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应用技术答案B

合集下载

高二生物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答案】B【解析】在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中要先灭菌后分装,A错误;转换划线角度后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再进行划线,B正确;接种后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错误;培养过程中一般要隔天观察一次,D错误。

【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名师】本题提醒学生要注意细节,如培养基的制备、灭菌的方法、接种方法的选择、结果的分析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学会构建知识网络结构,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2.下列微生物的产物中没有菌种特异性的一组是A.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色素B.多糖、脂类、维生素、抗生素、氨基酸C.核苷酸、多糖、维生素、毒素、抗生素D.核苷酸、维生素、多糖、脂类、氨基酸【答案】D【解析】对于不同的微生物来说,初级代谢途径是一样的,产生的物质也不具有特异性,而在不同微生物体内次级代谢的途径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产物也各不相同,表现出特异性。

色素属于次级代谢产物,A错误;抗生素属于次级代谢产物,B错误;毒素、抗生素属于次级代谢产物,C错误;核苷酸、维生素、多糖、脂类、氨基酸都属于初级代谢产物,没有菌种特异性,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到初级代谢产物是没有菌种的特异性的,而次级代谢产物有菌种特异性,并识记常见的次级代谢产物。

3.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及菌落观察与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1)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

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含答案)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含答案)

课题2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一、培养基(1)培养基成分必须添加:碳源、氮源、水、无机盐;根据需要添加:特殊营养物质(又称生长因子,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碱基等)1.下列属于微生物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有( )①牛肉膏②蛋白胨③氨基酸④维生素⑤碱基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③④⑤2.可以作为硝化细菌碳源、氮源及能量来源的物质依次是()A.含碳有机物、氨、光B.含碳无机物、氮、氮C.含碳有机物、氨、氨D.含碳无机物、氨、氨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C.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4.关于微生物的营养,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种物质不可能既作碳源又作氮源B.凡是碳源都能提供能量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仅能提供无机盐D.无机氮源也可能提供能量5.下列对四种微生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CO2和NH3分别是硝化细菌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NH3的氧化B.CO2和硝酸盐分别是褐藻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太阳能C.糖类和N2是乳酸菌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乳酸的氧化分解D.葡萄糖既是酵母菌的碳源也是其能源,但CO2一定不是酵母菌的碳源(2)培养基的分类A.根据物理性质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B.根据用途分:选择培养基:只允许目的微生物生长鉴定培养基:使目的微生物形成特殊的特征通用培养基:所有微生物都能生长C.根据成分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6.要从多种细菌中分离某种细菌,培养基要用()A.固体培养基B.液体培养基C.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D.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7.从土壤中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利用选择培养基,其成分中一定有()①尿素②有机氮化物③无机盐④有机碳化物⑤水⑥无机碳化物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⑤⑥D.②③⑤⑥8.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I、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

高考生物二轮专项检测试题(36)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

高考生物二轮专项检测试题(36)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

高考生物二轮专项检测试题(36)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碳源的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B.微生物的培养都需要提供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缺一不可C.蛋白胨来源于植物,营养全面D.液体培养基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可用于微生物的扩增培养解析:选D是碳源的物质同时也可以是氮源,如牛肉膏和蛋白胨均可作为碳源和氮源,同时还提供维生素,A错误;并非所有微生物的培养基中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自养的微生物不需要碳源,固氮微生物不需要氮源,B错误;蛋白胨来源于动物,含有糖、维生素和有机氮等营养物质,C错误;液体培养基中不加任何凝固剂,这种培养基的成分均匀,微生物能充分接触和利用培养基中的养料,利于微生物扩增培养,D正确。

