩,探究脚丫的秘密师:伸出你的小脚丫,和好朋友打打招呼,看一看,比一比,你们的小脚丫一样吗?(引导孩子从脚的大小、胖瘦、肤色等方面去对比。
)(幼儿分组讲述,教师认真倾听,及时小结。
)师:“找一找脚指头在哪儿,数一数有几个?一样吗?(教师引导幼儿有顺序地逐一点数。
)师:小朋友,摸摸看,你的脚趾上有什么?(脚趾甲),脚趾甲有什么用?(保护脚趾头),看看你的脚上还有什么呢?(引导幼儿认识脚掌、脚跟)教学建议:这个环节主要引导孩子从脚的大小、胖瘦、及脚趾头的个数来认识自己的小脚丫,可以先让孩子自己比,然后请几个小朋友在集体面前比,加深孩子对脚的认识。
初中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7课《核舟记》课文解析

《核舟记》课文解析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明朝有个手艺特别精巧的人叫做王叔远,能用直径一寸左右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等,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摹拟那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情态。
【注释】奇巧人:手艺奇妙精巧的人。
奇,奇异、罕见。
曰:叫。
为:动词,做。
这里指雕刻。
宫室:宫殿,房屋。
器皿:盛东西的日常用具。
以至:一直到。
罔(wǎng)不:无不、全都。
因:就着,顺着。
象:模仿。
各:各个。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译文】曾经赠给我用果核雕刻的一只小船,原来刻的是苏东坡泛舟于赤壁之下。
【注释】尝:曾经。
贻(yí):赠。
核:果核。
舟一:一(只)船。
盖: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
大苏:苏轼。
人称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为“大苏”“小苏”。
泛舟:坐着船在水上游览。
【段析】“奇巧”,突出雕刻技艺的特点。
“能以径寸之木,为官室……木石”,说明所用的原材料体积很小,而表现的范围很广,可见王叔远的技艺精湛和成就之多;“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说明他构思精巧、技术高超。
交代了核舟的来历,介绍了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
第一段是第一部分: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
属于总说部分。
(①第一段介绍了哪些内容? ②文中哪句话突出了王叔远技艺的奇巧?)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译文】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度八分多点儿,高度若有两颗黄米粒左右。
【注释】有奇(jī):有,同“又”。
奇,余数、零数。
可:大约。
黍(shǔ):古时度量衔定制的基本依据。
长度即取黍的中等子粒。
以一个纵黍为一分,百黍为一尺。
许:上下。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译文】中间高起而宽敞的地方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
(船舱)旁边开着小窗户,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
教学案例——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脚趾头起名字》

教学案例——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脚趾头起名字》教学案例——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脚趾头起名字》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自己的脚趾头,并能准确地用名称来称呼它们。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提升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1. 准备一张幼儿园大班的足迹图,图上有五个空白格子代表五个脚趾头。
2. 准备五张卡片,分别写上“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字样。
3. 准备一组沙盘或沙子。
活动过程:1. 引入活动:老师首先给幼儿展示自己的脚趾头,并简单介绍它们的名称。
然后,老师询问幼儿是否知道自己的脚趾头有什么名字,并引导幼儿一起探索。
2. 观察脚趾头:老师给每个幼儿一张足迹图,并让他们观察自己的脚趾头,并在图上标出观察到的脚趾头。
幼儿可以互相帮助,比较自己的脚趾头和其他同伴的。
3. 猜猜名字:老师将五张卡片随机放在沙盘或沙子中,然后请幼儿一个个地根据观察到的脚趾头,猜测并取出对应的卡片。
幼儿可以用手指轻轻地触摸沙子,感受卡片的位置。
4. 命名的游戏:每个幼儿都独自站在自己的足迹图前面,老师会逐一指定一个脚趾头,幼儿需要说出对应脚趾头的名称,并将卡片放在相应的空白格子上。
这个过程可以反复进行,直到幼儿们都能准确地命名和放置脚趾头的名称。
5. 团队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
代表需要带领小组成员一起进行上述的命名游戏,看哪个小组能最快速准确地完成任务。
6. 总结: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与幼儿共同回顾整个活动的过程,让幼儿总结他们在活动中学到了什么,以及为什么命名脚趾头是重要的。
拓展活动:1. 足足测量:让幼儿用尺子或纸带测量自己的脚趾头的长度,并比较不同脚趾头的长度。
2. 画画记忆:让幼儿用彩色画笔或指甲油在自己的脚趾头上画上不同的颜色或图案,然后看谁最快速地记住并说出对应脚趾头的名称。
3. 脚趾头的游戏:让幼儿试着用自己的脚趾头捡小球、拿东西等,锻炼脚趾头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活动《脚指头起名字》(中班)
卞志娟
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中脚指头给自己起名字的有趣内容。
2、观察画面中的符号及人物表情,大胆猜测“脚指头”们的心理,尝试
用语言进行表述。
3、了解绘本内容,感受故事的幽默滑稽。
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自己的脚指头。
2、绘本PPT,各种大脚的图片、各种“脚指名字”的图片。
3、绘本《脚指头起名字》
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话,激发幼儿对绘本内容的兴趣。
师:孩子们,早上好,我的名字叫卞老师,能告诉我你们的名字吗?(幼儿进行自我介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
二、观看《脚指头起名字》绘本封面
师:今天我请来了几位小客人,你们知道他们的名字吗(鼓励幼儿自由、大胆讲述自己的猜测。
)
1、师:看看他们的表情怎样?(幼儿自由回答)
他们为什么会不开心呢?(幼儿回答)脚指头们没有名字,心情很不好。
2、继续观看PPT(1~6页),引发幼儿对脚指头起名字的兴趣。
师:手指头都有自己的名字,他们是: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1-2)可是脚指头没有,(3-4)他们很不高兴(5-6),这可怎么办呢?
3、引发幼儿参与讨论,给脚指头起名字。
师:你会给他们起什么名字?(教师鼓励幼儿为脚指头起名字)
我们来看看他们自己给自己去的名字吧
4、你们给脚趾头去了这么多名字,他们喜欢吗?(翻开5~6)
师:他们对你们取得名字不满意,要自己取名字,请小朋友们从书架上取一本图书,从红色标记开始看起,到黄色标记结束,从书中找找他们怎样给自己取名字的?
5、幼儿自由翻阅图书(7~18页),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脚指头给自己起名字的过程。
幼儿自由拿书翻阅。
(幼儿看好之后,请幼儿将图书送回图书架)师:脚指头为自己取了什么名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幼儿所说取出相应的图片)
教师重点介绍大脚指和第三个脚指头取得名字。
教师出示大脚指取名字的图片提问:这是谁在取名字?你怎么知道的?他是用什么取名字的?同伴喜欢他取的名字吗?他给自己取了什么名字呢?
三、幼儿动手操作,寻找故事结局。
师:孩子们,脚指头们的意见也不一样,怎么办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笔、还有贴画,让我们来帮帮他们吧!(幼儿动手操作)师:你为脚指头取了什么名字?为什么给他们取这个名字(幼儿进行介绍)师:脚指头到底为自己取了什么名字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教师出示最后一张图片,并带领幼儿共同说说)
四、师幼共同观看PPT,回顾绘本内容。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这本书吗?这本书的名字叫《脚趾头取名字》,那让我们再去看看这本书吧!(播放PPT)
五、结束活动
师:孩子们,拿上我们的绘本,让我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身边的好朋友听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