2.下列有关制备培养基和倒平板的具体描述,正确的是()①待培养基冷却至40 ℃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②将灭过菌的培养皿盖放在桌面上,左手拔出棉塞③右手拿锥形瓶,使瓶口迅速通过火焰④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完全打开皿盖⑤右手将锥形瓶中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⑥等待平板冷却5~10 s,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A.①③④⑤B.④⑤⑥C.①②④⑥D.③⑤解析:选D待培养基冷却至50 ℃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防止杂菌污染,①错误;不能将灭过菌的培养皿盖放在桌面上,因为桌面上可能有杂菌,②错误;右手拿锥形瓶,使瓶口迅速通过火焰,高温可防止杂菌污染,③正确;倒平板时培养皿只需要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④错误;右手将锥形瓶中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皿盖,⑤正确;等待平板冷却5~10 min,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⑥错误。

3.在微生物培养和现代生物学实验中的许多方面都要进行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①煮沸消毒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②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③无菌繁殖脱毒苗时,植物的外植体要进行消毒④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要将容器和葡萄进行灭菌⑤培养基要进行湿热灭菌⑥加入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和染料不需要灭菌A.①③B.②④C.③⑤D.④⑥解析:选D无菌操作包括消毒和灭菌。

2022年江苏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江苏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江苏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立克次氏体是一类______、______的原核生物,它与支原体的区别是______和______,与衣原体的区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专性寄生于植物韧皮部的立克次氏体,称作______。

2、不同病毒在不同的宿主细胞上可形成不同特征的聚集体,如在动物细胞内的______,细菌苔上的______,植物叶片上的______,昆虫细胞内的______,以及动物单层细胞上的______等。

3、有些乳酸菌因缺乏EMP途径中的______和______等若干重要酶,故其葡萄糖降解需完全依赖______途径。

4、微生物培养基中各营养要素的量有一定的比例,从含量最多的______开始,其他成分的次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5、酵母菌的无性孢子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数种。

6、在微生物促进人类医疗保健事业发展过程中,曾发生过“六大战役”,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会发生不利于其继续生长的pH变化,一般可采取两类方法作外源调节:① ______,过酸时可加入______或______ 等调节;过碱时,可加入______或______等调节;② ______,过酸时可通过______或______调节,过碱时可通过______或______调节。

8、在工业防霉剂的筛选中,经常要用8种霉菌作为模式试验菌种,如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9、当细菌处于一种氨基酸全面匮乏的“氨基酸饥饿”状态时,细菌会采取一种应急反应以求生存,实施这一应急反应的信号,大量合成两种物质,它们是:______和______。

10、在免疫学反应中,抗原抗体反应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测试题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测试题

选修1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章检测一、选择题1. 下列对菌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每个菌落都是由多种细菌大量繁殖而成B. 各种霉菌在面包上生长形成的不同颜色的斑块即为菌落C. 噬菌体能使固体培养基上的细菌裂解,菌落变得透明D. 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形态不同2. 将醋酸菌接种到四个相同的培养基中,放在以下条件下培养,其中菌落形成最快的是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学家从70-80度热泉中分离到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B.统计某一稀释度的5个平板的菌落数依次为M1、M2、M3、M4、M5,以M3作为该样品菌落数的估计值C.设置对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D.同其他生物环境相比,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大,种类最多。

4. 利用刚果红法可以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B. 刚果红能与纤维二糖形成红色复合物C. 刚果红不能与葡萄糖形成红色复合物D. 若培养基上产生了透明圈,则说明已筛选出了纤维素分解菌5. 某混合样品中微生物R含量极少,要得到大量的R,比较理想的方法是采用( )A.天然培养基 B.稀释涂布平板法C.利用适合R生长但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选择培养基D.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寻找,再培养6. 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培养中的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操作中需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B.需将不同稀释浓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C.不同浓度的菌液均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D.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7. 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员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①化学消毒②灼烧灭菌③干热灭菌④紫外线灭菌⑤高压蒸汽灭菌⑥巴氏消毒法A.⑤③②①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⑥②③④①⑤ D.③④②①⑥⑤8.微生物的接种技术最常用的有①平板划线法②稀释涂布平板法③斜面接种④穿刺接种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9. 下列是对四种微生物的能源、碳源、氮源、新陈代谢类型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微生物种类乳酸菌根瘤菌硝化细菌衣藻A 能源糖类光能NH3光能B 碳源糖类CO2CO2CO2C 氮源NO3-N2NH3NO3-D 代谢类型异样厌氧型自养需养型自养需养型自养需养型A.整个接种过程都要在酒精灯的火焰附近进行B.接种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之后即可伸入菌种试管挑取少许菌种C.菌种试管口和待接种的试管口接种前后都要通过酒精灯火焰2至3次D.带菌的接种环应在培养基斜面上由底部向上轻轻划“S”型曲线11. 下列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操作顺序为配制培养基、调节pH、分装、灭菌、包扎、倒平板B.琼脂在制备固体培养基时,可作为凝固剂C.将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D.将培养基趁热分装到试管中,培养基的高度约为试管高度的1∕512. 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气、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A.接种环、手、培养基 B.高压锅、手、接种环C.培养基、手、接种环 D.接种环、手、高压锅13. 有关平板划线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无需通过火焰,马上塞上棉塞即可C.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人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D.最后将平板倒置,放人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4. 通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是A.菌落的特征B.细菌的形态C.细菌体积D.细菌结构15. 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C.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 D.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6. 请选出下列正确的取样培养操作步骤①土壤取样②称取10g土壤取出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③吸取0.1ml进行平板涂布④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17.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B.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C.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18.关于灭菌和消毒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B.消毒和灭菌实质是相同的C.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D.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等19.产生标准菌落的细菌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 )A.一个细菌,液体培养基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C.一个细菌,固体培养基 D.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20.培养基中浓度过高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原因是()A含热量太多 B 会使微生物失水C 导致微生物休眠D培养基中的碳源和氮源比例失衡21.可以鉴定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 )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二苯胺试剂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苏丹Ⅲ试剂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双缩脲试剂22.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说法,错误的是A.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B. 纤维素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C. 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的细胞壁D. 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23.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 )A.计算、称量、倒平板、溶化、灭菌 B.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C.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D.计算、称量、灭菌、溶化、倒平板24.如右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

2022年青海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青海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青海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缺壁细菌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有______、______和______3种类型。

3、微生物有两种同化CO2的方式:______和______。

自养微生物固定CO2的途径主要有3条:卡尔文循环途径,可分为______、______和 ______3个阶段;还原性三羧酸途径,通过逆向的三羧酸循环途径进行,多数酶与正向三羧酸循环途径相同,只有依赖于ATP的______是个例外;乙酰辅酶A途径,存在于甲烷产生菌、硫酸还原菌和在发酵过程中将CO2转变乙酸的细菌中,非循环式CO2固定的产物是______和______。

4、实验室配制固体培养基的操作程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丝状真菌的无隔菌丝是由______细胞组成,有隔菌丝是由______细胞组成。

6、微生物从发现到现在的短短的300年间,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后,已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形成了继动、植物两大生物产业后的______。

7、对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物品可用______或______进行灭菌;而对牛奶或其他液态食品一般采用______灭菌,其温度为______,时间为______。

8、沼气发酵的过程可分三个阶段,即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第三阶段的主要菌种是______。

9、大肠杆菌基因组的主要特点是:遗传信息的______,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组成______,结构基因的单拷贝及rRNA基因的多拷贝,基因组的重复序列少而短。

10、主要的免疫分子有八类,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11、在自然界中,各种细菌、放线菌都有溶源菌存在。

1.2.1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练习)高二生物(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1.2.1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练习)高二生物(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1.2.1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1、关于培养基的配制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配制培养乳酸杆菌的培养基时,需加入维生素B.微生物的适应性强,配制培养基时可以不考虑pHC.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D.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种养分的浓度和比例【答案】B【解析】培养基除需要满足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几种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A正确,B错误;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C正确;不同微生物的生长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种养分的浓度和比例,D正确。

2、下列关于灭菌和消毒的理解,正确的是()A.灭菌是指杀死环境中的原核生物B.消毒可以杀死微生物细胞和全部芽孢C.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法和化学药物法D.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加热法、紫外线法、化学药品法【答案】C【解析】灭菌是指杀死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A错误;消毒可以杀死物体体表或内部的一部分微生物细胞,但是不能杀死芽孢,B错误;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法和化学药物法等,C正确;常用的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D错误。

3、下列依次表示倒平板、接种的位置,以及划线法接种的路径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答案】D【解析】倒平板时,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防止空气中的杂菌污染,A正确;接种时,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B正确;划线时,从第二次划线开始,每次划线都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让菌种来源于上一次划线末端,这样才能使菌种逐渐稀释,C正确,D错误。

4、有关平板划线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马上塞上棉塞C.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D.该方法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纯化【答案】D【解析】接种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多次灭菌,第一次灭菌是为了杀死其他微生物,每次划线结束后需要灭菌是为了杀死上次残留的菌种,A错误;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要通过火焰灭菌,接种后还需要通过火焰灭菌再塞上棉塞,B错误;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还需盖上培养皿盖,防止空气中杂菌混入,C错误。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考点复习选择性必修3第十单元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考点复习选择性必修3第十单元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

练案[35]选择性必修3第十单元生物技术与工程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A组一、选择题1.在生产、生活和科研实践中,经常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

下列关于消毒和灭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牛奶的消毒常用巴氏消毒法或高温瞬时消毒法B.水厂供应的自来水通常是经过高锰酸钾消毒的C.用紫外灯对密闭教室消毒前,适量喷洒消毒液可强化消毒效果D.培养基不能放入干热灭菌箱中进行干热灭菌解析: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不宜用于自来水消毒,B项错误。

2.(2023·山东烟台模拟)下列与微生物培养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平板上的一个菌落一般是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B.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计数时,欲将1 mL样品稀释10倍,应加入10 mL无菌水C.平板划线法接种微生物后,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防止冷凝水倒流污染培养基D.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应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中再加水去纸解析: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计数时,欲将1 mL样品稀释10倍,只需加入9 mL无菌水,B错误。

3.某同学将1 mL土壤样液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6、57和58。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可得出土壤样液中活菌数大约为5.7×107个/LB.此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实际的活菌数目低C.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D.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统计的都是稀释液中活菌数解析:根据分析可知,每升样品中的活菌数为(56+58+57)÷3÷0.1×1 000×100=5.7×107(个),A项正确;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所以此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实际的活菌数目低,B项正确;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统计的是稀释液中所有个体的数目,包括活菌和死菌,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应用技术答案B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互生、共生、拮抗
2、有机质化、无机质化
3、共代谢作用、唯一碳源和能源
4、侵染性、专一性、有效性
5、生物体、生理活性物质
6、微生物杀菌剂、微生物除草剂、微生物植物生长调节剂
7、白色农业
8、乳酸菌、肠道细菌
9、同型乳酸发酵菌株、异型乳酸发酵菌株和兼性异型乳酸发酵菌株。

10、酵解、磷酸己糖、三羧酸循环
11、感官鉴定、化学鉴定、物理指标、微生物检验
12、防腐剂保藏法、辐照食品保藏法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微生物拮抗关系:是指一种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某种代谢产物或改变环境条件,从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甚至杀死其他微生物的现象。

2、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是指一类含有活的微生物并在使用后能获得特定肥料效应,能增加植物产量或提高产品质量的微生物制剂。

3、微生物农药: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线虫或基因修饰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由它加工而成的具有杀虫、杀菌、除草、杀鼠或调节植物生长等具农药活性的物质。

4、微生物饲料:微生物饲料是指利用微生物个体繁殖或其新陈代谢活动来生产和调制的饲料,包括提供反刍动物能量的青贮饲料、提供各种动物蛋白质的单细胞蛋白、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使用的微生物酶制剂及益生菌剂等。

5、菌群演替:在一个生态区域中,原有的微生物菌群经过一般的发展时期后,由于某种内外环境因素的改变,原有的微生物菌群被另一种新的微生物菌群所取代。

6、食品的腐败变质:是指食品在一定的环境因素影响下,由微生物为主的多种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有害的变化,即造成其原有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和感观性状发生变化,降低或失去其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
三、写出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全称(每空1分,共10分)
根土比(R/S)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根圈促生细菌(PGPR)苏芸金芽孢杆菌(B.t.)
菌体蛋白(SCP)光合细菌(PSB)
乳酸菌(LAB)超高温瞬时灭菌法(UHT)
水分活度(Aw)糖酵解途径(EMP)
四、简答题(每题9分,共45分)
1、试述微生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微生物在碳素循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既参与固定CO2光合作用,又参与再生CO2的分解作用。

(1)光合作用:参与光合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藻类,蓝细菌和光合细菌,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和水体中的CO2合成为有机碳化物。

特别是在大多数水生环境中,主要的光合生物是微生物,在有氧区域以蓝细菌和藻类占优势;而在无氧区域则以光合细菌占优势。

(2)分解作用:自然界有机碳化物的分解,主要是微生物的作用。

陆地和水域的有氧条件中,通过好氧微生物分解被彻底氧化为CO2;在无氧条件中,通过厌氧微生物发酵被不完全氧化成有要酸、甲烷、氢和CO2。

2、简述根瘤的形成过程(主要步骤)。

特定的根瘤菌与相应的豆科植物相互辩认使根瘤菌特异地吸附在根毛上→二者相互作用使根毛变形,主要表现卷曲或分枝→细菌进入根内→形成侵入线→侵入线发展,进入根皮层后导致一部份细胞转化为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和分化,根瘤开始发育→根瘤菌从侵入线内释放到根瘤细胞中繁殖,而后转化成类菌体形态→豆血红蛋白出现,固氮作用开始。

3、微生物农药的优缺点(与化学农药相比)。

优点:
1、无污染,不积累
2、微生物农药对防治对象不产生抗性
3、对害虫天敌危害小
4、持效期长
5、刺激植物生长
6、取材容易,费用低廉
7、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缺点:
1、药效发挥缓慢
2、制剂成分复杂,活性成分易分解
3、批量生产原材料难以保证
4、有些微生物农药的活性成分存在于生物的特殊部位或特殊地域环境
4、益生元对有机体的作用机制。

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益生元,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机体产生有益功能。

1、刺激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繁殖,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肠道内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等有益菌利用益生元作为碳源而生长,形成微生态竞争优势,同时产生有机酸和抗菌物质,抑制外源致病菌和肠内固有腐败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产气荚膜梭菌、大肠杆菌等的生长繁殖,同时产生的有机酸刺激肠道蠕动,缩短病原菌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减轻毒素、胺、氨、吲哚等有毒代谢产物对机体的毒害作用。

2、抑制病原菌定殖,促进其随粪便排出。

许多病原菌的细胞表面均含有一种特殊的用于细胞识别的蛋白质因子,称为外源凝集素,它能与肠道游离的或存在于细胞表面的寡糖(受体)结合。

当病原菌与肠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而黏附到肠上皮细胞时便开始生长繁殖。

肠壁细胞表面的受体多是短链带分支的寡糖,所以在食品或饲料中添加低聚寡糖,进入肠道后就会竞争性地和病原菌细胞表面的外源凝集素结合,从而阻止了病原菌在肠上皮细胞上的黏附,并与寡糖一起随粪便排出,由此为有益菌的黏附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3、刺激机体免疫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

有些低聚寡糖本身可以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也能与某些病毒、毒素、病原微生物结合,减缓抗原的吸收和增加抗原的效果,从而增加机体的体液及细胞免疫能力。

益生元对肠道益生菌群的促生长作用,也刺激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吞噬细胞的活性。

5、控制食品腐败变质的方法有哪些。

(1)阻止或消除微生物的污染:从食品原料到食用的整个食品链过程注意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2)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3)杀死微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